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

合集下载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一、项目区概况xxxxxxx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xxxxxxx南部的xxxxxxx,项目区地跨东经112°56'32"~112°58'53",北纬28°52'38"~28°54'36"。

涉及xxxxxxx同洲村、双江村(由原汨江村、小江村合并)、大江村、新莲村、万兴村、龙须村等六个村,人口4800人,土地总面积744.59公顷(已扣除项目区内居民点用地和河流水域及墓葬用地)。

项目区东抵汨罗市楚塘乡牛栏湖村及屈原村;南抵xxxxxxx龙须村、万兴村;西抵xxxxxxx灰滩河;北抵凤凰乡香游湖村、汨江村及灰滩河。

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73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度,全年无霜期265天,年降水量1247.6毫米。

项目区属河流冲积平原,地面高程25.00 m左右,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项目区内成土母质磊石山为砂岩变质岩,东南高地及部分平原为第四季红色粘土,中部及西北部为河湖冲积物,质地疏松而较肥沃,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较强,宜于水稻、蔬菜、甘蔗种植。

二、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建设规模为744.59公顷,其中农用地742.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9.76%(水田580.58公顷,占77.97%;旱地69.00公顷,占9.27%;菜地2.09公顷,占0.28%;疏林地9.41公顷,占1.27%;农村道路用地20.56公顷,占2.76%;坑塘水面19.59公顷,占2.63%;农田水利用地19.34公顷,占2.60%;田坎22.22公顷,占2.98%);未利用土地1.8公顷,占0.24%(荒草地1.8公顷,占0.24%)。

调查村土地情况汇报

调查村土地情况汇报

调查村土地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村庄的土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此向大家进行汇报。

通过调查发现,村庄的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善。

首先,我们发现村庄的土地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部分农田长期荒芜,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一些农田过度开垦,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制约了村庄的发展。

其次,土地流转和承包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和承包的政策不够了解,导致了一些纠纷和矛盾。

同时,一些承包合同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缺乏明确的权责义务,需要及时规范和完善。

另外,村庄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思路。

同时,一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长期荒芜的农田,可以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引导农民进行种植或养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过度开垦的土地,需要及时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好农田和生态环境。

其次,加强土地流转和承包的管理。

加强对土地流转和承包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帮助农民了解政策,避免因政策不明导致的纠纷。

同时,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和承包的行为。

另外,推动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

鼓励农民开展农业旅游、生态养殖等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

总之,村庄的土地资源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村庄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国土调查情况汇报

国土调查情况汇报

国土调查情况汇报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单位对本地区的国土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总,现将调查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本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实地勘察和数据
整理,我们发现本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但部分地区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需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工作。

此外,本地区的林地和草地资源丰富,但部分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破坏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未利用或者闲置的土地资源,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对本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

经过勘探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本地区存在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这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再次,我们对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们发现本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存在着水质污染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最后,我们对本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

我们发现本地区存在着地质
灾害、水灾、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本地区的国土资源调查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结合调查结果,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感谢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将不断努力,为国土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地权属调查报告

土地权属调查报告

土地权属调查报告土地权属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土地权属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特定区域内土地的权属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调查范围包括XX 市XX区域内的土地,涉及农田、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用途的土地。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

实地考察是主要的调查手段,通过实地勘查和访谈,了解土地使用情况和权属情况。

文献研究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土地登记档案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

问卷调查则是为了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意见。

2. 调查过程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和数据整理阶段。

在准备阶段,我们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初步了解,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了调查的目标和范围。

同时,还制定了调查计划和调查表格,为实地调查做好准备。

实地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的核心。

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深入到调查区域,对农田、城市建设用地等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记录。

同时,还与当地农民、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土地权属的认知和看法。

数据整理阶段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我们对实地调查的记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验证。

最终,形成了本次土地权属调查的报告。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1. 农田土地权属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农田土地的权属情况相对较为清晰。

大部分农田的权属归属于农民个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他们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土地使用权。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一些土地可能存在权属不清、流转手续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2. 城市建设用地权属情况城市建设用地的权属情况相对复杂。

一方面,部分城市建设用地的权属归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由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城市建设用地的权属归属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他们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

