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激光治疗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

[ ] 赵坚 , 2 吴宝玲 , 刘彗莲 . 经皮椎体强化术 的配合 及护理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 0 ,7 9 :9 . J. 2 2 1( )60 0
静 脉腔 内激光 治疗 下 肢静 脉 曲张 的护 理
虞 萍, 张继红
( 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 , 常 江苏 230 ) 103
大 隐 静 脉 曲 张 是 下 肢 常 见 的 静 脉 疾 病 , 有 约
1 % ~1 %的成年 男子 和 2 % 一2 %的成年 女性 会 0 5 0 5
纤 。使用 波 长 为 80n 的半 导 体 激光 机 。激 光 功 1 m 率 为 1 5w, 复 脉 冲作用 模 式 , s 冲 , 间 2~l 重 1 脉 1s 隔, 一边 发射激 光 , 边后 撤 导 管 和 光 纤 , 均 每个 一 平 脉 冲后撤 05e 助 手 同时 对 已烧 灼 部 位 压 迫 或 包 . m, 扎 。小腿 部位 可适 当减少 功 率 至 l O—l 避 免 烧 2w,
一
伤 。小腿曲张静脉可用 1 G套针穿刺后插 入光纤 8 撤 出套管 后直 接 烧灼 。对 于严 重 的 曲张 静 脉 团块 , 作 多个 3~5一 的小 切 口, 用 血 管钳 分离 曲张 静 先 脉周围粘连 , 然后最大限度地抽出曲张静脉 , 断端可 不 结扎 。可 吸收线 皮 内缝 合腹 股 沟及小 腿 切 口。术
浅, 5例足 靴 区溃疡在 4—6 内逐 渐 愈合 。大腿 内 周
多普 勒检 查 , 确诊 为大 隐静 脉 曲张 , 深静 脉瓣膜 功 无 能不全 或 血 栓形 成 。本 组 中 2 0例左 侧 下 肢 静 脉 曲
张 ,8 1 例右侧下肢静脉 曲张 , 例双侧下肢 静脉 曲 5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112例

加 压治 疗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护 理 研 究 [] J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
20 ,2 8 :8 . 074 ()6 1
fc r xrso o epvi trm s [ ] n acSr,20 , at pes nf m de e o b i J .A nV s ug 0 7 oe i r nh o s
2O , 6 1 :6 . O7 2 ( ) 7
[] 6 黄晓玲 , 李德卫 .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深静脉受 压关系 的彩超 检测 []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07 2 ( )9 . 20 ,32 :2
[ 3 i eiP eossH,M ui nt r t n o eostrm 7 Ms t ,D cuu mt ol N.Iia ta n i e met f nu o — l v h
1 个月随访观察, 8 治疗静脉均完全闭塞, 无复发。结论 : 静脉腔 内 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 美观、 疗效可靠的一种治
疗方法。
关键 词 : 下肢浅静脉; 曲张; 静脉 激光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36 R5 .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 9820)2 04 — 2 1 7 64(090 — 1 0 0 9
2 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以及 患 者对 治疗 安全
性 和美 观 的要 求 , 肢 浅 静 脉 曲张 的 治疗 由传 统 手 下
术 向微 创 技 术 过 渡 已成 为 必然 。我 院 2 0 0 6年 8月
一
选 择 硬 膜 外 麻 醉 ( 2例 ) 局 部 麻 醉 (0例 ) 9 和 2 。 取平 卧位 , 于腹 股沟 韧带 下方 2c 先 m处沿 皮 纹做 长
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比较

肢静脉 曲张的疗效。 方法
为 2组 , 对 照组 I 1 0例 ( 患肢 1 6 5条 ) 行 传统手 术治疗 , 试验组 1 1 0例 ( 患肢 1 8 0 条) 行静脉腔 内激光治疗 , 治疗结束后 , 对 2组 手术 治疗 时间、 手术 中切 口数 量、 术后疼 痛、 发 热、 平均住 院时 间及 1 年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手术治疗时间等
■ 啮露目圈盼
其在 临床上多用于老年糖尿病和 肾功 能不 全的糖尿病患者 , 使 用 率增幅最大。 罗格 列酮 为噻唑烷二酮类胰 岛素增敏剂 , 通过增加靶组织 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胰 有水 肿 , 部分 患者体重 增加 , 与磺脲类 及胰 岛素合用易
出现低血糖 , 头痛 、 乏力 、 腹泻 , 可引起贫血 和白细胞减少等 。 因
版社 , 2 0 0 7 : 6 7 1 — 6 7 7 .
为今后糖尿病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参考文献 [ 1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新 编药物学 [ M ] . 第 1 6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
各项指 标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P < 0 . 0 5 ) ; 而
在 1年复 发率 水平上 , 2组 比较 无显 著差 异 ( 0 . 0 5 ) 。结论
应用静脉腔 内激光 治疗 下肢静脉 曲张是一种微 创、 安 全有 效的 治疗方法 , 具有临床应 用价值 。 【 关键词 】下肢静 脉曲张
【 2 】 黄 建敏. 我 院降糖药 的药物 利用分 析[ J ] . 中 国药 物与 临床 , 2 0 0 5 , 5
( 3 ) : 1 9 7 .
其副作用较 大和价格 比较 昂贵 的特 点 , 自进入我 院以来 , 在临 床上的应 用也受到不同程度 的限制 。 通过 对我 院 2 0 0 9年一2 0 1 2年 间 口服 降糖药 物 的临床应 用分析 , 可 以看 出我院 口服 降糖药 物临床应用 相对合理 , 可 以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131例临床分析

