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共同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C2期以上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手术术式更加多样,腔内射频消融术、激光消融术、透光直视旋切术等。2020年9月17~2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 2020)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蒋劲松教授接受《门诊》杂志的采访,分享了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10~20%。早期症状易被忽略,以至于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请您谈一谈当下我国静脉曲张治疗的现状?

蒋劲松教授: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不适、浅静脉迂曲成团,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屑、脂质硬化甚至溃疡等。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压力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大隐静脉剥脱术、硬化剂治疗等;其中传统的手术已历经100多年。

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已趋于微创化,如腔内激光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治疗等;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少。此外,日间手术也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趋势。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日间手术聚焦于C2、C3期的患者;对于就诊时已进展至C5或

C6期、病情危重的患者,部分无法实施日间手术。在未来,随着患者就诊观念的转变,能够在早期就诊接受治疗,则日间手术的比例会大幅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医院设备、医师经验、对微创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地区差距。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医师经验不断累积,微创技术将会造福更多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甚至呈取代传统手术的态势。

《门诊》:您在本次会议上的演讲主题是“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优势与困境”,请简单谈一谈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

蒋劲松教授: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和美国静脉论坛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将激光腔内热消融(ELVA)和射频消融术(RFA)作为IB 类推荐。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剥脱术或普通激光术,1470 nm环形激光并发症更少,穿孔现象,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手段,是目前术中一期处理穿通静脉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与点激光相比,环形激光输出光纤使激光能量沿血管壁360°均匀分布,所使用的能量更低,降低穿孔率、无血管壁碳化;而1470 nm高波长对水和血红蛋白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普通激光,能量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可彻底、均匀的闭合血管。总的来说,1470 nm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的优势:

1)闭合快速、疗效确切;

2)可以做较射频消融更粗的主干;

3)环形光纤工作端不与血管壁直接接触,径向的环形光斑将能力均匀作用于血管壁,不会造成碳化。

4)较其他热闭合设备更经济。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设备比较齐全,包括1470 nm环形激光、三种射频消融器械以及微波设备等,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个人意愿等情况个性化的选择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所使用的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如激光、射频、微波,都属于热消融技术,术中需要使用肿胀液防止静脉周围热损伤,预防热消融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皮肤损伤、神经损伤等。在今后的发展中,常温消融术式可能会成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趋势。

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2020完整版)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共同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C2期以上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手术术式更加多样,腔内射频消融术、激光消融术、透光直视旋切术等。2020年9月17~2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 2020)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蒋劲松教授接受《门诊》杂志的采访,分享了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10~20%。早期症状易被忽略,以至于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请您谈一谈当下我国静脉曲张治疗的现状? 蒋劲松教授: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不适、浅静脉迂曲成团,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屑、脂质硬化甚至溃疡等。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压力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大隐静脉剥脱术、硬化剂治疗等;其中传统的手术已历经100多年。 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已趋于微创化,如腔内激光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治疗等;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少。此外,日间手术也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趋势。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日间手术聚焦于C2、C3期的患者;对于就诊时已进展至C5或

C6期、病情危重的患者,部分无法实施日间手术。在未来,随着患者就诊观念的转变,能够在早期就诊接受治疗,则日间手术的比例会大幅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医院设备、医师经验、对微创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地区差距。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医师经验不断累积,微创技术将会造福更多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甚至呈取代传统手术的态势。 《门诊》:您在本次会议上的演讲主题是“1470 nm环形激光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优势与困境”,请简单谈一谈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 蒋劲松教授: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和美国静脉论坛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将激光腔内热消融(ELVA)和射频消融术(RFA)作为IB 类推荐。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剥脱术或普通激光术,1470 nm环形激光并发症更少,穿孔现象,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手段,是目前术中一期处理穿通静脉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与点激光相比,环形激光输出光纤使激光能量沿血管壁360°均匀分布,所使用的能量更低,降低穿孔率、无血管壁碳化;而1470 nm高波长对水和血红蛋白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普通激光,能量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可彻底、均匀的闭合血管。总的来说,1470 nm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的优势:

