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婚俗

合集下载

山西大同婚礼风俗

山西大同婚礼风俗

山西大同婚礼风俗
山西大同的婚礼风俗源于古老的传统,早在清朝时期就开始流行起来。

大同的婚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门槛阶段,主要是有关婚礼的礼仪、宴会之类。

第二个阶段则是结婚阶段,当双方结婚后,家里的朋友、亲戚会前来祝贺,也会送礼物以示祝福。

大同婚礼的礼仪有一些独特之处,当新郎环绕房子一圈,会有家里的长辈在守候着,新郎经过的时候会进行拜谒。

再者,新郎新娘的表姐表妹会在他们走进婚礼礼堂的时候拉着他们的手,或者是在新娘走出礼堂的时候把新娘的头发披起来,这标志着新娘正式成为了新郎的妻子。

山西大同婚礼的礼仪深受当地人的信仰,此外,新郎新娘会在结婚当天,戴上特别的婚冠,代表他们双方正式成家,也代表他们爱情的永恒。

- 1 -。

这才叫结婚!大同人的结婚习俗,老大同人一定都知道!

这才叫结婚!大同人的结婚习俗,老大同人一定都知道!

这才叫结婚!⼤同⼈的结婚习俗,⽼⼤同⼈⼀定都知道!结婚是每个⼈⼀辈⼦的⼤事在⼤同结婚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还没到婚礼那天就有下⾯这些事情等着你结婚前期准备合⼋字在⼤同,有很多传统的家庭尤其是爷爷奶奶这⼀辈会要求两个打算结婚的男⼥做的第⼀件事——合⼋字所谓⼋字根据旧历中的天⼲地⽀所⽰的出⽣年、⽉、⽇、时⽤五⾏相克来推算双⽅的⼋字是合还是克如果相克,这桩婚事免谈以前合⼋字是很讲究的双⽅⽗母将⼉⼥的⼋字交换写在红纸上,放置于祖宗灵牌前的⾹炉底下过了三天,全家平安⽆事这才算成功,基本可以认为适合结婚选⽇⼦选好⽇⼦来办婚礼⼀般都是请懂这⽅⾯的⽼⼈看黄历⽐较讲究的⼈还会拿男⼥双⽅的⽣⾠⼋字再来推算选出吉⽇当然现在新时代的⼤同⼈结婚只看看⽇历上没有什么忌讳的就定为吉⽇或者把,520,521,1010这种有数字含义的定为吉⽇准备嫁妆三⾦!三⾦!三⾦!这个是必不可少的感觉每个地⽅都是如此呢接下来的⼀看就让⼈⽬眩▼床上⽤品、家⽤电器、喜娃娃、红绿被、⼦孙桶、⾐⾷饭碗、⼤⼩碗盆、厨房⽤具、万年青......有些还会准备⼀张存折,⾥⾯是还男⽅家礼⾦的钱新房布置洞房的摆设,在传统习俗中是很讲究的床单、床罩、枕头、被⼦等都要成双成对的或者是双⼈的被⼦图案、⾊泽⼤多喜庆⾊彩⾮常浓郁以促进夫妻和谐、幸福传统风俗中讲究在新房中贴喜字、红对联并在床铺上摆放花⽣、红枣、桂圆、⽠⼦等取“红红⽕⽕、早⽣贵⼦”之意有些还需要⼀个男孩⼀个⼥孩在新房的床上压⼀下结婚进⾏时接亲时间有很多地区都是下午接亲,婚宴放在晚上但在⼤同⼀定要早上接亲,中午办婚宴!婚车数量婚车的数量⼀般都是双的那就是6辆车、8辆车、12辆车之类的婚车的数量应当避免单数接亲与送嫁接亲和送嫁的⼈也很有讲究男⽅来接新娘的,主要选择未婚的男⽣⼥⽅送嫁的,多选择未婚姑娘加个主事的叔伯类的长辈双⽅⽗母和其他长辈或其他结了婚的原则上是不参加接亲或送嫁的对⾯饭闹洞房,在⼤同也叫吃对⾯饭此处时间菌省略的不是字。

山西大同结婚风俗流程(一)

山西大同结婚风俗流程(一)

山西大同结婚风俗流程(一)山西大同结婚风俗流程引言山西大同地区有着独特而古老的结婚风俗,这些风俗代代相传,世代流传。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西大同结婚的各个流程,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

