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 WORLD ENERGY OUTLOOK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各国都高度重视,并且开始采取步骤防止气候问题进一步恶化,各国都同意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碳减排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重要议题。
大家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但是各国在碳减排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少分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还存在利益上的矛盾。
而当前我国贸易结构是一种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条件、以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为支撑、以大量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对外贸易结构模式。
这种模式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附加值存在诸多矛盾。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中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对外贸易结构,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还存在一些与发展低碳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以及制成品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行业有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 2/3 以上。
这些行业都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
在各行业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以数量带动出口,效益较低。
虽然 90 年代起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出口仍集中于技术含量低、偏重劳动密集型工序的产品,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即使中高技术产品,大多也是低端产品,或者是国际市场上有众多供应商的标准型产品。
工业出口商品结构相对水平低下,从根本上反映了工业生产的技术密集程度仍然较低,大多数出口产品仍然是低技术、低附加值的,这样低技术的商品出口结构不能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
另外,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仍占有一定比重,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出口是一种资源出口,我国是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国家,如果出口以这种增长方式持续下去,我国的资源将不堪重负。
TSC集团介绍(中文版)

TSC集团介绍
March, 2012 updated by James Huai
TSC Offshore
目 录
行业介绍 TSC集团介绍 全球布局和设施 产品和服务 全方位解决方案 战略理念和目标 全球客户
TSC Offshore
行业介绍
能源种类
– – – – – – – – 石油和天然气 原子能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资源 生物能 水利资源 海洋潮汐
Semi-sub
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3,000 ~ 12,000 500 -700 100-150
Drillship
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4,000 ~12,000 700 -1,000 100-200
Jackup
Semisub
Drillship
大庆油田年产量4000 万吨原油
南海每年损失5000 万吨原油
TSC Offshore
行业介绍
Type Jack-up
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work-over Waters depth (m) Drilling depth (m) Cost to build (USD mil) Rig equipment package (USD mil) 10 - 150 ~1,500 - 10,000 150 -250 40-50
机械排管系统: • 铁钻工 • 垂直排管系统 • 水平排管系统 • 滑移系统 • 套管张力系统 • 钻台工具 • 水下防喷器吊 • 水下采油树吊 • 起升系统 • 水下吊机 • 猫道机
升降, 升沉补偿, 张力系统: • 升降系统 • 齿条材料 • 天车升沉补偿 • 钻井张力系统 • 生产张力系统
WEO_2007_Chinese_世界能源展望

WORLD ENERGY OUTLOOK 2OO7 Ϫ⬠㛑⑤ሩᳯ
ᠻ㸠ᨬ㽕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WORLD ENERGY OUTLOOK 2OO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Ϫ⬠乚ᇐҎᏆ㒣ᡓ䇎ᇚ䞛প㸠ࡼᬍব㛑⑤ࠡ ᱃DŽϔѯᮄⱘᬓㄪᏆ㒣ߎৄDŽԚᰃḍҞᑈⱘ :RUOG(QHUJ\2XWORRNljϪ⬠㛑⑤ሩᳯNJ 乘⌟ˈࠄᑈ㛑⑤䳔∖ǃ䖯ষǃ✸⚁ⱘ⍜䌍ˈҹ ঞ⏽ᅸ⇨ԧᥦᬒⱘ䍟↨ljϪ⬠㛑⑤ሩᳯNJЁ 乘⌟ⱘЎϹዏDŽ Ёॄᑺ䛑ᰃᮄ݈ⱘϪ⬠㒣⌢DŽϸぎࠡⱘ 㒣⌢থሩ䗳ᑺˈ䳔㽕⍜䌍ⱘ㛑⑤ˈԚ䖭辵থሩ ᇚӮᦤ催᭄कғҎⱘ⫳⌏∈ᑇDŽ៥Ӏϡৃ㛑ҢϪ⬠ ӫᆊЁ⡍߿㽕∖Ёॄᑺᡥࠊ݊㒣⌢䭓ˈ ҹ∖㾷⧗ܼއᗻ㛑⑤䯂乬DŽ 䙷Мˈབԩᠡ㛑ᅲ⦄ࡴᅝܼǃԢ⺇ⱘ㛑⑤ԧ㋏ ⱘ䖛⏵ਸ਼˛
:RUOG(QHUJ\2XWORRNljϪ⬠㛑⑤ሩᳯNJ ᦤկњㄨḜDŽᅗߚϝϾᚙ᱃߫Вњ䞣ⱘ㒳䅵᭄ ǃ乘⌟ǃߚᵤϢᓎ䆂ˈЁǃॄᑺˈϪ⬠݊ ᅗᆊঞഄऎ䇈ᯢˈЎҔМ䳔㽕ᆊ݅ৠড়ᴹᬍ ব㛑⑤ࠡ᱃ˈҹঞབԩᴹᅲ⦄䖭ϔⳂᷛDŽ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国际能源署(IEA) Head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Office 9 rue de la Fédération, 75739 Paris Cedex 15, France. 请注意,本出版物的使用和分发存在特定限制。 要了解有关条款,请在线访问:
执行摘要
* 1吨油当量=1.43吨标准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世界能源展望2007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世界能源展望2007》北京发布会纪实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世界能源展望2007》
北京发布会纪实
王立敏
【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
【年(卷),期】2007(015)011
【摘要】@@ 2007年11月9日,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发布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国际能源署(IEA)执行总干事田中伸男(Nobuo Tanaka)亲临会议致辞并回答与会者提出的问题,IEA首席经济学家Fatih Birol对该报告作了扼要的介绍.此次发布会得到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等中国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项目前官员陈新华担当会议主持,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司长王思强,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王立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提高能效低碳发展携手应对能源挑战——《BP2030世界能源展望》解读 [J], 王勇;王立敏
2.应对能源挑战:二氧化碳减排和天然气开发——《世界能源展望2009》摘要 [J], 国际能源署
3.应对世界能源挑战破解未来发展难题——记"2007年剑桥能源周暨第26届高层年会" [J], 吕建中
4.《2009世界能源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J], 李宏军
5.《2009世界能源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J], 吴延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EA:核反应堆退役成本或被低估

