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船舶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2. 学生能掌握船舶的稳定性原理,解释船舶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关系;3. 学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船体形状、材料选择等;4.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船舶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制作材料,动手制作一个简化版的船舶结构模型,展示各部分结构;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设计并呈现一个船舶结构设计概念图,展现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船舶结构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工程及海洋事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科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组活动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船舶结构设计对于航海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4. 通过船舶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技术美和工程实践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船舶结构设计,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船舶概述:介绍船舶的定义、分类及用途,使学生了解船舶在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结构组成:详细讲解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组成3. 船舶稳定性原理:阐述船舶浮力、重力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原理4.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内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5.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探讨如何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船舶性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船舶概述,了解船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第2课时:船舶结构组成,学习船舶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3. 第3课时:船舶稳定性原理,掌握船舶稳定性的基本知识;4. 第4课时: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第5课时: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结构受力情况,探讨优化设计方法。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等关键概念;2. 学习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3. 掌握船舶设计流程和规范,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初步的船舶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能在设计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3.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船舶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科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船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但对船舶设计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船舶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的概念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讲解船舶的排水量、船体形状、船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2. 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介绍船舶的构造、主要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类型和选型原则;分析不同结构、材料和动力系统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与材料和第三章 船舶动力系统3.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规范进行船舶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4. 船舶设计软件应用:教授船舶设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CAD、CAE 等;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船舶设计实践。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船舶的发展历程;2. 培养学生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的船舶及其特点;3. 使学生掌握船舶的基本航海知识,如浮力、稳定性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船舶模型制作;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及航海事业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船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船舶学校基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船舶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难度适中,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船舶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发展历程;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船舶,并说出其特点;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航海知识,解释船舶浮力、稳定性等现象;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船舶模型的制作;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创新性想法;6. 学生能够感受航海事业的魅力,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船体、船舱、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类型及特点:分析各种船舶(如货船、客船、渔船、军舰等)的设计原理、用途及其特点;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类型与设计3. 航海知识:讲解浮力、稳定性、船舶操纵等基本航海原理;教材章节:第三章 航海基础4. 船舶发展历程:介绍船舶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强调我国在船舶领域的重要成就;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发展史5. 船舶模型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船舶知识,分组制作船舶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模型制作6. 课堂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针对船舶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 船舶与航海热点话题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第二周:船舶类型及特点;第三周:航海知识;第四周:船舶发展历程;第五周:船舶模型制作(分组进行);第六周:课堂讨论与分享。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工程专业也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船舶设计原理也是其中极为关键的部分。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将以船舶设计原理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1.理解船舶设计原理和基本概念;2.掌握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3.熟悉船舶结构和材料;4.能够自主设计和优化船舶结构。

三、课程设计内容1. 船舶设计原理基础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包括船体的水动力、气动力、结构设计原理、船舶性能分析、计算方法等方面。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船舶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规格制定、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等环节。

本章将介绍船舶各设计阶段的方法和流程,以及船舶设计中的风浪、平稳性、操纵性、装备、发动机、承载等相关设计要点。

3. 船舶结构和材料船舶的主要结构包括船体、底部、船首、船尾、设备舱和船舱等。

本章将介绍船舶的主要结构和材料,并讲解材料力学知识和应力应变分析。

4. 船舶优化设计船舶设计中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与船舶性能、载货能力等关系密切,还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方面相关。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中的优化问题,并帮助学生掌握优化设计方法。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从网上或书本上查找一些船型的基本数据和设计参数;2.学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应用;3.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艘满足基本要求的船舶。

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船舶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学习了船舶设计原理,掌握了船舶结构和材料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船舶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的设计经历,体会到了设计的复杂性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同时,本次课程设计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一、前言船舶课程是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的一种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探索船舶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评价等角度,探讨幼儿园船舶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二、课程设计1. 目标船舶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幼儿对船舶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船舶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是在体验船舶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合作和创新能力。

2. 内容(1)介绍船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船舶的种类、构造和作用。

(2)手工制作船舶:幼儿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自己的小船。

(3)观察船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附近的船舶,了解不同种类的船舶,不同用途的船舶和不同的结构设计。

(4)船舶模拟体验: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模拟驾驶船舶的游戏,加深对船舶的认识,体验船舶驾驶的乐趣。

3. 方法(1)情景式教学:在课程中引入情境和故事情节等元素,加深幼儿对船舶的认知。

(2)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3)探究式教学: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船舶,从而提高其探究和观察能力。

(4)亲子互动:船舶课程可以与家长互动,形成校园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教育氛围。

三、课程实施1. 教师引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材料,保障幼儿的安全。

2. 讲解要清晰教师要将内容讲解清晰,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幼儿易于理解。

3. 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趣味比赛等方式,将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幼儿兴趣。

4. 注意保护环境在现实体验和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周围的环境,避免幼儿进行危险行为。

四、课程评价1. 以观察为主船舶课程的内容和目的,注重体验和探究,因此评价更多使用观察和记录的方式。

2. 综合评价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可以分别进行综合评价,或者对整个课程进行总体评价。

