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施氮条件下水稻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氮肥对水稻叶片RuBP羧化酶和SPS酶活性毕业论文

氮肥对水稻叶片RuBP羧化酶和SPS酶活性毕业论文目录1. 前言 (1)1.1 Rubisco的功能及活性调节 (2)1.2 SPS的酶学特性及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 (4)1.3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1.3.1 实验目的 (4)1.3.2 实验意义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6)2.2.1 主要试剂 (6)2.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2.3.1 RuB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6)2.3.1.1 实验原理 (7)2.3.1.2 试验步骤 (7)2.3.2 SPS酶活性的测定 (8)2.3.2.1 实验原理 (8)2.3.2.2 试验步骤 (9)2.4 数据处理 (1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3.1 不同氮肥水平对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11)3.1.1 两个水稻品种开花期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11)3.1.2 两个水稻品种成熟期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12)3.1.3 Q114品种水稻在两个时期中RuBP酶活性的变化 (13)3.2.1 两个水稻品种开花期SPS酶活性的变化143.2.2 两个水稻品种成熟期SPS酶活性的变化143.2.3 Q96品种水稻在两个时期中SPS酶活性的变化 (15)3.3 氮肥水平对水稻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 (16)3.4 相关分析 (17)3.4.1 氮肥与两个时期Q96水稻RuBP酶活性173.4.2 氮肥与两个时期Q96水稻SPS酶活性 184. 结论与讨论 (19)4.1 结论 (19)4.2 讨论 (20)4.2.1 氮肥与RuBP羧化酶活性 (20)4.2.2 氮肥与SPS活性 (21)4.2.3 氮肥与蔗糖含量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4)英文摘要 (26)氮肥对水稻叶片RuBP羧化酶和SPS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沈知临指导老师:高俊山(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9生物科学1班,安徽合肥,230036)摘要: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氮肥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过度施氮或施氮不足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代谢中的关键酶活性,最终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氮肥用量对水插旱管水稻茎蘖动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2()*"+,'、&(()*"+,' 处理的下降极为明显。增施氮肥是水稻抗 倒伏能力下降的原因,低氮处理(!%()*"+,'、'!()*"+,')引起茎 基节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高,使茎秆材质强度增加,从而加强 水稻的抗倒性。
&、氮肥用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氮肥用量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影响很明显。随着施氮量的增 加叶绿素含量增加。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看,施氮量 ()*"+,' 和施氮量 !#()*"+,' 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快,叶片早 衰,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生产;施氮量 '2()*"+,' 和施氮量 &(()*" +,' 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有贪青晚熟的可能;施氮量 '!()*"+,' 和施氮量 '.()*"+,' 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与水 稻高产的叶色变化规律相似,氮肥用量是比较适宜的。 .、氮肥用量对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在施氮量 ()*"+,' 至施氮量 '.()*"+,' 的内部环境,随着施 氮量不断增加有效穗数也明显增加,施氮量一旦超过 '.()*"+,' 的时候,有效穗数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在氮量低的情况下,增 施氮肥量可以促进分蘖的生长和发生还有成穗。氮肥的用量一 旦使用过多时水稻的分蘖就会变多,这时就产生水稻过密的现 象,使得田间通风性不好,也影响正常的透光度,严重影响养分 的形成造成流失失去平部分分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氮肥的 用量对穗实粒数及穗粒数的影响规律与穗数的变化趋势极为相 似;造成粒重变化规律的原因可能是对照的每穗籽粒少,源相对 较大,籽粒灌浆饱满;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粒数增加,源相对较 小,导致粒重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氮肥的施用不当是严 重影响我国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科学的施用氮肥是 当前广大种植户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避免以前所发生的氮 肥施用不足对水稻生长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导致水稻产量严重 降低,也不能过多的施用氮肥,导致在水稻前期生长太过旺盛, 而后期还会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这就是产生水稻出现品质差、 产量低的情况,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导致氨挥发、 淋失和环境污染。不同氮肥用量对“隆两优 !%!&”的茎蘖动态、 光合性能以及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 用氮量的增加,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增加,光合性能增强, 产量提高,当氮肥用量增加 '!()*"+,' 产量开始下降,同时,抗 倒伏能力亦下降。因此,生产上要适量施用氮肥,水稻一季生产 的氮肥用量一般应控制在 '!()*"+,' 范围之内。 (作者单位:'./&!! 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镇农技o 种肥农药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和发育需要适当的营养元素供给。