1. 邀请亲朋好友•新郎一般由他的亲人代表,拜访新娘的家庭,送上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婚礼。

•新娘则会委托她的亲戚和朋友,向新郎的家庭发出请帖。

2. 定婚日期•新郎和新娘的家人会商量婚礼的日期,并举行一个小的仪式以确定日期。

•通常会选择吉祥的日子,避开忌日,比如农历传统节日或农历的吉日。

3. 约定聘礼•新郎和新娘的家庭会商量彩礼的金额和具体细节。

•礼金和礼物的价值通常与双方家庭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有关。

4. 准备婚礼场所•在新郎或新娘的家中或租一处场地,举办婚礼仪式和宴会。

•婚庆公司通常会被聘请来布置场地,提供音响设备和道具等。

5. 新娘嫁妆准备•新娘的家人会准备一些嫁妆,包括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

•这些嫁妆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祝福。

6. 新郎迎娶仪式•在结婚当天,新娘会穿着嫁妆,由亲人陪同,前往新郎家中。

•新郎会在门外迎接新娘,接过她的手,然后一同进入婚礼场地。

7. 主婚仪式•在婚礼仪式开始前,牧师或道士会进行一场宗教仪式。

•双方家长会互换饼干,象征着两个家庭的团聚和祝福。

8. 敬酒仪式•在宴会开始前,新郎和新娘会依次敬酒给亲朋好友,并感谢他们的祝福和支持。

•亲友们也会向新人敬酒,表达对他们婚姻的祝福。

9. 客人拜谢•宴会结束后,新娘和新郎会拜谢每一位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礼。

•他们会亲手献上礼物,表示对客人的感激之情。

10. 调整新房•结婚当天,新郎和新娘会进入他们新布置的家庭房间。

•这个过程象征着新婚夫妻正式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结论山西大同的结婚风俗流程独具一格,凝聚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通过参与这些流程,新人和亲朋好友之间可以更加亲近,增强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这些独特的风俗也让结婚成为了一次难忘的盛大庆典。

大同婚嫁习俗

大同婚嫁习俗

大同婚嫁习俗大同结婚习俗在如今通胀背景之下,经济压力陡增,办一个简单而又实惠的婚礼就成为不少新人的愿望。

只要你精打细算,应该完美的婚礼照样非常完美。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大同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大同人结婚的风俗流程:共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天:下茶——迎娶——回门——打当日第一部分:下茶大同人结婚的前一天,男方上午要去女方家里下茶,男方家人要带上好茶叶和糕点,(各两盒)叫下茶,去的目的是先把没准备好的事情都在说清楚,别到结婚那天刁难男方家人,到了晚上男、女双方家人都要给准新娘准新郎吃顿骨头和翻身饼子[馅饼]。

第二部分:迎娶一、迎娶1、男方家里带上车队去女方家接新娘去的时候还要带上离娘肉[猪肉肋条5-7条]两瓶红酒,葱,女方家人要准备的绿豆,带佐料的饺子,带根的青菜,返还的离娘肉!男方家要为新郎新娘准备晚饭,有带佐料的饺子,跟挂面,男方家的朋友在新房开始戏弄新娘,挂面套饺子来年生个胖小子,这就叫吃对面饭,最后才可以洞房花烛.2、男方娶亲需携带三类物品,即:红布包两个,内装红脸盆一个,洗刷用具一套,镜子一个,及红毛毯、红盖头、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等;离娘肉猪肋5-7根,红纸包裹;红酒两瓶,缚带须子母葱一根,红线缠绕,不可打结。

3、男方娶亲人员到达后,女方安排茶点招待,摆足红筷、吃碟等,主要物品有:糕点、水果、茶水、香烟、糖果等。

母亲可亲自现煮水饺招待新郎、新娘。

4、女方回品亦分为三类,即:带来的红脸盆、洗刷用具、镜子等原物带回;离娘肉赠五回二,赠七回三;绿豆(此绿豆到婆家后速速泼水,出芽愈早愈好)一瓶,上缚红筷两双、双胞胎带须芹菜一棵,红线缠绕,亦不可打结。

注意事项:新郎多准备些红包,到新娘家也要拦门和端洗脸水的.就是去接回门的一般带1--2个蛋糕还有就是准备点红包,因为新娘走时候一般婆婆家的亲戚会把新娘的鞋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藏起来。

新娘着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红盖头离家,由新郎抱入婚车,座下铺红毛毯,(里面放钱)中途不可着地;至婆家后换婚纱,典礼一般在饭店进行,在新房亦可。

