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小城镇低碳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合集下载

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及路径选择:文献研究视角

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及路径选择:文献研究视角

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及路径选择:文献研究视角%笪韩春虹,蒋长流(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眼摘要演围绕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低碳内涵与转型压力、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偏好以及转型激励机制设计与现实进路等内容,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表明:经济发展方式锁定、经济结构转型刚性、经济行为主体利益协调的壁垒与城镇化进程高碳排放路径依赖等方面是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面临的四大现实制约因素。

这种制约可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背后的政治考核机制与财政分权体制弊端视角得到合理解释。

而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成为消除转型制约的重要举措,技术选择和战略路径则是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现实进路。

在对已有研究述评基础上,进一步对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眼关键词演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激励机制;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1-0010-062018年1月第40卷第1期Jan.2018Vol.40No.1截止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57.3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地域空间的外延、人口比例的增加、居民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以及传统经济结构的碳锁定效应等将对城镇化低碳转型提出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供给缺乏、环境容量承载力不足以及节能减排成效甚微等问题仍不可回避。

若延续先前粗放型模式,城镇化将难以承受高环境冲击的高碳化压力。

如何有效推动城镇化低碳转型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基于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视角,围绕城镇化的低碳内涵与转型压力、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偏好以及转型中激励机制设计与现实进路选择等方面内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试图廓清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约束与路径,进一步拓宽实现城镇化低碳转型的解决思路。

一、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内涵与转型压力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初探

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初探

随着社 会的发展 , 碳 的概 念逐 渐 的为各 国所重 低
视 , 由此 产生 了低碳城 市 的概念 , 并 目前 我 国在低 碳
理念上的推 广 实践仍 处 于探 索 阶段 。中 国科 学 院可 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 ( 09年 中国可持续 发展 战 20 略报告》 提 出了 中国低碳 城市 的发 展战 略设想 , 中, 并
创造 了大量就业 岗位 , 不仅 吸纳了大量 当地农 村 富余
济、 文化和政治 中心 。小城镇 的发展 使农 村经 济和社
会 面貌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在 低碳 理念 占据 战 略位置 的今 天 , 国的城镇 建设 必须具 有合 理 有序性 , 我 陛和
劳动力 , 而且还吸纳 了大量跨 区域 流动的农村 富余 劳 动力, 为城 市 经济 中心 扩散 到农 村架起 了桥 梁 , 免 避 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向大 中城市 盲 目流动 。
随着小城 镇的加快发 展 , 小城 镇开始 成为集 聚 乡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小 城镇 建 设迅 猛 发 展 , 多 我 众 的小 城镇 已发 展成 为 当地商 品集 散 和人 口集 中的经
镇企业 的重要载 体 , 乡镇企 业 的加入 , 而 也为小 城镇 的发展提供 了经济基础 , 动密 集型为 主的产业 结构 劳
从经济 、 社会和环境 3 个层 面 , 初步提 出了低碳城市 的
指标体 系。付允 、 汪云林 等认为低碳 城市 就是 在城市 中通过发展低碳经济 , 新低碳 技术 , 创 改变生 活方 式 ,
最大 限度减少城市 的温室气 体排放 , 底摆脱 以往 大 彻 量 生产 、 大量 消费 和大量 废弃 的社 会经 济运 行模 式 ,
来 , 国城镇化 以每年 12 我 .4个 百分 点的速 度增 长 , 预 计 22 0 0年 , 过城 镇化 水 平将 达 到 5 % ~ 8 我 6 5 %。小 城镇的发展不仅在数量 上有很 大增加 , 且 已经具有 而 相 当的规 模。尤其 是 沿海 地 区和大 城 市周 边 的小城 镇, 其发展 的速度和水平远远大于其它地 区的小城镇 。

对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的几点探讨

对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的几点探讨

对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的几点探讨摘要】在“低碳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城镇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城镇规划工作涉及到了千家万户,更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小城镇规划融入低碳观念,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环保的需求。

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下,小城镇和低碳理念的融入价值、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低碳理念;小城镇;规划;环保;节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文化、物质等各项水平得到了显著增长。

但是也逐步凸显出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经济矛盾等发展问题。

“低碳发展”成为了各国经济迈向生态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顾名思义,“低碳”一词最早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控制温室气体的一种节约、健康的新型排放方式。

“低碳城镇”被提出后,在大中小型城市中都掀起了发展低碳经济、完善技术创新的发展热潮。

低碳城镇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开始向着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持续发展下去。

一、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废气的排放量在与日激增。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发展到现在,对环境文明有了更高的认识。

在“低碳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城镇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城镇规划工作涉及到了千家万户,更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小城镇规划融入低碳观念,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环保的需求。

作为一个优秀的城镇设计,低碳理念需要贯穿在其发展的始终。

城镇对人们来说不仅具有居住功能,还体现出了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

并且,在低碳社区的结构中,通过整合资源、规范交通、发展能源、建筑规划等方法,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优化发展。

