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言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1、好(所有一个字的都可以加嘛比)--叫嘛比的好。
2、不行--叫毛比吧。
也叫也熊吧。
3、好吃--叫好吃的羊熊样。
4、不怎么样--叫马虎熊。
5、行不行--叫可照。
6、好--叫好的羊熊样,嘛比的好。
7、不是那样的--叫你胡几吧吊扯。
8、是、是--叫旧地、旧地。
9、(坏)了--叫考了。
10、怪好的(非常好)11、一嘴:一句话好说的意思12、管:行可以的意思13、可是的该:为疑问短语“是不是的呢”之意14、麻灿:为副词短语常置于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很非常的意思例句:麻灿的好15、喽喽吧:为感叹词得了吧行了吧的意思例句:喽喽吧就你那熊样16、胡吊搞:动词短语为乱来胡做非为之意18、搞哄黄子该!(搞什么搞)19、哧花了吧!(失误、失手、完蛋、搞砸了)20、腌喳人!(恶心人)21、吊烟(狗屁)22、打吊腰(心不在焉)23、你看把你倨地(倨傲,你看把你宠的)24、你洋唬什么(你来劲什么)25、你这人真叽一裤(见不得人的恶心本质)26、那大驴熊!(骂人的话)27、杠路、杠家、杠腿(走、回)28、七叶子(二青头、缺叶子肺、楞头青)29、不照器(不行、效果不好)30、能吊台(自作聪明)31、不管台、不管筋(不行)32、恶咽人、搁咽人(恶心人)33、扯地跟袄套子样(胡扯)34、遮鼓劲(装模作样、掩饰)35、猫吊喽、猫水吧你!(完了吧、算了吧你)36、过劲!(厉害)37、你搁哪喝(读音:豁)地该!(语无伦次、搞不清状态)38、各、各饭(吃)39、喝朗朗地(游刃有余、象摩象样)40、细比扣(吝啬)41、狗比羊眼(骂人的话)42、鬼子六(不诚实的人)43、精豆屁(狡猾的人)44、呵大蛋(拍马屁、巴结)45、掘事(赌咒)46、嘛熊(意同“麻灿”、“麻比”)47、掘人(骂人)48、迟鱼(迟:古代刑罚“凌迟”,知道啥意思了吧)49、冲会(民间的小范围融资)50、马子(身材。
安徽经典合肥土话

xx经典合肥土话1。
孩子叫:呀来!2。
吃叫:七,扫,干,肿。
3。
抽烟叫:拔烟!4。
敲门叫:靠门!5。
床单叫:窝单!6。
拖鞋叫:腮鞋!7。
聊天叫:xx!8。
小孩叫:峡们!9。
郁闷叫:搞伤的了!10。
恶心叫:吐的了!11。
可爱叫:得味!12。
漂亮叫:化的了!13。
爸爸叫:达!14。
外公叫:窝哋!15。
外婆叫:窝赖!16。
打架叫:披架!17。
砸叫:叮!18。
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19。
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图路订屁的你!20。
洗衣服:死嚷21。
厉害:过劲22。
不明事理:不愣23。
换鸡蛋:哄子蛋24。
上下左右:高豆,底下,地崩,xx 25。
明天:麻个26。
xx:日豆(头)27。
不明事理:不顶龙28。
漂亮叫:排场29。
干什么:搞红个30。
怎么搞的:讲搞的31。
大哥:大故32。
大姐:大子33。
自行车:纲狼车34。
摩托车:木的卡35。
老母鸡:老母子2006-10-12 13:39:00二手车快讯辛巴等级:中校文章:903积分:727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9月16日第2楼-------------------------------------------------------------------------------- xxxx方言笑话福建莆田一妇女在卖甘蔗,来了一个人要买,妇女说:“你钱给我,我嫁(‘甘庶’的莆田方言)给你。
”此人很奇怪,素不相识却要嫁给我。
但妇女却不停地说:“你钱给我,我嫁给你。
”这人越想越奇怪,最后满脸通红地跑了。
2006-10-12 13:40:00二手车快讯辛巴等级:中校文章:903积分:727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9月16日第3楼--------------------------------------------------------------------------------xxxx方言发牢骚半夜3更老子点了光烟,坐来动床头个旁边,看你个照片,眼泪水乱喷记得你窝老子恰头披脑一看就是个麻袋xx天xx地没花头,啊要每天油趣得死难道我真当噶失败套儿就杀个套xx真当尴尬真当郁闷神泥哇达小姐妹你表对我嘎嘎拐弄了我撮起来各么一击头就把你喷翻让你晓得杀个叫毒头神泥哇达xx没你表对我嘎嘎呛弄了我撮起来跑道你窝里相去扎泡污让你晓得啥个才叫变态同你打了噶许多年套儿老子各毛才xx没你来动我身边啊真当不莱塞2006-10-12 13:40:00二手车快讯辛巴等级:中校文章:903积分:727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9月16日第4楼--------------------------------------------------------------------------------xx方言笑话有位穷书生发奋读书,就在自己的房门前写下对联以自励,上联是:‘睡草屋闭户演字’,xx是:‘卧脚塌弄笛声腾’,横批:‘甘从天命’。
