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C级卷有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人教实验版)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检测题参考答案1. D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A、B、C 正确;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选项D错误。
2. A 解析:nm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从四个选项来看,选项B、C、D的长度均远远大于0.3nm,只有某原子的半径才有可能接近这个数值,故选项A正确。
3. D解析:选项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和铁管时,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B,铁块变成铁水时,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C,铁块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D,铁块的质量不随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此选项正确。
4. A解析:选项A,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符合题意;选项B,一粒米与一块铁块一起测量,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不合题意;选项C ,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不合题意;选项D,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不合题意。
5. A解析:可乐瓶掉到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可乐的质量减小了,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题中条件下,可乐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6. D解析: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密度统一到相同单位下。
甲物质的密度:ρ甲=2.5 t/m3=2.5×103kg/m3,乙物质的密度:ρ乙=2.5kg/dm3=2.5×103kg/m3,丙物质的密度:ρ丙=2.5g/cm3=2.5×103kg/m3,丁物质的密度:ρ丁=250kg/m3=2.5×102kg/m3,由此可知,ρ甲=ρ乙=ρ丙>ρ丁,所以丁物质的密度是最小的。
7. C解析:(1)可以用量筒装一定体积的水,用天平来称量。
水和量筒的总质量可知,因为水的密度已知,水的体积由量筒可以读出,那么可以计算出量筒的质量,再用量筒装相同体积的牛奶,放在天平上测量,那么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可知了,密度就可知了。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答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光年,纳米(nm ). 22.左,镊子. 23.小,大. 24.变小,放松. 25.不变,变大. 26.小,大. 27.250,不变. 28.上,下. 29.变小,变大. 30.3102.2-⨯,2.2.三、实验探究题(第31小题4分,第32~33小题每题5分,第34小题6分)31.73.4;16;20;0.8.好标记,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m .将10枚硬币放入水中,再做个标记.接着,取出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使水达到第二个标记处,此时的质量为2m .则②方法二:先称出10枚硬币的质量为m .在烧杯中倒满水,此时烧杯和水 的质量为1m .将10枚硬币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后,此(3精确. 33.(1)将烧杯中装满水,将奖牌完全浸入烧杯里,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奖牌的体积.(2)这种方法不一定可靠,因为本实验可能有较大误差,使计算出的密度值与物质的密度相差较多,导致无法判断,或者奖牌可能是用合金制成的,从测量出的密度不能判断是某一种金属.34.(1)变大,变小. (2)变小,变大. (3)0,4.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5题6分,第36~37题各7分,计20分)35.由V m=ρ和题目有:油的体积水水水水油ρρ01m m m V V -=== 由V m=ρ和题目有:油的密度水水油油油ρρρ01020102m m m m m m m m V m --=--==36.(1)甲加油站以体积为计量单位;乙加油站则以质量为计量单位. (2)甲加油站5.6元可加油的质量kg g cm cm g V m 8.08001000/8.033==⨯==ρ甲加油站每千克油价:5.6元/0.8kg=7元/kg ,故两地油价相等.37.(1)金牌需玉石的质量:g cm cm g V m 2.164.5/0.333=⨯==ρ (2)金牌中纯金的体积:333.0/3.196cm cmg gmV ===ρ金牌中纯银的体积:33333.174.53.023cm cm cm cm V =--= 金牌中纯银的质量:gcm cm g V m 7.1813.17/5.1033=⨯==ρ。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一《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C.夸克、中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2、可能是()
A.一只大象的质量B.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C.一只兔子的质量D.一只蚂蚁的质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空间
B.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C.气体容易压缩,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引力大的缘故
D.1kg的铁锤所含的物质比1kg的塑料锤所含的物质要多得多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体积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D.把一铁块锉成圆柱体,其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5、小明同学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形状B.体积
C.质量D.密度。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章节单元测试卷(试题+答案卷)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测试卷命题人:秦磊 审核:初三物理备课组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 ( )A.形状B. 密度C.体积D.质量2.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3.一只能装2 kg 汽油的瓶子(ρ汽油=0.71×103 kg/m 3),若用来装水,则瓶子内水的质量为( )A.小于2 kgB.大于2 kgC.等于2 kgD.无法确定4.甲、乙两实心立方体的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3∶8B.4∶6C.1∶6D.2∶3 5.1 m 3的冰和1m 3的水相比较 ( )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1 m3冰的质量相同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 6.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8.根据密度公式ρ=Vm可知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体积与质量的比值 9.通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质是指: ( )A 、铁的密度大B 、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质量大C 、铁的质量大D 、木头体积大图210.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4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 、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边 B 、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的右边 C 、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 D 、使用生锈的砝码2. 水的温度从8℃降到-2℃过程中(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 、水的密度先变大再变小C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D 、水的密度在0℃最大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0.05t=_ ___kg 2.7 kg/m 3=__ __ g/cm 32.天平是用来测物体的质量的仪器,如图1所示,是已调节好的天平,则烧杯和液体的质量是 g 。
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参考答案

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
1.C 2.D 3.B 4.B 5.D 6.A 7.A 8.C 9.C 10.D
11.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里长城分子、质子、夸克
12.与凹面相平
13.55g 2.5g
16.酒精硫酸水
17.66.6 46 1.45×103
18.(1)小红的办法更好,误差小.先称总质量再称空瓶,水倒不干净,会产生误差.
