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练习武当太乙游龙拳注意的要点及常见的错误

合集下载

太乙游龙拳教学1—传承

太乙游龙拳教学1—传承

太乙游龙拳教学1—传承展开全文“太乙游龙门”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个稀有门派。

它是道家防身、健身、修身、养生术中较高级的一个拳种。

太乙即太乙真人,史书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

道家极其信仰,尊为天皇太乙,加以奉祀,为纪念这位罚恶扶善的天尊而取名“太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古代王室的标志。

“龙”气势恢弘,天上飞、地上行、水里游、无所不能。

它有强劲的生命力,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这个门派的套路习练起来绵绵不断、行云流水、腾云驾雾、如龙游太空,故称《太乙游龙门》。

其中有拳术与器械套路,有动功也有静功。

它包括《太乙游龙拳》、《太乙三十六擒拿》、《太乙七十二闭手》、《太乙乘风剑》、《太乙麒麟双鞭》、《太乙封山棍》、《太乙行步功》、《太乙定步功》《太乙龟息功》、《太乙阴阳萌生术》等。

《太乙游龙门》的祖师是太一道长,因得罪了官府,将“太一道”改为了“太乙道”。

《太一功》改为《太乙功》,《太一游龙拳》改为《太乙游龙拳》。

太乙道长的第七代嫡系弟子承一道长布道到湖南平江,将此拳传给了我的太祖父。

并规定:只能单传,宁可失传不可误传,从此该拳在余家代代单传至今。

我的曾祖父是清代著名武术家,精通“太乙游龙门”的各种拳械套路以及各种功法。

老年归隐家乡湖南平江后将功夫传给了我的祖父余韶,并告诉他,此门派的各种套路功法余家都较完整,仅差一路“太乙游龙功”。

并说此功法有特殊的健身延年效果,名称中又有“龙”字,被皇帝看上,现已成为皇室独有的健身功,民间不能流传和修炼,所以余家没有。

祖父一直为本门派缺少一路“太乙游龙功”而感到遗憾。

年轻时他听说贵州有一老道知此功法,曾多次去请教,但道人的功法套路也不够完整。

后来他有幸参加了辛亥革命,成为了一名年轻军官,北伐时军队打到了湖北,还专程到武当山与山上本门派的道长进行了武术交流。

他们也没有“太乙游龙功”,并说此功已为皇室独有。

北伐军打到北京后,祖父又特意去拜访皇室后人,多方打听、请教,经人介绍与格格爱新觉罗,洪璋相识成亲。

太乙游龙拳

太乙游龙拳

太乙游龙拳太乙游龙拳,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术技术,源自于中国武术的丰富遗产。

这种拳法如同游龙般的灵活和迅猛,让人联想到龙腾虎跃之姿。

太乙游龙拳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实用性,被广泛认为是一门优雅而强大的武术。

历史上,太乙游龙拳最早起源于明代。

据传,当时一位名叫张世民的武术大师,掌握了太乙游龙拳的奥秘,并将其传给了他的学生。

于是,太乙游龙拳在江南地区开始流传。

后来,随着传承和发展,太乙游龙拳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成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乙游龙拳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动作和姿势。

拳法中使用了龙形,通过模仿龙的动作和形态来增加力量和速度。

这些动作包括回身龙,盘马龙,卧龙,上踢龙等等。

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技巧,使太乙游龙拳成为一种全面发展身体潜能的武术技术。

此外,太乙游龙拳还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通过特殊的训练方法,练习者能够增强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力。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迅速做出各种动作,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这种身体控制力的培养,也使太乙游龙拳成为一种高效的自卫技术。

太乙游龙拳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动作的练习,形式演练和实战训练。

基本动作的练习包括脚步技术,手臂技巧,以及龙形动作的理解和模仿。

形式演练是通过模拟实战情景来提高反应速度和判断力。

而实战训练则是将所学技术应用到实际战斗中,提高实战能力。

太乙游龙拳除了其独特的动作和技巧外,还有一些哲学和精神层面的元素。

太乙游龙拳鼓励练习者保持平静和冷静的心态,并注重内心和外在的平衡。

通过修炼太乙游龙拳,练习者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自律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太乙游龙拳的流派繁多,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例如,南派太乙游龙拳注重身体的柔软性和舒展性,重视技术和动作的完美表现。