安徽方言

1、我再三强调啊、请假一定要当我面请。
你丢个请假条,人就表得跑耐气子,那你好能啊、2、表一天感个冒也请假啊、克服哈子,要倒就倒在班里,耐也是很光荣滴、3、高三了喂、还一天这么耍啊?你看几个大学生是这么耍出来滴?4、那些男滴、女滴、一天鬼哒滴、我港啊、都是女生不对、你不哒他他跟鬼哒气啊?5、一到班啊、耐是落个在?头毛摩丝打子几层厚?我就搞不懂滴、耐好看啊?6、我现在就专门捉早读课迟到滴、现在哎、5点半就大天四亮滴、晚上兴奋吧?早上起不来啊?7、早上迟到滴、自觉地买张条把啊、别要我一天跟你后头要你买、刚好班里头净是条把桩子、8、啊?真要发狠了喂、也就差耐一分、就是一本和二本、二本和三本的区别、别到时候哭爹喊娘滴、9、那个手机啊、别让我看倒子、看不倒是你本事、看倒了就别想要了、收走了别一天跟我后跟子、啊?我先打个招呼啊、别收倒子港我某提醒、10、别一天跟我学、早上六点就起来就偷人家菜、你个是那么闲在?耐个东西是人个消闲滴?还有些人啊、别以为我不晓得你们上网?我的空间都敢进啊?个是典型的不想好?我一哈就噶去把我空间密码改掉、11、那些上课喜欢耍手机滴、困告滴、谈白滴、吃东西滴、啊?一个个滴、你个大大要是看到你们这么个样,哭都哭死子、12、你俩要是想打架、提前跟我港一声、你俩到操场好好打打、13、别一天看我吃烟、你们也吃啊?明滴港、就准我吃不准你吃、你吃看看在、14、某好长时间了啊、三年都蹲下来了、不差子耐几十天、你们要是干什么见不得的事、被领导逮到子、别港是我一龙班里滴、你们丢的起耐人、我丢不起、15、耐背子我干的、肯定不是好事迈、你晓得不是好事、你还要做么事在?你神经呐、喜欢我骂你啊?16、一个个滴、晚上躲在被笼里、不困告、兴奋能啊?跟我港港、带我兴奋个子、17、高三了喂、还吃辣条?5毛钱?那东西耐能吃哦?耐女生啊、吃子哪不晓得丑啊?18、啊?我看到那些个什么非主流啊?90后啊、杂耐么恶心在?头毛搞子脸都看不倒、耐好漂亮该?自我感觉良好啊、人个眼睛都秋脱的子。
安徽方言概述

安徽方言概述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
例如,“安”读~213,“昂”读ɑ~55,“爱”读,“袄”读。
1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
例如,“买菜”说成,“报销”说成,“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
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
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才ts≠在,肠(或ts)≠丈(或ts)。
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或〔~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安徽阜阳方言

安徽阜阳方言1.逞脸:调皮捣蛋例句:小孩咋恁~~呢(ni)?2.得(dei)闲:有空例句:我不~~你找别人吧!3.分壳(ge):硬币例句:我类俩~~弄哪去了?4.是味儿:舒服,有趣例句:你真~~!5.学你的闻来:用你的话说例句:~~,谁不想好好过日子?6.咯劳:旮旯例句:你还蹲那~~里弄啥来?7.啥家什(shi):什么东西?例句:你搁这个弄~~~来?8.一丝拉子:一点点例句:你真尖,斗给这~~~!9.刺:有两手例句:你真~~!10.管谈,沾闲/谈:有能力,可以例句:你不~~!看我类!11.徐:罗嗦例句:咋恁~~尼?12.肉:慢吞吞例句:你看你~~类!13.白:不要例句:你~~恶心人了14.马一回儿:等一会儿再... 例句:白慌来,~~~就弄!15.尖:吝啬例句:你咋恁老~~呢(ni)!16.觅(mi三声):雇例句:你去~~个推三轮车类过来!17.腻歪人:讨人厌例句:你真~~人!!!18.爹拉:撒娇例句:你看你咋恁~~~眼?都恁大了!19.不主贵:不自重讨人厌例句:你不知道,那个傻B最不~~了!!!20.小性:小心眼例句:你看你~~类要命!21.利亮:整齐干净,麻利,漂亮例句:俺家~~类很!!!你看咱类活干类可(kei)~~~?22.冤:没有品位例句:不是我说你,你穿这一身儿真~~!23.些得(dei):挺好例句:这饭做类~~。
24.啥味儿类:什么样子例句:你看你~~~眼!?25.一家什(shi):一下子例句:我~~~吃四个馍!26.胳勒(le)瓣子:膝盖例句:碰住我类~~~了!27.搁一砣:放在一起例句:笨蛋,你叫那两样东西~~焉!28.糊嘟:稀饭例句:今儿个晚上黑喽喝~~。