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治疗

Cjronic venors disorders CVD 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 2016-10-24 丁香园 b. 药物治疗:这是患者最期待的治疗方式,既不用手术那么大动干戈,也不用在穿弹力袜那么不舒服和别扭。然而,遗憾的是,查阅文献和咨询临床医生后发现,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逆转或是根治下肢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只是作为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活性药物(venoactive drugs,VADs)。VADs 的共同 作用机制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因而能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作为加压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的辅助,VADs 至少应持续使用 3~6 个月,以消除症状,提高疗效以及巩固术后效果 [3]。 我国常用的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量,具有独特的静脉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七叶皂苷类: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 香豆素类:香豆素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香豆素类的代表药物是消脱止-M,其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 解答因此,药物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却不能预防、逆转或是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因而并不能通过药物治疗阻断早期静脉曲张进展及避免将来的手术治疗。然而,这并不是否定药物治疗的作用。 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应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加压治疗。长期坚持这些保守治疗,对手术巩固疗效、保证疗效的持久具有重要的作用。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症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症 党永康郭建全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024001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据报道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9.6%[1],尤以长期站立工作及重体力劳动者多发,后期往往伴有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复发率为18.7%[2],影响了治疗效果。除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外,都应查明病因,然后在针对致病原因进行适当手术治疗的同时,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曲张浅静脉分支切除和交通静脉结扎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使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成为现实,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EVLT 是英文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 即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指利用半导体激光的散射特性,通过光纤将高能激光导人静脉内,在血中产生微小气泡,将能量传递到静脉壁,同时使血液凝固。治疗后1-2周,静脉腔轻微缩小,管臂增厚,治疗段无血流。静脉腔被增厚的管臂闭塞,B超呈低回声,不可压缩,与急性大隐静脉血栓不同。在成功治疗后几周,静脉壁炎症消退,静脉直径减小,几月后大多数静脉节段性纤维化,难以辨认。也有人认为主要是通过血栓性静脉炎闭塞静脉。我院血管外科自2007年4月~2008年5月采用EVLT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52例246条肢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152例患者,男87例,女65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54.6岁。双侧94例,右侧24例,左侧34例共246条肢体。 1.2 EVLT 手术适应症: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明显症状;(2).下肢静脉曲张虽无明显症状,但患者有美容要求;(3). 毛细血管的蜘蛛样扩张。 1.3 EVLT采用的麻醉: EVLT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好,但术后需卧床6小时。国外大多采用局麻,在插入导管和光纤后准备治疗前,用100-200ml /0.2% 利多卡因沿导管和光纤作局部麻醉。局麻可以在大隐静脉周围形成一个水囊,从而避免热能对静脉周围组织的损伤;手术完毕患者可以立即开始活动。 1.4 EVLT手术方法 首先用穿刺针于内踝处穿刺大隐静脉主干, 确定穿刺针在主干内后将J 型导丝通过穿刺针导入大隐静脉内, 拔掉针头取出穿刺针后将5F套管经导丝导入, 撤出导丝,使用注射器向导管中推入肝素水少量,以防止出现血栓。再将400Lm 裸光纤经套管导入大隐静脉, 将激光设备设置为Ready 模式, 透过皮肤可通过光纤末端的瞄准光束来定位光纤, 将其定位于股静脉与大隐静脉汇合处下方1.5~2.0cm , 参数设置为功率12~14W、脉冲时间0.8~1.0秒、脉冲间隔1秒(即激光发射1秒, 停顿1秒) , 以2~3 mm 的步长缓慢回抽光纤, 同时用酒精纱布紧压红色描准光束处, 使光纤末端与血壁紧贴, 以实现接触式治疗和物理降温。然后多点穿刺已标记好的曲张静脉, 依次导入光纤激光治疗曲张静脉。要注意的是,胫前皮下组织较薄, 若激光治疗仪参数设置不妥、手术时间抽光纤速度过慢或压迫不当等, 均可造成皮肤灼伤。

