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粳13号选育报告

合集下载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篇一:2015年黑龙江长粒水稻品种推荐黑龙江省垦盈种业垦盈系列变为本单位水稻高级农艺师研发垦盈1号(铁杆、高产、优质、多抗、长粒超级稻)特征特性:生育天数135天,主茎12-13片叶,需要活动积温2500℃,株高88cm,穗长23cm,每穗粒数150粒,千粒重31g,分蘖力强,品质优适应性强,抗倒伏性极强,耐寒,抗病性强,米粒优,米粒长宽比2.1:1。

产量表现:平均公顷产量可达9000kg,最高公顷产量可达10000kg。

科育10-01 (铁杆、高产、优质、多抗、圆粒超级稻)特征特性:生育天数130天,主茎12片叶,需要活动积温2450℃,株高95cm,穗长18cm,每穗粒数100—120粒,千粒重20g,株型收敛,剑叶上举,收获前一直活干成熟,分蘖力强,主蘖穗一致,抗倒伏性极强,抗病性强,喜肥水。

产量表现:最高产达12吨/公顷,一般公顷产量9500公斤/公顷一10000公斤/公顷,属于吨粮稻。

适应区域:适用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注:本单位主要以水稻科研为主,水稻种子销售以供研发。

篇二:2012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2012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黑审稻2012001 东农431 黑审稻2012002 松粳16 黑审稻2012003 利元5号黑审稻2012004 绿珠1号黑审稻2012005 龙稻13 黑审稻2012006 龙稻14 黑审稻2012007 龙粳33 黑审稻2012008 龙粳34 黑审稻2012009 绥稻1号黑审稻2012010 龙粳35 黑审稻2012011 龙粳36 黑审稻2012012 育龙1号黑审稻2012013 龙粳37 黑审稻2012014 龙粳38东农800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松07-318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五优06-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绿珠0659 哈07-408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哈05-306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龙交06-211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龙交04-90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盛昌06-012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龙生01-107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龙生01-028-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育龙06-130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龙育03-1789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龙交06-192(软米)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81 水稻温带上限黑审稻2012015 中龙香粳1号哈香06-216(香稻)黑龙江省第二积2011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54 黑审稻2011001 松粳15 松06-308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水稻 55 黑审稻2011002 松粳14 松05-274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 56 黑审稻2011003 龙粳30 龙花01-55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57 黑审稻2011004 龙粳31 龙花01-687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水稻 58 黑审稻2011005 莲稻1号绿研长粒02-0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水稻 59 黑审稻2011006 龙粳32 龙组01-4160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60 黑审稻2011007 龙庆稻2号庆07-08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水稻 61 黑审稻2011008 松粳香2号松香06-317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水稻62 黑审稻2011009 龙稻12 哈07-30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0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62 黑审稻2010001 龙洋1号龙洋03-4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63 黑审稻2010002 龙稻10 哈05-11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 64 黑审稻2010003 龙稻11 哈04-13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 65 黑审稻2010004 牡丹江31牡2004-1325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66 黑审稻2010005 绥粳13 绥03-4386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7 黑审稻2010006 北稻5号北04-2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8 黑审稻2010007 龙庆稻1号哈04-29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9 黑审稻2010008 龙联1号莲选05-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70 黑审稻2010009 松粳13 松02-81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71 黑审稻2010010 龙粳29 龙品02011-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 72 黑审稻2010011 龙盾107 龙盾00-240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水稻香稻香稻香稻香稻73 黑审稻2010012 莲惠1号 74 75 76 77黑审稻2010013 黑审稻2010014 黑审稻2010015 黑审稻2010016莲育05-4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苗香粳1号苗系918-4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龙香稻2号哈05-6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龙粳香1号龙花04-050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稼禾1号稼禾香004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2009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62 黑审稻2009001 东农429 东农4203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3 黑审稻2009002 东农430 东农4205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4 黑审稻2009003 牡丹江30 牡2001—106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5 黑审稻2009004 松粳香1号松04—1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6 黑审稻2009005 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黑龙江省五常市平原自流灌溉区水稻67 黑审稻2009006 北稻4号北01—03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8 黑审稻2009007 东农428 东农3489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9 黑审稻2009008 龙粳26 龙育03—1804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0 黑审稻2009009 龙粳25 龙花01—806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1 黑审稻2009010 龙粳27 龙交04—2182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2 黑审稻2009011 龙粳28 龙育04—1465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3 黑审稻2009012 垦稻19 垦04—1093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4 黑审稻2009013 绥粳12 绥04—6349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5 