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数高清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2013深圳二模)(word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2013深圳二模)(word版)

侧(左)视图俯视图 正(主)视图(第9题图) 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1.i 为虚数单位,则1i i+等于 A .0 B .2iC .1i +D .1i -+2.函数f x =()() A .12(,) B .12[,) C .12-∞+∞()(),, D .12(,]3.设x y ∈R ,,则“1x ≥且2y ≥”是“3x y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 .2x y =B .sin y x =C .2log y x =D .||y x x =5.如果函数sin π02πf x x θθ=+<<()()()的最小正周期为T ,且当2x =时取得最大值,那么A .π22T θ==,B .1πT θ==,C .2πT θ==,D .π12T θ==, 6.若抛物线2y a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124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a 的值为 A .4B .8C .16D . 7.设01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33a b > B .11a b< C .1b a > D .lg 0b a -<() 8.若平面向量b 与34=-()a ,的夹角是180︒,且||10=b ,则=b A .34-(), B .68-(), C .68-(), D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是 由一个半圆与其直径组成的图形,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A .20π3B .6πC .10π3D .16π3 10.非空数集{}*123n A a a a a n =∈N ,,,,()中,所有元素的算术平均数记为E A (),即123n a a a a E A n ++++=().若非空数集B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B A ⊆;②E B E A =()(),则称B 为A 的一个“保均值子集”.据此,集合{}12345,,,,的“保均值子集”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1.P x y (,)是以41A(),,16B --(),,32C -(),为顶点的三角形及其内部上的任一点,则43x y -的最大值为 .12.下图是用二分法求方程220x -=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2120.3x x ε===,,,则输出的m 是 .(注:框图中的“=”,即为“←”或为“:=”)13.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a 中,2581114172013a a a a a a a ++++++=,则该数列前21项的和21S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算第一题的得分.14.(几何证明选讲)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与O 相切于点A ,割线PC 与O 相交于点B ,C ,且3PA =,PC =32AB =,则AC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圆1:2cos C ρθ=和2:2sin C ρθ=,则过两圆圆心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5b =,7c =.(1)求角C 的大小;(2)求πsin 3B +()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与混凝土耐久性是否达标有关?(2)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使用淡化海砂的样本中抽取了6个,现从这6个样本中任取2个,则取出的2个样本混凝土耐久性都达标的概率是多少?参考数据: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1AB BC AA ==,且AC ,点D 是AB 的中点.(1)证明:1//AC 平面1B CD ;(2)证明:平面1ABC ⊥平面1B CD . B OA(第14题图) 1C1B 1A第3页19.(本小题满分14分)各项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2421n n n a S a =--(*n ∈N ),其中n S 为{}n a 前n 项和.(1)求1a ,2a 的值;(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使得向量22n a m +=(,)a 与向量53n n a a +=-+(,)b 垂直?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椭圆2222:1 0x y E a b a b +=>>()的离心率e =,经过椭圆E 的下顶点A 和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圆C :222724x y b +-=()相切. (1)求椭圆E 的方程; 动,求PQ 取得最大(2)若动点P 、Q 分别在圆C 与椭圆E 上运值时点Q 的坐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ln 120f x x ax a x a =--->()()().(1)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2)求函数f x ()在区间12e a(),上的零点的个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设函数y f x =()图象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为11Ax y (,)、22B x y (,),线段AB 的中点为00C x y (,),记直线AB 的斜率为k ,证明:0k f x '>().(第20题图)第5页第7页第9页第11页。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试题(2013深圳二模)(word版) - 副本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试题(2013深圳二模)(word版) - 副本

2013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

“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

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2.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

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3.一般情况下,完成下列哪项实验不需要用到氯化钠溶液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核酸的分布B.观察藓类叶片中的叶绿体C.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D.对鸡血细胞中DNA粗提取4.有关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或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标准显色液B.可用聚乙二醇促进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C.胚胎分割技术可看做是动物无性繁殖的方法D.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用于鉴别细菌5.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下丘脑垂体A. 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 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 与Y 的RNA 不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6.实验表明,某些“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 )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

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A.正常人不含有控制SOD 的基因B.SOD 合成基因位于第21号染色体C.SOD 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D.控制SOD 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 二、双项选择题24.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示概念的从属关系相符合的有25.灰体(H )对黄体(h )为显性,将并联黄体雌果蝇(X h X hY )与正常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只产生了并联黄体雌果蝇和灰体雄果蝇。

有关解释合理的是A.子代并联黄体雌性果蝇不含X H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 h及X hY C.子代雄性个体中的Y 染色体来自雄性亲本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X 及YY 时致死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满分182分)26.(16分)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NaHSO 3溶液,作物年产量如下表。

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文数