(2)小明的方法好,误差小.先称石块的质量,可以测得更准,如果先测体积,石块会沾上水.
19.30t
20.1.04×103kg/m3黄河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泥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21.3.6×104kg
过程与方法
1.(1)将B、C两步测得的数据相减,求出油的质量(2)DEABCGF
2.(1)托盘天平、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2)AEDF ()
3
m m
V
23
2
3.提示:(1)用细铁丝或细钢针将石蜡压入水中
(2)用一个小铁块(或小石块)将石蜡坠入水中,测得石蜡块和铁块的体积,再测得铁块的体积,即可求得石蜡块的体积
(3)量筒内不用水而用酒精,可使石蜡沉入,即可测得石蜡块的体积.科学探究
示例:
(1)固体的密度稍大于液体的密度,二者远大于气体的密度(2)观察密度数据发现,气体少一个103(3)固体、液体的分子排列紧密,密度大,而气体的分子排列松散,密度小.。
11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及答案

11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及答案单元测试(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填空题1.1 mL=______cm30.5 cm3=______m30.05 t=____kg 2.7 g/cm3=____kg/m32.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kg/m3.3.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____.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和____.5.密度是____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____物质.如密度是2.7×103 kg/m3的金属是______,而密度是7.9×103kg/m3的物质是______ .6.地球质量是6.0×1021t,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 g,地球的质量是一个苹果质量的____倍;一个米粒的直径大约是1 mm,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4 nm,米粒直径是分子直径的____倍.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二、单选题15.登月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A.质量B.重力C.温度D.位置16.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A.重力B. 密度C.体积D.质量17.一块金属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A. ρ/3, mB. ρ/3, m/3C. ρ, mD. ρ, m/318.一只能装2 kg汽油的瓶子(ρ汽油=0.71×103kg/m3),如果用来装水,则瓶子内水的质量为A.小于2 kgB.大于2 kgC.等于2 kgD.无法确定19.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①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②观察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③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④观测记录未放入金属块时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⑤计算密度.⑥调节天平.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⑥①③④②⑤D.⑥⑤④③②①20.甲、乙两立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3∶8B.4∶6C.1∶6D.2∶321.1 m3的冰和1 m3的水相比较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溶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1 m3冰的质量相同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22.下列各种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的是A.制做暖水瓶塞所用的软木的密度B.人体的平均密度C.常用的普通橡皮的密度D.普通玻璃的密度23.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2B.2∶5C.1∶2D.2∶124.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25.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 g、20 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 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A.74 gB.70 gC.66 gD.78 g26.100 g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则A.质量变小,密度也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三、多选题27.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可以增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B.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C.可以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D.可调换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28.有大小相等、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实心球,当天平的右盘放上两个甲球,左盘放上三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A.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3∶2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2∶3C.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3∶2D.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2∶329.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秆秤和托盘天平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B.天平在使用、搬运和存放时,要防止振动,以免损坏刀口C.把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搬到另外一处称量,不必重新调平衡D.调节天平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可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m可知31.根据密度公式ρ=V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32.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C.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更大些四、判断题3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34.质量大的实心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实心物体的密度大.35.飞机机身用铝合金而不是钢铁制造,是因为铝比钢铁轻.36.密度大的物体,所含物质多.37.物体状态改变时,它的质量也会随着改变.五、实验题38.如图10—5所示,是一次实验情况的记录,请根据图示填写下表:玻璃杯和液体总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g被测液体的质量/g被测液体的体积/cm3液体密度g/cm33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图10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甲 1 10 18 1.8 220 36 1.8 3 30 54 1.8乙 4 10 8 0.80 520 16 0.80 6 30240.80____-.六、计算题40.一空瓶的质量为0.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 kg.求:(1)此瓶容积是多少?(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 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41.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课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油的质量,已经知道这个油罐的容积是50 m3,他取出一些样品,测出20 cm3这种油的质量是16 g,请你帮他计算出这罐油的质量.答案一、填空题1.1 5×10-7502.7×1032.1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kg 8.9×1033.偏大4.作用力形状体积5.物质鉴别铝铁6.4×1025 2.5×1067.100.3 g8.3×10-39.50 11.310.5∶211.体积密度12.大13.铁铝14.丙甲乙二、单选题15.A 16.B 17.D 18.B 19.C 20.C21.A 22.B 23.B 24.B 25.C 26.D三、多选题27.AC 28.AC 29.ABC 30.ABD31.CD 32.ACD四、判断题33.(√)34.(×)35.(×)36.(×)37.(×)五、实验题38.52 27 25 30 0.833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比值是相同的.(2)1与4(或2与5、3与6).(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六、计算题40.400 cm30.75×103 kg/m341.4×104 k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章节检测(含答案)

