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三单元 14故宫博物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讲义博物院》课件新人教版

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 故宫(紫禁城)由来 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 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 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建筑布局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 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空间顺序。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 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 是什么?为什么? 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四、美读课文 我做导游 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18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 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带领千千万万慕名 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
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 观、装饰、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 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口头介绍本校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总说: 位置、历史、 建筑地位、 总体布局、 艺术风格
分说
前朝
前三殿 文华殿 武英殿
后三宫
内廷 御花园
总说: 故宫 宏伟的建筑群 和谐统一的布局
Thanks!
太和殿。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 威的地方,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 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 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 故宫博物馆同步练习 新人

14 故宫博物馆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鳌.头(áo)雍.正(yōn g)迥.然(huí)琉.璃瓦(liú)B.湛.蓝(zhàn)额枋.(fāng)矗.立(zhù)中轴.线(zhóu)C.蟠.龙(pán)镏.金(liú)后妃.(fēi)紫禁.城(jīn)D.檀.香(tán)击磬.(qìn g)藻.井(zǎo)金銮.殿(luán)2.下列句子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殿廓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B.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联,而景然有序。
C.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D.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廷院,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坐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宫博物院》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
(2)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轴线。
5.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同步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 14《故宫博物院》

(共26分)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9分)矗.立()湛.蓝()蟠.龙()金銮.殿()檀.香()鳌.头()击馨.()鎏.金()矫.健()2. 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A. 亭台楼阁青松翠柏色彩鲜明B. 和谐统一池馆水榭雄伟壮丽C. 滕罗翠竹花坛盆景相互衬映D. 烟雾缭绕龙凤呈祥井然有序3.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4分)(1)迥然不同:(2)御道:(3)攒:(4)玲珑奇巧:4. 给下列句子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4分)(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工整整齐)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致精美精彩)的汉白玉石桥。
(3)三座大殿(耸立矗立挺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惊喜吃惊)。
5.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3分)(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6. 按照下列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仿写相应的句子。
(4分)(1)例句: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例句: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显得十分美丽。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1. chù zhàn pán luán tánáo qìng liújiǎo2. C3.(1)差别很大(2)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事物。
(3)聚拢,拼凑。
(4)精巧细致.4.(1)完整(2)精美(3)矗立(4)惊叹5.(1)列数字(2)作比较(3)打比方6. 示例:(1)高高的白杨树像一位巨人昂首挺立。
(2)花草树木、农舍别墅,点缀在绿野沃土之上,显得格外迷人。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故宫博物院》【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1.关于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一1644)、清(1644一1911)两朝皇宫。
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
距今故宫有近600年历史。
故宫建筑群,之所以未给人杂乱纷繁、局促拥塞之感,主要因为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和重点突出、简繁得体的建筑手法。
建筑群以太和殿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
这里是皇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皇帝继位、大婚、朝会、殿试及命将出征均在此举行,所以它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充分体现了皇权第一的思想。
同在中轴线上的内廷主体建筑如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虽然也是帝、后经常活动和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实用性甚至超过外朝三大殿,但它们毕竟不是重大活动的中心,所以它们的建筑规模、体量和豪华程度明显逊于太和殿,表现出严格的“内外有别”。
再以各殿飞檐的垂脊兽为例,太和殿设置10尊,乾清宫设置9尊,交泰殿设置7尊;而中轴线两侧的东西六宫各主要大殿仅设置5尊。
由此不难看出,紫禁城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等级关系,即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这里被明白无误的建筑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等级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皇权赖以维系的基础,这其中政治与礼制的内涵,被我们聪明的古代匠人以简洁明快的物质架构昭示于世人。
故宫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2.写作背景《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
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
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1979年11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
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课文分析】1.文章主题这篇解说词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14 故宫博物院

14 故宫博物院编写:江海霞审核:校稿:魏珊珊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本课重点字词,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方位词的重要作用。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资料链接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理清结构,把握顺序。
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
蟠.龙 pán 鎏.金 liú湛.蓝 zhàn 檀.香 tán 额枋. fāng 中轴.线 zhòu鳌.头áo 琉.璃 liú击磬. qìng 矫.健 jiǎo 金銮.殿 luán 迥.然不同 jiǒng 2.解释词义。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矗立:高耸直立。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
矫健:强健有力。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
井然,整齐的样子。
错综:纵横交叉。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
迥:指距离很远。
缭绕:回环缠绕。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其特征是(用原文回答)。
明确:事物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划记文中表示行踪和方位的词句,填写“研讨与练习一”的图,思考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结构有何特点?请划分结构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知识点复习:故宫博物院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知识点复习:
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必备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知识点复习:故宫博物院,祝您学习
愉快!
相关链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知识点复习:亲爱的爸爸妈妈
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4课复习要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故宫博物院(人民教育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课课文)

字词读音
字词读音
磬 [qìng]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文章分析
文章分析
一.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 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文章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一部分【1段】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地位。1.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 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一层【2段】大笔勾勒故宫的整体布局,指出故宫的特点。2.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第二部分第二层【3~10段】介绍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3.午门内外 4.三大殿概说(台基)5.太和殿外 观6.太和殿内景 7.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太和殿的用途 9.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4故宫博物院》 (4)