土地整治项目清查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清查报告

目录**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 - 1 -一、项目区所在县概况 ................................................................................ - 1 -二、项目区概况............................................................................................ - 1 -三、基础设施状况 ........................................................................................ - 5 -四、土地利用现状 ........................................................................................ - 6 -五、土地权属情况 ...................................................................................... - 10 - **土地整治项目土地质量评价报告.................................................................. - 13 -一、项目区概况.......................................................................................... - 13 -二、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程序及方法 ........................................................... - 18 -三、土地质量评价成果及分析................................................................... - 28 -四、土地质量评价成果应用的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调查报告

土地调查报告

土地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本次土地调查是针对某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土地的利用状况、土地类型分布、土地质量等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本次土地调查采用了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了土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情况;其次,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统计。

三、调查结果。

1.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以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耕地占比最高,其次是林地和草地,水域面积较小。

2. 土地质量情况。

针对耕地进行了土壤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土壤质量整体较好,pH 值适宜,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3. 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部分土地被随意占用、破坏的情况,部分林地、草地遭受过度开垦和放牧,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建议。

1.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针对土地被随意占用和破坏的情况,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控制土地利用行为,保护好土地资源。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建议农民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合理施肥、灌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 加强生态保护。

针对林地、草地的过度开垦和放牧情况,建议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保护好自然环境。

五、结论。

本次土地调查全面了解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质量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采纳,保护好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致谢。

在本次土地调查中,感谢所有参与调查工作的同事们的辛勤劳动和支持,也感谢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使得本次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调查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调查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调查报告2023-10-26contents •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范围与方法•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现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日益重要,但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属纠纷、利益冲突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调查的必要性调查背景摸清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权…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实际情况,包括涉及的主体、调整的方式、存在的问题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预测未来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趋势,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参考。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导致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问题的原因,如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

调查目的02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范围为XX市XX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和XX个村民小组。

调查范围涵盖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国有土地和争议土地等不同权属性质。

调查范围专家咨询邀请土地管理、法律和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对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为调查报告提供专业意见。

调查方法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收集相关政策法规、档案资料和地图等,了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背景、目的和相关规划。

现场踏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情况。

问卷调查针对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农民和相关单位,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地权属调整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03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现状分析已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面积对已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面积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总面积、涉及的村庄、地块数量等。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1]简版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1]简版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概要-------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帮助了解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数据分析和现地调查等。

调查背景-------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情况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土地利用情况是制定土地管理政策和规划的基础。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统计数据分析和现地调查等。

首先,我们收集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包括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等。

然后,我们组织了现地调查,采集了土地现状的实地数据,包括土地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森林用地。

2. 农业用地占据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的大部分,其中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3. 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园区,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和工业设施。

4. 森林用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自然保护区,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作用。

5. 该地区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例如农业用地的过度使用和建设用地的零碎化。

分析讨论-------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对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我们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土地保护意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限制土地利用权的转让和乱占,推动土地集约利用。

2.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建设宜居城市。

4. 加大森林保护和恢复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一、项目区概况xxxxxxx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xxxxxxx南部的xxxxxxx,项目区地跨东经112°56'32"~112°58'53",北纬28°52'38"~28°54'36"。

涉及xxxxxxx同洲村、双江村(由原汨江村、小江村合并)、大江村、新莲村、万兴村、龙须村等六个村,人口4800人,土地总面积744.59公顷(已扣除项目区内居民点用地和河流水域及墓葬用地)。

项目区东抵汨罗市楚塘乡牛栏湖村及屈原村;南抵xxxxxxx龙须村、万兴村;西抵xxxxxxx灰滩河;北抵凤凰乡香游湖村、汨江村及灰滩河。

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73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度,全年无霜期265天,年降水量1247.6毫米。

项目区属河流冲积平原,地面高程25.00 m 左右,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项目区内成土母质磊石山为砂岩变质岩,东南高地及部分平原为第四季红色粘土,中部及西北部为河湖冲积物,质地疏松而较肥沃,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较强,宜于水稻、蔬菜、甘蔗种植。

二、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建设规模为744.59公顷,其中农用地742.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9.76%(水田580.58公顷,占77.97%;旱地69.00公顷,占9.27%;菜地2.09公顷,占0.28%;疏林地9.41公顷,占1.27%;农村道路用地20.56公顷,占2.76%;坑塘水面19.59公顷,占2.63%;农田水利用地19.34公顷,占2.60%;田坎22.22公顷,占2.98%);未利用土地1.8公顷,占0.24%(荒草地1.8公顷,占0.24%)。

