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合集下载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推荐下载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推荐下载

杜威生平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立学校,毕业后入本地的佛蒙特大学。

大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三年。

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

受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倡导者莫理斯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思想复兴的影响。

他发现,这个哲学强调宇宙的精神的和有机的性质,正是他一直在模糊地探索着的东西,他热切地信奉这个哲学。

1884年,杜威获得霍布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

除1888~1889年曾在明尼苏达大学任哲学教授以外,杜威在密歇根工作了十年。

在此期间,他主要致力于黑格尔和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研究,对霍尔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生理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

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行,没有适应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革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

寻找一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情。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

他在芝加哥的成就使他获得全国的名望。

进化论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在他的思想中越来越占优势,导致他抛弃黑格尔的理论,接受工具主义的认识论。

他和同事的论文集《逻辑学理论研究》(1903)的发表,宣告一个新的哲学学派——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詹姆斯热情地为这本书欢呼。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介绍——简介

1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11 经验与思维
2 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12 教育中的思维
3 教育即指导
13 方法的性质
4 教育即生长
14 教材的性质
5 预备、展开和形训练
15 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
6 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
16 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性
7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
17 课程中的科学
按照学生的兴趣与需要选择教材223教育无目的及教学五步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介绍主要思想儿童中心论1反对传统教育培养恭顺服从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人主张培养儿童的积极性与独立性2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只让学生呆读死记强调儿童的主动作业的重要性333反对传统教育压制与束缚儿童的个性主张让儿童自由成长和自然发展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介绍主要思想德育原理1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2主张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与他的从做中学是一致的44民主主义与教育评价意义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百科全书2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以来关于教育和政治或社会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论著113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性民主主义与教育影响与评价优点1杜威反对牵强划分主张统一和结合这对克服各种传统观的片面性产生了积极影响2对克服粗野的个人主义极权主义方向产生了进步作用223在克服自然主义复古主义教师中心克服教育脱离儿童和社会的弊端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民主主义与教育影响与评价局限1片面的强调对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也没有明确其区别性因此在不同的问题上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2否定阶级阶级斗争以及暴力革命否认美国社会存在的阶级民族不平等333没能正确对待和继承传统教育当中的宝贵遗产
8 教育的目的
18 教育的价值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介绍——简介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副标题是《教育哲 学概论》,门罗(P.Monroe)编教育学教科书系列书之 一,有20多种译文,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杜威在芝加 哥实验学校实验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 成的教育思想。该书被誉为教育的经典著作,进步教 育理论的总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主主义与教育》影响与评价
3 局限
(1)片面的强调对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也没有明确其区别性, 因此在不同的问题上,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 (2)否定阶级、阶级斗争以及暴力革命,否认美国社会存在的 阶级、民族不平等 (3)没能正确对待和继承传统教育当中的宝贵遗产
谢谢观看
2015.10.14
(3)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影响与评价
2 优点
(1)杜威反对牵强划分,主张统一和结合,这对克服各种传统 观的片面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2)对克服粗野的个人主义、极权主义方向,产生了进步作用 (3)在克服自然主义、复古主义、教师中心,克服教育脱离儿 童和社会的弊端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二组:王云飞 王胜男 钱悦菡
内容大纲
CONTENTS
1
作者杜威介绍
2
《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书背景
3
《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介绍
4
《民主主义与教育》评价
杜威(John Dewey)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 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8 教育的目的
18 教育的价值
9 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对民主主义的作用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能够促进民主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为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02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理念
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领域。教育应该与日常经验相结 合,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民主主义教育应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他 们的创新精神,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通过实施民主主义教育,实现学生知识、技能 、道德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总结
民主主义教育是培养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 性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民主社会。
民主主义教育重视实践和经验,认为只有通过实 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杜威认为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改造的,教育应该通过提供新的经验来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 。
教育具有社会性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具有社会性,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
杜威的教育方法
01
实用主义教学方法
杜威提倡实用主义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实际经验来学习知识,通过解
杜威主张在课堂上采用民主主义 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案例 研究等,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主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互动、参与、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多元表达
详细描述
在课堂上,民主主义的应用应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参与,尊重学生的意见和 想法,鼓励他们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序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杜威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

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他把理论和实际贯穿了起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阶级的教育蓝图,它把教育视为少数自由民的特权,其最高目的是培养通知广大奴隶的哲学王。

