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论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

论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内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内外业断链 设置 应用1、工程概况1、包神铁路瓷至巴段铁路为设计时速80km/h 的企业货运铁路;2、胶济客运专线为设计时速2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3、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为设计时速3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4、本文结合以上三项工程经验总结出内外业断链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2、断链的分类断链是伴随铁路延伸而生成的必然产物,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进行消除。
因在铁路相关书籍、设计规范及施工规范中均很少提及断链的概念及设置方法,故对其关注很少。
但实际在线路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乃至后期的运营阶段中断链均经常出使用。
通常只要线路(包括单线和复线)某处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里程不连续处,我们就称之为断链。
在铁路施工中我们按照线路里程投影的对象不同,把断链分为外业断链和内业断链,外、内业断链的具体表示方法见下图:附图1:设计图中外业断链的表示方法附图2:设计图中内业断链的表示方法投影前的里程长短链断链长度投影后的里程断链值上行线下行线3、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及设置方法(1) 外业断链是设计中的线路对基准线进行(基准线可以是其他线路也可以是其自身)里程投影,从产生里程不连续处,其一般设置在线路直线段,具体产生原因有:①、在设计选线阶段,常常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线路局部改线,而改线段改线后的线路长度与改线前的线路走向与长度均不同,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这个长度差值。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改线地段里的直线段。
②、在线路设计阶段、常常采用分段定测来进行线路勘测,但后期数据汇总时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处必会产里程不连续,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的此处里程不连续。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附近。
③、在设计二线时,新设计线路里程一般以并行段既有线为基准线进行里程投影,但投影里程与自身实际里程存在差值,需要使用外业断链消除这个差值。
浅谈LKJ长链数据的编制

浅谈LKJ长链数据的编制摘要:因线路改造等原因,使线路里程产生不连续的处所称为断链。
断链起、终点两里程之差小于实际长度时称为长链,反之为短链。
LKJ长链数据编制比较复杂,因为长链存在的形式较为复杂,所处的位置也不一定,这就给LKJ数据编带来困扰,对LKJ数据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着重对LKJ长链数据的编制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长链;LKJ长链数据;编制前言:断链系指:因线路改造等原因,使线路里程产生不连续的处所。
断链起、终点两里程之差小于实际长度时称为长链,反之为短链。
铁路线路在新线设计、既有线改造施工时,均可能因里程不连续而在线路上设置线路里程断链。
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之所以能够保障行车安全就是因为LKJ基础数据的存在,LKJ基础数据是反映线路、站场、地面设备的数据。
编制LKJ基础数据时经常会遇到断链数据,在编制LKJ断链数据时必须严格按照线路的实际位置、长度、趋势等信息编制。
对于短链链数据,在LKJ数据编制时只需要在相应的地点编制一条里程突变数据即可。
而对于长链数据却比较复杂,因为长链存在的形式较为复杂,长度有小于等于100米的,有大于100米以上的;所处的位置也不一定,有在百米标处的、有在整公里标处的。
这就给LKJ数据编带来困扰,对LKJ数据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着重对LKJ长链数据的编制方法加以探讨。
1长链长度小于或等于100m1.1长链起点位于整公里标处设置长链公里标,长链公里标的里程数字后面缀以字母A。
例1: 218km长链90m,如下所示:(1)线路里程为递增时的编制方式在基础线路数据“K218A”处做公里标突变,公里标突变序号填写为“1”,选中“长链标志”标志,突变后新公里标填写为“K218+000”。
在基础线路数据“K218A+090”处做公里标突变,公里标突变序号填写为“0”,不选中“长链标志”标志,突变后新公里标填写为“K219+000”。
(2)线路里程递减在基础线路数据“K219+000”后一米做公里标突变,公里标突变序号填写“1”,选中“长链标志”标志,突变后新公里标填写为“K218+089”。
第十二篇 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第十二篇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作者:柠檬树 QQ:249910569 2010.6.141. 短链在平曲线编程数据库里的处理方法断链是在一些线路设计或施工中因某种情况下而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不做讨论,短链就是断链的其中一种常见形式,另一种形式是长链,在施工测量时也会因这些断链给测量带来一些麻烦。
一般手工计算比较常见的的处理方式是将线路在断链点处断开,分成两条线路单独计算。
本篇就短链在不将线路拆分两条或多条线路的情况下,介绍一种新方法,来处理短链的数据问题。
因短链就是在曲线内有一段桩号缺失,所以处理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如果只是一些坐标正算,可不必对数据库做特殊处理,只需在短链处将曲线元一分为二,同时编在一个数据库中即可,使用时人为判断短链内的桩号,但此方法在遇到反算时就不能胜任了,就须对数据库做一些处理方可正确反算短链所在曲线元上的数据了(其他曲线元反算基本不受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首先将曲线元在短链点处一分为二,将前半段定义为前段,后半段定义为后段,前段按照正常线元输入到数据库,后段的输入根据线元曲线型式不同,分述如下:(1)短链在直线上的: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的长度为短链的长度,将延伸后的端点作为后段线元的起点,此时桩号刚好是短链的起点桩号(但与前段同桩号点的位置不一样,故参数也不一样),并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之后按照本程序集的平曲线数据的常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就是说在整个数据库里不会显示出短链结束点的桩号。
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原直线上,与前段直线长度和短链长度有关,不论超出与否均可用此法计算。
本示例中有一直线K36+317.21~K37+641.32上的短链K36+599.02=K36+600(断链的一般表示法),将这直线在K36+599.02(也是K36+600)点处将直线拆分,前段K36+317.21~K36+599.02按照一般直线输入参数到数据库,后段K36+600~K37+641.32则需将其反向延长短链长度0.98m,即后段直线的起点变为K36+599.02,并计算其坐标(此时计算出的坐标应同前段直线线元上K36+598.04点的坐标一样),再按本程序集的固定格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后进行反算和其他计算方能正确。
公路工程有关名词解释

