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pdf
成都地铁4号线线路设计回顾及思考

成都地铁4号线线路设计回顾及思考摘要:简略回顾成都地铁4号线的线路设计情况,总结和思考线路设计中的经验,根据线路设计的调整情况,提出后续线路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调整建议成都地铁4号线为成都市东西向骨干线,通车后获得了良好的客流和社会效益,对线路设计回顾和总结,可对后续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提供借鉴。
1 成都地铁4号线概况成都地铁4号线起于温江的万盛站,途经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东止龙泉驿区的西河站,为成都建成运营的第三条地铁线路,线路全长43.3km。
图1-1 成都地铁4号线线路位置图2 主要线路方案调整回顾4号线经历了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从项目前期立项到建成通车,从线路规划设计的角度,主要有三类大的调整。
2.1 第一类:路径调整1)双林路段线路调整(1)方案一(规划方案)建设规划中,该段规划线路为出玉双路站后,沿双桥路东行至万年农贸市场处,采用两处R-400m的曲线向北下穿14栋6~12层的建筑和二环路,拐入双庆路,在二环路口设双林路站,出站后继续沿双庆路、成洛路东行,穿过沙河至建材路,在成洛路与建材路交叉口设槐树店站。
见图2-1中的方案一。
图2-1 双林路段线站位方案示意图设计阶段,经进一步对该片区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建规方案在工程难度、施工风险、与主变电所的接驳、与线网的发展预留等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大。
具体分析如下:①方案一线站位穿越的地块内存在大量带桩基的建筑,其桩长约为12~14m,桩径为1.2m(见图2-2所示位置及现场照片),造成双林路站线路埋深很深,需设地下三层站。
作为一期工程临时折返站,还需设置满足折返功能的车站辅助配线,结合线路线形条件,在车站东端设置了供折返使用的交叉渡线,配线段工程规模也非常大,导致这个车站加配线段的明挖施工范围很大,开挖深度也很大。
同时区间盾构在穿越房屋群时,还需采取保护加固措施,约需增加投资1000万元,且施工风险很大。
官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五年九月一、规划基本情况(一)规划背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市规划部门开始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立了由十字骨架构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态,2000年编制完成第一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年)》,2011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7年),201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
随成都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引导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发展、支持“双核共兴”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城线网、缓解中心城拥堵、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外围新城的发展需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规划概况《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其中地下线78.1km,高架线46.1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辆段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
图1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线路示意图表1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线路站位规划情况汇总表序号线路名称线路起讫点线路长度(km)车站数(座)新增车辆基地(处/)新增主变所(座)地下线高架线小计小计车辆段停车场1 10号线二期航空港T2站(不含)~太平站10.4 16.3 26.7 8 1处2处 12 8号线一期长城路站~十里店站23.3 4.1 27.4 20 1处 23 9号线一期金融中心东站~两河森林公园站16.8 6.9 23.7 11 1处 24 11号线一期观东路站~回龙路西站17.1 3.6 20.7 18 1处 25 17号线一期机投镇站~易园站10.5 15.2 25.7 9 1处1处 26 合计78.1 46.1 124.2 66 4 4 9二、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一)环境敏感区本规划方案涉及的环境敏感区详见表2。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5〕31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5〕31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五个新作为”重大要求,实现“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我市“五大兴市战略”交通先行的部署,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承载力,现就推动全市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主要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轨道优先、加快推进、市区(市)县共担”的原则,根据“一次规划、分步报批、加快实施、综合开发”的路径,统筹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
实现中心城区加速加密成网,成都天府新区核心成网,两核互联加强,放射骨干形成,全域基本覆盖,基本形成市域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多制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轨道交通体系。
