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一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章节复习
图形认识初步复习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
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对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梳理
回顾本章内容讨论思考
归纳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例题
再现
1、钟面上下列时刻中分针和时针构成的角是直角的是()
A、12点15分B、3点整C、9点半D、6点45分
2、如图,若CB =4 cm,DB =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_____________.
2、∠AOB=75°∠AOC=15°,OD是∠BOC的平分线,则∠BOD=。
3、如图所示,将图沿虚线折起来,得到
一个正方体,那么“3”的对面是______(填编号)
练习
基础训练加强概念理解
综合题型(组)
初一数学课时备课(复习)
课题
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
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复备人
感
知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
2.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及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图;
3.进行线段的简单计算,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
4.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运算;
2、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练习,独立完成
提高训练
巩固提升
达标
检测
1、一个角是34°43′,求它的补角和余角。
《图形认识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讲解

《图形认识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1.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点诠释: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2)从不同方向看:主(正)视图---------从正面看几何体的三视图(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要点诠释: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几何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如下图:4.线段的比较与运算(1)线段的比较: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下图,有:M BA要点诠释:①线段中点的等价表述:如上图,点M在线段上,且有,则点M为线段AB的中点.②除线段的中点(即二等分点)外,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如下图,点M,N,P均为线段AB的四等分点.PN要点三、角1.角的度量(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此外,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角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角的顶点的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三是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一个数字表示.例如下图:要点诠释:①角的两种定义是从不同角度对角进行的定义;②当一个角的顶点有多个角的时候,不能用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3)角度制及角度的换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要点诠释:①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小时分钟秒的换算相同.②度分秒之间的转化方法:由度化为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时用乘法逐级进行;由度分秒的形式化成度(即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时用除法逐级进行.③同种形式相加减:度加(减)度,分加(减)分,秒加(减)秒;超60进一,减一成60.(4)角的分类∠β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范围0<∠β<90°∠β=90°90°<∠β<180°∠β=180°∠β=360°(5)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2.角的比较与运算(1)角的比较方法: ①度量法;②叠合法.(2)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例如:如下图,因为OC是∠AOB的平分线,所以∠1=∠2=∠AOB,或∠AOB=2∠1=2∠2.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3.角的互余互补关系余角补角(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结论: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①余角(或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其为余角(或补角.②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可以不止一个,但是它们的度数是相同的,③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④“等角是相等的几个角”,而“同角是同一个角”4.方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叫做方位角.要点诠释:(1)方位角还可以看成是将正北或正南的射线旋转一定角度而形成的.所以在应用中一要确定其始边是正北还是正南.二要确定其旋转方向是向东还是向西,三要确定旋转角度的大小.(2)北偏东45 °通常叫做东北方向,北偏西45 °通常叫做西北方向,南偏东45 °通常叫做东南方向,南偏西45 °通常叫做西南方向.(3)方位角在航行、测绘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典型例题】类型一、概念或性质的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C.平角是一条直线.D.若∠1+∠2=900,∠1+∠3=900,则∠2=∠3;【答案】D【解析】选项A中端点和延伸方向不同,所以是两条射线;选项B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值,而不是图形;C中角和直线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变式】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等角的余角相等 D.等角的补角相等【答案】B类型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2. (天门、潜江、仙桃如图所示,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的表面上,与“看”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南B.世 C.界 D.杯【答案】C【解析】由图形可以判定“南”与“世”相对,“看”与“界”相对,“非”与“杯”相对.【总结升华】判断两个面是对面的根据是:展开图的对面没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举一反三:【变式】(瞿州模拟下面形状的四张纸板,按图所示的线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直三棱柱的是(.【答案】C3.(浙江金华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答案】A【解析】从正面看球位于桌面右方,故选A.【总结升华】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先得到球体的主视图,再得到长方体的主视图,再根据球体在长方体的右边可得出答案.类型三、互余互补的有关计算4.已知∠A=53°27′,则∠A的余角等于(.A.37° B.36°33′ C.63° D.143°【思路点拨】根据互为余角的定义求解.