通过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

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能力,规划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节能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发展动力,增进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中的常见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数量与日俱增,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低碳城(镇)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城(镇)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城(镇)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田丹宇杨雷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29期摘要:本文从规划、环境、能源、产业和运行模式5方面梳理了8个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碳城(镇)试点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低碳城(镇)试点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城(镇)低碳试点低碳监管低碳运营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取广东深圳国际低碳城、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江苏镇江官塘低碳新城、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云南昆明呈贡低碳新区、湖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作为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

三年来各低碳城(镇)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指导规范。

一、试点城(镇)建设进展(一)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规划,有助于整体布局城(镇)低碳发展方案,指导试点低碳建设。

青岛中德生态园委托欧博迈亚与上海建科院联合完成了《青岛中德生态园绿色建设管理办法》《中德生态园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园区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交通、市政、能源、城市设计、生态景观、绿色建筑、道路交通解决方案等20余项规划,制定了包括40项内容的生态指标体系,指导园区低碳开发建设。

云南呈贡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呈贡新区建设低碳城市实施意见》《呈贡区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昆明呈贡新区APEC低碳示范城镇规划(2014—2020年)》《云南昆明呈贡低碳新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着合理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推动规划有效落实。

(二)打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环境低碳城(镇)建设需要交通、建筑、环保等各部门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城市低碳发展环境与氛围。

在低碳交通方面,呈贡新区鼓励民众低碳出行,建设中引入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以公交为核心,将道路网络、街区结构、功能布局有机结合,完善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系统、城市步行系统、自行车和电瓶车道路交通,减少不必要的机动车出行量。

浅谈低碳视角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浅谈低碳视角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浅谈低碳视角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摘要:在环境、资源、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应对、如何发展、如何规划建设城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低碳视角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作为切入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碳视角;小城镇规划;城镇建设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conomic contradiction increasing today, how to deal with, how to develop, how to plan and construct c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gives an analysis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small towns as a starting point.Keywords: low carbon perspective; small tow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小城镇占城镇总量的绝大多数,而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却一直被看作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典型。

在低碳理念占据战略位置的今天,不仅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数量众多的小城镇也必然是低碳城镇建设的重点。

因此,如何把数量众多、人口占我国城镇人口40%以上的小城镇建设成为低碳型小城镇,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低碳城镇的内涵社会不断发展,“低碳”一词被提出,低碳经济、低碳理念、低碳城市等。

低碳城市即在城市内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传统的消耗性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健康的、节约的、低碳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以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048、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庄规划(2012-2030)为例

048、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庄规划(2012-2030)为例

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庄规划(2012-2030)1为例杨欣李霞王楠摘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安徽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循序渐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小岗村村庄规划的实践,总结概括出以“五化”引领村庄规划的新思路,在村庄发展模式选择、景观风貌提升及公共设施配置等方面探索相关经验,以期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好乡村小岗村村庄规划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近几年来,安徽省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镇发展迅猛,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庄发展缺乏动力,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面临消失的威胁。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安徽省全省行政村由29745个减少到15539个;自然村由292107个减少到228763个2。

农业要素依旧处于净流出状态,由于人口外流导致的空心村问题日益严重。

2012年,安徽省完成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投入。

规划要求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体目标,并在农业发展、村庄建设及社会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指导措施。

小岗村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无论就地理气候,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哪个方面来说,均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解决好小岗村转型发展、农民进一步增收及村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不仅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示范作用,而且对我国农村建设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该项目获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规划部分)暨优秀美好乡村规划设计一等奖。

2数据来源: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1 小岗村现状分析1.1 村庄概况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属小溪河镇管辖。

全村人口3903人(2011年统计),946户,下辖23个村民组,村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村域内除小岗外,还分布有大严家、小严、小周、蒲塘庙、石马、大周、小韩、马庙、后范、石马金等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居住人口在130—290人左右。

浅论低碳背景下小城镇的规划

浅论低碳背景下小城镇的规划

浅论低碳背景下小城镇的规划目前,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再是片面地集中于城市以及城市边缘的整体规划,在低碳的新型环保理念推动下,国家更加注重对小城镇的规划。

其中小城镇的开发程度远次于大城市,同时加强小城镇的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

本文就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述低碳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低碳;小城镇;规划在低碳的大环境下,为了实行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规划工作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小城镇的规划工作也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低碳的整改手段,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建立有特色、有经济基础以及文化底蕴的小城镇规划,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小城镇规划的意义从国家目前的城市建设工作来看,国家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迅速的大城市投入了更多一些。

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性社区以及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都有一个较大的投资比重。

大城市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通过大量的自然能源来作为支撑,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节能环保,低能减排的时代要求。

