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组合特优136的选育与应用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金优T36的选育与应用

优 1 金 2 A、 3 A等不 育系配组 均表现 出分蘖 强 , 穗大粒
多, 结实 率高 的特点 。
12 金优 T3 . 6的选 育
区农科所 用金 2 恢复 系 T3 组育 成 了中迟熟 3 A与 6配 杂交稻 金优 T3 , 于 20 6并 07年通过 贵州省农 作物 品种 审定 委员 会 审定 ( 审 稻 20 -) 黔 074 。该 组 合 高 产 、 稳
大穗 长 , 一般 穗 长 2 m 左 右 , 平 均 粒 数 10粒 左 8c 穗 8 右, 千粒 重 2 . , 8 5g 长粒 型 , 粒 性较 差 , 质好 , 脱 米 抗性 强 。T 6恢 复 力 强 , 合 力 高 , 3 V 2 R3 配 与 2 A、 0 A、
( 贵州 省铜仁地 区农科 所 , 贵州 铜仁 54 0 ) 5 34
B e dn n piain o w Hy r c o iain Jn o 6 r e ig a d Ap l t fNe b i Rie C mb n t iy u T 3 c o d o
品种 特征 特 性 , 结 了主 要 的 栽 培技 术 。 总
杂交后 代群 体 经过 4年 6代 定 向选 择 , 20 于 00年 F 6 代稳 定 ,00年栽培 编号 为 3 , 20 6 同时用不 育系金 2 3A、
V2 I-2A进行测 交 ;0 1 0A、I3 20 年种 植杂交 种 , 经鉴定 有恢 复能力 , 名为 T 6 定 R3 。
贵州 省农作 物品种 审定委员 会 审定定名 为金优 T3 。 6
( 接上 页)
5 4 田间管理 .
6 制种 技 术
由于父母本 花期 不 同 , 为保证 花期 相遇 良好 , 父本 较 母本 提前 1 4天播种 。父母 本行 比 14 2 8 : 或 : 为宜 。 亲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 密度 : 、 本 均 为 8 0 父 母 250彬 h m 。为
优质玉米种质资源N6321创制与利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5):113G116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G2767.2023.05.0113王俊强,韩业辉,周超,等.优质玉米种质资源N 6321创制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5):113G116.优质玉米种质资源N 6321创制与利用王俊强1,韩业辉1,周㊀超1,徐㊀婷1,许㊀健1,于运凯1,丁昕颖2,马宝新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玉米新品种的基础,针对现阶段市场需求,利用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创制聚合高产㊁抗病㊁抗逆㊁脱水快等优点的新种质资源,是确保玉米持续增产和稳产的重要途径.优异种质资源N 6321是利用先玉508玉米品种作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辅助选择,创制而成.经对该新种质物候期㊁抗性能力㊁丰产性㊁血缘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N 6321隶属瑞德群,需有效积温2650ħ,抗叶斑病㊁高抗丝黑穗病㊁高抗茎腐病和中抗穗腐病,丰产性好.利用N 6321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嫩单21,具有矮秆㊁耐密㊁早熟㊁宜机收的优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此种选育模式在未来玉米生产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丰产性收稿日期:2023G01G0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项目(2021Y Y Y F 023);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 N Y G G G2022042).第一作者:王俊强(1981-),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E Gm a i l :a u g u s t Gw j q@163.c o m .通信作者:马宝新(1967-),男,学士,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E Gm a i l :n js m 9170@126.c o m .㊀㊀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1],被广泛应用于食品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行业.2020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126万h m 2,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5.3%,是水稻播种面积的1.37倍,小麦播种面积的1 76倍.2021和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也稳定在4200万h m2以上[2].近年来,为确保玉米持续增产和稳产,对玉米品种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加速玉米种质创新,提高品种高产稳产性成为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3].随着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也逐步倾向于矮秆㊁耐密㊁早熟㊁宜机收的玉米品种.