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2015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2015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试卷满分 130 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 位置上,并认直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 •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中的选项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3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租,描写清楚。

4 •卷中除要求近似计算的结果取近似值外,其他均应给出精确结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正确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标.号涂黑 ) 1•-3的倒数是()A • 3B .土 32.函数y=l'x — 4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 x >4B . x > 43 .今年江苏省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 393 0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 393X 103B . 3.93X 103C . 3.93 X 105D . 3.93X 1064.方程 2x — 1 = 3x + 2的解为A . x = 1B . x =— 1C . x = 3D . x =— 35.若点 A(3, —4)、 B( — 2, m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 m 的值为A . 6B . —6C . 12D . — 126.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圆7 . tan 45o 的值为()1A . 2B . 12 C . yD . 2&八边形的内角和为()A . 180oB . 360oC . 1080oD . 1440o9.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粗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1 1C .D .—"33()C . x < 4D . X M 410.如图第犢人ABC 中,/ 駅B = 90o ,,使点DA 落在AB 上的已知:如图,AD 、BE 分别是△ 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于 _ 。

江苏省无锡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B.C. D.2.如图,CD是⊙O的直径,弦DE∥OA,若∠D的度数是50°,则∠C的度数是()A.B.C.D.3.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DE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四个结论:(1)DE=1,(2)△CDE∽△CAB,(3)△CDE的面积与△CAB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3个4.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3,弦AB长为24,则点O到AB的距离是()A. 6B. 5C. 4D. 35.如图,正六边形螺帽的边长是2cm,这个扳手的开口a的值应是()A. cmB.C. cmD. 1cm6.如图,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树叶画四周镶一条金色的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若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则满足的方程是()A. B.C. D.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 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 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 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如图,△ABC中,AE交BC于点D,∠C=∠E,AD=4,BC=8,BD:DC=5:3,则DE的长等于()A.B.C.D.9.如图,一张半径为1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a(a≥3)的正方形内任意移动,则在该正方形内,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A.B.C.D.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DC,CB上移动,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若AD=2,线段CP的最小值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1.已知=,则= ______ .12.近年来全国房价不断上涨,我市2013年的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为7000元,经过两年的上涨,2015年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为8500元,设这两年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为x,则关于的方程为______ .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D,且CO=CD,则∠PCA= ______ °.15.小红需要用扇形薄纸板制作成底面半径为9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锥形生日帽,如图所示,则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______ .16.如图,△ABC是正三角形,曲线CDEF叫做正三角形的渐开线,其中弧CD、弧DE、弧EF的圆心依次是A、B、C,如果AB=1,那么曲线CDEF的长是______.1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的圆心在x轴上,坐标为(a,0),半径为1,直线l为y=2x-2,若⊙A沿x轴向右运动,当⊙A与直线l有公共点时,点A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且AD交y轴于点E,那么点D的坐标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0分)19.(1)3y(y-1)=2(y-1)(2)(x-1)(x+2)=70(3)2y2-3=4y(配方法)20.小玲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学校教学大楼AB的高度: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放一面平面镜,镜子与教学大楼的距离EA=21米.当她与镜子的距离CE=2.5米时,她刚好能从镜子中看到教学大楼的顶端B.已知她的眼睛距地面高度DC=1.6米.请你帮助小玲计算出教学大楼的高度AB是多少米?(注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1.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周长.22.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一段圆弧经过格点A、B、C.(1)请找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O的位置;(2)请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①⊙O的半径为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②的长为______ (结果保留π);③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AE交CD的延长线于点E,DA平分∠BDE.(1)求证:AE⊥CD;(2)已知AE=4cm,CD=6cm,求⊙O的半径.24.如图,Rt△ABC中,∠ACB=90°,∠B=30°,AB=4,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点D,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的扇形交AB 于点E.(1)以BC为直径的圆与AC所在的直线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25.某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0(元/个)的计算器,其销售量y(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其变化如下表:40万元的净利润,且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那么销售价格应定为多少?(注:净利润=总销售额-总进价-其他开支)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OBC的边长为AO=6,BO=8,(1)如图①,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由点C向点A沿线段CA运动,同时点Q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由点O向点C沿线段OC运动,求当P、Q、C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2)如图②,E是OB的中点,将△AOE沿AE折叠后得到△AFE,点F在矩形AOBC 内部,延长AF交BC于点G.求点G的坐标.27.如图1,小红将一张直角梯形纸片沿虚线剪开,得到矩形和三角形两张纸片,测得AB=15,AD=12.在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下面的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将△EFG的顶点G移到矩形的顶点B处,再将三角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E 点落在CD边上,此时,EF恰好经过点A(如图2)求FB的长度;(2)在(1)的条件下,小红想用△EFG包裹矩形ABCD,她想了两种包裹的方法如图3、图4,请问哪种包裹纸片的方法使得未包裹住的面积大?(纸片厚度忽略不计)请你通过计算说服小红.28.对于半径为r的⊙P及一个正方形给出如下定义:若⊙P上存在到此正方形四条边距离都相等的点,则称⊙P是该正方形的“等距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2,4),顶点C、D在x轴上,且点C 在点D的左侧.(1)当r=4时,①在P1(0,-3),P2(4,6),P3(4,2)中可以成为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的圆心的是______;②若点P在直线y=-x+2上,且⊙P是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2)如图2,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EFGH的顶点F的坐标为(6,2),顶点E、H在y轴上,且点H在点E的上方.①若⊙P同时为上述两个正方形的“等距圆”,且与BC所在直线相切,求⊙P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②将正方形ABCD绕着点D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由原方程得到2x+1=0,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故本选项错误;B、当a=0时.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由原方程得到x2-x-1=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该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2.【答案】A【解析】解:∵DE∥OA,∴∠AOD=∠D=50°,∴∠C=∠AOD=25°,故选:A.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D=∠D,再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关键是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答案】D【解析】解:∵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DE是它的中位线,∴DE=1,DE∥AB,∴△CDE∽△CAB,∴DE:AB=1:2,∴△CDE的面积与△CAB的面积之比为1:4.故选D.由题意即可推出DE∥AB,推出DE=1,△CDE∽△CAB,△CDE的面积与△CAB 的面积之比为相似比的平方,即为1:4.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关键在于推出DE∥AB.4.【答案】B【解析】解:过O作OC⊥AB于C,∵OC过O,∴AC=BC=AB=12,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OC==5.故选:B.过O作OC⊥AB于C,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即可.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OC的长.5.【答案】A【解析】解:连接AC,过B作BD⊥AC于D;∵AB=BC,∴△ABC是等腰三角形,∴AD=CD;∵此多边形为正六边形,∴∠ABC==120°,∴∠ABD=×120°=60°,∴∠BAD=30°,AD=AB•cos30°=2×=,∴a=2cm.故选A.连接AC,作BD⊥AC于D;根据正六边形的特点求出∠ABC的度数,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D的度数,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D的长,进而可求出AC的长.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根据等腰三角形及正六边形的性质求解.6.【答案】B【解析】解:依题意,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则(80+2x)(50+2x)=5400.故选:B.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应该是:(树叶画的长+2个纸边的宽度)×(树叶画的宽+2个纸边的宽度)=整个挂图的面积,由此可得出方程.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对于面积问题应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7.【答案】D【解析】解:A、应经过此半径的外端,故本选项错误;B、应该垂直于此半径,故本选项错误.C、应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要正确理解切线的定义:和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掌握切线的判定:①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本题考查了命题和定理,知识点有:切线的判定方法.8.【答案】D【解析】解:∵∠C=∠E,且∠BDE=∠ADC,∴△BDE∽△ADC,∴=,∵BC=8,BD:DC=5:3,∴BD=5,DC=3,AD=4,∴=,解得DE=,故选:D.由条件可证明△BDE∽△ADC,且可求得BD和DC的长度,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求得DE.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9.【答案】B【解析】解: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当圆运动到正方形的一个角上时,形成扇形BAO,它的面积是.则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4×(1-)=4-π.故选:B.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就是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扇形的面积的差的4倍.本题主要考查了轨迹、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记忆公式是关键.10.