性的要求 , 下肢 静 脉 的 张 的治 疗 逐 渐 向 微 刨 方 阳发 展 , 脉 腔 静 } 激 比治 疗 术 ( VIr 足 近 年米 住 我 国逐 渐 开 展 的 治 疗 下 肢 上 】 E ) , 大 隐 静 脉 曲 张 的 微 创新 技 术 之 一 , 0 5年 9月 ~2 0 20 0 9年 9月 我 院 单 纯 衄 『 导 体 激 光 行 E I 及其 联 台 大 隐 静 脉 高 位 『 j V T 结 扎 术 治 疗 纯 性 下 肢 浅 静 脉 } 张 l 1剜 . 期 疗 效 满 惑 。 } } { 3 近
响 荚 观 缺 点 。 随着 微 创 外 科 技 术 的 发 聪 及 时 安 全 性 、 观 美
力 绷 带 均 匀加 雁 包 扎 。 水毕 患肢 _ 力 绷 带 均 匀 加 艇 包 扎 f弹 _ } j
术后处理 : 术
粘 绷 带 J 压 包 扎 3d后 改 弹 力 袜 , 话 I l l 术
单 纯 下 驶浅 静 脉 曲 张 常 见 的 用 阿 I 血管疾 病 , 肢 浅 静 下 脉 曲 张 系 F 浅 静 脉 伸 长 、 曲 而 星 曲 张 状 态 。 传 统 的 手术 忮 迂 方 法 是 大 隐 静 脉 高 位 结 扎 十 静 脉 干 抽 剥 十 曲 张 跚 块 的 切 除 . 术 后 有 皮 觚 F出 m 、 肿 、 多 切 口瘢 痕 、 院 时 闯 长 、 t血 较 住 影
l 1例 f 6 3 2肢 体 ) 男 8 l , O例 . 5 女 l例 ; 龄 2 ~ 7 年 3 9岁 , 平均 5 . 3 6岁 。主 要 有 两种 方 式 : ) 纯 E , 6 J单 Vf 2 T
肢 ;) 隐 静 脉 高位 结 扎 十E 3 2大 VIr1 6肢 。结 果 所 有 患 者 均 痊 愈 , 张 静 脉 闭 塞 。 2 皮 8 烧 伤 经 局 曲 走
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

EVLT的手术过程(四)
(9)透过皮肤,通过红色指示光可以直视光纤末端来定 位光纤,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超声来定位;降低房间亮度 ,再次依据红色瞄准光检查光纤末端位置;用手按压红色 指示光处,使光纤末端与血管内壁紧贴,以实现接触式治 疗方式。当激光发射时,医生以每秒0.5cm~1cm的距离慢 慢回抽光纤,在两次脉冲发射间歇的一秒钟时,光纤停止 回抽,以此速度治疗直至所需大隐静脉治疗完毕,手术过 程结束。 (10)下肢静脉曲张处或小腿分支静脉,采用多点穿刺光 纤导入的方法治疗。 (11)术后,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自粘性弹力绷带 最好。包扎时间不少于2周。或穿戴循序减压弹力袜。
EVLT的手术过程(二)
(4)在股动脉搏动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大腿根部 横行皱纹处,顺着皮纹做个横行小切口,约2cm左 右,必要时可延长。用两个小拉沟钝性分离皮下组 织,在深筋膜的浅面,卵圆窝部位找到大隐静脉 ,此时必须仔细辨认大隐静脉与股动脉的区别。 游离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和缝扎各一道,远心 端血管钳阻断备用。 (5)在内踝上方扎止血带,在内踝处找到大隐静脉 ,用5F鞘组中18号带塑料外套管穿刺针,穿刺大 隐静脉,穿刺成功后退出针心,留置塑料套管。 然后,将鞘组内的0.035”导引导丝通过塑料套管 导入大隐静脉,退出塑料套管,再通过导丝插入 鞘管。
EVLT的手术过程(一)
(1)术前先作开机准备,检查激光器是否正常工作 运转。连接好光纤,设置参数:功率12W,选重复 脉冲模式(或连续脉冲模式), 一秒脉冲,一秒 间隔(即激光发射一秒,间歇一秒)。将激光设 置为准备模式(ready),光纤末端就会看到红色 的瞄准光束。 (2)治疗体位:仰卧位。 (3)麻醉选择: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也可选择 局部麻醉方式。
临床数据(一)
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观察