【答案】B【解析】∠A的余角为90°-53°27′=36°3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角互余的概念: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举一反三:【变式】一个角与它的余角相等,则这个角是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答案】45°,135°类型四、方位角5.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________;射线OB的方向是:_________;射线OC的方向是:________;【思路点拨】OA表示的方向是北偏东,再加上其偏转的角度即可,同理OB、OC也是如此.【答案】北偏东15°;北偏西40°;南偏东45°.【解析】根据方位角的定义解答.【总结升华】熟知方位角的定义结合图形便可解答.类型五、钟表上的角6.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作是一种旋转现象,一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旋转了________度.【答案】90【解析】根据钟表的特征;整个钟面是360°,分针每5分钟旋转30°,所以经过15分钟旋转了90°.【总结升华】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分钟时的度数为6°,时针一分钟转过的度数为0.5°;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为30°,每个小格夹角为6°,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类型六、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线段或角的计算1.方程的思想方法7.如图所示,在射线OF上,顺次取A、B、C、D四点,使AB:BC:CD=2:3:4,又M、N分别是AB、CD的中点,已知AD=90cm,求MN的长.【思路点拨】有关比例问题,可设每一份为x,列方程求解,再利用中点定义,找出线段的和、差.【答案与解析】解:设线段AB,BC,CD的长分别是2x cm,3x cm,4x cm,∵AB+BC+CD=AD=90 cm,∴ 2x+3x+4x=90,x=10,∴AB=20 cm, BC=30 cm, CD=40 cm,∴MN=MB+BC+CN=AB+BC+CD=10+30+20=60(cm.【总结升华】当已知某线段被分成的几条线段的长度比时,可根据比设未知数x,用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线段的长度,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线段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OC=∠BOD=100°,且∠AOB:∠AOD=2:7,求∠BOC和∠COD的度数.【答案】解:设∠AOB的度数为2x,则∠AOD的度数为7x.由∠AOD=∠AOB+∠BOD及∠BOD=100°,可得7x=2x+100°.解得x=20°,所以∠AOB=2x=40°.所以∠BOC=∠AOC-∠AOB=100°-40°=60°,∠COD=∠BOD-∠BOC=100°-60°=40°.2.分类的思想方法8.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的射线OC,使∠AOC:∠BOC=5:4.(1若∠AOB=18°,求∠AOC与∠BOC的度数;(2若∠AOB=m,求∠AOC与∠BO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1分两种情况:①OC在∠AOB的外部,可设∠AOC=5x,则∠BOC=4x得∠AOB=x,即x=18°所以∠AOC=90°,∠BOC=72°②OC在∠AOB的内部,可设∠AOC=5x,则∠BOC=4x∠AOB=∠AOC+∠BOC=9x所以9x=18°,则x=2°所以∠AOC=10°,∠BOC=8°(2)仿照(1),可得:若∠AOB=m,则∠AOC =,∠BOC=,或∠AOC=5m,∠BOC=4m.【总结升华】本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地说明OC在∠AOB的内部或外部,所以两个问题都必须分类讨论.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线段AC的长.【答案】解:分两种情况:(1如图(1,AC=AB-BC=8-3=5(cm;(2如图(2,AC=AB+BC=8+3=11(cm.所以线段AC的长为5cm或11cm.【变式2】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有(①已知A、B、C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三条②过已知任意三点的直线有1条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A。
华东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精选

图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4 的图形.【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几何图形的分类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2.(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点诠释: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2)三视图:正视图--------------从正面看?几何体的三视图左视图--------------从侧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要点诠释: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②三视图的画法原则: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③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3(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 、面构成的几何体是由点、线.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1.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如下图:.线段的比较与运算4)线段的比较:(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 2)线段的和与差:( AD=AB-BD。
图形的初步认识专题复习

中考复习——七年级上第六章《图形的认识初步》专题总结一、知识网络1、通常画一个立体图形要分别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如从不同方向看图2就可得到三个图形.2、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忽视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3、直线有这样一个重要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有这样一条重要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是,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5、在复习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理解两种方式来描述,即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另一种是用旋转的观点来定义,即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两种定义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事实:(1)角有两个特征:一是角有两条射线,二是角的两条射线必须有公共端点,两者缺一不可。
(2)由于射线是图2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角的两边无所谓长短,即角的大小与它边的长短无关;(3)当角的大小一旦确定,它的大小就不因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而改变。
如一个37°的角放在放大或缩小若干倍的放大镜下它仍然是37°不能误认为角的大小也放大或缩小若干倍。
另外对角的表示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时,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将表示这两个点的字母分别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