【答案】B【解析】解:∵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DC,CB上移动,∴DE=CF,在△ADE和△DCF中,,∴∠DAE=∠CDF,∵∠CDF+∠ADF=∠ADC=90°,∴∠ADF+∠DAE=90°,∴∠APD=90°,取AD的中点O,连接OP,则OP=AD=×2=1(不变),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C、P、O三点共线时线段CP的值最小,在Rt△CO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O===,所以,CP=CO-OP=-1.故选B.根据点E、F的运动速度判断出DE=CF,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DE和△D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E=∠CDF,然后求出∠APD=90°,取AD的中点O,连接OP,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点P到AD的中点的距离不变,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C、P、O三点共线时线段CP的值最小,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O,再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确定出点P到AD的中点的距离是定值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1.【答案】【解析】解;由=,得=.由合比性质,得=.=,故答案为:.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y:x的值,再根据倒数的意义,可得答案.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较简单12.【答案】7000(1+x)2=8500【解析】解:设这两年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7000(1+x)2=8500,故答案为:7000(1+x)2=8500.由于设这两年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均为x,那么2014年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为7000(1+x)元,2015年的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为7000(1+x)(1+x)元,然后根据2015年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为8500元即可列出方程.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掌握增长率问题的计算公式: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13.【答案】k>且k≠1【解析】解:根据题意得k-1≠0且△=22-4(k-1)×(-2)>0,解得:k>且k≠1.故答案为:k>且k≠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k-1≠0且△=22-4(k-1)×(-2)>0,然后求出两个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14.【答案】67.5【解析】解:∵PD切⊙O于点C,∴∠OCD=90°;又∵CO=CD,∴∠COD=∠D=45°;∴∠A=∠COD=22.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OA=OC,∴∠A=∠ACO=22.5°(等边对等角),∴∠PCA=180°-∠ACO-∠OCD=67.5°.故答案是:67.5°.根据切线的性质知∠OCD=90°,然后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CD中∠COD=∠D=45°;再由圆周角定理求得∠ACO=22.5°;最后由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PCA的度数.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切线的定义推知∠OCD=90°.15.【答案】216°【解析】解:母线长==15,设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n°,所以2π•9=,解得n=216,即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216°.故答案为216°.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母线长=15,设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n°,利用弧长公式得到2π•9=,解得n=216.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6.【答案】4π【解析】解:弧CD的长是=,弧DE的长是:=,弧EF的长是:=2π,则曲线CDEF的长是:++2π=4π.故答案为:4π.弧CD,弧DE,弧EF的圆心角都是120度,半径分别是1,2,3,利用弧长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三条弧长,三条弧的和就是所求曲线的长.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弧CD,弧DE,弧EF的圆心角都是120度,半径分别是1,2,3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1-≤a≤1+【解析】解:如图:当⊙A在直线L的左侧,⊙A与直线L相切时,△BOD∽△ABC,∵直线l为y=2x-2,∴B(1,0),D(0,-2),∴OB=1,OD=2,∴,即,∴BC=,∴AB=,当⊙A在直线L的右侧,⊙A与直线L相切时,同理A′B=,∴A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是1-≤a≤1+,故答案为:1-≤a≤1+.根据⊙A与L有公共点从左相切开始,到相交,到右相切,所以A移动的距离是左相切到右相切时的距离.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关键是知道点A 移动距离.18.【答案】(-,)【解析】解:如图,过D作DF⊥AF于F,∵点B的坐标为(1,3),∴AO=1,AB=3,根据折叠可知:CD=OA,而∠D=∠AOE=90°,∠DEC=∠AEO,∴△CDE≌△AOE,∴OE=DE,OA=CD=1,设OE=x,那么CE=3-x,DE=x,∴在Rt△DCE中,CE2=DE2+CD2,∴(3-x)2=x2+12,∴x=.又DF⊥AF,∴DF∥EO,∴△AEO∽△ADF,而AD=AB=3,∴AE=CE=3-=,∴==,即==.∴DF=,AF=.∴OF=-1=.∴点D的坐标为(-,).故答案为:(-,).如图,过D作DF⊥AF于F,根据折叠可以证明△CDE≌△AO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E,OA=CD=1,设OE=x,那么CE=3-x,DE=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的长度,而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EO∽△ADF,而AD=AB=3,接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F、AF的长度,也就求出了D的坐标.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折叠问题,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折叠的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得到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它们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19.【答案】解:(1)∵3y(y-1)=2(y-1),∴(y-1)(3y-2)=0,∴y-1=0或3y-2=0,∴y1=1,y2=;(2)∵(x-1)(x+2)=70,∴x2+x-2=70,∴x2+x-72=0,∴(x+9)(x-8)=0,∴x+9=0或x-8=0,∴x1=-9,x2=8;(3)∵2y2-3=4y,∴2(y2-2y+1-1)-3=0,∴2(y-1)2=5,y=1±,y1=1+,y2=1-.【解析】(1)移项将方程右边化简为0,然后在提取公因式即可求解;(2)将方程左边去括号然后再化简成x2+x-72=0,利用因式分解即可求解;(3)移项然后在利用配方法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20.【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AEB=∠CED,∠BAE=∠DCE=90°,(2分)∴△ABE∽△CDE,(5分)∴,(7分)∴,(8分)∴AB=13.44(米).(11分)答:教学大楼的高度AB是13.44米.(12分)【解析】根据反射定律,∠1=∠2,又因为FE⊥EC,所以∠3=∠4,再根据垂直定义得到∠BAE=∠DCE,所以可得△BAE∽△DCE,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21.【答案】解:∵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2-4(6-b)=0,即b2+8b-20=0;解得b=2,b=-10(舍去);①当a为底,b为腰时,则2+2<5,构不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②当b为底,a为腰时,则5-2<5<5+2,能够构成三角形;此时△ABC的周长为:5+5+2=12;答:△ABC的周长是12.【解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0,据此可求出b的值;进而可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即可求得其周长.此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在求三角形的周长时,不能盲目的将三边相加,而应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为前提条件下分类讨论,以免造成多解、错解.22.【答案】2;π【解析】解:(1)如图所示: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线OE,交正方形网格于点O,则O点即为⊙O的圆心;(2)①在Rt△OCF中,∵CF=2,OF=4,∴OC===2;②在Rt△OAG与Rt△OCF中,AG=OF=4,OG=CF=2,OA=OC=2,∴∠OAG=∠COF,∠AOG=∠OCF,∵∠OAG+∠AOG=90°,∠OCF+∠COF=90°,∴∠AOG+∠COF=90°,∴∠AOC=90°,∴===π;③直线DC与⊙O相切.理由:∵连接CD,在△DCO中,CD=,CO=2,DO=5,∴CD2+CO2=25=DO2.∴∠DCO=90°,即CD⊥OC.∴CD与⊙O相切.(1)连接AC,作AC的垂直平分线,由垂径定理可知OE与网格的交点即为⊙O的圆心;(2)①直接根据正方形网格的特点及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即为⊙O的半径;②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OC=90°,再根据弧长公式求出的度数;③连接CD,根据勾股定理得出CD、OD的长,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OCD的形状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弧长的计算,在解答此题时要先根据垂径定理作出圆心,再根据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3.【答案】(1)证明:连接OA.∵AE是⊙O切线,∴OA⊥AE,∴∠OAE=90°,∴∠EAD+∠OAD=90°,∵∠ADO=∠ADE,OA=OD,∴∠OAD=∠ODA=∠ADE,∴∠EAD+∠ADE=90°,∴∠AED=90°,∴AE⊥CD;(2)解:过点O作OF⊥CD,垂足为点F.∵∠OAE=∠AED=∠OFD=90°,∴四边形AOFE是矩形.∴OF=AE=4cm.又∵OF⊥CD,∴DF=CD=3cm.在Rt△ODF中,OD==5cm,即⊙O的半径为5cm.【解析】(1)欲证明AE⊥CD,只要证明∠EAD+∠ADE=90°即可;(2)过点O作OF⊥CD,垂足为点F.从而证得四边形AOFE是矩形,得出OF=AE,根据垂径定理得出DF=CD,在Rt△O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的半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解:(1)相切,理由是:∵∠ACB=90°,BC为半圆的直径,∴以BC为直径的圆与AC所在的直线相切;(2)在Rt△ACB中,∠B=30°,∴∠A=90°-30°=60°,AC=AB=×4=2,由勾股定理得:BC==2,∴S阴影=S半圆-(S△ABC-S扇形AEC),=π-×2×+,=-2,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解析】(1)切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经过半径的外端;b、垂直于这条半径,满足这两个条件,则与圆相切;(2)先根据条件求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和锐角∠A的度数,再利用差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及扇形的面积,属于常考题型,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求阴影部分面积时,要注意利用和或差来求解.25.【答案】解:设y与x的解析式为:y=ax+b,则,解得:,∴y=-0.1x+8,根据题意,得:(x-20)(-0.1x+8)-40=40,∴x1=40,x2=60,∵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价格应定为40元.答:价格应定为40元.【解析】设y与x的解析式为:y=ax+b,将表格中的数代入解析式,求出a、b的值,求出解析式,然后表示出利润,根据利润为40万元,求出销售价格.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26.【答案】解:(1)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由勾股定理得,OC==10,当CQ=CP时,2t=10-4t,解得,t=,此时CP=2×=,∴AP=8-=,P点坐标为(,6),当PC=PQ时,如图①,过点Q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E,CQ=10-4t,CP=2t.∵△CEQ∽△CAO,∴EQ=CQ=(10-4t)=6-t,PE=(10-4t)-2t=8-t-2t=8-t,由勾股定理得,(6-t)2+(8-t)2=(2t)2,整理得:36t2-140t+125=0,解得,t1=,t2=(舍去),此时,AP=8××2=,∴P点坐标为(,6),当QC=PQ时,如图②,过点Q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F,CQ=10-4t,CP=2t,∵△CFQ∽△CAO,∴QF═(10-4t)=6-t,PF=2t-(10-4t)=t-8,则(6-t)2+(t-8)2=(10-4t)2,整理得,21t2-40t=0,解得,t1=,t2=0(舍去),此时,AP=8-×2=,则P点坐标为(,6),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6),(,6),(,6);(2))如图③,连接EG,由题意得:△AOE≌△AFE,∴∠EFG=∠OBC=90°,∵E是OB的中点,∴EG=EG,EF=EB=4,在Rt△EFG和Rt△EBG中,,∴Rt△EFG≌Rt△EBG(HL)∴∠FEG=∠BEG,∠AOB=∠AEG=90°,∴△AOE∽△AEG,∴AE2=AO•AG,即36+16=6×AG,解得,AG=,由勾股定理得,CG==,∴BG=6-=,G的坐标为(8,).【解析】(1)分CQ=CP、PC=PQ和QC=PQ三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2)连接EG,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OE≌△A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G=∠OBC=90°,证明Rt△EFG≌Rt△EBG得到∠FEG=∠BEG,∠AOB=∠AEG=90°,得到△AOE∽△AEG,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翻转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翻转变换的性质、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7.【答案】解:(1)∵BE=AB=15,在直角△BCE中,CE===9∴DE =6,∵∠EAD +∠BAE =90°,∠BAE =∠BEF ,∴∠EAD +∠BEF =90°,∵∠BEF +∠F =90°,∴∠EAD =∠F∵∠ADE =∠FBE∴△ADE ∽△FBE ,∴ ,, ∴BF =30;(2)①如图1,将矩形ABCD 和直角△FBE 以CD 为轴翻折,则△AMH 即为未包裹住的面积,∵Rt △F ′HN ∽Rt △F ′EG ,∴ ′ ′ = ,即 ,解得:HN =3,∴S △AMH = •AM •MH = ×12×24=144; ②如图2,将矩形ABCD 和Rt △ECF 以AD 为轴翻折,∵Rt △GBE ∽Rt △GB ′C ′,∴ ′ ′ ′,即′ ′ ,解得:GB ′=24, ∴S △B ′C ′G = •B ′C ′•B ′G = ×12×24=144, ∴按照两种包裹方法的未包裹面积相等.