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知识点辅导
初二化学竞赛辅导资料(共12讲)讲义

初二化学竞赛辅导资料(共12讲)讲义第一讲: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3.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的原子组成的。
第二讲:物质的分类1.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2.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3.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第三讲: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2.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和生成物。
3. 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第四讲:离子和离子化合物1.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第五讲:酸、碱和盐1. 酸是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是能产生氢氧离子(OH-)的物质。
3. 盐是由酸和碱中的离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第六讲:常见元素的性质与应用1. 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必需气体。
2.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3. 碳是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第七讲: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非金属通常为非导电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第八讲: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数量。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第九讲: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2. 溶解度是单位质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质。
第十讲:红外线和紫外线1.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
2.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
第十一讲: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热效应来表征。
第十二讲:电化学与电池1.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2.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以上是初二化学竞赛辅导资料的讲义内容,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竞赛常用知识点总结

化学竞赛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张表,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元素周期表的横向周期数称为周期,竖向的行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是按照其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按照周期数分为七个周期,按照族分为18个族。
2. 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其外层电子的能级相同;同一族元素,其外层电子数相同。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总结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如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电负性的变化规律、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等。
3. 元素周期表中主要族的特征主族元素的特征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化合价等方面的周期性规律。
其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1,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加,电离能逐渐减小;碱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加,电离能逐渐减小。
4.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主族元素与稀土元素之间的一组元素。
过渡金属具有几种原子价态,同时具有两种或更多的氧化态,容易形成多种阳离子。
过渡金属具有一定的金属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质。
5. 元素周期表中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和钪系元素的元素。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质和一定的发光性能。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核工业、航天航空、电子技术和光学材料等领域。
二、化学键1. 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共价键是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极性。
离子键是指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
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具有自由移动性。
2. 共价键的特点和性质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具有极性和方向性,共价键中的原子存在特定的电负性差异。
根据原子间电负性的不同,可以区分出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初中化学]抓好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初中化学]抓好初中化学竞赛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18b6d9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1.png)
[初中化学]抓好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初中化学竞赛是学生进行学科交流、知识互换的重要途径,对于化学爱好者来说更是一次展示才华和成果的机会,因此,抓好初中化学竞赛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竞赛基本知识初中化学竞赛是以化学学科为内容的比较、竞争性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初中化学竞赛主要分为实验操作、理论知识、计算推理、化学实用技能4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场成功的初中化学竞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所以学习和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是参加竞赛的关键。
二、辅导方法1.常规辅导常规辅导是竞赛前的必要准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出题及答题情况和目标要求,通过练习习题、讲解题目、复习考点等环节进行辅导。
常规辅导能够提高竞赛的基本成绩,保证学生们稳定地获取基础得分,是非常重要的辅导方法。
2.提分技巧辅导提分技巧辅导主要是对考试技巧的讲解与演示。
这种方法重在理论讲解,建议成多辅导老师和优秀高中化学生同学对学生们的答题技巧进行传授和示范,如应试技巧、解题最佳策略等。
3.竞赛讲座竞赛讲座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因此作为化学竞赛辅导的一种有效手段。
竞赛讲座既能为学生解决问题,也能为学生提供思路和启示,讲津意义重大。
三、学习建议化学竞赛作为一种比较强的学习和考核手段,对学习成绩和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突出重点竞赛所考的知识点,通常是学科中的热门、难点问题,因此需要学生把握好学科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2.善于总结化学竞赛的答题方法灵活多样,学生需要通过前期的学习总结,形成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
只有善于总结,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科的要点和考点。
3.勤于练习竞赛中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张,而且出题的难度比高考还要高,因此学生需要在竞赛前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拟,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竞赛能力和水平。
四、注意事项1.考前调整心态初中化学竞赛是一场知识结合考试技巧的综合测试,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题目,因此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最好的状态参加考试。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讲座(全套)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讲座(全套)
本文档是关于初中化学竞赛辅导讲座的全套内容。
本讲座的目
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化学竞赛的知识和技巧,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讲座的大纲和主要内容。
1. 讲座介绍
本部分将介绍讲座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
化学竞赛获得的好处。
2.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这一部分将回顾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
方程式、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等。
3. 化学实验技巧讲解
本部分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实验技巧,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安
全操作规范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化学竞赛常见题型分析
这一部分将分析化学竞赛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并提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5. 解答训练和实战演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竞赛,我们将提供一些典型题目
的解答训练,并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试能力。
6. 复和巩固
在本部分,我们将总结讲座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复资料和建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希望通过本次化学竞赛辅导讲座,学生们能够掌握化学竞赛的
基本要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
