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

合集下载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洞烛其(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

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位和处所。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拾遗等。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ppt1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ppt1
• 5、(携年幼长入的室→,年有长酒的盈人樽)。《归去来兮 辞》
(幼小 → 幼儿)
•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 说》)
(圣明 / 圣明的人)(愚蠢 /愚蠢的人)
• 7、小学而大遗。 (《师说》)
(细小 / 小的方面)(与“小”相对 /大的方面)
• 8、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 论》)
(细小/ 小的收获)(与“小”相对 大的方面)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 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
2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离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加严,尊重
4 吾尝闻少仲尼之贤,而轻伯 轻视
夷之义者
5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揭……短
[课堂训练 ] 翻译下列句子 1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04 江苏)
形作动,改变
2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06 山 东)
3.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
•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 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3.形容词活用作使 动用法。
如:“以愚黔首”(《过秦论》) “愚”,表示“使... ...愚笨”。
•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利益 → 使……得到好处)
• 2、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 臾》
5.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
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 太后》
(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伤)
[课堂训练] 翻译下列形各作句名,精锐部队
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07江苏) 翻译: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
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 素善留侯张良 2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4 吾尝闻少仲尼之贤,而轻伯夷之义者 5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原⽂地址: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作者:蔡蔡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有⼀些词因为某些语⾔交流上的⽅便,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阅读古代⽂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法已经没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语中还有着这种⽤法。

下⾯就对成语中词类活⽤现象分类进⾏分析和论述。

⼀、名词活⽤为⼀般动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应⽤于成语中主要有五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和偏正关系,也不表⽰判断,则其中⼀个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敬贤礼⼠”中的“礼”和“⼠”都是名词,若都翻译成名词,则意思不通,所以此处的“礼”作动词使⽤,是“礼遇”的意思。

此类成语还有:报仇雪恨、披发⽂⾝、披发缨冠、汗颜⽆地、祸国殃民、⾯墙⽽⽴、⼼猿意马、如⽇中天其中,当两个相同的名词连⽤时,其中必有⼀个⽤作动词,⽐如说“春风风⼈”和“春⾬⾬⼈”中的“风”和“⾬”后⾯接有名词“⼈”,在此作为动词,译为“吹拂”和“下⾬”。

2、名词前有“能”、“可”等能愿动词,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可名状”中的“名”,本是名词,但前⾯⼜能愿动词“可”字,故在此作动词,意为“说出”,此类成语还有:能⽂能武、⼈皆可夫、不可救药3、名词前有副词时,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期⽽遇”中的“期”,本是名词“⽇期”的意思,在此因前⾯有⼀副词“不”,所以在此作为动词,译为“约定⽇期”。

此类成语还有:不谋⽽合、不速之客、不⽑之地、未⾬绸缪、横⾏不法、不名⼀钱、莫名其妙、不翼⽽飞、⾔必信⾏必果、密云不⾬4、名词⽤“⽽”连接,那么“⽽”字前⾯的或者后⾯的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画地⽽趋”中的“趋”字,“⽽”字之前是⼀个动宾词组,所以名词“趋”作动词,译为“疾⾛”。

此类成语还有:不胫⽽⾛5﹑名词的前⾯有“所”字,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所事事”中的“事”字,⽤在“所”之后,⽤作动词,译为“做事”。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一、知识梳理【基本要求】➢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能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文言词法;➢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境中的活用类型并准确解释和翻译。

【考点知识】(一)考点综述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当做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了新的含义。

词类活用是文言中重要的特殊现象,词类活用的考察本身是文言实词考察的升级版,属于高考必考题,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直接关乎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和对词语、句子的准确解释、翻译,因此必须了解和学会推断。

一般来说,高中生应掌握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

(二)名词活用名词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

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到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为动词。

如:“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中的“函”。

(2)“名词..+代词”。

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中的“名”。

(3)“副词(能愿动词)+名词..”。

这时,名词用为动词,如“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使某事物发生某种变化,可以翻译为“使(让)某事物……”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中的“病”。

意思是“使……成病态”、“把……弄成病态”。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可以翻译为“认为某事物……”、“以某事物为……”、“把某事物当做……”等。

如:“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业”。

意思是“以……为业”。

4.名词活用为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

但是在文言文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现象很常见。

其活用的语境是“名词+动词”。

如:“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三)动词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后,这个词语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

词类活用6大类型及例子

词类活用6大类型及例子

词类活用6大类型及例子词类活用是指词汇在句子中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六大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六类词的活用类型,并且给出相应的例子。

一、名词(Noun)的活用类型:1. 单数形式(Singular form):表示一个人、物或概念,如:book (书)、dog(狗)、love(爱)。

2. 复数形式(Plural form):表示多个人、物或概念,如:books (书籍)、dogs(狗)、loves(爱)。

3. 所有格形式(Possessive form):表示所有权关系,如:book's (书的)、dogs'(狗的)、love's(爱的)。

二、动词(Verb)的活用类型:1. 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 Tense):表示经常性的或普遍性的动作或状态,如:I play(我玩)、He eats(他吃)、They dance (他们跳舞)。

