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专家朱吕民讲座资料
新型聚醚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制

科研开发
弹性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2 34 / 5 , * 1
新型聚醚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制 !
亢茂青, 殷 宁, 冯月兰, 赵雨花, 瞿 波, 王心葵
(中国科学院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山西 太原 " ) # " " " ’
第 !期
亢茂青, 等1 新型聚醚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制
・> .・
善了相分离程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这将为制备 高质量聚醚聚氨酯制品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来源。
! 实验部分
! " ! 原材料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 ) : 烟台万 ! ! " # & 、 华产品; 普通聚醚多元醇 (传统碱催化) : ’ % # ( ) 天 津 第 三 石 油 化 工 厂 产 品; 新型高活性 * * + ,, (伯羟 基 质 量 分 数 为 ) ) 、 低 不饱和度 + - !) . 0 (/ ! / 聚 醚 多 元 醇: 、% + 1 + + .2 2 3 4 6 7 7 # ( ( 5) [8 (( / , , ] , 9 :0 (;() 2 < 8 9 $ = " .> + + ? 0( 5 5 、 [8 (( / , @ % 7 7 # ( ) 9 :0 );() 2 < 8 9 $ =" 5 5 , ] , 、 [ ( ) / , ! + + A? 0 ( BC # ( ( 8 9 :0 ( ( ; (2 < 8 9 5 5 , , 、 [8 (( $ = "AD . + ?0*] E C # ( ) 9 :0 );() / ,$ , , 、C$, 2 < 8 9 ="D+ > + ?0*] F # * + + + 5 5 [8 (* ) / ,$ , , 9 :0 .;( 2 < 8 9 ="*( + D ? 0( 5 5 质量分数为 ] 均为自制; 接枝聚合物聚醚 ’ + > . , 天津第三石油化工厂产品; 扩 多元醇 : G 8 G H * ( ) 链剂 > , 丁二醇 (I : 北京化学试剂厂产品; ! # % 8) : 质量分数为* 催化剂 % 6 @ B 3* * 7 J * -三亚乙基二 胺 K 质量分数为 D 的一缩二乙二醇, 美国气 A 体产品公司产品; 有机硅匀泡剂: 、 % 6 @ B 3% /* + ! * 、 , 美国气体产品公司 % 6 @ B 3% / * + ! ( % 6 @ B 3% / > H * (溶剂型) : 青岛德慧精细 产品; 脱模剂 % 9 # * A ( ( 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改性剂: 自配; 稳定剂: 有机 酸, 北京化学试剂厂产品。 ! " # 制备 ! " # " ! 鞋底原液制备 采用半预聚体法合成聚醚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的原料分为 L、 扩链 I 组份。L 组份系多元醇、 剂、 发泡剂、 催化剂、 表面活性剂等组份混合而成 的组合料。I 组份为异氰酸酯封端的半预聚体。 真空脱 聚醚多元醇在 > ( +M 左右的条件下, 水>N , 密封保存以备用。 (多元醇组份) > 1 ( 1 > 1 > L 组份 将脱水聚醚多元醇、 扩链剂、 表面活性剂、 催 化剂等按一定比例加入三口烧瓶中, 升温至 D + ! 充分混合> , 混合均匀后, 再冷却至* A +M, ! (N . 出料, 密封保存。 ! ! +M (异氰酸酯半预聚体) > 1 ( 1 > 1 ( I 组份 将计量的异氰酸酯与脱水聚醚多元醇及改性 剂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三口烧瓶中, 在) +M左右反 应( , 真空脱除气泡, 自然降温 (退火处理) 、 ! *N 出料, 分析游离的—, 密封保存。 / 8 质量分数,
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5㊀配方中加入A⁃33后泡沫的温度变化率及上升速率表示时间变化),也说明后期几乎不发生三聚反应㊂这是因为A⁃33是强凝胶催化剂,催化NCO基与OH基反应形成聚氨酯网状结构,导致NCO基团间接触机会少,很难发生三聚反应,导致泡沫发软㊁强度低㊂3㊀结论(1)聚氨酯泡沫反应中不同阶段的速率㊁温度变化㊁高度变化可以体现在Foamat发泡曲线中㊂(2)PIR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发泡试验中上升速率曲线可出现两个峰,针对两个峰的大小及距离可以对配方进行优化设计㊂(3)利用Foamat泡沫起升测试仪可以显示不同沸点的发泡剂在发泡曲线中差异,还可以判定催化剂对聚氨酯发泡的催化选择性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吕晓奇,于大海,朱彦等.浅析聚氨酯泡沫起升试验与反应过程[J].聚氨酯工业,2015,30(1):44-46.[2]㊀刘访艺,王浩臻,蒋小龙,等.HFC⁃245fa对聚氨酯硬泡板材性能影响的研究[J].聚氨酯工业,2017,32(4):27-30.[3]㊀朱吕民,刘益军.聚氨酯泡沫塑料[M].