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药用高分子材料总复习

合集下载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复习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复习

绪论1、药用高分子材料是具有生物相容性且经过安全性评价的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

2、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用途药物制剂的辅料高分子前体药物药物制剂的包装材料高分子结构合成化学反应CH2CHCl n1、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是高分子链的基本组成单位。

链节(1ink )形成结构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Monomer),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n为重复单元数,又称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简称DP,平均值,衡量高分子的一个指标聚合物的分子量 M= M0×DP2、均聚物: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共聚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3、加聚与缩聚的区别加聚:由单体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

无小分子生成。

重复单元等于单体。

缩聚:单体间缩合脱去小分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有小分子生成。

重复单元不等于单体。

4、高分子化合物与小分子的区别巨大的分子量(104~107)。

分子间作用力。

无沸点,不能汽化,多以固体或粘稠液体形式存在。

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能。

大多数高分子具有机械强度。

多分散性,具有平均值的概念。

溶解前要经过溶胀过程,较小分子难溶。

5、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按工艺和使用分类:塑料、橡胶和纤维按高分子主链结构分类:有机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按聚合反应分类:均聚物与共聚物按分子形态分类:线型高分子(高压)、支化高分子(低压)、体型高分子、星型高分子、梳型高分子6、高分子的命名习惯命名:淀粉、纤维素按单体名称命名:聚乙烯、聚丙烯商品名:硅油、普流罗尼系统命名1 找全所有结构单元形式。

2 排次序,确定重复结构单元。

3 按有机小分子的IUPAC命名规则命名重复结构单元。

4 在重复结构单元名称前加上“聚”。

英文缩写:PE,PVP,PLGA,PEG(PEO),PS,PVA7、高分子结构分子内结构:近程结构(一次结构):是指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化学结构)远程结构(二次结构):分子大小、构象。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注册管理规定与流程
注册管理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注册管理 注册申请流程:提交申请、审查、批准或拒绝 注册申请资料: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研发报告、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 注册周期: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注册流程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监管要求与发展趋势
监管要求: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册管理:需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申请注册,获得批准后方可上市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用高分子材料将向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展望:加强研发创新,推动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评价目的:确保药用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生物体无毒害作用
评价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体外细胞试验等方法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进行评 价
评价指标:包括细胞毒性、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包 括溶胀度、溶 解度、渗透性 等,影响药物 的释放和吸收。
化学性能:包括 稳定性、生物相 容性、安全性等, 影响材料的持久 性和对人体的反
应。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决定其 性能,如溶解性、稳定性等。
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用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表 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方法与原理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开环反应等。
合成原理:通过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将单体分子转化为高分子链,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 高分子材料。
合成条件: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对合成过程的影响。
合成产物的表征:通过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确保其符合药 用要求。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第一章概论1、生物材料:能直接与生理系统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也称作生物医用材料。

2、生物材料的特征:①生物功能性;②生物相容性。

第二章高分子化学基础(小题)1、高分子化合物: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2、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3、给出一个化合物,知道它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是什么。

4、高分子的基本特征:①:相对分子量很大;②:组成简单,结构有规;③:分子形态呈多样性;④:分子量具多散性。

5、一般高分子的分子量在104~106范围。

6、7、均聚物:由一种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共聚物:由两种以上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共聚而成的聚合物。

第三章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来源1、生物惰性(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硅单体、聚氨脂。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膦酯、聚原酸酯、聚碳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

2、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天然蛋白类:胶原、白蛋白、明胶。

多糖: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透明质酸、肝素。

生物合成聚酯(可降解):聚羟基烷酸酯(PHA)、聚 -羟基丁酸酯(PHB)。

3、高分子医用复合材料(两大类):①结构复合材料;②功能复合材料。

4、基体:起到粘接增强体成为整体并转递载荷到增强体的主要组分之一。

(起黏着作用)增强体:为复合材料中承受载荷的组分。

(起支撑作用)5、高分子凝胶:最大的特点: 体积相转变分类:⑪对非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①PH敏感型凝胶;②温度敏感型凝胶;③光敏感型凝胶;电场敏感型凝胶。

⑫对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①葡萄糖敏感型凝胶;②抗原敏感型凝胶。

第四章蛋白质吸附与生物相容性1、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在宿主的特定环境和部位,与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时所产生相互反应的能力。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参考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参考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第一章绪论1、药用高分子材料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其用途的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按用途分类:㈠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㈡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㈢包装用材料。

