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18.看不见的爱【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人间真爱 看不见的爱∣长春版

教师 范读
课文讲解
梳 理 课文结 构
1.初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记叙了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耐心的陪同下,经过长时间 认真地练习,终于打中了立在远处的玻璃瓶。 2.看不见的爱指什么? 【明确】指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母亲对儿子的默默关怀和鼓励、支持、不 放弃。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默默无声 ,却又无微不至 。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2、从动作、神态描写上可以感受到什么?
【明确】母亲始终如一的神态、动作,让人感受到 母爱的细腻、执着、持久。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母亲递出的仅仅是石子吗?还递出了什么?
【明确】这就是母爱。这母爱体现在母亲轻柔的动作 中;流露在母亲安详的神态中;蕴含在母亲饱含哲理的 言语中。
课文讲解
梳 理 课文结 构
3.课文写的是谁的爱看不见? 【明确】小男孩的母亲。 4. 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告诉我们事情只要去做,就能做好,只要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朗读、感悟语言描写,体会母亲的爱。 1、从“呃..... 我说,“可是他..... 怎么能打中呢?” 体会我的感受。 【明确】省略号体会我的吃惊。 “他怎么能打中呢?”我不相信他能打中。
第八单元 · 人间真爱
看不见的爱
课文导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文导入
这首诗沁透着一位母亲对孩子那浓浓的 关爱,那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旁观者耳闻目睹 之后感受到一份不同寻常的爱,这是一份 ——看不见的爱。
课堂小结
课文讲解
梳 理 课文结 构
1.初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记叙了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耐心的陪同下,经过长时间 认真地练习,终于打中了立在远处的玻璃瓶。 2.看不见的爱指什么? 【明确】指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母亲对儿子的默默关怀和鼓励、支持、不 放弃。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默默无声 ,却又无微不至 。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2、从动作、神态描写上可以感受到什么?
【明确】母亲始终如一的神态、动作,让人感受到 母爱的细腻、执着、持久。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母亲递出的仅仅是石子吗?还递出了什么?
【明确】这就是母爱。这母爱体现在母亲轻柔的动作 中;流露在母亲安详的神态中;蕴含在母亲饱含哲理的 言语中。
课文讲解
梳 理 课文结 构
3.课文写的是谁的爱看不见? 【明确】小男孩的母亲。 4. 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告诉我们事情只要去做,就能做好,只要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朗读、感悟语言描写,体会母亲的爱。 1、从“呃..... 我说,“可是他..... 怎么能打中呢?” 体会我的感受。 【明确】省略号体会我的吃惊。 “他怎么能打中呢?”我不相信他能打中。
第八单元 · 人间真爱
看不见的爱
课文导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文导入
这首诗沁透着一位母亲对孩子那浓浓的 关爱,那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旁观者耳闻目睹 之后感受到一份不同寻常的爱,这是一份 ——看不见的爱。
课堂小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3看不见的爱 |长春版 (共14张PPT)

长春版 四年级 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看不见的爱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独立完成导学卡。 3、小组汇报交流。
1)文中两次描写了男孩打弹丸的场 景,第一次是在第( )自然段, “我”看到的情形是( ),“我” 感到( ), (2)从哪些描写能感到男孩打弹丸 与众不同? (3)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 自己的情感?
我走上前去,对那位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 打好吗?”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 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 那他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 键 是他做了没有。”
, ; 。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 静地说, “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当孩子打不中时母亲告诉他 当孩子气馁(něi)时母亲告诉他 当孩子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时,母亲告诉他 。 。
。
这样的母亲——真伟大 这样的母爱——真伟大
1、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 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2、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起石子 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两次打弹丸的场面描写中,母亲的神态都是 安详地微笑着 ______________ 。
宽容 的母亲; 这是一位_______ 慈爱 的母亲。 这是一位_______
展开想象: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 的瓶子碎裂声。此时,我回过头, 看到 ,母亲 对儿子说 :“ ”。
“看不见的爱”指的是什么?
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儿子对生活的热爱。
感恩父母,我们要从哪里做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不见的爱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独立完成导学卡。 3、小组汇报交流。
1)文中两次描写了男孩打弹丸的场 景,第一次是在第( )自然段, “我”看到的情形是( ),“我” 感到( ), (2)从哪些描写能感到男孩打弹丸 与众不同? (3)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 自己的情感?