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观察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成形术(ELITT)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ELITT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了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对ELIT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目的观察ELIT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符合ELITT手术适应症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30-65岁,平均年龄47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ELITT治疗,手术后进行术后观察,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
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信息,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曲张消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三、研究结果1.手术效果观察经过ELITT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症状明显缓解,曲张血管明显变细,颜色变浅,甚至消失。
术后1个月,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显著减轻,远端皮肤色泽改善。
术后3个月,患者的曲张血管进一步变细,颜色继续变浅。
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大多数患者的曲张血管完全消失,部分患者出现轻微色素沉着,但不影响美观。
2.并发症观察在所有患者中,术后出血量少于10ml,无需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仅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瘙痒和烧灼感,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
四、讨论ELIT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其通过激光能量热损伤内膜,促使曲张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ELITT无需开放切口,术后疤痕小,恢复快,且不影响患者的美观,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ELIT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适应症选择有限、术者技术要求高等。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

·临床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王玉军(江苏省泰兴市分界卫生院,江苏 泰兴 225416)0 引言下肢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伴有极高的复发几率。
静脉曲张发生在下肢与体型、长时间站立及饮食习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临床多以下肢患肢乏力、算中、浅静脉炎及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1]。
本研究为了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疗效差异,特选取52例患者进行比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序后奇偶数划分小组,研究组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58.59±3.15)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11个月至12年,平均(4.85±1.02)年;根据CEAP分级显示:C2-3分级患者17例,C4-5分级患者9例,其中4例患者并发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照组共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9.05±3.28)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8个月至10年,平均(4.69±1.13)年;根据CEAP分级显示:C2-3分级患者16例,C4-5分级患者10例,其中3例患者并发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CEAP分级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客观比对,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予以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前于患者站立位于体表进行曲张静脉的标记,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及消毒铺巾,取16号针于内踝进行大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辅助导丝置入,将600 μm光导纤维置于于腹股沟韧带,借助B超明确纤维位置后进行固定,设置激光治疗参数,以2 mm/s素回撤光导纤维,于主干治疗后进行附属枝干治疗,步骤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于大隐静脉进行高位抽剥术及结扎术,术前站立位进行体表标记,于大隐静脉进行切入,将双重近端进行结扎,切除远端主干3-4 cm后缝合,采用钝性分离进行曲张静脉的剥除,结束手术。
治疗静脉曲张的最新方法