下肢静脉曲张资料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导读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主要表现是色素沉着、下肢疲劳等,目前常规临床CEAP分级: 0级:有症状无体征 1级:毛细血管扩张 2级:静脉曲张 3级:水肿 4级:脂性硬皮病或色素沉着 5级:已愈合溃疡 6级:活动性溃疡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无法单纯依靠非手术方法进行根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多实施手术治疗。 下面是笔者手术病例分享: 患者男,62岁,以“发现右下肢蚯状物10余年”为主诉入院。 缘于入院前10余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下肢蚯蚓状肿物,无局部疼痛,无局部皮肤破溃,无色素沉着,开始时未有重视,未予特殊处理。此后下肢处蚓状肿物进行性加重,屈曲成团,久站、活动后明显,以左侧明显,休息平卧后可缓解,无色素沉着、局部破溃。可正常行走,无跛行,偶有左下肢酸胀不适,伴左侧腘窝疼痛不适,余性质同前,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饮食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规律氨氯地平5mg qd,血压控制情况可。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8/76mmHg,神志清楚。

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剥脱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手术瘢痕影响美观。1999年开始报道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VLT治疗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紧密接触,将激光能量传送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破坏,导致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最终静脉腔闭合。我们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本科应用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0例,近期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0例,480条肢体,其中男300例,女150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岁),病史1.5~35年(平均15.6年);右下肢195条,左下肢285条,其中9条下肢有浅静脉手术史。经彩超及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50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0条,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50条。 1.2 手术方法 (1)单纯激光治疗:共210条肢体,采用半导体激光仪,功率15W,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于内踝上方2cm处用18号套管针穿刺(穿刺失败者可行静脉切开),置入直径0.35mm超滑导丝,顺行导入5F直头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退出导丝,打开激光仪为准备状态,功率15W,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均为1s,然后取患肢抬高位,从导管中插入激光光纤,在红光指引下到达大隐静脉根部约1.0cm处,使激光仪进入工作状态,以0.3~0.5cm/s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缓慢拔出导管与光纤,用手沿大隐静脉压迫,使静脉壁闭合,完成对大隐静脉主干的激光治疗;对大隐静脉属支引起的曲张静脉和小腿的曲张静脉团,可直接穿刺曲张静脉,导入光纤进行治疗,大的团块及交通支可应用小切口切除和结扎,以减少复发。术毕患肢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穿弹力袜,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出院,避免重体力劳动及久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d,1~2个月,术后穿弹力袜3个月。(2)激光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共270条肢体,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作一斜切口,长约2cm,找到大隐静脉主干,于隐股静脉瓣上方切断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远心端置入激光光纤至内踝上方处,行激光治疗完毕后结扎远心端,缝合切口。 2 结果 单纯激光治疗病例无手术创口外。术后早期大部分患者可见沿大隐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硬块和曲张静脉团处硬结,一般于术后2~4周消退,术后复查彩超,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均完全闭塞,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无血流信号。术后局部瘀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诊疗方案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依据: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西医诊断标准: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 一般情况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大多都是由职业病引起的,长期下蹲工作的职业最容易引起静脉曲张,由于下蹲工作时下肢静脉回血不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血管变异,并且下肢经常抽筋非常疼痛,不过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 1、手术前的第一个步骤主要是要让患者站立,然后用记号笔,标记发生静脉曲张的地方。然后让患者仰卧。对下肢进行局部麻醉。之后就要对患者进行对肚脐一下到脚趾之间部位的消毒。 2、然后第二个步骤,就是把驱血带束缚于大腿中段,然后将血管切开。通过一定的仪器,将血管里发生血栓的部分,进行清理和修复。将血管内部的堵塞疏导,使血管恢复本来的平整。 3、最后一步,就是将手术伤口进行仔细包扎。让伤口复原好。注意术后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按摩一下下肢肌肉。可以多穿压力袜辅助治疗。伤口注意卫生清洁。注意不可站立过长时间。 下肢静脉曲张注意事项 1、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影响静脉回流。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过多的负重,肥胖的人应有计划地减轻体重。 3、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物。 4、局部皮肤如已出现变薄、光亮、汗毛稀疏等,应注意保护。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以免破损后形成慢性溃疡,不易愈合。 5、戒烟酒。 6、缚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用前,先躺下并抬高患肢。 7、如果手术,为避免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应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做到无湿疹及溃疡创面。如患有慢性溃疡,应创面湿敷,抬高患肢,待溃疡好转、创面清洁后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的时候腿部由血管壁往外的溃烂,所以患有静脉曲张的病人千万不要拖延以免病情加重。尤其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手术后身体恢复之后也要好好的保养,最好不要再从事经常下蹲的职业,以免引起静脉曲张的二次复发。

