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

合集下载

路基开挖线放样方法

路基开挖线放样方法

路基边坡启掘线搁样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1.预计第3级坡足A面距中线的距离2.由预计器步调预计出A处坐标3.由齐站仪侧出A位子并测得下程30.1m,4.OB=38.65>0A=24.55, 证明边坡过陡,应继承测搁B面位子.5.由OB=38.65,用预计器步调预计出B处坐标6.由齐站仪侧B位子并测得下程32.97m,7.由于OC=41.52 >OB=38.65,证明边坡过陡,应继承C 面位子.10.由OC=41.52,用预计器步调预计出C处坐标11. 由齐站仪侧C位子并测得下程33.36m,12.由于OD>OC但是好值正在50厘米以内切合央供,退却1M安排挨桩为该面启掘线.13.当OD<0C时,证明边坡过慢,应背C面靠拢测搁E面.路堑边坡由上往下搁,路提边坡由下往上搁齐站仪搁边坡启掘线要领当前尔道道尔自己用齐站仪搁启掘线的要领. 如下:1. 先瞅动工断里图,如下第一两级边坡的坡比为1:0.75. 仄台的宽度为2m.坡的下度是10M.(B面到仄台2M位子的下好是10M) 中桩到B面的宽为8M. 要领一:搁样的步调:1.去道(那个是图纸上预计的).2. 而后正在齐站仪上搁出那个桩号左边偏偏12.98m+8M=20.98(中桩到A面的火仄距离)的距离的坐标搁出A面.瞅瞅测出A面的下程是几.比圆测得A面下程如果是746.123.则自己不妨预计:746.123-732.168=13.955M13.955是测面取B面的下好,则算测面到中桩的火仄距离为:13.955*0.75+2+8=20.466M.咱们拿20.466取20.98去比较.不妨瞅出咱们多搁出了50.14CM.也便是咱们搁样的时间便多搁50.14cm.(那里道的是如果天形正在少搁50.14CM的时间大概仄的情况下便曲交少搁50.14CM,普遍情况按天形去道).咱们依照那种要领去搁,曲到咱们算出去的距离战咱们搁样的距离相共或者出入已几时间便不妨挨下咱们的启掘桩了.(无论几级边坡讲理皆一般)另有便是也不妨把仄台的破足先搁出去.而后正在搁启掘线本去也是一个讲理.。

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

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

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各位测量朋友(特别是在山区施工的测量朋友),是否有兴趣讨论“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这个话题,本人在前几年的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学习,为今后施工测量减轻劳动,提高效率。

我们知道,在路线穿过复杂地区(山地、沟槽地段),会设计有高填、高挖路基,一般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高达10米以上填挖还设有台阶。

这样给我们的测量放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放样工作量、工作难度都加大很多,更重要的是放样准确性很难控制。

高填挖边线放样需要数据较多,首先要有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这些数据,还要与现场地形线情况比较,得出设计线与地面线的交叉点即为高填、高挖边线。

据我调查,我们现在大部分同志采用的办法是:1、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线。

2、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其它办法测出每个桩号的横断面。

3、用CAD或其它工具绘出横断面图。

4、再到现场放出高填、挖边线。

当然有些朋友还有一些略为简单的办法,但大体差不太多,我们已可看出,这样放样是不是很麻烦,效率也很低。

是不是可以采用更简单、准确的方法代替这种办法呢,回答是当然的,不然就没必要讨论这个话题了。

简、快、准的方法是有的,原理与上面是一样的,也要通过以上说的平、纵,横断面及原地面数据来确定高填高挖边线,只是采用先进办法集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现场实时得到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放样。

具体过程如下。

1、充分利用全站仪的功能,进行三维放样,三维放样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在平面坐标放样的同时进行高程放样。

