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相关知识
电除颤相关知识

除颤仪的相关知识一.电除颤的定义二.适应症三.禁忌症四.目的五.并发症六.技术操作(略)七.注意事项早起除颤的重要性♦心脏骤停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是心室颤动(VF)♦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治,除颤成功概率迅速下降,几分钟内VF即转化为心电静止(直线)及时CPR的重要性♦室颤发生后每过一分钟,VF致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下降7%-10%♦及时CPR,则每分钟只下降3%-4%,使患者生存率增加2-3倍。
♦CPR可以为脑和心脏输送一定的血液和氧分,延长可以进行除颤的时间窗♦心脏骤停4-5min以上开始抢救者应先做CPR2min (5个30:2CPR);心脏骤停即刻开始抢救者应该优先除颤,如果除颤仪未到现场或未准备好应先做CPR,一旦准备完毕立即除颤需注意♦仅有基本CPR不可能终止VF和恢复有效灌注心律♦作为急救人员必须能够迅速联合运用CPR和除颤仪♦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必须采取以下步骤为病人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呼叫EMSS系统立即CPR尽早除颤一.电除颤的定义利用除颤仪发出的高能量、短时限脉冲电流通过心肌,使所有的心肌纤维瞬间同时除极,造成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是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电除颤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技术。
二.适应症• 1.非同步电除颤: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 2.同步电除颤:房颤持续时间在一年以内.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术后1-2月房颤不消失者.房扑者同步于非同步区别•非同步电除颤:放电时间有操作者决定,与患者自身R波不同步•同步电复律:实施放电时,只有出现R波才会有放电脉冲,R波控制除颤脉冲的发放,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波的降支,与患者自身R波同步三.禁忌症• 1.低钾血症• 2.慢性房颤,病史五年以上• 3.洋地黄中毒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4.心力衰竭未控制者• 5.年龄过大、体制衰竭、胸部严重畸形无法放置电极板• 6.心脏明显扩大、联合瓣膜病变者。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一、选择题(30分)1、电除颤的原理是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D消除异性心律,阻断折返激动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A同步B非同步C同步和非同步D以上均不正确3、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A同步B先同步后非同步C先非同步后同步D非同步4、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A室颤、室扑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C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D心肌缺血5、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A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B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C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D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6、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A自动开关机按钮B充电按钮C电击按钮D能量选择键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340JB350JC360JD370J8电极板分别置于A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D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A心电图上可见Q波B心电图上可见R波C心电图上可见P波D心电图上可见S波10、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A心律失常B心肌损伤C肺和体循环栓塞D头部损伤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220JB200JC360JD370J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C注意擦干皮肤D电极板位置正确:紧贴皮肤13、除颤仪的组成不包括A电源B蓄电池和放电装置C心电显示器D导电糊14、电击后应立即重点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包括A电击处皮肤颜色B血压C脉搏D呼吸15、除颤仪的保养不包括A恢复除颤仪的出厂设置B清洁记录仪打印头C维护电池D清洁仪器外表面、电极板二、名词解释(20分)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三、简答题(50分)1.简述心脏电除颤的适应证:答: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速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2.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三个因素:答:1.电能量的大小。
心脏电除颤技术相关知识

1.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各种心律失常。
2.低血钾患者。
3.对奎尼丁和胺碘酮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4.心脏明显扩大、联合瓣膜病变者。
