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热现象阶梯训练

合集下载

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的群体结构特征

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的群体结构特征

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的群体结构特征作者:张玉泉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7年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群体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员年龄结构属于阶梯式青少年型非衡结构,以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人数居多。

其性别比为137:447,男子明显多于女子,且分年龄性别比波动幅度较大。

项目人数构成以速度性短跨和耐力性中长距离为主。

各地区依密度大小归类为“密布区域”、“间布区域”和“稀布区域”。

同一分组项目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分组项目间其群体构成人数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且北方>南方。

其归因除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外,还与地区间种族体质、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等一系列自然生物学特征有关。

我国田径某些单项运动员的构成数量与其竞技水平并非呈正相关。

提示只有在一定质的投入条件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量的投入”、普及与提高才具有正相效应。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年龄;性别;项目;地域中图分类号:G82文章编号:1009-783X(2011)02-0146-06文献标志码:A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7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31个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体育院校、解放军运动队归属于所在地区)共5811人,其中男子3364人,女子2447人,年龄跨度为14~36岁。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询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竞赛信息:注册名录),收集到2007年中国田径运动员注册名录。

全部数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地区间运动员人才的交流,在统计数据时可能略有误差,但并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整体态势。

1.2.2数理统计法将收集到的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范化、计算机化,并建立田径注册运动员数据库。

采用Excel和spss/pc+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全样本统计分析和不同性别、不同项目、不同年龄及不同地域运动员的分组统计分析。

名校周考阶梯训练答案语文高二

名校周考阶梯训练答案语文高二

名校周考阶梯训练答案语文高二1、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4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皎洁暖融融海枯石滥目空一切B.诲暗生态学天衣无缝叹为观止C.蓦然榆叶梅衰草连天不可抗拒(正确答案)D.幅射平流层悬崖绝壁光明正大3、郁达夫的自传体白话小说是()[单选题] *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正确答案)薄奠迟桂花4、1工作时如果来电话的人太啰嗦,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时间,你可以说“别废话”,然后直接挂掉电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句中括号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队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正确答案)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8、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9、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正确答案)B.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阶梯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阶梯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e p rme t a fet eyo ec metesu e t’ e rfri,fl ly te su e t’s cat,a d h sp s ie e e tfri rvn x i nsc ne ci l vro h td ns fa t ul pa h td ns p il e v o y e y n a oiv f c mp o ig t o s d n ’h o t a v l ut aigte s d ns pat a bl ,s muaigsu e t’ n o aietikn . t e t ter il l e ,cl v t t e t’ rcil ai t t lt td ns in v t hn ig u s e c e i n h u c i y i n v
主张 “ 因材 施教 ,因人而 异 ” 。实 验教 学 中 ,教 师 要理解 和尊 重学生 的个 性化 差 异 ( 包括 学 习和 实 践
1 阶梯式综合设计 实验教学过程
1 1 阶梯式综 合设计 性 实验的选 题 .
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 选题是关键 ,它对实验 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工电子实验作为 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实践课程 ,许多非电类 专业 的学生 学 习不 太积极 主 动 ,觉得 没有 专业 课那 么 “ 实用” 。不少学生存 在实验过程敷衍 了事 ,实 验报告互相抄袭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 ,必须增 加 可选 实验项 目,限制 同一实验 项 目的学 生实验 人 数 ,改变一班学生 同做一个实验项 目的现 象。同 时 ,实验选题如能切入学生所学专业 ,则学生实验
感。
12 2 扩展要 求 ..
项 目资源 ,我们除了不断改进原有综合设计性实验 项 目.还吸收改造了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的部分竞赛项 目,如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 设计 ,温度的控制 与显示系统设计等 ,实验 教 改项 目,如简易晶体管图示仪设计等,学生研究计 划 ( R 项 目,如 步 进 电动 机 驱 动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S P)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指路问津】(1)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2)你能给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哪几种表述?这几种表述有什么关系?【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内能全部变成机械能也是不可能的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成另一种形式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的[精与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只是机械能和内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故A、B选项都不对。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在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是可能的。

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转变成功,在有外界变化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故C错D对。

[解后思]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1)热量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里的“不能”、“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的,空调、电冰箱都是通过外界做功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是这一过程消耗了额外的能量。

同理,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必定要引起其他变化。

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关问题时要予以关注。

[评注]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宣告了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二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图(a )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二种表述画出的示意图:任何热机要维持运行必须与外界有两个通道(热源)交换热量;机器从一个通道(高温热源)中吸取能量,一部分用来完成人们需要它做的功,另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从另外一个通道(低温热源)中散发开去。