按来源分类:㈠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蛋白质类;㈡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如淀粉;㈢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热固性树脂。

3、药用辅料:指能将药理活性的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4、使用辅料的目的:㈠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有助于成品的加工。

㈡有助于保护、保持和加强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

㈢有助于鉴别药物制剂。

㈣增强药物制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药用高分子辅料的特殊要求:㈠对特殊药物有适宜的载药能力。

㈡载药后有适宜的释药能力。

㈢无毒,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㈣无抗原性。

㈤为适应制剂加工成型的要求,应具备适宜的分子量和物理机械性能。

6、目前药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有波拉克林等。

7、高分子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应用:㈠作为片剂和一般固体制剂的崩解剂、黏合剂、赋形剂、外壳。

㈡作为缓释、控释制剂的骨架材料和包衣材料。

㈢作为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的辅料。

㈣作为生物黏着性材料。

㈤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㈥用作新型给药装置的组件。

㈦用作药品包装材料。

8、药用辅料质量标准:保证安全是第一要求,其次,高分子辅料要保证与制剂中的其他组分有良好的配伍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没有明显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毒副作用,没有可预见的致癌、致畸、致突变。

9、第一类残留溶剂:毒性大,对人有致癌性或严重可疑的致癌性,对环境有危害。

第二类残留溶剂:对动物没有遗传的致癌毒性或其他不可逆毒性以及其他毒性明显但可逆的残留溶剂。

第三类残留溶剂:低毒、对人毒性小,不需要规定每日暴露量。

药用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

名词解释1.PE :聚乙烯P2482.PVP: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2003.Polymer: 聚合物P194.CMC-Na:羧甲纤维素钠P1325.PS:聚苯乙烯P2516.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P1517.PEC:氯化聚乙烯8.HPMCAS: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P1529.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25110.EVA: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20611.CMS-Na:羧甲淀粉钠(或乙醇酸淀粉钠)P10712.Pluronic:泊洛沙姆的商品名普流罗尼P21713.PAA:聚丙烯酸P18114. pentaerythritol:季戊四醇15.PEG:聚乙二醇P20816.Poloxamer:泊洛沙姆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非专利名 P21617.PP:聚丙烯 P24918.聚乙二醇:HO-[CH2-CH2-O]n-H19. amylose:支链淀粉20. powdered cellulose:粉状纤维素 P11221.CAP:纤维醋法酯(又称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P12922.MC:甲基纤维素 P13523.HPC:羟丙纤维素 P14324.HEC:羟乙纤维素 P14125:L—HP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P14526.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P151(和6题重复)27. Carbomer:卡波沫为丙烯酸键合蔗糖(或季戊四醇) P18528.NF:法国标准的代号29.De:30.DDS:给药系统1.大多数共混聚合物都是非均相体系。

(√)P352.高分子化合物是以配位键连接若干个重复单元所形成的以长链结构为基础的大分子量化合物。

(×)P183. 聚ε-己内酰胺和聚ε- 氨基己酸是同一种聚合物。

(√)P23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在分子量相同时,则醋酸乙烯比例越大,材料的溶解性、柔软性、弹性和透明性越大。

(√)P2065.无机高分子由除碳以外的其他元素原子组成,即在主链和侧链结构中均无碳原子,一般呈(不)规则交联的面型结构或体型结构。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2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2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一.选择题1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大溶解度——交联聚合物交联度大溶胀度——( )A 小,大B小,小 C 大,大 D小,小 P58 2在聚合物与溶剂体系的电子受体的强弱顺序( )A –SO2OH>C6H4OH>--COOH>CHCNB –SO2OH>CHCN >--COOH>C6H4OHC–SO2OH>--COOH>C6H4OH>CHCND--COOH>–SO2OH> C6H4OH>CHCN P623在聚合物与溶剂体系的电子给体基团的强弱顺序( )A --CH2NH2>C6H4NH2>CONH>--CH2OCH2B C6H4NH2--CH2NH2>CONH>--CH2OCH2C C6H4NH2>--CH2NH2>--CH2OCH2>CONHD C6H4NH2->CONH>--CH2NH2>--CH2OCH2P624聚合物的渗透性及透气性手聚合物的结构与物理状态影响较大,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影响因素( )A温度B分子质量 C极性 D物质分子大小 P635相对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黏度较——,熔融指数较——( )A大,高 B 小,高 C大,低 D小,低 P69 6药物由装置的扩散过程步骤应为( )(1)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2)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3)药物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4)药物溶出冰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A(1)(3)(2)(4) B(3)(2)(4)(1)C(4)(3)(2)(1) D(1)(2)(3)(4) P737下列哪项不就是影响水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 )A 浓度 B温度 C 电解质D溶解度 P798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加速凝胶( )A Ba2+B Cl_C I_D SCN_ P799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阻滞凝胶( )A Ba2+B Cl_C SO42-- D SCN_P79 10生物黏附性形成的理论中常被提及的有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在药物制剂中,哪3种理论具有特殊意义( )A润湿理论,断裂理论, 扩散理论B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C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D扩散理论,断裂理论, 吸附理论 P88 答案 1—5 BCABC 6—10 CDBDA11 、聚合物溶解必要条件就是( )A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Gm)小于零。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高分子高分子是由碳、氢、氧、氮、硅、硫等元素组成的由共价键连接起来的相对分子量为104~106的化合物分子量足够高的有机物。

