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类别面向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学分(学时)90课程思政总体设计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汽车电器设备》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素养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思政教学目标是具培养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整个学习领域有若干个专业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军工精神教育相融合的任务项目组成。
3.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任务编排模块任务,依据汽车专业群岗位职责设计课程的模块的思政目标。
以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遵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突出工作任务与岗位就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
分单元(章节、项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单元学时课程教学内容思政目标思政元素融入方法项目一:汽车电 1.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与 1.提高实训作业操科学技术融入讲授和实操路系统特点;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现代化、演示过程中,在实2.汽车电气和电路故障的 2 . 培养学生服务客科学精神训指导过程中,及基本诊断方法;户的意识;3.培养正人文精时对思政元素的3.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确的世界观、人生神、工匠融入进行指导。
10 用的检测仪表和工具;观、价值观、精神4.汽车电路基础元件。
道德观和法制观。
5.阅读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文件;6.识读汽车电路图的方法;7.汽车电路图的分类;项目二:汽车蓄1.掌握各类常用蓄电池的 1.锻炼科学的分析科技创新在讲解蓄电池发电池基本结构和型号,蓄电池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工展历史的时候,融正确使用方法,技术状况的 2.精益求精的工匠匠精神、入科技发展带来检查与维护蓄电池的常用精神;3.培养吃苦耐劳动意识的生活水平提高充电方法,常见故障的诊断劳、艰苦奋斗任务4:和军工精的意义,增强学生6 2.理解蓄电池的基本工作蓄电池检修的优秀神。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则是汽车专业平台课程中的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为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和汽车营销师岗位需要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及汽车电器和电控系统保养和维修方法、电子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和车辆性能诊断等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控制要求;2)学会选择合适的检测诊断仪器获得汽车运行工况参数;3)通过控制目标或查询资料确定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状态的能力;4)初步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简单故障排除的能力。
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先修课程模块机械制图Ⅰ工程力学(A)汽车材料及零件加工汽车技术基础Ⅱ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典型汽车电器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工作原理。
3)了解汽车电器性能指标的分析评价。
4)掌握汽车电器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5)初步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调试、运行及维护。
6)掌握汽车常用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输出信号特点。
2.能力目标1)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果的基本能力。
2)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电器、传感器与执行器功能表,并正确使用元器件及装置的基本能力。
3)学会典型车系整车电路识读4)具备独立撰写实验、试验报告等科技文件的基本能力。
5)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6)初步具备根据典型系统原理图画出系统方框图的能力。
7)初步具备处理典型汽车电器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8)学会对车辆的保护、个人安全保护及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讲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现代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2)掌握起动机、发电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系的结构、原理与控制电路;3)熟悉典型车辆的整车电路;4)具有汽车电器装置的调试与诊断维修的一般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正确使用各类汽车电器的方法,了解现代汽车电器的发展方向。
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掌握“电工学”、“汽车构造”等课程的有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为学习“汽车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等专业课以及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一)车载电源(10学时)1、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汽车电源的组成与要求,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电源系统的使用。
2、重点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3、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了解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了解蓄电池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了解免维护蓄电池的结构及工艺特点;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源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二)起动系统(6学时)1、主要内容主要介绍起动系统的基本组成,起动机的类型,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起动机的使用与故障诊断。
2、重点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机的工作特性,掌握起动机的空载试验与全制动实验。
3、教学要求了解起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起动机的分类及型号;理解、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了解各种类型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电磁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机的工作特性,了解起动机的驱动保护电路,了解各种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起动机各部件的检修方法,了解起动机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掌握起动机的空载试验与全制动实验。
汽车电气教学大纲

汽车电气教学大纲
(适用一年半、三年制汽车电工)
一、说明
《汽车电气设备》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根据汽车电工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作用、结构、型号、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气设备主要总成的作用、调整和技术标准。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讲授过程中,运用电子与电子学的基础知识阐明汽车电器的基本原理;
(2)应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幻灯、录像、电影、示教板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完善电气设备的拆装设备和实验设施,合理安排实验课,通过拆装和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初步掌握操作技能。
二、课时分配表。
汽车电器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器课程代码:0310058总学时数:60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0 实践课学时数:20)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1 课程概述1.1 课程的性质汽车电器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本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3 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理论结合实践。
(2)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本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系统为主线,兼顾其它一些常见车型、高档车型的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使学生便于掌握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容易触类旁通,形成自主学习;(5)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任务采用现场教学和互动方式,配合多媒体动画、图形教学及实训室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 课程基本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
(3)、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2.2 职业技能目标:(1)、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
(2)、掌握汽车常用电器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汽车工程专业(四年制高级工)学时数:272学时执笔者:纪永秋编写日期:前言:本大纲符合国家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了汽车运用技术领域高素质实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工程专业(高级工)的主干专业课,在汽车发动机、底盘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讲解、实验、实训,系统传授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构造原理,使用、维护知识,故障机理分析、故障检修思路、故障排除的实际方法步骤;典型车系重要电控系统电路的分析与检修;常用检测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修资料的收集、阅读和运用。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气(电控)系统构造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具备汽车维修、检测高级工的岗位能力,并为继续深造更高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理论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汽车电气设备(含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的构造原理,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有关使用、维修规范,故障排除方法;了解现代汽车电气维修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维修案例)等。