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

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 相信大家对于静脉曲张这样的症状肯定不会陌生吧,静脉曲张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症,导致静脉曲张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静脉曲张的预防工作,一旦我们出现了静脉曲张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治疗,避免疾病出现恶化,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在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病,全球大约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此类疾病。治疗静脉曲张的最好办法就是手术。

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先在大腿根部结扎大隐静脉和主要 分支,并将一根长长的血管探条插入到血管腔内,将大隐静脉主干顺着这根探条抽剥出来,称作“大隐静脉血管抽剥术”;对小 腿显露出的多个扩张、迂曲的分支血管,则需要做多个大大小小的切口一根一根地分离、剥离,结扎、切除。手术费时长、创伤大、出血多,手术后病人疼痛感强,需要卧床休息,一个多星期都不能下地活动,很不方便。腿上特别是小腿上还可能留下一条条的手术切口瘢痕,很不美观。 最近开展的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对于轻、中度 大隐静脉曲张不需要开刀,先在足踝旁大隐静脉处置一根套管针,将一根极细的光导纤维经套管针送入腹股沟韧带下方大腿根部 大隐静脉起始部,然后边退出光纤边发射激光,通过激光热能精确毁损血管壁,使病变血管闭合和纤维化,对小腿部的多个曲张血管团,仅需经穿刺针插入光纤逐一烧灼使之毁损即可。对于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则可采用手术配合激光治疗。这种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切口和出血,治疗效果明显。

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技术对周围组织不造成损伤,具有最小穿透力和最小损伤的特点。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过去需要两个小时慢慢剥离曲张的血管,现在仅需0.5-1小时就可完成手术。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病人术中无痛苦。术后不需长期卧床,第二天或三天就可以下床,恢复快,疼痛轻,而且没有手术切口疤痕。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病症,那就是静脉曲张了,我们知道静脉曲张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大家要重视这种病症,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不会自行愈合、而且逐年加重,很多人到处寻求偏方,其实,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并不神秘,一起来听听来自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曲乐丰教授团队的季相国大夫关于当前正规医疗机构血管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吧。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仅能使病变延缓进展,主要适用于:①静脉曲张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②妊娠妇女(分娩后症状往往自行消失);③身体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主要的疗法包括弹力支持和药物治疗: 1.弹力支持 指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远侧高而近侧低,循环递减,以便血液回流;同时,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 2.药物治疗

指的是服用促进静脉回流、恢复静脉弹性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植物的提取物,目前常见的药物是迈之灵、地奥司明片、消脱止等。 二、手术疗法 1.硬化剂注射疗法 最适合用在细小静脉扩张,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以处理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 原理:把硬化剂打入静脉内,破坏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痉挛、炎症反应而形成血栓、纤维化,从而达成消除静脉曲张的目的。 一般病人无需住院。但此操作需要专业医师进行,若不慎将硬化剂打入下肢动脉内,可以造成肢端坏死及截肢的后果。 2.传统手术疗法 目的是彻底去除曲张静脉。常用的方法包括: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单纯曲张静脉切除术等。具体采取何种方法需要根据病变的位置、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而定。