卢梭的《爱弥儿》在法国启蒙时代是震撼人心的,但卢梭是缺乏教育实践的理论家,其自然主义的教育纲领难以落实。

一,杜威的时代与生平杜威生于南北战争之前,猝于第二次斗大战之后。

美国学者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杜威一家是当时地道的美国农民。

杜威幼年平凡无奇,青年和其他人一样,从事过送报纸、干杂工等劳动。

他后来回忆道,他不过是在课堂之外的广大乡村活动中获得了一点重要的教育而已。

杜威在大学中获益也不大,像在中小学时代一样,他是从课外活动和广泛阅读中得到了一些可贵的启发的。

杜威于大学毕业后,嗜读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著作。

他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攻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

杜威阅读詹姆斯的心理学名著,思想丕变,把兴奋点移向急剧变化的事实,着意给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寻求科学和哲学的解答。

他熔欧美思潮于一炉,给他致力于教育研究培植了深厚根基。

(由理论探索转变向现实的现象,是美国当时时代的特征。

)在频繁的实践接触中,杜威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的课程内容是贫乏的。

当时流行的赫尔巴特无端教学法是机械的,不灵活的,类似于他童年学习中的枯燥情况,突然产生了教学改革的要求。

他是课堂上的理论讲师,成为教育创新的酿造者。

杜威于1894年到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系主任。

这十年是他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

他把以粉笔和口讲为形式的课堂改变为儿童由活动而求知的课堂,把儿童静坐听讲的课堂改变为儿童由活动而随时移位的课堂。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初探——浅谈杜威关于教育的论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初探——浅谈杜威关于教育的论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初探——浅谈杜威关于教育的论述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类未来的希望。

在近代教育领域,美国教育家杜威被誉为教育改革的先锋。

他对于教育的论述深入人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与反思。

本文将以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为基础,简要探讨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理论。

一、杜威的教育观点1. 个体发展与全面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应以个体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自己的潜能,而不是被固定的教育模式所束缚。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教育的基础。

2. 学以生活为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他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 民主教育的重要性杜威认为,民主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学校应当是一个小型的民主社会,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

他认为,民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使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公民。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 实用主义哲学杜威的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

实用主义哲学将经验和实践放在首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杜威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 社会建构主义杜威的教育思想受到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倡导通过社会互动构建知识和理解。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启示1.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价值。

这在传统教育中常常被忽视,而以传授知识和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往往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潜能。

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差异,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要doc

《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要doc

《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要.doc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倡将实用主义哲学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实践、经验和行动,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而不是传授知识。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首先对民主社会和现代教育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民主社会是一种开放、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其次,杜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重视教材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等等。

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例如“在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从经验中学习”等等,这些方法和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杜威还对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学校应该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育服务。

最后,杜威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育服务。

教育的目的也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总之,《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育著作,它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实践,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杜威的思想和理念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领域,也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政治学—杜威《民主与教育》

教育政治学—杜威《民主与教育》

杜威《民主与教育》读书笔记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引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美国的教育思维,中国五四时期的胡适等人也倍受启发。

在此多元思想激荡的环境里,杜威不仅在知识论及形而上学的题目上著述颇丰,也延续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兴趣,陆续完成《我们如何思考》,及《民主与教育》。

后者完整体现了一个将哲学、心理学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实用教育哲学体系,为杜威在教育领域的最经典之作。

他同时也投身公众议题、平权运动,是重要的社会评论家。

在《民主与教育》中,杜威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把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就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教材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这绝不是只有教育者才要读的书,这是每一个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而且得到伸展志趣的机会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

家长,可以了解对自己与学校,应该抱有哪些认识与期待;学生,可以体会自己的困顿与不足,根源问题何在;教育者,可以帮助明白今天所有改革的盲点何在;政治人物,可以清楚自己正在如何或直接或间接,或帮助或摧毁自己社会的教育,以及未来。

这不只是西方教育史,也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汇中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说是杜威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最详尽的论述。

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最简略的表述是: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应该是民主的。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而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社会,所以教育批判与教育建设的标准,包含一种特定的社会理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个特定的社会理想就是民主主义。

教育应该为维护、促进民主主义这个社会理想服务,教育是民主的工具。

除此以外,他还认为每一世代皆应重新建立民主主义,“民主主义的性质和本质并不是可由某一人传给另一人或某一代传给下一代的东西,而是根据我们逐年参预的和逐年变化极剧烈的社会生活之需要、问题与情况,去重新创造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J·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最主要的创始人。

生于佛蒙特州柏灵顿市附近农村零售商家庭里。

幼年和少年时代,他是一个偏僻乡村里的平凡而羞怯的孩子。

他两岁时爆发了南北战争,其父应征入伍,参加了林肯总统的志愿兵。

因家庭没有定居一处,他快满8岁才上小学。

他度过青年时代的新开发中部地区,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开始修建铁路和工厂,建设城市。