章节达标检测 【多彩的物质世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B.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无论放在赤道还是北极,它的质量是不变的。
但若放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就要改变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质量就越大C.只有放在法国巴黎时,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才是1千克D.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木块,无论放在任何地方,它们的质量都相等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这个物体和50g 的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天平的两个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4.《家有儿女》是不少同学喜欢看的电视剧,剧中的刘星用塑料道具代替了原来的铁质杠铃,轻松地举起了100多次。
刘星能举100多次的原因是( )A.塑料道具杠铃的密度大,所以质量小B.塑料道具杠铃的密度小,所以质量小C.塑料道具杠铃容易使上劲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该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乙=0.5×103kg/m 3C.若m 甲=m 乙,则V 甲<V 乙D.若V 甲=V 乙,则m 甲<m 乙6.如图2所示,是我国古代的走马灯,王安石这样描写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说明了其中的纸马能行走的原因是下方点燃的蜡烛。
下列关于走马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加热了上方的空气,使空气密度减小,这说明密度与温度有关B.蜡烛点燃的过程中,蜡烛的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C.蜡烛点燃的过程中,蜡烛的质量和体积同时减小,但密度不变D.蜡烛熄灭后,把灯取下来拿回房间内,灯的质量和在房间外一样大7.如果将密度较大的物体放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将密度较小的物体放在它的右盘内。
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有答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有答案)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课标导航】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4.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会正确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5.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6.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知识要点导学】一、知识要点1.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
纳米科学技术是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或单个的。
2、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
的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的作用力。
因而具有一定的和。
液态物质中,分之没有固定的,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性。
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容易被,具有性。
3.物体所含叫做质量,用字母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有()、()、()。
1t=kg=g=mg。
4.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其使用方法是①天平应放置。
②天平使用前要使平衡。
③了解砝码盒中的砝码质量是多少,总质量是多少。
④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盘。
使用时应注意:①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②不能直接用手接触,不能把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中。
5.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的改变而改变。
6.密度的公式为:,其国际单位是,符号为;常用单位为(),1g/cm3=水的密度ρ水=kg/m3,其物理意义是。
二、要点梳理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物质世界》C级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某同学用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盘中共有50g砝码1个、20g砝码2个,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当他记录好以后,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则该木块质量的真实值为。
2.使用托盘天平测液体的质量,主要进行以下各项操作:A.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B.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C.检查天平是否放在水平桌面上;D.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E.称出烧杯的质量;F.记录数据;G.用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H.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
请将以上各项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3.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
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密度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
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填“高”或“低”)。
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元/公斤。
4.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1.8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g/c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kg。
