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小儿拉稀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

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

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头部五经?A. 太阳B. 风池C. 百会D. 印堂答案:B2. 小儿推拿治疗感冒时,通常不推荐使用以下哪个手法?A. 推三关B. 揉迎香C. 拿风池D. 按合谷答案:D3. 在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穴位位于手掌?A. 足三里B. 内关C. 神门D. 合谷答案:C4.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时,以下哪个穴位不常用?A. 足三里B. 内关C. 神阙D. 涌泉5. 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手法用于治疗便秘?A. 推三关B. 按合谷C. 揉腹D. 拿风池答案:C6. 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穴位位于足部?A. 足三里B. 内关C. 神门D. 合谷答案:A7.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时,以下哪个穴位不常用?A. 天突B. 膻中C. 足三里D. 肺俞答案:C8. 在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手法用于缓解小儿惊风?A. 推天河B. 揉百会C. 按合谷D. 拿风池答案:B9. 小儿推拿治疗发热时,以下哪个穴位不常用?B. 曲池C. 涌泉D. 神阙答案:D10. 小儿推拿中,以下哪个手法用于治疗小儿厌食?A. 推三关B. 揉腹C. 按合谷D. 拿风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时,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足三里、内关2.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时,常用的手法是_________。

答案:揉腹3.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时,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天突、膻中4.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时,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大椎、曲池5.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时,常用的手法是_________。

答案:揉腹6.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惊风时,常用的穴位是_________。

答案:百会7.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感冒时,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小儿推拿治疗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手法特点

小儿推拿治疗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手法特点

2 0 1 3 第十五卷
第四期
 ̄ r V o 1 . 1 5 N o . 4
稳 定性 客观 评价 [ 4 ] , 证 实小 儿推拿 技术 治疗 婴幼 儿 急性腹 泻技术疗效显著 , 安全稳定 , 值得推广 。2 0 1 1 年该 技术 获 国家 中 医药管 理局 第五 批 中 医临床 适
泻综合 疗 效痊 愈 率 为 7 5 . 6 %( 1 3 6 / 1 8 0) , 对 照组 2 1 . 7 %( 1 3 / 6 0 ) , 治疗 组显 著优 于 对照 组 ( P < O . 0 0 1 ) ; 时点 疗效 上 治疗 组 中 医证候 总积分 改 善 显著 优 于对 照 组 ( P < O . O 0 1 ) ; 3个 研 究 中 心 推 拿 技 术 稳 定
重要原 因之一 , 我 国每年有 3 — 4亿 5岁 以下 儿童腹 泻, 半 数为轮状 病毒所致 川, 因此 小儿腹 泻是我 国重 点 防治 的疾 病 之 一 , WHO 也 把 对 该 病 的 控 制 列 为 全 球 性 战 略之 一 【 2 】 。 西 医 以对 症 治 疗 为 主 , 而 中 医辨
化” [ 3 ] , 启 动 中医药行业科 研专项 “ 5 0项 中 医 特 色 临
床诊疗 技术规范 化研究 ” ,作 为示范研 究项 目之 一 的“ 推拿手 法治疗婴幼儿 急性腹泻技 术 ” , 由贵 阳 中
医学 院主持 , 3个 研 究 中 心 协 同 完 成 推 拿 治 疗 婴 幼 儿 急 性 腹 泻 技 术 的示 范 研 究 , 经 有效 性 、 安 全 性 和

财 政部 国家 中医药行业科 技 专项“ 5 O 项 中 医特 色临床诊 疗技 术规 范化 的示 范研 究项 目” ( 国 中医药函( 2 0 0 9 ) 9号一 2 0 0 9 Z L 4 0 ) : 推拿 手 法治 疗婴 幼儿急性腹 泻技术 , 负责人 : 彭玉 ; 贵 州省 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药、 民族 医药科 学技 术研 究 专项 ( 黔 中医药发 ( 2 0 0 9 ) 7 9 号一 7 ) : 小儿推 拿手 法治疗腹 泻病相 关文献研 究与应 用, 负责人 : 彭 玉; 国家中 医药管理 局 2 0 1 0 年全 国各老 中 医药专 家传承工作 室建设项 目( 国中医药人教发 [ 2 0 1 0 J 5 9 号) : 黄建业名 老 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 室建设 , 负责人 : 彭玉。

