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

合集下载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明显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明显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明显症状?
一、概述
心脏是人体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同时它也非常的脆弱,常常会有很多疾病产生在这个器官上。

缩窄性心包炎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导致了心包增厚,使得心脏舒张、收缩的功能都收到了限制,心脏的功能就减弱了,这样人体的全身血液循环都会不通畅。

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积极防治急性心包炎
二、步骤/方法:
1、缩窄性心包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心包炎引发的,其次和创伤性心包炎衍变而来的,不过有的患者目前患有缩窄性心包炎的原因并不是很明确。

这样的疾病会导致患者有全身疼痛的症状,也会有持续高热的一些症状表现。

2、患有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血压会变低,而且脉搏跳动是比较快的,会导致患者有一些胸闷气短的症状,需要大家格外重视,肺部往往会出现罗音,腹腔里有会有积液,所以要重视及时的做好检查。

3、所以短信心包炎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免发展的更加严重,给患者带去更大的危害,因为这样的疾病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萎缩,肝功能不全。

所以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好。

三、注意事项:
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并不是死于这种病而是因为衰竭和腹腔积液导致的心脏衰竭才死亡的。

所以及早治疗及早治愈才不会越来越严重.。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内容概括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的多模态诊断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例报告
第一节 缩窄性心包炎
概念
缩窄性心包炎(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CP)是由于心包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所致心包增厚, 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受限,心 功能逐渐减退,造成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正常心包腔分为脏层和壁层,壁层正常厚度一般 ≤ 2 mm
4.2 二维超声
典型的声像图 (1)心包回声增强,双心房增大,心室减小,室 间 隔异常运动 (2)心包增厚(>4mm)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增宽,吸气时塌陷率<50% (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
心包增厚、双房增大、下腔静脉扩张、室间隔抖动
4.3 多普勒
二尖瓣口的血流在呼吸过程中有显著的变化: (1)右心室或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征象。E峰值高,A峰值 低,E峰值减速时间缩短(<150 ms) ,E峰/A峰比值增加 (2)肺静脉S波明显受限 (3)吸气后的第一次心跳时二尖瓣流速下降>25%,三尖瓣流 速增加>40%;呼气时出现相反的改变。瓣膜的呼吸变化百分 率计算公式是:(呼气—吸气)/呼气 (4)肝静脉流速下降,呼气时肝静脉舒张期流速下降并伴有 大量逆流。反应出心室相互作用和心内-胸腔内压力的分离, 这对缩窄的诊断很关键
心搏出量下下肢浮肿、Kussmaul征
➢ 正常心包(左);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右),这里心包脏 层,壁层融合成一层厚,硬的纤维囊,限制心脏的舒张,充盈 并且导致充血性右心衰竭,这通常由于结核病或者急性化脓性 心包炎治疗不彻底造成
临床表现
4.1 M型超声
图像上主要显示为: (1)吸气时室间隔向左心室运动 (2)呼气时室间隔向右心室运动 (3)舒张期室间隔弹跳或颤动。

心包炎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心包炎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包炎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导语:心包炎也是现在大多数出现的一种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呕吐晕眩等症状。

有时候甚至会呼吸困难,会有心绞痛的感觉,当然,患了这种
心包炎也是现在大多数出现的一种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呕吐晕眩等症状。

有时候甚至会呼吸困难,会有心绞痛的感觉,当然,患了这种病有这样的现象,肯定是正常现象。

虽然说有这样的症状很正常,但是当患有这样的病时,会让人感觉非常的难受,所以患者肯定还是想要将这个病医治好的,那心包炎的临床症状有什么呢!
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心包渗出大量积液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

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还可有腹水、肝大等症状。

1.急性心包炎
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结核可有午后潮热、盗汗。

化脓性心包炎可有寒战、高热、大汗等。

心包本身炎症可见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急性心包炎早期和心包积液吸收后期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心包积液量超过300ml心尖搏动可消失。

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可发生休克。

心脏舒张受限,使静脉压增高可产生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奇脉等。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多数是结核性,其次是化脓性。

急性心包炎后经过2~8个月可有明显心包缩窄征象。

急性心包炎后一年内出现为急性缩窄性心包炎,一年以上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怒张、肝大、大量腹水和下肢水肿、奇脉等。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除原发感染性心包炎症外,尚有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症等所致非感染性心包炎。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心包炎(伴或不伴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粘连性心包炎、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一、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肿瘤、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心包炎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以单独存在。

病因急性心包炎的病因:1、急性非特异性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3、肿瘤:原发性、继发性4、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贝赫切特病、艾滋病;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普鲁卡因胺、青霉素等。