而北派太乙游龙拳则更加注重力量和速度的发挥,以及实战技巧的应用。

不同流派的太乙游龙拳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使这门武术技术更加丰富多样。

在现代社会,太乙游龙拳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竞技项目。

太乙游龙拳特点

太乙游龙拳特点

《太乙游龙功》基本特点简介《太乙游龙拳》属于道家养身防身拳术。

《太乙游龙拳》是清朝时期宫廷内健身、防身、修身、养生的一种高级功法,原只宫廷专用,密不外传。

1983年,《太乙游龙拳》的嫡系传人余安仁大师,打破门派家规,将《太乙游龙拳》的主要套路《太乙游龙功》、《太乙乘风剑》等整理奉献给社会,此功法套路才向外流传于世,并以其功法全面、流畅自然、圆活优美、健身显效而受到广泛赞誉,在国内和港澳地区广为传播。

2000年,由著名拳师张洪引入昆明传授后,立即受到健身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不少练此功法者,都相继获得了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良好效果。

迄今十余年,学员逾千人,效果影响更为广泛和显著。

业内行家认为,习武之人因练习此功法而长功快,武艺愈练愈精,使得身轻体建、健康长寿。

近年来,更迅速传至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和南亚诸外域。

练此功法者越来越多,普及越来越广泛。

1、功法全面,循序渐进外家拳侧重形体伸展,刚劲沉实。

内家拳讲求神形内敛,运化自然。

《太乙游龙功》属内家拳,以内蕴内炼为主,将气功、腰腿功、缠丝走化功和内劲自摩功融为一体,包含了所有自己特定的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和眼法;全身锻炼,以腰腿为主,还融合了一些内家拳罕见而仅见于外家拳的展劲翻身、伸腿燕式平衡和侧向平衡等基本功法,以增强腰腿功的深化和强度。

整个套路三段六十个式子,以腰为轴,带动全身,外练身手腿,内炼精气神,内外融合,锻炼全身,效果显著。

第一段着重炼腿,第二、三段偏重腰部及全身锻炼。

整套拳路编排合理,动作流畅。

2、招式简炼,健身有序。

《太乙游龙功》的动作中,虽然没有外家拳那样强劲地翻腾滚扑、疾驰劲击,但一招一式都沉稳凝炼,神形相随,舒经活络,颐精养气。

从人体生理角度看,腰腿状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

俗话说:“人老先从腰腿老”,年轻时腿脚有力而且灵活,容易做到上虚下实,行止稳健。

步入中老年以后,由于缺乏有机的锻炼,全身体态出现了上身腹部发胖,腿脚渐渐出现乏力迟沉,因而变得上实下虚,常感重心不稳,步履蹒跚。

让你规避寒冷与雾霾:室内太极游龙拳

让你规避寒冷与雾霾:室内太极游龙拳

让你规避寒冷与雾霾:室内太极游龙拳【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文 | 一滴水编辑 | 鹿鸣寒冷的冬天如果再遇到雾霾天,是我们喜欢打拳的人很纠结的日子。

继续在外面打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在锻炼了筋骨的同时却伤害了我们的肺和呼吸道;不出去打拳,又觉得浑身不自在。

于是就只能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如八段锦之类的气功或者抻拉运动,这对于我们经常在室外打拳的人来说,总感觉不过瘾。

我现在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找到了一套完全可以在室内打的很舒服而且酣畅淋漓的太极拳:“武当太乙游龙拳”,这套拳时长13-14分钟,包括64个动作,最重要的是整套拳的运行只需要2-3平方米的地方,我们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轻松完成。

