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技术-模块6-2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合集下载

汽车涂装技术-模块6-2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汽车涂装技术-模块6-2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任务4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涂装品质术语
茬子印: 茬子印:车身某一部位经过补漆修补后,修补部位与其他部位接触处因油漆配 套性不好产生印迹的现象。 色差: 色差:刚涂完的漆膜在色相、明亮度、彩色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或在补漆时 与原漆色有差异。 茬子印 色差
朱明工作室
涂装品质术语
zhubob@
漆疤: 漆疤:存在于中涂漆层或底漆层涂膜中的疤瘤状凸起物,需经打磨再补漆的缺陷。 起泡: 起泡:漆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底涂层上浮起,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大 小直径由1~5mm或呈大块浮起。
漆疤 起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任务4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常见的涂膜缺陷及对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漆 膜 开 裂 ★ 擦 伤 ★ 烘 干 不 良 ★ 起 皱 ★ 缩 边 露 ★ 厚 边 ★ 鲜 艳 性 不 良 ★ 失 光 ★ 颜 色 不 均 色 良 发 ★ 拉 丝 ★ 发 白 白 不 ★ 咬 起 ★ 露 底 ★ 起 泡 ★ 砂 纸 痕 迹 ★ 针 孔 ★ 流 挂 ★ 桔 皮 ★ 颗 粒 ★ 缩 孔
颗粒: 颗粒:涂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这种缺陷分布 在清漆层上,可通过打磨抛光修正。 流痕: 流痕: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变厚,形状如同波浪线、浅滩或圆形的山脊,这种缺 陷通常出现在倾斜角度大或竖直的表面上。 颗粒群 流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任务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汽车涂装技术任务工单6-2:小范围修补

汽车涂装技术任务工单6-2:小范围修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单成绩(各项配分均为100分,最终得分按照权重计算。)
自我评价
(10%)
组长评价
(10%)
教师评价
(40%)
企业评价
(40%)
最终得分
2.小组成员分工
3.任务计划
4.计划可行性
本任务计划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
三、计划实施
1.记录实施过程
2.实施结果
综合上述实训过程,是否按计划完成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成果评估
1.请根据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定计划
请根据问题情境一和任务要求,确定所需要的实训工具、设备及器材,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制定详细任务计划。
1.所需的实训工具、设备及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汽车涂装缺陷及防治

常见汽车涂装缺陷及防治
度、伸缩性接近。 • (2)耐寒性差的漆膜(尤其是自干型漆膜,如硝基漆)不应涂得
过厚,应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 (3)中涂层干透后方能涂面漆。 • (4)选用耐候性、耐温变性优良有面漆。 • (5)应尽可能避免将被涂件早期暴露在严寒之中。
2.7 生锈、锈蚀
• 锈蚀是指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为漆膜弊病的 生锈系指漆膜下出现红丝和透过漆膜的锈点(斑),前者称 为丝状腐蚀,后者称为疤形腐蚀。如图13—28所示。
2.5 返铜光
• 局部或整个漆膜表面呈现有铜色彩,即在阳光照射下变 成忽绿忽紫的色彩。这是漆膜耐候性差的现象之一。
• 1、产生原因 • (1)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或受高温影响。 • (2)由于红色、蓝色等颜料的迁移造成,尤其是在所用
颜料颗粒在约0.1μm以下的情况。 • (3)喷涂用的压缩空气中有油。 • 2、防治方法 • (1)选用耐候性良好的涂料,在配色时应注意所用颜料
2.1 起泡
• 漆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底涂层上浮起,且其内部充 满着液体或气体,大小直径由1mm到5mm或呈大块浮 起。
2.1 起泡
• 1、产生原因 • (1)被涂面有油、汗液、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残存。 • (2)清洗施喷件的最后一道用水的纯度差,含有杂质离子。 • (3)使用环境高温高湿,如在霉雨季节涂膜易起泡。 • (4)所用涂料的涂膜耐水性或耐潮湿性差。 • (5)涂层干燥固化得不充分。 • 2、防治方法 • (1)施喷件表面应清洁,绝不允许有亲水物质,尤其是水溶的
.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单元七 常见涂装缺陷及防治
车身涂装漆膜破坏
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汽车维修工高级考评员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1.色差:上色时出现涂层与原车色差显著,可以通过颜料调配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来减少。