听王兴德讲大同婚俗(4)——喜头饭

听王兴德讲大同婚俗(4)——喜头饭

听王兴德讲⼤同婚俗(4)——喜头饭喜头饭⼀对新⼈确定了结婚典礼⽇之后,新⼈的叔叔、⼤爷、姑姑、姨姨,已分门另过的哥哥嫂嫂要将新⼈请到家⾥吃上⼀顿饭,⼤同⼈称之为“喜头饭”。

当然,这顿饭不能太普通了,⼀定要上点⼉档次。

过去,⼀般情况下,男⽅的亲戚请男⽅的新⼈,⼥⽅的亲戚请⼥⽅的新⼈,席⾯⼤多是“六六席”或“⼋⼋席”,即六盘六碗或⼋盘⼋碗。

现在时代变了,⼈们的⼿头宽裕了,请新⼈吃“喜头饭”,⼀般两个新⼈⼀块⼉请,席⾯也搬到了⾼档次的饭店,⾃然也⽐以往丰盛多了。

因为,这是⼀个“⾯⼦⼯程”。

“喜头饭”档次的⾼低,与请⼈者和新⼈的亲热度成正⽐。

席⾯差了,还不如不请,因为不是所有的亲戚都要请的。

请了,新⼈⾼兴,家⼈欢喜;不请,也没个啥说的。

按照⼤同风俗,⼀对新⼈吃了“喜头饭”,就意味着已经长⼤成⼈了。

过去,因为都是单独请,饭菜上来,⼤家边吃边聊,亲⼈们免不了安顿新⼈们⼏句。

⽐如马上要成亲了,成了亲,⼩两⼝⼉要好好⼉过,要相亲相爱,要互相体谅;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姑嫂关系,要尊⽼爱幼,孝字当头;在家要勤快,别像过去做姑娘⼀样,结了婚就等于成⼈了,⼈家就不会按做孩⼦看待你了,因⽽说话做事都得多考虑,都得有分⼨。

因为都是过来⼈,跟新⼈⼜熟惯,吃“喜头饭”时甚⾄还要把夫妻之事说给新⼈听。

⽐⽅说,结婚时应注意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结了婚还要把握住哪些⽅⾯。

说说笑笑之间,也就暗⽰给新⼈了。

⽽新⼈脸红红的,说姐姐嫂嫂们胡说些什么,其实她们的话却已默记于⼼了。

当然,吃“喜头饭”更多的意思是对⼀对新⼈的祝福。

想想看,⼉⼤得成家,⼥⼤不能留。

姑娘到了结婚的年岁找不上婆家,做⽗母的就会着急上⽕。

⼩伙⼦到了娶亲的时候还找不上媳妇,还不把⽗母给急死。

现在⼉⼥要成家了,不仅做⽗母的⾼兴,亲戚姐妹们也欢喜,吃上顿“喜头饭”,提前庆贺⼀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大同风俗

大同风俗

大同的婚俗大同的婚俗过去相当繁杂,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结婚礼节已经简化多了,但为了求得吉利,一些必要的程序还是有的。

结婚那天,新娘一定要穿红衣服,新郎也要穿红袜子,系红布裤带。

要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担任傧相,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装有绿豆,上面插一棵葱,结婚后还得由婆家用绿豆生出豆芽,这叫“生根立后”;还要带五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叫做“离娘肉”。

新娘上车时,女方家中定要送给男方家中一盘饺子,上面盖着纸剪的大红喜字,表示“合家欢乐”;与此同时,女方家中要将“离娘肉”劈出几根肋骨来回送给新郎,表示婚后夫妻和睦,“筋骨不离”。

现在,新郎与新娘一般都在饭店举行婚礼,乐队、司仪如外界一样,来宾入席和向新人献花撒彩都跟外地如出一辙。

但接下来就不一样了,最热闹的是新郎、新娘向父母行礼,这时候来宾不但要耍戏一对新人,还要戏耍公公、婆婆。

大同农村对孩子的出生极为重视,所以这方面的风俗也很有趣,婴儿出生后,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般要给新生婴儿赠送衣服、被褥、枕头、鞋袜等礼物。

