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谈谈潮州方言

谈谈潮州方言

谈谈潮州方言离乡数十年,时常梦故乡。

我没有忘记家乡,更没有忘记家乡的语言。

乡音是从哪里来?历史告诉我们:二千年前,潮州是蛮荒的地方。

西元前一百多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屯兵五岭(包括揭阳);晋时,五胡乱华,中原破碎,官民南渡;唐高宗时,陈政平南僚,漳泉二州移民来潮;唐禧宗时,平定汀漳二州,官兵卜居潮州沿海。

自秦至唐,中原先民先后来潮定居,因此,潮州先民是中原来的。

他们带来河洛话,以及河洛文化。

所以潮州方言就是河洛话,便是中华文化。

而潮州方言有她美好的特质,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兹将潮州方言美好优秀的特质提出一同来欣赏:一、分音清楚我们以一首打油诗为例:“石室诗史,施氏嗜狮,誓食十狮,十狮适市,施氏食狮。

”我们用普通话、广府话、潮州话各读一两遍,然后分析他们的声母韵母出现状况,就可以作一比较。

可以发现潮州话的声母韵母较多。

因为语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后发出的声音,加上声调,就是字音。

(普通话有四声,广府话和潮州话有八声)。

声母韵母多的拼出的字音也多,反之,声母韵母少的自然字音就少。

字音少就是同音多,所以分不清楚。

字音多就分得清楚。

所以说潮语分音清楚。

二、有音即有字潮州话是中原古语,这些古语都出现在古书上。

我们可从广韵、集韵、诗韵、广雅、尔雅、说文、汉书、二十五史、中华大辞典……之中去研究。

全中国有五万多字。

因为语言的进化愈来愈简单和浅白,所以用字反而减少,以普通话来说,大约只有三、四千,但方言因为有许多古语,虽不一定出现在“三、四千”之列,但必在“五万多”之中,根据先夫姚钟居十年的研究,资料都是在上列各书挖掘的。

只要下工夫,有音即可找到字。

(除非现代语言进化的新词汇便不在古书之中)并且字形字音字义惟妙惟肖。

三、潮州话言简意深例一“某某人啦甫啦奥,呾话无句实。

”啦甫啦奥:夸耀自己的才华和本领,实则没有那回事。

或者答应替人办的事“下秞下秫”结果一事无成。

例二“你看他这副五形,鬣。

”鬣是头发,是髯须,是拼在一起,是束做一团。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
潮州话是广东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等地。

以下是关于潮州话的研究报告。

首先,潮州话是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中的一支,和汉语大致相对。

其语音特点是声调比较多,有七个声调,其中有平、扬、入等。

潮州话的声调变化较为复杂,同一个字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有时会发出不同的声调。

这种声调特点,在潮州话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其次,潮州话的词汇丰富多样,很多词汇都与汉语有所不同。

例如,“菜”在汉语中是指蔬菜,而在潮州话中,它则指的是饭食。

潮州话中还有许多特殊的词汇,例如“嘎经”指的是炒粉,而“低体”则是指扁平面。

这些特殊的词汇使得潮州话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潮州话的语法也有一些与汉语不同的地方。

例如,在潮州话中,经常会使用“啊”、“哦”、“噢”等语气助词,来表示感叹、疑问
等语气。

而在汉语中,一般使用“吗”、“呢”等助词来表示这些
语气。

这种语法上的差异,使得潮州话在表达上更加灵活和丰富。

潮州话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少潮州地区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使用潮州话进行交流,并传承给下一代。

潮州话也是当地的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保护和传承潮州话对于维护当地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潮州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它在潮州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潮州话的保护和传承,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以保持其活力和发展。

潮汕方言词的历史演变与基本构词法研究

潮汕方言词的历史演变与基本构词法研究

潮汕方言词的历史演变与基本构词法研究潮汕方言地处珠江三角洲周边,是一种自古以来流传悠久的南方方言,以普通话及粤语为主要的混合语言,有着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特色。

近年来,潮汕方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词汇的历史演变和基本构词法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潮汕方言的词汇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汉朝以前,潮汕方言最初是融合粤语、中式英语、外来词汇、泰语、闽南二百零八家言等语言而形成的一种混合语言,当时的潮汕词汇也是有限的。

