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同步测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课件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课件

平均数的作用
平均数可以用来代表一组 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 中趋势。
平均数的特点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 趋势的代表值,它受到数 据中极端值的影响较小。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法
将所有数值相加,再除以 数值的数量,即可得到平 均数。
利用计算器法
将所有数值输入计算器, 选择平均数功能,即可快 速得到平均数。
验证结果
在得出计算结果后,应进行验证和复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 过与其他方法或工具比较结果来进行验证。
CHAPTER
05
练习与巩固
练习题一: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总结词
掌握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提供一组数据,要求使用计算器计算其平均数。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可以掌握 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了解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CHAPTER
02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步骤
打开计算器并按下相应的键
01
打开计算器应用程序,确保计算 器处于标准模式。
02
熟悉计算器的按键布局,特别是 数字键、运算符键和功能键的位 置。
输入数据并按下相应的键
将要计算的数据逐个输入到计算器上,注意检查每个数字的 准确性。
根据需要按下相应的运算符键(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 )进行运算。
利用Excel法
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 利用“平均值”函数,即 可快速得到平均数。
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成绩评估
在教育领域中,我们经常使用平 均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了
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工资计算
在企事业单位中,我们经常使用平 均数来计算员工的工资水平,以确 定员工的薪酬。
市场调研

2020—2021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2020—2021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课标)2017-2018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0.1平均数用计算器求平均数专题练习题1.用计算器计算13.49,13.55,14.07,13.51,13.84,13.98的平均数为( ) A.13.61 B.13.74C.13.53 D.14.002.利用计算器重新进行统计计算时,首先要做的是( )A.按OFF建B.看准数据依次键入C.清除前面计算中储存的数据D.抠下电池重新安上3.为了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在打开计算器后应先按键( )A.MODE21B.STATC.SHIFTD.AC4.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A.3B.-3C.3.5D.0.55.大部分计算器的开启键为________,关闭键为________.6.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一般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7.用计算器求出5,5,6,6,6,7,8,8,8,9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8.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如果这组数据有三个,且其中一个大于10,那么必有一个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某班共有学生50人,平均身高为168cm,其中3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0cm,求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10.用计算器求下面各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保留整数).(1)11,12,13,14,15,16,17,18,19;(2)1799,1803,1818,1817,1796,1798,1801,1796,1788.11.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的质量,从产品中各随机抽出10件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单位:毫米)如下:甲:99,98,101,102,100,99,100,101,98,105;乙:98,96,99,100,99,103,103,99,103,99.用计算器计算甲、乙机床加工的零件直径的平均数,并说明哪个机床加工的零件更符合要求.答案:1---4 BCAB5. ON OFF6. (1) 打开计算器(2) 启动统计计算功能(3) 输入所有数据7. 6.88. 小于9. 165 cm10. (1)15 (2)18011. 甲机床加工的零件直径的平均数为100.3毫米乙机床加工的零件直径的平均数为99.9毫米乙机床加工的零件更符合要求。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_1-课件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_1-课件
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队员人数 5
4
解:进入统计
状态并清除机器 中原有数据后, 依次按键:
3 2 1 0
16岁 18岁 21岁 23岁 24岁 26岁 29岁 34岁
16、M+、18、M+、M+、21、M+、M+、M+、M+、23、 M+、24、M+、M+、M+、26、M+、29、M+、M+、34、 M+;完成数据的输入,再按键 SHIFT、1、=,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大家展开一个比赛,看谁能够把我 们班级的讲台的宽度通过目测估计出来, 看哪个同学估计的最接近准确值!
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数据,它的平 均数值是多少呢?
பைடு நூலகம்如何快速计算平均值呢?
答案:用计算器哦!!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
1、进入统计:按键 2 进入统计状态。
2、清零:按键
清除原有数据。
1、利用计算器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210、208、200、205、202、218、206、214、
215、207、195、207、218、192、202、216、
185、227、187、215的平均数
206.4
2、利用计算器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8.6、17.2、18.4、19.3、17.9、18.1、19.6、 20.3、18.5的平均数 18.65555556
完成数据的输入,再按键 SHIFT、1、=, 则得到结果8.625。
也可以键入该数据后按键 ,键入 该数据的次数n,再按 键。
如依次键入7、 、 、6、再按 键; 就完成了6个7的输入。
注意:

