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D扯扯。
不容易把一件事情讲的很简要,很明白。
这是新闻的特点:及时;对语言提出的要求:简洁。
新闻总是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或者有意义的事件。
既然报道的是发生的事情,就要求真实。
它不象小说,可以虚构。
所以,它的第二个特点是要求“真实”。
[板书:真实]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要用事实说话——靠事实说话。
当然,有些新闻,中间可以有报道人自己的议论,或者对这个事件少加分析,发表一点看法。
但是,主要还是靠事实本身来说明问题。
透过它的叙述语言,在它的字里行间,表现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既然要做到真实,那么从语言的表达的要求来看,就要做到“准确”。
[板书:准确]今天我们就想着重研究一下这篇是怎样做到准确地反映了我百万大军渡江的伟大历史事件的?看看它在那些方面做到了“准确”?我们首先对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报道。
[板书:时间]同学们看一下新闻中写中路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渡江的?生:(集体)二十日夜。
师:花了多少时间?生:24小时内。
师:怎么样?师生(集体):“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师:那么百万大军渡完了么?生(集体)没有。
师:还有西路军没有渡完,余部大概什么时间渡完?时间有没有交代?[生集体:交代了。
]什么时候?生:(集体):“二十三日”。
师:二十三日。
估计二十三日余部可以渡完。
所以,时间交代得很准确。
地点——事情发生的地点,[板书:地点]也同样要求说得“准确”。
整个战线一千余华里,作者是怎样交代的呢?同学们把第二句话“西起九江——”一起读一下,一二。
生(集体)读。
大家特别注意括号了的“不含”什么意思?生举手并回答:不包括。
师:这个地方没有发生渡江战役,所以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还有渡江人数[板书:人数]不是号称百万吗?这个称号还是要有确凿的根据的。
大家看看,中路军是多少万?生(集体):三十万。
师:西路军呢?生:三十五万。
师:东路军呢?生:三十五万。
师:加起来正好一百万。
除了时间、地点、人物这些材料要很准确以外,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它是怎样发展的?它的发展趋势怎样?或者它目前的情况怎样?也都有确凿的根据讲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
《滚滚长江》(示范课)教学设计.doc

《滚滚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在水能、水运方面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情感。
4.初步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长江源流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2.长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在水能、水运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宣传片导入播放宣传片“长江之恋”,欣赏长江美景,通过宣传片“看大美长江爱我的祖国”感召,激发学生探索长江的欲望。
让学生跟随虚拟的长江探秘活动,层层推进的活动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整课以“探秘长江活动”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长江。
( 二)课堂教学“看大美长江,爱我的祖国”,某中学的学生在观看了《长江之恋》的宣传片后,兴起了长江探秘活动。
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们的探秘活动,进入我们的地理课堂,来认识“滚滚长江”。
第一篇章——图说长江源流概况做探秘准备(教师活动)探秘分队在出发前先要通过查阅地图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
队长做了充分的准备,给大家开了行前说明会,详细解说了长江的基本概况。
(老师展示“长江源流概况基本点”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今天我们的课堂,谁愿意来模拟队长给大家解说长江的基本源流概况呢?学生活动:学生模拟队长作长江源流概况解说(教师展示源流概况图)1.发源地和入海口2.长度、流域面积3.干流形状4.流经的省级行政区5.流经主要地形区和阶梯6.流经的干湿地区7.上中下游分界点8.主要支流(学生解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用简图板书)巩固提升:1.江在中国的地位(展示表,将江与黄河、珠江、黑江的度、年径流量、流域面作比):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2.江在世界上的地位(展示表,将江与尼河、河、密西西比河、果河的度、多年平均径流量、水能藏量作比):江是世界上著名的第三大河。
方法点:学河流第一步——了解河流源流概况(板)第二篇章——探秘江分享感受教活:(了解江各河段水文特征)展示“ 江探秘道” 3 篇:探秘道 1上游惊魂不断:今天在金沙江,看到一个接着一个。
《滚滚长江》教学案例

《滚滚长江》教学案例
大田石牌中学林晓云
在本次课程中建立的联系列举如下:
《长江之歌》的歌词〈——〉长江的发源地和
《长江之歌》的歌词〈——〉长江最终注入的海洋
黄河是我国的二长河〈——〉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
黄金水道〈——〉长江的航运功能发达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水能资源密集的地方
水能资源密集的地方〈——〉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密集我国冬季0摄氏度等温线所在的地方〈——〉长江主航道宜宾
以下四季通航
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洞庭湖缩小的原因
根治黄河的方法〈——〉预防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方法由于这些联系的建立,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就可以通过分析和回忆得到另一个知识点,这样不但改善了学生的记忆效果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还帮助学生养成了分析问题的习惯,一举三得。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不断的记忆知识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忘却知识点,这种忘却不是完全的从脑海中抹去,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时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上,大脑在短时间内就无法唤醒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
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具有联系的知识点上,大脑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唤醒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应该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小遗忘,保证教学效果。
《滚滚长江》教案

《滚滚长江》教案教案:《滚滚长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滚滚长江》。