2. 一般过去时(Simple Past Tense):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I played(我玩过)、He ate(他吃过)、They danced(他们跳过)。

3. 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 Tense):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如:I am playing(我正在玩)、He is eating(他正在吃)、They are dancing(他们正在跳舞)。

4. 过去进行时(Past Continuous Tense):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如:I was playing(我当时正在玩)、He was eating (他当时正在吃)、They were dancing(他们当时正在跳舞)。

5. 一般将来时(Simple Future Tense):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I will play(我将要玩)、He will eat(他将要吃)、They will dance(他们将要跳舞)。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形容词活用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形容词活用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指郑国2.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3.丹不忍以己之私(《荆轲刺秦王》)“私”形容词作名词,私仇4.其人居远未来(《荆轲刺秦王》)“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5.沛公今事有急(《鸿门宴》)“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6.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7.群贤毕至(《兰亭集序》)“贤”形容词作名词,贤才8.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9.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少者,老者10.况修短随化(《兰亭集序》)“修”“短”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的,寿命短的11.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1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4.妙尽璇机之正(《张衡传》)“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15.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16.携幼入室(《归去来兮辞》)“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17.幼稚盈室(《归去来兮辞》)“幼稚”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18.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美”形容词作名词,人才,俊杰19. 夙遭闵凶(《陈情表》)“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20. 猥以微贱(《陈情表》)“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21.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2.因人之利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2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24.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触25.固前圣之所厚(《离骚》)“厚”形容词作动词,推重26.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27.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28.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渺”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2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30.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3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32.衡少善属文(《张衡传》)“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4.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善”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35.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6.高余冠之岌岌兮(《离骚》)“高”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加高37.长余佩之陆离(《离骚》)“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加长38.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39.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整理4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错,弄错41.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4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碎43.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着急,逼迫44.空以身膏草野(《苏武传》)“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45.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46.屈节辱命(《苏武传》)“屈”“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屈身,使……受辱47.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文言文中的实词词类活用之名词及形容词的活用

文言文中的实词词类活用之名词及形容词的活用

文言文中的实词词类活用之名词及形容词的活用(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名词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判断出活用词,明确名词的活用类型并能解释其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文言文中的名词充当的句子成分,懂得判断名词的活用。

【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探究讨论法、课堂练习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以一组存在词类活用的成语导入课堂教学“居安思危”、“狼吞虎咽”、“一见钟情”、“富国强兵”、“不耻下问”、“义不容辞”二、介绍词类活用的含义和分类1、指古汉语(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

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同时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新的临时意义。

而词类活用一般较常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相互活用、名词作状语,不常见的有数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活用为动词等。

2、词类活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

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3、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

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4、名词用作使动的例子不普遍。

名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示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活用作者:李旭山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3年第04期【技法指津】形容词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且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这里是“坚韧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的意思,其处在宾语的位置。

再如:(1)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2)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病梅馆记》)直、密、正:直的、密的、正的梅树。

(3)倚南窗以寄傲。

(《归去来兮辞并序》)傲:自足自得的心情。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先:表率。

2.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动词。

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是“跟……交好”的意思,活用为动词。

再如:(1)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明:照明。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褒禅山记》)谬:弄错。

(3)惑而不从师。

(《师说》)惑:有疑惑。

3.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使(江南岸)返绿”。

再如:(1)大王必欲急臣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臣着急。

(2)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愚:使百姓愚昧。

(4)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弱:使人民的力量减弱。

4.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做……”。

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就是“认为……奇怪”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使……得到好处
3、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安定
文言文阅读
形容词 的意动 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 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即“认为”(宾语)怎样, 可译为“以......为......”或“把... ...当 作......”。
语或宾语的位置,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 现代汉语: 或事物,且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代词 修饰,翻译时要补出名词含义。 主语+……+……+……+宾语
名词或代词 名词或代词
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
主语+……+ ……+……+宾语
古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
例证: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认为…奇特,认为…壮美 3、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5、高其值。 抬高
小的方面, 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大的方面
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
7、敌人远我。 远离
吾妻之美我者
主 谓 宾
(形使动)
第一步:根据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的规律, 判断形已活用为动词。
认为
第二步:根据语意, 判断是否是意动。
• 1、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
•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
巩固训练
1、攘除奸凶。 奸诈凶恶的人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处
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规 律:
①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 如: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远离
②形容词在“所”字之后。 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推崇
③ 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之后。(能,足以,愿,欲) 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
④ 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之前。 如: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文言文阅读
形容词 的使动 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的时候,表 示在客观上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产生变 化或造成某种结果,一般译为: 使(让)……怎么样
第一步:根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 规律,判断形已活用为动词。 第二步:根据语意,判断是否是使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主 谓(形) 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
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愚笨
词类活用 之
形容 词
形容词 活用作 名词
形容词 的 意动
形容词 的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作 动词
• 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
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状态、特征、 或属性,常用作定语。 • 例如:大、小、高、低 伟大、美丽、高尚……
文言文阅读
形容词用作名词 规律:活用作名词的形容词一般处在句中主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文言文阅读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 古代汉语: 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 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时。 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文言文阅读
例证:
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