加快建设已获批380公里轨道交通项目,启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
到2020年,实现我市地铁建设15条线路共计650公里的任务(绕城高速内303公里,外34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13条,里程500公里(绕城高速内279公里,外221公里);在建线路2条(包括延伸线在内共计6个项目),里程150公里。
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达到40%以上。
按照“系统规划、多网衔接、区域成网”的原则推进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和建设,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改造,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补充和延伸。
2015年内启动益州大道、IT大道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概述: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由10条线路组成,其中1、2、3、4号线为城市骨干线,5、6、7、8号线为城市辅助线,10号线一期连接双流机场的市域快线,9号线一期是位于中心城区南部3、4环间的市域半环线,最终形成环线。
原R2、R3、R4、R5、R6号线路改为11、12、13、14、15号线。
2012年1月,成都市委托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涉及8条线路12个建设项目,共计227.8km,其中地下线166.4km,浅埋线9.6km,高架线51.2km。
新建车站163座,新建车辆段及停车场11处、主变电所11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等,于2012年2月编制完成本报告书初稿。
线网规划:根据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结合交通需求、线网密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建设能力,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共10条线路(不含成灌线、成彭线)组成,总长401.5km,其中地下线路314.1km,高架线57.6km、浅埋线29.8km。
共设车站250座,其中换乘站43座。
车辆段及停车场20处、主变电所23处。
敷设原则为中心城区主要范围内采用地下线,其余路段结合地形和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高架方式。
建设规划:根据《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成都市2012年~2017年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建成1号线(三期)、3号线(二期、三期)、4号线(二期、三期)、5号线(一期、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全线)、9号线(一期、二期)、10号线(一期)。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概述: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由10条线路组成,其中1、2、3、4号线为城市骨干线,5、6、7、8号线为城市辅助线,10号线一期连接双流机场的市域快线,9号线一期是位于中心城区南部3、4环间的市域半环线,最终形成环线。
原R2、R3、R4、R5、R6号线路改为11、12、13、14、15号线。
2012年1月,成都市委托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涉及8条线路12个建设项目,共计227.8km,其中地下线166.4km,浅埋线9.6km,高架线51.2km。
新建车站163座,新建车辆段及停车场11处、主变电所11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等,于2012年2月编制完成本报告书初稿。
线网规划:根据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结合交通需求、线网密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建设能力,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共10条线路(不含成灌线、成彭线)组成,总长401.5km,其中地下线路314.1km,高架线57.6km、浅埋线29.8km。
共设车站250座,其中换乘站43座。
车辆段及停车场20处、主变电所23处。
敷设原则为中心城区主要范围内采用地下线,其余路段结合地形和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高架方式。
建设规划:根据《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成都市2012年~2017年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建成1号线(三期)、3号线(二期、三期)、4号线(二期、三期)、5号线(一期、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全线)、9号线(一期、二期)、10号线(一期)。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考试答案

考试须知本试卷总分170分,及格分102分。
考试限时390分钟,到时将自动交卷,学员不限考试次数,系统将取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本试卷总题量170道,(判断:68题、单选:68题、多选:34题)试卷类型:固定试卷一、判断题(每题1 分,共68 题,总分68 分)1、一条线路的配属车辆由运用车、调机车、备用车、检修车组成。
A、对B、错正确答案A2、《可研报告》应考虑与《建设规划》的一致性。
A、对B、错正确答案A3、《可研报告》应考虑与《建设规划》的一致性。
A、对B、错正确答案A4、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发展模式。
A、对B、错正确答案A5、安全防范系统中的视频监视系统不能通信系统中视频监视子系统。