育种工作者更多利用和引进新品种作为种质基础改良材料,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资源创制方向.随着美国先锋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利用美国种质资源优异基因聚合来扩大我国玉米基因多样性,是充实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4].利用新种质资源自身丰富的基因背景㊁优异的抗逆性和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结合杂种优势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聚合优良基因个体的杂交后代,在产量㊁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表达.杂种优势越强,其差异基因聚合越充分,其后代田间综合表现越突出[5].本研究利用引进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508,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南北穿梭创制的玉米新种质资源N 6321,具有矮秆㊁耐密㊁抗倒伏㊁抗大斑病㊁高抗丝黑穗病㊁高抗茎腐病㊁中抗穗腐病等特点.利用不同杂优模式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嫩单21,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具有矮秆㊁耐密㊁早熟㊁宜机收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本文对N 6321的创制与利用进行简述,以期为玉米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1㊀N 6321选育过程选育团队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育种基地种植美国杂交种先玉508,选择先玉508的优株自交得到S 1;2010年冬,选育团队在黑龙江省南繁种植基地(海南省三亚市崖洲区临高村)种植S 1,人工选择优异单株加代自交得到S 2;2011年春,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育种基地种植S 2,选择抗性好㊁耐密性强㊁植株清秀㊁叶片宽厚的优株自交得到S 3;2011年冬,继续在南繁基地加代自交得到S 4.2012-2013年,选育团队继续南繁北育,完成一年2代自交选育.经自交7代后,于2013年在黑龙江获得稳定自交系,具有抗病抗逆性强㊁丰产性好㊁脱水速率快等特点,定名为N 6321.2㊀N 6321特征特性2.1㊀农艺性状N 6321生育日数127d 左右,需ȡ10ħ活动积温在2650ħ左右.株高160c m ,穗位55c m ,株型清秀收敛,雄穗分枝1~2个,花药排列紧密,3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5期主轴12c m ,花粉充足,自身协调.果穗圆锥型,封顶效果好,籽粒深马齿型黄白色㊁红色轴,穗长12.8c m ,穗粗4.6c m ,穗行数18~20,行粒数36,百粒重28.4g 左右.可见叶片13片,果穗穗位矮,叶片宽厚,气生根发达.2.2㊀抗病能力分析通过对N 6321自然条件下病害调查及人工辅助接菌下病害调查,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2014-2015年两年大斑病发病等级为0~1级;丝黑穗病和茎腐病发病率为0%;2018-2019年穗腐病发病率为0.3%~0.7%.人工接菌条件下2014-2015年两年大斑病发病等级为3级;丝黑穗发病率为1.2%~2 6%;2018-2019年茎腐病发病率为0.5%~1 3%;穗腐病发病率为3.4%~6.3%(表1).N 6321总体表现为抗大斑病㊁高抗丝黑穗病㊁高抗茎腐病㊁中抗穗腐病.可利用N 6321种质对玉米大斑病㊁丝黑穗病㊁茎腐病的抗性选育玉米新品种或改良新种质资源;针对穗腐病,在选育新品种时,应选择抗穗腐病能力更强的种质进行杂交选育.表1㊀N 6321抗病害能力分析方式年份大斑病(级)丝黑穗病/%年份茎腐病/%穗腐病/%自然发病201400201800.7201510201900.3人工接菌201431.220181.36.3201532.620190.53.43㊀N 6321血缘划分及丰产性表现3.1㊀血缘划分利用杂种优势对种质资源类群划分是对资源种群分类㊁明晰血缘家系的关键[6].美国玉米育种一直以两群论划分,其中以R e i d 群为母本,L a n c a s t e 群为父本,遗传背景清晰明确.但由于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新种质资源时,R e i d 和L a n c a s t e血缘占比不详,导致遗传背景暂不明确.因此,利用血缘清晰的R e i d 和L a n c a s t e 种质与其杂交,利用杂种优势进行血缘划分,即可明确血缘归属[7G8].具体测验种为:瑞德GP H 6W C ㊁郑58㊁N 7923(R e i d );兰卡GM o 17㊁合344㊁N 8924(L a n c a s t e ).产量抗性表现N 6321ˑL a n c a s t e 表现优异,产量为11745.7~12172.4k g h m -2,大斑病3级,丝黑穗和茎腐病发病率分别为0~1 4%和0.2%~1.3%(表2).可见,N 6321自身R e i d 占比较高,可按照R e i d 改良系运用到育种工作中.表2㊀N 6321不同杂交组合产量及抗性表现组合产量/(k gh m -2)大斑病(级)丝黑穗/%茎腐病/%㊀N 6321ˑP H 6W C 11436.253.23.2N 6321ˑ郑5811214.252.43.8N 6321ˑN 792310874.530.30N 6321ˑM o 1712134.631.41.3N 6321ˑ合34411745.730.60.7N 6321ˑN 892312172.4300.23.2㊀N 6321丰产性表现N 6321隶属R e i d 改良系,可利用不同杂交模式进行杂交种组配,如R e i d ˑL a n c a s t e ㊁R e i d ˑ黄改系㊁R e i d ˑI D 等模式.