【解析】(1)先证明△ADE ∽△FBE ,利用相似的性质得BF ;(2)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Rt △F′HN ∽Rt △F′EG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HN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结果;②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Rt △F′HN ∽Rt △F′EG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HN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结果.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翻折变化,以动态(平移和旋转)的形式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的知识和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答案】P 2,P 3;(4,-2)或P (-4,6);0<r < 或r >2 +2【解析】解:(1)①连接AC和BD,交于点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到正方形ABCD四条边距离都相等∴⊙P一定通过点M,∵A(2,4)∴M(0,2)设⊙P的圆心坐标是(x,y),∴r=4时,∴x2+(y-2)2=(4)2,即,x2+(y-2)2=32,把P1(0,-3),P2(4,6),P3(4,2)代入,只有P2,P3成立,∴可以成为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的圆心的是P2,P3,故答案为:P2,P3;②∵点P在直线y=-x+2上,且⊙P是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把y=-x+2代入x2+(y-2)2=32,得x2+x2=32,解得x=±4,∴y=-2或6,∴P(4,-2)或P(-4,6).故答案为:(4,-2)或P(-4,6).(2)如下图:①∵⊙P同时为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等距圆”,∴⊙P同时过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E和正方形EFGH的对称中心I.∴点P在线段EI的中垂线上.∵A(2,4),正方形ABCD的边CD在x轴上;F(6,2),正方形EFGH的边HE 在y轴上,∴E(0,2),I(3,5)∴∠IEH=45°,设线段EI的中垂线与y轴交于点L,与x轴交于点M,∴△LI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I⊥y轴,∴L(0,5),∴△LO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O=OM∴M(5,0),∴P在直线y=-x+5上,∴设P(p,-p+5)过P作PQ⊥直线BC于Q,连结PE,∵⊙P与BC所在直线相切,∴PE=PQ,∴p2+(-p+5-2)2=(p+2)2,解得:P1=5+2,P2=5-2,∴P1(5+2,-2),P2(5-2,2),∵⊙P过点E,且E点在y轴上,∴⊙P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2|-2-2|=4或2|2-2|=4-4.②如图2,连接DH,作DT⊥HF,以D为圆心,DE为半径作圆,交DT于点E1,交HD于E2,当0<r<DT-DE1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HF所在的直线为:y=-x+8,DT所在的直线为:y=x-2,∴T(5,3),∵D(2,0),∴DT==3,∵DE=DE1∴DT-DE=DT-DE=3-2=,1∴当0<r<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当r>HE2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HE2=HD+DE2,DE2=DE,∴HE=HD+DE=+2=2+2,2∴当r>2+2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综上可知当0<r<或r>2+2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故答案为:0<r<或r>2+2.(1)①连接AC和BD,交于点M,设⊙P的圆心坐标是(x,y),列出圆心到M的关系式,把P1(0,-3),P2(4,6),P3(4,2)代入,看是否成立来逆定,②把y=-x+2代入x2+(y-2)2=32,求出x和y的值,再写出坐标.(2)①先求出△LI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L(0,5),进而得出△LO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P(p,-p+5)据关系列出方程求了圆心,的坐标,最后得出弦长.②连接DH,作DT⊥HF,以D为圆心,DE为半径作圆,交DT于点E1,交HD于E2,当0<r<DT-DE1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当r>HE2时,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据此求解.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此外对本题中的“等距圆”的定义正确理解也是解题的关键.。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苏科版)(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苏科版)(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解方程22(51)3(51)0x x ---=最适当的方法是( )A .直接开平方法B .配方法C .公式法D .因式分解法2. 一元二次方程2340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有一个实数根D . 没有实数根3.体育课上,九年级2名学生各练习10次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 )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4.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让人记忆深刻. 据了解,在鸟巢设计的最后阶段,经过了两次优化,鸟巢的结构用钢量从5.4万吨减少到4.2万吨.若设平均每次用钢量降低的百分率为x ,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 .25.4(1)4.2x -=B .25.4(1)4.2x -= C .5.4(12)4.2x -= D .24.2(1+)4.2x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B .优弧一定大于劣弧C .不同的圆中不可能有相等的弦D .直径是弦且是同一个圆中最长的弦6.若关于x 的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1k >-且0k ≠ C .1k <- D .1k <且0k ≠7.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40A ∠=,则B ∠的度数为( ) A .80º B .60º C .50º D .40º8.形如半圆型的量角器直径为4cm ,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量角器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 重合,零刻度线在x 轴上),连接60°和120°刻度线的外端点P 、Q ,线段PQ 交y 轴于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03)B .(-13C .30)D .(13) 9.如图,⊙O 的半径为2,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PQ 切⊙O 于点Q ,则PQ 的最小值是( )A.13 B.5 C. 3 D. 2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5)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有且仅有....两点到x 轴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1,则圆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A .4r > B. 06r << C. 46r ≤< D. 46r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若实数x 满足2210x x --=,则2365x x -+= . 12.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4a x x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13. 若关于x 的方程22(1)0x a xa +-+=的两根互为倒数,则a = .14.如图,点A 、B 、C 在⊙O 上,AB ∥CO ,∠B =22º,则∠A = .15.已知⊙O 的半径为r ,弦AB,则AB 所对圆周角的度数为 .16.在植树节当天,某校一个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参加植树造林活动,10个小组植树的株 数见下表:则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是______. 17.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相交于点E ,若AE =5,BE =1,∠AED =30º,则CD 的长为 .18. 已知a 、b 是方程230x x --=的两个根,则代数式32223-11a-b+5a b a ++的值为 .19.如图,P 是双曲线4(0)y x x=>的一个分支上的一点,以点P 为圆心,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P ,当⊙P 与直线y =3相切时,点P 的坐标为 .则=+⋅⋅⋅⋅⋅⋅+++2014321S S S S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 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21.(16分)解方程:(1)2(2)25x -= (2)22340x x --=(3)2221x x x -=+ (4)2214160x x +-=22.(8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m x m -++-=.(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出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23.(8分)某汽车销售公司6月份销售某厂家的汽车,在一定范围内,每部汽车的进价与销售量有如下关系:若当月仅售出1部汽车,则该部汽车的进价为27万元,每多售出1部,所有售出的汽车的进价均降低0.1万元/部,月底厂家根据销售量一次性返利给销售公司,销售量在10部以内(含10部),每部返利0.5万元;销售量在10部以上,每部返利1万元. (1)若该公司当月售出3部汽车,则每部汽车的进价为 万元;(2)如果汽车的售价为28万元/部,该公司计划当月返利12万元,那么需要售出多少部汽车?(盈利=销售利润+返利)24.(8分)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D 是半圆O 上的两点,且OD ∥BC ,OD 与AC 交于点E . (1)若∠B=70°,求∠CAD 的度数; (2)若AB=4,AC=3,求DE 的长.25.(10分)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CD =2,AD =3,以C 点为圆心,作一个动圆,与线段AD 交于点P (P 和A 、D 不重合),过P 作⊙C 的切线交线段AB 于F 点. (1)求证:△CDP ∽△PAF ;(2)设D P x =,A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APF 沿PF 翻折后,点A 落在BC 上,请说明理由.26.(8分)三个小球分别标有﹣2,0,1三个数,这三个球除了标的数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将小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搅匀.(1)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将小球上所标之数记下,然后将小球放回袋中,搅匀后再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再记下小球上所标之数,求两次记下之数的和大于0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求出结果)(2)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将小球上所标之数记下,然后将小球放回袋中,搅匀后再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将小球上所标之数再记下,…,这样一共摸了13次.若记下的13个数之和等于﹣4,平方和等于14.求:这13次摸球中,摸到球上所标之数是0的次数.F DA BCP123A ’27.(10分)如图,在⊙O的内接△ABC中,AD⊥BC于D,(1)①若作直径AP,求证:AB·AC=AD·AP;②已知AB+AC=12,AD=3,设⊙O的半径为y,AB的长为x.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图2中,点E为⊙O上一点,且⌒AE=⌒AB,求证:CE+CD=BD.28.(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0),以OA为半径作半圆,点C是第一象限内圆周上一动点,连结AC、BC,并延长BC至点D,使CD=BC,过点D作x轴垂线,分别交x轴、直线AC于点E、F,点E为垂足,连结OF.(1)当∠BAC=30º时,求△ABC的面积;(2)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3)在点C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年初三数学期中考试答题卷2014.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10.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共2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80分) 21.(本题满分16分)(1) 2(2)25x -= (2)22340x x --=(3) 1222+=-x x x (4)2214160x x +-=22. (本题满分8分) 解:(1)(2)23. (本题满分8分)解:(2)24.(本题满分8分) 解:(1)(2)25. (本题满分8分) 解:(1)(2)(3)26. (本题满分8分) 解:(1) FDAB CP123A ’(2)27. (本题满分10分)解:(1)(2)28.(本题满分12分)解:(1)图2ODB.ACE图1ODB.ACP(2)(3)初三数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4.11一、选择题(每题3分)D D D A D B C A B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11. 8 12. 2 13. -1 14. 44 15. 45º或135 16. 3517. 42 18. 23 19. (1,4)或(2,2) 20.2012/2013 三、解答题24. (1)A B 是半圆O 的直径,90A C B ∴∠=. 又//90O D B C A E O ∴∠=,,即O E A C⊥.7090907020BC A B B ∠=∴∠=-∠=-=, ,55.O A O D D A O A D O =∴∠=∠= 552035.C A D D A O C A B ∴∠=∠-∠=-= ………………………… (4分)(2)在R t A B C中,7.= O E A C ⊥,A E E C ∴=. 又O A O B=,12O E B C ∴=又122O D A B ==,2D E O DO E ∴=-=. ………………… (4分)25(1)∵PF 切⊙C 于点P ,∴CP ⊥PF …………………………………………… (1分)∴∠1+∠2=90º,而矩形ABCD 中,∠A =∠D =90º,∴∠2+∠3=90º,∴∠1=∠3,∴△CDP ∽△PAF …………………………………………… (3分)(2)∴CDDP =PAAF ,即2x =3-xy ,…………………………………………… (4分)F DA BCP123A ’整理可得,y =-x2+3x2(0<x <3)…(6分) (3)假设点A 的落点为A ’,则AA ’⊥PF ,AF =A ’F ………………………………(7分) ∴AA ’∥PC ,得□AA ’CP ,则A ’B =DP在Rt △A ’BF 中,x 2+(2-y )2=y 2, …………………………………………… (9分)即x 2=4y -4=-2x 2+6x -4,该方程无实数根,不存在符合要求的点P …(10分)27.(1)①连结BP (图略) ∵AP 是⊙O 的直径,∴∠ABP =90º=∠AD …………………………….. (1分) 又∵⊙O 中,∠P =∠C ,∴△ABP ∽△ADC …………………………………(2分) ∴ABAD =APAC ,即AB ·AC =AD ·AP …………………………………………(3分)②根据题意,x (12-x )=2y ×3,得y =-x2+12x6…………………………….. (4分) 由3<x <123<12-x <12),得3<x <9………………………………………(6分) (2)在BC 上截取BF =EC ,连结AE 、AF ∵⊙O 中, ⌒AB = ⌒AE ,∴AB =AE ………………(7分)又∵∠B =∠E ,∴△ABF ≌△AEC (SAS )……(8分)∴AF =AC ,又∵AD ⊥BC ,∴DF =DC …………(9分)∴CE +CD =BF +DF =BD ………………………(10分)28. (1)∵AB 是⊙O 的直径,∴∠ACB =90º…………………………………………(1分) 在Rt △ABC 中,AB =10,∠BAC =30º,∴BC =5,AC =5 3∴S △ABC =2532…………………………………………………………………(2分)(2)连结AD ,则AD =AB =10,当DE =8时,AE =6……………………………(3分)∴BE =4,即BE =12DE ,且△AEF ∽△DEB …………………………………(4分)O D B .AC E F∴EF =12AE =3…………………………………………………………………(5分) (3)当 ⌒BC 的度数为60º时,点E 恰好与原点O 重合.①当0º< ⌒BC的度数<60º时,点E 在O 、B 之间. ∠EOF >∠BAC =∠D , 必须令∠EOF =∠EBD ,此时有△EOF ∽△EBD …………………………(6 另OF ∥CE ,AO AE =OF CE =2OF BD =2OE BE ,即55+x =2x 5-x , 解得x =-15±5174 而x >0,∴x =517-154(②当60º< ⌒BC 的度数<90º时,点E 在O 点左侧.若∠EOF =∠B ,则OF ∥BD ,OF =12BC =14BD , 且OF BD =OE BE =14,即 -x 5-x =14,解得x =-53……(9分) 若∠EOF =∠BAC ,则x =-52………………(11分) 综上所述,点E 的坐标为(517-154,0)、(-53,0)、(-52,0)………(12分)。