A、对B、错正确答案B6、车辆基地主要由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组成,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快捷、安全、准时运营的重要保证。
A、对B、错正确答案B7、车站按敷设方式划分包含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标准站。
A、对B、错正确答案B8、车站按功能组成包含了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其他附属建筑。
A、对B、错正确答案A9、车站高峰小时乘降量指该线线路高峰小时期间车站的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
A、对B、错正确答案B10、车站公共区装修根据车站规模,地理环境进行划分。
在单体车站设计上,可划分重点站和一般站(标准站)。
A、对B、错正确答案A11、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可以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A、对B、错正确答案B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原则上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前确定运营。
A、对B、错正确答案A13、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包含车站、车辆基地、控制中心三种类型。
A、对B、错正确答案A14、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洞口内50m范围现浇整体道床分块长度不大于9m,也不能短于3m。
A、对B、错正确答案B15、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成本通常包括职工薪酬、车辆修理费、其他设备设施修理费、动力费、保安保洁及安检费、其他费用、折旧和摊销费、财务费用。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由31条线路组成,总长1557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
2019至2024年,建设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总长176.65公里。
项目建成后,成都市将形成总长约69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8号线二期工程东北段自十里店站至龙潭寺东站,线路长6.51公里,设车站6座;西南段自莲花站至西航港客运中心站,线路长度1.32公里,设站1座。
项目投资74.52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0号线三期工程自太平园站至人民公园站,线路长5.50公里,设车站4座,项目投资37.16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3号线一期工程自七里沟站至龙华寺站,线路长28.85公里,设车站19座,项目投资236.44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17号线二期工程自机投桥站至龙潭寺东站,线路长27.60公里,设车站17座,项目投资200.14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8号线三期工程北段自火车南站至火车北站,线路长11.01公里,设车站5座;南段自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延伸至天府机场北站,线路长3.28公里;全线增设孵化园站、福田站。
项目投资146.56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9号线二期工程自九江北站至天府新站,线路长45.60公里,设车站10座,项目投资284.25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27号线一期工程自栗子湾站至龙咀村站,线路长22.20公里,设车站20座,项目投资148.1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30号线一期工程自航枢大道站至洪家桥站,线路长24.78公里,设车站24座,项目投资191.12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8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10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13、17、18、19号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40公里;27、30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
成都地铁第五期规划编制已启动,哪些线路会入选?

成都地铁第五期规划编制已启动,哪些线路会⼊选?新的⼀年⼜开始了,⼤家⼜在盼望新的地铁开通了。
确实,从2020年底五线齐发后,成都⼈对地铁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根据2021年9⽉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成都现开通13条线路,轨道交通总⾥程达557.8公⾥,稳坐轨道交通“第四城”,只⽐第三名⼴州少32.3公⾥。
△图据交通运输部成都⽬前有8条地铁线路、1条轨道交通在建,分别是8号线⼆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期、17号线⼆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期、27号线⼀期、30号线⼀期和成资S3线,在建总⾥程共计215公⾥。
最近城城获悉,19号线⼆期(九江北站-天府新站)或将于2023年底开通,其余在建线路预计2024年底开通。
届时,成都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6条,总⾥程将达到773公⾥。
展开剩余93%那么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何时申报?哪些线路能够⼊选呢?我们先来回顾⼀下,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的建设进度:2018年8⽉,成都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初审通过,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2019年6⽉,成都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获批;2020年5⽉,8号线⼆期、27号线⼀期、30号线⼀期正式动⼯;2020年10⽉,成都地铁第四期⼯程全部启动;2020年12⽉18⽇,成都地铁第三期⼯程全部完⼯投运,5线齐发。