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文数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科) 2013.4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参考公式:① 体积公式:13V S h V S h =⋅=⋅柱体锥体,,其中,,V S h 分别是体积、底面积和高;② 独立性检验中的随机变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为样本容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i 为虚数单位,则1i i+等于A .0B .2iC .1i +D .1i -+侧(左)视图俯视图正(主)视图2.函数f x =()()A .12(,)B .12[,)C .12-∞+∞ ()(),,D .12(,]3.设x y ∈R ,,则“1x ≥且2y ≥”是“3x y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 .2x y =B .sin y x =C .2log y x =D .||y x x =5.如果函数sin π02πf x x θθ=+<<()()()的最小正周期为T ,且当2x =时取得最大值,那么A .π22T θ==, B .1πT θ==,C .2πT θ==,D .π12T θ==, 6.若抛物线2y a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124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a 的值为A .4B .8C .16D .7.设01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33a b >B .11a b<C .1b a >D .lg 0b a -<()8.若平面向量b 与34=-()a ,的夹角是180︒,且||10=b ,则=b A .34-(), B .68-(), C .68-(),D .86-(),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是 由一个半圆与其直径组成的图形,则此几 何体的体积是A .20π3 B .6π C .10π3D .16π310.非空数集{}*123n A a a a a n =∈N ,,,,()中,所有元素的算术平均数记为E A (),即123na a a a E A n++++= ().若非空数集B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B A ⊆;②E B E A =()(),则称B 为A 的一个“保均值子集”.据此,集合{}12345,,,,的“保均值子集”有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本大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一)必做题:第11、12、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11.P x y (,)是以41A(),,16B --(),,32C -(),为顶点的三角形及其内部上的任一点,则43x y -的最大值为 .12.下图是用二分法求方程220x -=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2120.3x x ε===,,,则输出的m 是 .(注:框图中的“=”,即为“←”或为“:=”)13.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a 中,2581114172013a a a a a a a ++++++=,则该数列前21项的和21S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算第一题的得分. 14.(几何证明选讲)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与O 相切于点A ,割线PC与O 相交于点B ,C ,且3PA =,PC =32AB =,则AC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圆1:2cos C ρθ=和2:2sin C ρθ=,则过两圆圆心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5b =,7c =. (1)求角C 的大小;(2)求πsin 3B +()的值.(第14题图)17.(本小题满分12分)(1)根据表中数据,利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使用淡化海砂与混凝土耐久性是否达标有关?(2)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使用淡化海砂的样本中抽取了6个,现从这6个样本中任取2个,则取出的2个样本混凝土耐久性都达标的概率是多少? 参考数据: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1AB BC AA ==,且A C C ,点D 是AB 的中点.(1)证明:1//AC 平面1B CD ; (2)证明:平面1ABC ⊥平面1B CD .1C 1B 1A ADC19.(本小题满分14分)各项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2421n n n a S a =--(*n ∈N ),其中n S 为{}n a 前n 项和. (1)求1a ,2a 的值;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使得向量22n a m +=(,)a 与向量53n n a a +=-+(,)b 垂直?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椭圆2222:1 0x y E a b a b+=>>()的离心率e =,经过椭圆E 的下顶点A 和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圆C :222724x y b +-=()相切.(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动点P 、Q 分别在圆C 与椭圆E 上运动,求PQ 取得最大值时点Q 的坐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ln 120f x x ax a x a =--->()()(). (1)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 (2)求函数f x ()在区间12ea(),上的零点的个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设函数y f x =()图象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为11Ax y (,)、22B x y (,),线段AB的中(第20题图)点为00C x y (,),记直线AB 的斜率为k ,证明:0k f x '>().。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宝安中学2013届高三数学5月第二次联考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宝安中学2013届高三数学5月第二次联考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宝安中学2013年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I 是实数集R .2{|4}M x x =>与2{|1}N x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 .{}2x x < B .{}21x x -≤<C .{}12x x <≤ D .{}22x x -≤≤(第1题图)2. 在复平面内,复数2009122i z i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若把函数1sin 3cos +-=x 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m (m>0)个单位,使点(3π,1)为其对称中心,则m 的最小值是( )A .πB .2πC .3πD .6π4.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是23416441t t t s +-=(t 表示时间,单位:秒;s 表示位移,单位:米),则瞬时速度为0米每秒的时刻是 ( )A .0秒、2秒或4秒B .0秒、2秒或16秒C .2秒、8秒或16秒D .0秒、4秒或8秒5.设函数f(x) (x∈R)为奇函数,f(1)=21,f(x+2)=f(x)+f(2),则f(5)=( ) A .0 B .1 C .25D .56.设a ,b ,c 是空间三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 ) A .当c⊥α时,若c⊥β,则α∥β B .当α⊂b 时,若b⊥β,则βα⊥C .当α⊂b ,且c 是a 在α内的射影时,若b⊥c,则a⊥bD .当α⊂b ,且α⊄c 时,若c∥α,则b∥c7.已知曲线22:x y C =,点(0,2)A -及点(3,)B a ,从点A 观察点B ,要使视线不被曲线C挡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4) C.(10,+∞) D.(-∞,10)8. 定义域和值域均为[-a,a] (常数a>0)的函数y=f(x)和y=g(x)的图像如图所示,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中:(1) 方程f[g(x)]=0有且仅有三个解; (2) 方程g[f(x)]=0有且仅有三个解; (3) 方程f[f(x)]=0有且仅有九个解; (4)方程g[g(x)]=0有且仅有一个解。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

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参考公式:① 体积公式:13V S h V S h =⋅=⋅柱体锥体,,其中,,V S h 分别是体积、底面积和高;② 独立性检验中的随机变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i 为虚数单位,则1i i+等于A .0B .2iC .1i +D .1i -+2.函数f x =()A .12(,)B .12[,)C .12-∞+∞ ()(),,D .12(,]3.设x y ∈R ,,则“1x ≥且2y ≥”是“3x y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 .2x y =B .sin y x =C .2log y x =D .||y x x =侧(左)视图俯视图正(主)视图(第9题图)5.如果函数sin π02πf x x θθ=+<<()()()的最小正周期为T ,且当2x =时取得最大值,那么A .π22T θ==, B .1πT θ==,C .2πT θ==,D .π12T θ==, 6.若抛物线2y a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124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a 的值为A .4B .8C .16D .7.设01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33a b >B .11a b<C .1b a >D .lg 0b a -<()8.若平面向量b 与34=-()a ,的夹角是180︒,且||10=b ,则=b A .34-(), B .68-(), C .68-(),D .86-(),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是由一个半圆与其直径组成的图形,则此几 何体的体积是A .20π3B .6πC .10π3D .16π3 10.非空数集{}*123n A a a a a n =∈N ,,,,()中,所有元素的算术平均数记为E A (),即123n a a a aE A n++++= ().若非空数集B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B A ⊆;②E B E A =()(),则称B 为A 的一个“保均值子集”.