他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在下个十年之初开始企稳,巴西深水油田的开发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伊拉克等地区则因安全风险而缺乏投资,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加大石油市场承受的压力。
IEA:核反应堆退役成本或被低估
全球能源监督机构国际能源署(IEA)今日表示,全球用于关闭和清理日益老化的核反应堆的成本将超过1000亿美元。它警告说,各国政府可能会低估这一成本。
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按照计划,2040年前全球将关闭近200座反应堆,由于各国政府在安全拆除核电站方面的经验有限,这些反应堆的退役成本有“很大不确定性”。过去40年里,全球只关闭了10座反应堆。
在中国和英国等国大力推进雄心勃勃的反应堆建设计划之际,该报告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对核电经济成本的质疑。
许多国家都将核能视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对高成本能源进口依赖程度的有效手段。 中低估了反应堆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其中包括关闭反应堆和清理现场的成本。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的保罗•多尔夫曼(Paul Dorfman)是一位直言不讳的核电批评人士。他指出,国际能源署给出的1000亿美元的数字,只包括退役核电站的成本,未包括永久性处置核废料的成本。
他说:“仅英国一国退役核电站和处置核废料的成本就达到850亿英镑,可想而知,与核电有关的成本是个天文数字。”
世界能源展望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推动能源转型 是关键。
《世界能源展望》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提高可再生能源地位
报告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在满足全球能源需 求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地位。
促进政策制定
报告为各国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提供 了依据,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快 速发展。
全球能源供应情况
供应来源
全球能源供应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煤炭 等传统能源,以及核能、水能、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
地区分布
传统能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俄罗斯、北美等地区, 而可再生能源则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发展程 度存在差异。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和技术的进步,可再生 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加。
可再生能源为主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广泛应用。
核能发展受限
由于安全和环境问题,核能的发展将受到一定限制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04
生物质能
利用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资源进行转 化产生热能或电能,具有可再生、低 碳、资源丰富等优点。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效率和 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市场规模
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 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ABCD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强制配额等。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
环保需求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 形式,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数说能源

【数说能源】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展望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是一个由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
该组织采访了全球170余位专家,汇总了50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15%)。
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2030~2040年在15%以下。
第二类是以国际能源署(IEA)为代表的温和预测(25~40%)。
IEA《世界能源展望2012》的450ppm情景(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可能性达到50%)预测2035年将达到27%;2DS情景(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可能性达到80%)预测2050年达到40%。
第三类是以环保组织为代表的激进预测(80~95%)。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2050年可达到80%,世界自然基金会甚至预测2050年达到95%。
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20%,其中28个国家超过30%。
全球共有48个国家确定了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大部分都是要实现占比翻倍或者是现在的3倍。
丹麦、德国、马来西亚已经发布了2050年目标,分别是100%、80%、24%。
总体来看,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报告》认为,开发可再生能源,除了考虑技术本身之外,更需要关注可再生能源与现有基础设施的融合。
电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关键是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
专家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性的观点和建议主要包括:(一)不应单纯从负面角度来认识风电“限出力”,而应看到这是实现风电更好发展的必要措施。
出力控制是当今许多电网企业应对风电出力过大、负荷需求不足的普遍手段。
适当采取“限出力”措施是合理的。
2007年能源形势