2.鱼眼:涂装过程中出现小凹陷或气泡,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室内的灰尘和湿度来防止。

3.刷痕:涂装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纹路,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使用优质刷子来减少。

4.漏涂:涂装过程中出现漏涂或漏涂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喷涂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来预防。

5.起泡:涂装后出现表面起泡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涂料配方和喷涂压力来防止。

6.颜料脱落:涂装后,颜料容易脱落或剥落,可以通过改进涂料剂型和增加附着力来解决。

7.粗糙度:涂装后表面出现粗糙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改善涂料流动性来改进。

8.分层:涂层出现明显的分层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增加改性剂来减少。

9.过度喷涂:涂装时喷涂过多导致颜料厚度不均匀,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和速度来改善。

10.残留物:涂装后出现涂料表面残留物,可以通过加强清洁工作和减少灰尘污染来解决。

11.颜色不均匀:涂装后颜色不均匀,可以通过加强调色技术和使用均匀的涂料来改善。

12.褪色:长时间使用后,涂装颜色易褪色,可以通过使用耐候性更好的涂料来提高。

13.刮痕:涂装后容易出现刮痕,可以通过加强涂层硬度和使用质量更好的清洁工具来防止。

涂装作业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涂装作业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保证被涂面清洁,严格控制喷涂用的压缩空气中不能混合油、水等物。
(3)施工粘度和涂层厚度按要求控制好。
(4)可在涂料中添加适当的消泡剂或在搅拌后静置适当时间,待气泡消失后再涂装。也可加入一些挥发性慢的醇类溶剂带走气体。
白化、发白
(1)涂装场所相对湿度较高,被涂物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2)所用的有机溶剂沸点低,而且挥发太快。
(1)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配比使用。
(2)选择合适的性差,释 放气泡性差。
(2)涂料中混入油、水,造成干燥时涂膜表面出现针孔。
(3)涂料干燥不当,表层快速干燥成膜底层溶剂蒸发时冲破表层涂膜出现针孔。涂装环境湿度过大或被涂物表面有污物和小孔。
(1)选择合适的涂料,施工时调整合适的粘度。
(1)底层干透后再涂面层,按规定要求调制涂料施工粘度且控制好膜厚。
(2)严格按照烘干工艺规范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3)合理搭配催干剂(可加入锌或铅催干剂),油料加入要适当。
咬底
(1)底层不干就涂面层。
(2)涂料不配套。面层涂料为强溶剂类型,底层涂料为弱溶剂,导致底层软化、溶解、咬起。
(1)严格遵循涂料供应商或技术文件中 要求的最小涂装间隔时间,或按产 品规定要求涂装。
露底、遮盖不良
(1)涂料搅拌不匀导致部分地方颜料过低,遮盖力下降。
(2)施工不当,导致涂层太薄或漏涂。
(3)涂料配方不当,遮盖力差。
(1)充分搅拌均匀后再涂装。
(2)提高涂装技术。
(3)改进涂料配方。
起皱
(1)底层不干就涂面层或涂料调制粘度过大且涂层过厚。
(2)涂膜烘干升温过急导致表里干燥不一致。
(3)涂料中加入的油料(如桐油过量)或催干剂不合适(过量的钴和锰催干剂)导致表里干燥不一致。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1、喷涂方法不当。

2、过份使用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3、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4、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5、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1、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2、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3、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4、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5、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1、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2、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3、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4、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5、由于湿度太在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6、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漆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7、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8、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1、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2、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3、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4、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5、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6、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汽车涂装工艺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汽车涂装工艺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涂层附着力问题解决方法
涂层附着力不足
加强涂装前的表面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油污等;控制涂 料的施工粘度和涂层厚度,避免过厚的涂层导致附着力下降 ;选择合适的底漆和面漆配套,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涂层剥落
检查涂装前的表面处理是否到位,加强脱脂、除锈等处理; 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和涂层厚度,避免过厚的涂层导致附着 力下降;选择合适的底漆和面漆配套,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采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提高质量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涂层质量的 稳定性和一致性。
04
未来发展趋势
高性能涂料的应用
高性能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防腐 性和装饰性,能够提高汽车外观质量 和延长使用寿命。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性涂料、高 固体分涂料等环保型高性能涂料在汽 车涂装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涂装工艺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及解决方法
• 常见技术问题 • 解决方法 • 预防措施 • 未来发展趋势
01
常见技术问题
涂装表面缺陷
01
02
03
表面粗糙
涂装表面出现颗粒、凸起 、凹陷等缺陷,影响外观 和质感。
桔皮现象
涂层表面呈现类似桔皮状 的波纹,影响涂层的平滑 度和光泽度。
流挂现象
涂料在垂直表面流动、堆 积,形成泪痕、波浪状等 不均匀涂层。
涂层色差问题解决方法
涂层颜色不一致
加强涂装前的表面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油污等;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和涂层 厚度,避免过厚的涂层导致颜色不均匀;选择合适的涂料品牌和型号,确保颜色 的一致性。
涂层出现色差
加强涂装前的表面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油污等;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和涂层 厚度,避免过厚的涂层导致颜色不均匀;选择合适的涂料品牌和型号,确保颜色 的一致性;加强涂装后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色差问题。