本课主要介绍了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概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难点:理解长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长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长江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讲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长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4.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长江生态环境?(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1)绘制长江地图,标注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等。
六、板书设计1. 长江流经省份2. 长江地形地貌3. 长江历史文化4. 生态保护意义七、作业设计1. 绘制长江地图,标注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等。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长江的流经省份、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使学生了解了长江的概况。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关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建议。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长江沿岸,亲身感受长江的壮美。
2. 开展“保护长江,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生:我对“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不解。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生:这句是说长江气势磅礴,力量很大。
生: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
生:长江气势是很大,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师:长江是一条河流,水怎能推动一个时代呢?联系我们观看的系列图片,你想到些什么?生:我看到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十一个省市流入东海,这是一条母亲河。
生:如果再加上支流,覆盖面积更加辽阔。
生: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
师:谁来概括一下这几位同学所说,主要突出了长江的哪一点?生:长江的作用很大。
师: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人类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
谁还能从其它方面谈谈吗?诗中称长江为——生: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
生:长江哺育的是祖国各族儿女,她是无私的。
生: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是啊,长江就像一位母亲,为了她的子女在默默地无私奉献。
生:长江自古到今,一直奔腾不息,从不间断。
师:这就像哪种人?生:默默耕耘的人。
生:不断奋斗的人。
生:自强不息的人。
师:长江在默默地奉献,不断地奋斗。
你会怎样?……师:长江不再仅仅是条河流,流的也不再仅仅是江水,你流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这是“长江精神”!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
曰:对于这首诗,尤其是第二小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诗的内涵。
从自然景观(宏伟、壮观)——客观作用(沿岸城市的崛起)——巨人形象(力量无穷、永葆活力)——“长江精神”(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不断奋斗,从而推动时代的进步。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篇2《长江之歌》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伟大爱国热情,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案例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实录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实录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一、导入师: 同学们喜欢语文吗?生(齐声): 喜欢!师:那你们很了不起啊, 那等会儿就把你们的喜欢告诉我们的老师们, 让我们不再寒冷!同学们喜欢读新闻吗?生(零星回答): 喜欢。
师:如果一篇小说和一篇新闻放在面前, 你们先读哪一个?生: 小说!师:王老师小时候跟你们一样, 一定是先读小说, 不过这些年有了改变, 因为老师发现阿, 新闻也很有意思。
那我们今天学这个新闻, 就不再讲你们第一次学过的东西了。
你们第一次讲了什么内容?还记得吗?生: 第一次我们讲了新闻的基本知识。
师: 比如——生: 新闻的基本要素。
师: 新闻的基本要素;怎么样写新闻, 对不?咱们今天就不讲这些了, 咱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学新闻。
好, 把书打开吧, 做好准备。
希望待会儿听到每一个同学的发言。
(上课铃响)师: 好, 有点紧张。
那我们请班上最有激情的一位同学来读屏幕上的文字, 回顾一下这则新闻的背景。
有这样的同学吗?(一生自荐, 举手)师: 好!先运一运气。
读!生读新闻背景资料。
(屏显)“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 更是千古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 周郎火烧赤壁,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800年后, 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师:很好, 他在“千里”和“雄壮”上重读了, 他想表达一点儿气氛。
还冷吗?我还有点冷, 还有几句更有气魄, 谁来读?生读。
(屏显)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 于是, 大江之上涛走云飞, 百万大军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 气势如虹。