29.会过:指生活节约例句:你不知道陶(他)最~~了!30.夜儿个:昨天依此类推:前儿个,明(儿)个,后(儿)个31.胳绷子: 脖子例句:我类~~拧住了!!!32.待已类:故意的例句:我不是~~!!!33.咋呼:大声吵闹,嚷嚷例句:你白~~!瞎~~啥??34.管护:管用,有效果例句:还是你说话~~。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淮南方言大全1、好(所有一个字的都可以加嘛比)一一叫嘛比的好。
2、不行一一叫毛比吧。
也叫也熊吧。
3、好吃一一叫好吃的羊熊样。
4、不怎么样一一叫马虎熊。
5、行不行叫可照。
6好一一叫好的羊熊样,嘛比的好。
7、不是那样的一一叫你胡几吧吊扯。
8、是、是叫旧地、旧地。
9、(坏)了一一叫考了。
10、怪好的(非常好)11、一嘴:一句话好说的意思12、管:行可以的意思13、可是的该?:为疑问短语是不是的呢?”之意14、麻灿:为副词短语常置于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很非常的意思例句:麻灿的好15、喽喽吧:为感叹词得了吧行了吧的意思例句:喽喽吧就你那熊样?16、胡吊搞:动词短语为乱来胡做非为之意18、搞哄黄子该!(搞什么搞)19、哧花了吧!(失误、失手、完蛋、搞砸了)20、腌喳人!(恶心人)22、打吊腰(心不在焉)23、你看把你倨地(倨傲,你看把你宠的)24、你洋唬什么?(你来劲什么)25、你这人真叽一裤(见不得人的恶心本质)26、那大驴熊!(骂人的话)27、杠路、杠家、杠腿(走、回)28、七叶子(二青头、缺叶子肺、楞头青)29、不照器(不行、效果不好)30、能吊台(自作聪明)31、不管台、不管筋(不行)32、恶咽人、搁咽人(恶心人)33、扯地跟袄套子样(胡扯)34、遮鼓劲(装模作样、掩饰)35、猫吊喽、猫水吧你!(完了吧、算了吧你)36、过劲!(厉害)37、你搁哪喝(读音:豁)地该!(语无伦次、搞不清状态)38、各、各饭(吃)39、喝朗朗地(游刃有余、象摩象样)40、细比扣(吝啬)41、狗比羊眼(骂人的话)43、精豆屁(狡猾的人)44、呵大蛋(拍马屁、巴结)45、掘事(赌咒)46、嘛熊(意同麻灿”麻比”47、掘人(骂人)48、迟鱼(迟:古代刑罚凌迟”知道啥意思了吧?)49、冲会(民间的小范围融资)50、马子(身材。
不同台湾马子”指女友)51、谝(音Pian,炫耀、显摆)52、滋啦啦地(介有其事)53、秋巴、秋鸡(形容形象委琐)54、叽歪(喋喋不休)55、鼻屎(不够身份、没有分量的人)56、真有拔捂(真有办法、真有能耐、真有把握)57、尿尿拉拉地(尿,读音sei,不爽利,意为让人讨厌)58、滴答、滴滴答答(饶舌、缠人)59、拉到把,叶熊吧!黑扯二衣子今天再添两句。
安徽方言经典句

安徽方言经典句一、哈搞、糟搞——乱来二、鼻子拉呼、批题拉忽地——非常脏,小孩常年流鼻涕的样子。
三、怕死地、怕死鬼人地——脏。
这个经典阿,把外地人弄得一愣一愣的。
四、闷(meng)死你——打死你五、走金——指女子爱打盼,烦,瞎说,故意说等意思。
“走金十八两”六、老子廓(kuo)死你——指本人将要打击你头部之类七、无聊——不要脸,常见于女孩说男孩。
当然原意也是用的,比如说“呆着无聊”八、腮(sai)——打,把他腮一顿九、弄——窝囊废,资历浅十、番生、番僧吊顾地——大意是指一个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一定要弄出点波折来。
十一、干猴斤——瘦的跟猴似的十二、作摸司,管摸司都拿出来赶*—一点小事情也拿出来说。
十三、作死——找死十四、藕(生闷气)的很——我心里气得很十五、蘑里蘑菇的——指某人说话办事不晓得轻重,没什么分寸。
十六、怪样子——一包遭。
搞着怪样子,搞着一包绞。
十七、岑(cen第三声)——讨厌,这个人真岑十八、促寿的、凑受地、泡子打安(眼)地――短命的。
父母生气时常说,你这个小凑受地。
十九、孬子——形容人不正常二十、杂花——形容不中用的人,你这个小杂花二十一、闷兜梨子——形容某人非常专注某事。
也指贱。
二十二、哈扯、鬼扯、哈吊感——胡说二十三、假马地——假装,骗人二十四、现世——形容人差而无自知之明二十五、老子一个巴刷死你、一个巴呼死你——一耳光打死你二十六、你个大大(dā)——骂人的口头语,我日你大大二十七、奶奶们经儿、奶们——婆婆妈妈;那人有点~,莫理他。
二十八、滚着嘎起过二十四其——大概意思是有多远滚多远。
二十九、包衣——窝囊废三十、嬲(niāo第一声)——臭美,那个小妹真嬲,这么冷地天,还把兜其安漏在外头。
三十一、北瓜——南瓜,有时指人脑子像屎一样地三十二、哈——无能。
三十三、做理——客气,都一嘎人,做某理摘三十四、不嘿显、不来似——不怎么样,不好。
三十五、胡大胡二——糊里糊涂三十六、八不达五、孬日八西、孬儿八轰地、傻儿八鸡、呆了巴西地、杨儿八熙、痴儿吧呆、痴货、八、八货、八五儿、八伤着心、十三点――形容人智力有问题。
安徽话知识点

安徽话知识点一、简介安徽话,又称徽语,是指在中国安徽省方言区域所使用的语言。
安徽话是汉藏语系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属于中原官话的一种,与普通话有很高的相似度。