利用N 6321组配组合积温变幅在2500~2700ħ,其中多为2600和2650ħ积温组合,该积温条件下玉米产量较高.杂交组合N 6321ˑL 198㊁N 6321ˑJ 728和N 6321ˑN 4402产量较高,产量范围为13012.8~13774.2k g h m -2.其中L 198㊁J 728㊁N 4402均为L a n c a s t e 改良系,积温为2600~2650ħ,说明N 6321与L a n c a s t e改良系配合力较高,且适合组配2600~2650ħ积温的玉米品种(表3).4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期㊀㊀王俊强等:优质玉米种质资源N6321创制与利用㊀㊀㊀㊀㊀㊀表不同组合N6321产量表现4㊀N6321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4.1㊀选育试验及同生态区试验产量表现组合N6321ˑL198连续2年在选育试验田及同生态类型试验区进行比较试验,综合产量表现㊁抗病抗逆性表现㊁稳定性表现均比较突出,N6321可以作为抗原进行材料改良,也可作为耐密种质资源进行耐密玉米组合材料的配置.具体产量数据详见表4.表4㊀2017-2018年N6321ˑL198选育试验及同生态区试验产量表现年份试验点名称产量/(k g h m-2)增产率/%201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12459.16.3龙江齐山种业11467.05.8大庆庆发种业11594.29.3安达大鹏农业12743.88.2杜蒙种子管理站12690.56.8平均12190.97.32018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12092.96.6龙江齐山种业12681.39.3大庆庆发种业12759.15.8安达大鹏农业12466.45.3杜蒙种子管理站12007.67.3平均12401.56.9两年总平均12296.27.14.2㊀黑龙江省联合体试验田间产量表现通过选育试验田及同一生态区多点试验,将组合N6321ˑL198定名为嫩单21.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区试一年试验;2021年参加区试二年试验;2022年参加生产试验,整体表现突出,产量均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且增产幅度明显,预计2023年审定推广(表5).表5㊀2020-2022年嫩单21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年份产量/(k g h m-2)增产率/%202011927.810.0202111303.93.9202213320.48.85㊀N6321应用前景N6321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可利用其自身株高㊁穗位较低,脱水速率快等特点选育矮秆㊁耐密㊁宜机收玉米品种,降低植株高度可提高抗倒伏能力;利用其抗病能力与高抗~抗大斑病,高抗~中感丝黑穗病,高抗~中感茎腐病L a n c a s t e改良系组配新玉米品系,新品系在抗病性表现为中抗~抗病品种,针对其自身生育期特点适合选育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的新玉米品种,有效积温在2600~2650ħ.N6321也可作为种质基础改良材料,利用其自身特征特性对同血缘优良基因互补种质进行改良,聚合N6321植株矮㊁穗位低㊁果穗行数多㊁籽粒深等表型性状;聚合N6321抗大斑病㊁高抗丝黑穗病㊁茎腐病优良抗病基因;改良提升抗穗腐病能力,增加自身籽粒容重.使优异基因叠加,提升种质资源自身综合能力,为选育玉米新品种提供有力支撑.6㊀讨论刘旭院士认为,农作物骨干亲本除本身具备优良性状外,还具有高配合力特点,适应性广,易与其他亲本杂交育成优良品种[9].优异种质资源N6321是利用先玉508玉米品种作为基础材料,利用人工辅助选择,创制而成.是从200多个穗行中,按照母本群体具有果穗单穗产量高㊁花丝活力持续时间长㊁植株粗壮㊁抗倒伏能力强㊁抗病能力突出等特点,不断取舍挑选出的优异种质资源.5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5期美国杂交种选系血缘大致分为三类,偏R e i d群㊁偏L a n c a s t e r 群和R e i d /L a n c a s t e r 中间型[10].利用不同种群测验种进行种群划分,明确N 6321自身隶属群体,可提升新品种选育几率,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选育时效.通过不同杂优模式选育新玉米组合,结合田间表现及综合产量表现,利用N 6321与L a n c a s t e 改良系具有的较高特殊配合力,选育出的新组合均具有矮秆㊁耐密㊁宜机收等特点,且抗叶部病害和茎部病害,抗倒伏能力突出,适宜有效积温为2600~2650ħ,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因此,N 6321已成为黑龙江省一㊁二积温带优异玉米种质资源.7㊀结论现阶段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欧美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由原来的先锋公司为主导,已经进入种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的时代,其中美国孟山都㊁法国利马格兰㊁德国KW S 等公司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大公司的玉米品种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育种工作者可根据种质资源创制需求,选择不同公司杂交种作为改良基础进行新种质创制,使其种质资源多元化,各个种质资源间杂种优势明显,配合力突出,更有利于选育出玉米新品种,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参考文献:[1]㊀李周帅,董远,李婷,等.基于杂交种群体的玉米产量及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9):1695G1710.