2、采用三维坐标测量程序,计算断面的三维坐标数据,与全站仪配合,在现场实时完成高填高挖边线。

如下图:如上图所示,该路基断面为半挖半填,分别要放出填方边线及开挖线,要在测站点上直接放出这两个点,包括平面和高程,平面放样大家都知道,就是指挥棱镜到要求的角度和距离上,那么高程放样也一样,指挥棱镜到要求高度上,如上图,可以由设计数据计算出仪器放样时所需的高差读数,计算式如下:仪器高差读数=设计线高程+棱镜高度-全站仪视线高程仪器视线高程=测站点高程+测站点到仪器视轴的高度,或仪器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棱镜高度-后视读数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度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挖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碎落台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平台高差(如果有)关键点,朋友会问,在没放样时,边坡宽度还不知道,怎么计算设计高程啊,有了宽度不就可以直接放了吗,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边坡放样就是一个寻找边坡宽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至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填方边线为例)(1)数据计算处理,采用高性能的计算程序,将路线的平、纵、横全部数据输入计算程序。

5800公路边坡(开挖点或坡脚点)精准放样

5800公路边坡(开挖点或坡脚点)精准放样

公路边坡(开挖点或坡脚点)精准放样通用程序无需任何复杂编程抛弃渐进法开挖点或坡脚点无论填方挖方通用手工配合全站仪简单输入一般就可一次定位再也无需逐级边坡主子程序关联扯淡的搞边坡放样程序,根据数学模型推理计算编写的实用的5800程序,用此法可以解决边坡放样的事情,卡西欧5800代码如下:1.程序名:BPLbI S↙Cl s↙“K×+×××”?V:“L(-1) Or R(+1)”?Q:“Z0(SJ)”?E: “H0(SJ)”?F:“Z1(W)”?A:“H1(W)”?B: “Z2(N)”?C↙If C≥A:Then Cls:Locate 6 ,2 ,“ERR!”▲Stop:Goto S:Else↙Cls: “H2(N)”?U: “BP(1:m)”?N↙If U=B:Then 0→M:Else Abs((A-C)÷(B-U))→M:IfEnd↙Abs(U-F)→G:C-E→S:(MG-S)N÷(M-N)→L↙Q=-1=>-(E+L) →D↙Q=1=>E+L→D↙Cls:“Z=”:Locate 4,1,D▲Cls:“HC”?H↙L÷Abs(H-F)→K↙Cls:“K×××=”: “1:M=”:“1:m=” :“M- m=”:Locate 5,1,V:Locate 5,2,K:Locate 5,3,N:Locate 5,4,K-N▲Goto S↙IfEnd↙(注:9860只需要将代码中的Cls换为Clrtext,其余不变,就可以了)2.程序设计原理:公路挖方段的开口线或填方段的坡脚线是沿着原地面随高程变化的一条曲线,放样坡口开挖点或坡脚的坡脚点实际上是放样不同里程桩号断面地面线上的点。

通常的放样法是:先计算断面上坡口(角)点附近一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并测出该点的高程,再根据设计边坡坡度值用逐渐趋近的方法放出开挖点或坡脚点,弊端是当放出的点高程满足边坡坡度设计要求时候却又很难保证该点是否在该断面上了的,并且外业作业繁琐,反复试放,点位精度也低。

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放样

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放样

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放样
一、路基边桩的放样
放样路基边桩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道路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

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水平距离来确定。

常用的边桩放样方法如下:
1.图解法
就是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平距,然后在实地用钢尺沿横断面方向将边桩丈量并标定出来。

在填挖土石方不大时,使用此法较多。

2.解析法
就是根据路基填挖高度、边坡率、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按距离将边桩放出来。

具体方法按下述两种情况进行:
(1)平坦地段的边桩放样:图1为填土路基,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D应为:
二、路基边坡的放样
在放样出边桩后,为了保证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要求,还应把设计的边坡在实地标定出来,以方便施工。