平均数问题及答案

平均数问题及答案

平均数问题及答案平均数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一组数据的中心趋势。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平均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一、平均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

假设有n个数值,分别为x1、x2、x3...xn,则这n个数的平均数为:平均数 = (x1 + x2 + x3 + ... + xn) / n其中,x1、x2、x3...xn为给定的数值,n为数据个数。

二、平均数的应用场景1. 课程成绩计算:学校老师可以利用平均数来计算学生的课程成绩。

将每个学生在某门课程中的得分加起来,然后除以学生人数,即可得到平均分,从而评估整个班级在该课程中的平均水平。

2. 经济数据分析:经济学家可以利用平均数来分析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比如,计算某个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平均消费水平等指标,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

3. 调查统计:在进行调查统计时,可以利用平均数来描述人群的整体特征。

比如,统计某个城市居民的平均年龄、平均工资等指标,有助于了解该城市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4. 股市投资:投资者可以利用平均数来评估股票的走势。

通过计算某只股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可以了解其市场表现,并作出投资决策。

三、平均数问题的解答1. 一个班级有10名学生,他们的英语成绩如下:65、72、68、95、87、78、90、84、75、80。

求这些学生的平均英语成绩。

解答:将这10个数相加得到:65 + 72 + 68 + 95 + 87 + 78 + 90 + 84 + 75 + 80 = 794,然后除以10,得到平均数:794 / 10 = 79.4。

所以这些学生的平均英语成绩为79.4。

2. 一辆汽车在连续4天中的行驶里程分别为300公里、360公里、400公里、280公里。

八(上)6.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八(上)6.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min人数/人6.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 教案)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熟练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描述的统计过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学习难点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估计黑板的长度,记录全班每位同学的估计值,并计算这些估计值的平均值. 计算器按键流程如下:1. 按开机键ON/C ,打开计算器;2. 按MOOE 健选择1,进入starx 模式,即单变量统计模式;3. 按第三功能健ALPHA 及M+健进入统计数据的录入模式;4. 输入1x 的值;5. 按光标键↓,确认;6. 输入x 值的频率也就是个数(FRQ ),其中FRQ 的默认值=1;7. 重复步骤4、5和6,知道输入所有数据为止;8. 按第三功能键ALPHA 及M+健退出统计数据的录入模式,再按的三功能键ALPHA 、平均值键4和=得到结果.用尺子量出黑板长度和目测的估计值比较.二、例题讲解 某中学八年级(1)班35位同学上学 路上所花时间如右图所示,用计算器计算 该班35位同学上学路上所花时间的平均 数.三、练习巩固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12.8,12.9,13.4,13.0,14.1,13.5,12.7, 12.4,13.9,13.8,14.3,13.2,13.5.2.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3. 某足球队在去年比赛中的进球数如下,用计算器求该队去年平均每场比赛进球数.4.某商店有200升、215升、185升、182升四种型号的冰箱,在一段时间里共销售58台,其中上述型号分别售出6台、30台、14台、8台,在研究电冰箱出售情况时,商店经理关心的是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吗?他关心的是什么?四、回忆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交流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1
1 据中国气象局2001年8月23日8时预报,我国大陆各直辖市和省 会城市当日的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请用算术平均数(简称 平均数)代表这31个城市当日最高气温这组数据.
2001年8月23日8时预报的各地当日最高气温 (℃)
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数据,它的平均数值是多少呢? 如何快速计算平均值呢?
则得到结果23.26666667。
4
注意:
用统计方法计算平均数,在输
入数据的过程中,如发现刚输入的 数据有误,用 及 键调出数值,
可按
键将它清除,再重新
输入正确数据.
5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计算器求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具体的应用步骤 有五个,见课本。大家要熟练掌握计 算器的应用,这不仅是数学上必须掌 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其他学科或者 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知识。
6
7
,则屏
5、退出:运算结束后,可按
退出
统计状态或清零后再进入下次统计计算状态。 3
观察下图,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鲨鱼篮球队队员 的平均年龄。
队员人数 5
解:进入统计
状态并清除机器 21岁 23岁 24岁 26岁 29岁 34岁
16、DT、18、DT、DT、21、DT、DT、DT、DT、23、 DT、24、DT、DT、DT、26、DT、29、DT、DT、34、 DT;完成数据的输入,再按键
答案:用计算器哦!! 2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
1、进入统计:按键
进入SD统计状态。
2、清零:按键
清除原有数据。
3、输入数据:键入第一个数据并按 , 完成第1个数据的输入;重复上述步骤,直 至输入了所有的数据为止。
如果某个数据出现了n次,可先键入该数据, 然后连续按 键n次;