据此,集合{}12345,,,,的“保均值子集”有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本大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一)必做题:第11、12、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11.P x y (,)是以41A(),,16B --(),,32C -(),为顶点的三角形及其内部上的任一点,则43x y -的最大值为 .12.下图是用二分法求方程220x -=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2120.3x x ε===,,,则输出的m 是 .(注:框图中的“=”,即为“←”或为“:=”)13.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a 中,2581114172013a a a a a a a ++++++=,则该数列前21项的和21S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算第一题的得分. 14.(几何证明选讲)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与O 相切于点A ,割线PC 与O 相交于点B ,C ,且3PA =,PC =32AB =,则AC =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圆1:2cos C ρθ=和2:2sin C ρθ=,则过两圆圆心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第14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5b =,7c =. (1)求角C 的大小;(2)求πsin 3B +()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2013年3月14日,CCTV 财经频道报道了某地建筑市场存在违规使用未经淡化....海砂..的现象.为了研究使用淡化海砂与混凝土耐久性是否达标有关,某大学实验室随机抽取了60个样本,得到了相关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数据,利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使用淡化海砂与混凝土耐久性是否达标有关?(2)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使用淡化海砂的样本中抽取了6个,现从这6个样本中任取2个,则取出的2个样本混凝土耐久性都达标的概率是多少? 参考数据: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1AB BC AA ==,且A C ,点D 是AB的中点.(1)证明:1//AC 平面1B CD ; (2)证明:平面1ABC ⊥平面1B CD .1C 1B 1A ADBC(第18题图)19.(本小题满分14分)各项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2421n n n a S a =--(*n ∈N ),其中n S 为{}n a 前n 项和. (1)求1a ,2a 的值;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使得向量22n a m +=(,)a 与向量53n n a a +=-+(,)b 垂直?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椭圆2222:1 0x y E a b a b+=>>()的离心率e =,经过椭圆E 的下顶点A 和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圆C :222724x y b +-=()相切.(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动点P 、Q 分别在圆C 与椭圆E 上运动,求PQ 取得最大值时点Q 的坐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ln 120f x x ax a x a =--->()()(). (1)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 (2)求函数f x ()在区间12e a(),上的零点的个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设函数y f x =()图象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为11Ax y (,)、22B x y (,),线段AB的中点为(第20题图)00C x y (,),记直线AB 的斜率为k ,证明:0k f x '>().。

2013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2013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2013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11为地理,12-23为历史,24-35为政治,第小题4分,共140分)1.图1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约为A.264mB.362 mC.566mD.768m2.图2是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园区规划图,甲区域最适宜配套布局的是A.人才居住区B.食品加工厂C.长途汽车站D.农产品批发市场3.图3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梅州、湛江、佛山老年人口比重图,甲乙丙丁中符合深圳情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4.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到武汉与厦门的距离出现了缩短变化,其监测采用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5.图4为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昌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图,判断三峡水库建成后通过宜昌站的水文状况是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径流年际变化加大C.年平均径流量加大D.河流含沙量增加6.图5为南美洲沿18°S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乙海岸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D.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完成7-8题。

7.图6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 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9.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正处于6月C.白昼逐渐增长D.黑夜逐渐增长10.图7为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生活习惯B.气候变化C.国家政策D.市场需求11.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广东省2013届高三最新理科试题精选(37套含13大市区的二模)分类汇编9圆锥曲线

广东省2013届高三最新理科试题精选(37套含13大市区的二模)分类汇编9圆锥曲线

广东省2013届高三最新理科试题精选(37套含13大市区的二模)分类汇编9:圆锥曲线一、选择题1 .(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试题(word 版) )椭圆221x my +=的焦点在y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m 的值为 ( )A .14B .12C .2D .4【答案】A2 .(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十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数学(理)试题)定义:关于x 的不等式||x A B-<的解集叫A 的B 邻域.已知2a b +-的a b +邻域为区间(2,8)-,其中a b 、分别为椭圆12222=+by a x 的长半轴和短半轴.若此椭圆的一焦点与抛物线x y 542=的焦点重合,则椭圆的方程为( )A .13822=+y xB .14922=+y xC .18922=+y xD .191622=+y x【答案】B3 .(广东省海珠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双曲线221x y -=的渐近线与椭圆C 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 的方程为.A 22184x y += .B 221126x y += .C 221168x y += .D 221205x y +=【答案】B4 .(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22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B .2C .4-D .4【答案】D 双曲线22122x y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2,0),则4p =.5 .(广东省湛江市2013届高三4月高考测试(二)数学理试题(WORD 版))设F 1,F 2是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若直线x =m a (m >1)上存在一点P,使ΔF 2PF 1是底角为300的等腰三角形,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D .【答案】A6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2013深圳二模))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的渐近线方程为y =,则以它的顶点为焦点,焦点为顶点的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A .12B C D .1【答案】A7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高考模拟数学理试题(WORD 版))方程||||169x x y y +=-1的曲线即为函数y=f(x)的图象,对于函数y=f(x),有如下结论:①f(x)在R 上单调递减;②函数F(x)=4f(x)+3x 不存在零点;③函数y=f(x)的值域是R;④f(x)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二、填空题8 .