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发展现状(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近年来,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关键重要,因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它们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可靠性是指武器装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符合预期要求地正常运行的能力。

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作战的成败。

因此,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要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可靠性因素,采用优质材料、严格制造工艺,加强试验验收。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维修和替换装备。

可靠性不仅关系到作战效果,还关系到士兵的生命安全,因此不容忽视。

维修性是指武器装备在发生故障或需要维护时,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修理或保养。

一个拥有良好维修性的武器装备,不仅可以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还可以缩短修理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要提高武器装备的维修性,首先要注重人性化设计,确保维修人员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各种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维修保障体系,包括培训维修人员、建立维修库存和维修设施等。

最后,要加强对维修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保障性是指武器装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援和保障,保障其正常运行和作战效果。

保障性是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延伸,包括物资、人员、信息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要提高武器装备的保障性,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援体系,包括物资储备、技术支援、人员培训等。

其次,要加强对保障性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援。

最后,要注重保障性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确保保障性支援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兵器发展中的质量与可靠性

兵器发展中的质量与可靠性

兵器发展中的质量与可靠性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兵器装备作为战争的载体和物质基础,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物质要素和核心要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十分难得,挑战也十分严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变革期,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兵器装备体系。

本文主要分析兵器发展中的质量与可靠性。

关键词:兵器;质量;可靠性引言在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自1950年代开始武器技术基础工作以来,该方案逐步扩展到六个学科:标准化、计量、质量和可靠性、环境试验和观察、科学和技术状况、成果管理制和推广。

自1986年以来,投资融资模式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

这种模式满足了当时技术基础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起到了关键的基础和支持作用。

当前,中国武器领域在武器标准、测量、检验、认证等基本质量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防科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全面的基础。

其中,标准领域围绕六个主要武器工业,形成了一个以六个专业标准机构和七个武器工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在计量领域,设立了18个一级计量技术机构作为来源,53个二级计量技术机构作为中心,758个三级计量技术机构作为联络点,涵盖10大计量专业;在检查和检测领域,基本技术服务只涉及一名专业人员,主要是环境和可靠性检查方面的专业人员;侦察领域的证书,主要用于武器、研究和许可证制作设备、机密证书等。

其中,武器工业有一个国防科学技术行业标准化专业机构、一个武器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个一级测量站和九个二级测量站。

目前,国家国防科技办公室在西安工业区建立了两个一级测量站,主要是光学和化学专业。

有三个三级测量站,具有更专业的特点,包括国防部批准的16台区域最高标准测量仪器,在几何、机械和无线电方面具有专业优势。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战争的不断升级,军队对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研究和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文将从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武器装备发展的研究。

一、可靠性可靠性是指装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正常使用所满足的连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装备的可靠性与其制造技术、设计理念、材料质量、配套技术和维修保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要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装备的制造精度和质量。

其次,要注重装备的设计理念,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要注重装备的配套技术,加强对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确保装备的配套技术与其本身技术水平的匹配度。

最后,要注重维修保障条件的落实,加强对维修保障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确保装备在战斗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维修性首先,要注重装备的设计理念,采用可维护性强的设计理念,尽可能降低装备维修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要注重装备零部件的布置,使得易损部件易于维修更换,减少维修时间和人力。

再次,要注重维修标准的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标准,统一维修方案和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最后,要注重维修保障条件的建设,加强对维修技术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维修保障水平和能力。

三、保障性首先,要注重装备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保障需求,在设计中融入保障手段和方案,以提高装备的保障性。

其次,要注重保障需求的确定,制定保障方案和保障手段,确保装备在战斗中具备良好的保障能力。

再次,要注重保障手段的配备,提高保障手段的随机能力,确保保障手段的高效率运作。

最后,要注重保障手段的使用和维护,加强对保障手段的使用和维护,提高保障效率和使用寿命。

总之,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器装备的研发、装备生产、维修保障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始终贯彻可靠、维修、保障等原则,有计划、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强大国防力量提供坚实保障。

