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合集下载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作者:张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风湿性心脏病也称风心病,它指的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

主要表现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存在一个或者几个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听到心脏病就闻风丧胆了,短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风心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1 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1)呼吸困难患者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客观意义上又可以表现出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以及呼吸节律的改变。

依据其发病机理,患者呼吸困难又可以总结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兼并中枢性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和血源性呼吸困难这六种基本症状类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脏瓣膜病造成的长期性或者快速的肺瘀血、肺泡弹性减退和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心排量减低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以及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肺循环压力增高,最终造成的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2)胸痛胸痛是该疾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而且可以因多种原因引起,有时候也会起源于局部发生的轻微损害,所以也很重要,一些时候也会是因为内脏疾病导致,因此其意义也很重大。

依据胸痛的起源,可以将其划分为胸壁病变、胸腔器官疾病等或者是其它的原因导致的胸痛,因心脏病导致引起的一般称之为心源性胸痛。

因风心瓣膜病导致的心绞痛、胸腔及心包受损引起的胸痛也可以归结到此列中。

(3)晕厥即突发性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因为大脑一时间供血不足所致。

原因在于:心脏排出量减少(主动瓣膜病变)或是心脏停膊(传导阻滞),突发性剧烈的血压下降(大量的主动脉瓣返流)及脑血管的普遍性暂时性闭塞(血栓脱落)。

对于心源性晕厥严重者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

(4)心悸自觉性心脏跳动或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例如心律失常、心脏搏动增强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风心病—搜狗百科

风心病—搜狗百科

风心病—搜狗百科(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

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

这些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

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

病变后期,由于病变反复发作,赘生物被机化,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膜间互相粘连、腱索增粗、短缩,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

当炎症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引起内膜灶状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

由于病变所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重,引起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称为Mc Callum斑。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病变反复发作,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

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

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传导系统时,可出现传导阻滞。

(3)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外膜脏层,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

在心外膜腔内有大量浆液渗出,形成心外膜积液,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cor villosum)。

渗出的大量纤维素如不能被溶解吸收,则发生机化,使心外膜脏层和壁层互相粘连,形成缩窄性心外膜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风湿性心瓣膜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系风湿性心脏炎在心瓣膜上遗留下的疤痕所致后遗症,引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所出现的一组症候群。

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约50%~70%患者以往有风湿热史。

瓣膜受累情况依次为二尖瓣(95%~98%),主动脉瓣(20%~30%),三尖瓣(5%),肺动脉瓣(<1%)。

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常见。

如2个以上瓣膜受累则称为联合瓣膜病变,以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病变联合存在为常见,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多与其他瓣膜病变并存。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曾分载于中医学“心悸”、“胸痹”、“喘证”、“咳血”等病症中。

《素问·痹论篇》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之记载。

《兰台轨范·咳嗽门》引《外台秘要》说:“心咳,咳而吐血”。

且对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 当患有急性风湿病的风湿性心内膜炎时,风湿活动反复发作,渗出物不易被吸收,同时伴赘生物形成,发生瓣膜的纤维化及粘连,于是瓣膜的开放困难,形成瓣膜狭窄;如因瓣膜、乳头肌和腱索缩短,瓣膜间和乳头肌,腱索与瓣膜之间的粘连,使瓣膜不能正常关闭,而成为关闭不全。

由于左心室及其瓣膜所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损害,故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而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很少受累。

主动脉发生病变后,狭窄和关闭不全多同时存在,但其中之一常较显著,单纯的狭窄和关闭不全亦可发生。

但因临床上约有1/3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无典型风湿病的病史,作为风湿病所致的心脏炎遗留下来的心瓣膜损害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

2.病理(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口狭窄使心脏在舒张期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血流受到障碍,因而左心房压升高,左心室充盈不足,产生显著的左房一左室压力差。

