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实验6--报告模板
信息安全竞赛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与技能,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本次竞赛旨在通过攻防对抗、漏洞挖掘与利用等形式,锻炼参赛者的实战能力,推动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
二、实验目的1. 提高对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培养信息安全实战能力,包括漏洞挖掘、渗透测试、安全防护等。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应对信息安全挑战的能力。
4. 了解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华中赛区线下赛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比赛规则解读:了解比赛规则,包括参赛资格、比赛形式、评分标准等。
2. 攻防对抗: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修补自身服务器漏洞、挖掘对手服务器漏洞,提交flag夺取分数。
3. 漏洞挖掘与利用:分析服务器漏洞,编写漏洞利用代码,获取flag。
4. 安全防护:对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防止攻击者入侵。
四、实验步骤1. 赛前准备:- 了解比赛规则和赛程安排。
- 组建参赛队伍,明确分工。
- 在永信至诚e春秋竞赛平台注册账号,进行赛前测试。
2. 比赛阶段:- 攻防对抗: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修补自身服务器漏洞、挖掘对手服务器漏洞,提交flag夺取分数。
- 漏洞挖掘与利用:分析服务器漏洞,编写漏洞利用代码,获取flag。
- 安全防护:对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防止攻击者入侵。
3. 赛后总结:- 分析比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
- 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攻防对抗:在比赛中,参赛队伍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成功修补自身服务器漏洞,并挖掘对手服务器漏洞,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漏洞挖掘与利用:参赛者通过分析服务器漏洞,编写漏洞利用代码,成功获取flag。
信息安全试验报告范文-图文

信息安全试验报告范文-图文实验一Window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加解密1、实验目的(1).了解传统密码技术(2).掌握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3).掌握密钥管理(4).了解网络保密通信2、实验题目Window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加解密,3、实验原理与理论基础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ionKey”这种加密技术目前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ionKey长度为56Bit。
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
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
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诉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窃听到。
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以,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
4、实验内容(一)、对称加密(1)、office文件加密与解密a、创建DOC文件b、在office中加密压缩时,winrar的高级选项卡中可以选择带密码压缩(3)、用openl进行文件加密(二)、非对称加密使用加密软件PGP(菲利普。
齐莫尔曼,采用RSA算法,91年上传,93年谈判,94年合法,1996年撤销指控)(2)、软件运行,导出密钥对后,其中的公钥可以发给朋友,对往来邮件或其他加密,私钥自己留下解密。
(1)、对称加密office文件加密与解密2使用压缩工具winrar加密1、点击文件“winrar加密”文件夹,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压缩文件”。
32、选择“密码”:加密压缩分为带密码压缩和非带密码压缩。
4非带密码压缩带密码压缩压缩结果5用openl进行文件加密OpenSSL支持很多加密算法,但是一些算法只是为了保持向后兼容性,现在已不推荐使用,比如DES和RC4-40。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信息工程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技术班级: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学号:20110651123姓名:潘存利指导教师:于泳海2014年12 月20日《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凯撒密码的加密和解密。
要求:既可以进行加密转换,也可以进行解密转换。
程序参考界面如右所示。
可以使用任何编程工具,能处理英文即可。
2、(选做)编程实现维吉尼亚密码的加密和解密。
要求:既可以进行加密转换,也可以进行解密转换。
程序参考界面如右所示。
可以使用任何编程工具,能处理英文即可。
三、程序设计说明:(实现步骤、算法设计思路、流程图等)1.实现步骤(1)首先建立相应的界面做好准备工作,如下图所示(2)首先在加密按钮下添加相应的代码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明文字母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string 密文字母表 = "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string 明文 = textBox1.Text;for (int i = 0; i <明文.Length; i++){string 要加密字母 = 明文.Substring(i, 1);int 位置 = 明文字母表.IndexOf(要加密字母);string 加密后字母 = 密文字母表.Substring(位置, 1);凯撒密码的实现 于泳海2014-09-12 11信本 潘存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textBox2.Text += 加密后字母;}}同样的在解密按钮下添加相应的代码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明文字母表=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string 密文字母表= "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string 密文= textBox2.Text;for (int i = 0; i <密文.Length; i++){string 要解密字母= 密文.Substring(i, 1);int 位置= 密文字母表.IndexOf(要解密字母);string 解密后字母= 明文字母表.Substring(位置, 1);textBox1.Text += 解密后字母;}}四、实验结果与结论:(经调试正确的源程序和程序的运行结果)加密实现效果解密实现效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RAR 文件加密和破解 11信本 潘存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二、实验内容:1、自行寻找一款能够计算文件MD5摘要值的软件,对一个文本文件(或其他类型文件)进行摘要值计算并记录。