到了宋代,潮汕方言相对于粤语和其它语系的词汇开始增长,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产业词汇也开始逐渐融入潮汕方言之中。

此外,潮汕方言还从普通话和英语等其它语言中吸收了大量的汉字词语和外来词语,使潮汕方言词汇增长迅速。

潮汕方言的基本构词法也是比较复杂的。

潮汕方言词语大多来源于汉字,一些潮汕方言词汇通过音节拆分、转音、复音、缩写等形式而演变而来,例如“那时”可以拆分成“哪时”,“冰糕”可以演变成“冰锅”等等,但这种演变一般只在口语中出现。

此外,潮汕方言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例如“卷发”、“搓澡”等等,这些词语的构成都固定,不会演变。

在近几十年里,潮汕方言的词汇历史演变和基本构词法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普通话和英语等语言也逐渐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潮汕方言文化。

然而,潮汕方言的词汇历史演变和基本构词法也存在某些问题,例如,融合度太高导致清晰性不高、词汇使用过多等。

因此,相关研究者要重视潮汕方言的口头传播和研究,加强对潮汕方言的研究,尽可能保护和推广潮汕方言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潮汕方言发展到现在,不仅有限的词汇发生了明显的演变,而且基本构词法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潮汕方言也开始融入英语、普通话等其它语言。

因此,研究潮汕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基本构词法,对保护和发展潮汕方言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作文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作文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作文
潮州话的研究报告
潮州话,又称潮汕话,是广东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汕头市、揭阳市和潮州市等地。

它是汉语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语音系统、词汇和语法。

语音系统方面,潮州话有八个声调,与普通话的四个声调相比更为复杂。

在潮州话中,声调的区别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

同时,潮州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音变化规律,例如声母的变化和鼻化现象等。

这些特点使得潮州话有着独特的音韵系统。

词汇方面,潮州话有很多独特的词汇,有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

潮州话的词汇丰富多样,可以表达出更加细致的意思。

同时,潮州话的词汇也受到了潮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例如渔业和海洋相关的词汇较多。

语法方面,潮州话和普通话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在普通话中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常常需要加上“得”字来表示程度或结果,但在潮州话中并不需要。

“得”字在潮州话中的使用较少,而一些词汇的重音和结构则被用来表达程度或结果。

此外,潮州话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型结构及语法规则。

潮州话是潮汕地区的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媒介,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潮州话的使用人群逐渐减少,但在潮州地区仍然有很多人使用潮州话进行日常交流。

总之,潮州话是广东地区独特的一种方言,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语音系统、词汇和语法。

研究潮州话有助于我们了解广东地区的语言文化,并为语言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对潮汕话的认识

对潮汕话的认识

对潮汕话的认识潮汕话,又称潮州话,是中国广东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包括潮州市、汕头市以及汕尾市等地。

潮汕话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存在已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潮汕话是汉语的一个分支,与普通话和粤语并列。

与其他方言相比,潮汕话有其独特的音韵和发音规律。

潮汕话的音节丰富多样,声调变化较为复杂,韵母较多,发音清晰而爽朗。

这使得潮汕话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趣,也为潮汕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潮汕话在词汇和词义上与普通话和粤语有所不同。

潮汕话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和习语,反映了潮汕地区的地方文化和民间传统。

比如,“饭团”在潮汕话中被称为“咸粿”,“烧鸭”称为“酥鸭”,这些词汇的使用增加了潮汕话的魅力和独特性。

潮汕话在语法结构上也有一些特点。

潮汕话的语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词语的顺序,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另外,潮汕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如“转折语气”和“陈述语气”,这些特殊的语法结构使潮汕话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多样。

潮汕话作为一种地方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潮汕地区的文化符号。

潮汕话常常与地方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之一。

潮汕话中有许多谚语、俚语和歇后语,传递着潮汕人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比如,“好汉不吃眼前亏”和“一山还有一山高”等谚语,反映了潮汕人的勇敢和乐观精神。

潮汕话还在一些特殊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婚礼、祭祀和传统节日等活动中,潮汕话常常被用作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工具。