训练热身ppt课件

训练热身ppt课件

体育比赛
在体育比赛中,热身运动是准备比赛的重要环节之一。
热身运动可以帮助运动员适应比赛环境,提高身体温度和灵活性,并促进竞技状态 的发挥。
热身运动应该根据比赛的具体项目和要求进行设计,包括全身关节活动、肌肉拉伸 和有氧运动等,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潜力。
感谢观看
THANKS
方法
快速跑步、间歇训练、高强度有氧运 动等。
持续时间
通常为10-20分钟。
03
训练热身的方法
慢跑热身
慢跑热身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热身方法 ,通过慢跑可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 ,增加肌肉温度,为接下来的训练做 好准备。
慢跑热身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抬头、挺胸、小步幅等,以避免不 必要的运动伤害。
慢跑热身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 ,根据个人情况和训练强度进行调整 。
动态热身与静态热身
动态热身是通过活动关节和肌肉来预热身体,而静态热身则主要是通过拉伸来 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柔韧性。应根据运动类型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热身 方式。
05
训练热身的应用场景
健身房训练
热身在健身房训练中非常重要, 因为它可以帮助准备身体,预防
运动伤害,并提高运动表现。
在健身房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温度,提高 关节灵活性,并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关节灵活性
训练热身可以增加关节滑 液的分泌,提高关节的灵 活性和活动范围,减少运 动时的关节损伤。
预防运动伤害
减少肌肉拉伤
通过训练热身,肌肉的柔 韧性和力量得到提高,降 低肌肉拉伤的风险。
预防关节损伤
训练热身可以增加关节滑 液的分泌,减少运动时的 关节摩擦和碰撞,降低关 节损伤的风险。
减轻运动疲劳

阶梯式学习法

阶梯式学习法

阶梯式学习法一、阶梯式学习法的特点:经得住时间考验,永不过时。

与其他学习法最大的不同是,其他学习法只是就方法而方法,而阶梯式学习法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系统,其逻辑起点是生命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是从人的发展规律开始,推导出人的学习和成长理念,最后形成方法,经过三个环节建立起来的理论系统,是科学的、完整的、永恒的,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经过了三十年的反复实践,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阶梯式学习法》自1979 年试行成功后,不断完善,先后在北京和外省市推广试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在北京市和全国各地讲学上千场,有近三分之一场次听众逾千人。

听讲的对象有干部、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

毫不夸张地说,阶梯式学习法已经引起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革命。

教育建模科学严谨,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生的生产力,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仅仅抓住学习的这个本质,阶梯式学习法建立了有效的四个模式过程:第一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模式: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建立自主学习的一种状态。

第三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通过课堂、预习、复习、作业等四个环节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切实培养人格化习惯,将完善人格的德育任务融合到学习环节中。

第四模式:以思维为核心,通过训练,形成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落实新时期教改方针的真正有效措施,减负增效的功能明显、有力。

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事实证明阶梯式学习法不但使学生的成绩、主动性获得了提高,而且以课堂为主战场的效能策略,大幅度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其强调觉悟和状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能。

帮助学校出名师,出品牌。

实践证明,《阶梯式学习法》使得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能力也相应地有所提升,并培养了一大批名师。

有几十所不同地区的学校,以此为办学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成为了品牌校。

二、阶梯式学习法的理论依据----人的发展的四大原则《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成效的取得与其始终坚持并贯彻人的发展的四大原则息息相关:一是主动性原则。

五个简单而有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五个简单而有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五个简单而有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简称HIIT)是一种高效的运动方式,通过短时高强度的运动间隔,迅速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本文将介绍五个简单而有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身体训练。

方法一:爬楼梯训练爬楼梯训练是一种全身都能参与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您可以选择一座高层建筑,快速爬上楼梯,并在每爬完一段楼梯后,进行短暂的休息。

爬楼梯的动作能够有效锻炼大腿、臀部和核心肌群。

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楼梯的段数和爬行的速度,持续提高训练强度。

方法二:循环跑步训练循环跑步训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选择一个合适的跑步场地,例如操场或跑步机,先进行热身跑步几分钟,然后迅速加快速度跑一分钟,然后慢速恢复跑两分钟。

循环进行这个训练组合,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您可以根据自身体力水平逐渐增加高速跑步的时间和恢复跑步的时间,增加训练强度。

