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动物的感官
《动物的感官》导学案

《动物的感官》导学案一、导语动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之一,它们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外界世界。
了解动物的感官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存状态和行为习性。
本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探索动物的感官系统,了解不同动物的感知能力及其在生存中的作用。
二、目标1. 了解动物的各种感官器官及其功能;2. 掌握不同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环境的关系;3. 能够分析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感知行为。
三、导入1. 引入话题:你知道动物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吗?动物的感官和人类有什么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动物的感知世界吧!2. 提出问题:动物有哪些感官器官?它们是如何帮助动物感知外界环境的?动物的感官系统与生存有什么关系?三、学习内容1. 动物的感官器官及其功能1.1 视觉系统:不同动物的视力和颜色感知能力;1.2 听觉系统:动物的听觉范围和听觉灵敏度;1.3 嗅觉系统:动物的嗅觉器官及其在寻找食物和伴侣中的作用;1.4 味觉系统:动物的味蕾结构及其食物偏好;1.5 触觉系统:动物的触觉感知器官及其在避险和繁殖中的作用。
2. 不同动物的感知能力2.1 猫科动物:夜视能力强,听觉敏锐;2.2 鸟类:视觉范围广,听觉灵敏;2.3 鱼类:味觉和嗅觉敏感,视觉适应水下环境;2.4 昆虫:触角感知能力强,嗅觉灵敏。
3. 动物的感官与生存3.1 捕食:视觉和嗅觉帮助动物寻找食物;3.2 交配:听觉和视觉在动物间的求偶行为中起关键作用;3.3 避险:触觉和听觉帮助动物感知外界危险信号。
四、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物的感官系统及其在生存中的作用。
不同动物的感知能力各有特点,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只有深入了解动物的感官系统,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尊重动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
五、拓展1. 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观察不同动物的感知行为;2.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动物感官系统的知识;3. 开展关于动物感官的实验或观察活动,深入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9、动物的特殊感官

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 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 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其 他小动物。科学家发现 ,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 官,被称为“热眼”。
科学家通过研究热眼发明了:红外望远镜等
完成网络测试 复习一二单元 完成练习册:P12之前
THANK YOU
Insert your subtitle or main 上
把蝙蝠的 嘴封住
蝙蝠像没头 苍蝇似的到 处乱撞,铃 铛响个不停 。
蝙蝠夜里飞 行,是靠嘴 和耳朵配合 起来探路的 。
它由嘴发出高达两万赫 兹的超声波,人是听不 见的。超声波遇到障碍 物会反射回来,传到蝙 蝠灵敏的耳朵里。蝙蝠 通过大脑判断出障碍物 的样子等。
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发明了:声呐、雷达
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和眼睛无关。
再分别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
蝙蝠夜间飞行出现了状况。
新知讲解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蝙蝠
实验次 数
第一次
实验方法
把蝙蝠 的眼睛 蒙上
实验结果
一个铃铛也 没响,一根 绳子也没碰 着。
结论
蝙蝠在夜里 飞行,靠的 不是眼睛。
蝙蝠
实验次 数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第二次 第三次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9、动物的特殊感官
如果你想在野外徒 手捕鱼,那真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虽然你蹑 手蹑脚的靠近水塘边, 但是鱼儿还是迅速的逃 离了。
水中的鱼是如何 感知危险的?
我们以鲫(jì)鱼为例: 将一条获得鲫鱼放在水盆 中,观察他的身体。用放 大镜观察鱼的测线。
实验过程: 1、将两条鱼同时放入浴缸中 ,用手拍打水面,观察两条 鱼的反映。 2、取出一条鱼,用凡士林涂 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 3、用手击打水面,再次观察 两条鱼的变化。
动物的五种感官