[2]㊀曾智勇.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J ].粮油与饲料科技,2022(3):4G8.[3]㊀李鹏,白永新,张润生,等.浅议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方向[J ].种子科技,2019,37(2):18G19.[4]㊀盛学文,杨金慧,刘金玉,等.先锋玉米种质改良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O L ].分子植物育种:1G9[2022G12G02].h t t p://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46.1068.S .20221118.0832.002.h t m l .[5]㊀张世煌.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J ].玉米科学,2006(4):1G3,6.[6]㊀王稼苜,任帅,丁强,等.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利用㊁划分与演变[J ].中国种业,2019(12):13G17.[7]㊀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等.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探讨[J ].种子,2011,30(8):74G75.[8]㊀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等.美国玉米杂交种选系1064的选育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2):145G148.[9]㊀黎裕,王天宇.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J ].玉米科学,2010,18(5):1G8.[10]㊀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等.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108G110.C r e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H i g h GQ u a l i t y Ma i z e G e r m p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N 6321W A N GJ u n q i a n g 1,H A N Y e h u i 1,Z H O U C a o 1,X U T i n g 1,X UJ i a n 1,Y U Y u n k a i 1,D I N G X i n y i n g 2,M AB a o x i n1(1.Q i q i h a r B r a n c h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Q i qi h a r 161000,C h i n a ;2.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a n dV e t e r i n a r y B r a n c h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Q i q i h a r 161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 a r e t h eb a s i s f o r t h e s e l e c t i o na n db r e e d i n g of n e w m a i z e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i nv i e w o f t h e c u r r e n tm a r k e t d e m a n d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b r e e d i ng m e th o d s a n dm o l e c u l a r Ga s si s t e db r e e d i n gi su s e dt oc r e a t en e w 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w i t h h i g h y i e l d ,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 ,s t r e s sr e s i s t a n c ea n df a s t d e h y d r a t i o n ,w h i c h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w a y to e n s u r e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i n c r e a s e a n d s t a b l e y i e l do fm a i z e .E x c e l l e n t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N 6321i s c r e a t e db y u s i n g X i a n y u508m a i z ev a r i e t y a s t h eb a s i cm a t e r i a l a n ds e l e c t i n g it t h r o u g hm a n u a l a s s i s t a n c e .S t u d i e so nn e w g e r m p l a s m p h e n o l o g y ,r e s i s t a n c e ,f e r t i l i t y ,b l o o dr e l a t i o n sa n 