武当太乙游龙拳简称游龙拳,是一套武当内家拳,它的动作舒展大方,号称太极中的瑜伽。

游龙拳动作圆活,缓慢,左右对练,动中求静,在行拳过程中习拳人如同一条游动的龙,随时随地全身没有一处关节不动,而且动作之间用圆线连接,看不到接口,通过缓慢均匀的圆圈动作,达到心境的平静;行拳时随着手与手、脚与脚、手与脚之间的内力对拉,把体内的经络、肌腱全部拉伸,同时利用腰腹的肌肉运动,对肠胃进行自我按摩,增加了内脏的分泌,不仅治病、健身还有利于气血周流,防止老年性萎缩。

感兴趣了吗,如果想学习游龙拳,自己在网上就可以找到教学片和完整的视频。

还可以到武当太乙游龙拳第十二代掌门人余安仁老先生的博客中看他对游龙拳的详细注解。

以我对游龙拳的粗浅认识,感觉学习游龙拳可分为三个阶段:只要求走外形、行外气,仅考虑手、脚、身、步的外部形状,以及与此相配合的自然呼吸,鼻吸气至丹田,又缓缓呼出。

要求走内形行内气,意内守、神内敛,它是通过第一阶段的练习,熟能生巧的结果。

这一阶段,要考虑行胯、转肩、走腰、意守、神敛。

气的行走,在感觉上似乎不再通过口和鼻,而是通过人体的一些主要穴位,如百会、祖窍、丹田、涌泉、劳宫等进出气,循经络而运行。

将人体内之气与外界空间之气连接起来,天人合一。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14——白蛇缠身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14——白蛇缠身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14——白蛇缠身
十四、白蛇缠身的特点与要领
技击特点:当我向右撞肘时,对方闪退后用左手擒住我右撞肘,我右掌立即向右下旋转托住对方左肘下方,左手擒住对方左手腕。

我利用后坐之力,右掌上托,左掌下压,使对方反关节受挫。

健身特点:三七步介于马步和扑步之间。

马步能壮阳,扑步可健肾。

该步正好阴阳调和。

臀部下坐,腹内收息息归丹,动中有养。

要领:注意右掌的上托,左掌的下压要与身体的后坐同时进行。

动态与名称
对方用手缠住我手腕,我反过来缠住对方的手腕,如同蛇身的相互缠绕。

所以该动作名为“白蛇缠身”。

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前一个动作“道童撞钟”到该动作时没有过度动作,而是把他们完全切割开来。

前一动作的马步到该动作弓步的变化过程中应该在继续向前顶肘的同时张臂前接手,前后动作才不会分裂。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8——黄龙兴浪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8——黄龙兴浪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8——黄龙兴浪
八、黄龙兴浪的特点与要领:
技击特点:前拍腿的技击含义是上拍头顶,下撩阴部。

接着前后顶肘,撞击近身来犯者。

健身特点:前拍腿时面向前,手脚全伸直。

面向前,手脚全伸直属阳,所以这个动作是全阳。

接着提膝后顶肘,面向后,手脚全弯屈。

面向后,手脚全弯屈属阴,这个动作为全阴。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调和人体就健康,阴阳失衡人即生病。

人体外部的阴阳平衡运动可促使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而得以祛病、健康、延年。

要领:顶肘之手一定要握拳。

要意守肘尖,意到则气到。

动态与名称:
黄龙为兴起波澜,前后、上下翻动,拍击。

该动作与之近似,所以名为“黄龙兴浪”。

容易出现的问题
左手向前拍击时,右臂未展开,阴阳变化不明显,不美观。

由后顶肘转为前顶肘时,完成了弓步动作后才顶肘,这样做蹬腿、转腰的力量不能传到肘尖,劲力断了,技击效果就差,气机也不顺。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9——织女穿梭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9——织女穿梭

太乙游龙拳分步教学9——织女穿梭
九、织女穿梭的特点与要领
技击特点:对方制我右肘时,我左手及时托住对方右肘。

对方使劲反我右
臂,我顺其力两掌翻转,反制对方。

提膝砍掌是虚攻,当对方后退时,我立即向前跨步,坐马击掌才是实招。

健身特点:两掌上下翻转,两臂两腿一直一屈。

屈变直,直又变屈,这是阴阳的互根、互生、互变。

要领:两掌的上下翻转,后拉前击,不能纯是手臂动,一定要用上腰部扭转力,才会圆活。

动态与名称
两臂翻转、拉伸如同古代织女拉纱理纱。

右掌前穿如同织布的梭子。

所以这个动作名为“织女穿梭”。

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上下转肘翻掌,没有在弓步后坐成变换步的过程中进行,而是完成步伐动作后再做手部动作。