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赵 继广 , 柯 宏 发 , 康 丽华 , 黄科 研 部 , 北京 1 0 1 4 1 6 ; 2 .装 备 学 院 装 备 试 验 系 。 北京 1 0 2 2 0 6 ;
3 .中 国 白城 兵 器 试 验 中 心 ,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1 )
c on s t r u c t i on . Fur t he r pe r f e c t i o n a nd s p e c i f i c a t i on o f e q u i pm e nt o p e r a t i o n a l t e s t ha ve b e c om e on e of
文 献 标 志 码 A
De v el o pme n t a n d Cu r r e n t Res e ar c h e s o f We ap on Eq u i pmen t Op er at i on al Tes t
Z H AO J i g u a n g , KE Ho n g f a , KANG Li h u a , H UANG Ya n c h a n g 。
8月 第2 6 卷 第 4 期
2 01 5正






Au gus t 201 5
J o u r n a l o f Eq u i p me n t Ac a d e my
Vo l _ 26 No .4
武 器 装 备 作 战试 验 发 展 与研 究 现 状 分 析
3 . Ch i n a Ba i c h e n g Or dn a nc e Te s t Ce nt e r ,Ba i c h e n g J i l i n 1 3 7 0 01 ,Ch i n a )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武器装备是国家国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维持国家安全和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保障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是提高作战能力和保证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一、提高武器装备可靠性武器装备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装备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规定的任务时,正常运行的概率,即装备的稳定性能。

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合理的设计:在武器装备设计阶段,应该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地减少故障和失效的可能性,提高装备的可靠性。

2.优质的材料:优质的材料对武器装备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优质的材料,可以提高武器装备的机械强度、抗压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等指标,从而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

3.严格的测试:在武器装备研发阶段,应该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装备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测试应包括模拟测试、场地测试、环境测试等多种方式,以验证装备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武器装备的维修性是指在设立有限制条件下,为使装备适应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技术状态等要求,采用外部资源、涉及创新修理原理的各种维护手段和方法,能够对装备的维护和修复能力的描述。

提高武器装备的维修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合理的设计:在武器装备设计阶段,应该考虑到保障性维修性的要求,设计出易于维修的构型,减少维修需求。

2.完善的技术文档:制定完善的技术文档,在技术文件中准确定义了维修过程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维修人员得以快速掌握正确的维修和保障方法,尽可能地缩短装备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时间。

3.高效的维修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流动制度、专业维修队伍建设、设备维修设施的建设等,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1.充足的备件:充足的备件是保障武器装备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该建立完善的备件管理体系,包括备件储备、库存管理、供应和运输等环节,以确保备件的及时采购和发放。

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发展研究

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发展研究

1 综合化 .
综合化是R M& 发展的主要 & S 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各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特
别 是 C D 术 和 IP A 技 P D的 广 泛 应
研制中.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5 器 装备战斗力的 “ 97 倍增器” 降低 、
年美 国 国防部 发 表 的A R E G E 报 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途径。同时 ,

能力。 从上个世纪9 年代初发生的 O
“ 海湾战争”  ̄ 9 年的 “ J9 J 盟军行 动”,再 ̄2 0 年 的伊拉克战争 , U0 3

2 世纪 的回顾 0
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特别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朝鲜战争 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 以
以军 从5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成立 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 O
“ 用 电子 设 备 军
高按术局部战争表明,可靠性 、 维
修性和保 障性(& & , R M S 包括测试 可 靠 性 咨 询组 ”
A R E ,有组 性和安全性) 是提高武器装备战备 ( G E )
完好 性 和 出动 强度 的基础 , 是 改 也
织、 有计划地 开
善武器装备快速 出动能力和机 动 展 可 靠 性 研 究 性的有力保证。R M S & & 是武器装 至 今 已 有 半 个
j & 8 . ( M 包括测试性和安全性) 高武器装备 战 R 是提 i 完好性和 出动强度 的基础 , 备 也是改善武 嚣装备 快 : 速出动能力和机 动性 的有 力保证 。 文章 简要 回 了 顾
: 可靠性 、 维修性 和保障性 的发展 历程, 了现状. 分析 } 提 出了Rv S向 着综 合化 、 2 . M& 实用化 、 息化 、 真 } 信 仿 i 智能化 、 化、 微观化 和军民两用化 方向发展 的趋势 。l 关键词 : & : 发展 趋势 可靠性 工程 R Ms s {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