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㊀刘益军.聚氨酯原料及助剂手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㊀江永飞.聚氨酯硬泡中替代CFC-11的发泡剂[J].黎明化工,1995(4):12-14.收稿日期㊀2018-05-27㊀㊀修回日期㊀2018-08-09ApplicationofFoamatFoamRisingInstrumentinPolyurethaneFoamingDOUZhongshan,WANGLei,LIUYongliang,WANGYaoxi,LIXiaojing(WanhuaEnergysavScience&TechnologyGroupCo.Ltd,Yangtai,Shandong264000,China)Abstract:Aserialofstudywerecarriedbasedonapolyisocyanuratemodifiedrigidpolyurethanefoamfunda⁃mentalformula.TheapplicationofFoamatfoamrisinginstrumentonthefoamingcurveindifferentfoamingsystemswithdifferentblowingagent,catalystselectionandexplainingoffoamingphenomenawereintroduced.Keywords:Foamatfoamrisinginstrument;rigidpolyurethanefoam;polyisocyanuratefoam作者简介㊀窦忠山㊀男,1987年出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聚氨酯硬泡㊂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自修复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可以修复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裂纹或局部损伤,从而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㊂该材料在表面镀层保护㊁生物医药材料㊁锂电池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㊂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研究人员将 牺牲键 引入到聚合物材料中,开发了自修复塑料㊁凝胶或弹性体㊂对于自修复弹性体材料来说,兼顾良好的机械性能㊁高效的自修复效率及优异的光学性能是一个挑战性难题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侠等致力于智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㊂在此基础上,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自修复设计策略 PhaseLockedDynamicChemicalBonds(相锁定动态化学键) ,成功制备出无色透明㊁可快速自修复的高韧高强聚合物㊂研究工作通过 硬段锁定 和 微相分离控制 相结合的策略展开,设计的含二硫键自愈聚氨酯弹性体(PUDS)呈现出无色透明的优异光学性质,最大拉伸强度可达25MPa,断裂伸长率超过1600%,在温和加热条件下(70ħ),弹性体表面划痕可在60s内迅速恢复,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刮擦自修复功能,经多次刮擦自修复后材料的雾度值仅为0 6%㊂这种无色高透明的自修复特征,使得该材料在光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㊂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㊂㊃63㊃聚氨酯工业㊀㊀㊀㊀㊀第33卷。
第四讲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_朱吕民

■ AK-8807、8806、8818,适用于全水发泡体系;
量高达 30% ̄32%,含氮 14% ̄16%,在硬泡中有很高的阻 燃性,尺寸稳定性,耐水解性和耐热性。这类阻燃剂最突 出的特征是燃烧时的生烟量很低,不产生卤化氢,一氧化 碳及氰化氢的生成量,较比含卤素阻燃剂的PU低得多。
与物质基础。
化合物:
今天,聚氨酯硬泡已渗透到建筑、石油化工、冷藏、造
船、车辆、航空航天、电气仪表等多部门作绝热与结构材
料。
二、合成原理
聚氨酯硬泡的制造化学,基本上与软泡的化学原理 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聚醚等含活泼氢化 合物的支化度比较多,形成的聚氨酯化合物的交联密度大, 各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M c )比较小。
废涤纶聚酯多元醇,色深、价廉。苯酐聚酯价贵, 雾化等。目前催化剂方面纷纷推出高分子量催化剂、反
但产品质量好,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苯酐聚酯,它可提高 应型催化剂、不变黄催化剂等。
泡沫耐温性、尺寸稳定性以及改善泡沫韧性、阻燃性
《聚氨酯》2 0 0 7 年 6 月 总第 61 期 77
■专家讲座
3 - 5 、泡沫稳定剂 PU 硬泡用泡沫稳定剂主要有乳化、成核以及稳定作