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s h o w e d t h a tN 6321b e l o n g s t o t h eR u i d e g r o u p ,w h i c h r e q u i r e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c c u m u l a t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2650ħ,h i g hr e s i s t a n c e t o l e a f s p o t ,h i g hr e s i s t a n c e t os i l ks m u t ,h i g hr e s i s t a n c e t os t e mr o t ,m e d i u m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s p i k e r o t ,a n d g o o d y i e l d .T h e n e wc o r nv a r i e t y n e n d a n 21b r e db y N 6321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h o r t s t e m ,d e n s e t o l e r a n c e ,e a r l y m a t u r a t i o n a n d s u i t a b l em a c h i n e h a r v e s t i n g ,w h i c h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p l a n t i n gi n t h e f i r s t t e m p e r a t ez o n ea n dt h es e c o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a n dh a sb e e nf a v o r e db y t h e p u b l i c i na c t u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s e l e c t i v e b r e e d i n g mo d e l h a s g o o d p r o m o t i o n v a l u e i n f u t u r em a i z e p r o d u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m a i z e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 ;d i s e a s e r e s i s t a n c e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6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四单136号的选育与推广

19 "2 0 9 9 0 0年 参 加 省 晚 熟 、 耐 密 组 区 域 试 验 , 1 9点 次 平 均 公 顷 产 量 96 66公 斤 , 9 . 比对 照 西 单 2号 增 产 2 .% , 比对 照 四 密 2 52 5增 产 97 。2 0 .% 0 0年 同 时 参 加 吉 林 省 生 产 试 验 ,7点 次 平 均 公 顷 产 量 8 1 . 斤 , 比对 照 西 单 2号 增 产 2 .% , 比 对 照 四 密 2 l44公 29 5增 产 1 .% , 均 居 本 熟 期 组 试 验 首 位 。 45 2 3 多 点 试 验 示 范 结 果 .
19 9 9年 在长 春 市 农科 院、农 安种 子 公 司 、吉 林 省农 科 院 、四平 种 子 公 司等 多 点试 验 中 , 均 公 顷 产量 l 175 斤 , 平 l 0 .公 比对 照西 单 2号增 产 5 .%, 04 比对 照 四密 2 增 产 1 . 5 96 %。 20 0 0年 在长 春 市农 科 院 、农 安种 子 公 司 、东 辽 种子 公 司等 多 点试 验 中 ,平 均 公 顷产 量 8144公斤 ,比对 照 西 单 2号 增产 2 .%,比对 照 四密 2 1 . 29 5增 产 1 .%。2 0 45 0 0年在 农
46 % , 淀 粉 7 .4 。 .7 20 %
文 献 标 识码 : B
1 品 种 来 源 及 选 育 经 过
四 单 16号 是 吉 农 北 方 中心 19 3 9 5年 以 C8 0 6 5为 母 本 , 以外 引 系 中 1 6为 父 本 配 制 0
杂 交 组 合 ,1 9 ~ 1 9 9 6 9 7年 进 行 院 内产 比试验 ,1 9 9 8年 参加 省 预 备试 验 ,1 9 " 2 0 9 9 0 0年 参 加 省 区 域 试 验 、 生 产 试 验 ,经 多 年 多 点 鉴 定 结 果 表 明 ,该 品种 为 晚 熟 、 耐 密 、 高 产 、 稳 产 、抗 逆 性 强 、抗 早 、适 应 性 广 、 品 质 优 良 的 新 玉 米 杂 交 种 。2 0 0 1年 2月 通 过 了 吉 林 省 农 作 物 品种 委 员会 审 定 ,准 予推 广 。
高粱杂交种吉杂136的选育与栽培

摘要阐述了高粱杂交种吉杂136的选育思路及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试验结果等,总结了该品种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适宜的种植区域等,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吉杂136;选育;栽培中图分类号S56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23-0033-01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Hybrid Sorghum Jiza 136LI Ji-hong CHEN Bing-ru HOU Jia-ming LI Wei GAO Shi-jie *(Crops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ongzhuling