中医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

中医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

中医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穴位的选定原则主要是()A. 缓解病症B. 疏通经络C. 避开重要组织D. 配合经络循行2. 下面哪个方法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A. 揉搓B. 推拉C. 摇摆D. 按压3. 推拿手法中,按压手法一般用于()A. 肌肉酸痛B. 反复头晕C. 腹部肿块D. 心悸失眠4. 针对小儿推拿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可随意选择推拿手法B. 推拿不适用于小儿C. 推拿仅适用于体质虚弱的小儿D. 应根据小儿体质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5. 下面哪个推拿手法适用于治疗小儿腹泻?A. 摩擦B. 轻拍C. 捏转D. 点压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错误的填写“×”。

1. 小儿推拿治疗是一种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

()2. 推拿手法在小儿推拿中非常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小儿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推拿手法只适用于小儿体质虚弱的患儿,对于其他体质的小儿无效。

()4. 小儿推拿手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推拿技巧和方法。

()5. 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常见病症,但无法治愈根本疾病。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描述,选择最合适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明,男,7岁,突发发热、头痛、咳嗽、流涕,体温达到39℃。

症状明显,精神萎靡。

舌苔黄腻,脉浮数。

诊断为风热感冒。

请根据上述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小儿推拿手法,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答案: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舌脉情况,可以判断其属于风热感冒,需要通过推拿手法来缓解症状。

针对他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可以选择轻拍手法。

轻拍手法可以疏风清热、活血止咳,与小明的症状相符。

同时也可以辅助使用捏转手法,以增强推拿效果。

四、综合题请结合自己的推拿经验,对以下情况给出推拿治疗方案,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小红,女,3岁,一直夜间睡眠质量差,反复惊醒,哭闹不安。

常常摸头部自我安慰。

舌苔白,脉虚弱。

答案:根据小红的症状和体质情况,可以判断其属于睡眠质量差的问题,需要通过推拿来调节。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一.腹泻治疗(1)寒湿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另】肠鸣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警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2)湿热泻: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中枢、揉龟尾。

(3)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4)脾虚泻: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另】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

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

二.痢疾治疗(1)湿热痢: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清天河水、推下七节骨、分阴阳、运内八卦、清肺经、揉天枢。

【另】腹痛甚者加拿肚角。

(2)寒湿痢: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分阴阳、摩腹、按揉足三里。

三.呕吐治疗(1)寒吐: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热吐: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位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3)伤食吐: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四.腹痛治疗(1)寒痛: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2)伤食痛: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另】呕吐者加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发热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

(3)虫痛: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

【另】腹痛甚者加按揉脾俞或背俞部压痛点。

(4)虚寒腹痛: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五.疳积治疗(1)积滞伤脾: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2)气血两亏: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目赤多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加补大肠;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腹泻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性腹泻