具体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见表2。

项目区内同洲村面积 221.14公顷,占总面积的29.70 %,其中水田179.60公顷,旱地17.29公顷,菜地0.90公顷,疏林地5.05公顷,农村道路用地6.69公顷,坑塘水面1.88公顷,农田水利用地1.77公顷,田坎6.82公顷,荒草地1.14公顷;大江村面积 148.35公顷,占总面积的19.93 %,其中水田99.63公顷,旱地21.27公顷,菜地0.46公顷,农村道路用地3.53公顷,坑塘水面11.91公顷,农田水利用地6.94公顷,田坎4.15公顷,荒草地0.46公顷;双江村面积 237.21公顷,是项目区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占总面积的31.86 %,其中水田185.88公顷,旱地19.49公顷,菜地0.07公顷,疏林地4.36公顷,农村道路用地6.82公顷,坑塘水面4.61公顷,农田水利用地8.71公顷,田坎7.07公顷,荒草地0.20公顷;新联村面积 129.29 公顷,占总面积的17.37 %,其中水田107.46公顷,旱地10.96公顷,菜地0.65公顷,农村道路用地3.83公顷,坑塘水面1.18公顷,农田水利用地1.24公顷,田坎3.97公顷;万兴村面积 8.60 公顷,占总面积的 1.16%,其中水田8.01公顷,农村道路用地0.29公顷,农田水利用地0.09公顷,田坎0.21公顷。

龙须村面积0.14公顷,占总面积的0.02%,是项目区内面积最小的一个村,合在大江村内计算。

其中水田0.05公顷,农田水利用地0.09公顷。

2.作物种植结构xxxxxxx生物资源种类颇多,经过长期的自然演替和人工培育,形成了许多优良品种。

粮食作物品种资源有水稻、玉米、麦类、豆类、高梁和荞麦等;经济作物品种资源有茶叶、棉花、辣椒、甘蔗、莲藕、油菜等;项目区树种种类较少,主要为杨柳、水杉等。

良好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最适宜的生存空间。

项目区内的作物种植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水田全部栽种水稻,占总面积的71.15%;旱地以甘蔗种植为主,种植面积 34 .32公顷,占总面积的4.61%;其次为玉米,种植面积 27.4 5公顷,占总面积的3.69%;蔬菜种植面积 2.09 公顷,占总面积的0.28%;其余零星种植一些豆类、红薯、高粱等。

3.田块特征由于项目区属于平原地带,因此田块的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比较规整。

项目区内的田块基本上是以村为单位集中连块分布,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大部分是以路和沟渠为分界线,界址十分清楚。

田块根据地面高差不同成行分布,形成格网状布局,有利于土地的整理。

三、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水利设施状况在项目区北面有平江河流经,灰滩河从东、南、西三面环绕项目区,灰滩河蓄水面积0.46k㎡,调蓄量37万m3,平江河蓄水面积1.69k㎡,调蓄量254万m3,项目区内设有排灌机埠5处6台。

其中大江村水源主要依靠平江河上游,全长1000米,宽80米,水深6米,有效蓄水量为24万立方米;新莲村水源是灰滩河,跨村长度1900米,宽50米,水深2米,有效蓄水量8万立方米;双江村水源有五号排渠和平江河,水源充足,但五号排渠和平江河淤塞严重,要求疏通。

同洲村水源有平江河和七五排渠积水,水源可满足灌溉要求。

项目区内同洲村有机埠两台,大江村、新联村、双江村、万兴村各一台。

因长年未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排渠、水沟、坑塘淤塞严重,灌排水不畅。

加之缺乏规划,各村各自为政,项目区未形成统一的排灌渠系,排渍抗旱费用居高不下。

又因耕地不平整,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一次降雨量(十天内)超过80mm,就有80%的水田被水渍,一般要6-7天才能排出,低的地方要10天左右才能排出。