方法三:跳绳训练跳绳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您只需要一条跳绳以及一定的空间,就可以进行跳绳训练。

跳绳可以迅速提高心率和燃烧卡路里,同时锻炼到全身的肌肉群。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跳绳速度和跳绳时间,逐渐提高训练强度。

初始阶段可以选择较慢的速度进行跳绳,然后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

方法四:徒手训练徒手训练是一种无需任何器械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通过采用俯卧撑、卷腹、深蹲等基本动作的组合,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肉群。

您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动作,并进行短暂而高强度的训练。

例如,进行20秒钟的俯卧撑,然后休息10秒钟,接着进行20秒钟的卷腹,再休息10秒钟,如此循环进行多个组合。

逐渐增加动作的次数和训练的组数,以增加训练强度。

方法五: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将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您可以在跑步、骑行或划船等有氧运动之后,配合进行力量训练,例如举重、引体向上等。

电与磁阶梯训练之二

电与磁阶梯训练之二

《电与磁》阶梯训练(二)电动机和发电机原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英国物理学家 在1831年首先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 现象。

这一重大发现使人类实现了将 能转化为 能的愿望。

**2.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实验探索过程,这是因为,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这就是: 电路的 导体,在 中作 的运动时,导体中才会有电流产生。

这种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实验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仅跟 的方向有关,还跟 的方向有关。

在上述两个因素中,如果其中之一的方向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 ,如果两者的方向都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 。

**4.在研究电和磁的关系方面,有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重要发现值得铭记,这就是:奥斯特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 ,法拉第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 。

**5.发电机是根据 现象而设计制造的,发电机的诞生实现了 能向 能的转化。

**6.电流可分为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分别简称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的电流称为直流电,而 的电流称为交流电。

**7.发电机在结构上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实验室的发电机模型,它的定子是磁极,转子是线圈。

实际的大型发电机,它的定子是 ,而转子是 ,这种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8.发电机还分为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

不论是哪种发电机,它的内部线圈里产生的都是交流电。

所不同的是,如果采用电刷和滑环向外输电这就是 发电机。

如果采用电刷和换向器向外输电,这就是 发电机。

**9.首先发现电流周围有磁场的科学家是 ,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知识的应用**10.蓄电池在充电时,将 能转化为 能,在放电时将 能转化为 能。

发电机在发电时必须有另外的动力带动它转动,因而它是将 能转化为 能。

**1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源是 电(选填“直流”或“交流”),它的两根线分别叫 线和 线,可以用来辨别,两根电源线间的电压是 V 。

**12.我国的生活用电和生产动力用电都采用的是交流电,其频率是 Hz ,说明这种交流电方向改变的周期是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热现象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造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它的:(1) ,(2) 。

*2.正常人体(口腔)温度约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3.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 )。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D.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4.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A.冰和水的温度都逐渐降为-10℃ B.水温渐渐降为-10℃,且水渐渐结冰C.水温保持0℃,且水渐渐结冰D.水渐渐降温而结冰,但冰的温度保持0℃**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是在液体表现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C.因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D.夏天常看见自来水管“出汗”,这些水是从水管中渗出的 (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知识的应用**6.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棒冰解热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烧开水时冒“白气”升华( )冬天早晨草上有霜凝固( )**7.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要事先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温度。

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或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就必须换用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因为: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则;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知识的拓展***8.下列各小题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请分别在各题的横线上写一句或一小段话,用来说明相应的说法错在哪里:(1)任何物质吸热后温度都是升高的(2)液体的汽化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3)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熔点***9.如果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将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

试说明道理。

****10.医生为病人检查口腔疾病时,总是拿一面带长柄的金属小平面镜放在酒精灯焰上烤一会儿,然后将小镜放人病人口腔内用灯光配合检查。

金属小平面镜在灯焰上烤,除有消毒作用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阐述道理。

温度温度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体的叫温度。

[0.5]*2.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要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制成的。

[1.0]*3.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这种温度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这样规定的0度和100度应当分别记为(也就是写成) 和。

[2.5]*4.人的正常体温为,读作。

医用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也就是量程)一般是。

一般寒暑表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而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2.5]*5.体温计与一般常用温度计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体温计可以读数,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自动地退回下面的玻璃泡。

