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教案-高一美术

合集下载

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概念等相关知识。

2.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3.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本课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作为重点。

教学难点:尤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写心立意”和“骨法用笔”更加具有理解难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一幅中国山水画和一幅西方风景画的对比欣赏,引导学学认真的对比画面的构图、设色、画面的组成部分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

引出不同的画种有不同的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语言体系。

导入本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二)讲授新课:1.了解中国画传统的丰富内涵和外延2.关于“形神兼备与气韵生动”的理解“形”指什么?“神”指什么?“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理解“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韵致。

以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花鸟画《禽兔图》为例详细分析。

3.关于“写心立意与以大观小”的理解a.“写心立意”:通过表现客观世界实现自我精神的抒发中国画的诗情画意b.“以大观小”:超越直观世界,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

以《渔村小雪图》为例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体现以大观小的。

4.关于“骨法用笔与应物象形”的理解a.“骨法用笔”南齐谢赫德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一法中,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括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意思在内。

让同学们欣赏《百花图卷》、《四梅花图卷》是如何体现骨法用笔的?集体讨论,代表回答,老师指导归纳。

b.“应物象形”蕴含着天人关系和物我交融的古代哲学思想,它代表着中国画家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应物”: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反应状态。

“形”头脑中经过加工的艺术形象,它可以是有取舍、有想象、有夸张的艺术意向。

认识绘画艺术——特征和种类—教学设计

认识绘画艺术——特征和种类—教学设计

认识绘画艺术——特征和种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认识绘画艺术,特征和种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艺术的特征;2.掌握几种常见的绘画艺术种类;3.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绘画艺术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习(30分钟)a.讲解绘画艺术的特征(10分钟)绘画艺术是通过画笔和颜料等工具,以图像和色彩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其特征包括:具有视觉特点,可以反映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思想,表达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意境。

b.介绍几种常见的绘画艺术种类(20分钟)-水彩画:用水溶性颜料在纸上绘制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透明、清淡的色调,被广泛应用于风景画、插画等领域。

-油画:用油性颜料在画布上绘制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浓重、立体感强的色彩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肖像画、室内场景等领域。

-素描:用铅笔或者铅笔笔芯在纸上勾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可以清晰地表现物体的线条和形态,被广泛应用于写生、构图等领域。

-漫画:以简洁夸张的手法,通过图像和文字表达故事情节、社会讽刺等,具有幽默、夸张的艺术风格,被广泛应用于漫画书籍、动画片等领域。

3.深化学习(30分钟)a.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选择一种他们感兴趣的绘画艺术种类进行深入探究,包括该种类的特点、历史背景、代表作品等(10分钟)。

b.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组员提问和补充(10分钟)。

c.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各种绘画艺术种类的理解(10分钟)。

4.拓展与创作(40分钟)a.让学生选择一种绘画艺术种类,进行创作(20分钟)。

b.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反馈(20分钟)。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绘画艺术的特征和介绍几种常见的绘画艺术种类,旨在引导学生对绘画艺术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提升他们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各种绘画艺术种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1.以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形.色等视觉听觉形象强烈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展示,讲授等活动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2.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3.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3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通过高一和初中的学习,对美术具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学生在一定程度也喜欢美术.
4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含与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认识绘画艺术
大屏幕上有两个词:美术、绘画。

美术是不是就等于绘画呢?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在高一和初中也接触了美术,对绘画也有了一些了解,美术是一个大概念,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提到美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画,。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教学目标:1.理解绘画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2.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代表作品。

3.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了解绘画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绘画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2.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代表作品。

3.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

2.如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和素材。

3.如何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材和图文资料。

2. 需要准备相应工具、素材、颜料等,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谈论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及绘画等,强调绘画艺术在其中所占的位置。

2.展示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绘画所表现的主题和形式,发现绘画艺术的卓越性和独特性。

第二步:讲解绘画艺术的概念和特点1.简述绘画艺术的概念和定义。

2.介绍绘画艺术的特点,如画家的笔墨、用色、造型以及绘画的表现形式。

第三步: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代表作1.介绍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阶段,从原始绘画到现代绘画。

2.重点介绍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如蒙娜丽莎、万里长城、圆梦、星空等。

第四步: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创作1.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能够领略到绘画艺术的精彩和美丽。