腹泻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性腹泻

▪ 1、医者用右手中指压住大椎穴,食指和无名指压住脊柱旁开1.5 寸的两行腧穴,向下擦至龟尾穴,连擦3遍。
▪ 2、用前述方法操作三遍,
▪ 3、第四遍用前述方法捏两下向上提一下,连续六遍加上前三遍 共9遍。
▪ 4、从命门穴向肾腧穴分推20遍
▪ 5、用两手拇指的指端从大椎穴旁开1.5寸的两行腧穴向下压,每 个穴位约压20秒。
▪ 直推法:我们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医者左手握患 儿左手,用右手大拇指或食中两指并拢的掌面,在选定的 部位或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称为直推法。
▪ 直推法分类
▪ 直推法又分为补推法、泻推法、平补平泻法。补法是由指 端推向指根(向心性推)。泻法是由指根推到指端(离心 性推)。平补平泻法是从指根推到指端,再从指端推到指 根,来回推动。
精选课件
3
▪ 我们所选八卦穴具有通达上下,调节气机, 清胃穴主以和胃消食导滞为先,为伤食型 要穴;补脾、足三里穴以健脾益气,运化 水湿,以解泄泻之源;补大肠以固肠涩便 建功;运土入水、利小便起分清降浊,利 小便实大便之意;顺揉长强,推上七节骨、 推上承山,揉止泻灵有升提止泻之功。
精选课件
4
▪ 操作方法
根;泻法是将患儿拇指伸直,医者用右手拇指桡侧从指根推向指 端;平补平泻是将患儿拇指稍屈曲,医者用拇指桡侧来回推。
▪ 4、大肠穴 ▪ 位置:在食指的桡侧从指根到指端。
▪ 功能:固肠涩便,清火泄热。 ▪ 手法:补法是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拇指桡侧推患儿左手
食指,从指端到指根;泻法是从指根推到指端;平补平泻法是来 回推。
精选课件
14
▪ 3、揉法
▪ 以掌根部或指按在某一个部位或穴位上做 左右旋转称为揉法,揉法又分指揉法,掌 揉法等。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左右交替进行为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点、 面形穴位或局部损伤等。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

第 8 总 14 ) 期( 6 期
2 5
C iee Maiuai & Q og teay A g 2 0 , o.4, o 8 hns nplt n o iG n hrp . u 0 8 V 12 N .
推拿治疗小儿 泄泻 之心得
蝴 家柏
辽宁省丹东市盲人按摩 中心
关键词 泄泻 , 小儿 推拿 治疗
笔者2多年来 , 0 收治了数百名此种患儿 , 收到 了满意
治疗 1 次者3 例 ;~ 次者5 例 ;~ 0 7 25 9 6 l次者3例 ; 6 1~5 1 1次者1例。 次以上者5 每 日 3 1 6 例。 治疗 1 , 次 每次
治疗2分钟左右。 0
4 疗效 标 准
痊愈 : 泄泻停止 , 饮食正常 ; 好转 : 泄泻次数明显 减少 , 其它症状明显减轻 ; 无效 : 大便次数未见减少, 其它症状无改变。
7 病案举例
者俯卧 : 医者立于其左侧 , 揉腹部 , 推脊柱 , 推七节
骨, 倒龟尾 , 捏脊 ; ) ( 患者仰 卧 , 4 医者立于其右侧 , 按 足三里 , 揉三阴交 , 推涌泉。 随证加减 、 、 寒 湿泻 : 重用补脾 胃经 , 推三关 , 补 大肠 , 揉脐 、 推上七节骨 、 揉鱼尾 、 按足三里 , 加揉外 劳宫。湿热泻 : 重用退六腑 , 清脾 胃经、 清大小肠 、 揉
横纹 、 胃经 、 推 运板门、 内八 卦、 运 运土入水 、 分大横 者1例 ; 2 大便有少许水样者3 , 比治疗前 , 例 但都 症状 纹、 推三关 、 推六腑 ; ) ( 患者抑卧 , 2 医者立于其右侧 , 明显减轻 。
揉中脘 , 分腹阴阳、 摩腹 、 揉脐 、 按天枢 、 搓丹 田; ) ( 患 3