祝愿
各位同学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化学竞赛技巧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竞赛技巧知识点归纳化学竞赛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学术竞赛,旨在提升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初中化学竞赛的技巧知识点,帮助大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参加化学竞赛前,学生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基础概念。
同时要熟悉常见的离子、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等。
充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2. 做题时注重细节在竞赛中,细节往往决定了答题的准确性。
因此,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例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比例等。
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和使用,不要忽略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
3. 快速计算和估算化学竞赛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因此解答问题时要能够迅速进行计算和估算。
例如,在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使用近似值,而不是精确计算。
此外,还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例如摩尔浓度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4. 实验与观察化学竞赛中常常涉及到实验与观察题目。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实验和观察现象,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为了更好地准备这类题目,参加实验课和实践操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与记忆。
5.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做题是提高化学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键。
在备战化学竞赛时,同学们应该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通过多做题目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加强练习。
同时,在对比答案时,要注意查漏补缺,总结错误的原因。
6. 及时复习与总结及时复习和总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在竞赛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复习的内容和时间。
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可以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还可以使用错题本和笔记,及时记录和查漏补缺。
7. 竞赛策略的运用在实际竞赛时,运用一定的策略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利器。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指导](一)物质的分类混合物:(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氧化物: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无机物: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除外)。
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把它们当作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例如氯化氢(HCl)、水(H2O)等。
(二)物质的组成及结构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 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镁原子(Mg)和镁离子(Mg2+)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2,统称镁元素。
(2) 元素只表示种类,不表明个数。
(3)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如钠、锌等)、非金属元素(如碳、硫)和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等)。
(4)元素在化学反应种类不变。
(5)要记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九年级化学竞赛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竞赛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化学竞赛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竞赛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1. 烃:烃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之间是单键结合,不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或三键结合。
2. 醇: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3. 酸和碱:(1)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2)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九年级化学竞赛中重要的工具,可以展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将元素分类排列,并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组。
2. 化学键:(1)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3)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内部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1)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2.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或测量获得,如颜色、硬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等。
3.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但化学性质不变,如物质的相态变化、溶解等。
(2)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产生新的物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中学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

中学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按照反应类型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
3.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包括转化物质、生成物和化学计量关系。
4.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化学键来实现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5. 键能在形成、断裂、伸长或压缩化学键时,其周围的能量的变化称为键能。
第二章:物质的分子结构1. 原子的结构原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电子分布于原子核外围的能级上。
2. 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基本单位。
3. 分子的电性分子的电性取决于分子中原子的电性差异。
4. 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空间结构取决于分子的键角和空间构型。
5. 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指的是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第三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化学平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基本不再变化。
4. 平衡常数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称为平衡常数。
第四章:酸碱中和和溶液的性质1.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变化。
2. pH值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被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即pH值。
3. 中和反应在适当条件下,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5. 氧化还原指数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的氧化还原指数的变化规律。
第五章:物质的热力学和热化学性质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研究的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传递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证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的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
氢气的性质:(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降温可成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是0.0899g/L,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
氢气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发现的,见氢气的发现史。
(2)氢气化学性质常温下氢气性质稳定,但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①可燃性: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或氢气不纯)可发生爆炸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白雾。
②还原性:氢气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使含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做还原剂。
氢气的用途:(1)充灌氢气球(2)作还原剂,冶炼高纯度金属等(3)合成氯化氢制盐酸等重要化工产品(4)液氢作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不污染空气等,是理想的能源,称作氢能源。
氢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锌粒和稀硫酸或盐酸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固体。