密度4511kgm压缩强度垂直方向28709kpa平行方向37040kpa闭孔率9588尺寸稳定性100rh7022014天后干热93302冷冻30048隧道耐燃火焰蔓延35e8498烟气790ul790耐燃实间歇火焰b级合格e10898燃烧火焰b级合格47全水发泡的冰箱用pu硬泡电冰箱等家电用品对pu硬泡的尺寸稳定性粘接性及导热系数等要求很高大企业均用环戊烷系列硬泡但小企业难以做到防火要求开发全水pu硬泡应用于冰箱冷柜很有现实意义
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知识介绍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郑 彦1 王文忠2 冷 鹏 (1 山东省立医院 济南 250021) (2 山东大学新材料所 济南 250100) 摘要 聚氨酯树脂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简述了聚氨酯树脂的历史,综述了其应用,介绍了几种新型聚氨酯树脂及废旧聚氨酯的回收方法。
关键词 聚氨酯 液晶 阻燃剂 聚硅氧烷 德国化学家拜尔于1937年发现了异氰酸酯与活泼氢的反应(-NCO +HO --N HCO -),开始了聚氨酯(PU )树脂的研究和应用[1]。
二战期间,德国已经建立起了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聚氨酯实验厂。
战后,美英等国从德国引进了制造方法。
日本于1955年从德国的拜尔公司和美国的杜邦公司引进技术开始了聚氨酯的生产与开发。
自此聚氨酯树脂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相继发明了聚氨酯混炼胶、浇注胶、泡沫塑料等品种,聚氨酯树脂的应用日渐广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自60年代开始独立研制和发展聚氨酯树脂,到目前为止,工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但生产工艺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进入90年代以来,聚氨酯树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重要。
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使新型聚氨酯不断出现,未来的聚氨酯材料将向应用和环保方向发展。
聚氨酯树脂又被称做聚氨酯弹性体(PUR ),是一种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特种材料[2],具有高强度、耐磨耗、抗撕裂、挠曲性能好、耐油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等优点。
因此在工业、农业、军事、航空、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量很大。
Bayer 公司称MDI 年增率6%~8%,TDI 和聚醚多元醇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
在得克萨斯州用于Channelview 装置的IMPACT 专利技术使聚醚多元醇装置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达22.5万吨。
1 主要反应方程式 (1)预聚反应OCN -R -NCO +HO -R 1-OH +OCN -R -NCO OCN -R -C NH OO -R 1-O C O NH -R -NCO (2)扩链反应OCN -R ’-NCO +HN -R 2-NH +OCN -R ’-NCOOCN -R ’-C NH ONH -R 2-NH C O NH -R ’-NCO R ’替代R -NH C O O -R 1-OC ONH -R 2 生活中的聚氨酯2.1 衣食与聚氨酯以织物或编织物为基布,涂上粘合剂、胶料,经表面装饰制成聚氨酯革。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与应用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聚氨酯泡沫塑料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因其具有优异的新跟那个,被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中。
本文主要论述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展和应用,并介绍了研究人员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改性,优化和提高其各方面性能,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改性1.泡沫塑料的概述泡沫塑料也称多孔塑料,是由传统的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作为原材料,通过各种发泡技术制备而成,在传统的固体塑料中填充大量的气体微孔,其结构如同海绵,属于高分子类材料。
因为泡沫塑料具有很优良的性质,如密度低质量小、吸收噪音效果好、绝热保温性能优异等,所以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泡沫塑料的制备成型过程简单,品种多,性能优异,在现代塑料工业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1]。
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概述聚氨酯(PU),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由多异氰酸酯类与多元醇类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拜尔所发明[2]。
