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导入
第一章走近细胞教案教学

第一章走近细胞(说课)一、本章教材分析: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命系统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方面: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本章共分2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其内容结构如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r组织外生物圈到细胞器官系统I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走近细胞彳种群群落(观察细胞生态系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原核和真核细胞(生物圈I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二)、教学内容的特点:1、与义务教育相连接,注重知识的连接性和发展性。
2、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宏观到微观,统领本模块的学习。
4、注重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细胞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5、设置开放性问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1、与学生学习经验的联系:关于细胞的一些基本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材中有所涉及。
例如,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缩手反射和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等等,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非典型性肺炎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经历过的事例;学生对缩手反射有感性认识;艾滋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的知识,很容易从来自社会的信息中获取。
教材选择这些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资料,一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拉近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可以造福于社会。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1、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的基础。
走进细胞导入

本章导入
1673年,列文虎 克用他制作的人类历 史上的第一台显微镜, 将人类带入了细胞的 世界。从此生物学研 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世界。
显微镜下的表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显微镜 将人类可视的范围不断扩大。
普通显微镜
Hale Waihona Puke 普通显微镜下的胰脏横切面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下的细胞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下 的 胚 胎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下 的 微 性 绒 毛
带着对显微镜下的细胞的惊叹,让 我们一同走近细胞,探索它的奥秘。
第1章 走近细胞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 细胞中寻找。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 (E. B. Wilson)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走进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走进细胞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4.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难点: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显微镜
3. 实验用玻片和载玻片
4. 浦板
5. 染色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细胞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对生命的重要性,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5分钟)
1. 老师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介绍细胞的功能,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三、实验操作 (30分钟)
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演示。
2. 学生自行观察干酵母细胞、植物细胞等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3. 学生利用浦板和染色片,在玻片上制作细胞标本,并观察细胞的剖面结构。
四、总结 (10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发言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
布置综合练习题,以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
多的案例和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重要性。
高中教案模板生物走进细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 细胞的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吗?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 引出课题:走进细胞。
二、新课教学1. 细胞的结构(1)展示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3)分析细胞结构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1)讲解细胞的生命活动:代谢、生长、分化、繁殖等。
(2)举例说明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细胞结构图。
2. 让学生分析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2. 提问: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二、新课教学1. 细胞的代谢(1)讲解细胞的代谢过程: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2)举例说明细胞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1)讲解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过程。
(2)举例说明细胞生长与分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细胞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讨论细胞生长与分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代谢、生长与分化。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五、布置作业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走近细胞 教学设计

走近细胞教学设计主题:走进细胞目标:1. 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3. 掌握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过程。
教学步骤:第一节:细胞的组成和结构(30分钟)1. 引入主题:通过引入细胞对身体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细胞的基本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模型,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细胞的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光镜下的细胞图像,了解细胞的结构,包括质膜、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4. 讲解细胞器的功能: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各个细胞器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功能(40分钟)1. 细胞的营养摄取:学生通过观察渗透实验和透明膜实验,了解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2. 细胞的代谢反应: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细胞的代谢反应,包括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 细胞的物质转运: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图像,了解细胞内物质的转运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4. 细胞的排泄功能:通过观察实验和示意图,讲解细胞的排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如何排除代谢废物。
第三节: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过程(50分钟)1. 细胞的繁殖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繁殖方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2. 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细胞分化的概念,以及干细胞的重要性。
3. 观察细胞分化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观察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模型: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光镜下的细胞图像。
3. 示意图和动画: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等。
4. 渗透实验和透明膜实验。
5. 实验及观察显微镜图像。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或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或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细胞繁殖和分化过程的理解程度。
走进细胞教案—修改

走进细胞教案—修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帮助学生认识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3. 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细胞膜的保护和物质交换、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存储、细胞质的代谢活动、细胞器的特定功能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细胞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结构。
3. 分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细胞模型和图片。
2. 分组讨论的准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讲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观察:让学生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结构。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并汇报讨论结果。
5. 总结:概括细胞的重要性和作用,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6. 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细胞的发现历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对细胞的研究过程。
2. 介绍细胞学说的建立,使学生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七、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胞在疾病治疗和生物科技方面的应用。
2. 讨论细胞治疗技术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八、实验操作1. 安排细胞观察实验,让学生亲手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切片,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九、课堂互动1. 开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世界教案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世界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组成和功能;细胞的观察和实验技巧
教学准备:显微镜、玻璃片和载玻片、尖头钳、生物染色剂、细胞样本、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细胞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细胞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0分钟)
通过PPT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并介绍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三、观察活细胞(15分钟)
准备细胞样本,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引导学生发现细胞的奥秘。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染色剂对细胞的染色效果,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做更多关于细胞的实验和研究。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思考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加深对细胞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活细胞和进行染色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了他们对细胞的深入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做更多关于细胞的实验和研究。
高中教案模板走进细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帮助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器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组成。
2. 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1.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细胞器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细胞模型或图片。
3. 细胞结构相关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细胞?细胞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2. 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讲授1. 细胞的结构组成a.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b.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细胞结构的形态特点。
c. 讲解细胞结构各部分的功能。
2. 细胞器的功能a. 介绍细胞器的基本类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b. 讲解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如能量转换、物质合成、信号转导等。
c. 通过实例说明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的细胞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关系a. 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
b. 通过实例说明细胞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生命活动。
2. 细胞器的协同作用a. 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如线粒体与内质网的关系。
b. 讲解细胞器协同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协同作用。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下 的 微 性 绒 毛
带着对显微镜下的细胞的惊叹,让 我们一同走近细胞,探索它的奥秘。
第1章 走近细胞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 细胞中寻找。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 (E. B. Wilson)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本章导入
1673年,列文虎 克用他制作的人类历 史上的第一台显微镜, 将人类带入了细胞的 世界。从此生物学研 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世界。
显微镜下的表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显微镜 将人类可视的范围不断扩大。
普通显微镜
普通显微镜下的胰脏横切面
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下的细胞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下 的 胚 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