5.慢性房颤,病史超过5年者。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7心力衰竭未控制、风湿性疾病活动期者。
8.年龄过大,体质衰弱肺部严重畸形导致无法放置电极板者。
6.在电极板处涂导电糊或垫生理盐水纱布,注意不要涂到除颤手柄和手上,注意手的任何部位不得接触电极板,防止电击。导电物质宜选择导电膏,不得使用耦合剂替代,涂抹均匀,避免局部发生皮肤灼伤,两个电极板之间的皮肤上没有导电膏,否则会导致能量都作用于皮肤上,不仅会烧伤皮肤而且没有有效电流通过心脏。生理盐水纱布般覆盖4~6层,以不滴水为宜 。
5.急性肺水肿
(1)发生原因:电击后由于心脏功能失调,心排血量减少,除颤后1~3h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临床表现:患者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min,端坐呼吸,伴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患者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啰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救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
4.《2010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在电除颤方面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1)为1至8岁儿童除颤,可以使用带有儿科剂量衰竭器的AED,若没有,可使用普通除颤仪。对于婴儿(1岁以下),婴儿首选手动除颤器,若没有,可使用带儿科剂量衰竭器的AED,若二者都没有,可使用普通AED 。
(2)支持进行单次电击而不是连续电击除颤的建议,之后立即进行由胸外按压开始的CPR。
(3)预防及处理:
①同步电复律前按医嘱应用药物控制心率及预防心律失常复发。
②同步电复律严格掌握适应证,尽可能选择低能量。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

电除颤根底知识考题一、选择题〔30分〕1、电除颤的原理是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D消除异性心律,阻断折返冲动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A同步B非同步C同步和非同步D以上均不正确3、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A同步B先同步后非同步C先非同步后同步D非同步4、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A室颤、室扑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C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D心肌缺血5、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A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B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C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D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6、除颤仪不包括以下哪个按键:A自动开关机按钮B充电按钮C电击按钮D能量选择键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340JB350JC360JD370J8电极板分别置于A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D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A心电图上可见Q波B心电图上可见R波C心电图上可见P波D心电图上可见S波10、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A心律失常B心肌损伤C肺和体循环栓塞D头部损伤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220JB200JC360JD370J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C注意擦干皮肤D电极板位置正确:紧贴皮肤13、除颤仪的组成不包括A电源B蓄电池和放电装置C心电显示器D导电糊14、电击后应立即重点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包括A电击处皮肤颜色B血压C脉搏D呼吸15、除颤仪的保养不包括A恢复除颤仪的出厂设置B清洁记录仪打印头C维护电池D清洁仪器外外表、电极板二、名词解释〔20分〕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三、简答题〔50分〕1.简述心脏电除颤的适应证:答: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心室颤抖、心室扑动、无脉性室速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心房颤抖、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2.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三个因素:答:1.电能量的大小。
电除颤操作培训--知识讲解

四、除颤仪的种类
• (2)双相除颤: • 双向电流通过 • 电流方向是A B,然后返回A • 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减少通过心脏电流量 • 大减少心肌组织损伤
五、电除颤时机
• 2015版CPR指南:尽早、快速除颤 • 除颤首次即用最高电量
单相除颤: 360J 双相除颤: 200J
五、电除颤时机
• 时间是影响除颤成功率的首要因素 • 若病人出现室颤、室扑,应尽早选择非同
电除颤操作培训--
一、概述
单向
电除颤仪:是以电击来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
一、概述
• 1、除颤仪的发明: • 1947年,BECK首次使用交流电电击开胸后的心脏,
使心室颤动停止。 • 1952年,PAUL ZOLL教授成功装置了一台交流电除
颤仪(胸外),应用于临床。 • 1962年,LOWN证明直流电比交流电更安全。 • 直流电除颤仪广泛用于临床,挽救了很多生命!