安徽话是安徽省全部地区的共同语言,也是安徽省的官方语言。
二、发音特点 1. 声母:安徽话与普通话的声母基本相同,但在一些音素上有所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b,p,m,在安徽话里常常发成f,例如‘饭’读成‘噶’;‘本’读成‘峰’”。
2. 韵母:安徽话的韵母与普通话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普通话的‘梅’字读作‘mei’,而在安徽话里读成‘mo’”。
三、常用词汇 1. 问候语:安徽话的问候语和普通话相似,常用的有“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候语,例如“吃了吗”、“去哪儿”等。
2. 数词:安徽话的数词与普通话有些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十’读作‘shi’,而在安徽话里读成‘shu’”。
3. 助词:安徽话的助词用法与普通话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了’字在安徽话里读作‘咯’”。
四、常见表达 1. 问路:安徽话中询问路线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相似,常用的有“请问去哪儿”、“怎么走”等。
2. 购物:安徽话中购物时的常见表达与普通话相似,例如“请问这个多少钱”、“打折吗”等。
3. 点菜:在安徽话中点菜时,常用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相似,例如“我要一份鱼香肉丝”、“来一碗米饭”等。
五、方言特色 1. 词汇:安徽话有许多独特的词汇,例如“扑肉”(指排骨)、“拌面”(指凉皮)等。
2. 语调:安徽话的语调较为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热情的感觉。
在表达情感时,语调上的变化能够更准确地传递出感情的变化。
3. 语速:安徽话的语速相对较快,节奏感明显。
这也是安徽话与普通话的一个显著区别。
六、结语安徽话是安徽省的官方语言,也是安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安徽话的发音特点、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安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方言“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
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
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
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
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
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
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
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
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
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
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
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
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
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
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
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
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2、皖中江准官话
江淮官话。
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
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