关于武器装备发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逐渐复杂化,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也成为军事科研和军事装备发展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和军事装备专家为增强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可靠性是武器装备能够按照既定要求在规定条件下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

在武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可靠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较高的可靠性意味着较低的故障率和保障性能,从而提高武器装备的使用可靠性。

研究人员通过对零件和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优化设计和工艺,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采用可靠性设计的方法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

维修性是指武器装备的维修工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维修性可以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任务的完成质量。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维修性,研究人员通过对武器装备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零件,提供详细的维修手册和维修程序,培养专业的维修人员,强化维修技术的培训和研发等方式来提高武器装备的维修性。

保障性是指武器装备能够在作战环境中保持其性能和功能的能力。

良好的保障性能可以增强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战斗力。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保障性,研究人员应加强武器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和升级武器装备的软件和硬件,完善武器装备的支持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提高武器装备的抗干扰和抗毁伤能力等。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对于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优化维修性和保障性,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提升我国武装部队的实战能力。

有必要加大在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发展现状

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发展现状

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发展现状作者:王勇来源:《卷宗》2014年第07期摘要:研究武器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工程,分析该系统工程特有的复杂性,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使其在业内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本文对武器装备技术的可靠性工程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研究武器装备系统是否具有可靠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1 引言研究可靠性工程主要是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消灭以及预防故障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属于工程学科的范围,具有独立性。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国防部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团对外发表报告,第一次提到了可靠性工程,其从产生、发展到逐步成熟经历了48年的时间。

196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可靠性工程从此真正成为国际性科技。

在1960年左右,电子工业部分对可靠性技术进一步拓展,1980年左右,我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可靠性工程技术的基本标准和具体管理方法;可靠性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武器装配大型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使用最多,国内的工程可靠性技术步入正轨,而且发展迅速。

2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工程概述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主要是围绕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技术以及管理活动。

研究可靠性工程就是对产品故障进行研究,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分析、进行试验作出合理设计,有效控制和减少故障的出现,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

2.1 武器装备可靠性系统工程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属于工程技术范畴,它是指在产品使用周期内对产品故障进行研究的工程技术。

它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关系以及系统自身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对故障作出判决,并加以修复,合理预测,提前预防,同时把这些原理和方法用于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活动中。

可靠性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维修性、可靠性、测试性、故障相关的安全性以及保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1 引言研究可靠性工程主要是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消灭以及预防故障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属于工程学科的范围,具有独立性。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国防部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团对外发表报告,第一次提到了可靠性工程,其从产生、发展到逐步成熟经历了48年的时间。

196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可靠性工程从此真正成为国际性科技。

在1960年左右,电子工业部分对可靠性技术进一步拓展,1980年左右,我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可靠性工程技术的基本标准和具体管理方法;可靠性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武器装配大型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使用最多,国内的工程可靠性技术步入正轨,而且发展迅速。

2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工程概述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主要是围绕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技术以及管理活动。

研究可靠性工程就是对产品故障进行研究,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分析、进行试验作出合理设计,有效控制和减少故障的出现,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

2.1 武器装备可靠性系统工程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属于工程技术范畴,它是指在产品使用周期内对产品故障进行研究的工程技术。

它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关系以及系统自身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对故障作出判决,并加以修复,合理预测,提前预防,同时把这些原理和方法用于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活动中。

可靠性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维修性、可靠性、测试性、故障相关的安全性以及保障性。

2.2 武器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参数武器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参数可归为四大类:与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维修人力费用及保障资源费用有关的参数。

战备完好性主要是指作战命令下发后,军事单位应该具有制定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的能力,与之有关的参数有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M(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FHBF(平均故障间隔飞行时间)等;任务成功性主要是指任务开始时会指定可用性,系统根据具体任务规定进行工作的能力以及按规定完成工作的概率,与之有关的参数有MCSP(完成任务的成功概率)、MTBCF(致命性故障间的任务时间)等;可靠性、维修性是确定维修人力费用要求的重要因素,与之有关的参数有MTBF、MTBM和MFHBF等,与保障资源费用有关的参数有MTBR(平均拆卸间隔时间)等。

