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州快哉亭记》练习(答案版)
黄州练习答案

课课练三《黄州快哉亭记》检测阅读文章,完成课后题目: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靠近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三十里路程C.将何往而非病.病:生病D.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哪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以.览观江流之胜不以.物伤性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此则.人之变也C.庶人安.得共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庶人安得共之.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A.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B.王披.襟当之曰C.亦足以称快..世俗D.将蓬.户瓮.牖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A.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C.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D.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5、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 )A.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黄州快哉亭记 习题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一,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江流肆大极大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贬谪风云开阖开合,变幻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傲视王披襟当风拉开迎住变化倏忽一会儿,时间极短而风何与焉?参与,引伸为“关系”揖西山之白云面对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安适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洗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能承受使其中不自得玉之言盖有讽焉:其:自己、中:内心讽谏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在白天(名状)舟楫:船二,找出下面活用的词并解释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动)命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名状,夜晚动心骇目:动、骇,使动,使……震动,使……惊骇西望武昌诸山:西(名状)向西草木行列:行列,名动,成行成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跟随将蓬户瓮牖:蓬,瓮,意动,以……为户三.指出下面特殊句式的类型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动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介后穷耳目之胜以自适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后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判断快哉此风!主谓便装而风何与焉?宾前将何往而非病?宾前将何适而非快?宾前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放自”,宾前四,难句翻译1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这些都是文人和哲思之人感到悲伤憔悴不能承受的景致,哪里看得出欢快呢?2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3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楚王认为快乐,普通人认为忧伤的原因,这是人感受不同了啊。
4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假使自己的心中没有感到舒适自在,那么到哪里不感到忧愁呢?5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假使自己的心中坦荡安适,不因为外物而伤害了天性,那么到哪里不会感到快乐呢?6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现在张梦得不把被贬当作忧愁,利用管理钱谷税务的空闲时间,在山水之间放任自己,这在他的心中也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五常识1苏辙,字,号,有作品集,其兄苏轼,字:其父是三人号称。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训练(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4课黄州快哉亭记训练(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黄州快哉亭记一、根底过关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肆.大(sì)倏.忽(shū) 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牗.(yǒu) 洗濯.(zhuó) 指数.(shù) 憔悴.(cuì)C.骇.目(hài) 舟楫.(jí) 骋骛.(wù) 庶.人(shù)D.沟壑.(hè) 飒.然(sà) 衣襟.(jīn) 骚.人(sāo)解析:选B。
“数〞读“shǔ〞。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解析:选D。
胜:忍受、承当。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赤壁之下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解析:选C。
①大概;②连词,表原因。
A项,至,到了,到达;B项,却、竟然。
D项,均表示“……的原因〞。
4.以下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解析:选C。
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假设..。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50d36866fb84ae55c8d17.png)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
(21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一舍一舍:三十里。
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嬉戏。
C.使其中不自得中:内心D.收会计之余会计:管理钱粮财物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不以物伤性不赂者以赂者丧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初中文言文阅读】《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
涛澜汹涌,风云开合。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
今乃黄州快哉亭记苏联辙你能从展馆看到什么② 从北到南一百英里,从东到西是一座房子③. 波涛汹涌,风和云忽开忽闭。
白天,小船在他们面前来来往往,晚上,鱼和龙在他们下面咆哮。
变化是突然而可怕的⑤ 不要看太久。
这是⑥. 我得在几个座位上比赛。
抬起我的眼睛和脚。
望着西边的武昌山脉,山峦起伏,树木丛生,烟雾消散,太阳升起,渔民和伐木工人的家园可以被索引。
因此,它是快速的。
至于常州的海岸,古城的废墟、曹梦德和孙仲谋的傲慢、周瑜和鲁迅的疾驰,以及他们游荡的遗迹也足以赞美世俗⑦.注:①盖:大概。
有提示缘由的作用。
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
③一舍:三十里。
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
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
⑥乃:竟然。
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十五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十六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十七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参考答案:15.① 三0英里是“一栋房子”房舍② 举起全十六涛澜汹涌,风云开合。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十七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周测2黄州快哉亭记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课内知识检测卷(满分100分一、文学文化知识填空(14分)1、苏辙,字子由,北宋(朝代)散文家,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作品有《六国论》等。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记是古代的一种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的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叙议结合。