5、代谢疾病:尿毒症、痛风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7、邻近器官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发病机制心包腔是由壁层和脏层构成的一个封闭囊袋,正常心包腔内约含50 ml液体,心包液来自脏层心包,通过壁层心包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排出。

急性炎症反应时,心包的壁层与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此时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当渗出物中的水分增多时,称为渗液性心包炎,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呈黄而清的液体,渗出液也可为脓性或血性。

液量100--500 ml,可多达2—3升。

当渗液迅速积聚和(或)渗液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心包内压力即急骤上升,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使心搏量降低,动脉收缩压下降。

同时,心包内压力增高也影响血液回流到右心,使静脉压升高,从而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心包炎常见症状为心前区痛和呼吸困难。

(1)心前区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缓慢进程的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疼痛可能不明显。

疼痛可位于心前区,性质呈尖锐性,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疼痛也可为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积液分析
6.化脓性积液中葡萄糖值显著降低。 7.WBC计数极低支持粘液水肿;单核细胞显著增 高支持恶性肿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病 或细胞感染者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8.与细菌培养相比,Gram染色特异性虽高 (99%),但敏感性仅38%。 9.联合测定上皮膜抗原、CEA与波形蛋白免疫细 胞化学染色可协助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与腺癌 细胞
肿瘤与囊肿
间皮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转移瘤发病 率高40倍以上,多为肺癌及乳腺癌,淋巴瘤 心包积液可为恶性肿瘤首发表现,且可无症 状。 治疗:全身抗肿瘤治疗。可行心包穿刺引流。 必要时心包内注射细胞增殖抑制药。对大量 恶性心包积液或复发心心包填塞者,可行经 皮球囊心包切开术造胸膜-心包间通道,有 效率90-97%
病因
非感染性:占1/3 1.自身免疫性(<10%) 2.心包损伤综合征:包括梗死后综合征、心 包切开后综合征、创伤性,医源性 3.系统自身炎症性 4.肿瘤性:原发性罕见,多为继发性,主要 为肺癌及乳腺癌,淋巴瘤 5.代谢性:常见,如尿毒症
先天性心包缺如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多见于男性, 左侧为多。其发生率在常规尸检中约为 1/ 10000 ,其中以部分的或完全的左侧心包阙 如最多见,约占 70%。 多数无症状 单侧缺如会增加外伤性主动脉夹层风险,左 侧缺如可导致心脏疝入及绞窄。
心包穿刺适应证、禁忌证与方法
1. 指南建议应尽可能在心导管室X线与心电图监视下做心 包穿刺。 3.建议采用剑突下径路,以防损伤胸膜、冠状动脉与乳内 动脉。 4.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L 。 5.急性心脏压塞为争取时间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引 流。 6.如需持续引流,可经软性J字形导丝引入扩张管,然后 插入多孔猪尾巴导管(导丝位置应通过两个投射位透视 确认),待心包引流液小于25ml/d时拔除导管。 7.外伤性心包积血与化脓性心包炎均应及时作外科引流。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

缩窄性⼼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指⼼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包所包围,使⼼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产⽣⼀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征象。

近⼏年临床观察到急性⼼包炎1-3个⽉内可以发⽣⼼包粘连、缩窄,迅速进展为缩窄性⼼包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缩窄性⼼包炎的病因以结核性占⾸位,其次为化脓性和创伤性。

近年认为特发性、尿毒症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包炎也可引起缩窄性⼼包炎,肿瘤性、放射性和⼼脏直视⼿术引起缩窄性⼼包炎者在逐年增多。

病理 缩窄性⼼包炎的⼼脏⼀般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缩⼩,⼼包病变常累及⼼外膜下⼼肌,严重时导致⼼肌萎缩、纤维变性、脂肪浸润和钙化。

⼼包脏层和壁层⼴泛粘连,⼼包增厚⼀般为0.3~0.5cm,⼼包腔有时被纤维组织完全填塞成为⼀个纤维疤痕组织外壳,常伴有钙化。

在多数患者中,疤痕组织主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呈斑点状或⽚状玻璃样变性,⽽⽆提⽰原发病变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考试⼤站有些患者⼼包内找到结核性或化脓性的⾁芽组织则可提供病因诊断依据。