如果在早稻播种期或收早插晚时连续7天晴天,则有30%的田灌不上水,需通过土地整理,完善灌排渠系。

2.交通状况项目区距省会长沙市区90.0km。

在区内有1条长2518m,路面宽度6.50~7.00m,路基宽13.00m,现为混凝土路面的公路与省道相通,对外交通较便利。

但除这一条混凝土路面外,项目区内其他均为土路,田间道路布局零散,生产路非常稀少,而且很不规整。

加之项目区内交通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村庄点间的交通联系及田间管理非常不便。

尤其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机械生产的需要,急需通过土地整理加以改善。

3.林网建设状况项目区在一般年景无风害,除道路两旁种有树木外,未设置农田防护林体系。

4.电力设施状况目前,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能满足目前项目区居民的生活用电及部分生产性用电的需要。

5.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没有开采价值的地矿资源,附近也无工矿企业,因此没有比较集中的污染源,主要的污染源是当地居民点的生活污水。

雨水和生活污水均通过现有的排水沟直接排至灰滩河,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四、项目区土地利用特征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用地及未利用地。

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7.52%,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是农田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60%;未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24%。

这样的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反映出项目区的滨湖平原特征,也体现出项目区通过整理新增耕地的来源主要是未利用地和废弃的坑塘水面及疏林地。

项目区土地具有地势平缓、土壤的结构性和耕性好、水资源丰富、地块成片,区内疏林地、滩涂、荒草地等地类零星分布、沟渠路分布杂乱等特点,在湘北洞庭湖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地条件有利于土地整理,而且土地整理效果好。

项目区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土地利用率为99.76%,耕地利用率为87.52%,远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43.9%,但农业生产条件差。

2.水源条件好,但灌排水系分布零乱,功能分工不明确,等级低,质量差,因排水不畅,项目区内渍涝灾害严重。

3.对外交通联系方便,但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缺乏,村庄点间的交通联系及田间管理不便,不利于农业生产及田间管理。

4.由于项目区属平原地貌,区内地势较低的低洼滩涂地,时受洪水威胁,部分土地有次生潜育化的危险。

5.项目区集体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整理建设。

表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五、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1.土地所有权现状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全部属国有土地所有权,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主体是国家。

区内各村的路、沟、渠,水利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等属国有,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共同使用。

2.土地使有权现状项目区的土地使用权属国有土地使用权,村委会是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

项目区内,包括六个村级单位,分别是大江村、双江村(由原汨江村、小江村合并)、同洲村、新莲村、万兴村、龙须村。

其中同洲村面积 221.14公顷,占总面积的29.70 %,在调查中绘制界址点133 1个;大江村面积 148.35公顷,占总面积的19.93 %,共绘制界址点 657 个;双江村面积 237.27 公顷,是项目区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占总面积的31.86 %,共绘制界址点1347 个;新联村面积 129.26 公顷,占总面积的17.37 %,共绘制界址点1188 个;万兴村面积 8.60 公顷,占总面积的 1.16%,共绘制界址点 63 个;龙须村面积及界址点合并在大江村内。

村与村权属界线明显、清楚,都是以规范的田间机耕道路划界,无飞地、插花地。

权属定界来源于1989年的土地详查资料,当时通过实地调查定界,已在万分之一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五千分之一的土地权属界线图上分别标明了队与队(当时是生产队)之间的权属界线及界址点,各相临生产队之间都签订了权属界线协议书,在土地权属界线图上签字并加盖了公章共同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2003年由省政府批准,撤场建区,设立两镇三乡,由原来的117个队合并为现在的72个村,合村也都是以原来各队的权属界线作为依据。

因此,项目区内的土地使用权主体非常明确、清晰。

各村之间也从没有因权属主体的问题发生过纠纷。

项目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也没有对村与村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界线进行破坏、改变,整理之后各村在权属之间也会无争议。

3.土地经营权现状项目区内六个村的农民享有承包土地经营权。

宅基地经过土地登记发证后农民才是国有土地使用者。

目前项目区的土地采取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经营方式,由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村委会发包给各农户经营,各承包经营户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书。

建区后区管委采取了两田制(口粮田、经营田)的分配方案。

项目区口粮田为每人一亩的标准,经营田没有具体的标准,一般是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有的农户经营几十上百亩,有的只经营了口粮田。

各承包经营户与村委会都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书。

口粮田的承包经营合同书30年不变,经营田的承包经营合同书没有固定,一到五年不等。

六、土地权属现状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不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了土地,田地慢慢向种田大户和少数人手中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