步电除颤 • 室颤早期多为粗颤,及时除颤易成功,因
此应争取在2-3分钟内电除颤 • 尽可能在2-3分钟内进行电除颤
五、电除颤时机
•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 • ①心跳骤停,约80%为室颤,早期粗颤。 • ②室颤可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 ③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 • ④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 4、除颤三部曲 第一步:选择能量:成人:单相360J,双相200J
儿童:首次2J/Kg,后4J/Kg
第二步:充电
第三步:放电
六、除颤仪的操作、示意图、注意 事项
• (二)操作示意图
• 干纱布和酒精 纱布各2块
导电胶
清洗胸壁皮肤
开机检查:设备完好、电量充足、导线 联结良好
选择监护模式、摆放电极、观察心电波形
电除颤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电除颤专业知识
16
电除颤专业知识
17
⑦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和患者接触 。
⑧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电除颤专业知识
13
电极位置对电击效果 之影响图如下:
电除颤专业知识
14正确的电极位置Fra bibliotek错误的电极位置
电流通过二个心室 电流只能通过部分心 室
正确与错误的除颤电极安放位置
电除颤专业知识
15
心肺复苏术成功三要素
及早CPR(心肺复苏) 及早除颤(心搏骤停1分钟内除颤有90%的
1.能量.电源和电压 2.电极的大小 3.电极的位置 4.除颤步骤
电除颤专业知识
5
1.能量.电源和电压
电击除颤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大量电流通过 心脏,电流一安培计算,驱动电流的压力 称为电压,以伏特计算,下列公式可表明 其间的关系:
能量(J)=电压(V)×电流(A)×时间 (S)
电除颤专业知识
电除颤专业知识
CPR时,除颤必须尽早进行
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 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治疗 每过一 分钟 , 除颤成 功的机 会下降 7%~
10% 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
电除颤专业知识
2
早期除颤在复苏存活 链中的重要地位
电除颤专业知识
4
除颤器的应用
另有前后位放置,不常用。
电除颤专业知识
10
电除颤专业知识
11
4.除颤步骤(盲除)
①患者仰平卧位. ②手控电极涂以专用导电胶,或粘贴一次
电除颤基本知识考题

电除颤基本知识考题科室:姓名:得分:考试时间: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4分,共60分.1、电除颤(de)原理是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 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D消除异位心律,阻断折返激动2、电除颤(de)工作模式包括A同步 B非同步C同步和非同步D以上均不正确3、室颤时采用(de)工作模式为:A同步 B先同步后非同步 C先非同步后同步D非同步4、电除颤(de)适应症不包括:A室颤、室扑 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C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de)阵发性室上速、室速D心肌缺血5、电除颤(de)禁忌症不包括:A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B抢救突发(de)心脏骤停C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D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6、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A 自动开关机按钮B充电按钮 C电击按钮 D能量选择键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 340JB 350JC 360JD 370J8、电极板分别置于A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B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C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D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A 心电图上可见Q波B 心电图上可见R波C 心电图上可见P波D 心电图上可见S波10、电除颤(de)并发症不包括:A心律失常B心肌损伤C肺和体循环栓塞D头部损伤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 220JB 200JC 360JD 370J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de)是A 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B 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C 注意擦干皮肤D 电极板位置正确;贴紧皮肤13、除颤仪(de)组成不包括A 电源B 蓄电池和放电装置C 心电显示器D 导电糊14、电击后应立即重点监护患者(de)生命体征不包括A 电击处皮肤颜色B血压 C脉搏 D呼吸15、除颤仪(de)保养不包括A 恢复除颤仪(de)出厂设置B清洁记录仪打印头C维护电池 D清洁仪器外表面、电极板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概念:电复律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de)方法.2.