当用它测量过某人的体温,想再用它测另外一个人的体温时,必须先。

其他温度计则不能这样做。

[2.0]*6.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

[0.5]A.负18度或摄氏零下18度 B.负18摄氏度或零下18摄氏度C.负18度或零下18度 D.负18摄氏度或摄氏零下18度知识的应用**7.用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水银柱上升到37.5℃刻度处,如果不甩几下,直接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人的体温,那么这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

[1.0]A.37℃、39℃ B.37℃、37.5℃C.37.5℃、39℃ D.37.5℃、37.5℃**8.某新闻报导中写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温度为摄氏25000万度。

”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在错误的文字下面打上波浪线。

应改正为。

[1.5]**9.请将下列各题中说法不恰当之处改正过来:[2.5](1)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8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如图3-1是家庭用的寒暑表,它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观察寒暑表可知,所示气温是。

[1.5]**11.我们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实际上,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这种温度的单位名称叫,符号是。

[1.5]**1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但不能使玻璃泡碰到或。

[1.5]**1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

[1.5] **14.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

若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它能测的,或低于它能测的,就应当换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就可能温度计或。

[2.5]知识的拓展***15.温度是表示物理量;要准确地或温度,必须用温度计。

[1.5]***16.图3-2所示的温度计是,它的分度值是;如果它现在的示数是37.5℃,请在温度计上标出。

[2.5]***17.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 )。

[1.0] 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 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 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18.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此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

该护士对体温计作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用来给另一个人测体温,结果示数为39℃,该人的体温 ( )。

[2.0]A.就是39℃ B.可能高于39℃C.一定低于39℃ D.可能低于39℃***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

我们用下列办法检验:将它插人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沸水中,示数稳定时为95℃。

该温度计的刻度是每小格代表l℃,而实际上它的每小格代表℃。

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3.5]***20.图3-3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哪个?( )。

[0.5]****21.图3-4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1.5]****22.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可列出下面一些步骤:[2.0]A .选择一支温度计,观察它的分度值B .估计一下被测水的温度C .把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水中D .观察温度计,待示数稳定时,读出温度值以上步骤的排列不恰当。

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

****23.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3.5]A .16.2℃B .18.1℃C .19℃D .20℃ (2001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题)****24.有一支温度计,标有-10∽110格均匀的刻度,但不准确。

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插入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86℃,那么,用这样的温度计测得教室内温度示数为20℃时,教室内的实际气温应为多少?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第80页) [4.5]熔化 凝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 。

[1.0]*2.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也会改变,称为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

[1.0]A B C D 图3-320 10 10 20 甲 乙 图3-4*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在a 石英、b 蜂蜡、c 海波、d 冰、e 松香、f 水晶、g食盐、h 萘、i 玻璃、j 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字母) ,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母) 。

[2.0]*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这种晶体的 。

冰熔化时的温度是 ℃,我们就把这一温度称为冰的 。

[1.0]知识的应用**5.物质 叫熔化。

从熔化方面看,晶体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凡是晶体都有一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

[0.5]**6.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3.5](1)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给晶体加热,在没有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 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渐渐熔化,但温度 ;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

这说明了晶体是在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这说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

***7.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非晶体的熔化也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不过,只要给非晶体加热,它在升温的同时就逐渐熔化。

这说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

[1.0]***8.液体凝固的过程是 热过程。

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液态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

[2.0]***9.下列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个? ( )。

[1.5]A .不论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同B .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同C .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一样D .晶体只要达到它的熔点,就一定会熔化***10.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

[2.0]A .一定是液态B .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 .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D .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知识的拓展***1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

所不同的是: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 ,而非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 。

[1.0]****12.图3-5甲和乙画出了两类不同固体熔化的图象,表示晶体熔化情况的是 图象,表示非晶体熔化情况的是 图象。

请在晶体熔化的图象中,用A 、B 这两个字母把图象上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一段表示出来。

[2.5]****13.冰的熔点是 。

在图3-6所示的图象中,反映冰熔化情况的是 。

[2.0] 图3-5****14.在一个烧杯(可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杯)中装一些萘的固态粉末,并在粉末中插一支温度计。

用酒精灯给烧杯均匀地加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会观察到( )。

[1.5]A .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是不变化的B .温度计的示数总是在上升的C .有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不上升D .温度达到80.5℃时,萘粉一下子变成了液态****15.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

[1.5]A .温度一定是上升的B .温度不一定上升C .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D .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16.根据熔点表完成下列习题:[3.5](1)现在有不少的个体业主制作各种金属的小工艺品,制作时必须先把金属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