黑审稻2009014 龙稻9号哈05—42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6 黑审稻2009015 龙糯3号龙糯04—1292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2008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71 黑审稻2008001 东农426 东农3418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72 黑审稻2008002 东农427 东农2108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73 黑审稻2008003 松粳12 松01-173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74 黑审稻2008004 中龙稻1号哈2000-17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 75 黑审稻2008005 绥粳9号绥02-6007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 76 黑审稻2008006 绥粳10 绥02-7015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7 黑审稻2008007 合粳1号合选03-13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8 黑审稻2008008 龙粳21 龙花99-454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9 黑审稻2008009 绥粳11 绥02-6159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80 黑审稻2008010 龙粳22 龙丰K8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81 黑审稻2008011垦稻13 垦02-700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82 黑审稻2008012 垦稻18 垦粳02-393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3 黑审稻2008013 龙粳23 龙花00290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4 黑审稻2008014 垦粳2号农大99D004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5 黑审稻2008015 鸡西稻1号鸡西99-3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6 黑审稻2008016 龙盾106 龙盾02-242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7 黑审稻2008017 龙粳24 龙交03-1333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8 黑审稻2008018 三江2号建02-6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糯稻 89 黑审稻2008019 龙稻8号(糯)哈02-4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2007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60 黑审稻2007001 龙粳17 龙育99—390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1 黑审稻2007002 龙粳18 龙交01B—1330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2 黑审稻2007003 龙粳19 龙选99—196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3 黑审稻2007004 龙粳20 龙育03—1126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4 黑审稻2007005 东农425 东农2011 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5 黑审稻2007006 松粳11 松5119 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6 黑审稻2007007 绥粳8号绥02—6222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7 黑审稻2007008 龙盾105 龙盾D904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8 黑审稻2007009 黑粳8号黑交9901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糯稻 69 黑审稻2007010 普粘8号普粘11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2006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50 黑审稻2006001 龙粳15 龙品02—1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1 黑审稻2006002 龙粳16 龙D99—709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2 黑审稻2006003 龙稻5号哈99—774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水稻 53 黑审稻2006004 龙稻6号哈99—245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水稻水稻水稻54 55 56 57黑审稻2006005 黑审稻2006006 黑审稻2006007 黑审稻2006008龙稻7号哈02—220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牡丹江28 牡97—123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牡丹江29 牡98—1130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垦稻11 垦00—1113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8 黑审稻2006009 垦稻12 垦99—34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59 黑审稻2006010 北稻3号北01—09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60 黑审稻2006011 莎莎妮莎莎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05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43 黑审稻2005001 龙粳14 龙D99—904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44 黑审稻2005002 东农424 东农992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5 黑审稻2005003 龙稻4号哈99—85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6 黑审稻2005004 松粳9号松98—122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7 黑审稻2005005 松粳10号松98—13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8 黑审稻2005006 牡丹江27 牡99—88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9 黑审稻2005007 牡粘4号牡粘98—73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50 黑审稻2005008 五优稻3号五优C稻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51 黑审稻2005009 上育397 上育397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积温带篇三:2015年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2015年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的品质、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为皖南烟区水稻品种区试选拔参试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农作物新品种简介(一)

农作物新品种简介(一)

农作物新品种简介(一)-农学论文农作物新品种简介(一)宣立中,王秀芳,尤江华(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根据《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订委员会2013年审定通过了57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其中小麦5个,水稻2个,甜瓜4个,油菜2个,玉米11个,大豆3个,油葵5个,食葵2个,棉花23个。

现将小麦、水稻、甜瓜、油菜和棉花(部分)品种简介如下。

1 小麦1.1 新春40号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新春6号为母本,与引进美国UC1041品种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经60 Coγ射线辐照,于2005年育成的新品系。