1桩号沿着道路前进方向,起点处的桩号是0k+000,每隔一定距离(如100米)做1桩号标记,并在相应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标记,但应以设计图纸上表明的为准.施工前,对设计基础桩进行统一编号,以利于施工,号码不重复,且唯一。
例如:起点桩号K200+500,终点桩号K350+800 (K200+500~K350+800)意为:公路200公里处再过500米为开始处,直到350公里再过800米处的这段路。
(K为千米/公里)计算路长:350。
800 - 200.500=150.300km还有k—0+100之类的情况,这种有负的情况,说明路是按两个方向分的,有一个是正方向,另一个则是反方向,类似坐标轴。
例如:规定k0+000为中庄编号,东面为正西面为负,东面一百米表示为k0+100,西面一百米则表示为k-0+100。
2“公路放线”是什么意思?放线工作就是将设计图纸的样放到实地,为下一步的征地拆迁工作的提供依据。
主要是恢复中线和放好边线,界定好公路的用地宽度。
放线工作做好后,进入征地拆迁工作。
正常情况下,招投标完成前,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完成,以便于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进入施工阶段需要多长时间主要是以招投标的进展情况来定,一般要2到3个月。
开工之后,施工员要想把房子立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位放线;所谓放线就是根据规划及设计出具的图纸及相关资料,通过经纬仪或全站仪把坐标从图纸上换到现实中来,定出2个坐标点后,根据这2个点放出建筑物四个角的具体位置,之后经过甲方与监理检查通过就算过关了。
放线工作就是定位放样出公路施工区域范围,复核所在工程的工程量。
放线工作结束是指已完成路线走向测定。
放线结束后就是征地拆迁、施工准备。
像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就要进入施工阶段了。
3里程桩又称中桩,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
如: K7+814.19 表示该桩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为 7814.19m 。
分为整桩和加桩.1、整桩. 一般每隔 20m 或 50m 设一个。
铁路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

论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内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内外业断链 设置 应用1、工程概况1、包神铁路瓷至巴段铁路为设计时速80km/h 的企业货运铁路;2、胶济客运专线为设计时速2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3、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为设计时速3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4、本文结合以上三项工程经验总结出内外业断链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2、断链的分类断链是伴随铁路延伸而生成的必然产物,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进行消除。
因在铁路相关书籍、设计规范及施工规范中均很少提及断链的概念及设置方法,故对其关注很少。
但实际在线路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乃至后期的运营阶段中断链均经常出使用。
通常只要线路(包括单线和复线)某处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里程不连续处,我们就称之为断链。
在铁路施工中我们按照线路里程投影的对象不同,把断链分为外业断链和内业断链,外、内业断链的具体表示方法见下图:附图1:设计图中外业断链的表示方法附图2:设计图中内业断链的表示方法投影前的里程长短链断链长度投影后的里程断链值上行线下行线3、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及设置方法(1) 外业断链是设计中的线路对基准线进行(基准线可以是其他线路也可以是其自身)里程投影,从产生里程不连续处,其一般设置在线路直线段,具体产生原因有:①、在设计选线阶段,常常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线路局部改线,而改线段改线后的线路长度与改线前的线路走向与长度均不同,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这个长度差值。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改线地段里的直线段。
②、在线路设计阶段、常常采用分段定测来进行线路勘测,但后期数据汇总时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处必会产里程不连续,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的此处里程不连续。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附近。
③、在设计二线时,新设计线路里程一般以并行段既有线为基准线进行里程投影,但投影里程与自身实际里程存在差值,需要使用外业断链消除这个差值。
测量名词解释