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选择了信息安全专业进行深造。
在大学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选择了在某知名网络安全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XX网络安全有限公司实习岗位:信息安全工程师三、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内容:1. 网络安全防护:协助团队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包括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漏洞扫描与修复等。
2. 安全事件响应:参与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包括接报、分析、处置、总结等环节。
3. 安全风险评估:协助团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对业务系统、网络设备等进行安全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4. 安全意识培训:参与公司内部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5. 项目支持:参与公司内部项目,如安全运维、安全加固等,提供技术支持。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网络安全、密码学、安全协议等方面。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 沟通能力提升:与同事、上级、客户等进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5. 职业素养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如责任心、敬业精神等。
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信息安全领域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我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一、引言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信息安全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威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实验。
本报告将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验一:密码学与加密算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密码学的基本知识,并实践了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
通过对这些算法的理解和应用,我们深入了解了信息加密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和使用加密算法可以有效保护信息的安全性。
三、实验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网络安全漏洞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流行的漏洞扫描工具,对一个虚拟网络进行了扫描。
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存在多个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系统崩溃等安全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网络安全漏洞的严重性,并了解了如何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四、实验三:社会工程学攻击模拟社会工程学攻击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种常见攻击手段。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一些常见的社会工程学攻击场景,如钓鱼邮件、电话诈骗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方法,如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意识等。
五、实验四: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入侵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一个虚拟网络进行了入侵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存在多个入侵行为,如端口扫描、暴力破解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网络入侵的危害性和复杂性,并学习了一些网络入侵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六、实验五:应急响应与恢复在信息安全领域,及时的应急响应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一次网络攻击事件,并进行了应急响应和恢复工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方法,并学习了一些数据恢复的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及时的应急响应和恢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安全事件的损失。
信息安全实验总结报告

信息安全实验总结报告信息安全实验总结报告篇一:信息安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安全实验名称:共五次实验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评定:签名:实验一木马攻击与防范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读者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实验原理木马的全称为特洛伊木马,源自古希腊神话。
木马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删除和修改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实施DoS攻击甚至完全控制计算机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
它隐藏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监听来自控制端的控制信息。
1.木马的特性(1)伪装性 (2)隐藏性 (3)破坏性(4)窃密性2.木马的入侵途径木马入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一定的欺骗方法,如更改图标、把木马文件与普通文件合并,欺骗被攻击者下载并执行做了手脚的木马程序,就会把木马安装到被攻击者的计算机中。
3.木马的种类(1)按照木马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1代木马是伪装型病毒,第2代木马是网络传播型木马,第3代木马在连接方式上有了改进,利用了端口反弹技术,例如灰鸽子木马,第4代木马在进程隐藏方面做了较大改动,让木马服务器端运行时没有进程,网络操作插入到系统进程或者应用进程中完成,例如广外男生木马。