2、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3、高分子近程结构聚合物的一次结构,也叫化学结构.包括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方式、空间构型、序列结构以及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4、高弹态链节可以较自由地旋转,但整个分子链不能移动。

例如常温下的橡胶。

高弹态是高聚物所独有的罕见的一种物理形态,能产生很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可逆恢复原状。

5. 表面活性剂具有长碳链(碳原子数大于8)的极性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看,表面活性物质是两亲分子,一端亲水(-OH,-COOH,-SO 3Na 等),另一端亲油(憎水)(-R 等)。

当浓度很小时,溶液的表面张力便急剧减小,但减小到一定值后就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

6、自组装胶束两亲性或离子型嵌段(或接枝)共聚物自组装真正纳米尺寸(<100nm),而且呈现较窄的粒径分布.由疏水性内核及亲水性外壳组成.二、填空题1、增塑剂在胶乳包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软化乳胶粒子并降低高分子材料的 Tg ,使包衣过程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2、药物释放机制涉及: 通过孔的扩散,聚合物的降解,从包衣、微胶囊、高聚物微凝胶、聚合物胶束与微乳胶粒等膜表面释放. .其中,控释、缓释给药的机制又可分五类: 扩散、溶解、渗透、离子交换和高分子挂接. .3、天然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单元可以分为多糖类、蛋白质类和其它类.4、作为药用辅料,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不仅用于传统的药物剂型中,而且可用于缓控释制剂、纳米药物制剂、靶向给药系统和透皮治疗系统 .5、用于优质药用塑料瓶的主要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对丙二甲酸乙二酯(PETP) .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冲击强度、耐环境应力性.耐化学性和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阻湿性并且无毒,被广泛用于片剂、胶囊、胶丸药品的包装.三、计算题设一聚合物样品,其中分子量为104的分子有10 mol, 分子量为105 的分子有5 mol, 求该聚合物的数均、重均及粘均分子量. (α值为0.6。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药用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药物释放和/或药物传递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将药物传递到患者体内,并且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药物的释放位置。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医学和药物学意义。

下面是对药用高分子材料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和应用,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缓释材料、靶向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载药纳米材料等。

缓释材料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靶向材料能够将药物定位到特定的组织或细胞,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被生物体降解和代谢,载药纳米材料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2.药物的选择:药物的选择是研发药用高分子材料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适的药物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溶性和生物活性,并且能够通过高分子材料的载体功能进行控制释放。

另外,药物的物化性质也会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作用方式产生影响。

3.高分子材料的选择:高分子材料的选择是研发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高分子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以避免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

此外,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影响药物的载体能力和控制释放机制。

4.药物的载体设计: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载体设计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的关键。

载体应具有合适的结构和形态,以提供良好的药物包封能力和控制释放机制。

常见的载体设计包括微球、胶束、纤维和薄膜等形态,可通过调节载体的孔洞结构、载体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载药量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持续时间。

5.药物的控制释放机制:药物的控制释放机制是药用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控制释放机制包括扩散控制、溶解控制和化学反应控制等。