为曲线放样。 24.补设控制桩:在线路中线所定的各种桩在施工中要经常被挖掉或掩埋掉,需随 时补上的桩称作补设控制桩。 25.加密水准点:施工前在原有水准点
之间再加设的一个个临时水准点,以便不必经过转点即 可测定每个点的高程,这些点即为加密水准点。 26.路基放线:根据设计横断在图和各桩的,填挖深度测设坡脚,坡顶和路中心以 构成路基的轮廓,作为填挖土方施工依据,此种方式即为路基放线。 27.管线定线:将设计的管线位置在地面上测设出来,称为管线定线。 28.地形图图式: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都是用简单,明了,准确,易于判 断实物的符号来表示,这此符号叫的做地形图图式。 29.真形符号:将实地物体按地图比例尺缩绘的地图符号。 30.视距间隔:视线水平,经过上下视距丝射出的与视准轴平行的光线,经过物镜 折射后,过前焦点下截尺所截之间隔称为视距间隔。 31.测量学:研究应用测绘仪器和工具量度并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是为人们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3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测区较小时,地面近似平面,将测区内地面点沿铅垂线 方向投影到测区中心的水平面上,它们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即可用平面直角坐标表 示,该坐标自成系统,所以称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3.自动安平水准仪:利用自动安平补偿器代替水准管和微倾螺旋,自动获得水平 视线,读数的水准仪称为自动安平水准仪。 34.重复钮:自动安平水准仪目镜下面的补偿控制钮。 35.基辅差:精密水准尺尺身中部的尺槽内张拉一根因瓦带,带上右侧为基硒分划, 左侧为辅助分划,两者之差称为基辅差。 36.度盘偏心差:经纬仪度盘分划中心与照准部旋转中心不重合造成的误差为度 盘偏心差。 37.照准误差:在水平角观测中,因视准轴偏离照准点引起的误差叫照准误差。 38.粗差:在测量中粗心大意造成的误差称为粗差。 39.竖曲线:在水平线,倾斜线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40.中桩高程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又称为中桩高程测量。 41.槽口放线:在地面上确定槽口边线以作为开槽的依据称为槽口放线。 42.腰桩:为了控制管边中线与管底高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槽壁上钉一排木 桩,称为腰桩。 43.观测值:在测量过程中,当对某一未知量进行多次重复观测时,所得的结果,简 称观测值。 44.等精度观测: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各种观测,叫做等精度观测。 45.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叫相对误差。 46.坐标方位角:真方位角和磁方位有统称为坐标方位角。 47.已知高程的测设:将设计高程测设在施工现场,设立必要的高程标志,这称为 已知高程的测设。 48.中心桩:用在桩顶钉有小钉的木桩来标定点位,常称为中心桩。
公路工程有关名词解释

1桩号沿着道路前进方向,起点处的桩号是0k+000,每隔一定距离(如100米)做1桩号标记,并在相应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标记,但应以设计图纸上表明的为准。
施工前,对设计基础桩进行统一编号,以利于施工,号码不重复,且唯一。
例如:起点桩号K200+500,终点桩号K350+800 (K200+500~K350+800)意为:公路200公里处再过500米为开始处,直到350公里再过800米处的这段路。
(K为千米/公里)计算路长:350.800 - 200.500=150.300km还有k-0+100之类的情况,这种有负的情况,说明路是按两个方向分的,有一个是正方向,另一个则是反方向,类似坐标轴。
例如:规定k0+000为中庄编号,东面为正西面为负,东面一百米表示为k0+100,西面一百米则表示为k-0+100。
2“公路放线”是什么意思?放线工作就是将设计图纸的样放到实地,为下一步的征地拆迁工作的提供依据。
主要是恢复中线和放好边线,界定好公路的用地宽度。
放线工作做好后,进入征地拆迁工作。
正常情况下,招投标完成前,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完成,以便于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进入施工阶段需要多长时间主要是以招投标的进展情况来定,一般要2到3个月。
开工之后,施工员要想把房子立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位放线;所谓放线就是根据规划及设计出具的图纸及相关资料,通过经纬仪或全站仪把坐标从图纸上换到现实中来,定出2个坐标点后,根据这2个点放出建筑物四个角的具体位置,之后经过甲方与监理检查通过就算过关了。
放线工作就是定位放样出公路施工区域范围,复核所在工程的工程量。
放线工作结束是指已完成路线走向测定。
放线结束后就是征地拆迁、施工准备。
像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就要进入施工阶段了。
3里程桩又称中桩,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
如: K7+814.19 表示该桩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为 7814.19m 。
分为整桩和加桩。
1、整桩。
一般每隔 20m 或 50m 设一个。
道路测设大师使用教程(自编)20200229