这种用语言传承和传播文化的方式,使潮汕话成为潮汕地区民众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纽带。

总的来说,潮汕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方言,具有丰富多样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潮汕地区的文化符号和民众的共同记忆。

通过学习和传承潮汕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增进地方间的交流与合作。

潮汕话的认识和传承,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潮汕话,感受潮汕地区的独特魅力!。

潮州方言:语言文化中的“古汉语活化石”

潮州方言:语言文化中的“古汉语活化石”

潮州方言:语言文化中的“古汉语活化石”语言(方言)是一种文化(亚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方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文化标志,文化信息重要载体,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位居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东翼的潮汕地区,语言(方言)比较复杂且又比较特殊,流行的方言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有:“潮州话”(又称“潮汕话”,俗称“福佬话”,“即潮汕闽语”)、“广府话”(俗称“白话”)、“客家话”、“尖米语”(畲语)等多种方言。

其中,以潮州方言为标准音的“潮汕话”,作为广东省内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母语方言的代表,是潮汕地区分布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主体语言,是联系海内外广大潮人的精神纽带和共同的精神家园。

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民系是民族的分支,语言决定着文化,民系文化是以方言为主要特征来区分和传承的”。

有鉴于此,从民系文化的视角来认识潮州文化,首先应该明确潮州文化是汉话文化中个性特征尤为突出的子文化,而潮州方言(“潮州话”)则是潮州文化形成的历史基础,是潮州文化的根本载体。

它是一种维持了千百年文化生态,具有独特语言特征、民俗习惯的汉族民系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

属汉语方言七大语系中的闽方言语系在广东省内的潮汕闽语、雷州半岛闽语、海南岛闽语(现为海南省)等三大闽方言支系之一。

主要流行于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4地级市所辖各县(市、区)的平原地区以及大埔、丰顺、惠来等县的部分地区。

除此而外,潮州方言还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诸国广大海外潮人聚居区和各种社团的交际语言之一。

潮州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肇始于两千多年前秦汉之际的中原汉族人民南迁移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等地的历次移民高潮。

在这几次移民高潮中的中原汉族移民经福建南部进入潮汕地区带来了河南中州一带的中原汉语,与潮汕地区原住民所流行的语言乃至异族的语言等多元语言文化互相交融、求同存异之后而逐渐演化成为闽方言的一大重要支系。

潮汕话调研报告

潮汕话调研报告

潮汕话调研报告潮汕语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汕头市、汕尾市以及潮州市等地。

它是许多潮汕人的日常交流语言,也是他们的文化与身份的一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潮汕话在当地社区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并探讨其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调研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潮汕人,包括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人。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研结果表明,尽管现代汉语普及程度的提高,潮汕话仍然是当地人们之间最常用的交流语言。

其中,老年人和中年人更加习惯使用潮汕话,他们在家庭和社区中多用潮汕话进行交流。

然而,调查发现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了对潮汕话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普通话。

调研结果还显示,年轻人使用潮汕话的频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因素。

首先,学校和工作场所普遍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使年轻人更多地接触普通话环境,从而减少了使用潮汕话的机会。

其次,流行文化和娱乐产业的影响,大量的外来媒体内容和流行语言进入了年轻人的生活,使他们对潮汕话的需求降低。

再者,城市化进程中社交圈的变化也影响了潮汕话的传承。

年轻人倾向于与更广泛的社交圈交流,而不仅仅是与潮汕话人群交流,这使其出生社交环境对潮汕话的认知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潮汕话成为当地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首先,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给予年轻人使用潮汕话的机会,并加强对潮汕话的教育。

其次,学校也应该将潮汕话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潮汕话课程,并加强对潮汕文化的宣传。

此外,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组织潮汕话比赛、表演和节庆活动,提高对潮汕话的认同感。

此次调研总结了潮汕话的使用现状以及影响其使用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潮汕话作为一种特色语言,不仅仅是当地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他们的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和传承潮汕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传承潮汕文化,为当地社区的发展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潮汕话,古方言的“活化石”

潮汕话,古方言的“活化石”