在孩子生下12天时,亲友中的妇女,要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名曰“打听”。

要给产妇带来些礼物,表示慰问。

产妇家中也须设便饭招待客人。

在产期内,忌讳外人进产房,尤其是忌讳外家男性进产家门,为了防止有人贸然闯进,特在门上挂个红布条,表示家中有产妇,禁止外人入内。

父母亲戚不但要给孩子庆祝“满月”、“百日”、一周岁生日,待到孩子长到12岁时,更是要庆贺一番,谓之“圆锁”。

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这里的春节,人们求祝福的最重要的方式不是祭拜灶王爷,也不是烧庙里的头柱香,而是垒“旺火”——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旺火外圈的煤炭中间放柴,柴火中间藏有一张大红纸条,上写“旺气冲天”四个大字。

等午夜11点多,要放鞭炮时,先将旺火点燃。

大同地区的婚嫁习俗

大同地区的婚嫁习俗
婚宴酒水
白酒、红酒、啤酒等都有,其 中白酒较为常见,寓意长长久
久。
闹洞房
01
闹洞房习俗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习俗之一,亲 友们通过各种游戏和玩笑来增添 喜庆气氛。
闹洞房内容
02
03
闹洞房注意事项
常见的游戏有猜谜语、说绕口令 等,有时也会有较为激烈的整蛊 游戏。
在闹洞房过程中,要避免做出过 分或伤害新郎新娘的行为,保持 适度的喜庆氛围。
年轻人的选择与影响
年轻人的婚恋观念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同地区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自由恋 爱,对传统的婚嫁习俗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
婚礼形式的多样化
年轻一代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创意,婚礼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中式婚礼外,西 式婚礼、主题婚礼等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年轻人的影响
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和选择对传统的婚嫁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婚嫁习俗不断变革 和创新。
传统婚嫁习俗的未来发展
01
传统文化的传承
02
创新与变革
尽管婚嫁习俗受到现代观念的冲击, 但大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许 多家庭仍将传统婚嫁习俗视为重要的 文化遗产,努力传承下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同 地区的婚嫁习俗将继续创新与变革, 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年轻一代的期望。
迎亲路线
需事先规划,不能走回头路, 意味着一帆风顺。
迎亲人数
新郎带领的迎亲队伍人数需为 单数,以示吉祥,返回时变为
双数。
迎亲礼
新郎需向女方家送礼,包括烟 、酒、糖等,表示对女方家的
尊重。
拜堂
拜堂时间
一般在迎亲后进行,是 婚礼仪式的重要环节。
拜堂内容
新郎新娘向天地、父母、 长辈和亲友行礼,表示

大同婚庆流程

大同婚庆流程

大同婚庆流程一、婚礼前三个月1.购买婚戒2.选择化妆师并试装试妆3.选择婚纱摄影公司,拍摄结婚照4.选定婚庆公司,商量具体形式,各项细节(整体花饰,仪式及婚宴上采用的音乐,摄像等)5.确定伴郎伴娘花童6.选择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和父母的礼服7.和酒店讨论菜单等细节8.选定仪式上的主婚词,证婚词,新人致辞9.如果去国外度蜜月,应考虑办理护照二、婚礼前一个月1.检查美容,美体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2.试穿礼服,以便修改3.选择捧花及其他配饰4.请婚假5.邀请主婚人,介绍人6.确定蜜月细节(所须物品预定旅馆)7.预定旅车8.新房生活用品是否齐备三、婚礼前半个月1.打印婚礼流程,决定细节2.确定全套礼服,包括鞋子和内衣3.和酒店确定事宜,试餐4.购买喜烟,喜糖,喜酒5.寄出请柬并电话确认6.准备礼金登记簿,预备当天需要派发的红包,小礼品婚礼前一周1.确定好客人在婚宴上的座位2.通知婚宴最后确定的人数,与饭店敲定各项细节3.写好祝酒词4.新娘在家适应新鞋5.决定婚礼工作人员名单6.检查婚礼当天各项物品是否齐备7.为蜜月旅行准备行李8.打扫新房四、婚礼前一天1.与化妆师确认化妆时间2.确定礼服饰品穿戴顺序及搭配3.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4.婚戒存放位置5.充足的睡眠大同人结婚的风俗流程:共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天:下茶——迎娶——回门——打当日第一部分:下茶大同人结婚的前一天,男方上午要去女方家里下茶,男方家人要带上好茶叶和糕点,(各两盒)叫下茶,去的目的是先把没准备好的事情都在说清楚,别到结婚那天刁难男方家人,到了晚上男、女双方家人都要给准新娘准新郎吃顿骨头和翻身饼子[馅饼]。