三、总结幼儿园的船舶课程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探索,发展其创新和合作能力。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3. 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稳定性、浮力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船舶初步设计的能力,如CAD、船舶设计软件等;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任务进行船舶设计;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船舶设计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3. 引导学生关注船舶行业的发展,认识到船舶设计在国民经济和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船舶设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船舶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讲解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船壳、船舱、甲板、舵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介绍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设计步骤;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3.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讲解船舶稳定性、浮力原理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4.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教授学生使用CAD、船舶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教材章节: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5.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船舶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6. 船舶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船舶初步设计项目;教材章节:第六章 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从基本概念到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相关知识。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掌握船舶建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掌握船舶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船舶维修的特点。

3. 了解船舶建造与维修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和工程学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船舶建造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会使用船舶建造与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独立完成船舶建造与维修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建造与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船舶建造与维修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船舶建造与维修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船舶建造与维修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船舶的总体构造、船体结构、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导航系统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 内容安排:2课时2. 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船体制造、船舶舾装、船舶试验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建造- 内容安排:4课时3. 船舶维修技术:船舶维修的基本原则、维修方法、维修工艺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维修- 内容安排:3课时4. 船舶建造与维修中的工程学原理:浮力原理、结构强度、材料力学性能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学原理在船舶建造与维修中的应用- 内容安排:2课时5. 实践操作:船舶模型制作、船舶维修模拟实验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 内容安排:4课时本教学内容共包含13课时,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系统性地介绍了船舶建造与维修的相关知识。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船舶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掌握船舶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了解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掌握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能够运用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6.具备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设计能力;7.能够分析评价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负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

1.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介绍船舶的分类、主要结构和功能,如客船、货船、渔船等;6.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和建造技术,如船体结构设计、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等;7.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介绍海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如海洋石油工程、海洋渔业工程等;8.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讲解海洋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施工技术,如海洋石油平台的建造、海底管道的铺设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船舶和海洋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提供船舶和海洋工程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翟敏学号 20102814137班级船舶1001指导教师胡丽芬日期 2012-12-25成绩一 邦容曲线计算及绘制1.要求计算以下各站处的横剖面面积及面积矩曲线,并绘出邦戎曲线图。

