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用阻燃针刺非织造布的性能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针刺工艺参数对非织造织物性能的影响

针刺工艺参数对非织造织物性能的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针刺工艺参数对非织造织物性能的影响
用针刺法生产的非织造织物具有独特的三维纤维结构,通透性好、机械性能优良。

在十木工程领域,尤其是在建筑与水利工程方面,各类针刺非织造织物因其优异的排水保砂功能而得到了)一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牛1刺
工艺参数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 针刺密度
1.1 针刺密度对织物结构的影响
针刺密度是指每平方米织物所受的针刺数:
111对织物克重及密度的影响
给定纤网重量,织物克重随着钊刺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是由于在针刺
过程中,倒刺带着纤网表层的纤维重定向垂直进入纤网内层,纤维之间相互锁合,同时针刺的压力使纤网变形产生扩散,纤网前进中受到托网板、针刺的阻力以及输入与输出的速比而造成牵伸,结果使纤网厚度下降,织物克重减小。

织物密度取决于织物克重和织物厚度,曾跃民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织物
密度随着针刺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针刺作用使纤网厚度下降的趋势要大于使织物克重减小的趋势,从而使织物结构变得紧密,织物密度变大。

刘丽芳等人的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1.1.2 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非织造织物的厚度随针刺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针刺密度的增加,
更多的刺针作用于纤网上,使纤网逐渐紧密,纤维之间的摩擦纠缠加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一直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汽车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高温或火源,如果材料阻燃性能不佳,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乘坐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研究针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随着汽车内饰材料种类的增多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其阻燃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一些高端车型中,对内饰材料的阻燃要求更是严苛。

深入研究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探索提高其阻燃性能的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性能,保障乘坐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影响阻燃性能的因素,并总结常见的阻燃技术,为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量不断增加,因此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性很容易引发火灾的扩大和蔓延,对车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研究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对提升汽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发生火灾事故时的火灾风险,起到保护车内人员生命安全的作用。

合格的汽车内饰材料可以减少车内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的释放,对保护车内人员的健康也具有积极作用。

开展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还能够促进汽车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字数:246】1.3 研究目的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的重要性,并寻找改进阻燃性能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研究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分析当前汽车内饰材料存在的阻燃性问题,探讨其原因及影响;2.明确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的具体要求,包括相关法规标准及行业规范;3.探讨影响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的因素,如材料本身性质、加工工艺等;4.总结和比较常见的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技术,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5.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刺起绒非织造布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冷纯廷韩连顺吉林省纺织技术开发中心长春工业大学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针刺起绒非织造布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展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工业;现状;前景前言汽车工业如今已成为我国的重点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汽车工业的腾飞拉动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高速发展,为此,给我们非织造布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促进了非织造布行业的快速发展,使非织造布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为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非织造布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产品风格都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

如今的汽车内饰材料不断向高档化、舒适性、环保型、经济型方向发展。

这就对非织造布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们原来的普通型针刺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必须要在技术性能和产品风格上加以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汽车设计和人们需求新潮流的需要。

所以,近几年来,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应运而生,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特点针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技术,应该说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它被称作第一代传统的非织造布工艺技术。

如今已发展得非常成熟,但是很多方面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例如针刺机的植针密度、针刺频率、动程、有效工作幅宽、刺针形状和质量、机器运转的平稳性和能耗、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均匀性、产品的表观风格和质量档次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针刺非织造布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针刺非织造布是经过有形机械刺针的上下运动,对经过梳理并按不同纤维取向铺叠而成的纤维网进行针刺,使纤维自身相互缠结,已达到纤维网固结的作用。

通过针刺工艺方法生产的非织造布,形成了多层立体网状结构,三维孔隙分布均匀,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表观效应,产品质地紧密柔软不脱绒,表面丰满,立体感强,吸音减震,防寒保暖透气性好,所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汽车内饰材料。

汽车内饰织物阻燃整理探究

汽车内饰织物阻燃整理探究

汽车内饰织物阻燃整理探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需求量迅猛增加。

汽车是产业用纺织材料最大的应用领域。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电路及发动机等故障、交通事故等极易引起火灾,所以对内饰织物进行阻燃处理十分必要和重要。

汽车内饰织物包括梭织布、针织布和非织造布等,经过起绒的针织纬编织物具有丰满柔软舒适的手感,高贵华丽,是轿车内饰织物的首选面料。

研究发现,绒类面料的阻燃与梭织及普通针织面料相比有其特殊性,阻燃较困难。

本文在对梭织汽车内饰布和纬编针织绒进行阻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磷一氮协效阻燃整理的方法,赋予纬编针织绒良好的阻燃性能。

1、实验1.1原材料涤纶梭织汽车内饰布,涤纶提花毛圈绒汽车内饰布,有机磷阻燃剂,三嗪衍生物,渗透剂JFC,渗透剂INVADINE PBN。

1.2阻燃整理工艺配置阻燃整理工作液一浸轧-÷烘干(100℃)一焙烘(155℃,3 min)_洗涤_烘干(100℃)1.3测试阻燃测试:按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的方法测定。