聚氨酯材料材料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如线形结构和体型结构,故其具有不同的性能,其结构和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原材料中官能团数目来调整。
聚氨酯制品可以分为泡沫类和非泡沫类两种,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制品中最重要的品种,同时也是泡沫塑料的一个重要分支,被称为“第五大塑料”[3]。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黑料和白料反应制备而成,其中黑料是多异氰酸酯,白料包含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发泡剂等。
根据不同的配方,改变其中一种原料的量,调整原料官能团数目就可以制备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4],由于聚氨酯这种独特的特性,聚氨酯材料制备的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品种,具有不同的性能,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应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全球功能性塑料用量中排名第五,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5]。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很低,保温效果较好,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聚氨酯泡沫塑料所需要的厚度最小,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保温材料。
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泡沫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岛科技 大学橡 塑材 料 与工程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26 4 ) 青 60 2
摘
要 :三聚 氰胺 甲醛树 脂脱 水后 和 多元醇 混合 , 然后 用 异氰酸 酯与 混合物进 行 交联 反应 , 成聚 生
氨 酯/ 三聚 氰胺 甲醛树 脂 复合 泡沫 。热重分 析结 果表 明 , 复合 泡 沫 失重 分 为 3个阶段 , 二苯 基 甲烷 二 异氰 酸 酯( I 型三 聚氰胺 甲醛 树脂 复合 泡沫的 第 2阶段 的失 重峰 温 比 甲苯二 异氰 酸 酯 ( D ) MD ) T I
式为 :
1 =一 一 r 2p 。 J 【
F
dn l
() 5
式() , 一 5 中 当 》 一2 p , 与 ( / ) rx时 l n x
成直线关系, 可以利用直线的斜率求得热分解反应 的反应 级数 。 固体物质 热 降解反应 的机理 一般分 为
4种 : 面化 学 反应 、 体 产 物 的结 晶 中心 形 成 ( 界 固 成 核) 及其 生长 、 气体 产 物 在气 相 边 界层 的外 扩 散 、 核
表 1 N: 氛 下 泡 沫 的 热 失 重 数 据 气
由表 1可 知 ,D 型 三 聚 氰 胺 甲醛 树 脂 复 合 泡 TI
沫 有 3个 失 重 台 阶 , 1阶 段 出现 峰 值 的 时 间 约 第
1 0q 左 右 , 主要 是 醚 键 的断 裂 。 第 2阶段 是 异 6 C 这
0.0l 0 7 0.ol .02 .02 0 5 0.0l 0 9 00 1 00 3
1 r ̄tK /p(/ )
图 4根据 斜率 等 于 一二 得 降 解 反 应级 数 n 求 ,
r“ L
图1 T2 - 0试样 l( /露K 一 / K n ) 1 曲线
全水低密度热塑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

全水低密度热塑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王金张谦和刘新建赵怡(北京科聚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102200)摘要聚氨酯顶棚泡沫是一种热塑性泡沫,具有吸音、隔热、自支撑等功效,是广泛用于汽车顶棚生产的一种基材。
本文就热塑性顶棚泡沫的制备原理、测试方法及近期开展的新技术做了扼要介绍,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科聚近期开发的组合聚醚W ANEFLEX 593和改性MDI WANNATE 8214可以很好地搭配用于生产湿法顶棚泡沫,具有密度低、性能优异、抗烧心和吸音性能优异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轿车,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2000~2010年间,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汽车产销总量突破1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的轻量化、舒适性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汽车内饰材料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发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1~2]顶棚内饰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明显的吸音、隔热等作用。