病理⽣理 典型的缩窄性⼼包炎,由于⼼包失去弹性⽽由坚硬的纤维组织代替,形成⼀个⼤⼩固定的⼼脏外壳压迫⼼脏,限制了所有⼼腔的舒张期充盈量⽽使静脉压升⾼。

由于⼼包呈匀称性缩窄,四个⼼腔的舒张压同等升⾼,相当于肺⼩动脉嵌压。

加之静脉压升⾼,在⼼室舒张早期,⾎液异常迅速地流⼈⼼室,然⽽在⼼室舒张的中晚期⼼室扩张突然受到失去弹性的⼼包的限制,充盈受阻,⼼室腔内压⼒迅速上升。

实际上缩窄性⼼包炎⼼室的全部充盈在舒张早期完成,这种左和右⼼室舒张期充盈的异常表现在⼼导管所证实的压⼒曲线上是呈⼀具有特征性的左右⼼室压⼒曲线,即所谓开⽅根号样压⼒曲线。

在呼吸时,胸腔压⼒变化不能传到⼼包腔和⼼腔内。

因此,当吸⽓时,周⾝静脉和右房压不下降,由静脉进⼊右房的⾎液不增加,这与正常⼈及⼼脏压塞时的情况相反。

由于⼼室充盈异常,静脉压升⾼,⼼排量下降,代偿性⼼率加快;当增加体⼒活动时,⼼率不能进⼀步加速,⼼排量不能适应⾝体需要,l晦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和⾎压下降;同时肾脏⽔钠潴留,进⼀步增加静脉压,临床上则出现肝肿⼤、下肢浮肿、腹⽔和胸⽔等。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查房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查房

01
02
03
评估疼痛程度
使用疼痛评估量表,如 VAS(视觉模拟评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 便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止 痛药缓解疼痛。注意观察 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 用。
非药物治疗
采用冷敷、热敷、按摩、 放松技巧等非药物方法缓 解疼痛。
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 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诊断
总结词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问题。
详细描述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疾 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适应能力。同时,创造安静、舒适的住 院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03
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措 施
疼痛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鼓励患者描述 疼痛感受,并提供舒适的体位和呼吸方式指导,以减轻疼痛。
心力衰竭护理诊断
总结词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由于心脏受压和心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 心力衰竭症状。
详细描述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 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迹象,并给予相应的 护理和治疗措施,如限制活动、吸氧、记录液体平衡等。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
• 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 病等。其中,结核是最常见的感染原因之一。
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
• 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水肿、晕厥等。其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02
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诊 断

缩窄性心包炎病因原来是这样【养生小知识】

缩窄性心包炎病因原来是这样【养生小知识】

缩窄性心包炎病因原来是这样
文章导读
众所周知,缩窄性心包炎对于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了解到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并加以预防就显的格外重要了。

那么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都有哪些呢?其实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结核菌感染所导致的。

\xa0 (一)、病因
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是结核菌感染。

细菌学及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的占30%。

约50%以上的病例不能明确致病因素。

但许多病例是因为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在发生心包缩窄时,结核病变的证据已经消失。

\xa0 \xa0 因此,人们认为其中大部分病例为结核性心包炎,其次是化脓性感染。

外伤性及非外伤性心包积血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约占10%。

近年来,心脏手术后并发本病者有所增加。

\xa0 (二)、病理
缩窄性心包炎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由于缩窄的心包限制双侧心室的正常活动。

患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心室舒张晚期心脏舒张受到限制,随病情进展,舒张中期也受到明显影响。

左心室舒张期间,心室内压快速升高,左、右心室回流血液受阻,静脉压升高,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胸水及全身水肿,有少数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心排血量比正常略低,每搏量明显减少。

在体力活动时或在严重缩窄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维持每分钟心排血量。

在房室沟及大血管根部出现环形缩窄时,可产生相应部位的瓣膜功能障碍的杂音和体征。

腹水和周围水肿的程度不成比例是本病的一大特点。

腹水产生的机制有以下3点:①肝脏阻性充血,肝静脉回流受阻;②膈肌面的心包粘连影响淋巴回流;③血浆白蛋白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壁层炎症、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并逐渐机化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压迫心脏和大血管根部,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导致右心房、腔静脉压增高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

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疾病概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

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而成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占极少数。

我国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

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

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右心导管检查可诊断。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定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术前应根据病人情况作好准备工作。

如限制钠盐、适当应用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小量输血或血浆、结核性病人抗痨治疗,以及适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编辑本段疾病病因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其病因作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也见于心包外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

霉菌或病毒感染未及时得到治疗,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

有许多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虽经心包病理组织检查也不能确定其病因。

心包肿瘤和放射治疗也偶可引起本病。

在临床上缩窄性心包炎有时可见到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但多数病例急性阶段起病隐匿,难于发现,故在就诊时就已成为缩窄性心包炎而失去原有的病理特征,使病因常难确定。