年青的杜威在那里目睹了开拓者的积极生活,这对他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1859年出版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

1875年—1889年,就学于本州大学。

1879—1881年,在南方石油城一所中学里当拉丁语、代数、自然科学教师。

1881年—1882年,在本州一所乡村学校执教,这时期跟着佛蒙特大学教授托莱研究哲学史。

1882年,在哈利斯主编的《思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题为《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假说》。

1882年,入霍金斯大学攻读学位。

1884年,以《康德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

1884—1888年,任密执安大学哲学讲师和助理教授。

1888—1889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

1889—1894年,被聘到密执安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

研究新黑格尔主义和实验生活心理学。

1894—190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教育系主任,这期间他抛弃了黑格尔主义,转而接受工具主义。

1896年—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创办实验学校,起初办小学,后来一直办到大学预科,他的进步教育就在这里实地试验。

1899—1900年,任美国心理学研究会会长。

19 04年,哥伦比亚大学聘他为哲学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

1905—1906年,任美国哲学学会会长。

1915年,任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

1938年,被选为美国哲学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杜威在一生中,曾到日本、苏联、中国、墨西哥、土耳其等很多国家进行讲学和访问,并留下很多著作。

据统计,共有专著44种,论文815篇,传播于几十个国家。

其中有关教育学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逻辑理论研究》(1903年)、《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教育上的兴趣和努力》(1913年)、《明日之学校》(与他女儿合著)(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 16年)、《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1928年)、《教育科学的资源》(1929年)、《我们怎样思维》(修订本,1933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人的问题》(1946年)。

杜威教育思想兼有儿童中心和社会改造思想,这与其经验主义、民主主义哲学思想是相适应的。

杜威教育思想作为当时进步教育运动(资本主义改良主义)的一种产物和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一种批判,对当时美国新教育体制的产生与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民主主义和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副标题是《教育哲学概论》,门罗(P.Monro e)编教育学教科书系列书之一,麦克米兰社出版,后由FPPE出版,有20多种译文。

中译本《民本主义与教育》,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邹恩润译述,陶行知校订,1947年和1949年再版,全书共424页。

1 990年10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纽约麦克米兰社1937年版翻译出版,译者王承绪,共399页,30余万字。

杜威的代表著《民主主义和教育》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实验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教育思想。

该书被誉为教育的经典著作,进步教育理论的总纲。

下边根据1990年中译本,全书的结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序1915年,杜威写于哥伦比亚大学。

简要地指出本书讨论所包括的范围:指出建设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探索和阐明民主主义社会所包括的思想和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教育事业许多问题的努力。

本书的指导思想是把民主主义与科学上的实验方法、生物学上的进化观念和工业的改造相互联系起来,并指出这些在教育中引起的变化。

除了序以外的26章的题目是:(1)“教育是生活的需要”;(2)“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3)“教育即指导”;(4) “教育即生长”;(5)“预备、展开和形式训练”;(6)“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7)教育中的民主概念;(8)“教育的目的”;(9)“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10)“兴趣和训练”;(11)“经验与思维”;(12)“教育中的思维”;(13)“方法的性质”;(14)“教材的性质”;(15)“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16)“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性”;(17)“课程中的科学”;(18)“教育的价值”;(19)“劳动与闲暇”;(20)“知识科目和实用科目”;(21)“自然科目与社会科目: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2 2)“个人和世界”;(23)“教育与职业”;(24)“教育哲学”,(25)“认识论”;(26)“道德论”。

下面介绍本书所阐述的主要教育思想与观点。

1.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即教育。

(1)生物与非生物不同,只有通过更新才能维持自己。

社会生活也和生物一样,是个在适应与改造环境中更新的过程。

自我更新而维持生命的原理,不仅可用于生理意义上,而且可用于经验上。

这是说,社会生活是社会经验的更新过程。

(2)所有人之间的沟通和不同世代之间的传递是经验更新的必要条件。

(3)所以经验的传递与沟通是社会生活的必需。

如果说“教育在广义上是沟通和传递过程。

是社会生活之必需。

”“一切沟通都有教育性”,而且“社会的生活与沟通完全相同”,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也都有教育性”(这是说,我们要避免偏重学校教育的观念,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是与他人共同生活中获得的教育;一种是我们为青年准备的教育。

从此得出的结论是:教会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2.教育是社会的职能,学校是特殊环境。