热重分析:采用TG 209 F型热重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测试,氮气气氛,升温速率20 cc/min,温度范围为室温至600℃。

2、结果与讨论2.1不同织物的阻燃性能分别对涤纶梭织汽车内饰织物,涤纶提花毛圈绒汽车内饰织物进行了阻燃处理,工作液配方为:有机磷阻燃剂150 g/L;渗透剂JFc 1 g/L。

结果如表l。

由表1可见,经过阻燃整理后,两种织物的阻燃性能均得到提高。

根据目前公认的有机磷阻燃机理¨’5J,阻燃剂高温下分解生成聚磷酸和聚偏磷酸等,聚偏磷酸是一种黏度很大的不燃性液体,以液态膜的形式覆盖在高分子基质材料上,阻隔其与空气及其它可燃物的接触;同时,聚偏磷酸为强酸和强脱水剂,使高分子基质材料脱水炭化,生成水和焦炭。

这种导热性很差的石墨状炭层具有致密的结构,覆盖在基体表面,起到了隔绝空气、隔热和延缓基体受热分解的作用,从而发挥阻燃作用。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提高要求,汽车内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汽车内饰材料的选择中,阻燃性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阻燃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在事故发生时乘员的安全。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防燃性能的测试。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材料的成本、重量、可加工性、装配性以及环保等要求。

常见的汽车内饰材料包括塑料、织物、皮革等。

这些材料中,塑料是最常见的,其阻燃性能的好坏对汽车内饰的安全性影响最大。

为了确保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一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可燃性测试、燃烧性测试、烟雾生成测试、有毒气体释放测试等。

可燃性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材料的着火性能,燃烧性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燃烧特性,烟雾生成测试用于评估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有毒气体释放测试用于评估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为了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改进。

一种是改进材料的化学结构,添加具有阻燃功能的化合物,如阻燃剂和阻燃剂。

另一种是改进材料的物理结构,如增加材料的密度和厚度,改变材料的形状和结构等。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事故对乘员的伤害。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对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改进材料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事故对乘员的伤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现状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现状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现状作者:刘亚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而汽车安全性能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立足于国内外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研究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特征,其次对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并在最后对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确保汽车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

[关键词]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研究中图分类号:TP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091-01引言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一辆汽车会使用到20~30kg的内饰材料用于装饰,这些内饰材料中大部分由纤维、纺织、人造革以及粘合胶等材料组成,本身具有一定的易燃特性。

由于内饰材料基本分布于内部的隔音、座椅、衬板以及行李舱等部位,所以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电气或者发动机设备故障,很容易导致材料燃烧,危及驾乘人员生命健康。

由此可见,研究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对于提升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内饰材料阻燃性概述1.阻燃性能阻燃材料研究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中叶,当时主要研究了火焰蔓延速度与织物的变量关系。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人们对于阻燃材料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阻燃性能研究领域来看,其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阻燃理论的发展,阻燃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气象、凝固相两种模式,另外还包括中断热交换的机理,这些都是阻燃材料实现阻燃所必备的技术条件。

通过研究阻燃理论,能够深入分析不同材料的阻燃构成方式,以此来为开发新阻燃材料提供思路与方法;其次,阻燃纤维新材料的开发。

当前国内外许多汽车都开始采用阻燃纤维新材料来作为内饰材料,这是由于这些阻燃纤维的燃点较高,能够有效抵抗燃烧,包括有较为成功的阻燃黏胶、碳纤维以及PPS等等,这些材料在行业内都具有一定的应用规模;再次,织物阻燃的整理。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试验标准探究及问题建议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试验标准探究及问题建议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试验标准探究及问题建议作者:吴春海王丹来源:《时代汽车》 2018年第6期汽车内饰是指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及功能性、安全性及工程属性的车内零部件和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汽车内饰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1 内饰材料的具体分类及阻燃性能不同要求根据内饰材料在汽车内的不同位置分为地毯、顶棚系、方向盘、座椅系统、仪表板、门内护板、立柱护板、遮阳板、行李箱内装件、发动机舱内装件、遮阳帘和其他内部悬挂材料等。

根据内饰材料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PE、ABS、PP、PU、纤维、塑料、海绵、橡胶等。

内饰材料根据GB8410-2006分为层积复合材料和单一材料。

燃烧试验的技术指标为燃烧速度不大于100 mm/min,且分为5个等级,A-O、B、C- mm/min、D- mm/min、E,其中E为不满足燃烧速度的要求。

而对于其他专业车型要求则还有进一步的规定。

具体将在第二节阐述。

2内饰材料阻燃分析2.1按照GB8410进行阻燃试验的数据分析结合近5年来某检测机构承接GB8410的燃烧试验数据按照不同材料进行分类,统计出相同材料、不同厚度区间及不同燃烧速度区间的统计情况,具体如下:2.1.1单一材料:共他单一材质主要有PVC、棉毡、海绵、人造革、天然橡胶、尼龙、PU、PES、TPE、SMC、LDPE、PPF等材质,这些材质除PU有很高的燃烧速度外,其他燃烧速度几乎都在A-O。