Jilin 136100)Abstract Breeding ideas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test results of hybrid sorghum Jiza 136were elaborated ,main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etc of the variety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ariety.Key words sorghum ;hybrid ;Jiza136;breeding ;cultivation高粱杂交种吉杂136的选育与栽培李继洪陈冰嬬侯佳明李伟高士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吉林公主岭136100)高粱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作物。
它具有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性,在我国北方和黄淮流域的干旱、半干旱、低洼盐碱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高产迟熟新组合特优269及高产栽培技术

测试 中心检测 : 糙米率 8 1 . 4 %, 整精米率 6 4 . 3 %, 长宽比
2 . 2 ’ 垩 白米 率 9 6 %, 垩 白度 2 4 . 5 %, 胶稠度 4 8 a r m, 直 链 淀 粉含 量 2 6 . 0 %, 可食用 、 酿酒 、 加 工 米粉 等 。 1 . 3 抗性 经 过 3年 的 大 面 积 试 验 示 范 种 植 , 在 广
1 特征特性
1 . 1 农 艺性 状 特优 2 6 9早 造 全 生育 期 1 3 4 . 9 d , 晚造 1 2 6 ; 有效 穗 数 1 7 . 1 万
/ 6 6 7 m , 株高 1 2 2 . 2 c m, 穗长 2 2 . 9 c m, 每穗 总粒数 1 5 0 . 9 粒, 结实率 7 8 . 8 %, 长宽比 2 . 7 , 千粒重 2 6 . 6 g 。该组合株
4 . 6 化学调控
对地上部长势过旺的地块 , 灌头水前
蛾和红蜘蛛等病虫害要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
5 ~ 7 d( 即 叶片数 1 l ~ 1 5 片) , 每6 6 7 m 用5 0 % 矮壮 素
8 0 ~ 1 0 0 g , 兑水 3 0 ~ 4 0 k g; 第2 次在 6月底至 7 月初( 即
在灌 头水前揭去地 膜 , 并 及 时 回收 残 膜 。
水 墒的需要 , 浇足浇透 , 不旱不淹 ,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田间 持 水 量 的 7 0 %。第 1 水 于 6月 上 中旬 灌 完 , 或 根 据 甜菜 长相 , 当 中午 大部 分 叶 片呈 萎 蔫下 垂 , 而 到傍 晚
沟 灌地 揭膜 后 开沟 、 施肥 、 培土、 灌水。
良 种 良 法
寸 阖 种{ l }
猪配套系选育及地方猪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与引入猪种杂交培 育新品种或配套系,实现两种资源的优势互 补,也是我国猪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方向 太湖猪、黄淮海黑猪、荣昌猪、乌金猪、 撒坝猪、海南猪、湘西黑猪、民猪、清平 猪、藏猪等,有的已通过审定,有的正在 培育
23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杂种优势
➢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
根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 源状况》介绍,我国已认定的地方猪种 有72个,其中34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 源保护品种
9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 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20
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
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结合 在有选择的重点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技术 和设备的同时,加强新品种/系的培育, 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根据市 场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 的品种改良
21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对地方猪种资源进行分类,逐步形成以保护 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制定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培育计划,有 条件的地方要着手进行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从长远来看,可 以发展成真正的以中国地方猪种血统为主 的新品种
系目标清晰,避免选育的纯系和生产的 商品肉猪不一致) 育种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4
配套系猪的优点
➢群体整齐 ➢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 胴体品质好
➢品系选育、多系配套、健康养殖、食品安 全是世界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5