教育本质上是社会的职能,并不是学校固有的职能,对此杜威做了如下几点说明。

(1)一个人的活动与别人的活动有关系的时候,他就有了社会的环境,他们所做的事和能做的事,都要看别人的期望、要求与责备为转移。

与别人有关系的人,若不顾别人的活动,就不能做他自己的活动,因为别人的活动是实现他的各种趋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就因为如此,“社会的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感情的倾向”。

(2)但社会的一切信仰、感情与知识能不能直接传给青年一代?教育离不开环境,只能利用环境的作用间接地进行教育,即第一步造成的一种特殊环境(特殊媒介),来引起某种反映,第二步使他们变成集体活动的参与者。

所有意义、价值都不能不在共用的经验、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形成。

(3)“学校之特殊环境”。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复杂性,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环境──学校。

学校有三个格外重要的功能:第一,供给一种弄成“简易的基本的社会”的环境;第二,把社会环境加以理想化,排除掉无价值的因素,以使它成为“改良行为的媒介”;第三,创造一个更全面、更好、更平衡(人人都有机会) 的环境,以便青年不受其狭隘环境的限制。

现在教育上的许多失败根源在于忽视了视学校为社会生活一种形式的基本原则。

3.教育即生长(成长)。

上面已讲到“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即是生活”。

那么从上述两个命题可推导出:“教育即生长”。

这个意思用教育上的话来说,(1)“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教育即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不能把生长看做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

(2)“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

(3)生长的能力,一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二依靠别人的帮助。

由此可知,教育的历程即是继续不断的生长的历程,在一个人一生的每个时代里面都是以增加生长能力为目标;教育的结果,就是使人获得更多的教育能力。

这种观念与如下三种传统观念相反。

(1)准备说:即把教育看作对某种将来责任或权力的准备。

这种观念不能使师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利用当前的需要与可能的事情。

由此发生四种恶果:使儿童丧失现有的动力;不能使环境发生教育效力;忽略学生个人的特别能力的标准;使人不得不依赖外铄的动机。

准备观的错误不在于把将来的需要看得太重,而在于视准备为现在努力的总源泉。

准备当然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要用全部精力尽力去丰富经验。

(2)展开(开发)说,即把教育看作由内向外的开发。

表面上看,这与生长观接近,但开发与准备一样,都使人忽略现在“有机体的趋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按福禄倍尔等人的观点看人有某种含蓄不宣的、潜在的“整体”、“绝对”,所谓生长只不过是渐渐地把它显露出来,生长不过是过渡阶段。

(3)“官能的训练”(形式陶冶)说,即认为教育就是反复训练知觉、记忆、志愿、判断、概括、注意等能使人成功的能力。

洛克等人的理论把教材视为表面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教材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训练普遍的能力罢了。

其错误在于:第一,人没有有待开发的现成的能力;第二,人的活动不可用和操练肌肉一样的方法来训练;第三,每种训练的结果都有其特殊性,某种训练方法不能普遍利用;第四,人的活动能力与所用材料牵强划分开是属二元论;第五,观察、反思、判断、美感等都是有组织的,人之某种天赋倾向是运用某种材料所得的,能力随着所用材料而转移。

这种理论使人们偏重于训练范围狭隘的特别技能,忽视青年的创造能力、发明能力、重新适应能力的培养。

4.教育即改造。

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教育无时没有一种当前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直接改造经验的特性。

这种观点与他的生命观(“更新”)和生长观(教育即生长)一脉相承。

杜威对教育下了一个专门定义“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教育,第一能够增加经验的意义,使受教育者认识他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能够提高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预料将要发生的事,并能预先做准备,以便将来获得有益的结果和避免无益的结果。

有教育功能的经验,不同于“呆板的活动”(不能自主的机械动作)和“无恒的活动”(毫无目的,不顾将来结果的活动),“教育即继续改造”的根本特点是:“把目的(即结果)与过程视为一件事”。

这是说,活动的经验是占时间的,它的后一步就是完成它的前一步,后面的结果就表现出前面的目的,这种完整经验使人掌握良好的行动模式(“习惯”)。

“一切教育存在于这种经验之中”。

杜威还强调,经验的改造不但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教育不单能发展儿童与青年,并能发展将来的社会。

教育即改造的观念既不同于上述的把教育视为遥远将来的“准备说”和把教育视为有一个终极目标的“开发说”;也不同于把教育看作由外面提供材料并培养智能的要素主义教育观,以及把教育视为以往的重演的永恒主义教育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