一、世界能源技术及产业发展总体态势2007年,世界能源需求继续持续上升,国际油价在11月上冲至100美元附近。
国际能源机构在7月9日发布预测,认为未来5年石油需求远高于供给,全球将面临能源短缺,油气价格将继续走高。
美国能源信息署在5月发布《2007世界能源展望》,声称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2004年增加57%。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了能源技术创新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同时,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更为热切,低碳、高效并且能替代石油已成为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能源技术发展动向1、气候变化问题使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快速升温国际社会将气候变化列为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温室气体减排已经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低碳能源技术,即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的能源新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节能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等新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名为《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的特别报告,认为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2100年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将有15%-55%,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
越来越多国家主动采取限制排放等节能措施,投入更多资金从事相关技术研发,使低碳能源技术逐渐成为潮流。
美国新能源财务咨询公司数据显示,用于低碳领域的投资增长迅速。
2007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和其他低碳技术的投资达710亿美元,而2004年时仅为280亿美元。
低碳能源技术推动着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2007年6月,英国出台了《英国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提出全球低碳经济的远景设想,声称低碳经济的影响可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媲美。
英国政府经济事务顾问斯特恩提交的报告预测,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可以为全球经济产生2.5万亿美元的收益,到2050年,低碳技术的市场价值至少会达到5000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2010年或成 最大能源消费国
• 报告预计,从2005年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 求将增长55%,平均每年增长约1.8%。其中,经 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全球能源需求增 长的74%,而仅中印两国就将贡献45%的增长。 经合组织国家预计贡献20%左右的增长,其他经 济体对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贡献则为6%左右。 • 具体到中国,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石 油和煤炭等主要能源的需求将比目前增长一倍以 上,平均每年增长约3.2%。预计到2010年以后, 中国就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而在2005年,美国的能源需求还比中国多三分之 一以上。
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 2007》报告 World Energy Outlook
• /docs/weo20 07/WEO2007_Chinese.pdf • /finance/html/energy_111811182313598 9.html • 此外:《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与增长机 遇》 • European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
产业机会-能源相关领域投资增长迅速
• 进入21世纪,石油价格从起伏不定到居高不下、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 问题的认识开始趋于一致,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 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 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尤其是近两年 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可再生 能源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 到2006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了2亿千瓦,其中小水电 约8000万千瓦、风电7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5000万千瓦、地热 发电1000万千瓦,以及太阳能发电700多万千瓦。世界风电2006年当 年装机容量接近l500万千瓦,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要新 增发电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0%,生产能力接 近2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约35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的年 生产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在石油替代方面开始显现作用。
与张坤民老师和贾峰老师2008年2 月28日授课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等 的补充
张世秋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2010年或成 最大能源消费国
•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IEA)2007年11月7日,发布 《2007全球能源展望报告》。 • 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近一半将来自经 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和印度两国。报告预计,中国到2010年 以后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能源消费国。但该组织也明 确指出,中印两国的快速发展给全球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利益,因此,各国更应着重加强与中印两国在能源 方面的政策合作。 •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经济和国际能源市场新崛起的巨 人。” 过去几年中,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超过了所 有其他主要国家,同时也使得两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2010年或成 最大能源消费国
• 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印两国的原油日进口总量合 计将达到1910万桶,几乎超过了目前日美两国原油日进口 总量之和。预计到2025年前,印度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 三大石油净进口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 不过,在承认中印等国的快速经济增长不可避免会推高 世界能源需求的同时,报告也强调,中印两国的发展将给 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 IEA指出,当务之急是各国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等能源需求 快速增长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报告 呼吁IEA成员国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与中印的能源合作,包 括在新能源技术开发、强化能源应急能力以及清洁能源利 用等。
•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数据显示,2005年到2020年,中国能 源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可再生能源和节能、 环保的投资将达到7万亿,平均每年节能环保的投资规模 为3000亿-4000亿元。
产业机会-能源相关领域投资增长迅速
•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由于国内的能源 资源匮乏,日本一直重视能源的多样化,并在提高能源使 用效率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日本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 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并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日 本还把光伏研究作为重点领域来推动,日本提出的宏伟目 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20倍。日本企业 如今是光伏发电设备产业的领头羊,仅夏普公司的光伏发 电设备就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在日本排名第二至第四位 的企业的光伏发电设备占24%。如今,日本已经成为全球 最大的光伏设备出口国,占据了其他国家很难赶上的市场 主导地位。2007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一项新计划, 决定在未来5年投入2090亿日元,用于发展清洁汽车技术, 目的是不仅要大大降低燃料消耗,还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 放量。
产业机会-节能领域投资增长迅速
• 全球机构投资者9月24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全球 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பைடு நூலகம்界经济和产 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 在英国《金融时报》按市值排名的全球500强企业中,77%的企业 提供了应对气候变暖的相关信息;这一比例高于2006年的72%。 在提供信息的企业中已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占76%,大 大高于上次调查时的48%。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已经悄然布局 中国,其旗下基金的回报率可媲美一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
《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与 增长机遇》
• 弗罗斯特—沙利文2007年分析报告《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 投资分析与增长机遇》表明,该市场2005年规模为88.9 亿欧元,预计2010年将达145.4亿欧元。即使在中国, 政府也发现需要迫切采取行动,并加大努力以加快清洁能 源的开发速度。弗罗斯特—沙利文研究分析师表示,中国 可再生能源市场2006年营收为69亿美元,并有可能在 2013年前达179亿美元。在该市场各行业之中,太阳能光 伏行业将成为中国在2013年以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可再生能 源之一,其增长速度甚至将超过风力发电行业。生物发电 行业拥有巨大的营收潜力,这不仅因为充足的政府投资, 还应归因于燃料给料的适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