同时,大城市的规划已经有了一个完善的体制,而对于小城镇的规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城镇的规划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利用小城镇规划,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规划方案,再结合低碳环保的理念,给当地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环保的小城镇规划建设。

正是由于小城镇规划未达到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要求,所以,小城镇的规划更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小城镇规划有利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大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

二、小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特色不鲜明相对于国家目前对小城镇规划方面的工作来看,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主要是依照城市化的建设来进行现代化的规划。

所有的小城镇规划基本上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特色。

没有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无法吸引外来经济资源,只是依靠当地的居民消费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维持当地的人均GDP。

凤阳县沿淮行蓄洪区扶贫开发适应性农业发展对策

凤阳县沿淮行蓄洪区扶贫开发适应性农业发展对策

凤阳县沿淮行蓄洪区扶贫开发适应性农业发展对策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县,也是国家级农业示范县。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县农业生产受到了一些影响,特别是在蓄洪区的农业发展方面,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推广节水农业。

凤阳县虽然地处淮河流域,但年降雨量较少,水资源匮乏,为了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节水农业。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并通过培训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农民种植抗旱、抗逆、早熟的高水平新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其次,应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

凤阳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发展油茶、桑蚕、蚕豆、竹笋等特色农业。

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供贷款扶持、开设示范基地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使其有更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保障。

第三,应加强科技支持。

凤阳县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强科技支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可以建设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支持,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第四,应加强生态保护。

凤阳县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县,而淮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

可以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等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农业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凤阳县沿淮行蓄洪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但通过适应性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带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推动该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 型期 小 城 镇 低碳 建 设路 径 研 究
— —
以 安 徽 省 凤 阳 县 为 例
郭娜 娜 , 梁鑫斌
( 安徽 科 技 学 院 建 筑 学 院 , 安徽 凤 阳 2 3 3 1 0 0 )
摘要 : 在我 国积极引导和鼓励低碳小城镇建设 的政策指 引下 , 从理论研究 人手 , 以安徽省凤 阳县 为例 , 通过调研和 资料 收 集, 从低碳经 济 、 低碳政策 、 低碳技术 、 低碳 规划 、 低碳 生活五方 面对 其低碳 建设现状 进行 分析 , 提 出以落实低 碳政 策 、 规
第2 6卷第 1 期
2 0 1 7年 2月
淮 阴 工
学 院


Vo 1 _ 2 6 No.1 F e b. 2 Ol 7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y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Ke y wo r ds:l o w c a r b o n;s ma l l t o wn;p a t h
0 引 言
础上 , 通 过分 析其低 碳 建 设 的现 状 和 问题 , 根 据 当
地 实 际情 况 , 综合协 同各 个 发展 要 素 , 冈地 制 宜 的 为积极 、 稳妥 地推 进 我 国 特色 城 镇 化进 程 , 促 选 择发 展 和 建设 模 式 , 就 如 何 推 动 其 低 碳 小 城 镇 进 小城镇 健 康 、 协调、 可 持续 发 展 , 2 0 1 1 年 财政 部 、 建设提 供对 策建 议和 理 论 指 导 。 以期 为转 型 期 的
— —
A Ca s e S t u d y o f F e n g y a n g Co u n t y,An h u i P r o v i nc e
GUO Na — n a,LI ANG Xi n —b i n
( C o l l e g e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A n h u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u z h o u A n h u i 2 3 3 1 0 0, C h i n a )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l l e c t e d d a t a .I t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l o w —c a r b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iv f e a s p e c t s ,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Pa t h o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 w Ca r bo n Co ns t r uc t i o n i n S ma l l To wns
du r i ng t h e Tr a ns i t i o n a l Pe r i o d
n i n g,t e c h no l o g y a s t h e g u a r a n t e e a c h i e v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n o my a n d l o w c a r b o n l i f e .
Ab s t r a c t :Un d e r t h e g ui da n c e o f t h e l o w c a r b o n s ma l l t o wn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o l i c y i n o u r c o u n t r y,t h i s p a p e r t o o k F e n g y a n g Co u n t y o f An h ui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p l e,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t h r o u g h t h e i nv e s t i g a —
t he l o w c a r bo n e c o n o my,l o w c a r b o n p o l i c y,l o w —c a r b o n t e c h no l o g y,l o w —c a r b o n p l a n n i n g,a n d l o w —c a r b o n
l i f e .F i n a l l y,i t a l s o p u t f o r wa r d a s c a l a b l e l o w —c a r b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a t h. I t t o o k l o w—c a r b o n p o l i c y, p l a n—
划、 技术为保 障 , 全面实现低碳 经济发展 、 低碳 生活普及 的具有可 推广价值 的低碳建设路径 。
关键 词 : 低碳 ; 小城镇 ; 路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9 8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7 9 6 1 ( 2 0 1 7 ) 0 1 — 0 0 7 2—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