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师: 恩, 好!那么大的会场, 要有点气魄不太容易啊!来, 最后几句, 同学们一起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课堂实录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课堂实录2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假如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师:小说因此看起来比新闻更好看但事实上,假如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觉事实上新闻也专门好看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伙儿如何读出新闻的专门的味道出来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投影展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猛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争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因此,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争万船齐发,气概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清晨立即到来!(请一生动情朗读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闻名的新闻读——(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投影展现】热身运动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锐不可当要塞荻港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现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师:今天的挑战差不多上高阶挑战哟请看挑战一——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投影展现】挑战一东路军专门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四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能够往前移动你以为如何呢?你能说服他们明白得毛主席的安排吗?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先独立摸索,说说自己的意见(生读书,小声讨论)生:我认为是东路军遇到的敌人专门坚强,因此单独写师:是“专门坚强”吗?你善于在文本中找答案,这专门棒,但还要读书更认真生:哦,是“比较坚强”师:专门好知错即改!生:东路军劳累功高,因此放在后面师:你的意思是说东路军不是垫底儿,而是压轴,对吧?(众笑)好!大伙儿多变换角度来给东路军做思想工作生:东路军发起进攻的时刻比较晚,因此放在后边生:但东路军和西路军进攻的时刻是同时的啊师:问得好!中路军是最先发起进攻,放在前边能够明白得,那为啥不把东路军放在西路军的前边写呢?生:中路军和西路军有共同点,他们遇到的敌人的抵抗都专门柔弱师:读书专门认真!老师再问:既然东路军劳累功高,那就干脆标题之后就直截了当写东路军得了,如此来突出他们,能够吗?(生沉默……几个学生尝试回答都不得要点)师:请大伙儿读课后整理的新闻基础知识(生翻出随记本朗读)生:哦,我明白了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是对新闻事实的一个总体概括而且导语必须显现在标题之后主体之前因此,东路军不能放在新闻的开端(众笑鼓掌)【投影展现】读新闻要读出新闻的结构美第一层是导语,概括了要紧的新闻事实,必须放在前边主体部分按照时刻顺序安排中路军第一发起进攻,因此先写中路军又因为中路军和西路军一样,所遇抗击专门柔弱,因此接着写西路军东路军所遇抗击较为坚强,因此放在后边单写师:如此可能东路军可不能有啥意见了第一轮挑战大伙儿完成得并不轻松哟现在进入第二轮挑战——【投影展现】挑战二证明:这篇新闻的语言专门讲究师:我们就以遇敌较为坚强的东路军为例来证明现在请大伙儿大声自由朗读关于东路军的文字,先体会一下语言特点(生自由朗读)【投影展现】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打算,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消灭及击败一切抗击之敌,生:我选第二句“所有”从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我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所向披靡专门是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师:有才!两个成语都用得专门好一切都在人民解放军的掌控之中!生:“同日同时”在时刻上表述上专门准确师:仅仅是准确吗?还读出了什么——同日同时发起渡江战争生:两军互相呼应,东西相合,气概宏伟,有一种自豪感师:众志成城啊!生:“较为坚强”在程度上进行了限制,恰当地表现了敌军的斗争力,专门真实生:“整天激战”的“整天”也专门客观,说明了斗争依旧专门猛烈的生:“一切抗击之敌”的“一切”也专门尽兴,写出了战争的顺利成果的庞大师:好!请同学们再读写东路军的文字,专门读出动词的表现力(生大声自由诵读)师:看投影,老师如此表达能够吗?【投影展现】消灭一切抗击之敌,操纵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宽敞地区,占据江阴要塞,切断长江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生: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消灭和击败”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战胜,“击败”不一定死去,但确信精神上差不多崩溃没有斗志了总之,消灭是消灭,击败是击败师:说得到位!生:“封锁长江”和“切断长江”也是两回事儿,铁路能够“切断”,长江如何“切断”?师:真是敏捷,还幽默!假如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兴奋就写成了“切断长江”,立马这篇文章就成为了千古笑谈确实是今天,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刻内切断长江的啊!(众笑)师:看来,主席选择动词并非只靠激情,而是字字斟酌词词小心的来,咱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投影展现】消灭及击败一切抗击之敌,占据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宽敞地区,操纵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先请一学生朗读,铿锵有力然后全体朗读,气壮长河)师:你看,这确实是战争的魅力我相信,所有的男儿都会在朗读中热血沸腾,然后产生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专门多男生点头)大伙儿再看——假如老师把这两句中的红色词语换作如此,行吗?【投影展现】占据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宽敞地区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一、导入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生活,走进语文。
这张图片大家一定很熟悉。
生读:(屏显)4月10日中午,我校七年级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参加“寄语中国梦,立我少年志”的签名活动,同学们在白色的签名条幅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引领同学们树立高远的志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向上。
师:我是如何了解到这个消息的?生:通过新闻。
师:是的,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走进新闻(新闻筹备会)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大家要变换不同的角色,走进新闻工作室。
首先我们来召开一个筹备会。
我想,今天的筹备会上一定会有很多人才被我们发现的。
(屏显)会议要求:每位同学走进新闻工作室,变换不同的角色,筹备此次新闻报道。
1.播音员师:假如你是新华社播音员,你接到这份新闻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
请大家开始练习播音。
(生自由朗读全文)师:从大家的声音和表情中,我感觉大家心情很好,谁能把这个好字说得具体点?生:心情有些激动,因为标题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起来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师:看来这个新闻的标题很吸引你。
