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颂读国学经典的集中答疑帖
早晚课诵集 -回复

早晚课诵集-回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的课诵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其中一部著名的课诵集便是《早晚课诵集》。
下面,就让我们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早晚课诵集》的问题,来一窥其中蕴含的深意。
一、《早晚课诵集》是什么?《早晚课诵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课诵教材,用于教育人们诵读经典文章。
这本书籍包括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文言文和诗词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早晚课诵集》的内容有哪些?《早晚课诵集》包含了很多经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篇诗词,比如《论语》、《孟子》、《诗经》等。
这些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这些文章,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三、为什么要诵读《早晚课诵集》?首先,诵读《早晚课诵集》可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天早晚诵读这些经典文献,可以让人们养成定期读书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还可以促进人们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其次,诵读《早晚课诵集》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
这些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通过诵读可以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再次,诵读《早晚课诵集》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性格。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智慧,通过诵读可以使人们更加感悟其中的真谛,锻炼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商。
最后,诵读《早晚课诵集》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可以使人们了解和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如何进行《早晚课诵集》的诵读?首先,要定期规律地进行诵读。
可以选择早晨起床和晚上休息之前作为诵读的时间点,每天坚持诵读一段时间,形成习惯。
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诵读方式。
可以选择默读、诵读或合唱等方式进行诵读。
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诵读。
再次,要注重理解和体验。
诵读不仅是为了读出声音,更要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体验其中的美丽和智慧。
国学问答一千题

国学问答一千题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答:清朝李毓秀。
2、《弟子规》分为哪几部分?答:《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五部分。
3、《弟子规》出自哪里?答:《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纂而成。
4、《弟子规》的编纂特点是什么?答:三字一句,两句一韵。
5、《弟子规》所讲的“弟子”指谁?答:指圣贤人的学生。
6、“弟子规,圣人训。
”中的“圣人”指谁?答:指至圣先师孔子。
7、“泛爱众,而亲仁。
”中的“仁”指什么?答: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8、“父母呼,应勿缓。
”下两句是什么?答:父母命,行勿懒。
9、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兄弟姐妹?答: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10、《弟子规》中关于惜时的是哪几句?答: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11、《弟子规》原文中说“做人最要紧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这些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的是哪几句?答: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1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什么?答: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多学习。
13、《弟子规》中是如何讲朋友相处之道的?答: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14、《弟子规》中讲跟人交往,礼尚往来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15、“无心非,名为错。
”下两句是什么?答:有心非,名为恶。
16、“读书法,有三到。
”是指哪三到?答:心到、眼到、口到。
17、《弟子规》中哪几句话告诉我们放置书籍,应当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之后,要放回原处。
这样便于查寻,节省时间和精力?答: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18、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敬地聆听,这才符合《弟子规》中的哪两句?答:父母教,须敬听。
19、“勿践阈,勿跛倚。
”中的“阈”指什么?答:门槛。
雒诵堂答问