组成:除颤电源装置、同步触发装置、电极板、心电示波器 .3.适应症:室颤、室朴首选电复律.4.禁忌症:左房大(大于47mm)伴高度或完全性AVB(de)房颤、房朴.5.电极板放置位置:胸前位:胸骨右 2—3肋间和心尖部(避开胸骨)沿心脏长轴放.6.两电极间隔大于10CM ;佩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8CM.7.力度:电极板紧贴皮肤,用约5KG 力量下压.8.次数:择期电复律一般不超过3次,对于室颤可N 次.9.能量选择:室颤:300—360 J.10.电复律操作流程:评估病人、评估电复律仪(de)性能→开机→调菜单EKG 导联为paddle→涂导电膏→描记心电图确定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同步非同步→选择能量→充电→放电→效果评价→处理病人、维护电复律仪→洗手→记录护理单和仪器使用登记.。
电除颤基本知识

非同步电击除颤
❖ 电极板与病人皮肤紧贴后放电 ❖ 检查监护仪波形是否转复至窦性,若仍未转
复,立即进行2分钟CPR,若转为窦性,按医 嘱执行相应的给氧、气插、IV、药物等措施。
电除颤基本知识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室颤时影响电击除颤成功率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因此要求专业人员训练 有素,能熟练地操作除颤器,能对心脏停搏和室颤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 断。一旦确认为室颤,能当机立断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病人进行电击除颤。
5 洋地黄中毒:对怀疑洋地黄过量或亚临床中毒者,均宜从5~10J开始复 律,这样要安全些,也有可能转为窦律。
电除颤基本知识
非同步电击除颤
❖ 评估 ❖ 除颤器到位 ❖ 开除颤器,选择Paddle导联 ❖ 涂导电糊,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
成人电极伴直径应为10~13cm,婴儿4~5cm,儿童8cm。
电除颤基本知识
同步电复律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上
性心动过速是同步电复律的绝对禁忌症。在这种情况下如作 电复律,可能诱发难治性室颤,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二)、相对禁忌症: 电复律的相对禁忌症包
括:(1)电复律成功机会少或复发机会多的心律失常,如 病程一年以上的房颤;(2)、具有潜在的诱发更快速心律 失常危险者,如严重酸碱、电解质心脏停搏危险者,如病态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或合并房室结疾病,房室传导异常等。
2 房扑:房扑可用20~25J转复为窦律,能量太低(5~10)可使房扑转化 为房颤,不宜使用。建议转复房扑的初始能量选择20J,如无效,再选 择50~100J重新复律。
3 室上速(SVT),大多数SVT病人对异搏定和刺激迷走神经有效。如需 电复律,50~100J的能量总能转为窦性心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电除颤操作相关知识
电除颤并发症: 1.诱发各种心律失常2.动脉栓塞或肺栓塞3.低血压 4.急性肺水肿5.心肌损伤 6.皮肤灼伤
7 .高钾血症
电除颤原理:指在短时间内给心肌透过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的心肌纤维在瞬间同时除极,抑制心肌内异位兴奋灶和打断折返途径,还能延长心肌不应期,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恢复其起搏
点的作用。
非同步电除颤适应症:无脉的室速和室颤,选择能量双向波200J,单项波360J,一次除颤不成功要间隔2分钟CPR后再用同样的能量除颤。
同步除颤适应症:药物治疗后无效的各种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胸外电除颤操作要点:1.均匀涂抹导电膏,电极板应与皮肤紧密接触。
2.除颤时两个电极板的位置要放置准确,标准位置为心尖部在左侧腋中线或腋后线4、5肋间,心底部在胸骨右缘第2、
3肋间,电极板之间间隔10cm 。
3.除颤电击能量为360J(单项波)电击双向波为200J,
对直线双向波为120J,如除颤器单项波和双向波标注不明,则设定为200J。
4.用力按
压电极板(约10-12kg)的压力,双手同时放电。
心脏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 2位以上急救人员者,1人应持续进行CPR,另一人准备除颤。
2.除颤禁止用来治疗室性自主节律,室性逸博性心律和心电静止。
3.避免将电极板放置在仪器附近
(间距>10cm) 4.注意在场人员装置以及相关设备尤其是心电设备的安全,除颤前
应去除金属物品,检查无任何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再放电,保证安全。
除颤器不可对
空气放电,1分钟内放电不能超过4次。
粗颤于细颤的鉴别与处理:1.粗颤波幅>0.5mv,细颤<0.5mv。
2.不可在细颤状态下除颤,应给予0.1%肾
上腺素1mg静注,只有将细颤转为粗颤后才能进行同步电除颤。
室颤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波动,常由室扑转变而来,频率在250次/分以上。
频率>100次/分为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称慢速型心室
颤动,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室扑的心电图特征:P、QRS与T波不能分辨,代以均匀,宽大连续出现的正弦波,频率在200—25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