6、直线、射线、线段 基本概念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_________最短.[点拨] 两个点之间连线有很多条,但只有线段最短,把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叫做这两点之间的________.[总结] (1)当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时,在这条直线上存在_____________条线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延长射线OPB 、延长直线CDC 、延长线段CD D 、反向延长直线CD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一、基本概念(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AB ,AB=2AM=2BM 。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2个角。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复习资料[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e9e94b59eef8c75fbfb3e7.png)
1、把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图形;如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图形。
如▲会画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侧面)看得的平面图形(视图)[1].▲知道并会画出常见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2、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体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联系:▲知道由常见平面图形经过旋转所得的几何体的形状。
§二【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时,就称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它们的。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线段的记法【如下表示】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如图,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AM=MB=21AB或 2AM=2MB=AB用符号语言表示就是:∵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MB=21( 或 AM=2 =AB)类似的,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三等分点。
把线段分成相等的n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n等分点。
4、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之间,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之间的,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会结合图形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线段的“和”“差”图[2]。
▲会根据几何作图语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一个图形。
§三【角】的定义(从构成上看)Ⅰ: 有的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从形成上看)Ⅱ: 由一条射线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1、角的表示方法[4](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意一个角;(2)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的角(在一顶点处只有一个....角);(3)加弧线、标数字表示一个角(在一个顶点处有两个以上角时,建议使用此法);(4)加弧线、标小写希腊字母表示一个角。
2、角的度量●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360°●1°=60′=3600″●用一副三角尺能画的角都是15°的整数倍。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汇总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汇总
复习内容: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开图,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角,相交线,平行线.
(一)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三)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四)角
1、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⑴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º,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说明:①若∠1与∠2互余,则∠1+∠2=90º.
②若∠1与∠2互补,则∠1+∠2=180º.
3、⑴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⑵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用角度表示方向: 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向东旋转的角度表示方向.如图,OA 示为北偏西60º.
5、对顶角相等.。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本文讲述了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包括常见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构成元素。
同时,讲解了直线、射线、线段、角等基本图形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和画法,并介绍了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几何体的分类中,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而几何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可以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在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中,直线由两点确定,线段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而射线则是从一个点出发,延伸出去的线段。
在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时,可以用度量法或尺规作图法。
而线段的比较与运算可以通过度量法、叠合法或估算法来实现。
同时,线段的中点可以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
最后,本文介绍了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可以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角是由两条射线或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形成的图形,其中端点称为角的顶点,射线称为角的边。
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种: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用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数字表示。
角可以根据其大小和范围进行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一周角等于360度,一平角等于180度,一度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
度、分、秒之间的转换方法是逐级进行乘除法,超过60进一或减一成60.角的比较和运算有三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和估算法。
角的平分线是从角的顶点出发,将角分成相等的两个或三个角的射线。
余角和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同角(或等角)的余角和补角相等。
方位角是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初步认识章节复习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1图2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练习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3.如图,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A.蓝、绿、黑 B.绿、蓝、黑 C.绿、黑、蓝 D.蓝、黑、绿4.若如下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