该品种春性,生育期95 d。

株高77.59 cm,株形较紧凑,旗叶下披,蜡质中等。

茎秆较粗,抗倒伏。

成熟时黄色,落黄好。

穗层整齐,穗型纺锤,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好,落粒性中。

2011年和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穗数分别为35万穗/667 m2和32.04万穗/667 m2,穗粒数分别为47.35粒和42.27粒,千粒重分别为41.98 g和45.77 g。

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分别为794 g/L和778 g/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92%和15.33%,面粉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4%和34.8%。

中抗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

适宜北疆春麦区种植。

1.2 新春41号由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

该品系的亲本材料系外引品种(系),母本为H101,父本为抗旱性材料C8501。

春性品种,生育期93 d。

株高78.84 cm,株形紧凑,叶挺。

穗长8.37 cm,结实小穗15.10个,穗粒数40.52粒,单株粒重为2.10 g。

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好,千粒重42.93 g,容重783 g/L,蛋白质含量15.5%,面粉湿面筋含量29.4%,出粉率63%。

适宜北疆春麦区种植。

1.3 新冬41号由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2000年以石冬8号(95 - 7 - 13 - 3)为母本,以95 - 7 - 5 - 2 × 奎冬5号F1代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4个来源131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共5页

4个来源131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共5页

4个来源131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通过对来自吉林、垦所、省所和当地131进行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在同是9×4插秧规格的条件下,4个来源的131抗病性相近,性状相近。

省所131抽穗时间稍早,齐穗期比其他3个来源131早2天。

实际亩产调查发现,省所131产量最高,达到653.0 kg /667m2、其次是垦所590.6kg/667m2、再次是当地579.5 kg/667m2、吉林131产量最低为558.5kg/667m2。

空育131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1990年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日本品种,系由日本北海道中央农试场以空育110(道黄金)/道北36(北明)杂交育成,200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因其综合性状优良等原因迅速在黑龙江省适宜地区推广开来,目前已成为第三积温带第一大主栽品种。

据统计,自1996年在生产上试种以来的9年间,空育13l累计种植面积达381.4万h,年播种面积为424万h。

2004年种植面积为86.6万h,占到黑龙江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53.9%,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空育131的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耐冷害、米质良等优点,不同的科研单位均对其进行了?[行整理,现在大兴农场地区市面销售的空育131,品种来源为黑龙江农垦水稻所。

本试验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空育131之间在抗病性和农艺性状之间是否有差异,同时增加了来自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和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种子资源库保存的空育131进行对比研究,为延长空育131的品种的种植年限提供一定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建三江大兴农场植保室稻田,供试材料?榭沼?131。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5.9,土壤有机质含量3.9%,速N:202.00mg/kg,速P:10.784 mg/kg,速K:141.00 mg/kg,Fe:218.0 mg/kg,Mn:55.0 mg/kg,Cu:3.3 mg/kg,Zn:4.3 mg/kg。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 号” 选育报告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 号” 选育报告

叶片数 1, 片浅 绿 , 秆 粗 壮 , 蘖力 较 强 , 5叶 茎 分 每
穴有 效穗 1 6~1 ; 长 2 m, 曲 穗 型 , 蘖 穗 8穗 2c 弯 主
整 齐 , 均 穗 粒 数 1 0粒 , 粒 密 度 适 中 , 实 率 平 4 着 结
8 % 以 上 ; 粒 椭 圆 型 , 芒 , 粒 重 2 . 。 5 籽 无 千 6 8g 52 . 生 物 学 特 性
5月 中旬 插 秧 , 般 插 秧 密 度 3 m X2 m, 穴 一 0 c 0 c 每
1 3号 ” 米 品质 检 验 项 目中 糙 米 率 、 米 率 、 精 稻 精 整 率 、 长 、 宽 比 、 消 值 、 稠度 、 链 淀粉 含 量 、 粒 长 碱 胶 直 蛋 白质 含 量 9项 指 标 达 到 一 级 优 质 米 标 准 ; 白 垩 度 、 明 度 2项 指 标 达 二 级 优 质 米标 准 , 表 3 透 见 。
瘟表现感病 ( ) S 。3年 间 , 瘟 在 2 穗 7个 田 间 自然 诱 发 有 效 鉴 定 点 次 中 , 中 19 其 9 9年 出现 2个 重 病 点 , 瘟 率 为 3 % 和 5 % ;0 0年 出 现 1个 重 病 穗 8 1 20
“ 农大 1 吉 3号 ” 株 高 约 15 c 株 型 紧 凑 , 植 0 m,
25 .6亿 t 比现 在 要 增 加 0 5 , .6亿 t 。根 据 国情 , 要 想 提 高 总 产 , 须 较 大 幅 度 提 高 单 产 , 能 满 足 必 才
人 口增 加 的需 要 。因 此 , 育 高 产 、 质 水 稻 品 种 选 优
19 9 7年 该 品 系 升 人 鉴 定 谱 , 量 92 7 5 k/ m , 产 1 . gh 2