2015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年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满分:130分 时间:120分钟)1.下列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x x 792= B .832=y C .)13()1(3+=-y y y y D .10)1(22=+x 2.已知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的一个根,则m 的值是( ★ )A .1B .0C .0或1D .0或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10kx x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49-≤k B .49-≥k 且0≠k C .49-≥k D .49->k 且0≠k 4.如果0<a ,0b >,0c >,那么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5.若抛物线22y x x a =++的顶点在x 轴的下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a > B .1a < C .1≥a D .1≤a6.若圆的半径是5,圆心的坐标是(0,0),点P 的坐标是(4,3),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O 外B .点P 在⊙O 内C .点P 在⊙O 上D .点P 在⊙O 外或⊙O 上 7.如图,将半径为2cm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 ,则折痕AB 的长为( ★ )A .2cmBC .D .(第7题图) (第8题图)…………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8.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AB ⊥BC ,AB=2cm ,CD=4cm .以BC 上一点O 为圆心的圆经过A 、D 两点,且∠AOD=90°,则圆心O 到弦AD 的距离是( ★ )Acm BC. D. 9.小明在二次函数2245y x x =++的图象上,依横坐标找到三点(1-,1y ),(12,2y ), (132-,3y ),则你认为1y ,2y ,3y 的大小关系应为( ★ ) A .123y y y >> B .231y y y >> C .312y y y >> D .321y y y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0.等腰△ABC 两边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两个解,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张家港市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969元,计划到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设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函数243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函数21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函数___________的图象. 14.初三数学课本上,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时,列了如下表格:根据表格上的信息回答问题: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在3x =时,y =_________.15.已知抛物线24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顶点为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6.如图,AB 、CD 是⊙O 的两条弦,如果∠AOB=∠COD ,那么______=______.(任填一组)(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点A 、B 是⊙O 上两点,AB=10,点P 是⊙O 上的动点(P 与A 、B 不重合...),连结AP 、PB ,过点O 分别作OE ⊥AP 于E ,OF ⊥PB 于F ,则EF=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9分)18.解下列方程:(共10分)⑴ 2(2)40x --= (5分) ⑵ x xx x =---3632 (5分)19.(7分)有一个运算装置,当输入值为x 时,其输出值为y ,且y 是x 的二次函数,已知输入值为2-,0,1时,相应的输出值分别为5,3-,4-. ⑴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⑵如图,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当输出值y 为正数时输入值x 的取值范围.20.(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B=25°,以点C为圆心、AC为半径作⊙C,交AB于点D,求AD的度数.21.(7分)张家港永安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普陀山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⑴现有一个35人的团队准备去旅游,人均旅游费为_________元.⑵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普陀山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永安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普陀山风景区旅游?……………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22.(6分)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间径几何?”用数学语言可表述为:“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于E ,CE =1寸,AB =10寸,求直径CD 的长.”23.(6分)如图①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n 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⑴求出拱桥的抛物线解析式;⑵若水面下降2.5米,则水面宽度将增加多少米?(图②是备用图)…………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24.(8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2=-++-m x m x .⑴求证:无论m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若方程的两实数根之积等于1192-+m m ,求6+m 的值.25.(8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为弦,过A 、B 分别作AE ⊥CD 、BF ⊥CD ,分别交直线CD 于E 、F . ⑴求证:CE=DF ;⑵若AB=20cm ,CD=10cm ,求AE +BF 的值.26.(10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小丽、小强和小红到某超市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参与了某种水果的销售工作,已知该种水果的进价为8元/千克,下面是他们在活动结束后的对话. 小丽:如果以10元/千克的价格销售,那么每天可售出300千克. 小强:如果以13元/千克的价格销售,那么每天可获取利润750元.小红:通过调查验证,我发现每天的销售量y (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⑴当销售价格为13元/千克时,共售出_____________千克水果; ⑵求y (千克)与x (元)(0 x )的函数关系式;⑶设该超市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获取的利润为W 元,那么当销售单价为何值时,每天可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进价)]27.(12分)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 和x 轴上另一点A ,它的对称轴x =2 与x 轴交于点C ,直线y =-2x -1经过抛物线上一点B (-2,m ),且与y 轴、直线x =2分别交于点D 、E . (1)求m 的值及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证:① CB =CE ;② D 是BE 的中点;(3)若P (x ,y )是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PB =PE ,若存在,试求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0.7或8 11.15000)1(129692=+x 12.1)2(2--=x y13.2x y = 14.4- 15.8 16.AB=CD 等(答案不唯一) 17.5三、解答题:(共79分)18.⑴解:4)2(2=-x ………… 1’ ⑵解:x x x 3622-=+ ………… 2’……………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22±=-x ………… 2’ 0652=--x x ………… 3’22+±=x ………… 3’ 0)1)(6(=+-x x ………… 4’0421==x x , ………… 5’ 1621-=-=x x , ………… 5’19.解:⑴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0(2≠++=a c bx ax y由题意得:⎪⎩⎪⎨⎧-=++-==+-43524c b a c c b a ………………………………………… 1’ 解之得:⎪⎩⎪⎨⎧-=-==321c b a ………………………………………… 2’∴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322--=x x y ……………………………… 3’ ⑵……………………… 4’(图象略) ……………………… 5’ 当0>y 时,1-<x 或3>x ……………………… 7’20.解:连结CD ,由题意得:∠A=65°, ………………………………… 2’∵CA=CD∴∠CDA =∠A=65° ………………………………… 3’ ∴∠DCA=180°-∠CDA -∠A=50° ………………………………… 4’∴AD =50° ………………………………… 5’ 21.解:⑴800 ……………………………………………………………………… 2’⑵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 名员工去普陀山风景区旅游, ∵ 27000>25×1000∴ 25>x …………………………………………………………… 3’∴ 27000)]25(201000[=--x x ………………………………… 5’ 解得: 304521==x x , ………………………………………… 6’∵700)25(201000≥--x∴30)(4521==x ,x ,舍去不符合题意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去普陀山风景区旅游.……………… 7’22.解:连结AO ,∵CD 为⊙O 的直径,AB ⊥CD ,AB=10,∴AE=21AB=5, ………………………………………………………… 2’ 设半径长为x ,则OA=x ,OE=1-x ………………………………… 3’∴5)1(22+-=x x ……………………………………………………… 4’13=x …………………………………………………………… 5’ ∴直径CD=2x =26. ……………………………………………………… 6’答:直径CD 的长为26寸.23.解:⑴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设拱桥的抛物线解析式为)0(2≠=a ax y ……… 1’ 由题意得:24-=a ,解得:21-=a , ………………………………… 2’ ∴拱桥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21x y -= ………………………………………… 3’ ⑵由题意得:当5.4-=y 时,5.4212-=-x ……………………………………………… 4’ 解得:3±=x ……………………………………………… 5’ ∴此时水面宽度为6米,∴水面宽度将增加2米. ……………………………………………… 6’24.解:⑴由题意得:12)2(4)]2([22+=--+-=∆m m m ………………… 2’∵无论m 取何值时,02≥m ,∴012122>≥+m ………………… 3’ 即0>∆∴无论m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4’⑵设方程两根为1x ,2x ,由韦达定理得:221-=⋅m x x ……………………… 5’x y O由题意得:11922-+=-m m m ,解得:91-=m ,12=m ………………… 7’ ∴76=+m …………………………………………………………………… 8’25.⑴证明:过点O 作OG ⊥CD 于G ,∵AE ⊥EF ,OG ⊥EF ,BF ⊥EF ,∴AE ∥OG ∥BF , ………………………………………………………… 1’ 又∵OA=OB∴GE=GF …………………………………………………………………… 2’ ∵OG 过圆心O ,OG ⊥CD∴CG=GD …………………………………………………………………… 3’ ∴EG -CG=GF -GD即CE=DF …………………………………………………………………… 4’ ⑵解:连结OC ,则OC=21AB=10, …………………………………………… 5’ ∵OG 过圆心O ,OG ⊥CD ,∴CG=21CD=5, …………………………………………………………… 6’ ∴OG=35 …………………………………………………………………… 7’ ∵梯形ABCD 中,EG=GF ,AO=OB ,∴OG=21(AE+BF ) ∴AE+EF=2OG=310 ………………………………………………………… 8’26.解:⑴150 ……………………………………………………………………… 2’⑵设函数关系式为)0(≠+=k b kx y ,由题意得:⎩⎨⎧+=+=bk b k 1315010300 …………………………………………………………… 4’ 解之得:⎩⎨⎧=-=80050b k …………………………………………………………… 5’ ∴函数关系式为)0(80050>+-=x x y …………………………………… 6’ ⑶由题意得:6400120050)80050)(8(2-+-=+--=x x x x W ………… 8’ 800)12(502+--=x …………………………………… 9’(另解:当122=-=ab x 时,=最大W 800) ∴当销售单价为12元时,每天可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00元. … 10’27.解:⑴∵点B (2-,m )在直线12--=x y 上,∴31)2()2(=--⨯-=m …………………………………………… 1’∴点B (2-,3)又∵点A (4,0)点O (0,0)∴设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0()4(≠-=a x ax y …………… 2’∴3)42(2=---a ∴41=a ……………………………………………………………… 3’ ∴函数关系式为x x x x y -=--=241)4(41 ………………………… 4’ ⑵①由题意可得:点E (2,-5),又点C (2,0),∴CE=5, …………………… 5’又点B (-2,3)∴BC=2234+=5,∴CB=CE …………………………………………………………………… 6’ ②又题意可得:点D (0,-1), ………………………………………………… 7’ ∴BD=2242+=25,DE=2242+=25,∴BD=DE ,即D 是BE 的中点. ……………………………………………… 8’⑶作直线CD ,∵PB=PE∴点P 在线段BE 的垂直平分线上,∵CB=CE ,D 是BE 的中点,∴CD ⊥BE ,∴直线CD 是线段BE 的垂直平分线, …………………………………………… 9’设直线CD 解析式为)0(≠+=k b kx y ,由题意可得:⎪⎩⎪⎨⎧-==121b k , ∴121-=x y ………………………………………………………………… 10’ ∴⎪⎩⎪⎨⎧-=-=x x y x y 241121 ………………………………………………………………… 11’解得:⎪⎩⎪⎨⎧+=+=2515311y x ,⎪⎩⎪⎨⎧-=-=2515322y x ∴存在点P (53+,251+)和(53-,251-),使得PB =PE .…… 12’。