常见涂装缺陷与防治

常见涂装缺陷与防治

涂装缺陷有上百种,一般可分为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

所谓漆膜缺陷是指漆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技术指标相比所存在的缺陷,一般产生于涂装过程;漆膜的破坏状态是漆膜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综合性能变化的外观表现。

由于某些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两者从外观形态来看非常相似,也都是涂装过程中涂装工艺控制不当所形成的,但两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有很大差别。

所以必须分类清楚,才能有效地防治。

1 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涂装过程(含涂装后不久)中产生的漆膜缺陷,一般与被涂物表面的状态、选用的涂料、涂装方法及操作、涂装工艺及设备和涂装环境等因素有关。

现将汽车涂装中常见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1 颗粒漆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

由混入涂料中的异物、涂料变质或过喷涂而引起的称为涂料颗粒;金属闪光涂料中铝粉在涂面造成的凸起异物称为金属颗粒;在涂装时或刚完成的湿漆膜上附着的灰尘或异物称为尘埃。

1、产生原因(1)涂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差。

调漆室、喷漆间内有灰尘。

(2)施喷件表面不清洁。

如打磨后施喷件内外没有彻底清洁;选用质量较差的绵布做清洁,而绵布的纤维物留在施喷件上。

(3)施工操作人员工作服、手套等材料掉纤维。

(4)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搅拌或过滤。

(5)涂料变质,如漆基析出或反粗,颜料分散不佳或产生凝聚,有机颜料析出,闪光色漆的漆基中铝粉分散不良等。

(6)喷漆间内温度过高或溶剂挥发太快。

(7)漆雾过多(干喷涂),涂料的粘度过高。

(8)输漆系统中用的泵不合适,喷漆间压力不平衡,压缩空气没有过滤或过滤时不充分。

2、防治方法(1)调漆室、喷漆间内的空气除尘要充分,确保涂装环境洁净。

(2)施喷件表面应清洁。

如用粘性擦布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喷涂表面上静电吸附的尘埃。

(3)操作人员要穿戴不掉纤维的工作服及手套。

(4)供气管路上要安装有过滤器。

(5)不使用变质或分散不良的涂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统称为气泡。 桔皮:在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漆膜面,而形成桔皮状的凹凸现象。 针孔:在漆膜上产生针状小孔或像皮革的毛孔那样的孔状现象。 漆雾: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施喷件表面或漆膜上成虚雾状,影响漆膜的光泽和外观
装饰性的现象,漆膜表面出现一片片粘在或部分陷入漆膜的团粒状油漆微粒,手摸有干 涩粗糙感。 划伤:涂层受外界作用而产生伤痕,失去完整性的现象。 麻点:涂膜表面上产生像火山口那样的,不露出被涂面的陷穴,直径为0.5~3mm,这样缺 陷称为麻点。 失光:涂膜在使用过程出现光泽减小,反映镜物的清晰度变差的现象称之为失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颗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免中涂、湿碰湿工艺
1、免中涂:取消中涂,电泳过后直接喷涂面漆。适用于对漆面质量要求不高的 车型。由于没有中涂层,对白车身表面要求要严格,不适宜遮盖力差的漆色。
2、湿碰湿: “湿碰湿”涂装工艺是指在涂装异种涂料或重涂同一种涂料的场合, 省略中间的烘干工序,仅晾干就涂装下一道涂料,再经晾干后一并烘干的生产 工艺。从而简化涂装生产工艺、节省涂装线运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汽 车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较成熟的为三涂层一烘干(3C1B)中涂、面漆涂装工艺。即喷中涂—— 晾干——喷底色漆——晾干——喷涂罩光清漆——晾干——在140 ℃下烘干30min 的三层“湿碰湿”涂装工艺,节省了一道烘干工序,中涂层的膜厚相当薄一些。 中涂、底色漆、罩光清漆三漆层之间适应性、配套性事这一涂装工艺的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常见的涂膜缺陷及对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