(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已知双曲线22221(0b 0)x y a a b-=>,>和椭圆22x y =1169+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答案】22143x y -= 9.(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10.(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三阶段性联合考试数学(理)试题)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实轴长为4,离心率为3,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渐近线方程为___.【答案】221432x y -= y =± 11.(广东省汕头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数学(理)试题)已知动点P 在抛物线y 2=4x 上,那么使得点P 到定点Q(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P 的坐标为___【答案】)1,41(-12.(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数学(理)试题)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条近线的夹角为3π,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答案】13.(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测试数学(理)试题(详解))已知点A 是抛物线C 1:y 2=2px(p>0)与双曲线C 2: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的交点,若点A 到抛物线C 1的准线的距离为p,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答案】14.(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双曲线221x ky -=的一个焦点是0),则其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2y x =±;15.(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数学(理)试题(含解析))已知圆C 经过直线220x y -+=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且经过抛物线28y x =的焦点,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22115()()222x y -+-=[或2220x y x y +---=];易得圆心坐标为11(,)22,半径为r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115()()222x y -+-=【或2220x y x y +---=. 】16.(广东省江门市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即一模)数学(理)试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若双曲线14222=+-m y m x 的焦距为8,则=m _______. 【答案】3(未排除4-,给3分)17.(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理)试题)已知抛物线24x y =上一点P到焦点F 的距离是5,则点P 的横坐标是_____.【答案】4±18.(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设点P 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与圆2222x y a b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其中12,F 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21tan 3PF 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答案】19.(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试试题(二)理科数学试卷)下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2米后水面宽________米.【答案】20.(广东省揭阳市2013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过双曲线221916x y -=的右焦点,且平行于经过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__.【答案】双曲线221916x y -=的右焦点为(5,0),渐近线的方程为43y x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5),3y x =-即43200x y --=.三、解答题21.(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试题(word 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F (1,0),直线l :1x =-,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R 是线段PF 与y 轴的交点,,RQ FP PQ l ⊥⊥.(Ⅰ)求动点Q 的轨迹的方程;(Ⅱ) 记Q 的轨迹的方程为E ,过点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曲线E 的弦AB 、CD ,设AB 、CD 的中点分别为N M ,.求证:直线MN 必过定点)0,3(R .【答案】解:(Ⅰ)依题意知,直线l 的方程为:1x =-.点R 是线段FP 的中点,且RQ ⊥FP ,∴RQ 是线段FP 的垂直平分线∴PQ 是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点Q 在线段FP 的垂直平分线,∴PQ QF =故动点Q 的轨迹E 是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24(0)y x x => (Ⅱ) 设()()B B A A y x B y x A ,,,,()()N N M M y x N y x M ,,,,直线AB 的方程为)1(-=x k y则⎪⎩⎪⎨⎧==)2(4)1(422BB A A x y x y(1)—(2)得k y y B A 4=+,即ky M 2=, 代入方程)1(-=x k y ,解得122+=kx M .所以点M 的坐标为222(1,)k k+同理可得:N 的坐标为2(21,2)k k +-. 直线MN 的斜率为21kkx x y y k N M N M MN -=--=,方程为 )12(1222---=+k x kk k y ,整理得)3()1(2-=-x k k y , 显然,不论k 为何值,(3,0)均满足方程, 所以直线MN 恒过定点R (3,0).1422.(广东省汕头一中2013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0A、()2,0B -,P 是平面内一动点,直线PA 、PB 的斜率之积为34-.(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1,02⎛⎫⎪⎝⎭作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E 、F 两点,线段EF 的中点为M ,求直线MA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2013年4月汕头一中高三模拟考【答案】(1)依题意,有3224PA PB y y k k x x ⋅=⋅=--+(2x ≠±), ----------------------------- 化简得: 22143x y += (2x ≠±),为所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依题意,可设(,)M x y 、(,)E x m y n ++、(,)F x m y n --,则有 2222()()143()()143x m y n x m y n ⎧+++=⎪⎪⎨--⎪+=⎪⎩, 两式相减,得4430014342EF mx n n x y k m y x -+=⇒==-=-, 由此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6830x y x +-=(0x ≠).------------------------------ 设直线MA :2x my =+(其中1m k=),则 22222(68)211806830x my m y my x y x =+⎧⇒+++=⎨+-=⎩, ------------------------------ 故由22(21)72(68)0||8m m m ∆=-+≥⇒≥,即18k≥, 解得:k 的取值范围是11,88⎡⎤-⎢⎥⎣⎦. ---------------------------23.(广东省汕头一中2013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已知抛物线C :212x y =,过焦点F 的动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1)求证:OA OB ⋅为定值;(2)设M 是线段AB 的中点,过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C 于点N ,证明:抛物线C 在点N 处的切线与AB 平行.【答案】(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8y kx =+,()11,A x y ,()22,B x y . ------------------------- 由21218x y y kx ⎧=⎪⎪⎨⎪=+⎪⎩得:2110264x kx --=,∴12116x x =- ------------------------∴()2121212123464OA OB x x y y x x x x ⋅=+=+=-为定值---------------------------- (2)由(1)得:点M 的横坐标为4k ,∴点N 的横坐标为4k----------------------------∵'4y x = ∴4'|k x y k == ----------------------------∴平行另解:设()00,N x y ,则12024x x k x +==,220028k y x ==---------------------------- 设抛物线C 在点N 处的切线为284k k y m x ⎛⎫-=- ⎪⎝⎭ 由228412k k y m x x y⎧⎛⎫-=- ⎪⎪⎪⎝⎭⎨⎪=⎪⎩得:2202816m mk k x x -+-= ------------------------------- ∴22404816m mk k ⎛⎫∆=--= ⎪⎝⎭,解得:m k = ------------------------------- ∴平行24.