生:心情很振奋,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胜利在望。
师:好一个“胜利在望”,你的表达很严谨。
播音员除了把握语气之外,还有什么要求?生:不读错字,流畅。
师:字音读得准确,语气连贯对播音员的要求的确很高。
(屏显)读准字音:芜湖泄气击溃歼灭管辖锐不可当要塞阻塞(生开火车读)师:谁来点击一下重点字词,提醒同学们注意。
生:锐不可当的“当”是一声。
师: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呢?生: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师:好,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请两位同学给大家来个现场播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滚长江课堂实录
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学习过程
一、我国第一大河:
1、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40页的表格内容,归结下面几个问题:
(1)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
(2)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
(3)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4)综合以上可知,长江是中国第大河。
一生回答
2、小组探究
学习提示:阅读以下材料与P40图2.16,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山脉,向方向注入海。
(2)长江流经的省市有个,分别是:、、、、、
、、、、、。
(3)长江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是、、、、、。
3、交流展示
学习提示:阅读P40图2.16,比比谁知道的多?记住的快?
(1)在图上指出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2)在图上指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有哪些?
(3)在图上指出长江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4、探究交流
学习提示:读P41页课文,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长江上游段有何特征?
(2)长江中游段有何特征?
(3)长江下游段有何特征?
二、黄金水道:
1、小组探究
学习提示:读P41页图2.17,归结下面几个问题:
(1)找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2)长江干流宜宾至上海河段通航能力有何变化?
(3)长江干流航道与支流航道的延伸方向有何不同?这对航运有何好处?
学习提示:读P41图片与P42上面三段课文,比比谁知道的多?
(1)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多千米,航道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2)长江航运有何优越条件?
三、开发与治理;
1、交流展示
学习提示:读P48课文与图2.18,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长江的资源非常丰富,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其中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
(2)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河段,已经开发的水能仅占可开发总量的。
2、小组探究
学习提示:读下列材料与P42图2.18和P43上边四幅图片内容,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从源头到河口之间的落差巨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特别是源头到宜宾这3500千米的河段,落差竟达6200米,并且这里降水比较丰富,集中了长江绝大部分的水能资源。
长江流域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已达4万余座,其中葛洲坝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发电量是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发电量是葛洲坝的3倍。
(1)在P40“长江流域图”上指出主要的水电站有哪些?
(提示:有葛洲坝、三峡、二滩、龚嘴、丹江口、五强溪等。
)
(2)说说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长江?
3、探究交流
学习提示:读P43课文与图2.19,分组探究并展示问题:
(1)长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2)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3)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4)长江流域的洪水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
4、交流展示
学习提示:读P44课文与下面的阅读材料,比比谁知道的多?谁记住的快?
(1)当今世界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功能。
(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省境内的,在水电站西侧。
(4)中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
(5)综合治理长江的两大工程是与。
小组内互相检查下列问题:
(1)指图说出长江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省区与流经的地形区?(2)指图说出长江的主要支流、湖泊有哪些?
(3)指图说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
(4)指图说出长江上的主要水电站的名称?
(5)说说综合治理长江的措施有哪些?
【达标检测】
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下列题目:
一、选择题:
1、中国第一大河是()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2、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在()
A湖北的宜昌B湖南的宜昌C江西的湖口 D 湖北的湖口
3、长江的发源地与注入海洋分别在()
A唐古拉山与东海、B青藏高原与东海、C唐古拉山与黄海、D天山与东海4、目前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A葛洲坝、B三峡、C丹江口、D五强溪
5、长江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是()
A防洪、B灌溉、C航运、D发电
6、综合治理长江的生态工程是()
A三峡、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C发电、D航运
二、综合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城市);
B. (支流);
F. (湖泊);
G. (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
(2)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3)长江干流的水利枢纽有、等,并用“□”标注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位置。
(4)长江上游虎跳峡是流经(地形区)时形成的。
(5)综合治理长江的两大工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