在实际种植过
程中,水稻可能会遭受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导致植株出现不同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水
稻在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的症状。
一、氮素(N)缺乏和过量症状
1. 氮素缺乏症状:水稻叶片出现黄化,从叶尖开始逐渐向基部延伸,严重时整个叶
片呈现黄色。
叶片生长缓慢,减小叶面积,植株的高度也较低。
2. 氮素过量症状:水稻的叶片颜色呈深绿色,且叶片变厚变硬。
而且,过量的氮素
会抑制水稻的开花结实,导致减产。
2. 磷素过量症状:水稻呈现发黄状,叶片边缘枯黄,植株生长受抑制,出现倒伏的
现象。
四、镁素(Mg)缺乏和过量症状
1. 镁素缺乏症状:水稻叶片上出现叶绿素缺乏的黄化斑点,症状较其他症状晚出现,在老叶上表现更明显。
植株的生长受限,高度较低。
2. 镁素过量症状:水稻叶片呈现发黄状,叶片边缘呈现褐化的症状。
过量的镁素还
会抑制水稻的养分吸收和转运,导致一系列的生理障碍。
2. 钙素过量症状:水稻叶片呈现发黄状,同时茎部和根系发育也受到抑制。
过量的
钙素还可能影响水稻的磷素和铁素的吸收和利用。
水稻营养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种植水
稻时需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

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赵全志;丁艳锋;王强盛;黄丕生;凌启鸿【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6(039)005【摘要】[目的]明确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植株的叶色黑黄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速率进行研究.[结果]水稻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存在着明显的叶色和氮素吸收变化.吸氮速率高峰分别出现在刚移栽后、抽穗前20 d左右和抽穗开花期,低谷分别出现在拔节前和抽穗前10 d左右.水稻氮素吸收速率与其后2周的叶色SPAD值密切相关.[结论]水稻地上部叶色的黑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根系吸收氮素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主要受制于其自身内在节奏所制约的生物学节律.在氮素浓度恒定的条件下,水稻的叶色和氮素吸收速率亦受其生物学规律所制约.【总页数】6页(P916-921)【作者】赵全志;丁艳锋;王强盛;黄丕生;凌启鸿【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相关文献】1.过量施氮条件下水稻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J], 陈静蕊;刘辉;赵全志;乔江方;高桐梅;杨海霞2.水稻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J], 赵全志;陈静蕊;刘辉;乔江方;高桐梅;杨海霞;王继红3.不同枫香家系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J], 刘儒;原勤勤;袁小平;周新华4.不同枫香家系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 [J], 刘儒;原勤勤;袁小平;周新华;5.水稻抽穗后叶色及N素含量变化同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J], 刘建;崔晶;张欣;边嘉宾;丁得亮;楠谷彰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获得高产和高质量的水稻,必须在生长过程中提供足够且平衡的营养元素。
然而,如果植株缺乏或过量某些营养元素,就会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一、氮素缺乏和过量
氮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构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基本元素。
氮素缺乏时,水稻植株的叶片变黄,生长缓慢,分蘖少,叶片上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水稻生长迟缓和低产。
而氮素过量则会导致水稻植株过度生长,膨大过多,花穗稀疏,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
磷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磷缺乏时,水稻植株的叶片会变为暗绿色,叶片边缘出现斑纹,生长迟缓,且花穗少且小,甚至导致不育花出现。
磷过量则会导致水稻植株的叶片变得硬而脆,叶尖呈现出烧焦的情况,同时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会明显下降。
铁是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当水稻缺乏铁时,叶片会呈现出明显的叶面发绿,枯黄,嫩叶呈淡黄色的情况,因缺乏光合作用而影响产量。
但过量的铁元素也会导致水稻产生毒性,根部会发生溃烂,且产生的根系生长缓慢,而且会导致水稻产量的下降。
水稻氮肥施用过量处理办法

合理轮作
01
轮作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均衡利 用,避免单一作物对某些养分的 大量需求,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02
轮作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 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 肥能力,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 和养分的吸收。