2.1.2层积复合材料:因为层积复合材料的组合非常多,无法有效统计出相同层积复合材料的数据,因此这里只能统计层积复合材料中含有一种或者几种代表性的材质的样本进行部分数据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单一材料中燃烧速率的标准差在厚度较小和较大区间呈现数值较大,表明数据比较离散,燃烧速率波动较大,中间材料呈现较平稳,进一步分析厚度较大和较小发现较小燃烧速率较大;较大厚度的材质,出现A-Omm/min的比例很大。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汽车安全的不断关注,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对于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概述汽车内饰材料主要包括座椅、仪表板、地毯、内饰板等,这些材料在汽车中主要起到美观、舒适和保护的作用。

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这些材料往往会成为火灾的燃料,从而使火势蔓延,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阻燃性是指材料在遇到明火或者高温时,能够迅速熄灭火势或者延缓火势蔓延的能力。

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现状目前,关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材料本身的角度来看,目前常用的汽车内饰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皮革、织物等,这些材料在制造时已经考虑到了阻燃性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阻燃性。

研究人员还通过添加阻燃剂、改变材料的结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

在火灾测试中,经过改良的汽车内饰材料可以迅速熄灭火势,减少火灾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在车辆制造时对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汽车内饰材料的整体阻燃性。

目前对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材料的阻燃性能仍然有待提高,阻燃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等。

四、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研究的未来方向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在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阻燃剂的添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未来,在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研究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以研究一些新型的阻燃材料,比如新型聚合物材料、纳米阻燃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以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制造,从而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整体阻燃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Ad v a n c e d T e x t i l e C o m p o s i t e ,Mi n i s t r y f o E d u c a t i o n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7,C h i n a )
s t i f f n e s s ,p e r me a b i l i t y,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f la mm a b i l i t y a n d l i mi t e d o x y g e n i n d e x o f t h e n e e d l e — p u n c h e d n o n wo v e n we r e t e s t e d,a nd t h e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s e p r o pe r t i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Th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a t wi t h t he s u r f a c e de ns i t y o f t h e n e e d l e — p u nc h e d n o n wo v e n i nc r e a s i ng, t h e s t i f f ne s s, me c ha n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e x t i l e Re s e a r c h
VO 1 . 3 4.NO . 3
Ma r .,2 01 3
2 0 1 3午 3月
文章编号 : 0 2 5 3 — 9 7 2 1 ( 2 0 1 3) 0 3 — 0 0 5 5 — 0 5
以 开 发 汽 车 内饰 用 阻 燃 针 刺 非 织 造 布 为 目的 , 选用阻燃涤纶和热塑性 P P / P E复合 纤 维 ( E s纤 维 ) 为原料 ,
经 针 刺 工艺 和 轧 光 工 艺 制 成 阻 燃 针 刺 非 织 造 布 。分 别 对 阻燃 针 刺非 织 造 布 进 行 硬 挺 度 、 透气 性 、 力 学性能 、 燃 烧 性
能 和极 限 氧 指数 的 测 试 , 分 析 了影 响这 些 性 能 的原 因 。 结果 表 明 , 随着 针 刺 非 织 造 布 面 密 度 的 增 大 , 针 刺 非 织 造 布 的硬 挺 度 增 大 , 力学性能提高 , 阻燃性能 提高 , 而透 气性 下降 ; 轧光 整理 使针 刺非 织造 布的硬 挺度增 大 , 透 气 性 下 降 , 力学性能提高 , 阻燃 性 有 所 提 高 。 关 键 词 非 织 造 布 ; 针 刺 深 度 ;针 刺 密 度 ;阻燃 ;性 能
t o ma n u f a c t u r e t h e la f me r e t a r d a n t n e e d l e . p u n c h e d n o n wo v e n b y n e e d l e — p u nc h i n g a nd c a l e nd e r i n g .T he
c a l e n de r ,a n d la f me r e t a r d a n c e a l l i nc r e a s e c o r r e s po n d i n g l y, bu t t he p e r me a bi l i t y de c r e a s e s . And t h e
汽 车 内饰 用 阻燃 针 刺 非 织 造 布 的 性 能 影 响 因 素
金银 山 ,任 元 林 ,董 二 莹
( 1 .天津 工 业 大 学 纺 织 学 院 , 天津
摘 要
3 0 0 3 8 7 ; 2 .先 进 纺 织 复 合 材 料 教 育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天津
3 0 0 3 8 7 )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de v e l o p la f me r e t a r d a n t n e e d l e — p u nc h e d n o n wo v e n f o r a u t o mo b i l e i n t e r i o r s .t h e la f me r e t a r d a n t p o l y e s t e r ib f e r s a n d t h e r ma l p l a s t i c PP /PE c o mp o s i t e ib f e r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r a w ma t e r i a l s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1 7 4 . 6 文献 标 志 码 : A
Fa c t o r s i n lue f nc i n g p r o pe r t i e s o f la f me r e t a r d a n t ne e d l e - pu nc h e d no nwo v e n f o r a ut o mo bi l e i nt e r i o r s
J I N Yi n s h a n ,REN Yua n l i n 一,DONG Er y i n g
( 1 .S c h o o l o f T e x t i l e , T i a n i f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7,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