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报告

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定方法,掌握测定标定液浓度的技术要领。
实验仪器与试剂,PH计、标定瓶、二级量筒、蒸馏水、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氢氧化钠固体、盐酸标准溶液、盐酸固体。
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PH计测定标定液的PH值,再根据PH值计算标定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1)取一定容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入标定瓶中。
(2)用PH计测定标定液的PH值,记录下来。
(3)用二级量筒向标定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标准溶液,使PH值在7左右。
(4)根据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氢氧化钠标定液的浓度。
2.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1)取一定容量的盐酸标准溶液,加入标定瓶中。
(2)用PH计测定标定液的PH值,记录下来。
(3)用二级量筒向标定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使PH值在7左右。
(4)根据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盐酸标定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与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数据,PH值为11.5,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ml,浓度为0.1mol/L。
计算,氢氧化钠标定液的浓度 = 盐酸的浓度×盐酸的体积 / 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 = 0.1mol/L × 20ml / 30ml = 0.067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数据,PH值为1.8,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5ml,浓度为0.1mol/L。
计算,盐酸标定液的浓度 = 氢氧化钠的浓度×氢氧化钠的体积 / 加入盐酸的体积 = 0.1mol/L × 25ml / 35ml = 0.071mol/L。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标定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067mol/L和0.071mol/L。
同时,掌握了标定液浓度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PH值,成功标定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标准溶液浓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PH计的使用方法和标定液的配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间接法配制HCl、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
2. 熟练掌握差减称量法称取基准物的方法及滴定操作基本技能。
3.学习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酸碱滴定法中,常用到盐酸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它们都不宜直接配制,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浓度和纯度不一,固体氢氧化钠中常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含有碳酸钠和水分,因此,只能先将它们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
然后通过标定来确定它们的准确浓度。
1.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硼砂Na2B4O7·10H2O和无水碳酸钠Na2CO3。
(1)硼砂(四硼酸钠,Na2B4O7·10H2O):易制得纯品,不易吸水,性质比较稳定,而且摩尔质量较大(381.37g/mol),称量误差小,是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但硼砂易风化失水,需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密闭容器中。
1︰2反应,其标定反应为:Na2B4O7·10H2O + 2HCI =2NaCI + 4H3BO3 + 5H2O 在化学计量点时,由于生成的硼酸是弱酸,溶液pH=5.1,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2)无水碳酸钠(Na2CO3):容易制得纯品,摩尔质量为105.99g/mol,但易吸湿,使用前应在3000C干燥1小时,保存在干燥器中,用时称量要快,以免吸水而引入误差。
1︰2反应,其标定反应为:Na2CO3 + 2HCI =2NaCI + CO2+ H2O计量点时,溶液pH =3.9,可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称取硼砂后直接用盐酸滴定的方法进行操作,根据所称硼砂的质量和滴定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求出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2.标定氢氧化钠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
(1)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且摩尔质量较大(204.23g/mol),称量误差小,是标定NaOH溶液较为理想的基准物质。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滴定分析操作

试验名称: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滴定分析操作试验汇报撰写人:tangchen注:本试验汇报仅供参考,不得剽窃。