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贾东1,孙雅君1,宋双1,李明1,王丹1,王立飞2(1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10;2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沈阳110000)摘要:盘锦北方稻作协会组织专业品评员25人,对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

基准米品种为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通禾899,通禾899同时作为暗对照、日本新泻越光米作为比对参与品评。

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名。

从品评过程及结果来看,我国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食味值呈现不断升高趋势;水稻优良食味研究受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水稻食味研究地域性越来越广;应继续加大水稻食味品评研究的力度。

关键词: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研究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1)06-0001-05水稻食味评价,对于水稻食味研究和优良食味米开发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变化,居民对大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食味大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水稻生产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育种目标也由高产向高产优质并重方向发展。

如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尽快开发出优质食味大米,是水稻育种、栽培及加工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顺应我国优良食味水稻研究发展,盘锦北方稻作协会组织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活动在辽宁省盘锦市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粳稻食味研究中心如期举办,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品系)参评,基准米品种为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通禾899,通禾899同时作为暗对照、日本新泻越光米作为比对参与品评。

本次品评由本协会专业品评员25人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由参与品评的品评员对样品进行随机抽取,共分为六组,每组品评5个样品,品评员现场评分,品评结束后当场解密编号,公布品评结果,保证了评比的真实性。

水稻要要新稻46号

水稻要要新稻46号

水稻要要新稻46号作者:陈疆,吐尔汗江,任磊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3期陈疆,吐尔汗江,任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犁835000)收稿日期:2015—02—20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项目编号:2013911082摘要:新稻46号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新稻4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新稻46号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选育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水稻早粳中熟品种,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产量潜力大、品质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合北疆的乌苏、博乐等水稻产区和伊犁河谷水稻中早熟稻区种植。

1品种来源及选育新稻46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日本优质品种农林315作母本,24-3(农林313为母本,与农林315×伊粳12号的F1代为父本选育而成)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

于2011年进行生产示范试验,2012—201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水稻品种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审定。

2主要特征特性种子性状:籽粒呈长椭圆形,无芒,颖壳及颖尖黄色,千粒重24g;穗部性状:穗长18.2cm,每穗粒数106粒左右,结实率91%,成熟一致;植株性状:该品种株高96cm,株性紧凑,坚韧,幼苗健壮,叶片宽度中等,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出穗整齐一致;分蘖力:分蘖力中等,单株分蘖6~8个,分蘖成穗率79%,成熟一致;生育期:在伊犁水稻主产区插秧栽培全生育期145d左右;抗逆性:苗期耐寒,生育后期耐寒性强,耐盐碱抗稻瘟病;品质状况:出糙率83%,精米率74.4%,整精米率39%,粒长5.4mm,垩白粒率18%,垩百度2.5%,直链淀粉含量15.8%,胶稠度70mm,粒型长(长宽比)2.2,透明度2级,碱消值6.3,水分12%。

寒稻13审定

寒稻13审定

寒稻13审定寒稻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稻种,其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寒稻品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进行改良和选育。

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对寒稻进行了13次审定,最终选出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

审定过程寒稻13审定的过程历经了数年时间。

首先,研究人员收集了全国各地的寒稻种质资源,经过筛选和试验,选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种质。

然后,对这些种质进行了杂交和选择,最终得到了一批新品种。

接着,对这些新品种进行了大面积试种和评估,筛选出了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最终,经过13次审定,确定了一批优良的新品种,为寒稻的选育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新品种特点经过13次审定,选出的新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性强:新品种对寒冷、干旱、病虫害等环境因素适应性强,能够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2. 产量高:新品种的产量比原有品种提高了20%以上,能够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3. 品质好:新品种的米粒质量好,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4. 抗病虫性强:新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强,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新品种的推广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积极推广新品种。

