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玫瑰与教育》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是法国作家圣-艾克苏佩里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小王子和一支玫瑰花的故事,探讨了教育和人性的关系。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收获。

1.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小王子对他的玫瑰花非常珍视,因为她是他的独一无二。

同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华。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立个性,并通过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2. 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在书中,小王子在寻找水源时,遇到了一只具有丰富智慧的狐狸。

狐狸说:“只有你把一只眼睛关上,才能看到最重要的东西。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情感、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意识。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成长并发掘潜力。

3.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在书中,小王子访问了许多行星,每个行星上都有一位君主,但他们对自己行星的管理却不为人们所理解。

这启示了我们教师,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见解。

4. 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小王子发现他的玫瑰花需要被照顾、被爱。

同样地,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理解、被关心。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只有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5. 用爱和耐心培养孩子小王子把他的玫瑰花保护起来,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她。

同样,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爱和耐心来培养孩子。

只有我们真心关爱他们,才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养。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并成为独立、有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个体。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教育世界,窦老师用她那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教育的魅力与真谛。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和感悟。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

”窦桂梅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材、课堂和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常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和进步。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窦老师的这句箴言让我明白了在教育道路上,行动和坚持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和计划,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付诸实践,或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

然而,只有真正去做,才能够看到成果;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付出,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

“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

”窦桂梅老师强调了独立思考对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我们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同时,独立思考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方式。

“教师应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泯,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拥有一颗童心,意味着我们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师,能够用孩子般的纯真和热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要把特点当资源。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读完《玫瑰与教育》,我深深被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描绘出的玫瑰女孩所打动。

她柔弱而坚毅,纯真而成熟,代表着人类心灵深处的渴望和坚定。

通过与小王子的交流,玫瑰女孩展现了她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玫瑰与教育》也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作者通过小王子和玫瑰女孩之间的故事,探讨了人类之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建立。

玫瑰女孩的教育经历让我意识到,爱、尊重和理解是构建有效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都值得被珍惜和呵护。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

只有真正理解与尊重每一个个体,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玫瑰与教育》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谛与力量。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在教育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一路充满花香,让一路充满爱。

这是我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后最直接的感受。

窦老师的文字平易、近人,好似一位友人在聊天,在看似不经意间,我们却能收获很多……本书分为四部分,读者可从她的“成长”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

当我读了《小红花的背后》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们的课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课堂上部分孩子失望、期盼的眼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40分钟的课堂,教师的提问,同学们高高举起小手,有的甚至用口帮忙:“老师,我……”老师或许叫起前排的,或许叫到成绩差的,或许叫到好的,总会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

有些个成绩中等,又默默无闻者,大概一学期都得不到几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吧,可往往他们却是最需要鼓励的。

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抚慰。

那些表现不积极的更应得到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他们。

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

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让爱的阳光滋润每一朵小花!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2《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教师的教育随笔集。

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进取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鉴赏3篇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鉴赏3篇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鉴赏3篇《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鉴赏3篇引导语: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精心的《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读一本书,都让我再次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审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闲暇之余,翻阅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她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爱,积极的人生理念,把有所作为视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精神,都让我感动。

如果这个时候再让我谈对教育的理解,我想就是“用心”二字,这也是整本书中给我最深切的感受。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是她的教育手笔摘录,翻过目录便是窦老师的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

看了窦桂梅老师的书,我钦佩于窦老师对写作的挚爱,倾羡于窦老师写作的境界:“网上、网下练笔养成了习惯,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

”想想自己,每次的写作就像是任务一样,在那里一点一点地挤牙膏似的,无病呻吟地抱怨着。

窦老师的文字如此亲切、自然,莫非她是天才?不,她在自序中这样解释到:“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又是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

甚至也会有种羞耻感,产生永远与笔辞别的念头。

好在我这个人没长记性,过不了多久,又在那儿将文字当成车马炮,调兵遣将,操练起来。

时间长了自己才会觉得练笔养成了习惯。

”她的这种想法,我们大家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如此。

但是她能做到坚持,而我呢?每次要写点东西时,才深刻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玫瑰与教育》的最后一辑是“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这一章节里收录的是窦桂梅的部分书评。

读着她的这些书评,我禁不住不断地问自己:我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书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读的书还太少!是的,我读的书真得还太少太少,如今更有入不敷出之感。

看窦桂梅的书评写得理性、有深度广度,我自叹不如。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本文是关于《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

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

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

“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

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

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

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

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2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

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最新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内容优质

最新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内容优质

最新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内容优质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内容篇一“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不仅仅是窦桂梅老师的底线,更应是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的底线。

在我们的工作中,因为种种情形,种种原因,是不是曾经无意中伤害了学生们的心灵呢?窦桂梅老师甚至考虑到了“不可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

确实,当我们发出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当我们向一些学生进行表扬的时候,却也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其他暂时落后或者尚不够积极的同学,只是我们无暇顾及而已。

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沟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保护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自信心,让每一朵花朵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活泼的长大。

“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教师是职业。

但教育这一事业却要由教师这一职业来完成。

身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者除了要保护好学生们纯净的心灵,更要扶持他们走上明天的人生路,为了这一目标,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真与那蜜蜂一般,但我们酝酿的却未必是学生们美丽的明天!现在有些家长、教师、或是学校领导更多地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能考个高分数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其他全都可有可无。

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何来优异的学习成绩?即使是天分极者,缺少了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或许也能有骄人的成绩,但也必定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

所以我们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将眼光放到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上,只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从奴役性学习状态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一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我们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与智慧。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积极的,才会是有效的。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通用20篇)《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

该书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自然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老师写的一些读书笔记。

与其他一些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不仅仅是窦桂梅老师的底线,更应是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的底线。

在我们的工作中,因为种种情形,种种原因,是不是曾经无意中伤害了学生们的心灵呢?窦桂梅老师甚至考虑到了“不可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

确实,当我们发出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当我们向某些学生进行表扬的时候,却也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其他暂时落后或者尚不够积极的同学,只是我们无暇顾及而已。

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沟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保护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自信心,让每一朵花朵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活泼的长大。

“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教师是职业。

但教育这一事业却要由教师这一职业来完成。

身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者除了要保护好学生们纯净的心灵,更要扶持他们走上明天的人生路,为了这一目标,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真与那蜜蜂一般,但我们酝酿的却未必是学生们美丽的明天!现在有些家长、教师、或是学校领导更多地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能考个高分数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其他全都可有可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

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

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

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

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

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