按照这种进度,四五期⼯程要想尽量不间断的启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该完成编制⼯作,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
⽽成都市⼈民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也表⽰,“原则上本轮建设规划实施最后⼀年或规划项⽬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可开展新⼀轮建设规划报批⼯作。
⽬前,成都轨道集团已完成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总承包项⽬招标,编制⼯作已经启动。
”所以,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程⼤概率将在今年年底前通过省级部门初审,2023年初正式向国家发改委申报。
既然编制⼯作已经启动了,⼤家更关⼼哪些线路能⼊选,⾃⼰家门⼝的地铁何时开建?第五期将申报多少公⾥?在这⾥城城不妨⼤胆预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六年十一月1 规划概况1.1 规划名称规划名称: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主持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单位: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1.2 规划背景《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3年)于2005年底通过国家批准。
2008年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并获得国家批准(发改基础〔2009〕1691号),批复至2015年建设由4条线路组成“米”字形放射网络的建设方案,建设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达到104.1公里。
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2012年11月,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发改基础〔2013〕269号文)。
至2020年,批复建设9个项目,线路长约183.3公里。
2014年9月,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拟优化方案》。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国发改基础〔2015〕958号文批复了《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调整后新增线路长度79.1公里,预计2020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383公里。
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成都市于2015年编制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并于2016年报送国家发改委。
鉴于该规划修编提出的内容全部为新规划线路,且此前已批复过成都市两期建设规划,国家发改为将该建设规划明确为第三期建设规划。
2 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6〕]1493号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发改基础〔2016〕]1493号)。
综合以上三轮建设规划,到2020 年,成都市将建成运营13 条线路、总长约508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16年9月底,成都市第一期建设规划极其调整所批复项目已全部建成运营,运营总规模达108km,日均客流量近200万人次,客运效果十分理想。
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所批复的项目已全部开工,预计至2020年,年均开通运营2~3个项目。
第三期建设规划所批复项目中,8 号线一期、9 号线一期、10 号线二期已完成工可审查,11 号线一期和17 号线一期拟近期组织开展工可审查,5个项目计划在2017年初全部开工。
1.3 规划概况1.3.1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远期线网由34条线路组成,包含15条普线、14条快线、3条既有市域铁路线、1条市域内控制线线路(简阳线)、1条市域外线路18-1号线(资阳线)组成,总长约1765.56km,市域范围内线路总长约1662.49km。
其中1、2、3、4、5、6、7、8、11、15、26、27、29、30、33号线为普线;9、10、12、13、16、17、18、19、20、24、34、35、37号线、40号(德阳)线为快线;成灌线、成彭线、成蒲线为既有市域铁路;简阳线为市域范围内控制线,18-1号线(资阳线)为市域范围外控制线。
1-8、27、29、30、33号线,以中心城为主要服务区域,并延伸至周边卫星城,构成米字放射加环的中心城普线网,其中1、2、3、4号线为中心城放射状线路,5、6号线为联系和服务中心城和天府新城的南北向线路,7号线为环线,8、27、29、30、33号线为中心城切向填充线。
11、15、26号线,以天府新区为服务区域,并延伸至周边卫星城,与其它线路共同构成天府新区方格网状普线网,26号线为环绕天府新城核心区的环线。
9、10、12、13、16、17、18、19、20、24、34、35、37号线、40号(德阳)线为快线,构成贯穿中心、覆盖全局、互联互通的市域快线网。
其中9号线为中心城范围内的快线环线,10、13、17号线为中心城至卫星城的快线放射线,16号线为中心城和天府新城双核联系的快线放射线,12、19号线为天府新城核心至周边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双流机场的快线放射线,18号线为中心城、天府新城联系快线及至成都新机场专线。
24号线为龙泉山以东区域串联南北各卫星城、新区、组团的快线,同时具备旅游线路功能。
40号(德阳)线为成都向北至德阳快线。
34、35、37号线分别与16、19号线贯通运营。
简阳线为市域范围内控制线路,串联简阳、新机场周边区域,并与18号线形成换乘,可衔接快线联系成都。