非作者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试验目标1、熟悉和巩固溶液概念,掌握溶液浓度表示方法2、掌握溶液配置过程和方法3、掌握容量瓶使用,滴定管操作,溶液浓度分析确定二、试验内容(一)溶液配制(1)0.1mol/L HCl溶液配制用洁净量筒取纯盐酸(比重1.19含纯盐酸38%)4.5mL到入500mL已洗净试剂瓶中,加蒸馏水稀至500mL,盖上盖子摇匀,贴上标签备用。
(2)0.1mol/L NaOH溶液配制在台天枰上称取固体NaOH 2g倒入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移入500mL洁净试剂瓶中,加入蒸馏水500mL。
用橡皮塞塞好瓶口,贴上标签备用。
(二)酸碱溶液浓度确实定—比较滴定法(1)基础原理酸碱溶液比较滴定达成化学计算点时,有:n酸=n碱、C酸V酸=C碱V碱、C酸/C碱=V碱/V酸关系。
故能够经过比较滴定化学计量点时酸和碱体积比及其中某个已知浓度而确定另一个反应物浓度。
用0.1mol/L HCl和0.1 mol/L NaOH进行比较滴定时,化学计量点pH=7 突跃范围pH=4.3—9.7,所以用甲基橙,甲基红,酚酞等指示剂指示终点。
(2)试剂0.1mol/L NaOH、0.1mol/L HCl (均由第一步配制)无水Na2CO3(固体)、甲基橙(0.2%)、酚酞(0.2%)(3)分析步骤1、用0.1mol/L 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溶液5—10mL,然后将溶液加满碱式滴定管,调好零点,记下初读数2、用0.1mol/L 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溶液5—10mL,然后将0.1mol/L HCl加满酸式滴定管,调好零点,记下初读数。
3、由碱式滴定管中放出NaOH溶液25mL注入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一滴甲基橙。
用0.1mol/L 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滴入少许NaOH溶液。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Na2CO3基准物的缺点是容易吸水,由于称量而造成的误差也稍大,此外终点时变色也不甚敏锐。
(2) 硼砂 (Na2B4O7 ?10H2O) :其优点是容易制得纯品、不易吸水、由于称量而造成的误差较小。但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小于 39% 时容易失去结晶水,因此应把它保存在相对湿度为 60% 的恒湿器中。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一、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桶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
前以塑料管虹吸上层清液。
浓 度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注入不含CO2的水
0.1mo/L量取10ml1000中摇匀
0.5mol/L量取26ml1000中摇匀
3、标定过程
0.1mol/LNOH标准溶液称取0.4-0.6克;0.2mol/L称1-1.2克;0.5mol/L称取3克于105-110℃烘至恒重的苯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02克,分别溶于50ml;80ml不含二氧化碳水中,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配好的待标定溶液至溶液呈粉红色与标准色相同。同时作空白试验。
氢钾之质量
5、注意事项:
1、为使标定的浓度准确,标定后应用相应浓度盐酸对标。
2、液溶有效期2个月。
3、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之配制:于1000硬质容器中,加70毫升水,逐渐
加入700克氢氧化钠。随加随搅拌,使溶解完全冷却后移入盛氢氧化钠饱和液之试药瓶中,以胶塞密塞,静置7天以上,使含之碳酸钠沉淀完全。
硼砂基准物的标定反应为:
Na2B4O7 +2HCl + 5H2O == 4H3BO3 + 2NaCl
以甲基红指示终点,变色明显。
二、碱标准溶液
碱标准溶液一般用 NaOH 配制,最常用浓度为 0.1mol/L ,但有时需用到浓度高达 1mol/L 和低到 0.01mol/L 的。 NaOH 易吸潮,也易吸收空气中的 CO2 ,以致常含有 Na2CO3 ,而且 NaOH 还可能含有硫酸盐、硅酸盐、氯化物等杂质,因此应采用间接法配制其标准溶液,即配成近似浓度的碱溶液,然后加以标定。
实验二 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滴定管的使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大学化学实验 G
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二 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滴定管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 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 了解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滴定。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方法,练习正确判断终点。
4 学会准确、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学会正确运用有效数字。
去离子 水 摇均备用。
到 500mL
NaOH 250mL 25.00mL
甲基橙 1~2d
HCl 滴定
黄色变橙红, 平行三份。
HCl 250mL 25.00mL
酚酞 1~2d
NaOH 滴定
无色变浅红, 平行三份。
四、数据记录和处理
次数 项目
终读数
HCl /mL
初读数
VHCl
NaOH 终读数 /mL 初读数
大学化学实验 G
实验报告示例
都可用来指示终点。 2.NaOH 溶液如放置时间太长会有何影响?长时间放置后用 HCl 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和
甲基橙作指示剂有何不同? 答:NaOH 溶液如放置时间太长,NaOH 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 CO2,因而溶液中存在 Na2CO3。 此时用 HCl 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和甲基橙作指示剂的结果不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无影响,用 酚酞作指示剂只滴定到 NaHCO3,结果偏低。
五、分析和讨论
初次使用滴定管,很多方面只是初步熟悉,还不够熟练。左手握滴定管,开始很不适应。 慢慢好点了。滴定剂的装入要从试剂瓶直接倒入滴定管;滴定管要用待装液润洗三次;开始 滴定时,注意要赶气泡。滴定管的读数时要把滴定管取下读。第一次练习半滴很困难;滴定 时,一手摇瓶,一手控制滴定管,还不熟练。下次再做时,这些要重点练习。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报告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原理和方法;3. 熟悉酸碱溶液的使用和保存。