潮汕话,古方言的“活化石”潮汕话潮汕话,广东第二大方言,近2000万人使用,仅次于粤语,俗称“福佬话”。

潮汕方言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

潮汕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是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

由于它分化、形成的年代比较早,分化出来以后其发展、变化又较为缓慢,所以保存了较多的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远远超过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非潮汕人,是很难掌握和听懂拥有如此繁多复杂音节的方言的。

当年,韩愈在潮州时也对此深感不便,有“无可与愈者”之叹。

他试图以中州音取代它,最终没能成功。

潮汕话是古方言的“活化石”。

如“物”字单独作动词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见不到了,但在潮汕话中,某个动作行为找不到贴切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用“物”字来代替。

又如厕所,潮汕话中称“东司”,唐朝就是这样叫的,因为唐朝的厕所都是建在屋的东面。

许多古代词汇也沉积在潮汕方言中,如粥曰“糜”,筷子曰“箸”,晚曰“晏”,瘦曰“疮”,泥曰“涂”,晒曰“曝”,婆婆曰“大家”,儿媳曰“新妇”,扫墓曰“过纸”等,难怪有人赞叹它是我国古方言的“活化石”。

潮语和粤语外来词甚多。

粤语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潮语外来词除英语外,更多的来自马来语。

例如,斟(接吻)、洞角(手杖)、罗山(饼干)、吗淡(警察)、巴特(合理、事情)、朵隆(可怜)、巴萨(市场)等。

那是因为明清以来,大批潮汕人到南洋谋生、引入侨居地语言。

在异地,一句潮州话就能把原本陌生的潮人拉到了一块。

古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这一思想落实在潮人的行动上,并得到了彻头彻尾的贯彻。

潮人在外面的成功,潮汕话的纽带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方言研究综述作者:陈泽如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08期摘要:近些年来,潮汕方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对潮汕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潮汕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文化一、引言潮汕方言也称为潮汕话、潮语,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丰顺县)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是现今全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潮汕方言属于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具有音韵独特、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古语义多、幽默生动、富有表现力等特点,近些年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对潮汕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二、潮汕方言的语音研究潮汕方言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语音的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林伦伦,1997)。

目前潮汕方言语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音系研究清末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是最早研究潮汕方言语音的著作之一。

将儒林(1921)以其为蓝本再次修订形成《潮语十五音》,该书详细介绍潮汕方言语音中15个声母,37个韵母,并对潮汕方言语音声韵拼法、声调及潮语口头声进行描述。

后来不少研究者对《潮语十五音》展开考察,如陈伟达和马重奇(2009)介绍《潮语十五音》的体例并分析《潮语十五音》与现代潮汕方言的差异,考证出《潮语十五音》所反映的音系是汕头方言音系;马重奇(2008)通过选择《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击木知音》《潮声十七音》和《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等五种有代表性的潮汕方言韵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潮汕各市县其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差异。

此外,研究者还对潮汕方言的声调进行探析,如林伦伦(1995)总结潮汕方言有8个调,且单字调调值相差很小;李东风和郑桂敏(2010)采用计算机声谱分析软件对潮汕方言单字调进行研究,发现潮汕方言调域上限低,下限高,调域跨度小。

(二)比较研究研究者除了对潮汕方言音系特点进行探讨外,还将潮汕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包括潮汕方言与闽南方言、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潮汕方言与福建闽南语方言有较密切的渊源联系,因此两者皆有很多相似之处。

吴芳(2012)从知组字文读层读塞擦音与塞音之别、喉牙音开口二等字的文读层带-i介音与否、全浊声母的文读层送气与否这三个方面讨论潮州话和泉州话文读音音类层次的差异;曾南逸(2012)指出潮汕方言的-ou、-ɯ(-ɯŋ、-ɿ)、-u(-i)三层分别与泉州市区方言的-ue、-ɯ、-u三层对应。

在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的相关研究中,陈伟达(2006)从韵母、声调两个方面对潮汕方言与普通话音系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谢润姿(2008)分析潮汕人说普通话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和儿化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克服潮汕方音的方法和建议。