这与技击意义不符,也与“一动无一不动”的拳理不合。

2、坐马前击掌没有用上转身的力量。

左肘未拉起,胯裆外张不够,马步不平稳。

武当太乙游龙拳特点

武当太乙游龙拳特点

武当太乙游龙拳特点作者:root 文章来源: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12-03-26 14:28:42.0 我要评论:( 0 )1. 练习场地小,可原地练习太乙游龙拳练习时为原地运动,只需一步长,半步宽的场地即可。

虽然练习所需场地小,但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可练到。

2.套路内容丰富,功法全面太乙游龙拳整个套路分三段共六十个动作。

一般为单边练习,练习一遍所需时间约为10~15分钟;也可翻边练习,这样时间和动作增加将近一倍。

■腰腿功:腰腿功是练武的基本功,太乙游龙拳不只是单纯的气功,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手型,步型,手法,步法和身法。

这些都是武术基本功。

它不仅包括了内家拳的各种基本功,还包括了一些内家拳、罕见只有外家拳才看得到的基本功,如旋转乾坤的翻身,青龙撅尾的燕式平衡以及仙鹤伸腿的侧平衡等。

因此,一方面武术基本功好的人,练习太乙游龙拳就比较容易动作到位,另一方面,武术基本功差一些的人,通过练习太乙游龙拳,可以练好腰腿功,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缠丝走化功:缠丝走化功是一种具有技击防身作用的比较高级的功法。

太乙游龙拳的动作都是由技击动作演变而来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不同的技击意义。

它最大的特点是:后发制人。

即先用缠丝走化功化解对方的攻势,再用反擒拿,点穴,措骨,捏筋等手法制服对方。

当然,现在的太乙游龙拳主要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不强调技击,但练好了缠丝走化功对防身是有好处的。

■内劲自摩功:内劲自摩功,即是利用内劲进行自我按摩的功法,具有健身,养生和治疗的作用。

练习太乙游龙拳时,通过走腰,关节的转动以及手与手,脚与脚,手与脚之间的内力对拉,把体内的经络,血脉拉伸,以利于气血运行,达到自我按摩之目的。

3.动作编排合理、自然流畅整个套路编排合理,重复的动作很少,每段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手型,步型,手法,步法和腿法。

整套动作可以锻练全身各个部位,但以腰腿为主。

第一段主要偏重腿部的锻练,第二、三段偏重腰部的锻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练习武当太乙游龙拳注意的要点及常见的错误
1.预备式
要领:身体自然直立,两脚稍并拢,头颈正直,下颌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精神放松,呼吸自然,眼睛平视
前方。

注意:要注意做好“三调”。

即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就是全身放松、头颈正直、身体中正、不偏不倚:调息就是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腹式呼吸:调心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情,思想安静集中,排除一切烦恼和不愉快的事,心里做到无我无为,万事皆空。

常见错误:挺胸、塌腰、抬头、低头。

2.卧龙伸筋
要领:弯膝弯肘,两掌收至小腹前,掌心向内;腰微右转然后左转,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掌心向后;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外旋,掌心向前,两臂与身体成45度,两臂向前合抱,同时,右脚尖轻触地面,画半圆收至左脚内侧;腰慢慢右转,右脚继续画半圆向右伸出,脚跟着地,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掌心向后;腰左转,面对正前方,两腿直立,同时,两臂打开伸直,高与肩平,掌心向前;双膝慢慢弯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前合抱成圆,掌心向内;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肘微屈,成圆状;重心后坐,右膝微弯,身体右转,两腿直立,面向前方,同时,两臂向上向两侧打开,伸直,高与肩平,掌心向前;双膝慢慢弯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前合抱成圆,掌心向内;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肘微屈,成圆状。