实验仪器与试剂:1. 电子天平。
2. 称量瓶。
3. 移液管。
4. PH计。
5. 硝酸、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钾等试剂。
实验原理:酸碱标准溶液是指其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已知,并且能够准确地进行酸碱滴定的溶液。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的关键是准确称量和溶解试剂,并进行适当的稀释。
标定酸碱标准溶液则是通过滴定法,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a. 准备称量瓶,用电子天平称取所需质量的硝酸或盐酸,转移到称量瓶中;b. 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摇匀溶解;c. 用PH计检测溶液的PH值,根据需要进行调整;d.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得到酸碱标准溶液。
2. 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
a. 取一定量的酸碱标准溶液,加入PH计检测瓶中;b.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c. 通过滴定法,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达到中性;d. 计算出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成功配制了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酸碱标准溶液,并进行了标定。
标定结果表明,所配制的酸碱标准溶液浓度与理论值相符,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了试剂的用量和操作步骤,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配制和标定酸碱标准溶液的操作,加深了对酸碱溶液配制和标定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试剂的用量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酸碱标准溶液的使用和保存也需要进行规范,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实验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酸碱溶液配制和标定原理的理解,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技能。
同时,对于酸碱标准溶液的使用和保存也需要进一步规范,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加强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把握,提高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
实验 二 HC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 二 HC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目的]1、掌握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原理2、进一步熟练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标定是准确测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
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是近似浓度,其准确浓度需要进行标定。
1. 标定HCl 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硼砂(Na2B4O7·10H2O )等。
本实验采用无水Na 2CO 3标定HCl ,其反应式为: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滴定至反应完全时,化学计量点的pH = 3.89,突跃范围为5.0-3.5,可选用甲基橙(3.1-4.4)为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为:黄色到橙色。
由反应式可知n (Na 2CO 3):n (HCl )=1:2,摩尔质量为M (Na 2CO 3)= 106.00 g·mol -1)()()(2)(3232CO Na M HCl V CO Na m HCl c 2. HCl 溶液标定NaOH 溶液NaOH+HCl = H 2O+NaCl 摩尔比1:1进行计算就可求得NaOH 的浓度: C(NaOH) = C(HCL)V(HCL) / V(NaOH)[主要试剂与设备]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称量瓶、锥形瓶、洗瓶、天平、铁架台无水Na 2CO 3(基准试剂或分析纯试剂)、甲基橙、0.2%酚酞[实验内容]0.1mol·L -1 NaOH 、HCl 溶液的配制; 0.1mol·L -1 NaOH 、HCl 溶液的的标定[实验步骤]1.HCl 溶液的标定(1) 用欲定HCl 润洗滴定管2-3次(每次5-10 ml ),然后装满酸式滴定管,赶出下端气泡,调节滴定管内溶液的弯液面在“0”刻度以下,并记录读数。
(2) 准确称取0.15 g ~0.20 g 无水Na 2CO 3三份,分别放入250 mL 锥形瓶中,加80 mL 蒸馏水溶解。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酸碱标准溶液是用于测定酸碱度的参考溶液,其浓度和pH值已经被准确确定。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般的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 准备试剂:首先,准备所需的酸碱试剂,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确保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2. 准备容器:选择干净、干燥的容器,如烧杯、烧瓶或瓶子等。
确保容器没有杂质和污染。
3. 确定浓度:根据所需的浓度,计算出所需的试剂用量。
可以参考文献或标准方法来确定浓度和用量。
4. 加入试剂:按照计算得出的用量,将试剂加入容器中。
对于固体试剂,可以使用天平称量;对于液体试剂,可以使用移液器或容量瓶进行准确的加入。
