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一数学2014年春季全国版教案 五年级-1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阅读与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阅读与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阅读与理解。

一、教材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共11个课时,涵盖了以下内容:1.初步认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重要性;2.观察法:学习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3.猜想法:学习通过猜想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4.列举法:学习通过列举出所有可能性得出结论的方法;5.模拟法:学习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得出结论的方法;6.推理法:学习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7.安排方法:学习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律安排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1.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楚解决问题的步骤,把问题拆分成小的部分逐步解决,有利于少出错、解决问题更快和减轻压力。

2.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要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使用规则,并且学会运用它们来解决真实的问题。

3.练习解决多种类型的问题:学生需要练习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涉及数、图形等,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时间管理、购物、奖励等。

4.培养归纳和推理能力:学生要通过归纳和推理,分析和总结大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学生主导学习: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以致用: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并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3.分组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思考。

4.多样化评价:老师应该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考试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希望本文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的内容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名称: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一、问题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一些难题,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次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提升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涵盖以下教学内容:1. 定义问题: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理解和明确问题的要求,防止产生偏差。

2. 分析问题:学生将学会将问题拆解成更小、更简单的部分,以帮助理解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法。

3. 寻找模式:学生将学会观察问题中的模式和规律,以便能够用相似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4. 利用图表:学生将学习如何绘制图表、图形等工具,以辅助解决问题。

5. 试错法:学生将学会采用试错法,在尝试不同方法时记录结果,找到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合作解决:学生将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分享思路和方法,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问题: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问题定义: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问题描述,帮助他们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3. 分析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将问题拆解成更小、更易理解的部分。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路。

4. 寻找模式:引导学生观察问题中可能存在的模式和规律,帮助他们找到相似的问题以及相似的解决方法。

5. 利用图表:教学使用图表、图形等工具来辅助解决问题,示范如何绘制图表并展示其作用。

6. 试错法:鼓励学生采用试错法解决问题,在不同的尝试中积累经验,逐步找到最佳解决方法。

7. 合作解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思路和方法,相互启发并共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讨论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8. 教师总结归纳:对学生的合作解决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复盘和回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五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五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不遗漏,不重复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课件、表格、小棒。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简洁,实在。

)二、合作探究,形成策略。

(一)探究例一。

出示例一: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通过读题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由“18根1米长的栅栏”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2、操作探究,形成策略。

(1)小棒操作,认识各种不同围法。

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长方形可以怎么围?拿出你们的小棒,1根小棒替代一米的栅栏,试着围一围。

生汇报各种不同的围法。

(设计意图:此操作不难,因此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后,能直观地认识到长、宽与周长的关系。

因而其它各种围法就不难想到了。

)(2)认识一长与一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

师:同学们的围法很多,观察一下在这么多的答案中一长、一宽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一长加一宽的和就是周长的一半。

)(设计意图:认识长、宽与周长的关系,是为学生后面能进行有序地列举,扫清知识障碍。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各种不同围法。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个一个重新整理?学生按要求整理各种不同围法。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有序”。

)(4)认识“一一列举”的策略师: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认识可以从宽最短为1米开始一一列出答案,也可以从长最长为8米开始一一列出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2014——2015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一、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合理地使用教材。

1.本册书涵盖四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二个领域(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二单元位置、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四单元可能性;第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掷一掷;数学广角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2.在大的单元前适当编排了“主题情境”,作为单元知识的引言,体现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旨,这是这套课本的主要特色之一.主题情境是课标理念的一种反映。

这类主题图体现了一种做数学的理念。

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教学中的活动形式或操作方式。

3.例题的设计大多展示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情境。

这些方式的提供为教师备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传递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知识把握的要求。

4.安排了“综合应用”。

5.系统地编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编排目的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数学广角的编排,很明显地将以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隐线变为主线。

6.编写了“你知道吗”的内容。

7.编排了生活中数学、数学游戏等内容作为阅读资料。

要注意对这种内容的把握。

8.新知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做、习题中都有可能体现了新的知识点,另外,本套教材虽然在习题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总的来说习题量小、覆盖面窄,不利于学生的专项训练,教师备课时应尽量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或目测有针对性的找一些练习题,作为补充。