需要强调指出:如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阻塞性病变,如深静脉血栓、盆腔肿瘤压迫、外伤致深静脉狭窄闭塞等,则手术应视为禁忌。因为此时的浅静脉曲张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表现,切勿轻易的将曲张静脉剥脱,否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实施手术前,一定要评估明确深静脉是否通畅(如做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只有在确保深静脉通畅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手术。 3.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通过将导管置入静脉内,直接作用于静脉壁释放射频能量,快速使静脉内纤维化,静脉管腔收缩、血管闭合,从而达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目的。 4.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激光纤维置入浅静脉主干腔内,末端接触静脉壁及血液,产生光热作用,一方面引起静脉内壁损伤,结构破坏,另一方面引起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导致静脉纤维化以及血栓栓塞,进而导致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及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并发症防治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385条肢体:双下肢77例,154条肢体;单下肢231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08例下肢静脉曲张385条肢体激光治疗术后,363例(94.2%)获随访3~40个月,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后有21条肢体复发(复发率5.7%)。结论使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的注意事项,并加强术后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及复发,从而充分体现激光治疗安全和微创的特点。 【关键词】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病[1],与先天性全身结缔组织薄弱有关,见于瓣膜功能缺陷、妊娠、长久站立。最新的微创手术是静脉腔内激(endovenouslasertreatment,EVLT),使用红外线激光,损伤静脉内皮细胞和整层管壁,使受损管壁纤维化愈合和腔内血栓形成,最终导致静脉永久闭合而达到治疗目[2]。我院自2005年5月2009年5月应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0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2例,女146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病程2~46年,平均24年。308例中累及双下肢的77例(154条肢体),单下肢231例(231条肢体),共385条肢体。临床表现均有小腿或大腿内侧浅静脉迂曲扩张或曲张成团,其中243例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酸胀或沉重感,93例出现足踝部的皮肤营养

性变化。本组均经下肢静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提示:308例患者均深静脉通畅,股浅静脉和腘静脉瓣膜功能良好,临床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1.2方法采用英国DIOMED公司的波长为810nln激光治疗仪, 2.5m 激光纤维导管,18G套管穿刺针,Cordis0.035超滑导丝和5F多用途血管导管。308例均选择在患肢的穿刺点或切口处用0.5%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浸润麻醉,当准备用激光烧灼大隐静脉壁时,肌肉注射度冷丁50mg和异丙嗪25mg进行镇痛。选患肢远端的入路方法,在内踝上方2cm直接穿刺大隐静脉或做1个1cm的切口解剖出大隐静脉在直视下穿刺。穿刺成功后先通过穿刺套管向静脉内置入导丝,顺导丝导入5F多用途血管导管,送至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然后撤出导丝,放入激光纤维导管。在激光导管头端的红外光引导下定位激光导管头,使其距股、隐静脉汇合处1~2cm处(体表投影相当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设定激光发射功率15W或10W,发射频率为每个脉冲时间1S,间隔1S。术者以0.5cm/S的速度缓慢撤出激光导管;以病人耐受程度进行调解,每一点1~3次;助手用手沿大隐静脉行程压迫,促使静脉壁闭合。主干处理完毕后,对静脉曲张的分支,用穿刺针直接穿刺放入激光导管局部烧灼治疗。 1.3治疗结果平均住院6d,术后随访及远期疗效286例(双侧77例单侧209例)共计363条患肢(占94.2%)随访3~40个月。其中342条患肢单纯性大隐静脉病变者术后彩超检查大隐静脉主干均无血流,都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或工作,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有21条患肢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的患者会有这个下肢静脉曲张的问题出现,这个疾病对我们患者的伤害可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可能变成老烂腿,这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严重的疾病我们是应该进行针对的治疗,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采取手术,那么手术后会有怎样的后遗症呢?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首先一个就是我们的患者对于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只是局部把扩张的血管废用或者切除,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手术后如果其它静脉压力增加也会出现扩张的现象,这时的复发率就会非常高。 再有就是我们的患者这个血液长期淤积于腿部可导致下肢出现酸胀和沉重感,患者容易感到疲劳,上楼或者走路较为困难,严重时还会出现疼痛和麻木等感觉,影响行动,患者皮肤变红或者变黑。 还有就是如果是那些病程较长的患者,术后不能很好的保护的话,在小腿特别是脚踝皮肤常出现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和脱屑以及瘙痒,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有时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般要休息多久 下肢静脉曲张以往做传统手术后一般需要卧床3-7天,以免下床活动后患肢疼痛。但是,长时间卧床却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引起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因为手术治疗后,病人需要仰卧,抬高患肢。卧床时,血液循环减慢、呼吸次数减少、呼吸道内的纤毛运动也减弱,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进而引起肺部的炎症。由于血液循环减慢,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则更慢,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最常见的血栓形成就是下肢深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需要卧床进行休息,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养,过多的卧床修养会引起别的并发症。身体健康是最重要哒,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要照顾好自己。不要给疾病有偷袭的机会。如果,不幸遭遇这样的疾病也要好好注意,避免其他的并发症哦。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西医】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 【发病群体】 1、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如:售货员、空服人员、教师、美发人员、、厨师及运输业的服务人员等。由于我们腿部的静脉血液要从低处流向高出,若人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就会增加血液回流的压力,高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这样血液挤压在腿部形成静脉曲张。 2、经常坐着,坐姿不当。IT人员、职业司机、工厂员工及大部分办公室白领都属从事以坐姿为主工作的一群:长时间的坐,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容易引发静脉曲张。