(三)语音与英语学习众所周知,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

潮汕方言和英语在语音系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给潮汕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带来诸多困难,其中发音不准,乡音浓厚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为了帮助潮汕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很多研究者开始探讨潮汕方言与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如刘桢(2009)对英语辅音和潮州方言声母的音位进行对比研究,预测和解释潮汕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迁移现象;刘玫洁(2010)从辅音、元音、声调和连读四个角度分析潮汕方言和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探讨潮汕方言对潮汕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提出改善潮汕学生英语语音的相应建议。

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潮汕方言的语音与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余鸿纯(1998)指出听力是以语音知识为基础,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语音基础的好坏,由于潮汕学生不习惯英语的语调、语气和连读,因此容易对听力材料产生错误理解;刘玫洁(2013)从语音学的角度分析潮汕方言对学生听力水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潮汕方言的词汇研究潮汕方言词汇的研究相对于语音而言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也较少。

词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特点研究在词汇研究方面,有研究者考察潮汕方言的词汇借用情况,如林伦伦(1996)认为汕头话借用粤语词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全盘借用、借形义而不借音、不借语素。

王瑾(2002)总结潮汕方言对粤语的借用体现两个特点:一是以词汇借用为主,如“炒更”“马仔”等;二是通过粤语借用英语,如:波鞋(波,即英语ball)、泊车(泊,即英语park)等。

此外,也有研究者研究俗语、成语、歇后语等,如:王永鑫(2005)对潮汕方言俗语的语言、用字、词汇的构成等方面都进行研究;李林浩(2009)探析潮汕方言的成语特点,指出潮汕方言成语的口语色彩浓重,经常采用“反复”的方法来加强语气,往往采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道理;吴芳(2013)诠释潮汕歇后语如何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发面展现潮汕方言的特色。

(二)比较研究研究者除了对潮汕方言词汇特点进行探讨外,还将潮汕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进行词汇方面的对比研究,如林伦伦和谢立群(1995)研究海丰话与汕头话的词汇差异及其原因;温昌衍(2008,2011)对广东省内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农业类、人体类词语进行比较研究;严修鸿(2011)比较潮汕方言与客家话关系词的差异等。

四、潮汕方言的语法研究语法研究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

在潮汕方言的语法研究中,词法研究相对较多,句法研究相对较少。

(一)词法研究有研究者探讨潮汕方言中某类词的语法意义,如林伦伦(1991,1992)介绍潮汕方言实词的词法特点和潮汕方言虚词的语法意义;林春语(2005)结合大量实例分析汕头话中居首、句中和句末语气词,细致全面地展示汕头方言语气词细腻生动的语法意义。

也有研究者对潮汕方言中某个词进行深入探析,如吴宇翔(2010)从词法功能的角度归纳和总结“铁”字的潮汕方言用法,通过大量实例证明“铁”字在潮汕方言中可以作名词和形容词,还可以充当程度副词;洪莉娜(2013)通过对“绝”字在潮汕方言中各种用法的研究,从语音、词汇和语用方面揭示了潮汕方言保留许多古代汉语成分的特点;钟津婷(2015)通过收集整理《新约潮语圣经》中“着”字的相关语料,总结“着”在清末具有四种词法功能(动词、助动词、形容词和助词)。

(二)句法研究在句法研究方面,陈传佳(1996)具体描述了潮汕方言的宾语前置现象,总结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形式、前边有“一”的情况下可以前置,同时也可以用“甲”“掠”“个”“对”“将”等词将宾语前置。

施其生(2009)考察《汕头话读本》中涉及的中性问句语料及相关疑问格式,主要发现潮汕方言中性问句的固有结构是a-VP-neg。

欧俊勇和黄燕璇(2011)分析“动词重叠+补”结构的构成、语音、语法意义等方面,并试图探究语法意义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五、潮汕方言与文化潮汕方言研究除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所涉及外,在文化方面也有讨论,如林伦伦(2000)研究发现潮汕方言与潮剧的特殊声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陈爱辉和尹湘兵(2009)指出潮汕讲古以潮汕方言为依托,潮汕讲古艺术的形成与潮汕方言的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林朝虹(2014)分析“十二月歌”和“物产歌”两首潮汕歌谣所折射的民俗文化;成涵(2016)谈及潮汕方言歌曲当今的尴尬现状,强调潮汕歌曲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并提出推动潮汕歌曲持续发展的建议。