在能肯定的病因中,欧美和日本以特发性心包炎为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但现以结核性占首位,其次为化脓性、创伤性;并认为非特异性、尿毒症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也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肿瘤性、放射性和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在逐年增多,偶有血吸虫、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心包异物、乳糜性心包炎、胆固醇性心包炎、透析治疗、肾移植和抗凝治疗后心包积血引起缩窄性心包炎的报道。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病理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后,随着积液逐渐吸收可有纤维组织增生、心包增厚粘连、壁层与脏层融合钙化,使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受限。

心包增厚可为全面的,也可仅限于心包的局部。

心脏大小仍正常,偶可较小;长期缩窄,心肌可萎缩。

心包病理显示为透明样变性组织,为非特异性;如有结核性肉芽组织或干酪样病变,提示为结核性病因。

病理生理心包缩窄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使心搏量下降。

为维持心排血量,心率必然增快;同时上、下腔静脉回流也因心包缩而受阻,出现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肝炎九大、腹水、下肢浮肿等。

吸气时周围静脉回流增多而已缩窄的心包使心室失去适应性扩张的能力,因此静脉压反而增高,形成了吸气时颈静脉更明显扩张的现象,称Kussmaul 征。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心包缩窄多于急性心包炎后1年内形成,少数可长达数年。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疲乏、食欲不振、上腹胀或疼痛;呼吸困难为劳力性,主要与心搏量降低有关。

缩窄性心包炎体征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浮肿、心率增快。

可见Kussmaul征。

患者腹水常较皮下水肿出现得早且明显得多,这与一般心力衰竭中所见者相反。

产生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肯定,可能与心包的局部缩窄累及肝静脉的回流以及与静脉压长期持续升高有关。

心脏体检可发现。

心尖波动不明显,心浊音界不增大,心音减低,通常无杂音,可闻及心包叩击音;后者系一额外心音,发生在第二心音后0.09-0.12秒,呈拍击性质,系舒张期充盈血流音心包的缩窄而突然受阻并引起心室1、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心脏阴影大小正常或稍大,心增大可能由于心包增厚或伴有心包积液,左右心缘正常弧弓消失,呈平直僵硬,心脏搏动减弱,上腔静脉明显增宽,部分病人心包有钙化呈蛋壳状,此外,可见心房增大。

(2)心电图:多数有低电压,窦性心动过速,少数可有房颤,多个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

有时P波增宽或增高呈“二尖瓣型P波”或“肺型P 波”表现左、右心房扩大,也可有右心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室前壁或左心室后壁振幅变小,如同时有心包积液,则可发现心包壁层增厚程度。

(4)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平均压升高,压力曲线呈“M”形或“W”形,右心室压力升高,压力曲线呈舒张早期低垂及舒张晚期高原的图形,肺毛细楔嵌压也升高。

2、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典型缩窄性心包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临床上常需要舆论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结核性腹膜炎相鉴别。

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本病很相似,两者鉴别可能十分困难,必要时需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来诊断。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总述心包缩窄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将急性心包炎发生后1年内演变为心包缩窄者称急性缩窄,1年以上者称为慢性缩窄。

演变过程有3种形式:持续型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经治疗后在数天内其全身反应和症状,如发热、胸痛等可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颈静脉怒张等静脉淤血体征不减反而加重,故在这类患者中很难确定急性期和缩窄期的界限,这与渗液在吸收的同时,心包增厚和缩窄形成几乎同时存在有关,因此难以区分两期的界限。

间歇型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可在一定时间完全消退,患者以为病变痊愈,但数月后重新出现心包缩窄的症状和体征,这与心包的反应较慢,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缩窄有关。

缓起型这类患者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较轻甚至无病史,但有渐进性疲乏无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在1~2年内出现心包缩窄。

1.症状: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腹胀、下肢水肿,这与静脉压增高有关,虽有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其并非由心功能不全所致,而是由于腹水或胸腔积液压迫所致。

此外患者常诉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

2.体征:①血压低、脉搏快,1/3出现奇脉,30%并心房颤动。

②静脉压明显升高,即使利尿后静脉压仍保持较高水平。

颈静脉怒张,吸气时更明显(Kussmaul征),扩张的颈静脉舒张早期突然塌陷(Freidreich 征)。

Kussmaul征和Freidreich征均属非特异性体征,心脏压塞和任何原因的严重右心衰竭,皆可见到。

③心脏视诊见收缩期心尖回缩,舒张早期心尖搏动。

触诊有舒张期搏动撞击感。

叩诊心浊音界正常或扩大。

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心包叩击音,无杂音。

④其他体征:如黄疸、肺底湿啰音、肝大、腹水比下肢水肿更明显,与肝硬化相似。

编辑本段异常1.病理解剖缩窄性心包炎的心脏外形一般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缩小,心包病变常累及心外膜下心肌,严重时导致心肌萎缩、纤维变性、脂肪浸润和钙化。