5. 溶解和稀释:对于固体试剂,加入适量的溶剂(如去离子水)进行溶解。
对于液体试剂,可以直接稀释到所需浓度。
确保试剂充分溶解和混合。
6. 校准pH值:使用pH计或指示剂来测定溶液的pH值,并进行校准。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 存储和保存:将配制好的酸碱标准溶液存储在干燥、阴凉和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溶液的污染和挥发。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可能会有所不
同,具体的步骤和要求应根据试剂和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并注意试剂的毒性和腐蚀性。
最好在实验室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滴定管的使用,学习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NaOH、HCI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比较滴定。
3.初步掌握半滴操作和用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
4.掌握滴定结果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中常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但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不符合直接法配制的条件,因此只能用间接法配制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也可用酸碱溶液中已知其中之一的准确浓度,通过滴定得到它们的体积比,然后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另一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其pH突跃范围为 4.30~9.70 (化学计量点时
pH=7.00),因此甲基橙(3.1~4.4)、甲基红(4.4~6.2)、中性红(6.8~8.0)、酚酞(8.0~9.6)等指示剂都可指示终点。
当指示剂一定时,用一定浓度的HCl 和NaOH相互滴定,指示剂变色时,所消耗的体积比V HCl/V NaOH不变,与被滴定溶液的体积无关。
借此可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HCI溶液:6mol.L-1。
2.固体NaOH 。
3.甲基橙指示剂:1g.L-1。
4.酚酞指示剂:1g.L-1 90%乙醇溶液。
5.500 ml试剂瓶2个(一个带玻璃塞, 另一个带橡胶塞)。
6.酸、碱滴定管(50ml),锥形瓶等
四、实验步骤
1、0.1 mol.L-1HCl溶液(500ml)的配制
用10 ml的洁净量筒量取约6 mol.L-1HCl ml,倒入盛有400 ml水的试剂瓶中,加蒸馏水至500 ml,盖上玻璃塞,充分摇匀。
2、0.1mol.L-1NaOH溶液( 500ml)的配制
用台秤迅速称取约2.1 g NaOH于100mL小烧杯中,加约30mL无CO
的纯水
2
溶解,然后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用纯水稀释至500mL,摇匀后,用橡皮塞塞紧。
思考:如何配制不含CO32-的NaOH溶液?
3、酸碱滴定操作练习
洗净滴定管,检查不漏水。
(1) 用0.1 mol.L-1 NaOH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量5~10mL)——装液至“0”刻度线以上——排除管尖的气泡——调整液面至0.00刻度或稍下处,静置1min后,记录初始读数,并记录在报告本上。
(2) 用0.1mol.L-1HCl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装液——排气泡,调零并记录初始读数。
(3) 由碱管以10 mL·min-1的流速放出20.00 mlNaOH 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 mol·L-1HCl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橙色。
反复练习至熟练。
(4) 酸管放出20.00 ml HC 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微红),30秒不褪色。
练习至熟练。
4. 以甲基橙或酚酞为指示剂进行相互比较滴定,计算溶液的体积比。
(1)将酸(碱)式滴定管分别装好“标液”至零刻度以上,并调整液面至“0.00”刻度附近,准确记录初读数。
(2)由碱管以10 mL·min-1的流速放出20 mL(读准至0.01 mL)NaOH溶液至锥形瓶中,加1~2滴甲基橙,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即为终点,记录所耗HCl溶液的体积。
(3)平行测定3次(每次测定都必须将溶液重新装至滴定管的零刻度线附近?),计算VHCl/V N aOH,要求各次滴定结果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2%,否则应重做。
(4)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 (20.00) ml HC 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 ~2 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读数,平行测定3次,计算VHCl/V N aOH。
五、数据记录与结果的处理
1.HCI滴定NaOH,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2. NaOH滴定HCI,以酚酞为指示剂 (格式同上) 。
六、思考题
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2.HCl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l和水,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
5. 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七、实验指导
1.溶液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和,否则内部不匀,以至每次取出的溶液浓度不同,影响分析结果。
2.固体NaOH 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因此称量时必须迅速。
3.装NaOH溶液的瓶要用橡皮塞或塑料塞,不可用玻璃塞,否则易被腐蚀而粘住。
4.指示剂加入量要适当,否则会影响终点观察。
5、预习移液管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