我走上前去,对那位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 打好吗?”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 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 那他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 键 是他做了没有。”
, ; 。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 静地说, “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当孩子打不中时母亲告诉他 当孩子气馁(něi)时母亲告诉他 当孩子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时,母亲告诉他 。 。
。
这样的母亲——真伟大 这样的母爱——真伟大
1、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 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2、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起石子 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两次打弹丸的场面描写中,母亲的神态都是 安详地微笑着 ______________ 。
宽容 的母亲; 这是一位_______ 慈爱 的母亲。 这是一位_______
展开想象: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 的瓶子碎裂声。此时,我回过头, 看到 ,母亲 对儿子说 :“ ”。
“看不见的爱”指的是什么?
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儿子对生活的热爱。
感恩父母,我们要从哪里做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3看不见的爱 |长春版 (共33张PPT)

• (5)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 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笼罩:像笼子似的 罩在上面。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 的线条
初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记叙了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耐心
的陪同下,经过长时间认真地练习,终于打中
了立在远处的玻璃瓶。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砰
蛐
噼
袭
键
率 律 袭 键
(比率)
(功率)
(圆周率)
(规律) (袭击) (纪律) (袭来) (抄袭)
(关键)
瓶 屏 怔 晌
(瓶子) (瓶盖) (花瓶) (屏息) (怔怔) (过晌) (晌午) (歇晌)
(屏气) (一怔)
疏
(疏远)
朗
(晴朗)
砰
(砰砰声)
(稀疏)
(疏导)
(朗诵)
(开朗)
{
屏
bǐng(屏住)
母亲的爱是让所有人感 动的。有这样一位母亲, 在看似平常的生活情景 中,给予了她的儿子伟 大的爱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 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并且把生字在课文中的 词语读一遍。粗糙 玻璃瓶 屏住 怔住
半晌 频率
袭来 疏朗 关键
规律 蛐蛐
砰砰 噼啦
糙
瓶
屏
怔
晌
频
疏 呃
率
朗
律
(两次)有什么发现? 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态,第二 次“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实际上就这两次吗? 无数次 说明了什么?
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多么执着。
“他看不见”,为什么课文中用了“瞄”字 呢?
男孩认真打的样子,而且作者也 不知道他是盲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看不见的爱》|长春版 (共12张PPT)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 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 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 了下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3:33:2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默读课文,让我们看看 文中的盲童是怎么做的? 找出文中描写盲童打弹弓 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读一读。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呼吸,瞄得很久, 才打出去。我站在旁边,可以看出他这一 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3看不见的爱 |长春版 (共7张PPT)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 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 星。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
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 我便转身向回走去。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岌岌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 母亲心灵的街场
学习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动笔画一画,你从 哪里感受到母亲的这份浓浓的爱。(建议2分钟)
2.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建议含义。
1.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 一颗,(轻轻 )递到孩子手中,(安详 )地 微笑着。 2.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 捡着石子儿,( 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 慢了下来。
理解“频率”一词在语句中的含义
A.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B.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物发生的次数。
1.过了很久,那男孩动作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 累了。(B ) 2.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Hz。(A ) 3.生蛋多的鸡好动,目光敏锐,啄食的频率要比生蛋少 的鸡高得多。( B) 4.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Hz)。(A )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教学课件

309教育网课文讲解
精 读 课 文 感 悟 好 句
3、你读懂了文题“看不见”的含义了吗? 【明确】母亲用自己的爱为盲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母
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
的成长,这既是无处不在,又是被我们忽略的“看不见的 爱”。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普通的就在身边的爱。
309教育网
309教育网
课堂小结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因为他
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一个残疾的孩子, 却能持之以恒地做完一件事,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 的鼓励;一个本该痛苦的孩子,却幸福、健康的生活着, 因为他有妈妈的爱——那是看不见的爱,是真挚深厚的爱, 是人类最无私的爱。这种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是我 们用心来感受的。
【明确】(总会打中的:告诉孩子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平静:轻
轻的又充满爱意,看似平静却掷地有声。)(关键是你做了没有:鼓励孩子克 服困难。)
5、从语言描写上可以感受到什么?