淮北的怀远话,沿江南岸的城市,以及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了属于这个方言区。
它通行于怀远(城区))、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市、马鞍市、当涂、芜湖市、繁昌(荻港镇)、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的话。
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
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
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
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
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
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吴语。
即铜陵县、繁昌县、泾县、南陵县(山区和圩区)、当涂县(东部和南部)、青阳县、贵池市、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的部分地区以及宣州市、芜湖县、宁国县、广德县、郎溪县,
4、皖南宣州吴语:铜太方言。
在五十年代方言普查时定名为铜太方言。
“铜太方言”的名称是取铜陵、太平两个县名的首字确定的。
八十年代后期国家为了绘制汉语方言地图,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同志来皖南调查方言时,根据这些地方古时属宣州成宣城郡,所以改称“宣州吴语”。
它隶属于现代吴语的宣州片。
“《安徽省方言志》参照地理、历史、和方言类别,定名为“皖南宣州吴语”。
分布在长江以南,黄山以北古为宣州成宣城郡所辖的地区。
即:太平、石台、泾县、铜陵、繁昌、芜湖县,以及宁国、南陵、宣城、当涂、青阳、贵池等。
其中太平、泾县、石台、铜陵、繁昌、芜湖县、南陵等县市以通行吴语为主,青阳、当涂、宣城、宁国、贵池等市县吴语的通行面则比较小。
皖南除了宣州吴语之外,在郎溪、广德还能行一种吴语。
它们大都是散在各地的本县土著居民保存下来的吴语。
例如:朗溪县北部的定埠、梅渚、岗南、凌笪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下湖、幸福等乡,广德县北部下米乡、西部芦村乡、东亭乡的一些乡村。
这些种吴语与江浙地区的太湖片吴语基本一致,故应属吴语的“太湖片”。
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音仍自成一类,境内石台、泾县等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铜陵县、芜湖县、繁昌县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声调,广德、郎溪、黄山区有6~7个声调。
如黄山区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6个声调。
5、皖南徽语
“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旧徽州府(包括今属江西的婺源县),浙江省旧严州府(包括今淳安、建德两县)和江西省旧饶州府(德兴县、浮梁县)等地的方言。
此处所说的“皖南徽语”,是通行于皖南歙县、绩溪、旌德、屯溪市、休宁、黟县、祁门、宁国(限于南部洪门乡等地)、东至(限于东南郎木塔一带)、石台(限于占大区)等市县的话。
其语音特点:知章组声母在三等韵前读j、p、x,古全浊声母今音全部清化,其塞音、塞擦音声母大多读送气音,古疑、影母在开口呼前今音读η声母;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大多转化成阴声韵,西片徽语有长元音韵母;境内大多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6个声调。
语法上“再玩一天吧”说成“嬉一日添”。
6、皖南客籍话
历史上的皖南话,应该是以吴语和徽语为主的。
它们大体上是以黄山山脉为界的。
南山山脉以南和以西大概是徽语的主要通行地区。
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地区大概是吴语为主的范围。
皖南客籍话的种类,现按其语言势力的大小分别排列如下:(1)湖北话(属“西南官话”);(2)河南话(属“中原客话”);(3)江北话(主要属江淮官话);(4)湖南话(属湘语);(5)闽语;(6)客家话;(7)畲话(接近“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