扩散控制是指药物通过载体的孔洞结构和扩散速率控制释放,溶解控制是指药物通过载体的溶解速率控制释放,化学反应控制是指药物通过载体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控制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对应的转变温度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再经高弹态最
后转变成黏流态,开始转变为黏流态的温度成为黏流温 度。
根据高聚物为基础组分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可将高聚 物分类橡胶、纤维、塑料、粘结剂、涂料、功能高分子等不 同类型。高聚物溶剂的选择原则
二、溶解与高分子溶液 高聚物的溶胀度、溶解、崩解剂概念 在高聚物的溶解过程中首先 “溶胀” ,然后 才能溶解,一般很缓慢,高聚物溶解过程表现出的 溶胀性使得它能够在一些固体片剂中产生崩解作用。
适应性。
(3)有助于从外观鉴别药物制剂 (4)增强药物制剂在储存或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概 述
一、高聚物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高聚物的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分为近 程结构、远程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具体内 容。动态粘弹性、玻璃化温度、形变本质 三、高聚物的力学性能:高弹性、粘弹性
PVP有较好的可结合性,可与碘、普鲁卡因、丁卡因、 氯霉素等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效果 取决于两者复合的比例。如聚维酮碘(PVP-I)
第三节聚酯及可生物降解类高分子
一、聚乳酸类聚合物
聚乳酸(PLA)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 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中间产物乳酸 是体内糖代谢的产物,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最终分解 产物?。 聚乳酸的降解属水解反应,主要是按照本体侵蚀机 理进行,降解速度与其分子量和结晶度有关。分子量越 高,结晶度越大,降解越慢.
卡波沫(Carbomer)是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的 共聚物烯丙基蔗糖的多羟基在二单体共聚时产生 轻度的交联结构。
二、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是由聚醋酸乙烯(PVAc)醇解而成,因此,分子 链上仍有部分未水解的乙酸酯基团,醇解度。
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维酮PVP)溶液黏度与分子量和 溶剂有关,分子量越大,溶液黏度越大。
二、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多糖类(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等)
化学组成 及化学结 构等
蛋白质类(明胶、白蛋白类)
其他(无特定组成)
淀粉及其衍生物
原料来源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组成性能应用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通过苷 键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体。从其 分子组成单元—糖基的种类分为均多糖 和杂多糖
二、凝胶和功能性凝胶
凝胶
1、定义
凝胶(gel)是指溶胀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即高聚物分子间相互连 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在网状结构的孔隙中又填充了液体介质,这样 一类分散体系称为凝胶。
2、形成 凝胶是由高分子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从高分子溶液转变为凝 胶的宏观特征是高分子溶液失去流动性。影响凝胶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 度和电介质。
3、性质
凝胶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触变性、溶胀性、脱水收缩性和透过性,这 些性质使凝胶在药物制剂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过程中呈现智能化。
功能水凝胶
这类凝胶对温度或pH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所给予的刺 激有非常明确或显著的应答。根据环境变化的类型不同, 环境敏感水凝胶又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温敏水凝胶、pH敏 水凝胶、盐敏水凝胶、光敏水凝胶、电场响应水凝胶、形 状记忆水凝胶。 微胶囊、纳米粒等的释药过程、特性、应用
PAA类水凝胶在pH>4时体积突然膨胀,在pH=7~9范围 由较大的膨胀度,可以设计中性和为碱性环境下进行药物释 放的凝胶型药物制剂系统。
(三)丙烯酸树脂
把在药剂领域中常用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甲基丙 烯酸酯共聚物统称为丙烯酸树脂.
最低成膜温度 最低成膜温度(MFT)是乳液在梯度加 热干燥条件下形成连续性、均匀而无裂纹的薄膜所需的最 低温度。一般,包衣树脂的MFT在15~25℃范围。对于 肠溶型树脂,加入一定量增塑剂或MFT较低的树脂是非常 必要的。
第五节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力学性能的基本物理量和特点
1.应力和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又不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几 何形状和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或形变。材 料宏观变形时,其内部分子及原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 分子间及原子间对抗外力的附加内力,达到平衡时,附加 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为应力,其值与外加的应力相等。
第 六 章 高分子药物
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与机体组 织作用,从而克服机体功能障碍达到促进人体康复 的一类药物,称为高分子药物。一般地,高分子药 物既有长效,能够控制释放,又有特效,能够在特 定地点生效,在人体需要的部分起药物作用。 天然与生物高分子药物包括多糖类高分子药 物、蛋白质与多肽类高分子药物、核酸类高分子药 物
单体 结构单元、分子量等
二、聚合反应
单体、结构单元、链节等概念
由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反应是聚合反应。主要有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按照链式反应机理进行。所产生的聚合物的化学组 成与所用的单体相同。聚合物的分子量瞬间达到