【明确】从语言描写,让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热心、怀疑和一个承受巨大不
幸却坚强的母亲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厚的爱。
309教育网
课堂练习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 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 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 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 什么区别。 这段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点明时间已近傍晚; 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顽强 地练习,毫不放弃;美妙的傍晚 景色又暗示成功的即将到来。
309教育网
布置作业
1、把你看图片后的感受、想说
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给母亲。 2、收集一些关于母爱的名言。
309教育网
精 读 课 文 感 悟 好 句
3、你读懂了文题“看不见”的含义了吗? 【明确】母亲用自己的爱为盲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母
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
的成长,这既是无处不在,又是被我们忽略的“看不见的 爱”。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普通的就在身边的爱。
309教育网
309教育网
课堂小结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因为他
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一个残疾的孩子, 却能持之以恒地做完一件事,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 的鼓励;一个本该痛苦的孩子,却幸福、健康的生活着, 因为他有妈妈的爱——那是看不见的爱,是真挚深厚的爱, 是人类最无私的爱。这种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是我 们用心来感受的。
【明确】(总会打中的:告诉孩子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平静:轻
轻的又充满爱意,看似平静却掷地有声。)(关键是你做了没有:鼓励孩子克 服困难。)
5、从语言描写上可以感受到什么?
【明确】从语言描写,让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热心、怀疑和一个承受巨大不
幸却坚强的母亲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厚的爱。
309教育网
课堂练习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 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 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 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 什么区别。 这段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点明时间已近傍晚; 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顽强 地练习,毫不放弃;美妙的傍晚 景色又暗示成功的即将到来。
309教育网
布置作业
1、把你看图片后的感受、想说
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给母亲。 2、收集一些关于母爱的名言。
309教育网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3看不见的爱 _长春版_3

率律袭键
(比率) (规律) (功率) (纪律) (圆周率)
(袭击) (袭来) (抄袭)
(关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瓶
(瓶子) (瓶盖) (花瓶)
屏 怔晌
(屏息) (怔怔) (过晌) (屏气) (一怔) (晌午)
(歇晌)
疏朗砰
(疏远) (稀疏) (疏导)
(晴朗) (朗诵) (开朗)
(砰砰声)
{ { bǐng(屏住) shuài(率先)
屏
率
píng (屏幕) lǜ (效率)
• 每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从字形上看它们有相同的部 分,但是部首不一样。区别 时要结合字义并注意不同的 部首。
(1)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 出一弹.屏住:本文指孩子抑制住呼吸。
(2)关键是他做了没有。关键:本文指最关 紧要的是他做不做。
(3)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规 律: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
母亲的爱是让所有人感 动的。有这样一位母亲, 在看似平常的生活情景 中,给予了她的儿子伟 大的爱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 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并且把生字在课文中的 词语读一遍。
粗糙 玻璃瓶 屏住 怔住 半晌 频率 规律 蛐蛐 袭来 疏朗 砰砰 噼啦 关键
糙 瓶 屏怔晌 频 率 律蛐袭 疏 朗 砰噼键 呃
读到描写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你 有什么感想? 男孩不向困难屈服、永不放弃。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屏、瞄、不停地、移)
在母亲执着地鼓励下,在孩子不 懈地努力下,结果怎么样?
当“我”转身走出不远时,身后 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
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令人 回味无穷。假如要你续写一句 话,作者文章的结尾,你会这 么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3看不见的爱 |长春版 (共32张PPT)

自学任务单
任务一:小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读句子。 结合前置性作业,共同交流探 讨文中描写母亲的五句话。 任务二:探究题目“看不见的爱”的深刻 含义。
自主学习提示单
一 研讨时间五分钟,组长合理分工。 二 研讨时要抓住句子中描写母亲神态、动 作、语言的重点词语谈感受,从中体会 母爱的伟大。 三 理解文题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 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回家观察 父母言行,感受亲情。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环 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把相关视频、音频和图片 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西湖的美,能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 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 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 中,安详地微笑着。
1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 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 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 中,安详地微笑着。
2他母亲对我笑了一 笑。“谢谢,不用!”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 子,轻轻地说,“他看 不见。”
3“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儿。”
3“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儿。”