(2)按照功能分类,木马又可以分为:破坏型木马,主要功能是破坏并删除文件;服务型木马; DoS攻击型木马;远程控制型木马三、实验环境两台运行Windows 2000/XP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
使用“冰河”和“广外男生”木马作为练习工具。
四、实验内容和结果任务一“冰河”木马的使用1.使用“冰河”对远程计算机进行控制我们在一台目标主机上植入木马,在此主机上运行G_Server,作为服务器端;在另一台主机上运行G_Client,作为控制端。
打开控制端程序,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添加主机”按钮,弹出如图1-5所示对对话框。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1、引言在这一章节中,要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并给出实验的整体概述。
2、实验设计在这一章节中,要详细说明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包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实验所涉及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以及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3、实验结果在这一章节中,要展示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
需要提供实验数据的图表和说明,以支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4、实验讨论在这一章节中,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包括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的一致性、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误差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5、实验总结在这一章节中,要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和建议。
同时,还要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未来的实验能够更加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6、附录在这一章节中,要给出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代码、配置文件、数据等附件的详细说明和说明。
需要标明每个附件的名称、作用和相关信息。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指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保护信息及其基础设施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干扰,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2、数据隐私:指个人或组织的敏感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等数据的保护,以确保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和存储。
3、网络攻击:指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非法的访问、入侵、破坏、干扰或盗取信息等行为。
4、防火墙:指一种安全设备或软件,用于过滤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
本文档涉及附件:1、实验代码:文件名为《实验代码:zip》,包含所有实验所需的代码和脚本文件。
2、实验数据:文件名为《实验数据:xlsx》,包含所有实验所的数据和结果。
3、实验配置文件:文件名为《实验配置文件:txt》,包含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配置文件和参数。
信息安全实习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创建信息加解密系统一:实验内容:用AES算法实现对文件的加解密,创建一个简单的文件加解密系统。
二:实验要求:写出基本的实验步骤,如何实现,主要代码,以及实验结果。
要求结构清晰,步骤完整,思路明确。
掌握AES算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文件加解密流程。
三:详细实验步骤:1.AES算法简介:AES(The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用于加密电子数据的规范。
它被预期能成为人们公认的加密包括金融、电信和政府数字信息的方法。
本文展示了 AES的概貌并解析了它使用的算法。
包括一个完整的C#实现和加密.NET 数据的举例。
在读完本文后你将能用AES加密、测试基于AES的软件并能在你的系统中使用AES加密。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在2002年5月26日建立了新的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规范。
本文中我将提供一个用C#编写的的能运行的 AES 实现,并详细解释到底什么是 AES 以及编码是如何工作的。
我将向您展示如何用 AES 加密数据并扩展本文给出的代码来开发一个商业级质量的 AES 类。
我还将解释怎样把 AES 结合到你的软件系统中去和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测试基于 AES 的软件。
注意本文提供的代码和基于本文的任何其它的实现都在联邦加密模块出口控制的适用范围之内(详情请参看 Commercial Encryption Export Controls )。
AES 是一个新的可以用于保护电子数据的加密算法。
明确地说,AES 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 和 256 位密钥,并且用 128 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
与公共密钥密码使用密钥对不同,对称密钥密码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
通过分组密码返回的加密数据的位数与输入数据相同。
迭代加密使用一个循环结构,在该循环中重复置换(permutations )和替换(substitutions)输入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2014级
组别:
学号:
姓名:
2017年月日
实验6 密码应用
练习一、文件安全传输
【实验目的】
掌握安全通信中常用的加密算法
掌握数字签名过程
掌握安全文件传输基本步骤
【实验人数】
每组2人
【系统环境】
Windows
【网络环境】
交换网络结构
【实验工具】
密码工具
【实验类型】
设计型
【实验步骤】
本练习主机A、B为一组,C、D为一组,E、F为一组。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系统环境。
(1)
(2)
(3)
……
【思考问题】
1.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哪些步骤实现了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2.在实验设计中为什么不直接应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直接对明文进行加密传输,而是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工作。
实验心得
//字数自行斟酌,字体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两个人都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