五、当天第二部分:迎娶1、男方家里带上车队去女方家接新娘去的时候还要带上离娘肉[猪肉肋条5-7条]两瓶红酒,葱,女方家人要准备的绿豆,带佐料的饺子,带根的青菜,返还的离娘肉!男方家要为新郎新娘准备晚饭,有带佐料的饺子,跟挂面,男方家的朋友在新房开始戏弄新娘,挂面套饺子来年生个胖小子,这就叫吃对面饭,最后才可以洞房花烛以下细节:2、男方娶亲需携带三类物品,即:红布包两个,内装红脸盆一个,洗刷用具一套,镜子一个,及红毛毯、红盖头、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等;离娘肉猪肋5-7根,红纸包裹;红酒两瓶,缚带须子母葱一根,红线缠绕,不可打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大同地区结婚大体也是按照这样举行的,但也有些许不同也就是地方特色吧。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派人到女方家把允诺给女方的所有东西全部送过去,大同人称之为“下茶”。“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上午十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喜酒等装入“食盒”里,隆重送往女方家中。常言说得好:茶为婚作合,下茶的名义是去给新娘送结婚时穿的金银首饰以及糕点、衣裳,看女方准备好了没有,实则是男方去女方家的最后一次定调。当然,该说的话大都是由媒人代替男方去说的。一杯茶水下肚,媒人盘腿压脚坐在炕上,一边嗑瓜子,一边询问女方准备得怎么样,还需要男方置备点儿什么,说出来,好让男方有时间去准备准备。男方派来的长辈也会让女方多想一想,看还有什么不周全的、不如意的,尽量弄周全了,不如意的尽量弄如意了。其实,该给的都已经给送来了,漏掉的都是些小零碎儿,容易忽略的。如娶亲时的毛毯置备了没有?因为按大同习俗,男方娶亲时要给新娘准备一块上好的纯毛毛毯,在新娘上车(或者是坐小车车)时坐在屁股下面,等到了婆家,再把这块毛毯儿压在衣箱底下,这毛毯预示着夫妻婚后生活厚实,是有底子的。另外,女方还会问男方给女方的通心长命钱准备了没有,这也是女方向男方索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东西。通心长命钱通常是依据新娘的岁数而定的。新娘的岁数有多大,每岁一百块钱,最后再加两百块钱。如新娘整二十岁,男方就应该给两千二百元,再多一岁,就再多一百,直至无穷。当然,通心长命钱也是要压在箱底的,一般情况下也是不能动用的,即便是以后当了婆婆,这钱也不会用,只是偶尔拿出来看看,给自已的生活增添点儿幸福的回味罢了。女方说完,男方会一一给以答复。准备好了的,就告诉女方准备好了,没准备好的,会告诉女方立马去办,一时无法办好的,就会跟女方商议能不能缓一缓办,或等新媳妇过门以后再办。
大同地区婚俗
————————————————————————————————作者:
————————————————————————————————日期:

大同地区婚俗
中国古代的婚姻,青年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合在一起,其婚姻礼节也是相当繁杂的。正如《大同县志》所述:“媒妁通言两家父母,既许诺,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换帖,即古问名,纳彩礼也;迎娶有日,行纳币礼,名曰:下茶;即以请期书附之,名曰:通书,即古纳吉、纳征。请期礼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备肉、面纳于女家,俗谓其肉曰:离娘肉,面曰:离娘面,名曰:催妆;女家即以所资妆奁纳于婿家;及期,婿家备肩舆,择女眷中娴礼者二人以迎女,名曰:娶亲。女家也择女眷中娴礼者二人舆至婿门,名曰:送亲;绅士家行亲迎礼,庶人多不亲迎,仅以女眷摄之,婿则俟于门外而已;既迎入于中堂,外设香案行礼,婿拜,女不拜,名曰:拜天地,行合卺礼如古制;次日,新夫妇同拜先祖及父母及长族亲,名曰:拜堂,即古庙见舅姑礼也;是日,女家具酒馔送于婿家,即古馈舅姑礼也;婿见妇之父母,有于三日行者,有三五日后卜吉行者,女也随婿省亲,名曰:回门;至弥月也如之,女住一月乃还,名曰:住对月。此则俗礼也。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娶亲的车一般要八辆,第一个也就是头车要白的,象征着白头到老。其他的车一般都是黑的,加上摄像车一共九辆车,寓意着“天长地久”。娶亲车队所走路上的井盖要用红纸压上,下水井是污秽的地方,老人们说新娘身上晦气,容易沾上不洁的东西。每辆婚车都要悬挂红色的气球或插小红旗。前后车牌要用一张写着“百年好合”的塑料纸粘上,大概是怕被交警处罚吧。婚车出发前要响一阵鞭炮,头车由新郎乘坐,车的周身都要用鲜花装饰。副驾驶座位上要铺上一块崭新的毛毯给新娘坐。新郎要把准备好的聘礼带上,男方娶亲需携带的物品包括:红布包两个,内装红脸盆两个,洗刷用具两套。及红毛毯、红盖头、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离娘肉(用红纸包好),两瓶红酒。离娘肉是中国结婚民俗中的一种礼物,就是在娶亲时或者娶亲的前一天,男方要要给新娘带上一块猪肉或羊肉,这块肉叫离娘肉,离娘肉在大同的婚俗中比较常见,为什么要送“离娘肉”呢?最简单的解释是说,姑娘是娘身上的肉,被人娶走了,给一块肉权当补偿。羊肉的话要七根肋条,猪肉的话一般要二十斤。一般那两瓶红酒(红色取红红火火之意)上插着芹菜(代表勤快)或一棵子母葱。用红线缠绕,不可打结。这两样东西是男方送给女方家的礼物,是接亲时必备的。新郎手里拿着手捧花,一般是九朵或十一朵玫瑰花。这个风俗大概来自西方。新郎带着接亲的车队来到了女方家,从这里接上新娘再返回新房。车队来去时不能走重复的路线,俗名叫“不走回头路”。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大同地区一般要新郎的弟弟,姐夫及几位要好的朋友来充当。
早上家里要做油炸糕和凉拌粉以及大同特色羊杂,方便来家的亲戚客人吃,还要派人分发给街坊邻居,图个吉利。糕,寓意为:高升旺长,节节高,高官厚禄。反正是跟高有连系的一切美好愿望吧。糕是最为讲究的一种食物。糕做起来是很复杂的,首先把黍子皮剥了,再磨成面,用凉水和成块垒状,均匀地铺在笼屉上蒸,蒸熟后用手猜(查了半天字典没有找到和这个土话发音相匹配的字)。猜糕是最难的活儿,我至今也学不会,太烫了。好的猜糕手只是用凉水凉一下手,手上并不带多少水,做出来的糕很劲道。然后,在猜好的糕表面抹点胡麻油,一会儿就起了一层小油泡泡。这叫素糕。有的人就喜欢吃素糕,就着炒鸡蛋或是肉汤汤,咕噜咕噜地下了肚。素糕揪成小块,包上馅,上锅炸。那叫油炸糕。糕馅也是有许多花样的,鸡蛋韭菜馅,黄豆芽胡萝卜馅,玫瑰豆沙馅等等。做豆沙馅也是很繁琐的,要用那种特选的红小豆,大火进,温火熬,做出来的馅要求看上去红红的、吃上去绵绵的。现在方便了,上超市买一袋豆沙馅,省事多了。凉拌粉一般用焯好的菠菜、土豆丝、粉条加入各种作料调拌而成。羊杂是人们宰杀羊后,剩余的“羊下水”做的,如羊的血、肠、心、肝、肚、头、肺、尾、蹄等,统统收拾干净,去除杂 物,将各部分内脏反复清冼。一副肠肚往往冼上十多遍,尤其是对羊肺处理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别精细,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最后放入有各种调料的锅内分别煮熟。加上葱、蒜、辣椒等调料,装入锅内,放一块羊尾油,还可另加细粉条,煮好后,捞到碗里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样样都是地道的大同菜。
娶亲之日,五更天,男方要在自家的院子里放三个大麻炮。一来为喜庆之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二来是告诉街坊邻里今儿我家要办喜事儿了,三是敬告四方神灵,今儿个娶亲,请诸神退位。新郎家里换上新的被罩,床上放上家里新做的棉的被子和褥子,一般是“四床四被”,上讲究的人家会准备“八床八被”。这是厚实的意思。墙上贴上囍字或福字,挂上新郎新娘的结婚照,桌子上摆上各色水果和点心。新郎穿戴一新,其装扮一般是西服套装,但为了喜庆里面穿得衣服必须是红色的。还要穿上一个红色棉马甲,它象征着厚厚实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