9.从本册开始编写了思考题。

10.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编排,形式比较多样。

(1)单独编排。

如:第三单元P42—P43,对小数除法进行梳理;第五单元P83—P85,对简易方程进行梳理;第六单元P103—P105,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梳理。

(2)没整体编排整理与复习的内容。

如: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第四单元可能性。

(3)每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成长小档案”。

旨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的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的数学教案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测试时的得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

一、问题解决策略:1. 理解问题: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要明确自己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仔细阅读问题并及时记录下所有重要的信息,在进行计算之前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并把所有条件都细致地写下来。

例如:小红有72个苹果需要分一分给两个朋友,每个朋友应分到多少个苹果?在理解问题时,我们需要把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一一列出,如:总数是72,分给两个朋友。

2. 制定计划:理解问题后,需要在头脑中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

在计划过程中,需要确定使用哪种数学公式以及计算的顺序,并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其他的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朋友所分得的苹果数为72除以2,即36个苹果。

3. 执行计划:根据计划执行问题的解决。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步骤进行细心的检查,防止操作程序中的错误出现。

如果出现错误,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在步骤链接过程中,需要确认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否与计划中的结果一致。

例如:每个朋友应分得36个苹果。

4. 检查答案:计算完成后需要对答案进行检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如果检验结果发现答案有误,要重新执行计划,细心确认每一步骤,找出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例如:两个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相加为72个,符合题目条件。

二、运用策略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例如,在五年级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策略应用于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和小数的转换等。

例如:1. 加减乘除的操作和题目要求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思考方式来完成,而在解决问题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错误:- 在计算时,特别是涉及到多步骤的算式时,要检查中间结果的有效性;- 在运算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来检查计算有效性;2. 分数的简化和相加减: 分数的简化需要找到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而在相加减这道题时只需使用通分之后即可进行。

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用于解决以前研究中使用的问题的策略。

积极尝试利用数学角度的知识和方法,找到战略问题的解决方案;经验来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

3.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在学习之前整理并理解用于解决问题的策略。

很难教
尝试使用知识和方法从数学的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谈谈导入,感知策略。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尝试使用,体验策略。

结合图片产生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策略来知道树的高度吗?
2.马铃薯大小的好策略是什么?
第三,结合教科书,审查研究。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交流。

最后的类显示。

教师及时评估教练。

(1)图纸①可以帮助我们列出所有情况; 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直观的内容,如十进制,得分和操作的含义,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③绘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应用程序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列表①可以帮助我们组织信息,推理; ②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法律。

(3)猜测和尝试的策略,以帮助我们类比以前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4)使用特殊情况从一开始就找到一个正规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简单的思维问题找到复杂问题的规律。


四,实践延伸,应用灵活。

1.赵,丁,王三人,一个是工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

知道:①赵不在学校工作,
②王和老师都是邻居,③赵和医生是朋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究与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究与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究与思考。

一、引言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很大的用处。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复杂概念和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出色。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习的重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面对问题、确定问题类型、查找解决方法、验证答案等一系列技能。

这些技能都需要耐心、思考和实践来掌握。

本文将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展开,探究如何教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实例入手在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例来说明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12个人要分成若干组,每组有3人,请问最多能分成几组?最少能分成几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如下:1.问题描述:有12个人要分成若干组,每组有3人。

2.解决问题的步骤:(1)明确问题:需要把12个人分成若干组,每组有3人。

(2)确定问题类型:这是一个运用分组原理的问题。

(3)查找解决方法:运用分组原理求解。

(4)验证答案:验证是否符合题意与规律。

3.解决问题的结果:(1)最多能分成4组。

(2)最少能分成2组。

通过这个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习惯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实践。

因此,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习惯。

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下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动力。

3.多给学生反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学生及时的反馈,激励他们不断探究、思考、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春季全国版教案 五年级-15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春季全国版教案 五年级-15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5讲愉快的周末——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数学》春季全国版,5年级第15讲“愉快的周末——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有效信息,探索并掌握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法,倒推法,假设法,作图法等数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数学思考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各种解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问题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方法二:(逐步出示)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啊,看来只要肯动脑筋,就难不倒我们。

5、集体核对,师有针对性地指名学生复述解题思路,注意算法的多样性与最简洁的计算方法。

6、给表现突出的同学发荣誉标记。

7、师:跟着熊猫贝贝和小伙伴们活动了一整天,大家一定非常开心而且有很大的收获吧!下面,就让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下面的闯关……二、大胆闯关1、学生独立完成大胆闯关3、4两题。