首先,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进行了示范种植和推广活动,向农民介绍新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研究人员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种植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最后,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推广新品种的加工和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健康食品。

结语寒稻13审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品种的出现,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新品种能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吉农大13号

吉农大13号

特征特性
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8天,需≥10℃积温2850℃。株高10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叶色浅黄,秆较粗,分 蘖较强,每穴有效穗22个左右。穗长20~24厘米,弯曲穗型,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40粒,着粒密度适中, 结实率90%以上。谷粒椭圆形,籽粒浅黄色,无芒,千粒重26克。米质8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指标达优 质米二级标准。人工接种和多点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感苗瘟和叶瘟,感穗瘟。
产量表现
1999年预备试验,公顷产量8422.5公斤,比对照农大3号增产3.8%;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8645.4公斤,比对照通35号增产6.2%;2000~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26.0公斤,比对照通35号增产 5.7%。
栽培要点
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插秧密度30厘米×20厘米,每穴3~4苗。氮、磷、钾配方施肥, 每公顷施纯氮130公斤,按底肥30%,分蘖肥20%,补肥10%,穗肥30%,粒肥10%的方式分期施用,磷肥(P2O5) 100公斤,分两次施入底肥50%,拔节期追50%。水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生育期间浅-深-浅,干湿相结合灌水。7 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应区域
吉林省≥10℃积温2850℃中晚熟区。
谢谢观看
吉农大13号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水稻品种
Hale Waihona Puke 01 品种来源03 产量表现 05 适应区域
目录
02 特征特性 04 栽培要点
吉农大13号,粳型常规水稻,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适宜吉林省≥10℃积温2850℃中晚熟区种植。
品种来源
1991年以“奇稻一号”为母本,以农大自选系“228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2年再用“秋光”进行复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 宜 在 伊 犁 河 谷 西 部 稻 区 种 植 。20 适 0 5年 1 月 经 新 疆 1 伊 犁 州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定 并 命 名 。伊 粳 1 3号 侄
伊 犁 州 作 为 主 栽 品 种 种 植 ,0 7年 推 广 种 植 面 积 已 达 20
林 3 5增 产 80 , 第 一 位 。增 产 效 果 显 著 , 综 合 性 状 1 . 居 % 其 要 优 于 其 它 参 试 品 种 和 对 照 品 种 。2 0 0 5年 在 我 所 进 行 生
摘 要: 粳 1 伊 3号是 新 疆 伊 犁 州农 业科 学 研 究所 水稻 窀 以 引 进 的 日本 优 质 米 品 种 农林 3 3为 母 本 , 农 林 3 5 伊 粳 1 1 与 1x 2 号 的 F 代 为 父 本 杂交 配 组 ,经 过 多 年 单植 连续 选 育 而 成 的水 稻 早 粳 中熟 品种 ,0 5年 1 20 1月 经 新疆 伊 犁 州 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并 命 名 。 有 农 艺 性 状 好 、 质 优 良 、 量 潜 力 大 、 合 抗 性 强 等 特 性 。 栽 培 J要 注 意 培 育壮 秧 、 具 米 产 综 在 _ 合理 密植 、