5.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的视图如下,画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
二、直线、射线、线段(一).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例3如图4所示,已知三点A,B,C,按照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画直线AB;(2)画射线AC;(3)画线段BC。
解:如图所示,直线AB、射线AC、线段BC即为所求。
例4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直线?用字母表示出来;(2)图中有几条射线?用字母表示出来;(3)图中有几条线段?用字母表示出来。
解:(1)图中有1条直线,表示为直线AD(或直线AB,AC,BD,BC,CD);(2)共有8条射线,能用字母表示的有射线AB,AC,AD,BC,BD,CD,不能用字母表示的有2条,(3)共有6条线段,表示为线段AB,AC,AD,BC,BD,CD。
练习6、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7、右图中有__________条线段,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二).直线、线段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画线段的方法(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3、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练习:8.把一段弯曲的公路改为直道,可以缩短路程。
其理由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线段有两个端点(D)线段可以比较大小9 在同一平面上的三点A,B,C,(1)过任意两点做一条直线,则可作直线的条数为 ____________(2)过三个已知点的直线的条数为 ____________解:(1)如图所示,当A,B,C三点不共线时,过其中的每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共可画出三条直线;当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经过每两点画出的直线重合为一条直线。
(2)过三个已知点不一定能画出直线。
当三个已知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画出一条直线;当三个已知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画出直线。
(三).两点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练习: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两点间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11、线段AB=9cm,C是直线AB上的一点,BC=4cm,则AC=________.(四).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线段中点,如图: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1)AC=BC= AB 或(2)AB=2AC=2BC,反之,若有(1)式或(2)式成立,亦能说明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五).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延长线段AB是指按从端点A到B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是指按从端点B到A的反方向延长,这时也可以说反向延长线段AB。
直线、射线没有延长线,射线可以有反向延长线。
(六).关于线段的计算:两条线段长度相等,这两条线段称为相等的线段,记作AB=CD,平面几何中线段的计算结果仍为一条线段。
即使不知线段具体的长度也可以作计算。
例:如图:AB+BC=AC,或说:AC-AB=BC例5 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例6、画图并计算已知线段CD,延长CD到B,使DB=0.5C B,反向延长CD到A,使CA=CB,若AB=12,求CD的长。
练习:12、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则下列等式错误的是()A.AP=PB B.AB=2PB C.AP=1/2 AB D.AP=2PB13.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二、角(一).角的意义: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
注意:表示角时,一定要对照几何图形,注意不能漏掉角的符号,切记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顶点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同一顶点处有多个角时,切不可用顶点字母来表示。
(二).角的度量:1°=60′ 1′=60″1直角=90° 1平角=180 ° 1周角=360°例7(1)用度、分、秒表示48.12°。
(3)用度表示50°7′30″。
练习:14.60°=________平角,45°45′=_____ _____度。
15.计算下列各题:(1)23°30′=____°;13.6°=____°____′;(2)52°45′-32°46′=____°____′;(3)18.3°+26°34′=____°____′.(三).角的大小的比较:(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2)度量法。
(四).画角利用三角尺画出15的整数倍的角,利用量角器画出任何给定度数的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五).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OC 平分∠AOB,则(1)∠AOC=∠BOC= ∠AOB或(2)2∠AOC =2∠BOC =∠AOB。
(六).有关角的运算:举例说明:如图,∠AOC+∠BOC=∠AOB,∠AOB-∠AOC=∠BOC16题图练习:16、由图形填空 :∠AOC=______+______ ;∠AOC-∠AOB =_________ ;∠COD=∠AOD-_______ ;∠BOC= _____-∠COD ;∠AOB+∠COD=_____-______.例7(1)计算:①27°42′30″+1070′;②63°36′-36.36°。
或63°36′-36.36°=63°36′-36°21.6′=27°14.4′=27°14′24″。
练习:17计算(1)48°39′+67°41′;(2)90°-78°19′40″;(3)1800–46 037/ 45//(七)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钟表一周为360°,每一个大格为30°,每一个小格为6°.(每小时,时针转过30°,即一个大格,分针转过360°,即一周;每分钟,分针转过6°即一个小格)练习:18、钟表在5点半时,它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A.70° B.75° C.15° D.90°(七)方位角:表示方向的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
注意:用角度表示方向,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向东或向西旋转的角度表示方向,如“北偏东40°”,不要写成“东偏北50°”例8小明从A点出发,向北偏西33°方向走33 m到B点,小林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20°方向走了6.6 m到C点,试画图确定A,B,C三点的位置(1cm表示3m),并从图上求出点B,C的实际距离。
解:①如图所示,任取一点A,经过点A画一条东西方向的直线WE和一条南北方向的直线NS (两条直线相交成90°角)。
②在∠NAW内作∠NAB=33°,量取AB=1.1cm。
③在∠NAE内作∠NAC=20°,量取AC=2.2cm。
④连接BC,量得BC=1.8cm,∴BC的实际距离是5.4m。
练习:19、从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35°,那么从B看A的方向是()A.南偏东55° B.南偏西55° C.南偏东35° D.南偏西35°20、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南偏东30°与北偏东15°,则这两条射线组成的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互余与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
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
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