2.能力培养目标能分析汽车电气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总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能阅读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工作情况和故障机理;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对于电控系统电路,了解系统的构造原理,掌握系统线路检测,了解并基本掌握基本检测、故障码分析、数据流分析与执行器驱动、波形分析、利用故障诊断流程图分析故障等检修方法。
3.素质要求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一定的社交、沟通能力,浓厚的专业兴趣,较高的自学与自主思考能力、高的悟性、创新能力、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162446学时:40 学分: 2.5 讲课学时: 4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学》,《汽车构造》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课院、系:高职学院教材: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教学参考书:李淑芝.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中电器设备的用途、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特性,以及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2.对蓄电池、充电系统等八大系统有基本的了解,对各部件有基本的掌握;3. 能看懂常见的车型的总电路图及国际标准。
2、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第二章蓄电池蓄电池在汽车上的用途、充、放电化学反应与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熟悉蓄电池的构造、型号、规格,使用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及其作业,熟悉干荷电蓄电池的优点与机理、无需维护蓄电池的机理与结构特点。
第三章充电系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触点调节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晶体管调节器与集成电路调节器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检测与修理基本知识,调节器的调试要求与方法,交流发电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交流发电机拆装、检测、调节器调试作业;初步排除充电系一般故障。
第四章起动系起动系的组成和基本电路,电源转换开关与电动复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磁控制式和齿轮移动式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减速式起动机的优点、构造和工作原理;起动机的拆检,测试的要求与方法。
第五章点火系点火系的作用、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半导体辅助点火系及半导体点火系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点火系各总成检测、调试的要求与方法。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分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职教育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贸易专业等相关工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2、课程任务:以现代汽车的电器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调试、使用、维护与维修、故障判断及排除,讲授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并结合汽车发展动态,及时介绍汽车电器系统的新技术,新结构。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3、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5学分,总学时64学时。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汽车电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调试、使用、维护与维修、故障判断及排除;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并结合汽车发展动态,及时介绍汽车电器系统的新技术,新结构。
(二)技能教学目标1、牢固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与原理;2、熟练使用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仪器;3、熟悉汽车电器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电路;4、初步具备对汽车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5、具备对汽车电器设备进行维护、调整、检修的初步技能;(三)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及奉献精神。
三、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裘玉平主编的《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1、徐向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林永宪《汽车电子装置》机械工业出版社四、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趋势;汽车电器设备的组成、特点及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理解负极搭铁的概念;2、掌握汽车电器设备连线的特点,对汽车电器回路有一整体认识。
[重点及难点]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
第二章铅酸蓄电池[知识点]铅酸蓄电池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及型号编制原则;铅酸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与充电方法;干荷电蓄电池与免维护蓄电池的特点及使用、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电器/ 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课程代码:060303
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48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汽车营销)
开课院系:汽车工程学院
教材: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第二版)(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李春明.汽车电器于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美)B.霍莱姆比克徐鸣俞庆严译.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98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电器》是本专业的一门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中电器设备的用途、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特性,以及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绪论
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第一章蓄电池
蓄电池在汽车上的用途、充、放电化学反应与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熟悉蓄电池的构造、型号、规格,使用及维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干荷电蓄电池的优点与机理、免维护蓄电池的机理与结构特点,了解汽车上其他类型蓄电池的结构及特点,了解汽车蓄电池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触点调节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晶体管调节器与集成电路调节器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检测与修理基本知识,调节器的调试要求与方法,交流发电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交流发电机拆装、检测、调节器调试作业;初步排除充电系一般故障。
第三章起动机
起动系的组成和基本电路,电源转换开关与电动复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磁控制式和齿轮移动式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减速式起动机的优点、构造和工作原理;起动机的拆检,测试的要求与方法。
第四章汽车点火系统
点火系的作用、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半导体辅助点火系及半导体点火系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点火系各总成检测、调试的要求与方法。
点火波形及其使用意义,点火系常见故障的波形。
第五章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照明系的要求、组成与电路原理,前照灯的构造与防眩目原理、检测与调整方法。
转向信号灯闪光器的工作原理。
喇叭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初步排除各灯光信号系统的常见故障。
第六章电器仪表及显示系统
电流表、温度表、燃油表、油压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电压表,转速表以及车速里程表的工作原理,油压过低,气压过低,水温过高与水面过低,制动液面等报警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电子仪表及显示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第七章汽车车身电器装置
刮水器,防干扰及防盗装置、风档玻璃清洁器与除霜器工作原理,电动车窗,电动门锁、电动座椅、电动照后镜的电路原理。
第八章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简要了解EFI、ABS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作用、组成、熟悉空调制冷各总成的构造,工作原理与电路控制原理,了解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维护知识与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汽车采暖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九章数据传输系统
CAN数据传输系统总线的作用、优点、构成和基本原理。
第十章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
汽车线路的特点,汽车用导线与电线束总成的结构。
汽车电路的识图与分析方法,常见的车型的总电路图及国际标准。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2.对蓄电池、充电系统等八大系统有基本的了解,对各部件有基本的掌握;
3. 能看懂常见的车型的总电路图及国际标准。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要求先学过《电子与电工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蓄电池,起动系,充电系,点火系结构,工作原理、调试,空调等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