(广东省东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e =直线:2l y x =+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1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O 相切. (1)求椭圆C 1的方程;(2)设椭圆1C 的左焦点为1F ,右焦点为2F ,直线1l 过点1F ,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2l 垂直于1l ,垂足为点P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3)设2C 与x 轴交于点Q ,不同的两点R 、S 在2C 上,且满足0=⋅,求||QS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由直线:2l y x =+与圆222xy b +=相切,b =,即b =由e =,得222213b e a =-=,所以a =所以椭圆的方程是221:132x y C +=(2)由条件,知2||||MF MP =,即动点M 到定点2F 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1:1l x =-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得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是x y 42=(3)由(2),知(0,0)Q ,设221212,,,44y y R y S y ⎛⎫⎛⎫⎪ ⎪⎝⎭⎝⎭, ∴222121121,,,44y y y QR y RS y y ⎛⎫⎛⎫-==- ⎪ ⎪⎝⎭⎝⎭由0=⋅RS QR ,得()()222121121016y y y y y y -+-=∵12y y ≠,∴21116y y y ⎛⎫=-+⎪⎝⎭,∴222121256323264y y y =++≥=,当且仅当2121256y y =,即14y =±时等号成立 又||y QS ⎛== ,∵2264y ≥,∴当2264y =,即28y =±时,min ||QS =故||QS 的取值范围是)⎡+∞⎣25.(广东省肇庆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理)试题)已知两圆222212:20,:(1)4C x y x C x y +-=++=的圆心分别为12,C C ,P 为一个动点,且12||||PC PC +=(1)求动点P 的轨迹M 的方程;(2)是否存在过点(2,0)A 的直线l 与轨迹M 交于不同的两点C 、D,使得11||||C C C D =?若存在,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两圆的圆心坐标分别为1(1,0),C 和2(1,0)C -∵1212||||||2PC PC C C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 的轨迹为以原点为中心,1(1,0),C 和2(1,0)C -为焦点,长轴长为2a =的椭圆, 1,1a c b ====∴椭圆的方程为2212x y +=,即动点P 的轨迹M 的方程为2212x y += (2)(i)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点(2,0)A 在椭圆M 的外部,直线l 与椭圆M 无交点,所以直线l 不存在.(ii)设直线l 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由方程组2212(2)x y y k x ⎧+=⎪⎨⎪=-⎩得2222(21)8820k x k x k +-+-=①依题意28(21)0k ∆=-->解得22k -<<当k <<时,设交点1122(,),(,)C x y D x y ,CD 的中点为00(,)N x y ,方程①的解为12x x == ,则212024221x x k x k +==+ ∴2002242(2)22121k ky k x k k k ⎛⎫-=-=-= ⎪++⎝⎭要使11||||C C C D =,必须1C N l ⊥,即11C N k k ⋅=-∴222212114021kk k k k --+⋅=--+,即2102k k -+=② ∵1114102∆=-⨯=-<或,∴2102k k -+=无解所以不存在直线,使得11||||C C C D =综上所述,不存在直线l ,使得11||||C C C D =26.(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坐标原点O 到直线l 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2)设11()A x y ,,22()B x y ,.27.(广东省汕头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理)试题)己知斜率为1的直线l 与双曲线2222:1x y C a b-=(0a >,0b >),相交于B 、D 两点,且BD 的中点为(1,3)M(1)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2)设C 的右顶点为A ,右焦点为F ,||||17DF BF ⋅=,证明:过A 、B 、D 三点的圆与x 轴相切.【答案】解:(1)由题设知,直线l 的方程为2y x =+代入双曲线C 的方程,并化简得:2222222()440b a x a x a a b ----=设11(,)B x y ,22(,)D x y ,则212224a x x b a +=-,22212224a a b x x b a+⋅=- ①由(1,3)M 为BD 的中点知:1212x x +=,故2221412a b a ⋅=-,即223b a = ② 所以2223c a a -=,即224c a = 故2c e a==所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e =(注:本题也可用点差法解决)(2)由①、②知,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233x y a -=(,0)A a ,(2,0)F a ,122x x +=,2124302a x x +⋅=-<1|||2|BF x a =-同理2|||2|DF x a =-2222121212|||||(2)(2)||42()||864||548|BF DF x a x a x x a x x a a a a a a ⋅=--=-++=----=++又因为||||17DF BF ⋅= 且25480a a ++> 所以254817a a ++= 解得:1a =,95a =-(舍去)12|||6BD x x -连结MA ,则由(1,0)A ,(1,3)M 知||3MA =,从而||||||MA MB MD ==,且MA x ⊥轴, 因此以M 为圆心,MA 为半径的圆经过A 、B 、D 三点,且在点A 处与x 轴相切. 所以过A 、B 、D 三点的圆与x 轴相切28.(广东省汕头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详解))已知直线033=+-y x 经过椭圆C :12222=+by a x (0>>b a )的一个顶点B 和一个焦点F .⑴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⑵设P 是椭圆C 上动点,求||||||PB PF -的取值范围,并求||||||PB PF -取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答案】【答案】⑴依题意,)1 , 0(B ,)0 , 3(-F , 所以1=b ,3=c ,222=+=c b a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22=+y x 5分. ⑵||||||||0BF PB PF ≤-≤,当且仅当||||PB PF =时,0||||||=-PB PF ,当且仅当P 是直线BF 与椭圆C 的交点时,||||||||BF PB PF =- ,2||=BF ,所以||||||PB PF -的取值范围是]2 , 0[ . 设) , (n m P ,由||||PB PF =得013=++n m ,由⎪⎩⎪⎨⎧=++=+0131422n m n m ,解得⎩⎨⎧-==10n m 或⎪⎪⎩⎪⎪⎨⎧=-=13111338n m , 所求点P 为)1 , 0(-P 和)1311, 1338(-P . 29.(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三阶段性联合考试数学(理)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动点P到两点(0),0)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直线l 过点(1,0)E -且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1)求曲线C 的轨迹方程;(2)是否存在△AOB 面积的最大值,若存在,求出△AOB 的面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Ⅰ)由椭圆定义可知,点P 的轨迹C是以(0),0)为焦点,长半轴长为2 的椭圆.故曲线C 的方程为2214x y +=(Ⅱ)存在△AOB 面积的最大值因为直线l 过点(1,0)E -,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x my =-或0y =(舍).则221,4 1.x y x my ⎧+=⎪⎨⎪=-⎩整理得 22(4)230m y my +--= 由22(2)12(4)0m m ∆=++>. 设1122()()A x y B x y ,,,.解得1y =2y =. 则21||y y -=因为1212AOB S OE y y ∆=⋅-= 设1()g t t t=+,t =t ≥.则()g t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g t ≥.所以AOB S ∆≤当且仅当0m =时取等号,即max ()AOB S ∆=. 所以AOB S ∆30.(广东省汕头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数学(理)试题)〔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长轴为AB,过点B 的直线l 与x 轴垂直,椭圆的离心率e =,F 为椭圆的左焦点且11AF F B =1 .(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P 是椭圆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PH⊥x 轴,H 为垂足,延长HP 到点Q 使得HP=PQ.连接AQ 并延长交直线l 于点M.N 为MB 的中点,判定直线QN 与以AB 为直径的圆O 的位置关系.【答案】解:(Ⅰ)易知A )0,(a -, B )0,(a )0,(1c F -1)()0,(11=+⋅-=⋅∴c a c a F AF1222==-∴b c a又23=e 43122222=-==∴aa a c e ,解得42=a1422=+∴y x 所求椭圆方程为:(Ⅱ)设),(00y x P 则)2,(00y x Q )22(≠-≠x x 及 2200+=∴x y k AQ 所以直线AQ 方程)2(22:00++=x x y y )28,2(00+∴x y M )24,2(00+∴x y N 42222420000000-=--+=∴x y x x y x y k QN又点P 的坐标满足椭圆方程得到:442020=+y x ,所以 202044y x -=-200200024242y x y y x x y x k QN -=-=-=∴ ∴直线 QN 的方程:)(22000x x y x y y --=- 化简整理得到:442202000=+=+y x y y x x 即4200=+y y x x 所以 点O 到直线QN 的距离244220=+=y x d∴直线QN 与AB 为直径的圆O 相切.31.