动物的五种感官动物作为生物界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它们的感官系统可以说是它们与外界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五种主要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并探讨它们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视觉视觉是动物最常用的感官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并解读外界的光线。
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视觉能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鸟类和昆虫的视觉系统非常发达,它们可以看到更广泛的光谱,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
而夜行动物如猫头鹰和猫则具备更强的夜视能力。
动物通过视觉感知周围的环境,找寻食物,寻找伙伴,识别天敌等。
例如,猎食动物利用视觉锁定猎物,觅食靠视觉追踪到其位置。
另外,动物的视觉也对其社交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很多物种通过观察同类的视觉信号来进行交流,如猩猩、孔雀等。
二、听觉听觉是许多动物非常敏感的感官。
动物通过耳朵接收和解码声音信号。
不同动物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动物甚至能够听到超过人类可察觉范围的声音,如犬科动物的听觉范围更广。
听觉在动物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听觉可以识别同类的呼叫、判断天敌的接近、定位食物的位置等。
例如,大象可以通过低频声音与远处的同类交流,海豚则使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三、嗅觉嗅觉是动物的另一个重要感觉,通过鼻子或嗅觉器官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
大部分动物都具备嗅觉能力,但不同物种的嗅觉敏感度存在差异。
例如,犬科动物的嗅觉非常敏锐,因此被广泛用于嗅探行为,如搜救和追踪。
动物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寻找食物、识别同类、追踪天敌和建立社交联系等。
例如,狼群通过嗅觉识别自己的成员和建立群体间的关系。
此外,一些动物还可以通过嗅觉辨别潜在的配偶,如某些鸟类和哺乳动物。
四、触觉触觉是动物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皮肤和感觉器官来感知外界物体的形状、温度和质地等。
不同动物的触觉敏感度各不相同,有些动物的触觉能力非常发达,如触角昆虫和章鱼等。
触觉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很大。
动物通过触觉寻找食物、探索环境、避免危险和建立社交关系等。
冀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0动物的感官 教案

课题《动物的感官》课型新授学科科学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感官
2、学会正确观察动物如何使用感官
重难点了解动物的感官
教法
学法
互动游戏观察体验教学具准备课件
三个
阶段
教学流程个性设计
自主学习阶
段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动物们都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
二、教学活动:
1、出示课件
大家来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动物们是如何使用他们的?眼、耳、鼻、舌、手、皮肤。
2、观察小狗
拿出图片,问大家这是什么?狗是怎么知道的?狗知道它是什么味道么?怎么知道的?
合作交流阶
段
3、谈话:那么动物们应该怎么正确的使用它们的感官呢?
动物用眼、耳、鼻等感官感知环境。
巩固达标阶
段三、关于动物感官,你还想研究什么?
四、布置课下活动
大家课后可以尝试观察不同动物的眼睛位置(猩猩、孔雀、松鼠、老虎)!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 (10)

4.认识感官福清元洪师范附属小学林如琰【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17新课标版本的一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起始课,主要认识感官和感官的各种功能。
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是感官;(2)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3)知道一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
【学情分析】一、前概念:一年级学生对“感官”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眼、耳、口、鼻、皮肤这几种感官的功能都有初步的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对“观察”这个概念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用眼睛看”的层面上。
二、年龄特征: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而且课堂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暂,抗干扰能力较差。
三、学习特点:一年级的孩子的天性是: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
【设计说明】一、教材处理1.选取教材前两个部分的内容,把教学重点放在充分让学生感受感官的功能上,把了解动物感官的内容做为课堂的拓展作业,下节课再反馈;2.教材的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
在教材中,先认识感官,再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在我的教学中,我把第一个环节“明确什么是感官”,放到认识各个感官的功能之后,这样孩子前面的活动中,对各个感官的功能已经有所体验,再观察的器官,这样孩子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教法说明本节,我顺应孩子“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的天性,精心创设的“去动物王国参加美食大会”的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精心组织的探究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唤醒了孩子的观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并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2.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点。
10动物的感官

10.动物的感官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感知环境。
2.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3.对动物的感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重点:认识到动物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三·难点: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四·课前观察动物怎样看东西,尝味道,听声音等。
五·(一)情景导入:观看导盲犬送盲人回家的视频,提出问题,谁能知道导盲犬为什么能帮助盲人找到家呢?学生说出导盲犬能看见路而盲人的眼睛看不见回家的路。
(二)探究1,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人的感官,知道了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帮助我们感知事物,其实动物也有许多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小狗来研究一下动物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2,在观察之前,我们先要想一想,小狗在干什么?用到了哪些器官,观察时应注意什么?提示:要爱护小动物。
不要用手去触碰它,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它影响它。
3、学生活动:制定计划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4、观察结束时请你及时记录下来。
5、同学们都观察好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说的时候要按照小狗在干什么,用到的是哪个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方式来说。
小狗用鼻子闻气味。
小狗用舌头尝东西。
小狗用眼睛看颜色。
小狗用耳朵听声音。
谁还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狗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那么其他动物是如何感知环境的呢?6、请同学们把你课前观察到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还可以表演一小!组内说的好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下面就请几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展示7、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件)它们是怎么感知环境的呢?现在我们知道了动物和人一样,也要用到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来感知环境.三、应用与拓展1、我们知道动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环境,不同动物眼睛的位置不一样吗?猩猩和老虎的眼睛长在前面,而孔雀和松鼠的眼睛却长在两侧?这是为什么呢?谁能说一说?2、学生回报。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十课《动物的感官》PPT课件