2.3 武器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参数选择以及指标的确定1.参数选择的依据参数选择要符合以下几种情况:(1)装备类型,常见的有坦克、舰船、飞机以及相应的设备、系统及其分系统。

坦克可选择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MBF)、飞机可选择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MFHBF)等。

(2)装备的具体使用要求(包括和平期间和战争期间、重复或者一次性使用等方式),如果是一次性使用,比如导弹可以只选择成功率。

(3)装备可靠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厂内进行试验检验(一般适用于合同参数),在外场实际使用进行检验等。

2.指标确定的依据和程序在装备的不同寿命周期内,其可靠性参数以及指标也是不同的,需要由研制方或者订购方自行确定,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1)战技指标论证阶段,具体内容如下:对新研装备的需求量进行分析;对现有相似装备具有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制定初步的新装备约束条件,例如使用保障、任务剖面以及寿命剖面。

最后进行综合性权衡,选出可靠性高的使用参数,制定出成熟期的实用性强的使用目标。

(2)方案论证确定阶段,主要指以使用指标为依据进行可靠性方案分析,并作出设计;以成熟期的具体使用指标为依据,制定出生产和研制阶段的具体使用指标,并转换变成合同指标。

(3)工程研制阶段,主要指在使用、故障维修、保障性方案发生变化时,对可靠性指标进行修订。

3 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展望3.1 相比于绝对意义,可靠性预计结果产生的相对意义更重要预计并分配可靠性是实现产品可靠性的根本保障,预计并分配可靠性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性保障,具有指导作用。

产品特定的可靠性指标从上到下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需要根据具体层次对可靠性进行落实,保证部分与整体二者的可靠性彼此协调。

要保证不会存在薄弱环节,也不能局部产生质量过剩,避免造成浪费。

对可靠性工程进行预计的目的是保证在特定条件下,产品具有可靠性并能够测算,这是一个综合性过程,涉及到局部和整体,大小不同的产品,从下到上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参数可靠性进行预测,对具体的层次涉及能够符合可靠性指标作出判断。

每一个层次都能符合可靠性要求,整个产品的可靠性才有保障。

如果设计不符合分配指标的具体要求,存在设计隐患或者是可靠性低的环节,需要及时纠正,并多次预测,提高产品可靠性,逐步达到真实水平。

3.2 可靠性以及环境试验需要进一步强化环境试验和应力筛选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并逐步成熟,很多人都意识到在早期排除故障,进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产品恢复到原有的可靠性水平。

在整机或者插板、元器件等上面施加环境应力,在生产以及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工艺缺陷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可以予以修正或者及时更换。

换句话说,在产品的正常使用周期内,提前找出隐患,在出厂之前及时修补隐患,而且不是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售后服务,这种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的方式,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可靠性。

试验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不能提升具体产品的可靠性,但是能够减少产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故障,通过改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所以,进行环境试验,确定环境应力筛选以及编制试验大纲一定要到位,保证试验能够充分进行,在试验结束之后能够查找出项目缺陷,让试验能真正发挥作用。

3.3 保障性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深入武器装备要保持时刻完好,能够持续作战和完成各种训练任务,这是研制装备的根本目的。

如果装备出现故障,因为缺乏规范的维修作业,不能提供综合性保证,使用单位不能自行维修,只能上报研制单位。

研制单位接到报告后,委派经验丰富的维修工程师赶赴现场,查找故障并进行定位,但有可能会出现没有现成备件的情况,甚至需要去生产现场拆卸部件来维修装备。

发生这种情况就意味着维修工作没有保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产品的保障性以及维修性。

