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蒙
宋史_侯蒙传_阅读附答案

宋史·侯蒙传阅读附答案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中举,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毋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发觉而撤兵。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办加冠礼,叫作冠。
高中文言文阅读: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穆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选自《宋史·侯蒙传》,有删改) [注] 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戴帽子。
名人传记文言助读——侯蒙传

【名人传记文言助读】侯蒙传侯蒙,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选自《宋史·侯蒙传》)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一日挥千金()(2)知.柏乡县()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3. 翻译句子。
(1)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 侯蒙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1)有时(2)做知县2.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3. (1)百姓打官司,他都是当庭裁决,受罚的人没有怨言。
(2)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湖中哪能还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括号内容不译也可)4. (1)从“有俊声,急义好施”中看出他是个有正义感、乐善好施的人;(2)从“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可看出他是个断案公正、明察秋毫的人;(3)从劝说皇帝释放“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可看出他是个善于劝谏、仁义忠正的人;(4)从上书皇帝“献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可看出他是个忠君爱国、为君分忧的人。
(任意答对三条即可)【翻译】侯蒙,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侯蒙字元功阅读答案

侯蒙字元功阅读答案侯蒙字元功阅读答案引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有做过阅读,那么做完有关侯蒙字元功的阅读题之后,相关的阅读答案哪里有呢?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的文章,欢送阅读!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沉着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假设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假设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发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以下对文中字体加粗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假设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假设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假设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假设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2.以下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弱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拟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宋史·侯蒙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明清时期称殿试之一甲三名为“进士及第”。
C.“拜”,指授予官职。
“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左迁”,指贬官、降职。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最后却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损国力,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侯蒙

参考翻译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成年时,有好名声,急义好施,有时一天挥霍千金。
考中进士后,调任宝鸡尉、柏乡知县。
百姓诉讼都在县衙判决,受罚者没有怨意。
转运使黄湜听说他的名声,准备推荐他,召他到转运司陈述政事,侯蒙因为要出县境不肯前往。
黄湜大怒;后来巡视各县,检阅文书,想找岔治他的罪;后来没有一处可以指责,就以宾客之礼相见,说:“你真是个能干的官吏啊。
”黄湜率领诸使联合推荐他。
西边将领高永年死在羌地,徽宗大怒,亲自书写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令侯蒙前往秦州逮捕审讯。
将出发时,任命他为给事中。
侯蒙到秦州,仲武等人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告诉他们说“:你们都是侯伯,不能让狱吏污辱你们,依次讲出实情吧。
”案件还未上报,朝廷任命他为御史中丞。
侯蒙上奏说:“汉武帝杀死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被缢杀而晋侯高兴,孔明死而蜀国被轻视。
现在羌人杀死我国一个都护,而让十八位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己毁坏自己的肢体啊。
要想身体不得病,可能吗?”徽宗醒悟过来,赦免他们不予追问。
侯蒙升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
这年郊祭朝廷预先办理,尚书主管政事。
这时,皇帝秘密告诉他。
侯蒙回答说:“用财利讨好君主而进升,我不敢这样做。
”遭母丧,守孝期满,恢复旧官,于是任同知枢密院。
进升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在此之前,御史中丞蔡镬大力诋毁张商英的私事,皇帝下旨命令举行廷辩。
侯蒙说“:商英虽然有罪,但他是宰相;蔡镬大力诋毁,虽是言官,但他是从臣。
让他们廷辩,岂不有伤国体?”皇上认为是这样。
一天,皇上从容问侯蒙说:“蔡京这人怎么样?”侯蒙回答说“:假如蔡京能心术端正,即使古代贤相也无法比拟。
”皇上点头称是,而且让他秘密侦察蔡京的行为。
蔡京听说后怨恨他。
大钱法有弊端,朝廷准备改十为三,主藏吏来报告说“:诸府都把大钱拿到市场购物,都怀疑法令会改变。
”侯蒙说:“我们府里积钱有多少?”守藏吏回答说:“八千缗。
”侯蒙吼道:“怎么会有变更而我不知道的呢?”第二天,诏令下达。
山东省潍坊市2022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文言文翻译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七)文言文翻译一、考点针对练1.(2022·天津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1)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译文:(2)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译文:答案:(1)像李台州,他的事迹莫非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关键词:若,像;兹,此,这;谓,说;“至孝通于神明”即“至孝于神明通”)(2)我每次给士大夫们说这件事,听的人肯定被感动得哭泣。
哪个人没有母亲呢?有母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关键词:之,这件事;闻者必泣,被动句;是,这)[参考译文]颂赞说:孔子说:“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神明。
”像李台州这样,诞生时不知道失去母亲,长大后却知道查找母亲,查找母亲却不能找到,找不到却坚持不懈,走访了一半的天下,在老年的时候才找到。
过去东坡先生赞颂朱寿昌,至今歌咏成为美谈。
像李台州,他的事迹莫非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不是至孝莫非能感动天地神明吗?不感动天地神明莫非能找到母亲吗?我每次给士大夫们说这件事,听的人肯定被感动得哭泣。
哪个人没有母亲呢?有母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宋史_侯蒙传》阅读附答案解析

《宋史·侯蒙传》阅读附答案解析侯蒙,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中举,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日:“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毋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③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日:“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日:“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日:“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日:“吾府之积若干?”日:“八千缗。
”蒙叱日:“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日:“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帝日:“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发觉而撤兵。
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B.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C.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D.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20岁时举办加冠礼,叫作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蒙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
《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
《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
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轶事典故
几位才情既高,品貌又佳的少女在大观园里搞累了赋诗的活儿,就想何不去填写词作来增添增添新鲜感?于是大家便因才女史湘云这“柳絮词”各自施展开了手脚,匆匆填写起来。
跟平时逞才斗智的结果几乎一模一样,若论情感的悲凉和缠绵,那自然就没有人敢同黛玉一决高低的;而湘云之词也因情致妩媚被人称道。
只是可惜得很,终生极爱赋诗填词的公子哥儿贾宝玉却又“落第”了。
至于其中素以世俗眼光看问题并因此争得许多实惠的薛宝钗,她此次所填的词居然也被“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自然这首为尊……’”而薛氏这首词牌名为《临江仙》的词作,其中最为警策也最为令人欣赏的,应该还是该词的结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令人歆羡不已的场景,即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事实上,薛宝钗这警句却也并不是她的自创,而是有所蓝本的。
她所借鉴着的词作,也正属于同一词牌的宋人作品;只是这宋人《临江仙》还涉及一个令人甚受鼓舞的故事呢!
这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如今籍贯山东高密的侯蒙(1054~1121)。
这侯蒙先生后来的政绩可不简单,要知道,当年建议宋徽宗招降宋江并使之攻打方腊的主意就是他给出的;而他对徽宗皇帝就曾严肃地预告后来成为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