➢PIC、Sehgers和Topigs等,均采用多系配 套组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都很高,尤其 适合于规模化饲养,并且随着生产和市场的 变化,不断推出新的配套组合,实现了对资 源利用的最佳配置
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

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自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繁殖的过程,自交系则是特指由无性系(无性繁殖),或具有优先自交繁殖的自交种群所组成的群体。
自交系选育及应用是指通过自交繁殖,筛选和培育具有一定优良性状的自交系,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育种目的。
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优良种质的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植株或个体作为材料,如高产、抗病、耐逆等。
2. 初代杂种组合:将选择出来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F1)杂种。
3. 后代自交:将第一代杂种的个体进行自交,得到F2代。
在F2代中,由于杂合子的重新组合和基因的重新组合,可能出现优良性状失传或隐性基因的表现。
4. 选择与定向杂交:在F2代中,根据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并进行定向杂交,以进一步改良自交系。
5. 重复自交:将选择和杂交过程进行多代重复,逐步固定优良性状,同时淘汰不良性状,形成纯系。
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改良和改进种群的性状,提高适应性和生产力,满足特定需求的育种目标。
自交系在农业、植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基因纯化: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逐步固定优良性状,并淘汰不良基因,使种群基因组变得相对纯化。
这对于种子生产和种业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基因纯化的种子才能保证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父本筛选:在成本较高的杂交育种过程中,自交系可用于筛选优良的父本,减少后续杂交育种的时间和成本。
3. 基因组学研究:自交系提供了研究基因组演化和基因功能的理想模型,因为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基因组和亲缘关系。
4. 品种改良: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改良和改进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力,如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抗病虫害等。
5. 稳定性测试:自交系可以用于测试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估其在不同地区和种植条件下的表现。
总之,自交系选育及其应用在育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它通过基因纯化、父本筛选、基因组学研究、品种改良和稳定性测试等方式,为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
优质中早熟水稻品种炳优1009选育与应用

优质中早熟水稻品种炳优1009选育与应用收稿日期:2017⁃09⁃18 修回日期:2017⁃10⁃09第一作者简介:汪德义(1971⁃),男,陕西安康人,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及农技推广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14项成果受到部、省、市级奖励。
汪德义1,袁冬贞2,陈宝莉1,陈 浩1,白小沙3(1.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2.陕西省植保总站,陕西西安 710003;3.汉中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中 723200)摘 要: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杂交育种、系谱法和穿梭育种相结合,选育出早熟、优质、高配合力的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RD009,与外引优质不育系炳1A 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三系中籼中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炳优1009,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的突出特点,于2014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适合陕南海拔850米以下稻区种植,通过高产栽培试验研究,配套其绿色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关键词:炳优1009;优质;选育;绿色高效;机械化1 选育背景陕南安康、汉中两市为优质水稻最适生态区,常年种植面积13.33万hm 2左右。
种植区域大致可分为海拔650m 以下川道丘陵稻区和1000m 以下浅山及中高山稻区。