5.最多能装20kg水的容器中,如果只能装18kg的某种液体,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把温度为-12℃的冰块,投放到盛有0℃水的绝热容器(对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0℃。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B.冰的质量增加C.冰的质量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2.一架天平称量标尺的最大刻度值为10g,用它称量质量为79g的铜块,在天平右盘中依次放入的砝码的质量数为()A.70g、9gB. 50g、20g、9gC. 50g、20gD. 50g、20g 、5g、2g、2g3.设想将一个普通教室内的空气均匀地分装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若装入空气前,一个健壮的普通中学生可以轻松地提起若干个这样的容器,那么装入教室内的空气后,正确的分析是()A.他至少能够提起一个装入空气的容器B.他有可能提起两个装入空气的容器C.一个健壮的中学生,基本上可以提起与原来数量差不多的容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有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密度为2.7×103kg/m3的正方体铝制品,边长分别为0.1m、0.2m、0.3m。
质量检验员测出它们的质量为3kg、21.6kg和54kg。
质检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且其中一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混入了空气泡的为废品。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D.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以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6.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判定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7.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 的水,若把金属块放入盛有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ρ酒精=0.8g/cm 3) ( )A.大于8gB.小于8gC.等于8gD.无法判断 8.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83,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的2倍,那么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 ) A.316倍 B. 163倍 C. 43倍 D. 34倍 9.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分别将甲、乙两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结果天平指针向右偏,则 ( )A.甲物体的质量大,密度也大B.乙物体的质量大,密度也大C.甲物体的质量大,但密度小D.乙物体的质量小,但密度大10.为了判断酒精是否掺了水,某同学先用天平称出空杯的质量是26g ,往杯内倒满水,测出总质量是54g ,若改装满酒精,测出总质量是50g ,则(多选题) ( ) A.酒精的密度小于0.8×103kg/m 3 B.酒精的密度大于0.8×103kg/m 3 C.酒精中没掺水 D.酒精中掺了水 三.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用天平、量杯、水、铁块、细线来测不规则木块的密度,采用如下步骤: A.将天平置于水平面上并调节其平衡;B.用细线系住铁块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录水的体积V 2;C.用天平测铁块质量m 1;D.用天平测木块质量m 2;E.量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F.将木块与铁块绑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记录水的体积V 3;G.根据实验有关数据计算木块密度。
⑴实验中,有哪两个步骤多余 。
⑵将有用的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
⑶推导木块密度的计算公式 。
⑷本实验中对铁块有什么要求 。
⑸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若ρ物 ρ水,我们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测出物体的密度。
如果我们是要测量铁块的密度,则需要的器材是 。
⑹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我们要测量的是石蜡的密度,而我们可以选用相同的液体有水和酒精,我们选用 更方便。
如果我们选用了这种液体,需要的器材就只有 。
2.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的左盘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请你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内。
⑵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 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体体积记录在下表内。
⑶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用“×”描点,作出图象,观察图象并得出结论: 。
表一: 表二:⑷小明又测量了3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在坐标纸上用“×”描点,观察分析做出判断: 。
⑸一个与D 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是10cm 3,它的质量是 g 。
3.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
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⑴取三个塑料空瓶A 、B 、C ,在A 、B 、C 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⑵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⑶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 3)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后回答:猜想1 ,猜想2 。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 。
⑸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
四.计算题(1题8分,2、3题9分,共26分)1.一只容积为3×10-4m 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水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
求: ⑴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⑵石块的密度。
2.由于近几十年长江流域植被的破坏,长江水的含沙量大大增加,此事引起举国上下的重视。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量长江水含沙量(即1m 3江水含有泥沙的质量),取了100mL 江水,测得其质量为101.2g ,他们查得泥沙密度为2.5×103kg/m 3,那么长江水的含沙量是多少?3.十九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获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 kg/m 3,从氨中获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 3,从这个细微的差别中,瑞利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氩,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来,空气中获得的氮里混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设氩气的体积占空气中氮的体积的101,试求氩气的密度是多少?【参考答案】 一.1. 93.2g 86.8g2. CBAEHDGF3. 高 504.17 4. 1.6565. 0.9 二.1-5 BCDDC 6-9 CCBB 10 BD 三.1.⑴CE ⑵ADBFG ⑶m 2/(V 3-V 2) ⑷足以让木块下沉 ⑸小于 天平和量筒 ⑹酒精 天平和量筒2. ⑴27 ⑵10 ⑶图略,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⑷E 与A 、B 、C 是同种物质;D 、F 与A 、B 、C 是不同物质;D 、F 是同种物质 ⑸183. ⑷错误 错误 乒乓球的密度比米小 ⑸农民用风机将空壳谷子与饱满的谷子分离 四.1.⑴V 石=V 瓶-V 水=V 瓶-水水ρm =1×10-4m 3⑵石石石V m =ρ=2.5×103kg/m 3 2.设100mL 江水中沙的体积为Vcm 3,则水的体积为(100-V )cm 3。
依题意有ρ水(100-V )+ρ沙V =101.2 解得V =0.8 故江水含沙量为m =2.5×0.8×104g =20kg 3.解:混混氩混氮混氩氩氮氮混氩氮混V V V V V V V 101109ρρρρρ+=+=+=m m则 1.2572 kg/m 3=1.2505 kg/m 3×109+ρ氩×101得 ρ氩=1.3175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