(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数学(理)试题)(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F 1,F 2分别是椭圆C:22221(0)y x a b a b+=>>的上、下焦点,其中F 1也是抛物线C 1:24x y =的焦点,点M 是C 1与C 2在第二象限的交点,且15||3MF =. (1)求椭圆C 1的方程;(2)已知A(b,0),B(0,a),直线y=kx(k>0)与AB 相交于点D,与椭圆C 1相交于点E,F 两点,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32.(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测试数学(理)试题(详解))如图,已知点M0(x0,y0)是椭圆C:222yx=1上的动点,以M0为切点的切线l0与直线y=2相交于点P.(1)过点M0且l0与垂直的直线为l1,求l1与y轴交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T,使得以PM0为直径的圆恒过点T?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1)由椭圆得:y =,'y =1222(22)x x ---切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l 1的方程为:000)y y x x -=-,与y 轴交点纵坐标为因为011x -≤≤,所以,2001x ≤≤,200222x ≤-≤,所以,当切点在第一、二象限时l 1与y 轴交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y ≤≤,则对称性可知 l 1与y 轴交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2y -≤≤. (2)依题意,可得∠PTM 0=90°,设存在T(0,t),M 0(x 0,y 0)由(1)得点P 的坐标(220000222y y x x -+,2),由00PT M T =可求得t=1所以存在点T(0,1)满足条件.33.(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1C :22221x y a b+= (0a b >>)的离心率为3,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求椭圆1C 的方程;(2)设椭圆1C 的左焦点为1F ,右焦点为2F ,直线1l 过点1F 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2l 垂直1l 于点P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3)设O 为坐标原点,取2C 上不同于O 的点S ,以OS 为直径作圆与2C 相交另外一点R ,求该圆面积的最小值时点S 的坐标.【答案】解:(1)解:由e =得223a c =,再由222c a b =-,解得a =由题意可知1222a b ⋅⋅=,即a b ⋅=解方程组2a ab ⎧=⎪⎨⎪=⎩得a b ==所以椭圆C 1的方程是22132x y += (2)因为2MP MF =,所以动点M 到定直线1:1l x =-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点2F (1,0)的距离,所以动点M 的轨迹2C 是以1l 为准线,2F 为焦点的抛物线,所以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为24y x =(3)因为以OS 为直径的圆与2C 相交于点R ,所以∠ORS = 90°,即0OR SR ⋅= 设S (1x ,1y ),R (2x ,2y ),SR =(2x -1x ,2y -1y ),OR =(2x ,2y )所以222221*********()()()()016y y y OR SR x x x y y y y y y -⋅=-+-=+-= 因为12y y ≠,20y ≠,化简得12216y y y ⎛⎫=-+⎪⎝⎭所以221222256323264y y y =++≥=, 当且仅当2222256y y =即22y =16,y 2=±4时等号成立 圆的直径|OS===因为21y ≥64,所以当21y =64即1y =±8时,min OS =, 所以所求圆的面积的最小时,点S 的坐标为(16,±8)34.(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数学(理)试题(含解析))如图(6),设点)0,(1c F -、)0,(2c F 分别是椭圆)1(1:222>=+a y ax C 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且12PF PF ⋅uuu r uuu r 最小值为0.(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动直线12,l l 均与椭圆C 相切,且12//l l ,试探究在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B ,点B 到12,l l 的距离之积恒为1?若存在,请求出点B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6)F 2F 1oyx【答案】解:(1)设),(y x P ,则有),(1y c x PF +=,),(2y c x P F -=[]a a x c x aa c y x PF PF ,,11222222221-∈-+-=-+=⋅ 由12PF PF ⋅uuu r uuu r最小值为0得210122=⇒=⇒=-a c c , ∴椭圆C 的方程为1222=+y x(2)①当直线12,l l 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 kx m y kx n =+=+ 把1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222(12)4220k x mkx m +++-=∵直线1l 与椭圆C 相切,∴2222164(12)(22)0k m k m ∆=-+-=,化简得2212m k =+同理,2212n k =+∴22m n =,若m n =,则12,l l 重合,不合题意,∴m n =- 设在x 轴上存在点(,0)B t ,点B 到直线12,ll 的距离之积为1,则1=,即2222||1k t m k -=+,--- 把2212k m +=代入并去绝对值整理,22(3)2k t -=或者22(1)0k t -=前式显然不恒成立;而要使得后式对任意的k R ∈恒成立则210t -=,解得1t =±;---------------------------------------------------------②当直线12,l l 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 =和x =,定点(1,0)-到直线12,l l 的距离之积为1)1-+=;定点(1,0)到直线12,l l 的距离之积为1)1=;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定点B 为(1,0)-或(1,0)35.(广东省江门市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即一模)数学(理)试题 )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 ,离心率23=e ,右焦点为)0 , 3( F . ⑴求椭圆C 的方程;⑵设椭圆的上顶点为A ,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向量OA OP +与FA 共线?若存在,求直线AP 的方程;若不存在,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解:⑴设椭圆C 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椭圆C 的离心率23=e ,右焦点为)0 , 3( F ,∴c c a ==, 222a b c =+,∴2,1,a b c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 ⑵假设椭圆C 上是存在点P (00,x y ),使得向量OA OP +与FA 共线,00(,1)OP OA x y +=+,(FA =,∴011y +=,即001)x y =+,(1) 又点P (00,x y )在椭圆2214x y +=上,∴220014x y += (2)由⑴、⑵组成方程组解得0001x y =⎧⎨=-⎩,或0017x y ⎧=⎪⎪⎨⎪=⎪⎩, ∴(0,1)P -,或1()7P , 当点P 的坐标为(0,1)-时,直线AP 的方程为0y =,当点P的坐标为1()7P 时,直线AP440y -+=, 故直线AP 的方程为0y =440y -+=36.(广东省华附、省实、深中、广雅四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已知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C 的两条渐近线过坐标原点,且两条渐近线与以点D (0, 2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相切,又知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与D 关于直线y =x 对称. (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Ⅱ)设直线y =mx +1与双曲线C 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另一直线l 经过M (-2,0)及AB 的中点,求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b 的取值范围;(Ⅲ)若Q 是双曲线C 上的任一点,F 1F 2为双曲线C 的左,右两个焦点,从F 1引∠F 1QF 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点N 的轨迹方程.【答案】解:(Ⅰ)设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y =kx ,则kx -y =0∵该直线与圆x 2+(y - 2 )2=1相切,有|- 2 |k 2+ 1= 1 ⇒ k =±1. ∴双曲线C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 故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 x 2a 2-y 2a2 = 1 .易求得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为 ( 2 ,0),∴2a 2=2,a 2=1.∴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Ⅱ)由 ⎩⎨⎧ y =mx +1 x 2-y 2=1得(1-m 2)x 2-2mx -2=0.令f (x )= (1-m 2)x 2-2mx -2直线与双曲线左支交于两点,等价于方程f (x )=0在(-∞,0)上有两个不等实根. 因此 ⎩⎪⎨⎪⎧ △>02m 1-m 2 <0-21-m 2>0解得1<m <2 .又AB 中点为(m 1-m 2 ,11-m2 ),∴直线l 的方程为y =1-2m 2+m +2 (x +2). 令x =0,得b =2-2m 2+m +2=2-2(m -14 )2+178.∵1<m < 2 ,∴-2(m -14 )2+178 ∈ (-2+ 2 , 1),∴b ∈ (-∞,-2- 2 )∪(2,+∞).