4.纵断面地面高程(在此输入桩号及原地面高程用于土方量计算)
5.纵断面设计数据(在此输入有关设计图纸中油面高程,第一行数据输入起点桩号及起点设计高程,第二行输入变坡点桩号及设计高程和竖曲线半径,第三行输入下一个变坡点桩号高程及竖曲线半径依此类推,最后一行输入终点桩号高程即可)
9.如需要临时计算不是整桩号或其他需要临时计算的桩号坐标值,在“加桩数据”中输入。
10.桥梁坐标计算在“查询与放样”中的“桥梁坐标计算”输入桥梁名,墩台号、桩号、墩台中心与轴线方向曲线上的桥梁桩号方式为“相交中线”,偏距需要自己根据图纸上给定的桩基础坐标与路线在CAD中画出之后量出来。横轴夹角为桥梁的斜交角,纵轴方向根据图纸,一般长方形基础为“垂直于横轴”,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为“平行于中线”。
6.道路加宽及超高设计(在此输入设计图纸有关道路加宽及超高的设计数据)
7.路幅宽度变化数据(在此输入变化点桩号、过度方式(线性及抛物线)及变化后各个部位宽度数据)
8.横坡变化数据(在此输入变化点桩号及过度方式及变化后坡度)(如有超高注意坡度方向相同时,当路面坡度大于路肩设计坡度时,路肩坡度为路面坡度,当路面坡度小于路肩坡度时,路肩坡度为设计坡度,注意路肩坡度始终为向下的“-”值。如左侧超高坡度为+4%,路肩设计坡度为2.5%时输入为“-2.5,4,-4,-2.5”同理输入其他)
道路测设大师使用指南
1.启动软件
2.进行项目设置主要包括:
1.桩号间隔(如20m,10m,5m计算一次)
2.平面设计线(采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如交点法适用于大多数线路,线元法(积木法)适用于不完全曲线和立交匝道型及尺寸,计算属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
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断链处理: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
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
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
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
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
例:某路线A在定测时,在AK2+处开始局部改线,老路线A、新改路线B各自经过一段连续里程后,新改路线B在BK3+处又与老路线A重合,此处老桩号为AK3+。
在这个重合点之后的直线段上有两个桩:AK3+660等同于BK3+,AK3+等同于BK3+440。
请问断链桩应选在何处AK3+660处此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是短链(短链米)如何写该桩的桩志和桩号断链桩BK3+=AK3+660(短链米)若该断链桩之后还有一处断链现象,且为长链米。
则新路终点AK8+500的实际连续里程是多少路线总长度=末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米“断链”概念在教科书中谈论不多,但在实际选线(正线、联络线、疏解线、站内线)中常常用到。
当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不连续(不方便通过“顺里程”消除之)处时,称线路于该处产生断链。
1 断链的分类断链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普通)断链与内业断链。
断链有长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短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之分,也有真假之分。
例如,象K0+000=K0+000 ;AK5+000=BK0+000者均为假断链(假断链是有意义的),而象AK1+195=AK1+200(短链); BK1+210=BK1+200(长链)者均为真断链。
象右线K7+199=左线K7+200者为特殊断链。
注:等号左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前里程,而等号右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后里程。
2 断链产生的原因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普通)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之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
该断链俗称“内业断链”。
因第二线与第一线(基准线)比较而产生的特殊内业断链,属永久断链,不可以通过“顺里程”而消除。
3 断链的表示断链的表示方法有:直线(假断链);门式或矩形。
为了方便,断链位置常取直线上(且后里程位于百米标处),而非曲线上。
标注断链时,常将其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但当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小于50米时,为方便起见,将断链位置距前2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
4 断链的应用不设起始断链的线路,是无法标注里程(桩号)的。
不论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不论是线路平面图还是纵断面图,线条长度就是实际长度(即线上点的坐标就是实际坐标),不存在线条拉长、缩短、掐段或加长等问题。
带有断链之线路上,对于每个工点之里程,都有其确定的前一个断链与之对应;而且计算线路长度时,必须考虑断链的影响。
了解了“断链”,就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架起了桥梁。