六、结语潮汕方言是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潮汕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离不开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潮汕地区各种艺术形式(潮汕歌谣、潮剧、潮汕讲古等)的扩散与发展,因此值得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纵观几十年潮汕方言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尚有不足之处。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潮汕方言的研究进行评述。

(一)研究范围从研究范围上看,潮汕地区各县市的方言研究不均衡,有些县市(潮州、汕头、澄海等)的方言研究较为充分,而其他地区(饶平、南澳等)的方言研究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还是调查的空白点。

因此研究者需要拓宽潮汕方言的调查研究范围,以便促进和加强方言点之间、片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二)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上,潮汕方言主要侧重语音研究,对词汇和语法的描述和分析还不够充分。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还需进一步挖掘潮汕方言词汇的特点;在语法的研究方面,需要对潮汕方言语法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构建较为完善的潮汕方言语法体系。

(三)研究方法就研究方法而言,已有研究大多数以传统方法为主,多为共时的静态描写,缺少历时的动态分析。

因此,研究者可以考虑结合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实验语言学等交叉学科进行考察,也可以利用历史比较法来探究潮汕方言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1]林伦伦.潮汕方言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J].文史知识,1997,(9).[2]蒋儒林.潮语十五音[M].香港:香港陈湘书局,1931.[3]陈伟达,马重奇.《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J].东南学术,2009,(3).[4]马重奇.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6-104.[5]林伦伦.潮汕方言声调研究[J].语文研究,1995,(1):52-59.[6]李东风,郑桂敏.潮州方言单字调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69-373.[7]吴芳.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1-117.[8]曾南逸.论厦门、漳州、潮州方言鱼韵字的读音层次[J].语言学论丛,2013,(2).[9]陈伟达.《潮语十五音》音系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189-193.[10]谢润姿.浅谈潮汕地区普通话培训方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5):75-77.[11]刘桢.潮州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研究——一项英语辅音和潮州方言声母的音位对比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74-78.[12]刘玫洁.潮汕方言对潮籍学生英语语音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3]余鸿纯.潮汕方言及文化对潮汕籍大学生英语听能的影响[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3):39-42.[14]刘玫洁.浅析潮汕方言对英语听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141-143.[15]林伦伦,高于山.汕头话借用粤语词的三种方式[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1):83-88.[16]王瑾.潮汕地区潮汕话—粤语接触现象刍议[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S1):86-88.[17]王永鑫.潮汕方言俗语[M].汕头: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5.[18]李林浩.潮汕方言成语特点探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12-15.[19]吴芳.从潮汕方言歇后语中窥探潮汕方言的特点[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1):49-54.[20]林伦伦,谢立群.海丰话与汕头话词汇差异说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1):134-140.[21]温昌衍.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农业类词语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8,(3):189-191.[22]温昌衍.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人体类词语比较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3):11-14.[23]严修鸿.潮汕方言与客家话的关系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95-198.[24]林伦伦.潮汕方言实词的几种词法特点[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62-69.[25]林伦伦.潮汕方言的虚词及其语法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26]林春雨.汕头话的常见语气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61-64.[27]吴宇翔.广东潮汕方言“铁”字的词法功能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1):88-89.[28]洪莉娜.潮汕方言“绝”字浅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5):84-87.[29]钟津婷.清末潮汕方言“着”字的词法功能[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19):43-44.[30]陈传佳.潮汕方言的宾语前置[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1).[31]施其生.《汕头话读本》所见潮州方言中性问句[J].方言, 2009,(2):126-133.[32]欧俊勇,黄燕璇.潮汕方言中的“动词重叠+补”结构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1-103.[33]林伦伦.潮汕方言与潮剧的形成[J].语言文字应用,2000(4):73-78.[34]陈爱辉,尹湘兵.潮汕“讲古”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功能[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20-25.[35]林朝虹.潮汕方言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27-33.[36]成涵.浅谈潮汕方言歌曲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J].音乐时空, 2016,(4).(陈泽如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5106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