蛇的嗅觉非常发达,它的嗅觉接收器官是舌
头,而不是鼻,蛇经常将舌头伸出来不停的 晃动。蛇的舌头有两根分叉,能吸收空气中 微小的气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狗的嗅觉一般 是人类的250 倍,嗅觉非常 灵敏的狗狗甚 至能达到人类 的上万倍。这 就使得狗狗能 分辨出200多万 种物质散发出 的不同浓度的 气味。缉毒犬、 搜救犬的出现, 很大一部分就 是利用狗狗嗅 觉灵敏的特点。
猴 子 无法 识 别 6种 颜 色 的色 盲
猴子能够分辨出红、绿和蓝色,许多猴子物种没有真实的 视觉模式,事实上,都是至少6种以上色彩类型的色盲。
鸽子
超强的色彩探测能力
具有数百万种色彩分辨能力,被认为其视觉能力远远超出 任何地面上动物的色彩探测能力。它们比人类眼睛能够分 辨更多的色调。
猫和狗: 色盲,夜视能力强
dǎo
mánɡ quǎn wèi shén
me nénɡ bāng
máng
rén
dai lù ne
导 盲 犬 为 什 么 能 帮 盲 人 带 路 呢?
ɡuān chá xiǎo ɡǒu 观 察 小 狗
小狗如何 眼 ---看 感知环境 呢?
耳---听
鼻---闻
舌---尝
其它动物怎样感知环境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ònɡ wù de ɡǎn ɡuān 10 动 物 的 感 官
Shuō shuo tā men de yǎn jinɡ yǒu shén me bù tónɡ 说 说 它 们 的 眼 睛 有 什 么 不 同
食草动物的眼睛总是长在头的两边。 食肉动物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
它的感觉很灵敏,你知道多少?
动物的本领可真大!!
动物用眼、耳、鼻等感觉器官
幼儿园动物的感官教案

幼儿园动物的感官教案主题:动物的感官年龄:3-5岁时间:1小时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幼儿能够理解动物的感官是如何帮助它们生存的。
2.学习动物的感官、它们的结构以及功能和人类感官的不同。
3.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感觉器官和它们的功能。
材料:1. 图片和录音带,用于教授五个感官。
2. 塑料模型或塑料动物,如蜜蜂、狗、猫、蛇等。
3. 杯子、水、刷子、海绵、干毛巾等用于活动的物品。
学习活动:1.介绍五个感官:通过图片和录音带,向幼儿介绍五个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让幼儿观看并听录音带,然后回答问题。
2.五官讲解:每个孩子都应该使用镜子观察他们的五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五官的简单草图,并向幼儿讲解五官的作用,百看不如一试,孩子们可以更好的理解。
3.动物的感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动物的感官是如何帮助它们生存的,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塑料模型或塑料动物,并鼓励幼儿描述这些动物的感官和它们的功能。
例如,蜜蜂使用嗅觉和视觉来寻找花朵并收集花蜜,而猫使用嗅觉和触觉来狩猎。
4.实验:通过给孩子们提供不同的杯子、水、刷子、海绵和较干的毛巾等,让幼儿互相涂鸦,自发地触摸和使用不同的物品,探索任何可以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5.反思:通过问问题或讨论活动,让幼儿表达他们的发现和感受、并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教师可以向幼儿询问“你学到什么了?”“哪个动物的感官最有趣?”等问题。
评估: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观察和交流技巧,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及反应。
总结: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应回顾本节课涉及的主题、目标和重点,并总结幼儿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邀请孩子分享他们从活动中学到的内容并展示他们画的画或做的物品。
扩展:以动物为主题,采用具体实物、图片和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对动物的外貌、习性、生命周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注意点:1. 鼓励每个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增加其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兴趣。
2. 确保活动及其周边环境对幼儿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动物的感官
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3、培养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1.教师可以通过谈话方式引入新课。
播放导盲犬送盲人回家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导盲犬问什么能找到家呢?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探究与发现
1.课前观察周围的动物(猫或狗)怎样看东西,怎样尝味道,怎样听声音,怎样闻气味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汇报。
教师:同学们你都是观察了哪些动物?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出示ppt,指导学生观察猫和狗。
注意引导学生表达时,要让学生有序表达,比如“小狗在...时,是用...器官感知环境”。
并注意其它学生是否倾听发言,教师及时补充并评价。
3.动物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然后全部展示。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物用眼、耳、鼻等感官来感知环境。
三、应用与拓展
1.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环境,不同的动物眼睛的位置一样吗?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发散思维:知道不同的动物的眼睛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