•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呼吸, 瞄得很久,才打出去。 •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 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 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 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 瓶子碎裂声。
• 这碎裂声告诉盲童:
• 这碎裂声告诉始终如一的母亲 :
• 这碎裂声告诉了人们: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 的玻璃瓶,那是因为——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语句感受母亲对盲童的信任与支持, 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认
cāo
è
pín
qū
pī
糙 崩
呃 廓
频
蛐
噼
bēng kuò
易读错字
shǎng
cāo
pín半晌Βιβλιοθήκη 粗糙频率多音字
率
lǜ(效率)
shuài(率先)
理解词语
屏: 抑止(呼吸)。 造句:所有人屏住呼吸,生怕影响他做错一个动作。 怔: 发愣,发呆。 造句:孩子们吓得怔住了,一时间不敢说话。 粗糙: (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造句:爷爷那双粗糙的大手,记录了他一生的辛苦。 安详: 从容不迫;稳重。 造句: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上。
现得淋漓尽致,下面请将这方面的句子补充完整:①“那
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 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②“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③“他母亲并没
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 节奏也慢了下来。”(按课文内容填空)母爱就蕴含在一个 小小的动作中,一句轻轻的话语中,一个安详的微笑中, 揭示了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lǜ
率
书写指导
中间两边的点、提与撇、 点对称,下横长。
lǜ
律
书写指导
“彳”要窄;“聿”的 横画间距要均匀。
xí
袭
书写指导
笔画要相互迎让,下部 撇捺宜舒展。
shū
疏
书写指导
左部末笔为提,右部竖 弯钩圆润有力。
lǎng
朗
书写指导
右部竖撇向左下伸展。
pēnɡ
砰
书写指导
左部窄且偏上,紧靠右 部;右部竖为悬针竖。
理解词语
猜测: 推测;凭想象估计。 造句:这件事非常复杂,而且一点儿线索也没有,叫
人很难猜测。
认真: 严肃对待,不马虎。 造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 半晌: 半天。 造句:看完这则新闻,我震惊得半晌无语。
喃喃: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造句:他不停地把手攥紧又松开,一边还喃喃自语。
理解词语
平静: (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造句: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关键: 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 造句: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频率: 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 造句:这段问候语的使用频率很高,我们应该将它熟记 于心。
节奏: 泛指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造句:这首曲子节奏十分明快,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猜测”侧重在主观的猜想、估计,不一定有 不同点:
什么根据;“推测”侧重在以已知的事情为想 象和判断的出发点,有一定根据。
造
1.他的迟到引起了大家的种种猜测。 句: 2.两个人推测出来的结论完全一样。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屡打不中不放弃。写 “我”看到一位妇女陪一个小男孩在打弹弓,可他总是 打不中。
我会写
pínɡ
瓶
书写指导
“瓦”的横折弯钩中横 稍短,弯自然圆润。
bǐng
屏
书写指导
“尸”撇要长;“并” 两横上短下长,竖为垂 露竖。
zhènɡ
怔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正”的竖 要直,最后一横托上。
shǎng
晌
书写指导
“日”窄长,“向”撇 取斜势,要陡。
jiàn
键
书写指导
“建”的横折折撇宜小, 捺画稍长。
理解词语
规律: 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
种趋向发展。
造句:事物的规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大致: 大体上;基本上。 造句:大家对会议的内容做了大致的记录。 疏朗: 稀疏而清晰。 造句:我静静地坐着,望着夜空中疏朗的星星。
理解词语
(3)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 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缩句) 那孩子正用弹弓打玻璃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 .. 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用加点词造句) 老人安详地靠在椅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造句:大雾笼罩了山谷。 轮廓: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造句:城楼在月光下显出朦胧的轮廓。 犹豫: 拿不定主意。 造句:连长不再犹豫,果断地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清脆: (声音)清楚悦耳。 造句:她那清脆的歌声真好听。
辨析词语 猜测 推测
相同点: 都有料想、估计的意思。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了解真相。写“我”通
过与母亲的交流,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男孩是个盲童。 第三部分(第12-17自然段)打中瓶子。写男孩终 于打中了瓶子。
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课文记叙了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 耐心地陪同下,经过长时间认真地练习, 终于打中了立在远处的玻璃瓶。
本文通过对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将母爱表
1、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圈音节。 píng zi bǐng qì zhèng zhù bàn shǎng
瓶 子
guān jiàn
屏 气
guī lǜ
怔 住
xí lái
半 晌
shū lǎng
关 键
规 律
袭 来
疏 朗
我能用“○”将三拼音节圈出来。
2.辨字组词 糙( 造( 粗糙 ) 造句 ) 频( 涉( 频率 ) 涉及 )
蛐(
曲(
蛐蛐 ) 歌曲 )
3.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shuài lǜ】 lǜ ) (1)在他的率( shuài )领下,我们小组的工作效率( 飞快地提高了。
【bǐng
píng】
(2)他屏( bǐng )住呼吸,悄悄地躲在芦苇屏( píng )风 的后面。
4.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别的孩子都这么玩。(改为反问句) 难道别的孩子不都这么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 他做了没有。”(改为提示语在前) 母亲平静地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了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每个人都浸润在父母的爱中,
这种爱似一缕春风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这种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用心 去感受。文中的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用心去
体会一番吧。
18 看不见的爱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屏住、关键、
疏朗”等词语。(重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