无锡市新区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无锡市新区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是弦;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 2个 D . 1个2. 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6x -=B .()216x +=C .()229x +=D .()229x -=3. 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12350x x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 .12 B .14 C .12或14 D .以上都不对 4. 在Rt△ABC 中,∠C=90°,∠B=30°,BC =4 cm ,以点C 为圆心,以2 cm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5.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k 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 A.k >14-B. 14k ≥-且0k ≠C.k <14-D. k >14-且0k ≠ 6.某厂一月份生产某机器300台,计划二、三月份共生产980台。

设二三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 A .300(1+x )2=980 B .300(1-x )2=980C .300(1+x )+300(1+x )2=980D .300+300(1+x )+300(1+x )2=9807. 如图,将量角器按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 在半圆上.点A 、B 的读数分别为86°、30°,则∠ACB 的大小为 ( ) A .15︒ B .28︒ C .29︒ D .34︒8.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6π,半径是1的⊙O 从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出发,在△ABC 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则⊙O 自转了 ( )A .2周B . 3周C .4周D .5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6分)9.将一元二次方程x 2+1=2x 化成一般形式可得 ,它的解是 . 10.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第8题) O D AB C(第7题)11. 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根之和是 ,两根之积是 .12. 方程x 2-6x +k =0的一根是4,则k = ,另一个根是______.13. 如图,点A 、B 、C 在⊙O 上,若∠BAC = 24°,则∠OBC = °.14. 如图,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D 为直径,∠C =130°,则∠ADB 的度数为 .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格点A ,B ,C ,其中B 点坐标为(3,4),则该弧所在圆心的坐标是 . 16.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 (ab >0)的两个根分别是m +1与2m ﹣4,则ab= .17. 如图,一张圆心角为45°的扇形纸板按如图方式剪得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扇形纸板的面积是 .18. 如图,⊙O 的半径为2,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PB 切⊙O 于点B ,则PB 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19(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解下列方程: (1)042=-x x (2)x 2-8x-10=0(配方法)(3)x 2+6x -1=0 (4)2x 2+5x -3=0(第13题)OB C D A(第14题) O x y A B C(第15题)(第17题) (第18题)A BC P O 20(本题满分6分)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A=30°,AC =CP . (1) 求证:CP 是⊙O 的切线;(2) 若PC =6,AB=4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本题满分4分)如图,AB 是⊙O 直径,弦CD 与AB 相交于点E ,∠ACD =52°,∠ADC =26°.求∠CEB 的度数.22(本题满分4分)某商店经销一批小家电,每个小家电的成本为40元。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3分)(2015秋•无锡期中)下列方程①7x2﹣8x=1 ②2x2﹣5xy+6y2=0 ③5x2﹣﹣1=0 ④=3y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2.(3分)(2015秋•无锡期中)下列方程中两根之和等于1的是()A.x2+x+1=0 B.x2﹣x=﹣1 C.x2﹣x﹣100=0 D.3.(3分)(2015秋•无锡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的圆过点A(0,﹣4),则点B(﹣2,3)与⊙O的位置关系是()A.在圆内B.在圆外C.在圆上D.无法确定4.(3分)(2010•芜湖)关于x的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A.a≥1 B.a>1且a≠5 C.a≥1且a≠5 D.a≠55.(3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ABC中,DE∥BC,且DE:BC=2:3,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D:DE=2:3 B.AD:BD=2:3 C.AD:AE=2:3 D.AD:AB=2:3 6.(3分)(2011•海南)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7.(3分)(2015秋•无锡期中)已知一个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大距离是5,最小距离是1,则这个圆的半径是()A.6 B.2 C.2或3 D.4或68.(3分)(2016•湘潭一模)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9.(3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四边形PAOB是扇形OMN的内接矩形,顶点P在弧MN上,且不与M,N重合,当P点在弧MN上移动时,矩形PAOB的形状、大小随之变化,则PA2+PB2的值()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10.(3分)(2012•南京)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将纸片折叠,点A、D分别落在点A′、D′处,且A′D′经过点B,EF为折痕,当D′F⊥CD时,的值为()A.B.C.D.二、仔细填一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2分)(2015•东莞)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12.(2分)(2015•兰州)如果===k(b+d+f≠0),且a+c+e=3(b+d+f),那么k=______.13.(2分)(2014•泰州一模)某药品原价每盒25元,为了响应国家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号召,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16元,则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______.14.(2分)(2011秋•香河县期末)已知(x2+y2+1)(x2+y2﹣3)=5,则x2+y2的值等于______.15.(2分)(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末)若a,b是方程x2+x﹣2015=0的两实数根,则a2+2a+b=______.16.(2分)(2011•津南区一模)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______cm.17.(2分)(2015•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B⊥BC,AB=2cm,CD=4cm.以BC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D两点,且∠AOD=90°,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______cm.18.(2分)(2015•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长的最小值为______.三、精心做一做(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84分)19.(16分)(2015秋•无锡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x2﹣1=0(2)x2﹣4x+1=0(配方法)(3)5(x+2)=4x(x+2)(4)x2﹣2x﹣3=0.20.(8分)(2015秋•揭阳校级期末)已知x=﹣1是方程x2+mx﹣5=0的一个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21.(8分)(2015•枣庄)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______;(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______;(3)△A2B2C2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单位.22.(8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在⊙O中,弦AB的长为8,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1)求⊙O的半径;(2)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试求线段OP的取值范围.23.(8分)(2015•泰安)如图,在△ABC中,AB=AC,点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APD=∠B.(1)求证:AC•CD=CP•BP;(2)若AB=10,BC=12,当PD∥AB时,求BP的长.24.(8分)(2015秋•无锡期中)万圣节两周前,某商店购进1000个万圣节面具,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随着万圣节的临近,预计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销售可售出400个,但商店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决定单价降价x元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10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节后,商店对剩余面具清仓处理,以第一周售价的四折全部售出.(1)当单价降低2元时,计算第二周的销售量和售完这批面具的总利润;(2)如果销售完这批面具共获利1300元,问第二周每个面具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25.(8分)(2014•防城港)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是BC边上的任一点,连接AM并将线段AM绕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N,在CD边上取点P使CP=BM,连接NP,BP.(1)求证:四边形BMNP是平行四边形;(2)线段MN与CD交于点Q,连接AQ,若△MCQ∽△AMQ,则BM与MC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6.(10分)(2002•陕西)阅读下面短文:如图①,△ABC是直角三角形,∠C=90°,现将△ABC补成矩形,使△ABC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矩形ACBD和矩形AEFB(如图②)解答问题:(1)设图②中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______S2(填“>”“=”或“<”).(2)如图③,△ABC是钝角三角形,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______个,利用图③把它画出来.(3)如图④,△ABC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AC>AB,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个,利用图④把它画出来.(4)在(3)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哪一个的周长最小?为什么?27.(10分)(2015•南通)如图,Rt△ABC中,∠C=90°,AB=15,BC=9,点P,Q分别在BC,AC上,CP=3x,CQ=4x(0<x<3).把△PCQ绕点P旋转,得到△PDE,点D落在线段PQ上.(1)求证:PQ∥AB;(2)若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求CP的长;(3)若△PDE与△ABC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T,且12≤T≤16,求x的取值范围.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3分)(2015秋•无锡期中)下列方程①7x2﹣8x=1 ②2x2﹣5xy+6y2=0 ③5x2﹣﹣1=0 ④=3y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整式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解答】解:①7x2﹣8x=1是一元二次方程,②2x2﹣5xy+6y2=0 是二元二次方程,③5x2﹣﹣1=0是分式方程,④=3y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3分)(2015秋•无锡期中)下列方程中两根之和等于1的是()A.x2+x+1=0 B.x2﹣x=﹣1 C.x2﹣x﹣100=0 D.【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对A、B、D进行判断;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对C进行判断.【解答】解:A、△=12﹣4×1<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A选项错误;B、x2﹣x+1=0,△=(﹣1)2﹣4×1<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B选项错误;C、x1+x2=1,所以C选项正确;D、△=12﹣4×<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3.