汽车顶棚内饰主要有两种:软顶和硬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软顶已逐渐被成型硬顶所替代。
由于聚氨酯泡沫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汽车顶棚材料中已经逐步取代其他材料,成为主要的材料。
传统的聚氨酯顶棚制作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工艺。
现阶段,国内主要聚氨酯顶棚生产为干法工艺。
干法工艺要求泡沫的密度偏大,刚性较强,延伸率一般即可;湿法工艺的泡沫要求较高的延伸率,同时可以达到更低的密度。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轻量化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
湿法工艺的泡沫密度较低,成为愈来越多汽车内饰厂家所选择的工艺。
[3]各大聚氨酯供应商早已开始了对聚氨酯顶棚组合料的研发,伴随着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相对密度偏低的湿法顶棚泡沫基材已经成为各大聚氨酯原料供应商的研发重点。
由于泡沫的低密度化,需要大量的水作为发泡剂保证整体密度,而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大量热,容易造成泡沫烧心;同时水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脲相,极大的影响着泡沫的韧性,容易导致泡沫在成型过程中压裂;在中高档车型中,还对顶棚内饰有着一定的吸音要求,这些都导致了顶棚系统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
聚氨酯泡沫上化学镀镍研究

关键词 : 化学镀 镍 聚氨酯 泡沫镍 中 图 分 类 号 : TQ153 . 1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258 - 7076 ( 2001 ) 04 - 0278 - 04
聚 氨 酯 全 称 为 聚 氨 基 甲 酸 乙 酯[1] , 按 原 料 分为聚醚和聚酯两种类型 ,自 1952 年由拜耳公 司发明并开始生产 , 发展十分迅速 , 现年产量 达到 1 千万吨以上 。它具有密度小 、气泡均匀 、 耐温耐老化等 优 点 , 广 泛 用 于 家 具 、汽 车 、包 装 等行业 。本文 利 用 其 三 维 网 状 结 构 的 特 点 , 用 做骨架 , 将 其 导 电 金 属 化 , 制 备 泡 沫 金 属 。将 塑 料 金 属 化 的 方 法[2~4] 有 真 空 蒸 镀 法 、阴 极 溅 射法 、喷 镀 法 、涂 浆 法 和 化 学 镀 法 等 。化 学 镀 法对表面形状复杂的基材连续获得均匀镀层较 为有 效 。自 1946 年 Brenner 等[2] 研 究 成 功 化 学 镀镍 工 艺 以 来 , 在 ABS 塑 料 、聚 丙 烯 塑 料 、聚 苯 醚塑 料 上 化 学 镀 镍 的 研 究 较 多[2~10] , 多 采 用 以 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溶液 ,可呈酸性 或碱性 ,操作温度 75~100 ℃,但低温碱性镀液 报道相 对 较 少 , 酸 性 液 较 碱 性 液 沉 积 速 度 快 、 稳定 。由 于 聚 氨 酯 泡 沫 丝 径 仅 50 ~ 60 μm , 为 使其在整个 工 艺 操 作 中 保 持 弹 性 、维 持 其 三 维 网状结构形貌 ,本文研究了镀前泡沫粗化工艺 和一种低温化学镀镍工艺 ,并研究了工艺参数 对镀速 的 影 响 , 制 成 的 泡 沫 金 属 可 用 于 过 滤 、 热交换 、催 化 剂 载 体 和 二 次 电 池 等 领 域 , 制 备 过程中 , 泡 沫 塑 料 起 骨 架 作 用 , 最 终 可 用 热 解 法或燃烧法除去[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工程师浙江乐清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62~1997年在江苏省化工研究所从事PU方面研究,1997年起至今任南京四寰合成材料研究所所长,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主持完成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微孔聚氨酯材料”,“难燃、耐温、低发烟量的硬质PUF”及“聚氨酯半硬泡的研究”等。发表“聚氨酯改性聚异氰酸酯泡沫塑料”等论文35篇,合著出版《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树脂》两书。近期开发成功“无氟低粘度聚醚及纳米级聚合物聚醚”(已申报专利)。
1、扩链
多官能度的异氰酸酯与聚醚(酯)醇,尤其是二官能度化合物,其扩链按下式进行:
发泡体系中,一般异氰酸酯用量是大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即所讲的反应指数是大于1,通常取1.05,所以发泡过程中扩链最终产品末端应是异氰酸酯基团。
扩链反应是PU泡沫的主反应,是物性:机械强度、神长率、弹性等关键。
2、起泡反应
蓖麻油系多元醇:这类产品应用于PUF较早,大多数是未改性纯蓖麻油制成半硬泡,本人建议应用酯交换技术,各种大分子量醇引进蓖麻油合成各种规格衍生物,可制成各种软硬度PUF.