1.用竹杆、绳索放样边坡:如图5所示,O为中桩,A、B为边坡,CD为路基宽度。

放样时在C、D处竖立竹杆,于高度等于中桩填土高度H处C′、D′两点用绳索连接,同时由C′、D′用绳索连接到边桩A、B上。

当路堤填土不高时,可一次挂线。

当填土较高时,如图6时可分层挂线。

2.用边坡样板放样边坡:施工前按照设计边坡制作好边坡样板,施工时,按照边坡样板进行放样。

(1)用活动边坡尺放样边坡:作法如图7所示,当水准器气泡居
中时,边坡尺的斜边所指示的坡度正好为设计边坡坡度,可依此来指示与检核路堤的填筑和路堑的开挖。

(2)用固定边坡样板放样边坡:如图8所示,在开挖路堑时,于坡顶桩外侧按设计坡度设立固定样板,施工时可随时指示并检核开挖和修筑情况。

路基开挖线放样方法

路基开挖线放样方法

路基边坡开挖线放样办法1.盘算第3级坡脚A点距中线的距离2.由盘算器程序盘算出A处坐标3.由全站仪侧出A地位并测得高程30.1m,4.OB=38.65>0A=24.55, 解释边坡过陡,应持续测放B点地位.5.由OB=38.65,用盘算器程序盘算出B处坐标6.由全站仪侧B地位并测得高程32.97m,7.因为OC=41.52 >OB=38.65,解释边坡过陡,应持续C 点地位.10.由OC=41.52,用盘算器程序盘算出C处坐标11. 由全站仪侧C地位并测得高程33.36m,12.因为OD>OC但差值在50厘米以内相符请求,撤退退却1M阁下打桩为该点开挖线.13.当OD<0C时,解释边坡过缓,应向C点挨近测放E点.路堑边坡由上往下放,路提边坡由下往上放全站仪放边坡开挖线办法如今我说说我本身用全站仪摊开挖线的办法. 如下:1. 先看施工断面图,如下第一二级边坡的坡比为1:0.75. 平台的宽度为2m.坡的高度是10M.(B点到平台2M地位的高差是10M) 中桩到B点的宽为8M. 办法一:放样的步调:1.来说(这个是图纸上估量的).2. 然后在全站仪上放出这个桩号左边偏12.98m+8M=20.98(中桩到A点的程度距离)的距离的坐标放出A点.看看测出A点的高程是若干.例如测得A点高程假如是746.123.则本身可以盘算:746.123-732.168=13.955M13.955是测点与B点的高差,则算测点到中桩的程度距离为:13.955*0.75+2+8=20.466M.我们拿20.466与20.98来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多放出了50.14CM.也就是我们放样的时刻就多放50.14cm.(这里说的是假如地形在少放50.14CM的时刻精确平的情形下就直接少放50.14CM,多半情形按地形来说).我们按照这种办法来放,直到我们算出来的距离和我们放样的距离雷同或相差不久不多时刻就可以打下我们的开挖桩了.(无论若干级边坡道理都一样)还有就是也可以把平台的破脚先放出来.然后在摊开挖线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在地面或者边坡上进行实际勘测和测量,将设计坐标和高程放置在边坡上,为后续开挖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导。

边坡放样一般分为平面放样和剖面放样两个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放样方法。

一、平面放样方法:1.确定放样基准:在施工现场选择边坡基准点作为放样的基准,通常选择边坡顶部、基坑底部的固定点位作为基准点。

2.确定放样横断面: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确定边坡的放样横断面,并在地面上进行标注,通常采用钢钉、木桩或者喷涂标识的方式进行标记。

3.测量边坡纵断面:在放样基准点上设置测量点,通常将测量点设置在边坡顶部、边坡底部以及边坡中间。

根据设计要求,在测量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并绘制出边坡的纵断面图。

4.确定边坡边界: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边坡边界线,在地面上使用红色绳线、喷涂线等方式,将边坡的边界线标示出来。

二、剖面放样方法:1.确定剖面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剖面线位置,用钢钉在地面上进行标注。

2.测量剖面高程:在剖面线上设置测量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高程测量,并在剖面图上绘制高程线。

3.制作放样剖面图: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将剖面上的高程点绘制成等距离或等高程线,并在图上标注相关信息。

4.标注边界线:根据设计图纸上边坡的边界线,在剖面图上进行标记,通常采用红色线或者红色标记点进行标示。

以上是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的基本方法,通过放样可以准确地控制边坡开挖的位置和高程,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放样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测量和标注,以及合理使用工具和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最后,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洞口边、仰坡放样

