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021/12/12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即时(jíshí)巩固:
写出下列(xiàliè)生物中的食物链.
草 草 草 2021/12/12
鼠 鼠 兔
蛇鹰 鹰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知识整合:
概念

(gàiniàn)
植物
态 系
生物 部分
动物

(shēn ɡ tài xì tǒnɡ)


(zǔ chén ɡ)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驶向胜利的 彼岸
预习 : (yùxí)
1.食物网的组成 2.生态系统具有(jùyǒu)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2021/12/12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 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2、腐烂(fǔlàn)的杂草、落叶、动物的遗体遗物最终会消失吗。植物能够
No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来自阳光的能量。——分解者。分解森林中的树桩和枯枝
落叶,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阳光、温度、水等。在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如温度、阳光、水等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2021/12/12
池塘 生态系统 (chítáng)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探究任务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思考 : 1.以上三(sīk个ǎo) 生态系统中相同的生物种类有哪些
(nǎxiē)(按形态结构分)?非生物因素有哪些(nǎxiē)?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学们能否简单地概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呢?同学们概括得很好,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生物与环境组成的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19页“想一想,议一议”中的图片,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3.未加罩网的草要比加罩网的草生长得好,为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

组织学生分析教材第20页的“资料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叶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3.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各有什么作用?4.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各种生物外,还有哪些组成成分?总结学生的答案,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构建知识框架:生态系统{、水等组织学生根据教材第21页的图片完成角色扮演游戏:如果没有我,生态系统会怎样?给予肯定和点评。

三、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分析资料,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通过分析实例理解生态系统的内涵,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程设计一、复习1.提问学生:一块农田与一块农田中的玉米哪个属于生态系统?2.让学生上黑板写出生态系统的框架图。

二、新课1.通过之前的资料分析中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以及谚语引出食物链的概念我们知道这样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3.组织活动“尝试正确书写食物链”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22“观察与思考”,并“断自己所写的食物链是否争取。

找学生上黑板写,之后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再补充,最后老师总结。

引导讨论:(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4)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么?箭头是指向是一定的么?4.通过黑板的板书(观察与思考中画出的食物链)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

人类是否也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活动是否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呢?巩固旧知识。

通过学生熟知的知识引出食物链的概念,便于学生的理解。

让学生自己学会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教会学生表示食物链的方法。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难点: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食物链、食物网、富营养化及自动调节能力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知识探究】认识食物链》演示动画资源、《【知识探究】食物链和食物网》交互动画资源、《【知识解析】认识食物网》视频资源、《【知识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微课)》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知识回顾: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3.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相互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

【新知讲解】(三)食物链和食物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这些谚语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讲解: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例如,兔吃草,狐吃兔,草→兔→狐,这就是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等)消费者(各种动物)展示《【知识探究】认识食物链》演示动画,以水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为例,介绍了食物链的概念。

《认识食物链》(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探究】认识食物链》动画截图)思考:1.食物链中能出现非生物部分吗?讲解:不能,食物链是不同生物形成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都能出现在食物链中吗?讲解:食物链中的生物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不是捕食关系,因此食物链中不能有分解者,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3.知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通过“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3.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园艺人员在城市的一角种了一块草地,为防止鸟吃草籽,人们用网把这块草地罩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大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PPT2)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9~22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23~24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讨论法、观察分析。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①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扮演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角色,回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②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③阅读教材第22页“观察与思考”讨论:A.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关联的吗?B.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2)①分析课本第23页的资料,讨论思考: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②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

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种现象叫做(jiàozuò)生态平衡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小组讨论交流 : (jiāoliú)
1、营养物质以及能量沿什么途径进行流动 的?
(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tǒnɡ)中的物质和能量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食物网 中的地位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
植物
生产者(producers)
动物 生物(shēngwù)部分

消费者(consumers)
态 系
细菌、真菌 分解者(decomposers)

非生物部分(bù fe:n) 阳光、空气和水等
第七页,共十七页。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zhìyuē)的关系。
第八页,共十七页。
(人类在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tǒnɡ)中扮演的消 费者的角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 ,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生物。 )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生态系统的自动 调节能力 是有一 (nénglì) 定限度的!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 规律办事(bàn shì),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生物与环境组成(zǔ 生态系统 chénɡ)
第一页,共十七页。
1、生态系统 的概 (shēnɡ tài xì tǒnɡ) 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shēngwù) 与外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你还能举出其他(qítā)例子吗?
第二页,共十七页。
草 原 生 态 ( c ǎ o y u á n ) 系统

生产者
3、(1)食物链:
左图中树皮里有昆虫(f的oo幼d 虫ch。ain)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

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

(1)概念:(2)写法:2。

食物网。

概念:3。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2。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word教案 (21)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word教案 (21)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力目标(1) 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

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PPT课件学生方面:自学教材,收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复习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1、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图,出示思考题。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有哪些?(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3)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2、引导学生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资料分析”,组织讨论。

(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复习旧知观察、思考、交流并回答1、(2)阳光、空气、水、土壤提供牧草必需的生存条件;蝗虫吃草、鸟吃蝗虫,兔吃草等,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