所以在研制型号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

用户对综合性的保障能力具有迫切需要,而且装备的综合性保障是围绕用户进行的,研制单位应该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立足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工作,提高综合保障性,对保障问题进行全面而充分的考虑,制定出合理设计,应用于装备部署,与此同时,根据装备类型提供合适的匹配资源并保证费用最低,进行保障性装备设计,确保维修和使用都具有保障方案,合理分配保障资源,为现代战争提供便利。

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发展现状王 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摘 要:研究武器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工程,分析该系统工程特有的复杂性,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使其在业内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本文对武器装备技术的可靠性工程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研究武器装备系统是否具有可靠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 390 -科学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领域,现在使用的控制电缆编号编制规则是手工画图时代的产物,主要目的是解决手工作图时,电缆绘制、统计和记录过于复杂的问题。

在计算机制图应用的今天,电缆绘制和统计的复杂性已经不复存在,各个设计单位的电缆编号编制方式自由随意,缺乏统一。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种新型的编号规则,这种新的编号规则能同时满足变电站在新建、扩建阶段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及生产运行的需要,也能满足实现标准化电缆编号的需求。

1 原有电缆编号规则应用分析原有编号规则应用如下:序号途 径变电所1控制室(小室~小室)去屋外配电装置100~1292控制室(小室)屏间联络电缆130~1493出线小室电缆(间隔设备--端子箱),160~1794配电装置内的电缆(硬闭锁电缆)180~1991.1 原有电缆编号要求的目的1) 解决手工画图绘制的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图纸一旦画完,更改不易,所以电缆编号定下范围,编号连续可防止遗漏。

2) 方便电缆统计。

一个220kV变电站至少几百根电缆,统计中很容易出线错漏,所以电缆编号要尽量连续性,方便统计。

1.2 原有电缆编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电缆编号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小。

目前,生产运行部门对快速处理事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电缆的基本属性要求越来越高。

原有电缆编号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 原有电缆编号没有标识电缆的用途,从电缆编号本身无法区分直流、交流、电流、电压、控制、信号等回路。

2) 同一个地方多根电缆的情况下,后期改造过程中,设计单位在没有原有图纸的使用情况下很难应用原有电缆进行设计,容易出现原有电缆使用混乱的情况,施工和维护人员必须依靠完整的图纸方能判别出相关的电缆。

3) 原有电缆编号规则当某一号段电缆超过规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增加字母区分。

特别是主变压器卷册经常超过编号限值范围内。

4) 没有考虑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部分编号。

5) 目前直流系统和电压回路均采用辐射接线方式,电缆数量增加,控制室内联线编号严重不足。

6) 电缆编号随意编制,不适于标准化设计。

2 新电缆编号构架2.1 电缆编号模型安装单位—□ △ N其中:安装单位— 用顺序数字和字母表示。

N — 顺序号 一般是一位数字,可扩展到99。

△— 设备布置位置序位号,用一位数字表示。

□— 属性用途,用字母表示。

2.2 安装单位安装单位按原有规则进行编制,如电压等级:E—表示220kV,Y—表示110kV,U—表示35kV,S—表示10kV。

500kV电压等级可用字母W表示。

线路间隔安装单位就在电压等级区别字母前增加顺序数字,一般按平面布置从左到右顺次编号,其他电压等级编号相同。

电压互感器间隔在电压等级区别字母后,增加YH字样,在电压等级区别字母前增加顺次编号。

电容器间隔在电压等级区别字母后,增加C字样,在电压等级区别字母前增加顺次编号。

电抗器与电容器相同,可用L表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区分电压等级。

母联和分段,分别在电压等级区分字母前增加M和F,有多个母联和分段时在M和F前增加顺序号。

主变压器因为整合其本体相连接的各个电压等级对应间隔,所以不用电压等级区分,用字母B表示,字母前增加顺次序号区分不同的变压器。

站用变的安装单位参考主变压器,用ZB表示,字母前增加顺次序号区分不同的站用变压器。

其他一些综合的二次设备柜也考虑用单独安装单位,如PT并列柜:BL或EBL、YBL、SBL等表示;公用测控柜用GY表示,GPS柜用GPS表示;远动通信柜用YD表示;母线保护用1MCE,2MCE,MCY等表示;录波用LBE、LBY、LBB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