(Ⅲ)若Q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延长2QF 到T ,使||||1QF QT =, 若Q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在QF 2上取一点T ,使| QT |=|QF 1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 TF 2 |=2,所以点T 在以F 2( 2 ,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即点T 的轨迹方程是(x - 2 )2+y 2=4 (x ≠ 0) ①由于点N 是线段F 1T 的中点,设N (x ,y ),T (x T ,y T ).则 ⎩⎪⎨⎪⎧ x =x T- 2 2 y =y T2,即 ⎩⎨⎧ x T=2x + 2y T= 2y .代入①并整理得点N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1.(x ≠ -22) (或者用几何意义得到| NO |=12| F 2T |=1, 得点N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1.)37.(广东省海珠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数学(理)试题)(本小题满分14分)设抛物线()2:20C x py p =>的焦点为F ,()()000,0A x y x ≠是抛物线C 上的一定点.(1)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F ,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Q R 两点, S 为C 的准线上一点,若QRS ∆的面积为4,求p 的值;(2)过点A 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AM ,AN ,与抛物线C 的交点分别为()11,,M x y ()22,N x y .若直线AM ,AN 的斜率都存在,证明:直线MN 的斜率等于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A 处的切线的斜率.【答案】(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抛物线、对称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方程的思想方法,考查数学探究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解: (1)由题设0,2p F ⎛⎫ ⎪⎝⎭,设1,,2p Q x ⎛⎫ ⎪⎝⎭则1,2p R x ⎛⎫- ⎪⎝⎭QR =2p ===.∴由QRS ∆的面积为4,得:1242p p ⨯⨯=,得: 2.p =(2)由题意()100,A x y -首先求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A 处的切线的斜率.解法一:设抛物线在1A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00y k x x y =++ 联立()0022y k x x y x py⎧=++⎪⎨=⎪⎩得2002220x pkx px k py ---=将2002py x =代入上式得:2200220x pkx px k x ---=()()22002420pk px k x ∆=-++=即2220020p k px k x ++= 即()200pk x += 得0.x k p=-即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A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0.x p-解法二:由22x py =得212y x p=, ∴'x y p=∴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00,A x y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0.x p-再求直线MN 的斜率.解法一:设直线AM 的斜率为1k ,则由题意直线AN 的斜率为1k -直线AM 的的方程为()010y y k x x -=-,则直线AN 的的方程为()010y y k x x -=--.联立()21002x py y k x x y ⎧=⎪⎨=-+⎪⎩得221100220x pk x pk x x -+-=(1)方程(1)有两个根01,x x ,∴()()2210102420pk px k x ∆=--->∴0,1x =0112x x pk +=,即1102x pk x =-,同理可得2102x pk x =--直线MN 的斜率222121122121222MNx x y y x x p p k x x x x p --+===--0022x x p p-==- ∴直线MN 的斜率等于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A 处的切线的斜率解法二:AM AN k k =-01020102y y y y x x x x --∴=--- 将222012012,,222x x x y y y p p p ===分别代入上式得:2222001201022222x x x x p p p p x x x x --=---, 整理得0122x x x =+∴直线MN 的斜率222121122121222MNx x y y x x p p k x x x x p --+===--0022x x p p-==- ∴直线MN 的斜率等于抛物线C 在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1A 处的切线的斜率.38.(广东省广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如图5, 已知抛物线2P yx :=,直线AB 与抛物线P 交于A B ,两点,OA OB ^,OA OB OC uu r uu u r uuu r+=,OC 与AB 交于点M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求四边形AOBC 的面积的最小值.,考查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意识) 解法一:(1)解:设()()()221122M x y A y y B y y ,,,,,, ∵OA OB OC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222121212222yy y y y y x +-+==,①122y y y +=. ② ∵OA OB ⊥, ∴0OA OB ⋅=. ∴2212120y y y y += 依题意知120y y ≠,∴121y y =-. ③把②、③代入①得:2422y x +=,即()2112y x =- ∴点M 的轨迹方程为()2112yx =- (2)解:依题意得四边形AOBC 是矩形,∴四边形AOBC 的面积为S OA OB ==⋅===∵22121222y y y y +≥=,当且仅当12y y =时,等号成立,∴2S ≥=∴四边形AOBC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 解法二:(1)解:依题意,知直线OA OB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OA 的斜率为k , 由于OA OB ⊥,则直线OB 的斜率为1k-故直线OA 的方程为y kx =,直线OB 的方程为1y x k=-. 由2y kx y x ,.⎧=⎨=⎩ 消去y ,得220k x x -=.解得0x =或21x k=∴点A 的坐标为211k k ,⎛⎫⎪⎝⎭同理得点B 的坐标为()2k k ,- ∵OA OB OC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221212k k x k k y ,.⎧+⎪=⎪⎪⎨⎪-⎪=⎪⎩消去k ,得()2112yx =- ∴点M 的轨迹方程为()2112y x =-(2)解:依题意得四边形AOBC 是矩形, ∴四边形AOBC 的面积为S OA OB==⋅=≥2=当且仅当221kk=,即21k =时,等号成立 ∴四边形AOBC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39.(广东省广州市2013届高三3月毕业班综合测试试题(一)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1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两个焦点分别为1(2,0)F -,2F ()20,,点(2,3)A 在椭圆1C 上,过点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22:4C x y =交于B C ,两点,抛物线2C 在点B C ,处的切线分别为12l l ,,且1l 与2l 交于点P .(1) 求椭圆1C 的方程;(2) 是否存在满足1212PF PF AF AF +=+的点P ? 若存在,指出这样的点P 有几个(不必求出点P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抛物线、曲线的切线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意识)(1) 解法1:设椭圆1C 的方程为22221x y a b+=()0a b >>,依题意: 222222231,4.a b a b ⎧+=⎪⎨⎪=+⎩解得: 2216,12.a b ⎧=⎪⎨=⎪⎩ ∴ 椭圆1C 的方程为2211612x y += 解法2:设椭圆1C 的方程为22221x y a b+=()0a b >>,根据椭圆的定义得1228a AF AF =+=,即4a =,∵2c =, ∴22212b a c =-=∴椭圆1C 的方程为2211612x y += (2)解法1:设点)41,(211x x B ,)41,(222x x C ,则))(41,(212212x x x x --=, )413,2(211x x BA --=, ∵C B A ,,三点共线, (苏元高考吧:) ∴BC BA // ∴()()()222211211113244x x x x x x ⎛⎫--=-- ⎪⎝⎭,化简得:1212212x x x x ()+-=. ① 由24xy =,即214y x ,=得y '=12x ∴抛物线2C 在点B 处的切线1l 的方程为)(2411121x x x x y -=-,即211412x x x y -=. ② 同理,抛物线2C 在点C 处的切线2l 的方程为 222412x x x y -=. ③ 设点),(y x P ,由②③得:=-211412x x x 222412x x x -, 而21x x ≠,则 )(2121x x x += 代入②得 2141x x y =, 则212x x x +=,214x x y =代入 ① 得 1244=-y x ,即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y . 若1212PF PF AF AF +=+ ,则点P 在椭圆1C 上,而点P 又在直线3-=x y 上, ∵直线3-=x y 经过椭圆1C 内一点(3,0), ∴直线3-=x y 与椭圆1C 交于两点∴满足条件1212PF PF AF AF +=+ 的点P 有两个 解法2:设点),(11y x B ,),(22y x C ,),(00y x P ,由24xy =,即214y x ,=得y '=12x ∴抛物线2C 在点B 处的切线1l 的方程为)(2111x x x y y -=-, 即2111212x y x x y -+=∵21141x y =, ∴112y x x y -= .