抛光痕迹:漆膜表面可以看到维系的条纹或划痕。有时缺陷部位会露出底漆。 漆膜软:漆膜干燥时间太长或不能充分固化。 褪色:对应于基底上有原子灰的区域,漆膜的颜色变黄。 发花:银粉漆的颜色发生变化,形成一片片或深或淡的色斑,常常沿喷漆方向形成不同颜色的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电泳缺陷 电泳不良:整车或局部电泳膜膜厚偏薄或没有电泳膜。 电泳颗粒: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 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 电泳缩孔:电泳湿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及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 子成为陷穴中心,是烘干初期的流展能力不均衡,烘干后漆膜表面出 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 电泳返溶:电泳沉积在被涂物上的湿涂膜,被槽液或UF清洗液再次溶 解,产生涂膜变薄、失光、针孔露底等现象。
1.熟悉涂膜缺陷产生时的外观现象
任务目标 2.掌握涂膜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
3.能针对具体的涂膜缺陷采取合理的防 治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
颗粒:涂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这种缺陷分布 在清漆层上,可通过打磨抛光修正。
流痕: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变厚,形状如同波浪线、浅滩或圆形的山脊,这种缺
涂装品质术语
咬漆:喷涂面漆后底漆(或旧涂层)被咬起脱离,产生皱纹、胀起、起泡等现象。
水涡:缩孔的一种,由水的反拨而产生的涂膜凹洼的现象。
咬漆
水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色漆(浅色系金属漆)上存在的局部缺陷,如银粉上的疙瘩。 异物:由砂尘、漆雾粒、化纤等异物的附着,使涂面变粗糙、弄脏等涂膜缺陷称为异物。 腻子印:刮过腻子的部位产生段疤印或失光等现象。 气泡:搅拌引起的气泡或由溶剂蒸发产生的气泡,在涂装成膜过程未消失,而残留在漆膜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
蜡点:因修补过程中防护不当或修补后未及时擦拭造成抛光蜡的遗留,干燥后 呈白点状。
痱子:漆膜表面呈现成片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的气泡。大气泡直径大于1.5mm, 一般成片出现,有时也会单独出现。小气泡直径一般为0.5mm,其分布蜿蜒曲折 或状似指纹。一般来说面漆层中气泡出现的机会要比油漆与基底之 间的更多。
陷通常出现在倾斜角度大或竖直的表面上。
颗粒群
流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
漆疤:存在于中涂漆层或底漆层涂膜中的疤瘤状凸起物,需经打磨再补漆的缺陷。
起泡:漆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底涂层上浮起,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大 小直径由1~5mm或呈大块浮起。
漆疤
起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纹。 干喷:漆膜表面呈颗粒状粗糙结构,无光泽。 遮盖力差: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护
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缩孔:受施喷件表面存在的(或混入涂料中)异物(如蜡、油或硅酮等)的影响,涂料不能均匀
附着,产生收缩而露出施喷件表面或涂膜坑洼不平的现象。由于产生的原因及现象有较大的差 别,漏底面积大的且不规则的称为抽缩;呈圆形(直径多为0.1~2mm)的称为缩孔。由水的反 拔而产生涂膜凹洼称为水缩孔,由油的反拔而产生涂膜凹洼称为油缩孔,在电泳过程中或电泳 后由于缩孔物质(油、硅酮等)产生直径1~5mm的孔穴称为电泳缩孔。
蜡点
痱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涂装品质术语
茬子印:车身某一部位经过补漆修补后,修补部位与其他部位接触处因油漆配
套性不好产生印迹的现象。
色差:刚涂完的漆膜在色相、明亮度、彩色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或在补漆时
与原漆色有差异。
茬子印
色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模块六 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汽车维修工高级考评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模块六 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任务1 面漆涂装后处理 任务2 涂膜修饰 任务3 涂膜检测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任务5 涂膜破坏状态与缺陷防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务4 涂膜弊病与缺陷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