雒诵堂答问某媒体拟采访雒诵堂,现据提纲,逐条答复之。
个人:1.本科时期专业法学,后来选择中文系,研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先秦两汉文学,为何进行了学术转向?答:兴趣使然。
2.当上大学讲师之后是否在大学课堂上实行最推崇的“诵读涵泳法”?答:一直在推行。
近年尤甚。
所开设《中国文化典籍》《论语导读》等课程,要求抄经,要求背书。
提倡诵读一百遍。
考核方式是背书,或者抄写朱子注。
并且正告诸生,不背书即不读书。
读中国书,一定要背诵经典。
3何出“青少年国学私塾”一念?答:(1)其实是被家长推着走。
曾应邀至某少年国学培训机构讲学,因理念不合,毅然退出。
有两三个特别优秀的学生,要求跟我读书,我又喜欢这几个孩子,就带他们了,坚持下来,就有了所谓“雒诵堂私塾”——其实嘛,只是家教性质,一个周末兴趣班而已。
这三个孩子,便是雒诵堂讲读班的子琳、子彧和嘉宣,我最得意的弟子。
(2)也跟我自己的缺憾和理想有关。
我读了十年大学,博士毕业,又在大学教了十多年古典文学,始终觉得基础没打好,从前读书方法不对,黄金时段都白白浪费了。
希望少年人不要重蹈覆辙,如果喜欢和有志于国学,能真正学到东西。
这也算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吧。
4.平时的个人爱好是?答:爱好很广。
读书、写字、户外、旅行、看花、游园、饮茶、看戏。
其实,还有打游戏。
观念:1 在您博文中谈到几个国学大师都没有上过正统的大学,那您对目前大学教育又有和看法?是否有您觉得可改进之处?答:我的博文是专门谈国学类课程研习方法的。
目前的大学课程,在这方面,比较失败。
我的观点在博文里讲得很清楚,国学类课程,应该恢复诵读、涵泳的研习方法。
少开一些儿不关痛痒的概论课,多一些实践课。
尽可能读元典。
2.您觉得对于青少年而言,国学应该如何教育?答:熏陶和涵泳。
入门须正。
一是要选好书。
二是方法要对。
3.为何成立了国学讲堂?对您的雒诵堂,有什么期待?为何有年龄限定?答:(1)有孩子愿意跟我念书,资质又好,又好学。
小学国学小名士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小名士试题及答案第一题:《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是指什么?答案: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又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
君子应该虚心听取他人观点,尊重别人的意见,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被他人左右,保持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见解。
第二题:中华古代的“四书五经”分别是哪些?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题:请简要介绍《孟子》这本书。
答案:《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书中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观点。
《孟子》主要探讨人性本善、仁义道德、政治治理等问题,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第四题: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被尊称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观点,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题:《尚书》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部史书?答案:《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尚书》是由周朝的各个时期的国家官方文书编纂而成,记录了周朝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等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有着重要价值。
第六题:请列举《诗经》中的几篇著名诗歌。
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0多篇古代诗歌。
其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包括《关雎》、《蒹葭》、《桃夭》等。
这些诗歌以古朴、典雅的风格表达了古人对爱情、友谊、自然等各个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第七题:请解释《大学》中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答案:《大学》中的“君子”指的是道德高尚、有修养的人。
君子追求的是内在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炼自身,以身作则,对待他人要友善宽厚,对待社会要负责任,追求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1、“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4、现存《论语》多少篇(20)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
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
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国风知识游戏问答

国风知识游戏问答01、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
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穿。
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现在方便男人脱)。
男士衬衣的扣子在右边,除了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方便拔出挂在左腰的佩剑,这样就不容易被衬衫兜住。
02、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
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
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
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03、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
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
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04、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释姓是汉人姓氏之一,一般为汉传佛教出家人统一使用之姓氏,并未收录于《百家姓》中。
中国出家人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禅师。
佛教初期魏晋沙门,以师为姓,故姓各不同。
道安以为,根本道师乃释迦世尊,故以释命氏,后来他译《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称释氏之语。
05、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有民间神话传说用鼠骗猫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
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
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06、回复姓氏为什么要免贵?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
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
适合提问小学生的关于中国的问题

适合提问小学生的关于中国的问题
1、中国古代的储钱罐叫什么名字?
2、“虎子”在中国古代是指什么器物?
3、在中国,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专门设立的节日?
4、北京在民国时叫做北平,那么在元朝时它叫什么?
5、在中国古代“杏林“对什么职业的的称呼?
6、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最早出自中国哪一部典籍?
7、按照天干的顺序,天干“辛“排名第几?
8、“豆蔻年华“”在中国古代是指多少岁的女孩子?
9、“弱冠”在中国古代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中国古代哪一位农民起义家之口?
1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哪一位医学家的著作?
12、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故事分别是?
13、中国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
14、在中国古代北斗七星的第七个星星的名字叫什么?
15、中国古代的崖州是指现在的哪一个省份?
16、中国古代神话中掌管天界女仙之中最高的女仙是谁?
17、请问书圣是王羲之,那么被誉为“画圣”的是中国古代哪位画家?
18、被誉为中国象棋四大残局之首的棋局名字叫什么?
19、在古代中国传说中四大美女之中被誉为闭月的是哪一位?。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包含千字文,加拼音,非常好).