目前陕南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绝大多数品质为普通稻谷品种,少数可达国标<优质稻谷>三级标准,品质达<优质稻谷>二级以上标准的品种极少,尤其是在海拔1000m 以下浅山及中高山稻区种植的中早熟水稻品种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的品种就更少了。
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抗病、早熟水稻新品种,课题组利用自育早熟、优质、高配合力的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RD009做父本,与外引优质不育系炳1A 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三系中籼中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炳优1009;该品种历经2年品种品比试验、2年品种区域试验及1年生产试验,于2014年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西 农科 院 水 稻 所 。 南 宁 50 0 ; 2 广 西 大 学 农 学 院 。 南宁 5 0 0 ; 1广 3 0 7 . 3 0 4
3柳 州 市 丰 都 种 业 有 限 公 司 , 广 西柳 州 5 5 0 ) . 4 0 1
S ONG ip n Zh — i g ,W EIS a — u ,W E h — a g ,S — n ,M AO a g x a g , h n f I S ib n HIYu mi Ch n — i n
LIZ a — n ,Z h o a HOU a g ,XI — ig ,QI Dig x a 。 H n E Li n p N n — in ,TU — u 。 Ye g o
( . i ee rh I s t t, a g i c d m f A rc l r l ce cs Na nn 3 0 7 C ia 2 A r utr l 1 R c R sa c nt ue Gu n x a e y o g i t a ine , n ig 5 0 0 , hn ; . g i l a e i A uu S c u C l g , u n x ie s y。 n ig 5 0 0 。 h n ; . e g u S e s o L d o i z o , iz o ・ o e e G ag i l Unv ri Na n n 0 4 C ia 3 F n d e d . t f L u h ua t 3 C L u h u
摘 要 : 优 1 6是 以 龙 特 甫 A 为 母 本 . 1 6为 父 本 配 组 育 成 的 强优 势 感 温 型 中 熟 组 合 . 有 株 型 集 散 适 中 、 特 3 R3 具 穗 粒结 构 协 调 性 好 、 期 适 宜 、 质 优 、 逆 性 强 等 优 点 。 合 于 桂 中 、 南 稻 作 区作 早 、 稻 种 植 。 北 稻 作 区 作 晚 稻 熟 米 抗 适 桂 晚 桂 种 植 。2 0 06年 2月 通 过 广 西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
维普资讯 ・3 2Biblioteka ・ 6 广 西农 业 科 学
20 0 6年 第 3 7卷 第 4期
中熟 组合特优 1 6的选 育与应用 3
宋智 萍 韦善 富 韦仕 邦 , 石 瑜 敏 毛 昌祥 黎 兆 安 周 行 , , , , , ,
Ke r s y rd rc ;me i m t rt ;Te o 6 r e i g y wo d ;h b i ie d u ma u iy y u 1 ;b e d n 3
Gua ngxi54 01.c^ na) 50 i
Ab ta t sr c :Te o 3 s a n w t o g t e mo e st e t p y rd c mb n t n wi d u ma u iy,wh c y u 1 6 i e s r n h r s n i v y e h b i o i i a i t me i m t rt o h ih wa r d t r u h a c o s r e i g b t e o g e u A s f mae p r n n 3 s ma e p r n . I r s n e s b e h o g r s b e dn e we n L n t f a e l a e t a d R1 6 a l a e t t p e e t d g o ln y e o d h r n f p n c e a d g an c n i u a i n。s i b e ma u a i n p ro o d p a t t p .g o a mo y o a il n r i o f r to g u t l t r t e id・g o u l y a d a o o d q ai n t s r n e it n e t .Te o 3 s a a t d t l n n mi d e a d s u h r e z n s o a g ia a l n a e t o g r ss a c ,e c y u 1 6 i d p e o p a t i d l n o t i o e f Gu n x s e r y a d lt c r e n n n r h z n s o a g i s l t ie twa e tf d b a g i mmit e f rCr p Va it gs r — i ,a d i o t o e fGu n x a e r .I c a c s c r i e y Gu n x i Co t e o o re y Re it a to e . 0 6 in i F b 2 0 . n
关键词 : 交水稻 ; 杂 中熟 ; 优 16 选 育 特 3;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0 ¥ 1.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8 6 (0 6 0 一O 6 一O 1 0- 1 12 0 )4 3 2 2
Br e i nd a lc to f m e i m a u iy c m bi to y u 1 e d ng a pp i a i n o d u m t r t o na i n Te o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