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指导,指导学有困难的学生,并注意典型的错误。

2、集体点评大胆闯关第3题课件出示大胆闯关第3题。

3.一辆公共汽车共载客35人,其中有一部分客人在中途下车,每张票价8元,剩下的客人到终点下车,每张票价15元。

学生分组讨论师引导学生说思路。

学生说出不同本讲教材及练习册答案:教材:探究类型之一:用这台天平最多能称出7种不同的质量:1克,2克,3克,5克,6克,7克,8克。

探究类型之二:(12+3)×2=30(元)探究类型之三:大船:(47+1-4×10)÷(6-4)=4(条)小船:10-4=6(条)或:小船:(6×10-47-1)÷(6-4)=6(条)大船:10-6=4(条)探究类型之四:至少称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愉快的周末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全国版,5年级第15讲“愉快的周末——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有效信息,探索并掌握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法,倒推法,假设法,作图法等数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数学思考
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各种解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问题解决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本讲教材及练习册答案:
教材:
探究类型之一:(210-30×4)÷18=5(天)
探究类型之二:用这台天平最多能称出7种不同的质量:
1克,2克,3克,5克,6克,7克,8克。

探究类型之三:(12+3)×2=30(元)
探究类型之四:大船:(47+1-4×10)÷(6-4)=4(条)
小船:10-4=6(条)
或:小船:(6×10-47-1)÷(6-4)=6(条)
大船:10-6=4(条)
探究类型之五:(196-8×5)÷(5+8)=12(分米)
12×12+196=340(平方分米)
答:原来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340平方分米。

大胆闯关1:(4+7)×2=22(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2厘米。

大胆闯关2:Array
大胆闯关3:涛涛:(60-12×2)÷2=18(张)
明明:60-18=42(张)
答:明明原来有42张邮票,涛涛原来有18张邮票。

大胆闯关4:(35×15-420)÷(15-8)=15(人)
答:中途下了15位客人。

大胆闯关5:(325+50)÷(10+5)=25(厘米)(25-5)×(25-10)=300(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练习册:
1.24×10÷8=30(个)
答:可以布置30个教室。

2.皮球: 570÷(4×3+7)=30(元)
足球:30×3=90(元)
答:皮球的单价是30元,足球的单价是90元。

3.上:红上:红;下:黄
上:黄上:红;下:绿
上:绿上:黄;下:红
下:红上:黄;下:绿
下:黄上:绿;下:红
下:绿上:绿;下:黄
答:一共可以表示出12种不同的信号。

4.第一棵:36÷3+5=17(只)
第二棵:36÷3+8-5=15(只)
第三棵:36÷3-8=4(只)
答:原来第一棵树上有17只,第二棵树上有15只,第三棵树上有4只。

5.① 1厘米、1厘米、16厘米
② 2厘米、2厘米、14厘米
③ 3厘米、3厘米、12厘米
④ 4厘米、4厘米、10厘米
⑤ 5厘米、5厘米、8厘米
⑥ 6厘米、6厘米、6厘米
⑦ 7厘米、7厘米、4厘米
⑧ 8厘米、8厘米、2厘米
面积最大是:40平方厘米,第④种和第⑤种围法。

补充练习:
1.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

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多少天雨天?
(112÷14×20-112)÷(20-12)=6(天)
答:这几天中有6天雨天。

2.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年历卡若干张,如果甲给乙l3张,乙给丙23张,丙给甲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40张。

原来三人各有年历卡多少张?
甲:40+13-3=50(张)
乙:40+23-13=50(张)
丙:40+3-23=20(张)
答:原来甲有年历卡50张,乙有年历卡50张,丙有年历卡20张。

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少l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米,最后剩下5米。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5+1)×2-1=11(米)
11×2=22(米)
答:这根铁丝原来长22米。

4.五(1)班49位同学到公园去划船,可以租大船或小船,每只小船可以坐3人,每只大船可以做5人,大船和小船都要坐满人。

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租船方案?(请列出表格解
5.李大爷用68米长篱笆利用墙作为一条边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菜园,长是28米,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8-28)÷2×28=560(平方米)或
28×(68-28×2)=336(平方米)
答:面积为560平方米或336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