3、从事长时间蹲着或跪着的工作的人群: 如:清洁工人、装修师傅、农夫、园艺工作者、汽车修护员及负责机械保养维修的工程师等,需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工作,长时间蹲着或跪着都会增加下肢的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因此,也易引起静脉曲张。 【病理病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

手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手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用北京产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对1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58条肢体)采用手术联合腔内激光技术治疗。结果随访2~4个月,270条肢体曲张的静脉全部消失,25条肢体皮肤色素沉着消失或明显减淡。4例大面积溃疡患者溃疡完全愈合。隐神经损伤3例,皮肤烧灼伤15例,曲张静脉残留2例。结论手术联合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好、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标签:下肢静脉曲张;激光腔内闭合术;手术;疗效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据疾病发生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如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局部曲张静脉分段切除结扎术、各种瓣膜修补术、单纯激光腔内闭合术等[1]。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对1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患者,共285条肢体,男116条,女64例,年龄35~72岁,据临床体征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及确定股隐静脉瓣反流程度和深静脉通畅情况。其中有小腿溃疡肢体4条,伴有小腿瘀滞性皮炎肢体25条。患者在临床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后,确定无手术禁忌证后,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联合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治疗。手术时间50~130 min,平均(90.00±0.56)min,总住院时间10~19 d,平均(14.00±0.25)d。 1.2临床表现 除出现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局部成团等静脉曲张常见症状外,大多伴有患肢增粗、肿胀,小腿易疲劳、痉挛、胀痛,并在久站或劳累后加重,晨起缓解。少数伴有皮肤瘙痒,小腿段局部色素沉着,溃疡,个别伴有曲张静脉内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 1.3手术方法 ①单纯下肢静脉曲张较轻,大隐静脉主干在1 cm以下,局部无明显静脉团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术后,对局部曲张较轻静脉用套管针穿刺后导入激光光纤,并根据静脉曲张程度选用不同功率分段烧闭之。②对大隐静脉曲张较重,局部明显成团的患者,除上述方法外对局部曲张成团静脉进行切除并结扎。③对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局部色素沉着或溃疡患者,加用交通支结扎、溃疡缝扎术。④对下肢静脉曲张伴浅静脉血栓患者,除给予以上