浅谈四步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浅谈四步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浅谈 四步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葛卫国 山西省寿阳县人 民院按摩室
关键词 小儿腹 泻 推 拿治疗 四步推
(44 0 05 0 )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症 。 本病以夏 剑突至章门分推 7次 。 再用右手小鱼际 由中脘至曲 季为多 , 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 甚至造 骨下推 4 次 。 O 如此反复 3 遍。 成脱水及酸中毒等严重后果。笔者在三世祖传小儿 第 四步 , : 捏脊 患儿俯卧 , 由尾椎 至大椎捏 术者 遍 推拿王天文老先生的启发下 。 结合现代小儿生理、 病 脊 7 。 理 , 四步小儿推拿手法 , 采用 在临床中疗效满意。现 3 讨论 简介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 传统dJ推拿都 以左手为准 . ,r , 对穴位的方向补 1 一般资料 泻要求 比较严格。如三关只能向上推 。 六腑只能向 该组患者共 8 例 , 6 男性 5 例 , 6 女性 3 例 ; O 年龄 下推 。而笔者采用手法均为向上 。 只对穴位的手法 最小的 3 个月 。最大的 l 周岁半 。其中脾虚性腹泻 轻重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伤食泻对脾 4 例, 3 伤食泻2 例 , O 湿热泻 1 例, 2 寒湿泻 1 例。 1 土、 大肠、 八卦等穴位则用较重手法。 而脾虚泻却用

共振片上骶髂关节病变部位都没有 明显显示。所以 笔者更倾 向于骶髂关节错缝 的诊断 . 以此为依据 并 采取治疗措施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骶髂关节有骶、 髂两骨的耳状面构成 。 有完整的 关节结构 , 属滑膜关节 , 被坚强的韧带所包 围保护 , 活动范围极小 。 承受 的重力和通过下肢传导向 脊柱 上的的反冲力都通过骶髂关节 。 是人体应力较集中 的部位 。临床上骶髂关节错缝女性多于男性 。 可能 是由于男女生理上骨盆结构的差异。 本病跟外伤、 孕 产往往都有一定关联。以前治疗本病多采用脚蹬手 拉法复位[, 引髂骨矫正法 [ , 良斜扳法充分理解 , 改 】 等

小儿推拿(捏脊-腹泻)讲解学习

小儿推拿(捏脊-腹泻)讲解学习

小儿腹泻——伤食泻
(二)伤食泻 1、伤食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 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 厚或垢腻,脉滑。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 ,揉板门。
常用手法
寒湿泻
2、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
2、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
而下推, 分别称为推上七节和推下七节。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临床运用:
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 等症。推上节,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气虚下陷 的脱肛,遗尿等。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用于肠热便秘证、痢疾 等症。
腹泻的小儿取穴!
3、 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相当于长强穴)。 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临床运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的功
能。揉龟尾,揉脐,推上七节骨合用:腹泻便秘 。“龟尾七节,摩腹揉 脐”乃小儿腹泻之通法。
腹痛,口不渴, 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
濡,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
节骨,揉龟尾。
寒湿泻手法
湿热泻
3、湿热泻: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 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 数,指纹色紫。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 龟尾。
湿热泻的常用小儿推拿手法!
脾虚泻的常用手法!
2、脾胃虚弱:
主要症状:面色萎黄或恍白,毛发枯黄稀疏, 骨 如柴,寐差,精神萎靡,啼声低弱,腹部凹陷, 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指纹 色淡。 治疗原则:温中脾健,补益气血。卦,掐揉四横纹 、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手法治小儿“拉稀”
小儿腹泻,多因消化不良引起,表现为大便次数较多,每日五六次,甚则十几次,大便呈蛋花汤样便,或水样便,或溏稀便,或夹黏液。

小儿腹泻严重者,常因大量水样便而出现脱水,治疗不及时,亦可出现死亡。

下面简单介绍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手法: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操作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操作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

操作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作圆圈运动。

揉脐:脐即肚脐,操作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腹指小儿腹部,操作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作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作按揉。

捏积疗法:捏积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

操作时,操作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

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作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

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作捏提手法。

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
下即可。

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小儿在腹泻较重时,尤其是水样泻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补充液体,可用口服补液盐冲水频频饮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