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水稻对 氮肥的依赖,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抗 逆性,有利于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合理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 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通过合理耕作,可以 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减少氮素
的流失和挥发。
04
水稻氮肥施用过量解决方案推广测土配ຫໍສະໝຸດ 施肥技术要点一总结词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针对 性地制定施肥方案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氮肥施用过量。
要点二
温室气体排放
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发 生变化,增加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量,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02
水稻氮肥施用过量原因分析
施肥不当
施用氮肥量过多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丰收,一些农民往往会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 中氮元素含量过高。
施肥时期不当
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如果施肥时期不当,也可能会引起氮 肥施用过量的问题。
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还可以提高水稻 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水稻的抗虫性和 抗倒伏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改善稻田的水利条件,提高稻 田的灌溉效率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提高稻田的抗旱和抗涝能力, 减少水稻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从而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
THANKS
选择缓效氮肥
缓效氮肥可以缓慢释放氮素,延长氮素的供 应时间,同时可以减少氮素的流失和挥发, 缓解前期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
氮素调控对水稻黄华占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氮素调控对水稻黄华占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生产中,氮素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氮素提高水稻产量是当前水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氮素调控对水稻黄华占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一、氮素在水稻中的作用氮素是水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氮素供应不足会导致水稻慢长、低产和生长不良。
在水稻中,氮素主要用于叶片、茎秆、根系、花序等生长部位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储藏等。
黄华占是水稻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时期,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氮素调控可以影响水稻黄华占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研究表明,适宜的氮素供应可以增加水稻黄华占期间的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产物转运,从而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
一方面,适量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水稻黄华占期间的生长发育,增加水稻的茎秆长势和分蘖数量。
此外,适量的氮肥供应还能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增强水稻的吸收能力,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水稻生长势旺盛、茎秆粗壮,但却降低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和光能利用效率,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过量施用氮肥还会影响水稻的品质特性,使水稻的垩白度和品质下降。
因此,氮素调控必须注意适量施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研究表明,合理的氮肥施用可以使水稻的产量显著提高,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则会使产量上升趋势变缓。
因此,氮素调控必须注意施用量的控制,以达到最佳效果和最大经济效益。
四、总结综上所述,氮素调控对水稻黄华占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合理的氮素供应能够促进水稻黄华占期间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而过量的施肥则会降低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和光能利用效率,增加环境污染。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氮素调控必须注意适量施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和最大经济效益。
水稻氮过剩

水稻氮过剩1.概述将作物播种于土壤中,细胞原生质就开始活动,开始生长。
原生质的主体为蛋白质,它是和生命有关的化合物,其中含有约16%的氮素。
作物吸收无机态的铵盐和硝酸盐,可合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由22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在维持作物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作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叶绿素、酶、激素及核酸等也都含有氮素。