由于左心房积血,压力增高,继而引起左心房代偿性扩张与肥大,在代偿阶段,仅有典型体征,而无明显自觉症状;当二尖瓣狭窄逐渐加重,使左心房压力进上步增高,左房继续扩张和肥大,超过代偿的极限,发生左心房代偿功能失调,而发生慢性阻性肺充血,甚至到后期发生肺水肿。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例
? 长期持续的严重过度负荷,终至左室心 肌功能衰竭,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左房 压明显升高,肺淤血出现,最终导致肺 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衰竭发生。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容量 增加,使每博容量增加和主动脉收缩压增加,而有 效每博血容量降低。
? 左心室扩张,降低因容量负荷过度而明显增加左心 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心肌 肥厚使心肌耗氧量增多, 主动脉舒张末压降低使 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两者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使左 心室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直至发生左心衰竭。
见于1/3的有症状的病人,多发生于直立、运动 中或运动后即刻,少数在休息时发生。
主动脉关闭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症状
? 早期可无症状。最先的症状 表现为与心搏出量增多有关 的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 动脉强烈搏动感等。晚期可 出现左心室衰竭的表现。
? 5床钱巧云,女, 60岁,二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 经常感胸闷心慌,每次约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左 右,同时感头昏,加重二十余天于 9月29日入院。
? <1.5㎝2(中度狭窄 )或<1㎝2(重度狭窄 ) 时,左房压力升高,使肺静脉和肺毛细 血管压力相继增高,临床上出现劳力性 呼吸困难,称 左房失代期 。
主动脉瓣狭窄
正常成人主动脉瓣面积 ≥3.0cm2 ? 瓣口面积减少 50%时,收缩期无明显跨瓣压差 ? 瓣口面积 ≤1.0cm 2,左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
风湿性 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 由风湿热所导致的心脏瓣 膜粘连、增厚、变硬、挛缩等 结构异常,并可累及腱索和乳 头肌,导致瓣膜口狭窄和(或) 关闭不全。最长累及的瓣膜为 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三 尖瓣较少累及,而肺动脉瓣病 变较少见。
正常二尖瓣解剖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基本知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基本知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心瓣膜是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的一系列病变,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

风湿性心瓣膜病导致瓣膜病变中,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三尖瓣累及的比较少见,他的症状一般的潜伏期比较长、再累及到瓣膜疾病之初是没有什么症状的,随着瓣膜病变的程度逐步加重,他的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

最常见的是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是左房进左室的入口处的二尖瓣受损。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关闭严紧,血液完全射入主动脉,不能倒流至左心房,而二尖瓣病时,二尖瓣不能良好关闭,出现血液倒流到左心房,此病称为二尖瓣闭锁不全。

再者是二尖瓣口交界处粘连,使二尖瓣口狭窄,当左心室舒张时,血液不能顺利进入左心室,此病称为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时,左房的血液部分沉积在左心耳的粗糙面上形成附壁血栓,如果血栓脱落,而经主动脉迸入全身各处,导致血管栓塞,最常见的是脑动脉栓塞、四肢动脉栓塞。

脑动脉栓塞时,可出现肢体瘫痪,严重者可致死。

另外风湿病还可造成主动脉的损害,导致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和狭窄,后者在左心室收缩时血液不能顺利地进入主动脉,由于左心室负荷增大而肥厚,而前者在左心室舒张时,血流从主动脉倒流,引起左心室因大量血液蓄积而扩大,从而引起一系例临床症状。

总之慢性心脏瓣膜病经若干年后而逐渐加重,最后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使病人死亡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是什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先有风湿热病史如风湿性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等其致病微生物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较易发病风湿病累及了心脏的瓣膜系统,比如说患者年期的时候有一个链球菌的感染,体内形成了免疫应答,累及了胶原组织,累及到心脏的胶原纤维的话就会是心脏的瓣膜受累。

最常见累及的瓣膜是:最常见累及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
(一)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二)鉴别诊断:
左房粘液瘤
“功能性”二尖瓣狭窄
六、并发症
心房颤动
急性肺水肿 血栓栓塞
右心衰竭
肺部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七、治疗:
(一)内科治疗:
1、预防风湿热复发
2、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3、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功能 不全。 4、心功能不全处理(强心、利尿等) 5、抗凝治疗
3、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功能 不全。
4、处理心功能不全(强心、利尿等、
禁用小动脉扩张剂,b受体阻滞剂 )
5、心律失常:房颤时及时转变为窦性心律 6、手术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 的主要方法;球囊导管主动脉成形术
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反复晕厥或心绞痛
有左心衰史 虽无症状,但左室明显肥大,跨瓣压差
泛,前倾或摒气时清楚 Austin-Flint杂音:相对性二狭(返流撞击二尖 瓣前叶或前向血流通过即将关闭的三尖瓣口)
周围血管征
脉压差增大:严重主闭,间接测压舒张压可为 零,直接测压法舒张压不小于30mmHg
水冲脉
枪击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Duroziez双重杂音
点头征
辅助检查
风湿性心瓣膜病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内科教研室
心脏解剖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遗留下来的瓣膜 损害,致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产生血流 动力学改变,最后心功能减退而出现心功能 不全。临床上以二尖瓣、主动脉瓣的病变为 多见。在各种心脏病中,风心病在我国仍占 重要的地位。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二尖瓣狭窄
一、病理:
(一)分型 1、隔膜型 瓣膜交界处粘连,瓣叶活动轻度 受限。 2、漏斗型 瓣叶极度增厚,纤维化,瓣膜活 动消失。 (二)分度 1、轻度 瓣口直径在1.5~2.0cm以上 2、中度 瓣口直径在1.0~1.5cm之间 3、重度 瓣口直径在1.0cm以下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 压力:房内压>室内压 <主动脉压 瓣膜:房室瓣开,主动脉瓣关 容积:增大 血流:大静脉 心室(抽吸作用)
问题一
减慢充盈期 心室内血液充盈量增加,。房、室间的压
力梯度逐渐减小,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也就 减慢,故心室舒张期的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 盈期。
特点:大静脉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
问题二
从二尖瓣病变发展为心衰