(3分)(2015秋•无锡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的圆过点A(0,﹣4),则点B(﹣2,3)与⊙O的位置关系是()A.在圆内B.在圆外C.在圆上D.无法确定【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圆的半径为4,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OB的长,和圆的半径4比较大小即可判断点B和⊙O的位置关系.【解答】解:∵以O为圆心的圆过点A(0,﹣4),∴圆的半径r=4,∵点B(﹣2,3),∴OB==<4,∴点B(﹣2,3)与⊙O的位置关系是在圆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与圆心的距离,然后与半径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4.(3分)(2010•芜湖)关于x的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A.a≥1 B.a>1且a≠5 C.a≥1且a≠5 D.a≠5【分析】由于x的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那么分两种情况:(1)当a﹣5=0时,方程一定有实数根;(2)当a﹣5≠0时,方程成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分类讨论:①当a﹣5=0即a=5时,方程变为﹣4x﹣1=0,此时方程一定有实数根;②当a﹣5≠0即a≠5时,∵关于x的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16+4(a﹣5)≥0,∴a≥1.∴a的取值范围为a≥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切记不要忽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隐含条件.5.(3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ABC中,DE∥BC,且DE:BC=2:3,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D:DE=2:3 B.AD:BD=2:3 C.AD:AE=2:3 D.AD:AB=2:3 【分析】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比例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DE∥BC,∴=,∴AD:AB=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由平行线得出比例式是解题的关键.6.(3分)(2011•海南)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已知即可得到存在的相似三角形.【解答】解:∵∠ACB=90°,CD⊥AB,∴△ABC∽△ACD,△ACD∽△CBD,△ABC∽△CBD,所以有三对相似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7.(3分)(2015秋•无锡期中)已知一个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大距离是5,最小距离是1,则这个圆的半径是()A.6 B.2 C.2或3 D.4或6【分析】点应分为位于圆的内部与外部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在圆内时,直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②当点在圆外时,直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点M在圆内时,如图1,∵点到圆上的最小距离MB=1,最大距离MA=5,∴直径AB=1+5=6,∴半径r=3;②当点M在圆外时,如图2,∵点到圆上的最小距离MB=1,最大距离MA=5,∴直径AB=5﹣1=4,∴半径r=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3分)(2016•湘潭一模)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分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根据已知可求出△ABC三边的长,同理可求出阴影部分的各边长,从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三边分别为2,,同理:A中各边的长分别为:,3,;B中各边长分别为:,1,;C中各边长分别为:1、2,;D中各边长分别为:2,,;∵只有B项中的三边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且相似比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及运用.9.(3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四边形PAOB是扇形OMN的内接矩形,顶点P在弧MN上,且不与M,N重合,当P点在弧MN上移动时,矩形PAOB的形状、大小随之变化,则PA2+PB2的值()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分析】连接OP,根据勾股定理以及矩形的性质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直角△PAB中,AB2=PA2+PB2,又∵矩形PAOB中,OP=AB,∴PA2+PB2=AB2=OP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的认识,涉及到矩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10.(3分)(2012•南京)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将纸片折叠,点A、D 分别落在点A′、D′处,且A′D′经过点B,EF为折痕,当D′F⊥CD时,的值为()A.B.C.D.【分析】首先延长DC与A′D′交于点M,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与折叠的性质,易求得△BCM是等腰三角形,△D′FM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设CF=x,D′F=DF=y,利用正切函数的知识,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延长DC与A′D′,交于点M,∵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DCB=∠A=60°,∵AB∥CD,∴∠D=180°﹣∠A=12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F=∠D=120°,∴∠FD′M=180°﹣∠A′D′F=60°,∵D′F⊥CD,∴∠D′FM=90°,∠M=90°﹣∠FD′M=30°,∵∠BCM=180°﹣∠BCD=120°,∴∠CBM=180°﹣∠BCM﹣∠M=30°,∴∠CBM=∠M=30°,∴BC=CM,设CF=x,D′F=DF=y,则BC=CM=CD=CF+DF=x+y,∴FM=CM+CF=2x+y,在Rt△D′FM中,tanM=tan30°==,∴x=y,∴==.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仔细填一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2分)(2015•东莞)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4:9.【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出相似比,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即可.【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它们的面积比是4:9.故答案为:4:9.【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2分)(2015•兰州)如果===k(b+d+f≠0),且a+c+e=3(b+d+f),那么k=3.【分析】根据等比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等比性质,得k===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了等比性质:===k⇒k==.13.(2分)(2014•泰州一模)某药品原价每盒25元,为了响应国家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号召,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16元,则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20%.【分析】设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降价后的价格=降价前的价格(1﹣降价的百分率),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25(1﹣x),第二次后的价格是25(1﹣x)2,据此即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可知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16元,故25(1﹣x)2=16,解得x=0.2或1.8(不合题意,舍去),故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0%.【点评】本题考查数量平均变化率问题.原来的数量(价格)为a,平均每次增长或降低的百分率为x的话,经过第一次调整,就调整到a(1±x),再经过第二次调整就是a(1±x)(1±x)=a(1±x)2.增长用“+”,下降用“﹣”.14.(2分)(2011秋•香河县期末)已知(x2+y2+1)(x2+y2﹣3)=5,则x2+y2的值等于4.【分析】首先把x2+y2当作一个整体,设x2+y2=k,方程即可变形为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k即x2+y2的值.【解答】解:设x2+y2=k∴(k+1)(k﹣3)=5∴k2﹣2k﹣3=5,即k2﹣2k﹣8=0∴k=4,或k=﹣2又∵x2+y2的值一定是非负数∴x2+y2的值是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注意把x2+y2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最后注意根据式子的形式分析值的取舍.15.(2分)(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末)若a,b是方程x2+x﹣2015=0的两实数根,则a2+2a+b= 2014.【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a2+a﹣2015=0,即a2+a=2015,则a2+2a+b可化为a2+a+a+b=2015+a+b,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a+b=﹣1,再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解答】解:∵a是方程x2+x﹣2015=0的根,∴a2+a﹣2015=0,即a2+a=2015,∴a2+2a+b=a2+a+a+b=2015+a+b,∵a,b是方程x2+x﹣2015=0的两个实数根,∴a+b=﹣1,∴a2+2a+b=2015+(﹣1)=2014.故答案为:201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16.(2分)(2011•津南区一模)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cm.【分析】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边长,在直角△A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圆心为A,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x,圆的半径为R,∵正方形有两个顶点在半圆上,另外两个顶点在圆心两侧,∴AE=BC=x,CE=2x;∵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小正方形的边长EF=DF=4,由勾股定理得,R2=AE2+CE2=AF2+DF2,即x2+4x2=(x+4)2+42,解得,x=4,∴R=4cm,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和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做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17.(2分)(2015•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B⊥BC,AB=2cm,CD=4cm.以BC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D两点,且∠AOD=90°,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cm.【分析】本题的综合性质较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的性质可知.【解答】解:如图,作AE⊥CD,垂足为E,OF⊥AD,垂足为F,则四边形AECB是矩形,CE=AB=2cm,DE=CD﹣CE=4﹣2=2cm,∵∠AOD=90°,AO=OD,所以△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OD,∠OAD=∠ADO=45°,BO=CD,∵AB∥CD,∴∠BAD+∠ADC=180°∴∠ODC+∠OAB=90°,∵∠ODC+∠DOC=90°,∴∠DOC=∠BAO,∵∠B=∠C=90°∴△ABO≌△OCD,∴OC=AB=2cm,OB=CD=4cm,BC=BO+OC=AE=6cm,由勾股定理知,AD2=AE2+DE2,得AD=2cm,∴AO=OD=2cm,S△AOD=AO•DO=AD•OF,∴OF=cm.【点评】本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的性质求解.18.(2分)(2015•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长的最小值为.【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AB时,PM最短,因为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AB==5,∵∠BMP=∠AOB=90°,∠B=∠B,PB=OP+OB=7,∴△PBM∽△ABO,∴=,即:,所以可得:P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点,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注意认真总结.三、精心做一做(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84分)19.(16分)(2015秋•无锡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x2﹣1=0(2)x2﹣4x+1=0(配方法)(3)5(x+2)=4x(x+2)(4)x2﹣2x﹣3=0.【分析】(1)通过移项,化二次项系数为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3)方程移项分解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4)等式的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解答】解:(1)由原方程,得4x2=1,x2=,解得x1=,x2=﹣;(2)方程变形得:x2﹣4x=﹣1,配方得:x2﹣4x+4=3,即(x﹣2)2=3,开方得:x﹣2=±,则x1=2+,x2=2﹣.(3)移项得:5(x+2)﹣4x(x+2)=0,分解因式得:(5﹣4x)(x+2)=0,可得5﹣4x=0或x+2=0,解得:x1=,x2=﹣2.(4)x2﹣2x﹣3=0,(x﹣3)(x+1)=0,则x﹣3=0或x+1=0,解得x1=3,x2=﹣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20.(8分)(2015秋•揭阳校级期末)已知x=﹣1是方程x2+mx﹣5=0的一个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1代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5=0,求得m的值;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方程的另一根.【解答】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5=0的一个根是﹣1,∴x=﹣1满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5=0,∴(﹣1)2﹣m﹣5=0,解得m=﹣4;又由韦达定理知﹣1×x2=﹣5,解得x2=5.即方程的另一根是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21.