洞口边、仰坡放样

边仰坡施工要点: 1. 洞口边仰坡开挖应尽量保护原生态植被 2. 洞口边仰坡施工宜避开降雨期,如确需在雨季施工时,应 制订严密的施工方案防护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 的监测、检查。 3. 洞口边坡、仰坡土石方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 严禁采用大爆破;边坡和仰坡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以及 浮石、危石要清除或加固,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 4. 应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松软地层开挖 边、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査山坡稳定情况。 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应采取地表锚杆、地表 注浆等措施稳定边坡,确保施工安全。
采用容量小于400L的强制式搅拌机拌料时,搅拌时间不 得少于1min;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料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混合料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1.清洗岩面 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处理好光滑开挖面;安设工作平台;用高压风 水枪冲洗喷面,对遇水易潮解的泥化岩层,采用压风清扫岩面;埋设控 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在受喷面滴水部位埋设导管排水,导水效果 不好的含水层可设盲沟排水,对淋水处可设截水圈排水。仓面验收以后, 开喷以前对有微渗水岩面要进行风吹干燥。土质边坡除需将边坡和坡脚 的松动块石、浮渣清理干净,还应对坡面进行整平压实,然后自坡底开 始自下而上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严禁在松散土面上喷射混凝土。 2.喷射混凝土 喷射要点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避免 回弹料覆盖未喷面。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 终凝1h以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高压风水冲洗喷层面。 喷射作业严格执行喷射机的操作规程: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 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 的积料清除干净,防止管道堵塞。 为了减少回弹量,提高喷射质量,喷头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调整 好风压,保持喷头与受喷面垂直,喷距控制在0.6m~1.2m范围,采取正确 的螺旋形轨迹喷射施工工艺。刚喷射完的部分要进行喷厚检查(通过埋设 点)不满足厚度要求的,及时进行复喷处理。挂网处要喷至无明显网条为 止。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

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放样方法的选择及实施(1) 放样前熟悉工程地形图、道路平面图、路线图与施工组织设计及断面图,实地踏勘后沿线路做好首级控制,控制点应选在边坡范围外侧,考虑边坡深挖控制点不能离坡口太远,一般距坡口1~1. 5m 即可,测设线路中线桩断面图,根据设计值计算出每级边坡放样数据,最好内业计算出不同坡面的放样数据图,同时放出开挖坡口桩,放坡口桩时应加放拱面至坡面5cm。

考虑中桩点位误差以保证路面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坡面不陡于设计陡面,故坡口桩应放宽5cm。

在确定坡口开挖边线时,若边桩与相邻边桩纵向地形的坡度基本一致,两坡口桩之间无明显凸地形出现,可根据设计图纸和实测的高程计算出路中桩至坡口的水平距离。

坡口桩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平距,故坡口桩要经过多次修改才可确定。

然后在相邻坡口桩之间拉一细线洒上白灰即为坡口开挖边线,此为正常放样。

(2) 坡回桩与坡口桩之间有明显凹凸或中间有深沟路堑、路堤甚至小山等,则应加测局部中桩各边坡口边坡桩,图1 中的点为加测桩。

加测的边桩应在地形的变换点上。

此为方法之二。

(3) 在高挖地段的边坡都设有几级台阶或落石平台,在同一级平台内坡面桩与坡面桩之间按直线洒白灰,作为坡面开挖边线。

坡面桩与坡面桩之间不在同一个平台内,则应测出平台出口的内外桩,用上面的桩点与平台出口的外桩相连。

平台出口内桩与下面的桩点相连。

此为方法之三。

(4) 坡度尺的应用。

根据地形变化,可以自制坡度尺。

在两个坡口桩之间拉一条线,然后以线为准,用坡度尺向上或下延伸到地形变换的每一个点上,坡度尺的方向必须垂直坡面。

根据桩点和延伸点用白灰洒一条线,注意洒出的开挖线不是直线,用坡度尺也可指导每一级的坡面开挖或填方,一般坡面每挖深纵向20m 用仪器测定每一个坡面桩。

这样可检查是否挖到设计坡面,同时也可以掌握坡面平整度。

横向坡面可以在坡面桩上下拉一坡度线,一面开挖,一面将线向下延伸。

纵向则可以在两坡度线纵向20m 拉一细线,检查坡度平整度或控制超欠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挖方段开口桩的测量放样方法!
2007-04-05 17:43:18| 分类:技术探讨| 标签:知识产权|字号大中小订阅
关于挖方段开口桩的测量放样方法
摘要本文是高速公路挖方路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关于开口桩的测量放样的经验总结。