植物油系列多元醇:近期受石油价格影响,这类产品发展很快。目前已工业化的大多是大豆油、棕榈油系列产品,也可用棉籽油或动物油之类开拓系列产品,即可综合利用,降本,又可生物降解、环保。
专家讲座--文章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一、前言
聚氨酯软泡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块状.连续.海绵、高回弹泡沫(HR)、自结皮泡沫、慢回弹泡沫、微孔泡沫以及半硬质吸能泡沫等。这类泡沫仍占聚氨酯产品总量的50%左右。应用面日渐扩大的一个大品种,它已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家电、汽车、家装、家具、火车、轮船、航天等诸多领域。
3、粗MDI即PAPI
它的官能度在2.5~2.8之间,一般应用于硬泡,近几年国内由于价格因素,也见应用于软泡市场,但要注意,因它官能度高,在配方设计时,减少交联剂,或增加内增塑成份。
(三)、助剂
1、催化剂
催化剂对聚氨酯泡沫作用很大,有了它 ,才能实现室温快速生产。催化剂中主要二大类:叔胺类及金属类催化剂,如三乙烯二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甲基咪唑、A-1等均属叔胺类催化剂,而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醋酸钾、辛酸钾、有机铋等属金属类催化剂。现时,开发出各种延迟型、三聚型、复配型、低VOC值型催化剂,也均是以上各类催化剂为基础的。
缩二脲化合物与脲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形成,对发泡体系是不理想的,因为这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高温分解。所以人们在生产中控制好温度及异氰酸酯指数是至关重要。
三、化学计算
聚氨酯合成材料是一种可从原料一步合成聚合物制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也就是讲,制品的物性可直接通过改变原料规格、组成配比进行人为调节。所以,如何正确的应用高分子合成原理,建立简便的计算公式对提高聚氨酯产品质量甚为重要。
氨基甲酸酯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0;
碳化二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0;
二氮环丁酮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2;
氨基甲酸酯和二氮环丁酮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1。
这类产品绝大多数应用于模塑制品,如HR、RIM、自结皮泡沫以及鞋底等微泡。
2、MDI-50
它是4,4’-MDI与2,4’-MDI之掺合物,由于2,4’-MDI熔点低于室温,约15℃,所以MDI-50贮存于常温是液体,很好使用,要注意2,4’-MDI的空间位阻效应,它反应性较4,4’体低,可用催化剂调节之。
软泡的交联点之间分子量(Mc)为2000-2500,半硬泡处在700-2500之间。
2)、缩二脲的形成
以水为起泡剂时,相应产生脲键化合物,水量越多,脲键也越多,它们在高温下会进一步与过剩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三相结构的缩二脲键化合物:
3)、脲基甲酸酯之形成
另一类交联反应是氨基甲酸酯主链上的氢,在高温下进一步与过剩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三相结构的脲基甲酸酯键:
聚ε-己内酯多元醇:由它合成的PU泡沫耐温性、耐水解性、耐磨性非常优良,一些高性能制品非它莫属。
芳烃系聚酯多元醇:它早期是综合利用废涤纶产品而开发的,大多应用于PU硬泡,现时推广到PU软泡,也值得关注。
3、其他
凡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均可应用于PUF。根据市场变化及环保要求,充分利用农村产品,合成可生物降解的PU软泡,是势在必行。
PU软泡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不论技术上还是品种与产品产量上都有一个飞跃发展。突出的是:
环保型PU软泡,即绿色聚氨酯产品;
低VOC值PU软泡;
低雾化PU软泡;
全水PU软泡;
全MDI系列软泡;
难燃、低烟、全MDI系列泡沫;
反应型高分子量催化剂、稳定剂、阻燃剂以及防老剂等新品种助剂;
氢化聚丁二烯二醇,这种多元醇国外近期应用于PU泡沫制品中极大的提高泡沫的物理性能,尤其是耐候性、耐湿热压缩变定等多年存在难题,以致车用座垫等应用于非洲热带地区。
高氧化乙烯含量的聚醚多元醇,一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为提高聚醚反应活性,在合成中于末端加入15~20%EO量,上述聚醚是EO量高达80%、PO量反而低于40%,它是研制全MDI系列PU软泡的关键,应引起业界人士重视。
1、聚醚多元醇
它以石化工业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为基础,与二、三官能度含氢化合物为起始剂,经KOH催化聚合而成的,平均分子量处在1000~7000的齐聚化合物。
一般,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1500~3000范围,羟值:56~110mgKOH/g之间。高回弹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4500~8000之间,羟值:21~36mgKOH/g之间。
(二)、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常用的是TDI与MDI二大类异氰酸酯,其中派生出的TDI/MDI混合类也广泛应用于HR系列。由环保要求,汽车行业对泡沫制品的VOC值要求很低,所以,在PU软泡中已广泛推行纯MDI、粗MDI以及MDI改性品为主体PU软质制品。
1、液化MDI
纯4,4’-MDI室温为固体,所谓液化MDI是指经各种改性的MDI,室温下为液体,其中可以液化MDI之官能度了解它是属于哪种基团改性的MDI。
Eg——交联剂之当量值
Wg——交联剂之用量
WV——预聚体的用量
D——NCO含量
四、原料
聚氨酯原料分为三大类:多元醇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助剂。其中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是构成聚氨酯之主体原料,助剂是辅为聚氨酯制品之特殊性能的化合物。
(一)、多元醇化合物
凡在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具有羟基类之化合物均属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其中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最普遍的是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二种。
值得提出的,近几年最新开拓的几个大品种聚醚多元醇对提高聚氨酯软泡的物性、降低密度很有好处。
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POP),它可提高PU软泡的承载能力、降低密度、提高开孔度、防止收缩大有帮助,用量也与日俱增。
聚脲聚醚多元醇(PHD):该聚醚功能似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可提高泡沫制品硬度、承载能力、促进开孔性,也增加初凝速度、降低催化剂用量并使泡沫的耐燃性能增加,MDI系列泡沫具有自熄性,在欧洲地区应用较广。
值得提醒的是,产品官能度之实测很费时,加上副反应诸多,往往三元醇聚醚(酯)等实际官能度不等于3,而是2.7-2.8之间,所以,推荐使用(2)式,即羟值计算为好!