人们怎样知道金刚石的组成的?经琢磨能折射,散射光线,作装饰品,硬度大,用于作钻头,玻璃刀等。
熔点高是电的不良导体。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而滑腻,用作润滑剂,铅笔芯等。
熔点高,用于制作石墨坩埚。
电的良导体,用作干电池电极,高温电炉电极等。
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无定形碳:炭黑:黑色粉末,用作黑色颜料、墨汁、橡胶添加剂等。
活性炭:黑色多孔性颗粒或粉末,有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净化水、脱色剂等。
焦炭:深灰色、多孔性坚硬固体,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灰黑色多孔状固体,做燃料、制黑火药、食品工业吸附剂等。
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多种物质起反应。
(1)与氧气和非金属反应碳的各种单质均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条件不同产物而异。
(2)还原性:一定条件下碳可以与多种氧化物反应,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是冶金工业的重要还原剂。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二氧化碳剧增产生“温室效应”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之一。
(1)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g/L,能溶于水,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不供给呼吸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除此以外因为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但由于碳酸不稳定,红色很快消失。
②与石灰水(碱溶液)反应。
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
灭火器种类很多,常见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和鸭舌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2)干冰作致冷剂,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等。
(3)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纯碱等。
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工业制法: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时的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250g/L,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物是二氧化碳。
(2)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
①与CuO反应,②与Fe2O3反应(炼铁炉里的反应) (3)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化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一氧化碳的用途:(1)多种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2)冶金工业上重要的还原剂。
碳酸钙性质:大理石、石灰石、白垩等天燃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CO32-)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因此它与其它含有碳酸根的碳酸盐一样具有共同的性质,主要是:与酸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这是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最简便的方法。
石灰岩层里不溶性碳酸钙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作用能转化成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也可析出碳酸钙,这就是溶洞的形成原因。
碳酸钙的用途:(1)重要的建筑材料(2)烧制水泥的主要成分(3)高温煅烧生产生石灰(氧化钙) 甲烷:甲烷通常称沼气,煤矿矿坑、池沼、地层内均可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的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2)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点燃甲烷与氧气或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
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是C2H5OH,它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酒精在空气中易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酒精常做为燃料。
用高梁、玉米等作原料,经过发酵、再进行蒸馏,可制得酒精。
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CH3OH),甲醇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酒的气味,易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
甲醇有毒,饮后使人眼睛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醋酸:学名乙酸,化学式是CH3COOH,食用醋中约含乙酸3~5%,故又称为醋酸。
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煤和石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为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应加强煤的综合利用。
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通常显黑色或深棕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是一种混合物。
石油炼制后可得到多种产品,这些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
三大合成材料和网球用具。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工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建筑及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铁:(1)物理性质:纯铁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导体,密度为7.86g/cm3,熔点是1535℃,沸点2750℃。
(2)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反应。
①铁跟氧气反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常温下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跟氧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②铁跟酸反应:铁能跟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为浅绿色)和氢气③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生铁和钢: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
工业上炼铁是用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
常用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工业上把生铁炼成钢是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作氧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把生铁中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为气体或炉渣除去。
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g/cm3,熔点660℃,沸点2200℃。
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铝对水、浓硫酸,浓硝酸有耐腐蚀性。
高温下有强还原性。
铝可作还原剂、制造电线、铝合金是制汽车、飞机、火箭的材料。
锌:具有青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14g / cm3,熔点419.4℃,沸点为907℃。
锌在空气中比较稳定,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铁的表面镀锌可保护铁不受腐蚀。
锌常用于电镀、制铜合金和干电池等。
铜:具有紫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g/ cm3,熔点1083℃,沸点2595℃。
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在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铜,可制造电线,电缆、铜及铜合金可制枪弹、炮弹等。
钛: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4.5g/ cm3,熔点1725℃,沸点为3260℃,具有良好延性和展性。
钛具有耐腐蚀性,不受大气和海水的腐蚀。
钛和钛合金可制造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讯器材等。
近年来全世界对钛的需求日益增长,被誉为21世纪金属-钛。
第三部分化学实验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制取气体及其性质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复习时,可从所需药品、反应原理、选用的仪器装上、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制气装置和收集装置,突出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有关气体制备.(1)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分为两类:(2)气体的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选择用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进行收集.(说明:排空气集气法中的“向上”或“向下”不是指瓶口的取向,而是指空气从瓶中被排出的流向)(3)集气瓶的多种用途①集气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流向是。
长进短出。
比空气轻的气体气体流向为“短进长出”.若瓶中盛满水,则由短管进气排出水,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②量气瓶:定量收集量取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气体“短进长出”.③储气瓶:先排水集气后,使用气体时,用高位水(或接水龙头)将瓶内气体压出,水从长管进,气体从短管出.④洗气瓶:瓶内放适量液体试剂(约l/3)用于气体的干燥(除去水蒸气)、净化(吸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收集一、发生装置: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气体(可控制反应)固体和液体加热制气体或液体和液体加热制气体固体和液体常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二、收集装置:、气体的净化被吸收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