(8分)(2015•枣庄)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2);(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1,0);(3)△A2B2C2的面积是10平方单位.【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图象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2B2C2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C1(2,﹣2);故答案为:(2,﹣2);(2)如图所示:C2(1,0);故答案为:(1,0);(3)∵A2C22=20,B2C=20,A2B2=40,∴△A2B2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C2的面积是:×20=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对应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2.(8分)(2015秋•无锡期中)如图,在⊙O中,弦AB的长为8,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1)求⊙O的半径;(2)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试求线段OP的取值范围.【分析】(1)作OC⊥AB于点C,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半径即可;(2)最长等于半径,最小等于弦心距.【解答】解:(1)作OC⊥AB于点C,∵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OC=3,∵弦AB的长为8,∴AC=BC=4,∴OA==5,∴⊙O的半径为5;(2)∵点P是AB上的一动点,∴3≤PO≤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知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23.(8分)(2015•泰安)如图,在△ABC中,AB=AC,点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APD=∠B.(1)求证:AC•CD=CP•BP;(2)若AB=10,BC=12,当PD∥AB时,求BP的长.【分析】(1)易证∠APD=∠B=∠C,从而可证到△ABP∽△PCD,即可得到=,即AB•CD=CP•BP,由AB=AC即可得到AC•CD=CP•BP;(2)由PD∥AB可得∠APD=∠BAP,即可得到∠BAP=∠C,从而可证到△BAP∽△BCA,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BP的长.【解答】解:(1)∵AB=AC,∴∠B=∠C.∵∠APD=∠B,∴∠APD=∠B=∠C.∵∠APC=∠BAP+∠B,∠APC=∠APD+∠DPC,∴∠BAP=∠DPC,∴△ABP∽△PCD,∴=,∴AB•CD=CP•BP.∵AB=AC,∴AC•CD=CP•BP;(2)∵PD∥AB,∴∠APD=∠BAP.∵∠APD=∠C,∴∠BAP=∠C.∵∠B=∠B,∴△BAP∽△BCA,∴=.∵AB=10,BC=12,∴=,∴B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把证明AC•CD=CP•BP转化为证明AB•CD=CP•BP是解决第(1)小题的关键,证到∠BAP=∠C进而得到△BAP∽△BCA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24.(8分)(2015秋•无锡期中)万圣节两周前,某商店购进1000个万圣节面具,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随着万圣节的临近,预计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销售可售出400个,但商店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决定单价降价x元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10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节后,商店对剩余面具清仓处理,以第一周售价的四折全部售出.(1)当单价降低2元时,计算第二周的销售量和售完这批面具的总利润;(2)如果销售完这批面具共获利1300元,问第二周每个面具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分析】(1)第二周的销售量=400+100x.利润=售价﹣成本价;(2)根据纪念品的进价和售价以及销量分别表示出两周的总利润,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第二周的销售量为:400+100x=400+100x=400+100×2=600.总利润为:200×(10﹣6)+(8﹣6)×600+200(4﹣6)=1600.答:当单价降低2元时,第二周的销售量为600和售完这批面具的总利润1600;(2)由题意得出:200×(10﹣6)+(10﹣x﹣6)(400+100x)+(4﹣6)[(1000﹣200)﹣(400+100x)]=1300,整理得:x2﹣2x﹣3=0,解得:x1=3;x2=﹣1(舍去),∴10﹣3=7(元).答:第二周的销售价格为7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已知表示出两周的利润是解题关键.25.(8分)(2014•防城港)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是BC边上的任一点,连接AM并将线段AM绕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N,在CD边上取点P使CP=BM,连接NP,BP.(1)求证:四边形BMNP是平行四边形;(2)线段MN与CD交于点Q,连接AQ,若△MCQ∽△AMQ,则BM与MC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BC,∠ABC=∠C,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M 和△BCP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M=BP,∠BAM=∠CBP,再求出AM⊥BP,从而得到MN∥BP,然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M=∠CMQ,然后求出△ABM和△MCQ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再求出△AMQ∽△ABM,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从而得到=,即可得解.【解答】(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C=∠C,在△ABM和△BCP中,,∴△ABM≌△BCP(SAS),∴AM=BP,∠BAM=∠CBP,∵∠BAM+∠AMB=90°,∴∠CBP+∠AMB=90°,∴AM⊥BP,∵AM并将线段AM绕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N,∴AM⊥MN,且AM=MN,∴MN∥BP,∴四边形BMNP是平行四边形;(2)解:BM=MC.理由如下:∵∠BAM+∠AMB=90°,∠AMB+∠CMQ=90°,∴∠BAM=∠CMQ,又∵∠ABC=∠C=90°,∴△ABM∽△MCQ,∴=,∵△MCQ∽△AMQ,∴△AMQ∽△ABM,∴=,∴=,∴BM=M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求出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根据相似于同一个三角形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求出△AMQ∽△ABM是解题的关键.26.(10分)(2002•陕西)阅读下面短文:如图①,△ABC是直角三角形,∠C=90°,现将△ABC补成矩形,使△ABC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矩形ACBD和矩形AEFB(如图②)解答问题:(1)设图②中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填“>”“=”或“<”).(2)如图③,△ABC是钝角三角形,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1个,利用图③把它画出来.(3)如图④,△ABC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AC>AB,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3个,利用图④把它画出来.(4)在(3)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哪一个的周长最小?为什么?【分析】(1)易得原有三角形都等于所画矩形的一半,那么这两个矩形的面积相等.(2)可仿照图2矩形ABFE的画法得到矩形.由于∠C非直角,所以只有一种情况.(3)可让原锐角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为矩形的一边,另一顶点在矩形的另一边的对边上,可得三种情况.(4)根据三个矩形的面积相等,利用求差法比较三个矩形的周长即可.【解答】解:(1)=(2)1(3)3(4)以AB为边长的矩形周长最小,设矩形BCED,ACHQ,ABGF的周长分别为L1,L2,L3,BC=a,AC=b,AB=c.易得三个矩形的面积相等,设为S,∴L1=+2a;L2=+2b;L3=+2c.∵L1﹣L2=2(a﹣b)而a﹣b>0,ab﹣s>0,ab>0∴L1﹣L2>0,∴L1>L2,同理可得L2>L3∴以AB为边长的矩形周长最小.【点评】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画图;要比较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一般采用求差法.27.(10分)(2015•南通)如图,Rt△ABC中,∠C=90°,AB=15,BC=9,点P,Q分别在BC,AC上,CP=3x,CQ=4x(0<x<3).把△PCQ绕点P旋转,得到△PDE,点D落在线段PQ上.(1)求证:PQ∥AB;(2)若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求CP的长;(3)若△PDE与△ABC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T,且12≤T≤16,求x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PQC∽△BA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PQ=∠B,由此可得出结论;(2)连接AD,根据PQ∥AB可知∠ADQ=∠DAB,再由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得出∠DAQ=∠DAB,故∠ADQ=∠DAQ,AQ=DQ.在Rt△CPQ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Q=12﹣4x,故可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结论;(3)当点E在AB上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x的值,再分0<x≤;<x<3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解答】(1)证明:∵在Rt△ABC中,AB=15,BC=9,∴AC===12.∵==,==,∴=.∵∠C=∠C,∴△PQC∽△BAC,∴∠CPQ=∠B,∴PQ∥AB;(2)解:连接AD,∵PQ∥AB,∴∠ADQ=∠DA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DAQ=∠DAB,∴∠ADQ=∠DAQ,∴AQ=DQ.在Rt△CPQ中,PQ=5x,∵PD=PC=3x,∴DQ=2x.∵AQ=12﹣4x,∴12﹣4x=2x,解得x=2,∴CP=3x=6.(3)解:当点E在AB上时,∵PQ∥AB,∴∠DPE=∠PGB.∵∠CPQ=∠DPE,∠CPQ=∠B,∴∠B=∠PGB,∴PB=PG=5x,∴3x+5x=9,解得x=.①当0<x≤时,T=PD+DE+PE=3x+4x+5x=12x,此时0<T≤;②当<x<3时,设PE交AB于点G,DE交AB于F,作GH⊥FQ,垂足为H,∴HG=DF,FG=DH,Rt△PHG∽Rt△PDE,∴==.∵PG=PB=9﹣3x,∴==,∴GH=(9﹣3x),PH=(9﹣3x),∴FG=DH=3x﹣(9﹣3x),∴T=PG+PD+DF+FG=(9﹣3x)+3x+(9﹣3x)+[3x﹣(9﹣3x)]=x+,此时,<T<18.∴当0<x<3时,T随x的增大而增大,∴T=12时,即12x=12,解得x=1;T=16时,即x+=16,解得x=.∵12≤T≤16,∴x的取值范围是1≤x≤.【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变换综合题,涉及到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在解答(3)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

江苏省无锡大桥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大桥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ABCO(第6题图)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数学面卷一、选择题1.方程(3)(1)3x x x -+=-的解是( )A .0x =B .3x =C .3x =或1x =-D .3x =或0x =2.若关于x 的方程022=+-n x x 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n x n y --=)1(的图像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下列说法:(1)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3)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4)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5)外心在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方程x 2+4x ―1=0的两个实数根的和为4.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6x +8=0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 9B . 11C .13D . 11或135. 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BOC =70°,则∠ABD =( ) A .20°B .46°C .55°D .70°6.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切圆的圆心,若∠A =80°,则∠BOC 为( )A .130°B .100°C .50°D .65°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 +3=0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 )A .2B .1C .0D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5)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有且仅有两点到x 轴所在直线 的距离等于1,则圆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A .r>4B .0<r<6C .4≤r<6D .4<r<69.如图,P A 切⊙O 于点A ,割线PBC 经过圆心O ,OB =PB =1,OA 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到OD ,则PD 的长为( )A .7B .231C .5D .22 10.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21x =-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i”,使其满足21i =-(即方程21x =-有一个根为i )。