y?u tōnɡɡuǎnɡnai zuǒdách?nɡmínɡ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j ìjíf?n diǎn yìjùqún yīnɡ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dùɡǎo zhōnɡlìqīshūbìjīnɡ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fǔlu? jiànɡxiānɡlùxiáhuái qīnɡ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qia yùjìfǎnɡshìjīn w?i fánɡ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wán shàn yuán ji? yín zhúwěi huánɡ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zh?u mián xīmai lán sǔn xiànɡchuánɡ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xi án ɡējiǔyàn jiēbēi jǔshānɡ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diào mín fázuìzhōu fāyān tānɡ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zu? cháo wan dào chuíɡǒnɡpínɡzhānɡ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ài yùlíshǒu ch?n fúr?nɡqiānɡ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xi áěr yītǐshuài bīn ɡuīwánɡ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l ínɡyīn chálǐjiàn mào biàn sa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yíju? jiāy?u miǎn qízhīzhí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shěnɡɡōnɡjījia chǒnɡzēnɡkànɡjí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dài rǔjìn chǐlín ɡāo xìnɡjí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li ǎnɡshūjiàn jījia zǔsh?i bī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suǒjūxián chùch?n m? jìliá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颂读国学经典的集中答疑帖
1.国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书?
2.儿童读国学经典有哪些好处,会不会让孩子变呆?
3.读国学经典,孩子们有兴趣吗?
4.读国学经典难吗?孩子不理解怎么办?
5.没时间带孩子读书怎么办?
6.我用的国学教材是什么?和别的教材比,有什么优点?
7.孩子读经从几岁开始呢?
8.经典那么多,能读完吗?
9.孩子压力已经很大,再读经典,岂不是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现在,一一来回答以上问题。
有不同意见的,欢迎一起探讨!
1.国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书?
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
数千年筛选和锤炼,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的骨髓,是无可替代的。
所谓“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富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
经典书目的选择与推荐:《论语》《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声律启蒙》《朱子家训》《大学》《中庸》《周易》《黄帝内经》第一二部,《古诗百首选读》《新概念英语》(《孟子》《诗经》《道德经》《礼记》《左传》)同时欣赏古典音乐和中外名画。
想想我们能读完这些书吗?
2.儿童读国学经典有哪些好处,会不会让孩子变呆?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总结诵读国学经典的好处如下:
1、识字能力:轻松认读大量文字。
2、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国学经典。
3、阅读能力:建立广泛阅读兴趣,作文水平大为提高。
4、理解能力: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5、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出良好口才。
6、行为习惯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然熏陶。
8、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9、正音训练:专业的播音员领读,教给孩子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10、亲子关系:读经家庭亲子和乐。
那么,您说,一个识字能力强,记忆力好,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好的孩子,会呆吗?只有不了解国学经典的人,才会这样想。
况且,孩子们读国学,只是作为主流教育之外一种补充和完善,每天读和听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最少只有十分钟,加上有家长的指导和老师的引导,怎么会呆呢?!
更重要的是,读经典,能教孩子们怎么做人,教给孩子们生活的智慧,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也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3.读国学经典,孩子们有兴趣吗?
正如锻炼身体,跑步是锻炼,爬山也是锻炼,打球也是锻炼,游泳也是锻炼,为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锻炼方式是可以多样的,我不信你的孩子一样也不喜欢。
读书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种方式,换一种方式再试试,不一定只是让孩子跟着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或者轮流读,边唱边读,边玩边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家长用心,就一定能找到孩子喜欢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读国学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孩子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
有了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好机会,共同进步,又能增加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
即使孩子不喜欢,我们也不要求他喜欢,当成一种习惯培养就好了,吃饭穿衣一样的习惯就好了。
4.读国学经典难吗?孩子不理解怎么办?
事物的难易都是相对的,大人感到困难的,小孩子不一定感到难,反过来也一样。
很多大人读经典感到困难,这是现代目前的暂时情况,因为从小没读过,或者读得太少。
古人不是这样的。
古人从小读经典,大了自然感到不难。
小孩子读经典很容易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因为小孩子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
用记忆力和直觉力诵读经典,轻松得很,只要张开嘴巴,读就行了。
而且小孩子正处在学语言的黄金时代,耳濡目染,几年功夫就可以学会一门母语。
古人教学所以比较有效,有两个原因,第一:古人所用以教学的书籍,是经过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
即所谓…经典‟,读熟了…经典‟之作,其它的书,自不在话下。
第二:古人注重诵读教学。
“背诵”是“多接触”、“多熟悉”的落实教法,而且“记忆力”的发展是儿童成长的标帜,“背诵”是儿童的专长。
有现在足够的…记忆‟才有他日丰富多变的理解;有儿童深刻的“诵读”,才有成年源源不绝的活用。
不给儿童诵读记忆,等于浪费他的时光,遏制他的成长。
至于理解,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刚学钢琴的,你真的懂那曲子的含义吗?幼儿学经典并不重在理解,古经典,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
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