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对照

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对照 发表时间:2016-10-27T09:37:51.2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作者:尹俊柳著李昌林 [导读]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静脉疾病,因其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其曲张的主因。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661699 摘要:目的:总结激光腔内治疗较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方法:对照传统方法与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激光腔内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比传统方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痛苦小,术后瘢痕小等优点;结论:激光腔内治疗较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较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曲张较轻的患者,有取代传统方法的可能。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疗效对比。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手术时间长,且恢复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后下肢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普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腔内激光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逐渐广泛用于临床。本文通过状其与传统抽剥术相比较,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6年8月至今,选取92例我科住院手术患者,均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分为传统抽剥组35例(在不使用激光前)和激光治疗组5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经过及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均常规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如常规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行下肢深静脉造影以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等。常规备皮、站立位用记号笔标记出曲张浅静脉走行方向。 抽剥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腹股沟搏动点内侧作一长约6cm斜形切口,显露大隐静脉,离断并结扎5属支,于近卵圆处离断大隐静脉主干,结扎+缝扎;后于内踝稍上方作一长约1cm切口,游离大隐静脉起始处,切断、结扎远端,从近端插入抽剥器至腹股沟,根据主干直径选择合适的剥离子,从近端往远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局部曲张明显静脉行点式抽剥。激光组:同上法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但可以不切断大隐静脉。于内踝前上方作一切口长约0.5cm,游离大隐静脉起始处,切断、结扎远端,从近端导入5F直头导管至大隐静脉根部,插入光纤至大隐静脉根部,此时需将导管后撤4—6cm以防止光纤在导管内灼烧,抬高患者支30度左右,以利于排空静脉腔内血液(也可用超声辅助在大隐静脉主干周围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混合液,以促进血管收缩排除血液),启动激光仪,设定激光仪为间隔1秒发射模式,大腿至膝部12W,膝以下为7W,大腿段后退速度约为0.5cm/s,小腿段后退速度约为1.0cm/s。在光纤后退过程中,嘱助手压迫已灼闭过的大隐静脉主干。对于小腿散在曲张浅静脉,可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灼闭,如静脉局部迂曲成团,则结合点式剥除。而病情较轻的患者,则可仅使用腔内激光闭塞即可;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需要注意以下:1、建议结扎大隐静脉主干,以防止术后大隐静脉中的血栓落入深静脉,并可预防在隐静脉复通致静脉曲张复发。2、术前应标记出所有曲张静脉的走行,以便术中操作,避免术中残留而复发;3、术中在光纤后退时,宜抬高患肢,尽量排空静脉腔内血液,以利于光纤发射端与内壁接触,同时后退光纤时,助手需用力紧随血管走行压迫,以加速管腔闭合和纤维化。4、术后应用弹力绷带7天及穿医用弹力袜3—6月,可预防术后局部血肿、血管再通及静脉曲张复发。 两组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两及应用抗凝、活血药物,术后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天,出院时换穿弹力袜3—6月,对于从事站立工作者,建议永久穿弹力袜以降低静脉曲张复发风险;术后3、6月门诊复查。 结果: 激光组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术中大出血(平均失血约20ml)、深静脉损伤、股动脉损伤,术后无继发性大出血、深静血栓形成、肺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而传统组患者中出血量平均约150ml,有11例大腿中上段有血肿,19例有大隐静脉走行区皮下淤血;随访期间,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既往的行传统手术在大隐静脉患者相比,激光腔内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传统手术与腔内激光治疗在住院费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静脉疾病,因其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其曲张的主因。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是较为有效方法,但该手术方式存在切口多,且大、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不美观等不足。腔内激光治疗上优势在术中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2),传统手术术中,术后出血的因素如下:大隐静脉主干于大腿中下段、膝下小腿内侧均有分支存在,且小腿段存在3处固定的交通支,全程剥脱时分支被拨断而发生出血(1);而大隐静脉主干用激光闭塞则可明显预防其发生;从本组研究分析,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而小腿部曲张明显的仍给予抽剥术,可以结合传统与激光腔内治疗的优点,尤其在曲张明显的患者上更明显。 近年来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提出了多种更具人性化的微创治疗,其中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激光腔内治疗由西班牙医师Corlos Bone 于1998年首先应用于临床下肢静脉曲张,其原理是通过光导纤维传输的激光的热作用,破坏血管内膜,并通过外压使之闭合,因此不用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创伤小。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激光腔内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痛苦小,术后瘢痕小等优点。 