18-1号线(资阳线)为市域范围外控制线路,串联资阳、新机场周边区域,可衔接快线联系成都。
图1.1 远期线网方案示意图41.3.2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计划在2017~2023年新建涉及23条线路的27个项目,总长约518.37km,车站275座;其中成都市境内总长494.59km,车站269座。
具体项目见表1.1及图1.2所示。
表1.12017~2023年拟计划建设项目列表(注:目前以上线路方案为初步规划方案,下阶段随着项目勘察和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相关方案或将有优化调整和完善;相关车站名皆为工程暂用名)图1.22017~2023年拟计划建设项目示意图1、延伸项目⑴1号线四期:聚霞路站(含)~韦家碾站(不含),线路长9.2km,地下段长约3.46km,高架及地面段长约5.74km。
含车站6座,其中地下站2座、高架站4座。
线路沿用既有1号线技术标准。
⑵2号线三期:龙泉驿站(不含)~龙泉山站(含),线路长4.13km,设车站2座,为全地下敷设。
线路沿用既有2号线技术标准。
⑶3号线四期:成都医学院站(不含)~新都站(含),线路长2.57km,设车站1座,为全地下敷设。
线路沿用既有3号线技术标准⑷4号线三期:分为东延、西延两段,线路沿用既有4号线技术标准。
东延段:西河站(不含)~洛带站(含),线路长10.1km,设车站5座,为全高架敷设;西延段:万盛路站(不含)~金马站(含),线路长 6.9km,设车站3座,为全高架敷设。
⑸5号线三期:回龙站(不含)~永安站(含),线路长度6.55km,其中高架段4.97km,地面段1.48km。
设车站4座,均为高架站。
线路沿用在建5号线技术标准。
⑹6号线四期:望丛祠站(不含)~太清路站(含),线路长度3.05km,为全地下敷设,设车站2座。
线路沿用在建6号线技术标准。
⑺8号线二期:分为东北延、机场支线、西南延三段,线路沿用8号线一期工程技术标准。
东北延:十里店站(不含)~龙潭寺东站(含),线路长6.51km,采用全地下敷设,设车站6座。
机场支线:长城路站(不含)~空港二站(含),线路长5.02km,采用全地下敷设,设车站3座。
西南延:谢家桥站(不含)~西航港客运中心站(含),线路长1.32km,采用全地下敷设,设车站1座。
⑻9号线二期:金融中心东站(不含)~成飞集团站(不含),线路长47.26km,为全地下敷设,设车站23座。
线路沿用9号线一期工程技术标准。
⑼10号线三期:太平园站(不含)~人民公园站(含),线路长5.50km,为全地下敷设,设车站4座。
线路沿用在建10号线技术标准。
⑽18号线三期(北延):火车南站(不含)~火车北站(含),线路长11.20km,为全地下敷设,设车站5座。
线路沿用在建18号线技术标准。
2、新建项目⑴12号线一期:兴隆站(含)~杨柳湖站(含),线路长26.2km,其中地下段长约5.6km,高架段长约20.6km。
设车站9座,地下站3座,高架站6座。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4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⑵13号线一期:七里沟站(含)~龙泉山站(含),线路长约36 km,其中地下线长约26.3km,高架线长约9.4 km,过渡段长约0.3km。
设车站20座,地下站16座,高架站4座。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8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⑶15号线一期:老双中路站(含)~四河站(不含)、五根松站(不含)~沙坝儿站(含),线路长约21.8 km,其中地下线长约19.0km,高架段长约2.6km,过渡段约0.2km。
共设车站17座,地下站15座,高架站2座。
线路为地铁普线,采用B型车6节编组,DC1500V供电制式。
⑷16号线一期:新东站(含)~科技城站(含),线路长59.00km,其中地下段长约57.70km,高架段长约1.30km。
设车站27座,地下站26座,高架站1座。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8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具备与34号线贯通运营条件。
⑸17号线二期:机投镇站(不含)~龙潭寺东站(含),线路长约27.6 km,为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15座。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8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17号线一期线路为成都市第三期建设规划获批的原17号线的九江北站至机投镇站段,二期线路由机投镇站向东穿中心城至龙潭寺东。
⑹19号线二期:九江北站(不含)~天府新站(含),线路长约45.6 km,为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10座。
19号线一期线路为成都市第三期建设规划获批的原17号线一期工程的易园站至九江北站段。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8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⑺27号线一期:栗子湾站(含)~龙咀村站(含),线路长约22.2 km,其中地下线长约13.4km,高架段长约8.8km,过渡段长约0.2km。
共设车站20座,含地下站12座,高架站7座。
线路为地铁普线,采用B型车6节编组,DC1500V供电制式。
⑻29号线:成飞集团南站(含)~锦巷站(含),线路长约38.43 km,为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32座。
线路为地铁普线,采用B型车6节编组,DC1500V供电制式。
⑼30号线一期:航枢大道站(含)~洪家桥站(含),线路长约26.1 km,为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25座。
线路为地铁普线,采用B型车6节编组,DC1500V供电制式。
⑽33号线:永康森林公园站(含)~锦水花乡站(含),线路长约21.9 km,为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17座。
线路为地铁普线,采用B型车6节编组,DC1500V供电制式。
⑾34号线:新东站(含)~金堂三星站(含),线路长31.40km,全高架,设车站9座。
线路为市域快线,采用A型车4节编组,AC25KV供电制式。
具备与16号线贯通运营条件。
⑿18-1(资阳线):天府机场南站(含)~资阳北站(含),线路长约36.3km,其中地下段8.1km,高架段11.05 km,过渡段17.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