2.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写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创作,切实体验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第五步:艺术与现实的联系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理解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2.以绘画艺术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主题进行创作。

3.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掘现实生活的美好与艰难,诉说青春的心声。

第六步:结束课程教学评价:1.通过个人展示、集体评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欣赏能力。

2.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达州市一中王海鸥一、教材分析《认识绘画艺术》这一课是选自人教版高二年级美术选修教材《绘画》中的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它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是按绘画发展的特征、种类和作品的构成因素来编排的,对一些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本书中起着纲领性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为了明确本课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②了解绘画作品是由内容和形式这两大因素构成的,其中内容包括题材和主题;形式包括物质媒介、艺术语言、形式结构、艺术形象、审美文化意蕴等。

2、能力目标:①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感知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审美辨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以避免以前的种种片面认识。

难点: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含和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四、教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用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问答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绘画作品图片,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作品的种类。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遂导入新课。

2、授新课:强调绘画的定义,然后指出,须从两方面认识绘画艺术:①特征、种类②作品的构成因素请学生根据刚才欣赏的作品讨论总结出绘画的特征,教师归纳总结:在占有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进行造型表现,且表现的题材极为广泛。

同样,请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绘画种类,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绘画的种类繁多,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如按材料工具分为国、油、版、水彩、水粉、素描、漆画、丙烯画等;按题材内容分为山水、景物、花鸟、人物、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宗教画、军事画等;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年画、招贴画、连环画、漫画、插图、装饰画等。

高一上期第一课美术教案

高一上期第一课美术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人教版绘画教案

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人教版绘画教案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人教版绘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绘画的画材和画法;
3.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

二、教学重点
1.绘画的分类和定义;
2.绘画的画材和画法;
3.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
1.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
2.绘画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1. 绘画的分类和定义
1️⃣ 定义
将物象的线条、形状、色彩、光影等形式表现在平面上的艺术形式,其表现手段可以是绘画、水墨、油画等。

2️⃣ 分类
绘画分为写实绘画、抽象绘画、象征绘画、装饰绘画等。

2. 绘画的画材和画法
1️⃣ 画材
传统的绘画画材有炭笔、铅笔、毛笔、墨、颜料、纸张、布、画板、画布等。

2️⃣ 画法
绘画的画法有色彩、造型、构图、明暗、质感等基本技法。

3. 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
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包括了石器时代的彩陶画、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刻、战国时期的彩绘陶俑、汉代的壁画和画像、唐宋时期的山水画等。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法:以课件、PPT等形式展示相关知识点;
2.示范法:运用画框、画笔等器材,示范基本绘画技法;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绘画实践。

六、板书设计
绘画的分类和定义、画材和画法、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况等。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注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学习风格。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

认识绘画艺术教案[001]概述本教案针对小学生,旨在通过绘画艺术的学习,让学生对绘画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绘制基本图形、色彩、线条。

2.让学生了解几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绘画艺术的概念和分类1.让学生看一些名画作品,并给出相关的提示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绘画艺术的特点和分类。

2.介绍几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比如写实主义、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等,让学生了解每种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某一种特定的绘画风格和流派。

第二步: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和方法1.让学生了解画笔和颜料、画布和画纸等绘画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2.引导学生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和方法,比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3.让学生练习绘制基本图形和简单的物品,比如花卉、果实、动物等。

第三步:观看名画并进行作品欣赏1.给学生展示一些名画,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体验画作。

2.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形体等元素。

3.让学生谈论对画作的感受和解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四步:创作绘画作品1.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绘画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风格,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绘画作品。

2.记录学生的技术进步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总结通过本次绘画艺术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科目:美术授课时间:第 1-2 周星期一单元(章节)课题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
本节课题认识绘画艺术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2)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3)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预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实现教学预设和结果的有效教学手段。

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使学生参与、研究、讨论,感受作品的美与画家的艺术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让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及个性潜能素质。

提炼的课题
本课是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的延伸,学生能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时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在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方面,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理解与归纳,在实践与交流中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达到课标中对-----------要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含与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学反思: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讲述绘画是美术作品的一个门类,是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的艺术语言,绘画的分类。

第二课时重点讲述绘画的题材和主题构成因素,讲清楚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所表达的深层次审美文化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