总之,激光腔内治疗较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较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曲张较轻的患者,有取代传统方法的可能;但因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验较少,需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赵旭黎荣克吕欣 180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皮下淤青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92——93 [2]陈文有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结照研究山西医药杂志 2015、44(21)2523—2525 [3]林少芒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治现状(J/CD)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4(1):8——9.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9-06-11T09:07:27.21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丁阳[导读] 虽然静脉曲张很少出现急性症状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是会引发感觉迟钝、沉重感、疼痛、出血、溃疡或脂皮硬化等症状,需要积极干预才能缓解[2]。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130000 1.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及症状 临床上对静脉曲张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盖伦(Galen)等医学先驱都描述过静脉曲张及其治疗方式,且延用至今[1]。静脉曲张的定义是扩张,曲折,和拉长静脉。最常见与腿部浅静脉,因为该静脉站立时容易受到压迫。除了影响外观,静脉曲张还经常导致瘙痒和疼痛,站立或行走时尤甚。虽然静脉曲张很少出现急性症状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是会引发感觉迟钝、沉重感、疼痛、出血、溃疡或脂皮硬化等症状,需要积极干预才能缓解[2]。 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在城市已占总人口的5%左右。静脉系统中存在瓣膜,连通静脉的瓣膜或穿孔器允许血液从浅静脉系统单向流向深静脉系统,这些瓣膜如果失效,就会导致血液在浅表系统回流,加重静脉压力。世界各地进行的各种研究表明,静脉穿孔是静脉溃疡的重要原因,它们的分裂加快愈合,并可能减少溃疡复发[3]。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反流性疾病占慢性静脉疾病的大多数(>80%)。尽管阀尖正常,但通过阀尖硬化、伸长或阀环扩张,可以遗传或获得阀门故障。据估计,在一生中患有静脉曲张的人中,约有3%会发展成静脉溃疡。如果可能的话,应该避免让症状恶化的因素。患者不需要避免轻微或中度的身体活动,但剧烈运动可能会使静脉曲张恶化。而且,以往的紧身衣并不是治疗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它可能有助于一些症状,但不能治疗静脉曲张[4]。 1.治疗方法 2.1传统治疗2.1.1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是目前最经典也是最常见的手术。传统治疗中需要剥脱五大属支,即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静脉、股外侧静脉[5],大隐静脉剥脱虽能彻底消除大隐静脉主干的反流,但大大降低了术后的再手术的机会,且存在切口多、出血多、创伤大、痛苦大等缺点[6]。2015年,罗刚等人[6]报道了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的案例,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传统高位结扎加抽剥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 20世纪40年代初,林顿认识到这些穿孔器在静脉溃疡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提倡在直视下用开放技术结扎穿孔器。术后创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该手术名声不佳。筋膜下穿通术(SEPS)的出现促进了筋膜下穿通静脉的内镜探查和阻断。它被证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开放的程序具有可比性的结果,较低的发病率和伤口并发症[4]2013年,Sundeep Kumar等人[3]报道了11例,行筋膜下内镜穿支手术(SEPS)的患者。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分钟(60-96分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2.1.3单纯缝扎法 缝扎法一般为高位结扎,从静脉一侧皮肤进针,绕过静脉深面,穿出对侧,将大静脉隔皮肤缝扎。由于将扩张的血管留在体内,这种方法易于复发,复发原因多是由于患肢深静脉瓣膜或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 2.2新型治疗2.2.1激光疗法 激光疗法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接触,将能量传递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最终静脉腔闭合[7]。该方法的优势是微创、易于恢复、住院时间短、不易产生并发症等。2015年,张勇敢等[7]报道了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结果表明,激光联合治疗确实能够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现象。 2.2.2射频疗法 2015年,Sunil Kumar Singh等[2]报道了射频疗法与常规手术的疗效对比。在超声成像指导下进行射频疗法,治疗时大隐静脉在内踝上方2cm处切开一个小静脉。RFA探头插入此处,并向上通过2cm以下到达隐静脉股结,产生85-120℃的温度,探针在烧蚀静脉的同时缓慢向下拉,声音连续表示手术顺利。整个过程中保持大隐静脉的局部冷却。接受射频疗法的患者,治疗周期、住院时间、平均疼痛指数、平均口服止痛药量、行动时间和正常活动恢复情况和常规手术的患者相比均有改善。 2.2.3硬化剂注射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兴起的微创治疗方法,常用的注射剂是聚桂醇。近年来,血管疾病正不断追求微创治疗方法,而硬化剂注射法正符合这一需求。硬化剂通过破坏细胞膜对血管内皮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持续的血管痉挛和静脉单层的剥蚀。2016年,贾琪[8]等报道了26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个月后回访,26例曲张静脉均闭合良好,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2.2.4导管电凝法 电凝法的原理是采用套管针穿刺比较细的曲张血管团,电流通过其末端电极产生电热,电热被周围组织吸收,热能破坏静脉壁的结构,静脉内膜、中膜、外膜呈均匀的、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辅助局部压迫使管腔闭死,导致静脉内形成血栓栓塞并且发生纤维化,使管腔闭塞,达到治疗作用。2016年,焦亚彬等[9]报道了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与腔内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电凝法的成本低于硬化剂注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可选用电凝法,但是对于溃疡,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效果更好。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