最大值。实施方法
缩聚反应:按照逐步反应机理进行。所形成的聚合物的化学组 成与起始单体不同,反应中存在分子量大小不
第六节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化学性能
一、高分子材料的毒性 1.单体
高聚物材料的毒性通常来自于残留的单体
2、高分子结构 高聚物的毒性因化学结构、分子量大小以及聚集态结构 的不同而有差异。 3存在的情 况下进行的,若催化剂及其分解物残留在合成的高聚物中, 将是有害的
等的缩聚物。实施方法
第二节 药用高分子材料通论
一、药用高分子材料 药品生产和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作
为药物制剂成份之一的药用辅料和高分子药物,以及与药物接
触的包装储运高分子材料。 二、医药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1)在药物制剂植被过程中有利于成品的加工 (2)加强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
第五章 药用合成高分子
定义:药用合成高分子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一、丙烯酸类均聚物和共聚物 (一)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PAA)是由丙烯酸单体加成聚合生成的高分子,用氢氧
化钠中和后即得到聚丙烯酸钠(PAA-Na),二者都是水溶性的聚电解质
(二)聚丙烯酸水凝胶
聚丙烯酸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广泛用于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 究。
2、弹性模量
简称为模量,是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是材料刚度的表征。模量 的倒数称为柔量,是材料形变容易程度的一种表征 3、硬度 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机械压力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 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所以有时用硬度作为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 一种近似估计。
4、强度
材料的强度就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换句话说,当施加外力超 过材料的承受的能力时,材料将被破坏。材料力学强度包括拉伸强度和抗 冲击强度等。 5、静态、动态粘弹性 6、影响高聚物强度的因素 7、高弹性的特点
四、高弹性的本质、特点
第三节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 非晶态高聚物内部分子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在 宏观上表现为三种力学状态,即玻璃态、橡胶态、黏流 态并对应于三个不同的温度区域。非晶态高聚物,在玻
璃化温度以下时处于玻璃态;玻璃态高聚物受热时,向
高弹态转变,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成为玻璃化转
第七节 合成氨基酸聚合物
聚氨基酸是一类生物降解高分子,对生物体无毒、无副作用、 无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通过体内的水解或酶 解反应最终降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聚谷氨酸 聚谷氨酸(PGA)是谷氨酸通过肽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多肽分子, 在体内不产生积蓄和毒副作用。水溶性极好,可增加药物的溶解 性;为弱阴离子型聚合大分子,能够在血液循环中停留较长时间, 对靶向给药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药用高聚物与天然高聚物的比较?
三、高分子对制剂过程及药物的作用
高分子材料在传统制剂和现代的缓控释及靶向制剂
中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促进了药剂技术的飞速进步。
在传统剂型中,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仅仅是药物的被动 载体,主要用作为片剂和一般固体制剂的辅料。其黏合、 稀释、崩解、润滑等作用。现代药剂学中除了必须使用高 聚物做赋形剂外,还用高聚物作为缓控释药物传递系统的 组件、骨架材料、微囊材料、膜材料以及包衣材料。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原理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的界面性能
一、表面和界面 密切接触的两相之间的过度区(约几个分子的厚度)称为 界面,如果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高分子在溶液界面可以形成表面膜。高分子表面膜的 主要特点是分子量对膜的性质影响不大,在表面压π大于 0.5mN/m 时, π-a关系一般与分子量无关,因此,a通常 表示一个链节的面积或1mg高分子的面积。
药用高分子材料总复习
第一章 绪 论
一、高分子基本概念
分子量很大的一类化合物,常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或 高聚物,有成百上千个原子组成的大分子构成。通常,分 子量在104 以上者常称作高分子化合物。 按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分类,高聚物分为有机高聚物, 元素有机高聚物和无机高聚物。
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元素、无机
第四章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
一、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自然界存在的可供药物制剂作辅料的高分子化 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甲壳素、海 藻酸、透明质酸、明胶以及白蛋白等。大多数天然 药用高分子材料无毒,应用安全,性能稳定,价格 低廉。 聚乳酸、纤维素、淀粉、卡波沫、甲壳素、阿拉伯 胶、壳聚糖等使用场合
第七节 高聚物的成型加工性能
一、高聚物的可挤压性 高聚物通过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二、高聚物的可模塑性
指材料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形变和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 能力。 三、高聚物的可纺性 指聚合物材料通过加工形成连续的固态纤维的能力。 四、高聚物的可延性 表示无定形或半结晶固体聚合物在一个方向上受到压 延或拉伸变形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