本文介绍了水准仪和全站仪两种放样方法。

关键词挖方段开口桩放样
1 引言
辽宁省路桥建设一公司机械化土方施工处在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丹东至庄河段第二合同段负责K11+800____K12+380挖方段的施工。

在挖方段施工中,开口桩的放样,对挖方的边坡坡比是否准确,及复核占地界是否准确和截水沟等附属工程的放样是否准确,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两种测量放样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两种测量放样方法。

分别是水准仪和全站仪放样。

2.1 水准仪逐步递进法放样
在施工放样中,使用水准仪采用逐步递进法放开口桩:
上坡情况:首先,经过内业计算出边坡设计坡脚的有关数据,主要
包括坡脚至中桩的距离L和坡脚的设计高程H。

外业当中,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桩,根据内业计算,现场定出坡脚桩(设计坡脚桩正上方与地面交点),用水准仪测出该处坡脚桩高程,计算出距设计坡脚高程的高差h。

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该坡脚桩处高差h的水平距离L1,按水平距离L1向上坡方向定出桩1。

再测出桩1和坡脚桩的高差h1(为正值)(即桩1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

再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桩1处高差h1的水平距离L2,按水平距离L2向上坡方向定出桩2。

同理,逐步递进,直至计算到地面点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h为0的地面点,即开口桩。

此种放样方法适用上坡情况。

对于下坡情况,和上坡基本类似。

下坡情况:首先,经过内业计算出边坡设计坡脚的有关数据,主要包括坡脚至中桩的距离L和坡脚的设计高程H。

外业当中,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桩,根据内业计算,现场定出坡脚桩(设计坡角桩正上方与地面交点),用水准仪测出该处坡脚桩高程,计算出距设计坡脚高程的高差h。

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该坡角桩处高差h的水平距离L1,按水平距离L1向下坡方向定出桩1。

再测出桩1和坡脚桩的高差h1(即桩1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

再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桩1处高差h1的水平距离L2,若h1为负值按水平距离L2向上坡方向定出桩2(若为正值向下坡方向)。

同理,逐步递进,直至计算到地面点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h为0的地面点,即开口桩。

在外业测量中,会出现上坡、下坡同时存在的情况,那么根据上坡
情况、下坡情况,灵活运用此种逐步递进法。

还有挖方边坡有几级台阶的情况,则按照不同设计坡比分别考虑。

2.2全站仪放样
在挖方段通视良好、边坡基本成型后,可采用全站仪放样法。

目前,全站仪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充分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和测坐标功能能很快的、方便的进行挖方段开口桩放样。

具体的放样过程是:首先把挖方段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其中有桩号;坡脚跨度L;坡脚高程S;挖方段各级坡率I;坡脚距最顶层平台外边缘距离K;坡脚距最顶层平台的高差H。

资料准备齐全后,用全站仪在现场测出中桩的坐标(A、B、Z`)和假设开口桩的坐标(X、Y、Z),此处的坐标可以是相对坐标,用计算器算出中桩和开口桩的水平距离l1,利用全站仪的高差读数,后视高程及后视读数,计算出假设开口桩的高程,根据此高程和准备的资料求出假设开口桩与中桩的距离l2,l1与l2的差为正值,开口桩的实际位置应该往路基中线方向(l1-l2)距离,反之为负值,开口桩的实际位置应该背离中线方向(l1-l2)距离。

反复移动,直至两者之差为零,此时棱镜所在的点即为该桩号的开口桩。

在实际测量当中,为了加快放样速度可以把l1-l2的等式编上程序放到计算器中,在放样的过程中方便使用。

计算器编程公式ΔL= ((A-X)2+(B-Y)2)-K-L-(M+Z-S-H)*I(对应的字母含义见附图);如果全站仪测出的是绝对坐标,和上面同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