(1).二尖瓣狭窄对左房室跨瓣压差和左心房 压的影响正常成人的二尖游门面积为 4 ~6cm', 舒张期房室间无跨瓣压差。瓣口缩小至大约 2cm2时为轻度二尖瓣狭窄,此时只有靠虽然尚 小但己异常的跨瓣压差的推动,血液方可自左 心房流入左心室。瓣口缩小至1cm2时为重度二 尖瓣狭窄,跨瓣压差人约升高至20mmHg,平均 左心房压约25mmHg,方可保持静息状态的正常 心排血量。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挤血入心室,起初级泵的作用。
问题二
影响心脏泵血的因素? 该患者 是如何从二尖瓣病变。 发展为心 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衰因的素:?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每搏出量: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增大—收缩能力 增强—每搏出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于回心血量 +余血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回心血量取决于回心 血量的速度和心室舒张时程。 (2)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每搏出量降低。 (3)心肌收缩能力(性能)增高—每搏出量增高。 心率:
问题一
快速射血期 在射血早期,心室射入主动。 脉的血液量较
多,血液流速也很快,故称快速射血期。
特点: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 压力: 主动脉压<室内压↑↑> 房内压 瓣膜: 房室瓣关,主动脉瓣开 容积: 缩小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是由炎症、黏液样变、退行性变、先天性畸形、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

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

在我国风湿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热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炎症所致瓣膜损害。

40岁以下女性多见。

一、病因及病理机制由于慢性、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心瓣膜炎症和结缔组织增生,使瓣叶增厚、变形、粘连,导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血流动力学和心脏负荷的变化。

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有以下四种:(一)二尖瓣狭窄正常人二尖瓣口面积位4-6cm2,当瓣膜口面积减小大2cm2以下时,左心房压力升高而代偿性扩大、肥厚。

此时病人多无症状;当瓣膜口面积小于1.5 cm2时,左心房压力增高,导致肺淤血,临床上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并伴失代偿期表现;长期肺循环淤血,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最终导致右心衰。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返回左心房,左心房容量负荷过重左心房内血液在心室舒张期又返流回左心室,引起左心室扩大、肥厚,最终导致左心衰。

(三)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使左心衰射血阻力增加,左心衰代偿性肥厚;时代常时,左心衰输血减少而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纤维化,导致左心衰。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左心衰容量负荷过重,在心室扩大、肥厚,冠状动脉灌注减少,致心肌缺血,最终引起左心衰。

二、临床表现 4种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详见表格2-2-2表2-2-2 4种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疾病名称症状体征并发症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最早出现)、咯血、咳嗽“二尖瓣面容”、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衰、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二尖瓣关闭不全疲乏无力、心悸、胸闷心尖搏动左下移,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高调吹风样杂音二尖瓣狭窄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导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大家知道是什么疾病吗,它也叫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它是一种慢性的心脏病,在我国目前这一疾病已经很常见了,这一疾病的发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大家知道是什么疾病吗,它也叫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它是一种慢性的心脏病,在我国目前这一疾病已经很常见了,这一疾病的发病年龄一般是在30岁左右,是需要尽早的治疗的,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一般到了50岁左右这一疾病就会威胁到患者的性命,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病例就医时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随着二尖瓣病变逐步加重,左心室功能也受到损害,起病后10~15年心功能往往降到3~4级,内科治疗虽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不能解除二尖瓣和肺血管梗阻性病变,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人多数在50岁左右死于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体循环栓塞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中约仅50%有风湿热或游走性多关节炎病史,一般呈现二尖瓣狭窄症状的时间至少距风湿热已有10年以上,多数病例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上,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症状进展缓慢,初期症状为瓣口狭窄肺郁血引致的呼吸困难,起初在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气急,继而中等度和轻度劳动后也出现气急,在体力劳动,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或心房颤动时出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咳嗽也是常见的症状.
劳动后,夜眠时和发作支气管炎时更常发生,痰液呈白色粘液,有的病例呈现类似哮喘的发作,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乏力,易倦,头昏等症状,病人可有反复咯血,出血的数量多少不等,支气管粘膜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