3、文句“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中“朔”指初一。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35分)始.得平地开始奔放肆.大,其势益张.极、甚盛大注,水势浩大类似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贬官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即.其庐之西南为亭靠近、就着、依着以览观江流之胜.胜景南北百里,东西一舍.三十里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洗涤面对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阖”通“合”变化倏忽..,动心骇目顷刻,时间短举.目而足.抬起足够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指山势的高低绵延渔夫樵父.之舍对年长男子的尊称王披襟当.之迎着、面对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平民百姓此独.大王之雄风耳.仅仅、只语气词表肯定楚王之所以..为乐……的原因或东西而风何与.焉参与,引早为有何关系使.其中不自得.假使舒适、自在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往、去窃会计...之余功偷,引早为利用征收钱物等事务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应该而风何与焉.语气助词,表反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断绝,引申为极陡峭不能攀援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禁受得住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今张君不以谪为患.忧愁、忧虑而自放.山水之间纵、纵情三、指出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24分)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表推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修建动词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被称作楚王之所以为.乐看作、认为今张君不以谪为.患认为、感到以.览观江流之胜用来表目的亦足以..称快世俗足够、完全可以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用来表目的振之以.清风拿、用介词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连词表承接将何往而.非病连词表承接可不译四、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并指出活用情况(16分)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作动命名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名作动用蓬草编门,用破翁做窗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使动使……惊动,惊骇亦足以称快..世俗使……称快昔楚襄王从.宋玉使动,使……从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使……穷尽西.望武昌诸山名作状向西冈陵起伏,草木行列..名作动成行成列五、翻译句子(12分)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脾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材料二:子瞻迁于齐安③,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日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于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倘祥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①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
张梦得在离所西南筑亭,苏就命名为“快哉亭”,苏撤作《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 (2)其流奔放肆.大( )(3)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 (4)其势益张.( )(5)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 ) (6)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 (7)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 (8)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9)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 (10)变化倏忽..,动.心骇目( )()(1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 (12)皆可指数..( )(13)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 (14)有风飒.然至者( )(15)王披襟当.之( ) (16)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 )(17)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18)玉之言盖有讽.焉( )(19)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20)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21)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 )(22)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23)不然.,连山绝壑.( )( )(24)振.之以清风( )(25)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5.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答案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学常识
《黄州快哉亭记》选自《栾城集》,其作者是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作者与其父苏洵(字明允)、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合称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I.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就着,依着)(建造)(美景)
2•南北百里,东西一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3•风云开阖(闭合)
4.皆可指数(一一指点)
5•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
6.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讽谏)
7•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指机遇好,被重用)
&而风何与焉(参与)
9.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假使)(怨恨,忧愁)
10.将何适而非快(往,去)
II.今张君不以谪为患(忧愁)
12.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自适,放情)
13.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洗涤)(面对)
1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
15.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承受,禁得起)
16.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
17.元丰六年^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农历每月初一)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解释。
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
2、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成行成列。
)
3、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
4、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
5、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
6、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7、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
8、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
)
9、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称快)
10、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形作动,穷尽)
学习-----好资料四、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
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动句、省略句)
2、快哉此风!(主谓倒装)
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介后)
4、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后)
5、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省略句)
6、江出西陵(省略句)
7、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判断句)
8、此则人之变也。
(判断句)
9、而风何与焉?(宾语前置)
10、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他们遗留下来的风采和古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2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如果他心中坦然,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他)到哪里会不愉快呢?
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这「些都是不得志的诗人和士大夫们悲伤憔悴而感到不能承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一畅快的呢!
六、文言虚词积累
以
以览观江流之胜(连词,表目的,用来)
亦足以称快世俗(连词,表目的,用来)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介词,因为)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介词,把)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