0站,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 注:假设甲板为平甲板已知 船 型:油船 主尺度:船长89.00m, 型宽14.60m, 型深7.00m, 设计吃水 5.50m 型值表见附录1(提供电子版资料)2.计算(采用梯形法计算)横剖面面积'220d A ydz d y si δ=≈∑⎰ 式中:()'''012012i n n y y y y y y y =++++-+∑…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 ()()111022ni i i i oyi i i y y z z M z z z ++++⎡⎤-⎛⎫=-+⎢⎥ ⎪⎝⎭⎣⎦∑ 式中 )ny y'(ny ...y y'y Σ'k n n i i i +⨯-++⨯+⨯=00021103.列表.画图横剖面面积As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Moy水线0.000 0.250 0.500 0.750 1 2 3 4 5 6 7 0站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46 5.961 13.453 1站0.000 0.352 0.812 1.370 2.016 5.414 10.142 16.408 24.725 35.255 47.412 2站0.000 1.129 2.649 4.413 6.369 15.572 26.545 38.805 52.000 65.849 80.133 3站0.000 2.211 4.855 7.750 10.816 24.016 38.125 52.588 67.168 81.768 96.368 4站0.000 3.072 6.398 9.874 13.436 27.923 42.523 57.123 71.723 86.323 100.923 5站0.000 3.191 6.593 10.125 13.727 28.283 42.883 57.483 72.083 86.683 101.283 6站0.000 3.191 6.593 10.125 13.727 28.283 42.883 57.483 72.083 86.683 101.283 7站0.000 2.996 6.296 9.748 13.284 27.709 42.301 56.901 71.501 86.101 100.701 8站0.000 2.022 4.512 7.224 10.080 22.284 35.299 48.749 62.502 76.535 90.829 9站0.000 0.691 1.683 2.848 4.137 10.029 16.721 23.881 31.533 39.947 49.411 10站 0.000 0.029 0.112 0.244 0.424 1.543 3.202 5.227 6.794 7.414 8.194 水线0.00 0.25 0.50 0.75 1 2 3 4 5 6 7 0站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460 52.688 111.810 1站0.000 0.026 0.089 0.203 0.375 14.074 30.334 58.782 106.392 175.620 265.052 2站0.000 0.086 0.294 0.644 1.155 38.946 74.082 125.314 193.224 277.920 379.084 3站0.000 0.156 0.505 1.067 1.851 57.319 100.417 158.657 231.657 319.257 421.457 4站0.000 0.202 0.630 1.291 2.190 64.238 108.038 166.438 239.438 327.038 429.238 5站0.000 0.207 0.643 1.314 2.221 64.734 108.534 166.934 239.934 327.534 429.734 6站0.000 0.207 0.643 1.314 2.221 64.734 108.534 166.934 239.934 327.534 429.734 7站0.000 0.200 0.625 1.282 2.174 63.948 107.748 166.148 239.148 326.748 428.948 8站0.000 0 .147 0.476 1.000 1.729 53.150 93.008 147.464 216.924 301.968 402.866 9站0.000 0.056 0.193 0.424 0.760 24.989 45.887 75.303 115.053 168.321 238.671 10站 0.000 0.004 0.017 0.047 0.097 4.412 10.07618.724 23.584 25.192 34.23612 34567891邦戎曲线A s =f (z )M o y =f (z )二 静水力曲线计算与绘制1.要求计算各吃水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线面面积Aw⑵漂心纵向坐标Xf⑶每厘米吃水吨数TPC⑷水线面系数⑸排水体积V⑹排水量W(附体系数取1.006)⑺浮心纵向坐标⑻浮心垂向坐标⑼横稳心垂向坐标⑽纵稳心垂向坐标⑾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⑿方形系数计算以下各吃水:1m, 2m , 3m, 4m, 5m, 6m2.计算(1)水线面面积计算原理 20222ln l i l Aw ydx yi n ε-=⎡⎤==-⎢⎥⎣⎦∑⎰其中()012n y y ε=+(2)漂心纵向坐标 2'2'22L L i ioy F L w i L xydx k y M x L A y ydz δ--==≈⎰∑∑⎰(3)每厘米吃水吨数(ω=1.025tf/m)(4)水线面系数LBAwCwp =(5)排水体积20022L d d L w A dz ydxdz -∇==⎰⎰⎰(6)排水量 k k ωω∆=∇=∇ω=1.025tf/m K=1.006(7)浮心纵向坐标00ii d F w yOzB d w x A dzM x A dz ==∇⎰⎰100wA TPC ω=(8)浮心垂向坐标00i i d W xOy B d w zA dz M z A dz ==∇⎰⎰ (9)横稳心垂向坐标 M Bz MK MB BK MB z ==+=+(10)纵稳心垂向坐标 ML L L L Bz M K M B BK M B z ==+=+222222L L w FL w F LF L x ydx A x I A x I M B ---===∇∇∇⎰(11)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100100L L GM BM MTC L L ∆∆=≈∇-=∇-=∇=⎰-222222L L F W F W L LF L x A ydx x x A I I BM(12)方形系数 B C LBd ∇=3.所得值如下表,图如下水线 0m 1m 2m 3m 4m 5m 6m Aw638.842 970.581 1074.470 1141.407 1204.143 1351.127 1487.448 Xf2.7393.947 3.706 3.167 2.149 2.2294.727 TPC9.948 11.013 11.699 12.342 13.849 15.246 Cwp0.747 0.827 0.878 0.927 1.040 1.145 V804.711 1827.237 2935.176 4107.951 5385.586 6804.873 W829.778 1884.155 3026.606 4235.913 5553.347 7016.845 Xb4.555 4.144 3.874 3.523 3.207 3.276 Zb0.603 1.119 1.646 2.179 2.737 3.318 Zm15.670 8.728 6.735 6.032 5.948 6.211 Zml558.442 307.241 220.195 179.022 178.672 169.320 MTC52.009 64.807 74.322 84.168 109.779 130.877 CB0.113 0.256 0.411 0.575 0.754 0.952三.装载稳性计算要求: 计算载况:满载出港(重量W=5519.52t ,重心Xg=-0.85m, Zg=5.02m) 计算内容:浮态及初稳性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稳性校核(注:自由液面修正及进水角暂不考虑)已知:受风面积=360m^2受风面积形心距水线高=3.65m稳性插值曲线航区:近海1.计算浮态和稳性已知重量W=5519.52t,则排水量为5519.52t.。

利用静水力曲线图,如下 主要尺度: 船长L(m) 89.000 型宽B(m) 14.600 型深D(m) 7.000 吃水d(m) 5.500可求出浮态和稳性,如下表: 项目 单位 符号及公式满载出港 排水量 t Δ 5519.52 平均吃水 m d 4.976 重心纵向坐标 m Xg -0.85 浮心纵向坐标 m Xb 3.21 重心竖向坐标 m Zg 5.02 纵稳心距基线高 m Zml238.23纵向初稳心高 m233.21每厘米纵倾力矩 t·m144.63 漂心纵向坐标 m Xf -2.21 纵倾力臂 m Xg-Xb-4.06纵倾力矩 t·m -22409.25纵倾值 m -1.55首吃水增量 m-0.81尾吃水增量 m0.74首吃水 m4.16 尾吃水 m dd d d A +=5.71 横稳心距基线高 m Zm5.95初稳心高m0.932.(1)静稳性曲线由已给出的稳性横截曲线图,可求得Ls 与V 的关系,由公式φsin G s z l l -=可计算各倾角下的复原力臂l ,并绘制该排水量下的静稳性曲线()φf l =。

(2)动稳性曲线动稳性曲线是静稳性曲线的积分曲线,由公式⎰=φφld l d可求得()φf l d =的关系,绘制动稳性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