心包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心包增厚一般为0.3~0.5cm,甚至1cm 或以上,常伴有钙化,心包腔有时被纤维组织完全填塞成为一个纤维瘢痕组织外壳,紧紧包住和压迫整个心脏和大血管根部,也可以仅局限在心脏表面的某些部位。

在多数患者中,瘢痕组织主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呈斑点状或片状玻璃样变性,而无提示原发病变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有些患者心包内尚可找到结核性或化脓性的肉芽组织则可提供病因诊断依据。

若发现外有纤维层包裹、内有浓缩血液成分和液体的存在时,提示心包内出血是形成心包缩窄的重要因素。

缩窄性心包炎2.病理生理典型的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包失去弹性而由坚硬的纤维组织代替,形成了一个大小固定的心脏外壳压迫心脏,限制了所有心腔的舒张期充盈量而使静脉压升高。

由于心包呈匀称性缩窄,4个心腔的舒张压同等升高,相当于肺小动脉嵌压。

加之静脉压升高,在心室舒张早期,血液异常迅速地流入心室,然而在心室舒张的中晚期心室扩张突然受到失去弹性的心包的限制,充盈受阻,心室腔内压力迅速上升。

血液冲击心室壁并形成漩涡而产生振动,使听诊时可闻及舒张早期额外音即心包叩击音。

实际上缩窄性心包炎心室的全部充盈在舒张早期完成,这种左和右心室舒张期充盈的异常表现在心导管所证实的压力曲线上是呈一具有特征性的左右心室压力曲线,即所谓开方根号压力曲线。

缩窄性心包炎另一个显著异常是,在呼吸时,胸腔压力变化不能传到心包腔和心腔内。

因此,当吸气时,周身静脉和右房压不下降,由静脉进入右房的血液不增加,这和正常人及心脏压塞时的情况相反(图2)。

由于心室充盈异常,静脉压升高,心排量下降,代偿性心率加快,但当增加体力活动时,心率不能进一步加速,心排量不能适应身体需要,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同时肾脏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静脉压,临床上则出现肝大、下肢水肿、腹水和胸腔积液等。

缩窄性心包炎时,心肌收缩功能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在严重者或病情晚期,由于心包里浅表冠状动脉受压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心肌萎缩,可使收缩功能减退,此时做心包切除术多效果不佳。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诊断心包疾病病史,结合颈静脉怒胀、肝大、腹水,但心界不大、心音遥远伴有心包叩击音,可初步建立心包缩窄的诊断。

再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心包钙化,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和T波改变则可确定诊断。

对不典型病例行心导管检查,可获得心腔内压力曲线以协助诊断。

缩窄性心包炎实验室检查:可有轻度贫血。

病程较长者因肝淤血常有肝功能损害,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

腹水和胸腔积液常为漏出液。

静脉压显著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QRS波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两者同时存在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强力佐证。

心电图的改变常可提示心肌受累的范围和程度。

50%左右的P波增宽有切迹,少于半数病人有心房颤动,而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束支阻滞较少见。

有广泛心包钙化时可见宽的Q波。

约5%病人由于心包瘢痕累及右室流出道致右室肥厚伴电轴右偏。

2.X线检查心包钙化是曾患过急性心包炎的最可靠的X线征象,在大多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均可见到,常呈不完整的环状。

心影大小多正常,部分病人轻度增大可能与心包积液或心包增厚有关,部分病人心影呈三角形或球形,心影变直或形成异常心弓,如主动脉结缩小或隐蔽不见,左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圆锥增大,上腔静脉扩张等。

X线透视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心包最厚处明显。

还可见肺门影增宽、肺水肿、胸膜增厚或有胸腔积液。

3.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虽然可见心包增厚,但没有特异性指标用于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M型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增厚的心包组成两条平行线,脏层和壁层心包之间至少有1mm的清楚间隙,还可见舒张早期心房收缩过程中室间隔突然向后移动,与心包叩击音恰好重叠。

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心室腔受限变小,心房正常或稍大,心包膜回声增强,下腔静脉扩张、心脏外形固定,房室瓣活动度大;当快速到缓慢充盈过渡期,见到心室充盈突然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