因此,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氮素是必需的,适量的氮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茎叶的生长,使作物保持绿色。
氮素施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高产优质作物”的目的。
氮的需要量与作物的生长量成正比。
如果不足,生长发育显著受阻;相反,吸收过多就会使作物体软弱倒伏,抗病能力下降。
2.症状为了增产而增施氮肥的倾向较多,换句话说,氮是极为重要的元素。
但是“过犹不及”,氮过剩不仅引起作物徒长,茎叶软弱倒伏,易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促使土壤酸化,提高盐分浓度,从而促进土壤老化。
水稻氮过剩,不同的生育时期,其症状不同。
如在分蘖期吸收过多氮素,则使后生小分蘖多,过于繁茂,稻脚不清楚,叶片长而披软,叶色过深,鞘色比叶色淡,茎秆柔软,这类禾苗,称之过旺苗。
如在幼穗即将形成之时氮过剩,则不仅促进第4至第5节间过度伸长,引起倒伏,而且使剑叶及倒1、倒2叶等上部叶片过大,遮住下部叶片,从而促进纹枯病、菌核病发生,根系活力衰退,促进水稻倒伏。
出穗后的氮过剩,不仅使茎叶及枝梗变得软弱,而且促进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形成含青米多的劣质米。
3.发生原因①前茬作物施氮过多,土壤中残留大量的可溶性氮。
②追肥施氮过多、过晚。
③偏施氮肥,且磷钾肥配施不足。
4.防治方法①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点,适时、适量地追施氮肥,应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追施氮肥过晚。
②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以轮作制为基础,确定适宜的施氮量。
③合理施磷钾肥,以保持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平衡。
氮过量不十分严重时,可通过排水搁田、晒田及追施钾肥等措施进行矫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sr c :T o r v a he d a i ha ge o ie c no e fc l r a t nh r nt hy i o i a e e lt yn m c c n f rc a py l a o ou nd is i e e p sol g c l m e ha s u e t e on to o s p r l o nir e f r iia i n,t e c nim nd r h c dii n f u e fu us tog n e tlz to h SPA D a nir e nd tog n m e a ols y e z t b im ke n ym e i fe e sto o e ve e e s u i d s n d o on c ( a e s n dif r nt po ii ns f la s w r t d e u i g hy r p i s w t r
摘 要 :为 明 确 过 量 施 氮 条 件 下 水 稻 冠 层 叶 色 的 变 化 动 态及 其 内在 生 理 机 制 , 水 培 条 件 下 , 个 生 在 整 育期 维 持 8 / 氮 素 浓 度 , 步 测 定 水 稻 地 上 部 不 同 叶 位 叶 片 的 S AD 值 和 氮 代 谢 关 键 酶 活性 O mg L 同 P 的 变化 。 结 果 表 明 , 氮 素 过 量 条 件 下 , 一 叶 、 二 叶 S AD 值 与 其 当 周 谷 氨 酸 合 成 酶 活 性 均 呈 在 顶 顶 P 显 著 正 相 关 , 三 叶 、 四 叶 S AD 值 与 其 当周 谷 氨 酰 胺 合 成 酶 活 性 分 别 呈 极 显 著 、 著 正 相 关 。 顶 顶 P 显 关 键 词 : 稻 ;氮素 ;叶 色 ;谷 氨 酸 合 成 酶 ; 氨 酰 胺 合 成 酶 水 谷
CHEN ig r i L U u , H Ao u n z i , AO in —a g, Jn — u , I H iZ Q a —h QI Ja g f n GAO n — iYANG ixa To g me , Ha— i
( en n K e b a or fRe H a y La or t y o gulton a d ContolofC r p Gr w t nd De e o ai n r o o h a v l pm e t n, H e a grc t r ni r iy, n n A iulu alU ve st Zhe gz u 4 00 Chia) n ho 50 2, n
维普资讯
河 南 农 业 科 学
过 量 施 氮 条 件 下 水 稻 氮 素 同化 关 键 酶 活 性 与 叶 色 变 化 的 关 系
陈静 蕊 , 刘 辉 , 赵全 志 , 江方 , 桐梅 , 海霞 乔 高 杨
( 南农业大学 , 南 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 室, 南 郑州 400) 河 河 河 50 2
c lu e n iti ig t e n to e o c n r t n a 0 / Th e u t h we h t a h u t r )a d man an n h i g n c n e ta i t8 mg I r o . e rs l s o d t a , tt e s
氮 素是 水 稻 生 长 发 育 必 不 可 少 的 营 养 元 素 之
一
等 在 大 田施 用 不 同 量 氮 肥 条 件 下 , 用 光 谱 仪 研 究 采 了 水 稻 冠 层 的 叶 色 变 化 , 果 表 明 , 高 氮 水 平 下 水 结 在
稻 冠 层 叶 色 也 有 明 显 黑 黄 变 化 , 是 叶 色 由 黑 向 黄 只
c n ton o x e sv ir s ie n t o n c nc nt a i t PA D a u s nd 2 1a d sgn fc nt v l e of1 ta nd e fha i iia po ii e c r e a i ih t c i iy o OG A T , n h s tv o r l ton w t hea tv t fG a d t e SPA D r n t e fha i iia of3 d a d 4 h 1a d sgn fc nt c r e a i ih t c i iy o S. o r l ton w t he a tv t fG K e r : Rie; N ir e y wo ds c tog n;Le rc l ; G l t m i ynt t s a o or u a ne s he a e; G l a a e s ut m t ynt s ha e
中 图 分 类 号 :S 1 5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3 6 ( 0 8 0 2 8 2 0 ) 6—0 2 0 3—0 4
Re a i ns i t e c i ii s o t o n As i ia i n l to h p be we n A tv te fNir ge sm l to Enz m e n a l ri t o n Su e fu us Rie y s a d Le fCo o n Nir ge p rl 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