苏科版2015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2015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6,则它的周长为 ( ) A .12 B .15 C .12或15 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C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3.下列四种说法:①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②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③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④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 已知一组数据:15,13,16,17,1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与方差分别是 ( ) A .4,3 B .3,3C .3,2D .4,25.若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1≠x6.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1(x x x =- B .02=++c bx ax C .01122=++xx D .012=+x 7.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 )A .x 2-x +1=0B .x 2-2x+3= 0C .x 2+x -1=0D . x 2+4=0 8.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 形挂图.如右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 )A .213014000x x +-=B .2653500x x +-=C .213014000x x --= D .2653500x x --=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3,点P 在BC 上,点Q 在CD 上,若∠PAQ=450,那么△PCQ 的周长为 ( ) A .8 B .7C .6D .5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3∶2,∠DAB =60°,E 在AB 上,且AE ∶EB =1∶2,F 是BC 的中点,过D 分别作DP ⊥AF 于P ,DQ ⊥CE 于Q ,则DP ∶DQ 等于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0,则其余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12.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O .如果090=∠+∠ADO ABO ,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一定是_____形.14.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交BD 于O ,AB =8, E 是CD 的中点,则OE 的长等于 .15.如图,△ABC 中,AB =AC ,DE 垂直平分AB ,BE ⊥AC ,AF ⊥BC ,则∠EFC = °. 16.若一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它的高为5,则该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 17.若关于x 的方程042=+-m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________.18.已知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且这3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顶点,请写出第四点D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19.(本题满分8分)计算:(1)21)1(320-++-π (2) 22523352-33)()(+20. (本题满分8分) 解方程:(1)0232=-+x x (用公式法) (2) 01432=-+x x (用配方法)21.(本题满分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 ,在①AB ∥CD ;②AO =CO ;③AD=BC 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条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为结论构成命题.(1)以①②作为条件构成的命题是真命题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举出反例; (2)写出按题意构成的所有命题中的假命题,并举出反例加以说明.(命题请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OD BA22.(本题满分9分)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将下表填完整:(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23.(本题满分8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根是x 1、x 2,那么利用公式法写出两个根x 1、x 2,通过计算可以得出:x 1+x 2=ab -,x 1x 2=a c.由此可见,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和与积是由方程的系数决定的.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请利用上述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若方程2x 2-4x-1=0的两根是x 1、x 2,则x 1+x 2=_____,x 1x 2=______.(2)已知方程x 2-4x+c=0的一个根是32+,请求出该方程的另一个根和c 的值.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将矩形ABCD 沿着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BC 交AD 于E , (1)试判断△B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3,BC=5,试求△BDE 的面积.25.(本题满分6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4)12(2=-++-k x k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是弦;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B .3个C . 2个D . 1个2. 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6x -= B .()216x += C .()229x += D .()229x -=3. 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12350x x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B .14C .12或14D .以上都不对4. 在Rt△ABC 中,∠C=90°,∠B=30°,BC =4 cm ,以点C 为圆心,以2 cm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5.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k 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 A.k >14-B. 14k ≥-且0k ≠C.k <14-D. k >14-且0k ≠6.某厂一月份生产某机器300台,计划二、三月份共生产980台。

设二三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 A .300(1+x )2=980 B .300(1-x )2=980C .300(1+x )+300(1+x )2=980D .300+300(1+x )+300(1+x )2=9807. 如图,将量角器按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 在半圆上.点A 、B 的读数分别为86°、30°,则∠ACB 的大小为 ( ) A .15︒ B .28︒ C .29︒ D .34︒8.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6π,半径是1的⊙O 从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出发,在△ABC 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则⊙O 自转了 ( )A .2周B . 3周C .4周D .5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6分)9.将一元二次方程x 2+1=2x 化成一般形式可得 ,它的解是 . 10.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第8题) O D AB C(第7题)11. 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根之和是 ,两根之积是 .12. 方程x 2-6x +k =0的一根是4,则k = ,另一个根是______.13. 如图,点A 、B 、C 在⊙O 上,若∠BAC = 24°,则∠OBC = °.14. 如图,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D 为直径,∠C =130°,则∠ADB 的度数为 .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格点A ,B ,C ,其中B 点坐标为(3,4),则该弧所在圆心的坐标是 .16.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 (ab >0)的两个根分别是m +1与2m ﹣4,则ab= .17. 如图,一张圆心角为45°的扇形纸板按如图方式剪得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扇形纸板的面积是 .18. 如图,⊙O 的半径为2,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PB 切⊙O 于点B ,则PB 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19(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解下列方程: (1)042=-x x (2)x 2-8x-10=0(配方法)(3)x 2+6x -1=0 (4)2x 2+5x -3=0(第13题)OB C D A(第14题) O x y A B C(第15题)(第17题) (第18题)A BC P O 20(本题满分6分)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A=30°,AC =CP . (1) 求证:CP 是⊙O 的切线;(2) 若PC =6,AB=4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本题满分4分)如图,AB 是⊙O 直径,弦CD 与AB 相交于点E ,∠ACD =52°,∠ADC =26°.求∠CEB 的度数.22(本题满分4分)某商店经销一批小家电,每个小家电的成本为40元。

据市场分析,销售单价定为50元时,一个月能售出500件;若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件.针对这种小家电的销售情况,该商店要保证每月盈利864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23(本题满分9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 )x 2+2bx +(a ﹣c )=0,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三边的长. (1)如果x =﹣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E B OA C D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6cm ,BC=6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以3cm/s 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点B 为止;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CD 以2cm/s 的速度向点D 移动。

(1)经过多长时间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 ? (2)连PD ,经过多长时间△PQD 是等腰三角形?D Q C AP B25(本题满分7分)为了考察冰川融化的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上设定一个以大本营O 为圆心,半径为4km 圆形考察区域,线段P 1、P 2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它边界),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着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若经过n 年,冰川的边界线P 1P 2移动的距离为s (km ),并且s 与n (n 为正整数)的关系是2575092032+-=n n s .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P 1、P 2的坐标分别是(-4,9)、(-13,-3).(1)求线段P 1P 2所在的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求冰川的边界线移动到考察区域所需要的最短时间.yx(第25题图)已 融 化 区域P 2P 1O九年级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CAABDCBC二、填空题9、x 2-2x +1=0 x 1=x 2=1 10、8π 11、-1 -2 12、8 2 13、66° 14、40° 15、(1,1) 16、4 17、π8518、5 三、解答题19、(1)x(x-4)=0------2分 (2)x 2-8x+16=10+16-----1分 x 1=0, x 2=4------3分 (x-4)2=26 ------------2分x-4=±26(3) x=21026±-----------2分 x 1= 4 +26 , x 2= 4-26 ----3分x=-3±10 (4)(x+3)(2x-1)=0-------2分 x 1= -3+10 , x 2= -3- 10 ---------3分 x+3=0或2x-1=0x 1= -3, x 2=21----------3分 20、(1)连结OC (2) AB=43∠A=30°,AC=CP ∴OB=23-------4分 ∴∠P=∠A=30°------1分 S 阴=S △PCO -S 扇OBC OC=OA∴∠COP=2∠A=60°------2分 =63-2π-------6分 ∴∠OCP=90° ∴OC ⊥PC∴PC 是⊙O 的切线------3分21、连结CB∠ABC=∠D=26°-------1分 ∠ACB=90° --------2分∠CAB=90°-∠ABC=64°------3分 ∠CEB=∠CAB+∠ACD=116°-------4分22、解:设销售单价应定为每件x 元。

(x-40)[])50(10500--x =8640------2分 x 2-140x+4864=0x 1= 76, x 2=64 --------3分要使顾客得到实惠 ∴ x 1= 76舍去 ∴x=64答:销售单价应定为每件64元----4分 23、(1) x=-1是方程的根∴a+c-2b+a-c=0------1分 ∴a=b------2分∴△ABC 是等腰三角形------3分(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b )2-4(a+c)(a-c)=0-----4分 ∴b 2+c 2=a 2------5分∴∠A=90°∴△ABC 是直角三角形------6分 (3)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7分 ∴2bx 2+2bx=0x 2+x=0-----8分 ∴x 1= 0, x 2=1---------9分 24、(1)解:设经过ts 时间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 作PE ⊥CD 于E∴PE=6,QE=16-5t-------1分 由勾股定理:62+(16-5t )2=102t 1=524, t 2=58-------2分 答:经过524s 或58s 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2)设经过ts △PQD 是等腰三角形①PQ=DQ∴ PQ2=DQ262+(16-5t )2=(16-2t) 2--------3分t 1=743216+, t 2=743216----------4分 ②PQ=PD则AP=QE3t=16-5t-------5分 t=2-----------6分 ③DQ=PD∴ DQ 2=PD 2(3t)2+36=(16-2t)2------7分t 1=559632+-, t 2=559632--(舍去)-------8分综上所述t=743216+或t=743216-或t=2或t=559632+-时△PQD 是等腰三角形。

25、(1)设直线y=kx+b 过(-4,9)(-13,-3)---1分∴⎩⎨⎧-=+-=+-31394b k b k 解得k=34,b=343--------2分 ∴y=34x+343-------3分(2)设直线P 1P 2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B.作OH ⊥AB 于H∴A(-443,0) B(0,343)-------4分 OH=543-------5分∴S=OH-4=523---------6分∴203n 2-509n+257=523 ∴n 1= 6, n 2=-524(舍去)-----7分答:冰川的边界线移动到考察区域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