2、异氰酸酯的需要量
凡是活性氢之化合物均能与异氰酸酯反应,根据等当量反应原理,准确计算配方中的各组份消耗异氰酸酯的用量是PU合成中之常事:
式中:Ws—异氰酸酯用量
2、聚酯多元醇
早期聚酯多元醇均指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最大市场是微孔泡沫,应用于鞋底。近几年相继出现新品种,扩大了聚酯多元醇在PUF的应用面。
芳烃二羧酸改性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主要是将邻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部分替代己二酸合成聚酯多元酯多元醇:该类产品可极大的改善泡沫制品的耐水解性、耐候性,提高耐温与硬度,很具前景的品种。
而胺类与异氰酸酯反应速率相当快,为此,以水作发泡剂时带来大量刚性链段,极性大的脲类化合物,它影响泡沫制品的手感、回弹性及耐热性,为要生产出物性优异而密度低的泡沫,必须提高聚醚(酯)醇的分子量及主链的柔软度。
3、凝胶作用
凝胶反应也称交联固化反应,在发泡过程中凝胶作用是非常主要的,凝胶作用过早过晚都会导致泡沫制品质量下降或变为废品。最理想状态是扩链、起泡反应与凝胶反应达到平衡,否则会出现泡沫密度偏大或塌泡。
难燃级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它是含氮系芳烃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不仅可提高泡沫制品的承载性、开孔性、硬度等特性,而且由它合成的PU座垫具有高的阻燃度:氧指数高达28%以上、低发烟量≤60%,低火焰蔓延速度,是汽车、火车、家具制做座垫的绝好材料。
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由于它采用双氰金属络合物(DMC)为催化剂,合成的聚醚内不饱和双键含量低于0.010mol/mg,也就是讲,它含单醇化合物低,即纯度高,导致由它为基合成的HR泡沫回弹率和压缩变定性能更为优越,撕裂强度、压陷因子都好。最近发展起来的低共振频率、6Hz低传输率的车用座垫泡沫,非常优秀。
具有催化活性的聚醚多元醇:主要在聚醚结构中引入具催化性能的叔胺基团,或金属离子。目的是减少发泡体系的催化剂用量,减少泡沫制品的VOC值及低雾化性。
端氨基聚醚多元醇:该聚醚的催化活性最大,反应时间短、脱模快,制品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脱模性、耐温性、耐溶剂性均有极大提高,施工温度降低、范围加宽,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新品种。
低不饱和度、低单醇含量的多元醇;
超低密度的优异物性的PU软泡;
低共振频率、低传递性PU软泡;
聚碳酸酯二元醇、聚ε-己内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聚四氢呋喃等特种多元醇;
液态CO2发泡技术、负压发泡技术等。·
总之,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PU软泡进一步发展。
二、成泡原理:
若要合成出理想的符合要求的PU软泡,必须了解泡沫体系的化学反应原理,才能选择合适的主辅原料与制造工艺。聚氨酯工业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仿制阶段,而是根据最终制品的性能要求,通过原料结构、合成技术手段,才能达到,为此,掌握好成泡原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