的 较 为理 想 的株 型 。
2I 植 株 性 状 2
3 栽培 要点
3 1 培 育 壮 秧 .
播 种 前 种 子 用 浸 种 剂 消毒 , 治 恶 苗 病 发 生 。采 用 旱 防 育秧 , 4月 中 旬 F 平 均 温 度 达 到 l ℃时 播 催 芽 种 子 2 0 { 0 7 g m 或 干种 子 2 0 g m 。出苗 后 适 时通 风 炼 苗 , / 0 / 防止 立 枯 痫发生 , 育带蘖壮秧。 培 3. 合 理 密 植 2 在 培育壮秧 的基础 上, 当秧 龄 在 45叶 以上 、 界 温 . 外 度 稳定 在 1 ( 一 于 5月 1 5 般 5日前 后 ) 时插 秧 , 秧 前 要 插 尽 可 能做 到 随铲 随插 , 要 隔 夜插 秧 。 秧 时 应 保 证质 量 , 不 铲
26 . 稻 米 品 质
1 品种来 源及选 育 经过
伊粳 1 3号 是 伊 犁 州农 科 所 l 9 9 7年 以引 进 的 日本 优
质 米 品 种 农 林 3 3为母 本 , 农 林 3 5 伊 粳 1 1 与 l× 2号 的 F 代 一 为 父 本 杂 交 配 组 , 过 多 年 单 植 连 续 选 择 , 代 进 行 产 经 F~
产 示 范 , 植 面 积 8 4 平 均 产 量 6 85 g 6 7 1 比 种 3 m , 7. k / 6 1 , 3
4 2 0余 公 顷 , 增 经 济 效 益 5 . 0 新 67 0万 元 , 伊 犁 州 稻 米 业 为 的发 展 和 稻 农 的 增 收 提 供 了 可靠 的技 术 保 障 。
2 0 年 进行 产 量 比较 试验 , 均 产量 6 3 g6 7 m , 03 平 9 . k/6 7 比对 照 农 林 3 5增 产 1 3 。 0 4年 - 0 5年 参 加 伊 犁 州 l 0 % 20 20 水 稻 区域 试 验 , 年 平 均 产 量 6 2 g 6 7 m , 两 5 . k / 6 比对 照 农 7
科学施肥 、 病及 草害 综 合 防治 、 时 收 获 等 。 及 关 键 词 : 稻 新 品种 ; 水 伊粳 1 3号 ; 合 抗 性 ; 培 要 点 综 栽 中 图分 类 号 : 5 . 7 ¥ 1 0 1 3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6 3 (0 8 0 — 1 6 0 17— 772 0 3 04 — 2 J
伊粳 1 3号 是 新 疆 伊 犁 州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水 稻 室 选 育
的优 质 、 产 、 应性 强 的 水 稻 早 粳 中熟 品 种 , 品种 具有 高 适 该 农 艺性 状好 、 量 潜 力 大 、 产 品质 性 状 优 良 、 合 抗 性 强 等 特 综
25 产 量 表现 .
维普资讯
— 辍 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N3 o8o I . 3
伊粳 1 选 育 报 告 3号
吐 尔干 江 , 贾娜 尔 ・ 汉 ,任 磊 阿
( 新 疆伊 犁州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疆 1 新 伊犁 850 ; 3 0 0 850 ) 30 0 2新 疆伊 犁 师 范学 院 化 学 与 生 物 科 学 学 院 , 疆 伊 犁 新
饭 软 硬 适 中 , 口性 好 。 适
2 主要特 征特 性
21 苗 期 性 状 .
伊粳 1 3号 的发 芽势 好 , 苗怏 , 齐 。 株 牛 长 势快 , 出 整 植 抗 逆 性 强 。分 蘖 力 高 , 穗 整 齐 一 致 , 浆 速 度 快 。该 品种 抽 灌 植 株 下 部 较 披 散 , 部 紧 凑 , 适 宜 伊 犁 河 水 稻 种 植 区 上 是
对 照 增 产 】. 】1 % 同年 在 察 和 查 尔 县 种 羊 场二 队胡 建 军 家 种 植 的 4 0 2 m , 均 产 7 0 k 6 7 m , 对 照 农 林 0 平 2 6 比 3 5增 产 l . l 0 %。农 四师 6 种 子 站 种 植 的 6 0 3 m , 5 8 0 平 均 产 量 6 3 k / 6 比对 照 农林 3 5增 长 1 . 5 g6 7 m , 1 2 %。 9
量 鉴 定 试 验 , 现 突 出 , 合 性 状 优 异 ,0 4年 ~ 0 5年参 表 综 20 20 加 伊 犁 州 品 种 区域 化试 验 , 时参 加 生 产 示 范 。 同
经农 业 部 稻 米 及 品 质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心 测 试 分 析 , 糙
米 率 8 .% , 米 率 7 .l , 精 米 率 7 . % , 链 淀 粉 37 精 4 % 整 9 30 2 直 含 量 1.2 ,胶 稠 度 10 m 7 % 6 0 m, 碱 消 值 7级 , 透 明 度 0 7 % , 白质 含 量 67 %, 白米 率 l %, 白度 01 .0 蛋 6 .1 垩 6 垩 . 6等 十项 大 米 品质 指 标 均 达部 颁 一 级 标 准 。外 观 品质 优 异 ,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