应用题专项--求平均数(含答案)

应用题专项--求平均数(含答案)

求平均数应用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是把已知的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转变成都相等的数的问题。

其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x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是总数量、总份数各由几个部分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上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

一、解法点播1.公式法即根据常用的平均数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

2.移多补少法。

将多的数移过来补给少的数求平均数。

3.找准一个基数。

(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份数=平均数二、例题精解例1甲、乙两地相距3000米。

小军去时用了35分钟,回来时用了40分钟,小军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题例赏析要求小军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也就是求来回的平均速度,那么我们就要用来回的总路程÷来回花的总时间。

思路点拨甲、乙两地来回的总路程是少米? 3000x2=6000(米) 小军来回共用了多少分钟? 35+40=75(分钟) 小军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6000÷75=80(米)视角延伸求来回的平均速度时只要用来回的总路程÷来回花的总时间就可以。

例2某人骑摩托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3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20千米,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题例赏析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总时间,即往返的路程和÷往返的时间和,那么我们可以把A、B两地的路程设为120千米(为了计算简便,路程设为速度的倍数)。

思路点拨假设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千米。

某人骑摩托车去的时间: 120÷30=4(小时)某人骑摩托车返回的时间: 120÷20=6(小时)某人骑摩托车往返的路程: 120x2=240(千米)某人骑摩托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240÷(4+6)=24(千米/时)视角延伸像这种不知道路程是多少,求平均速度的应用题,我们可以假设路程是一个常数(为了计算简便,路设为速度的倍数),然后利用往返的平均速度=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总时间,即可求出。