自学检测二
• 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 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
明确:主要介绍后三宫和御花园;介绍了建筑物 的功用、布局、特点、历史,图案的变化少了庄 严肃穆的气氛,图饰中又加入了凤饰。
要点归纳
• 写说明文要做到: •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如故宫博物院----
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以空
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打比方(在说明金水河的美丽时运用了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
要点归纳
• 说明方法的作用
• 1、举例子:列举了……的例子,准确直接具体地 说明了……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 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了…… 的……特点,令人信服。 3、打比方:将……比 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化抽象 为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 作比较:通过……与……的比较,突出说明了……的
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 方位词。 •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如
• 学习目标二: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 它们的作用。
• 自学指导二:
• 内容:《故宫博物院》
• 方法: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说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 时间:5分钟
• 10、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具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 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年代,1661年动土,1689年 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
• 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 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段与男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 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 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庄而 雄浑。宫殿外部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 美,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故宫博物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额fāng(枋)击qìng(磬) 鳌.头(áo)
鎏.金(liú) 金luán(銮)殿中轴.线(zhóu)
蟠.龙(pán) 攒.(cuán) zhàn(湛)蓝
藻.井(zǎo) 矗.立(chù) 妃嫔.(pín)
liú(琉)璃
2.根据课文填空。
(5分)
本文抓住故宫博物院总的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摘原文语句作答),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前朝”部分,后介绍“内廷”部分。
3.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B )(5分)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__。
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故宫________,外围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 400米的城墙。
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________。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③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5分)
A.故宫,是世界以及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B.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左右。
C.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
D.御花园面积不是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5分)
A.这一带卫生状况极糟,尤其是自由市场的商贩们散去以后,看上去简直满目疮痍
....。
B.一时间,漫天大雾把什么都遮住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
C.借这台仪器时,物理老师对实验员说:“放心吧,一定完璧归赵
....。
”
D.我没来得及按总理的指示加工这场戏,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深感有负总理的委托。
6.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6分)
(1)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分类别)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作比较)
7.每年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其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9分)
(1)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
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
(2)你随旅游团来到故宫,发现故宫没有宣传标语,请你为故宫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魅力故宫欢迎您(或:游北京故宫,赏中国文化)
(3)2011年5月19日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
古代的读书人意识到,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
现在,出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背起行囊走四方,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
8.若老师叫你当一次故宫的业余导游,请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拟写一段导游词。
(10分)
链接一: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链接二: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链接三: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示例:各位游客,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故宫,也叫做故宫博物院,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请随我走进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的城中之城。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5分)
A.矗.立(chù)雍.正(yōng)迥.然(huí)
B.湛.蓝(shèn) 缭.绕(liáo) 绚.丽(xuàn)
C.矫.健(jiǎo) 鎏.金(liú) 击磬.(qìng)
D.蟠.龙(fán) 后妃.(fēi) 诏.书(zhào)
10.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5分)
A.辉煌奇巧龙凤呈祥
B.藤萝骄健错综相连
C.鳌头玲珑池馆水谢
D.衬托和谐点辍其间
11.在故宫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龙”,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请你写出几个含“龙”的成语,并说说“龙”在中国民俗中有哪些象征意义?(8分)
①示例: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龙凤呈祥②“龙”是吉祥、宝贵、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还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等。
美文悦读
故宫三大殿
北京城里的故宫是一组建筑杰作。
它气魄庄严宏伟,既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其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高超,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无可否认,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
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
这里有一道弧形的金水河,河上是五道白石桥,它们与黄瓦红墙的建筑群构成一幅风景画。
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宫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
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陈列铜鼎等。
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
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
其气魄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角有小角楼。
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
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店内外立着84根大柱。
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相辉映。
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锁窗,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
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
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藻井上的彩画虽稍剥落,但仍然华美动人。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平面为正方形,宋元“工”字殿当中的“柱廊”竟蜕变而成了今天的亭子形的方殿。
屋顶是单檐攒尖顶,上端用渗金圆顶为结束。
此殿是清初顺治三年的原物,比太和殿又早五十余年。
保和殿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上面是歇山式殿顶,它是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至今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标识。
保和殿是三殿中年寿最老的,已有337年的历史。
三大殿的美妙要用文字来形容是不可能的,而因建筑群落之大,摄影镜头很难把握这三殿全部的雄姿。
所以,必须亲自进到那动人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刻的印象。
12.作者为什么说故宫是“世界第一”?(8分)
因为故宫是一组建筑杰作。
它气魄庄严宏伟,既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其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高超,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
13.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
(8分)
它们与黄瓦红墙的建筑群构成一幅风景画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水河上的白石桥与黄瓦红墙的建筑群比喻成“风景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故宫景色优美的特点。
14.文中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故宫三大殿的特点,请举出一例,指出这样写的好处。
(8分)
示例:比如描写太和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84根大柱。
这样写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15.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8分)
A.作者将三大殿前面两段称为序幕的布局,第一段是美丽的前奏,第二段更是严肃的开端。
B.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台基上面,前后同立着三座大殿,台前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
C.太和殿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空间大,立柱多,历时久,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
D.保和殿在三殿中年寿最老,作为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它的毎间尺度都比太和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