∵点),(00y x P 在切线1l 上, ∴10102y x x y -=. ① 同理, 20202y x x y -=. ② 综合①、②得,点),(),,(2211y x C y x B 的坐标都满足方程y x xy -=002∵经过),(),,(2211y x C y x B 的直线是唯一的, ∴直线L 的方程为y x xy -=002, ∵点)3,2(A 在直线L 上, ∴300-=x y ∴点P 的轨迹方程为3-=x y若1212PF PF AF AF +=+ ,则点P 在椭圆1C 上,又在直线3-=x y 上, ∵直线3-=x y 经过椭圆1C 内一点(3,0), ∴直线3-=x y 与椭圆1C 交于两点∴满足条件1212PF PF AF AF +=+ 的点P 有两个解法3: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23y k x =-+,由()2234y k x x y ,,⎧=-+⎪⎨=⎪⎩消去y ,得248120x kx k -+-=设()()1122B x y C x y ,,,,则12124812x x k x x k ,+==- 由24xy =,即214y x ,=得y '=12x∴抛物线2C 在点B 处的切线1l 的方程为)(2111x x x y y -=-,即2111212x y x x y -+= ∵21141x y =, ∴211124x y x x =-.同理,得抛物线2C 在点C 处的切线2l 的方程为222124x y x x =- 由211222124124x y x x x y x x ,,⎧=-⎪⎪⎨⎪=-⎪⎩解得121222234x x x k x x y k ,.⎧+==⎪⎪⎨⎪==-⎪⎩ ∴()223P k k ,-∵1212PF PF AF AF +=+,∴点P 在椭圆22111612x y C :+=上 ∴()()2222311612k k -+=.化简得271230k k --=.(*)由()2124732280Δ=-⨯⨯-=>,可得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满足条件的点P 有两个40.(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已知点(4,0)M 、(1,0)N ,若动点P 满足6||MN MP NP =⋅.(1)求动点P 的轨迹C ; (2)在曲线C 上求一点Q ,使点Q 到直线l :2120x y +-=的距离最小.【答案】解:(1)设动点(,)P x y ,又点(4,0)M 、(1,0)N ,∴(4,)MP x y =-,(3,0)MN =-,(1,)NP x y =- 由6||MN MP NP =⋅,得3(4)x --=∴222(816)4(21)4x x x x y -+=-++,故223412x y +=,即22143x y +=,∴轨迹C 是焦点为(1,0)±、长轴长24a =的椭圆;评分说明:只求出轨迹方程,没有说明曲线类型或交代不规范的扣1分. (2)椭圆C 上的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值等于平行于直线l :2120x y +-= 且与椭圆C 相切的直线1l 与直线l 的距离. 设直线1l 的方程为20(12)x y m m ++=≠-由22341220x y x y m ⎧+=⎨++=⎩,消去y 得2242120x mx m ++-= (*). 依题意得0∆=,即0)12(16422=--m m ,故216m =,解得4m =±.当4m =时,直线1l :240x y ++=,直线l 与1l 的距离5d ==.当4m =-时,直线1l :240x y +-=,直线l 与1l 的距离d ==<,故曲线C 上的点Q 到直线l 当4m =-时,方程(*)化为24840x x -+=,即2(1)0x -=,解得1x =. 由1240y +-=,得32y =,故3(1,)2Q . ∴曲线C 上的点3(1,)2Q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 41.(广东省肇庆市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数学(理)试题)设椭圆22221(0,0)x y a b b a+=>>的离心率为12,其左焦点E 与抛物线21:4C x y =-的焦点相同.(Ⅰ)求此椭圆的方程;(Ⅱ)若过此椭圆的右焦点F 的直线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P ,则(1)求直线的方程;(2)椭圆上是否存在点(,)M x y ,使得12MPF S ∆=,若存在,请说明一共有几个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Ⅰ)抛物线C 的焦点为(1,0)E -,它是题设椭圆的左焦点.离心率为112b =,所以,2b =.由2221b a -=求得a =因此,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2143x y += (*)(Ⅱ)(1)椭圆的右焦点为(1,0)F ,过点F 与y 轴平行的直线显然与曲线C 没有交点.设直线的斜率为k ,① 若0k =,则直线0y =过点(1,0)F 且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0,0),此时直线 的方程为0y =;② 若0k ≠,因直线过点(1,0)F ,故可设其方程为(1)y k x =-,将其代入24y x =-消去y ,得22222(2)0k x k x k --+=.因为直线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P ,所以判别式22224(2)40k k k --⋅=,于是1k =±,从而直线的方程为1y x =-或1y x =-+.因此,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0y =或1y x =-或1y x =-+.(2)由(1)可求出点P 的坐标是(0,0)或(1,2)-或(1,2)--. ①若点P 的坐标是(0,0),则1PF =.于是12MPF S ∆==112y ⨯⨯,从而1y =±,代入(*)式联立: 221431x y y ⎧+=⎪⎨⎪=⎩或221431x y y ⎧+=⎪⎨⎪=-⎩,求得x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M 有4个: ,,1,1⎫⎛⎫⎫⎛⎫--⎪ ⎪⎪ ⎪⎪ ⎪⎪ ⎪⎭⎝⎭⎭⎝⎭. ②若点P 的坐标是(1,2)-,则PF =点M 到直线:1y x =-+于是有11122MPF S y ∆==⨯-,从而112x y +-=±, 与(*)式联立:22143112x y x y ⎧+=⎪⎪⎨⎪+-=⎪⎩或22143112x y x y ⎧+=⎪⎪⎨⎪+-=-⎪⎩解之,可求出满足条件的点M 有4个:,,1115,714⎛⎫- ⎪⎝⎭,31,2⎛⎫- ⎪⎝⎭. ③ 若点P 的坐标是(1,2)--,则PF =,点(,)M x y 到直线:1y x =-是有11122MPF S y ∆==⨯-,从而112x y --=±,与(*)式联立:22143112x yx y⎧+=⎪⎪⎨⎪--=⎪⎩或22143112x yx y⎧+=⎪⎪⎨⎪--=-⎪⎩,解之,可求出满足条件的点M有4个:,,1115,714⎛⎫⎪⎝⎭,31,2⎛⎫--⎪⎝⎭.综合①②③,以上12个点各不相同且均在该椭圆上,因此,满足条件的点M共有12个.图上椭圆上的12个点即为所求.42.(广东省湛江市2013届高三4月高考测试(二)数学理试题(WORD版))已知抛物线C:y2=4x, F 是抛物线的焦点,设A(x1,y1),B(x2 ,y2)是C上异于原点O的两个不重合点,OA丄OB,且AB与x轴交于点T(1) 求x1x2的值;(2) 求T的坐标;(3) 当点A在C上运动时,动点R满足:FRFBFA=+,求点R的轨迹方程.【答案】F的距43.(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2013深圳二模))已知动点M到点(0,1) y=的距离之和为5.离与到直线4(1)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并画出图形;=+与轨迹E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A B,求m的取值范围;(2)若直线:l y x mAB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求弦长||【答案】44.(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已知椭圆)(1122221 >=-+a a y a x 的左右焦点为21,F F ,抛物线C:px y 22=以F 2为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于点()11,M x y 、N ()22,x y ,点M 在x轴上方,直线1F M 与抛物线C 相切.(1)求抛物线C 的方程和点M 、N 的坐标;(2)设A,B 是抛物线C 上两动点,如果直线MA ,MB 与y 轴分别交于点,P Q . MPQ ∆是以MP ,M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探究直线AB 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答案】解:(1)由椭圆方程得半焦距1)1(c 22=--a a =所以椭圆焦点为),( ,01F )01(21-F 又抛物线C 的焦点为)0,2(p ,2,12==∴p p x y C 42=∴: ∵),(11y x M 在抛物线C 上, ∴1214x y =,直线M F 1的方程为)1(111++=x x y y 代入抛物线C 得22211(1)4(1),y x x x +=+22114(1)4(1)x x x x +=+即 22111(1)0,x x x x x ∴-++= ∵1F M 与抛物线C 相切,04)121221=-+∆∴x x =(,11,x ∴= ∴ M、N 的坐标分别为(1,2)、(1,-2) (2)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1. 证明如下:设11(,)A x y ,22(,)B x y ,(1,2)M ,A 、B 在抛物线24y x =上,∴211222244241y x y x ⎧=⎪=⎨⎪=⨯⎩①②③由①-③得,1112412MA y k x y -==-+④由②-③得,2222412MB y k x y -==-+④因为MPQ ∆是以MP,M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所以MA MB k k =-由MAMB k k =-得11222124122412y x y y x y -⎧=-⎪-+⎪⎨-⎪=-⎪-+⎩ 化简整理,。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参考公式:若锥体的底面积为S ,高为h ,则锥体的体积为V =13Sh . 若球的半径为R ,则球的表面积为S=4πR 2,体积为V=43πR 2,回归方程为y bx a =+, 其中:()()()121,.nii i nii xxy y a y bx x x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简sin 2013o 的结果是 A .sin 33o B .cos33o A .-sin 33o B .-cos33o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 13(1+i )= A .l+i B .l -i C .-l+I D .-l -i 3.图l 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分别是A .32π、1283π B .16π、323π C .12π、163πD .8π、163π4.双曲线221x my -=的实轴长是虚轴长的2倍,则rn= A .14B .12C .2D .45.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a 3分别是下表第一、二、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a 1,a 2,a 3中的任何两个数不在下表的同一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