8.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A卷)(含答案)-

8.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A卷)(含答案)-

8.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A 卷)(教材针对性训练题 50分 45分)一、解答题:(50分)1.(10分)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的平均数:(1)1576 1573 1564 1708 1625 1594 1478 1479 1625 1601 1785 1432 1597 1591 1602 1701(2)12.8 13.1 14.5 12.7 16.3 13.5 14.9 13.7 11.8 12.6 13.1 14.2 15.3 13.4 13.9 14.62.(10分)在育民中学举办的“艺术节”活动中,八·二班学生成绩十分突出, 小刚将全班获奖作品情况绘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成绩为60分以上的都是获奖作品) (1)请根据图表计算出八·二班学生有多少件作品获奖? (2)用计算器求出八·二班获奖作品的平均成绩.(3)求出这次活动中获奖作品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件数成绩(分)2612841009080706024681012143.(10分)一个池塘养了某种鱼5万条,从中捕获了1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1.16,1.15,1.21,1.11,1.08,1.36,1.25,1.18,1.14,1.09 (1)计算这10条鱼的平均质量.(2)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池塘中所有这种鱼的总质量.4.(10分)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单位:分)(1)利用计算器求这20名学生英语口试的平均成绩.(2)与同伴交流,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更能体现这次英语口试的平均水平呢?5.(10分)为了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个进行试验,试验中分别测得它们的使用寿命(单位:时)是:6302,6815,6954,6453,6418,6704,6635,6578,6421,6370,试计算这批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答案:一、1.略2.(1)32件 (2)78分 (3)众数为80分,中位数为80分.3.略4.(1)平均成绩是80.5分,众数是80分和90分,中位数是80分 (2)用平均成绩和中位数比较合适.5.6565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一、目标导航
①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②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基础过关
1.利用计算器可以便捷地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其一般步骤是①_____ __, ②_________,③______ __,④_____ ___,⑤__ ______. 2.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时,必须先清除__ ____中的数值. 3.计算器已进入统计状态的标志是____ ____.
4.当我们拿到一组数据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或按数据大小列成________,或绘制成________统计图,也可制成________统计图. 5.用计算器求3,2,4,1,5的平均数.
6.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的平均数:
(1)1576、1573、1564、1708、1625、1594、1478、479、1625、1601、1785、1432、1597、1591、1602、1701.
(2)12.8、13.1、14.5、12.7、16.3、13.5、14.9、13.7、11.8、12.6、13.1、14.2、15.3、13.4、13.9、14.6
7.某校八年级二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如图所示,用计算器计算八年级二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学生人数分数
10
20
10
559684
75
63
55
252015105
8.一个池塘养了某种鱼5万条,从中捕获了1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1.16,1.15,1.21,1.11,1.08,1.36,1.25,1.18,1.14,1.09 (1)计算这10条鱼的平均质量.
(2)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池塘中所有这种鱼的总质量.
三、能力提升
9. 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单位:分)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1
1
4
6
6
2
(1)利用计算器求这20名学生英语口试的平均成绩.
(2)与同伴交流,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更能体现这次英语口试的平均水平呢?
10.在育民中学举办的“艺术节”活动中,八年二班学生成绩十分突出,小刚将全班获奖作品情况绘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成绩为60分以上的都是获奖作品)
(1)请根据图表计算出八年二班学生有多少件作品获奖? (2)用计算器求出八年二班获奖作品的平均成绩. (3)求出这次活动中获奖作品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
件数成绩(分)
2
6
128
4
1009080
70
60
2
468101214
11.为了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个进行试验,试验中分别测得它们的使用寿命(单位:时)是:6302,6815,6954,6453,6418,6704,6635,6578,6421,6370,试计算这批灯的平均使用寿命.
四、聚沙成塔
数学家的聪明之处(一)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
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
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外面.”
参考答案
1.打开计算器,进入统计状态,输入数据,显示结果,退出(分析:•明确计算器的统计功能,会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点拨:实际操作以同学们手中的计算器和课本介绍的方法为准,还可以自己试着去探索计算器的其他方法.
2.统计存储器 3.显示STAT DEG 4.表格,条形,扇形(分析:这三种是常用的数据统计形式).点拨: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和整理过程,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5.分析:本题主要说明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基本步骤.
解:(1)打开计算器,按键MODE 2 进入统计状态; (2)按键SHIFT AC/ON = 清除机器中原有统计数据;
(3)输入数据:按键 3 M + 2 M + 4 M + 1 M + 5 M +; (4)按键所要求的统计量,按键SHIFT
[]1
x =.显示:3.
点拨:注意不同型号的计算器求平均数时,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 6.略 7.分析:读懂条形统计图是关键.解: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
555631075208410965
51020105
⨯+⨯+⨯+⨯+⨯++++=74.5分.
8.略 9.(1)平均成绩是80.5分,众数是80分和90分,中位数是80分;(2)用平均成绩和中位数比较合适. 10.(1)28件;(2)78分;(3)众数为80分,中位数为80分. 11.6565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