注意:手、脚、身、腰、眼的协调,同时到位,身体要中正。

常见错误:手脚不能同时到位,转腰时重心移动,身体不正。

3.道袖双舒
要领:身体重心前移,上身要正,右腿慢慢直立,在这过程中,左腿伸直从后摆至前方,脚尖勾起,同时,两臂向上抬起,两肘微屈,高与肩平时,两前臂由后向前画圆砍出,掌心向上,高与眼平,两臂与肩同宽。

注意:两脚和两手同时到位。

常见错误:右腿先直立,左腿再摆动;脚和手不能同时到位;两臂向后伸直了再直臂向前摆动。

两腿不能伸直。

4.无量天尊
要领:左腿往回收的时候,不要往下落,同时,右膝微弯曲,两臂用肘往后收;身体左转,面对前方,两腿直立,两掌从腋下往下插,两膝弯曲成马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两掌从身体两侧插出,掌心向前;身
体左转,两腿直立,面对正前方,右臂上抬随身体左转立掌于胸前,掌心向左,左臂外旋,横置于腹前,掌心向上。

见图。

注意:身体左右转动时,重心不要左右移动,上身不要前倾;
常见错误:身体左右转动时,重心左右移动,上身前倾;手和脚不能同时到位,最后的动作,两臂夹紧,没有撑圆。

5.白猿献果
要领:身体先微微右转然后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开肩右手弯曲以肘画一平圆,左掌从右腋下穿出至右肘;重心后坐成虚步,两掌收至腰间,掌心向上;右膝弯曲重心下沉,然后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腰间向前向上送出,两肘微弯,掌心向上,高与眼平;两肘伸直,两臂内旋,掌心向下,同时重心后坐成虚步,然后身体右转,两腿直立,面向正前,同时两臂上抬,两腕弯曲略高于肩;两掌下按成马步,掌心向下,身体先左转后右转,同时两掌在身体两侧转腕画圆,收至腰间,掌心向上;左脚蹬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掌从腰间向前向上送出,两肘微弯,掌心向上,高与眼平。

注意:上身不要前倾,身体左右转动时,重心不要摆动;两掌向前向上送出时,是后面的脚蹬地、转腰、重心前移、两掌送出,不是两掌伸出去;献果的时候两肘不要一下就伸直;而是在接下个动作时再伸直。

常见错误:上身前倾,身体左右转动时,重心左右摆动;第一个白猿献果时,右手直的摆到左边,左掌不动;献果时两手伸得太直。

6.金鸡斗蟒
要领:两臂伸直,内旋,两掌下按,掌心向下;身体左转成半马步,同时两臂旋转下捋,掌心向前;身体继续左转成马步,两臂继续下捋,两掌在左膝前交叉,掌心向下;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撑圆随身体转动,两掌交叉置于额前,掌心向前;重心前移,左脚上半步,重心后坐成右虚步,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高与肩平,掌心向前;左腿慢慢直立,右膝提起,右脚向前向上蹬出,同时,两臂向前环抱,掌心向内,然后两掌收至肩前,转掌,掌指向上,向两侧推出;
注意:马步时上身要正;重心前移,左脚上半步时,左膝不能弯曲;重心后坐成右虚步时,右膝不要伸直;两臂向两侧打开时,不要打得太开,两臂和身体要在一条直线上;左腿慢慢直立、右脚慢慢蹬出、两臂向前环抱向两侧推出,要同时完成。

常见错误:马步时上身不正;重心前移,左脚上半步时,左膝弯曲;重心后坐成右虚步时,右腿伸直;两臂向两侧打开时,打得太开,两臂和身体不在一条直线上;左腿慢慢直立、右脚慢慢蹬出、两臂向前环抱向两侧推出,不能同时完成,最后的定式动作,上身后倒,没有收腹。

7.送鸟上林
要领:两臂继续伸直,右腿提膝收回,左膝微弯,身体右转然后左转,右手向后画弧从腰间向前送出,掌
心向上,肘弯曲,左手向前伸出然后向后拉回,至于左胯后,掌心向下。

注意:以上所有动作要同时完成。

常见错误:动作不能同时完成,右手送出时,太直;左掌没有下按至胯后。

上身后仰,没有收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