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教学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支持者,其行为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维形式和学习行为发展方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受教育教学思想支配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教育教学观,彻底放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才能自觉实施正确教育教学行为。

一、教师要放弃“相信自己告诉学生什么,学生就能学会什么”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只有学生自己学习才会更有效,相信学生的学习结果要通过某种活动来实现,只有当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才能学会”。学生的各种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反复体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而教师的讲解“告之”,学生只能记忆和背诵教师给定的内容,不可能消化和理解,也不可能掌握和应用,提即不可能学会“什么”。

二、教师要放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师奖惩的结果”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学生要做出的学习行为,是与满足学生

自我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教师的“奖惩”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学生才能产生行为动机,只有学生反复获得自我满足后,才能增强自信心,确立行为信念,选择符合规范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表扬是虚假的,或能导致他脱离集体,尽管教师想激励学生进步,学生也会不买账,而做出不良反映;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批评是恶意的、跟他过不去,或能丧失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尽管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学生也不会理解,必然产生抵抗情绪,或反抗行为。可见认为“较多地对学生优点或错误做出反映是好意”,未必妥当。因为学生会因教师的批评成为消极目标,也会因教师的表扬使学生成为众矢之的。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关键是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必须选择时间、场合和对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情绪、性格,以及学生的家庭、集体中的处境和突发事件的基础上,从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的实际出发,选择真实和适度的表扬与批评,使学生乐于接受,自觉发扬长处,改正缺点。

三、教师要放弃“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使学生‘知识瓶’装得满满”的观念

教师在这种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数量与质量同教师的传授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成正比。于是当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了最多的知识时,会感到很自慰。当学生安静地听教师讲课时,教师会感到很自豪。

但教师的自慰和自豪并不能持久,面对自己的教学的结果,又不得不懊丧、愤怒、宣泄与自卑。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的学习任务:一是学会求知,即学会建构知识结构、掌握学科的学习方法;二是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即学会在交往中,完善、发展、自我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

四、教师要放弃“相信只要学生认真听讲,获得知识就多”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真实的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动眼的学习活动获得的”。事实上有的学生“认真听”可能是一种假象。他们听是为了得到教师、同学的赞许,当教师提问他时,却一无所知;有的同学是认真听,想记忆,但是由于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让他回答时,却丢三落四;

有的同学听后,能顺利回答老师提出的直接问题,但由于不懂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思考该知识点的变式练习题时,却一塌糊涂;有的同学能直接回答记忆性的知识,但由于头脑中没有具体事实的背景,在分析具体材料时,不能说明材料蕴涵的概念、原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打破“告之、听之”模式,应围绕教育教学目标,遵循认识规律,有序地组织好“看一看”、“想一想”、“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做一做”的学习活动,构建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从而促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多获得知识。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创设乐学的学习情境,满足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需要、成功的心理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学生的乐学、会学、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