治疗静脉曲张的最新方法
目前治疗静脉曲张的最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内镜下静脉硬化术(Endovenous sclerotherapy,EVS):通过内镜下将硬化药物注入静脉内,刺激静脉壁,使其粘连、硬化,最终被吸收。
2.激光治疗:采用激光技术作用于静脉内壁,使其变硬、闭合,最终被吸收。
3.微波治疗:利用高频微波作用于静脉内壁,引起热凝固和瘢痕形成,最终被吸收。
4.射频治疗:利用高频电流作用于静脉内壁,引起热凝固和瘢痕形成,最终被吸收。
5.微型切口治疗法:通过微小切口,将静脉取出并缝合,介入性小,创伤小,恢复快。
6.植入式静脉瓣膜治疗法:通过植入静脉内瓣膜,增强静脉回流功能,缓解静脉曲张症状。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静脉瓣膜功能和静脉血流情况等,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静脉内激光治疗
流行病学
原发的静脉曲张是由多基因遗传导致的静脉壁和静脉瓣的缺陷。
Munn 等人报道了80%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San Valentino 流行病学研究中,对20000位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其中45-60岁的患者中,隐-股和隐-腘静脉交界处静脉功能不全发生率为9%,静脉曲张发生率为6%。
年龄增长、女性患者、妊娠、体重及身高的增长、站立型职业是其危险因素。
继发性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盆腔肿瘤、先天性疾病(静脉瓣膜发育不全)造成。
静脉曲张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压迫疗法:弹力袜(疗效是暂时的,穿着时才有疗效)
硬化剂疗法:术后再通和复发率很高。
(2000年,Belcaro等报道,将作传统硬化剂治疗或单作SFJ结扎与硬化剂+SFJ结扎者,术后10年结果相比较,前二者有SFJ倒流的占19%,后者为0;术后有LSV远侧段倒流者,作硬化剂注射的为44%,作SFJ结扎的为36%,作硬化剂+SFJ结扎的为16%。
因此单作硬化剂疗法的远期效果欠佳。
)
2、手术治疗:
19世纪:结扎隐股点远端的曲张静脉。
20世纪:高位结扎+剥离
制表
与手术相关的问题:切口多、瘢痕多,术后疼痛、血肿形成、肢体肿胀、神经损害事件的发生增加,恢复期长?静脉腔内治疗应运而生。
腔内射频疗法(RF):
2000年,由Goldman首先报道。
Rautio等和Sybrandy报道,术后2年LSV闭塞率为88-100%;RF适宜于LSV无扭曲,且管腔直径<12mm。
2003年,Lurie等指出,RF术后大多数LSV闭合,手术时间比作SFJ结扎+LSV剥脱术缩短,一般1-2天后恢复正常工作。
患肢术后皮肤感觉异常者占16%。
文献报道RF并发症:LSV损伤(3-49%),皮肤烧灼伤、血肿和静脉炎(2%-7%),LSV内血栓进入深静脉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1%),肺栓塞(0.3%)等。
2004年,Hingorani等报道,超声检查,发现术后10天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16%。
此外,RF导管较粗,只适用于SLV主干。
腔内激光疗法(EVLT)20世纪末应用于临床
优点:可在局麻下进行治疗,且适用于SLV直径>12mm,切口总数减少,术后瘢痕、血肿、疼痛的发生有了下降
激光治疗的原理:利用半导体激光的散射特性,通过光纤将高能激光导入静脉内,在血中产生微小气泡,将能量传递到静脉壁,同时使血液凝固。
治疗后1-2周,静脉腔轻微缩小,管壁增厚,治疗段无血流。
静脉腔被增厚的管壁闭塞,B超呈低回声,不可压缩,在成功治疗后几周,静脉壁炎症消退,静脉直径减小几月后大多数静脉节段性纤维化。
手术适应症: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明显症状者;下肢静脉曲张虽无明显症状,但患者有美容要求者;毛细血管的蜘蛛样扩张。
方法:在膝部穿刺LSV主干导入光纤后,使用超声引导,向近侧插管至SFJ下方1-2cm 处;以脉冲式(1-2s)或持续向静脉腔内输入810-1046nm红外线激光,损伤内皮细胞和管壁,导致腔内血栓形成和管壁纤维愈合,使LSV永久性闭合。
激光束进入官腔中血液后,其穿透深度仅为0.3mm,在光纤顶端只保持焦距在很小一点上,激光顶部形成蒸汽泡,使管壁发生广泛热损伤,使管腔闭塞。
发射激光时,将导管和光纤缓慢后撤(5-10mm/s),同时压迫已受治的LSV,术后穿弹力袜1-3周,尽早起床活动。
临床资料:
2001年,Min 等报道术后LSV闭塞者占94%-99%,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或消失。
2003年,Min 等报道500例术后随访3年结果:LSV闭塞率分别为术后1个月98%,术后两年93%,已闭塞者两年后均无再通;主要并发症局部烧灼感24%,浅静脉炎5%,但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烧伤或感觉麻木者。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1年6月在国内首先开展EVL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到2003年9月已治疗208例(230条下肢),包括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2例(112条下肢)、单纯性LSV曲张89例、LSV曲张+交通静脉倒流5例(5条下肢)、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有外侧静脉曲张而深静脉通畅者2例(2条下肢)。
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LSV(光纤600u m,波长810nm)、激光治疗LSV+SFJ高位结扎、激光治疗LSV联合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SFJ高位结扎、激光治疗LSV联合SFJ 高位结扎+交通静脉高位结扎。
平均随访6个月,3例(3条下肢)小腿部短段曲张静脉再现,局麻下EVLT治疗后无复发。
动物实验研究,术后28-84d,在12W间断脉冲和14W连续脉冲组,见静脉明显纤维化,8W和10W间断脉冲组,静脉纤维化不明显。
操作要点:E 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激光治疗前,抬高患肢30度,使LSV中血液量尽量排空,减少血栓形成,避免大量血栓形成后因再通而导致复发;激光发射功率应为12-14W,并选用连续脉冲方式;将导管和光纤同步缓慢持续后撤的同时,用手法沿大隐静脉走向或红光闪烁标志处加压,使血管完全收缩闭合;队SLV属支的曲张,用多点穿刺法作E VLT;常规做SFJ 高位结扎;如曲张静脉与皮肤紧密粘连,需在治疗部位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阻隔静脉与皮肤,防止皮肤灼伤。
注意:1、目前,学者们多认为:传统的LSV高位结扎+剥脱术+曲张浅静脉分支切除或结扎+倒流病变的交通静脉结扎仍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金标准”。
2、现在还没有随机试验来评价腔内激光治疗技术的优劣,但其表现出良好的短期闭合率,为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显示了一天新的途径,有望通过改进、提高,最终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